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7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7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7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05-20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7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失速失衡的现象,逆全球化的声浪开始出现,原本支持全球化的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现象,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但是,所谓危机,正是危中有机.要意识到,中国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要防范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把握全球化过程中的机遇.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过程中的机遇问题,首先,要把握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其次,要把握“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带来的机遇,最后,要有塑造机遇的意识。
  • 摘要:以史为鉴,发现历史上的兴盛期和开放期往往是重叠的.兴盛期的出现都伴随着以下三个重要的助力,第一个助力是开放,第二个助力是市场化,第三个助力是科技创新.而与此同时,兴盛期也往往是金融危机频发的阶段,即兴盛往往伴随着风险.与兴盛伴生的风险导致了逆全球化的浪潮.世界上原本推动全球化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逆全球化的声音,全球金融市场化、法治化、全球化程度最高、金融监管实力最强的国家频频陷入金融危机.
  •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为了有效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建议应重视并加强国家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对外投融资整体合力、并积极推动出口信用保险立法。
  • 摘要:作者演讲的主题是科技发展给经济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科技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二是电商与实体零售商的关系,三是机器自动化与劳动力的关系.
  • 摘要:作者演讲的题目是"一带一路":风险及应对.主要从全球化提出的新问题、"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 摘要:每个人在工作期间进行储蓄和投资,以供退休后消费,在生命周期内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服务;而金融企业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设计符合养老需求的投资产品,为客户在年轻时储备劳动价值,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形成长期资本以供养老时使用,养老金投资也促进了金融业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养老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所有人为未来老年做准备的金融需求,金融领域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在服务养老方面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在服务养老中实现金融创新,共同促进中国养老金融事业的形成、发展、壮大.中国金融业聚集全社会最丰富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可以在解决养老这一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的重要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
  •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信息网络产业迅猛发展,网络覆盖面也已经普及到全国80%的地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屡见不鲜,从以往简单的实物复制到数字化链接下载,被侵权对象从传统的软件、文学作品侵权,逐渐蔓延到盗取源代码,复制软件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ISO、IEC国际标准,加密匙等版权,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手法不断翻新,被侵权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激增的网络文学产量与侵权案例,使网络著作权保险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 摘要:通常理论上认为,一个理性人会尽可能的将其财富年金化,然而事实上人们的财富年金化程度非常低,这构成了年金谜题(Annuity Puzzle).另外,中国2014年新“国十条”明确了商业年金保险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但在这一政策支持下中国商业年金保险的发展依然非常落后.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个人财富低年金化的情况进行分析,随后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和前景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账户、前景理论和风险规避等行为因素会显著影响人们的年金化水平,其他客观因素如婚姻状况、年龄、收入水平等也会显著影响人们的年金化程度.
  • 摘要:本文在宏观经济均衡OLG框架下分析了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后,政府针对税收损失采取减少政府支出、发行政府债券和提高个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时,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对宏观经济经济均衡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下最优缴费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个税递延优惠后,减少政府支出和提高个税税率能够增加储蓄、产出并提高工资,降低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略微提高企业缴费率,但是对于退休期消费的促进效果微弱;发行政府债券则会降低储蓄、产出和工资,提高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并降低企业缴费率,并对退休期消费产生更大的促进效果.
  • 摘要:2015年3月,中国牵头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区域间的贸易通道,提升中国与亚欧非大陆众多国家在多方面的互联互通,以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福祉.“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不但能够带来贸易自由化的新浪潮,也将为中国各类企业,包括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据瑞士再保险估计,2015年至2030年间,“一带一路”战略可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其中,工程险、财产险、水险将成为最大获益者.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中国保险公司也将面临重大挑战,例如了解客户需求、管理境外风险等.在东道国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中国保险公司应注重和当地保险机构发展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获得定制性、“一体化”的保险解决方案,保险公司需要制定产品策略、开发定制化风险解决方案,在提供更加有效的风险保障的同时,将企业保险成本降至最低水平,和走出去的企业实现共赢.
  • 摘要:1994年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养老金制度三支柱的概念.此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此政策内容指导下,推行养老金制度改革或者探索构建新的养老金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作为养老金制度三支柱的“第二支柱”,在中国为针对企业及其职工的企业年金制度和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制度.中国年金制度建立时间尚短,在经济形势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需进行深化改革.本文分四部分论述了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中国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情况;造成中国年金制度目前发展缓慢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改革的具体措施;实现中国年金制度深化改革的措施.
  •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以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选取2000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索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影响存在“U”型的特点.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高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低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不利影响.临界值(门槛值)估计为老年人口消费支出占DGP的19%左右(OLS估计为18.9657%,GMM估计为19.1645%).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合理的调整中国的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实施银色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老龄金融和老年房地产业,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中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 摘要:本文利用CHNS数据,检验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面临健康冲击时消费支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能否减轻这种影响.对总体回归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医疗支出受到冲击的波动较显著,城居保大部分能显著地平滑这种波动;对儿童教育支出的波动不显著,城居保的作用也不明显.按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分组回归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面对冲击时支出的变化不同,城居保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 摘要:以2001-2013年世界范围内的30个国家为研究样本,本文通过全局Moran'sⅠ指数测度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年金的空间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在多维距离下选用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与B-N模型探析企业年金的影响因素及其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年金在有着较大差异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而且B-N分解表明,这一空间相关性更多地来自于趋势性成分,特别是确定性成分;第二,企业年金对其自身有着显著的空间正效应,同时B-N分解证实,这一效应不仅来自于趋势性成分(特别是确定性成分),也来自于周期性成分;第三,失业率、预期通胀率和政府稳定性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这主要通过趋势性成分尤其是随机性成分得以实现,这很好地挖掘出导致企业年金发展存在差异的根源所在.最后,本文提出针对中国发展企业年金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中国构建更加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
  • 摘要:基于政策执行理论的模糊冲突模型,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综合采用事件史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对企业年金参保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本养老保险既能促进也能抑制企业年金,但总体上与企业年金互补发展;(2)基本养老保险并不直接影响企业年金,而是完全以企业感知的企业年金政策模糊性和冲突性为中介来发挥作用;(3)影响路径有三条,基本养老保险降低企业年金政策模糊性进而促进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降低企业年金政策模糊性和冲突性进而促进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提高企业年金政策冲突性进而抑制企业年金,前两条路径的作用超过了第三条路径;(4)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有差异,后者只有基本养老保险降低企业年金政策模糊性进而促进企业年金一条路径.
  • 摘要:国有资本收入划拨养老保险在弥补基金缺口的同时,会通过“挤占财政”和“养老降费”两条路径影响劳动力供给.本文建立内生生育率和教育投入的OLG模型,考虑划拨对基金缺口补足与否两种情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综合分析国有资本收入划拨养老保险对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在划拨未超过基金缺口情形下,提高划拨率将降低劳动力数量而提高劳动力质量,并使劳动力总供给下降;在划拨超过基金缺口情形下,提高划拨率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向不变,但影响程度改变,对劳动力总供给的影响取决于父母对子女数量和质量的相对重视程度.如果父母相对不看重子女数量,提高划拨率将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总供给;如果父母逐渐看重子女数量,提高划拨率对劳动力总供给的影响将由负转正.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制定“劳动友好型”划拨政策、改变“以控制数量为主”的人口发展理念和父母对子女“重质量轻数量”的惯性观念、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将有助于实现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建立山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模型,并考虑了延迟退休的影响与年龄结构的关系,引入工龄工资,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限越长,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的作用越明显,在考虑工龄对工资影响的情况下,男性延迟退休四年便可以实现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而在延迟退休同等年限下,女性养老金的收支压力依然严峻.
  • 摘要:本文利用1995——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预期寿命延长对中国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对中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究样本期间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了中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对中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增加的贡献度高达76%.随着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逐渐进入以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转变,这种人口增龄效应对中国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增强.
  • 摘要:小额保险是解决农民工风险保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关于小额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保费支付能力、风险及对风险的认知、对保险的认知和对保险机构的信任、其他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方式.基于以上因素,本文对农民工群体小额保险需求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结合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测算.本文得出的结论为,小额保险在农民工群体中是有潜在需求的,实际保费支付意愿也具有经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小额保险的建议.
  • 摘要:人们早年的经历是否会影响其对保险的需求呢?1959-1961年的大饥荒为提供了合适的自然实验.本文采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早年饥荒经历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社会关系等因素后,早年遭受饥荒的经历会影响到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决策:遭受饥荒程度越严重,家庭商业保险需求越大,并且城乡之间的结果有所差异.
  • 摘要: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一直是中国粮食政策的主要内容,在增加粮食产能和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因存在价格机制扭曲、库存持续增长、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而不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以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提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粮食收入保险,因其不仅拥有传统农业保险的市场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优势,更具备保障全面的特点,能够更高程度地稳定粮食产量,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最后,本文在论述粮食收入保险市场失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由中央政府直接采购、落实保险服务化、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以及增强国民整体保险意识等发展粮食收入保险的路径.
  • 摘要: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是否会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对现有粮食安全一揽子政策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评估.本文基于2015年四省1039户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影响,投保地块有机肥的施用概率比未投保地块低3%-7%左右.这表明,中国“低保障、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激励可能存在不一致,从而难以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果.因此,未来农业保险政策的改善,要有效规避其对长期投入的可能负面影响;同时增强不同激励政策之间协调性.
  •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自从2003年实施以来,筹集大众资金补偿患病人群的利益,报销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从参保患病家庭的医疗负担来看,一方面,因为新农合经济上的“补偿收入”效应,家庭承担的实际医疗费用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医疗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新农合的补偿相当于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因此释放了农民的医疗需求,产生“消费促进”效应,促使农村居民增加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农民的医疗负担反而增加.新农合实施是否有效减轻农户家庭的医疗负担,本文利用2008-2009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项目(CHIPS)的跟踪面板数据研究医疗保险的经济福利效应,结果显示,新农合增加了患病农户的医疗负担,报销金额的增加加大了患病农户家庭的医疗花费占比和医疗花费金额.对于农户中高低收入人群的异质性讨论显示,新农合减少了高收入人群患病农户的医疗负担,增加了低收入人群患病农户的医疗负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居民的收入再分配.
  •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作用关键且发展速度快.本文利用2013-2014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已经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234家企业的年金实际缴费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主要分析资金流动性对于企年金业实际缴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资金流动性对企业年金实际缴费能力存在显著地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稳健的,并不伴随着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不同度量方法或不同的样本区间而发生明显改变.文章还发现小规模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属性会进一步增强资金流动性对年金缴费能力的影响.文章有针对性的对促进中国年金制度的发展提出建议.
  • 摘要:文章在同时考虑内部的保险公司股东权益要求和外部的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人偿付能力限制的双重约束下,建立了最优保险合约设计模型,并求解出了内外双重约束下的最优保险合约表达形式.结果显示,当保险人不受任何约束时,最优保险合约将回归到Arrow(1963)的结果;当保险人仅受到其中一个约束限制时,最优保险合约设计将分三层给出,并在中间层采用固定赔付额形式;当保险人同时受到两个约束限制时,最优保险合约将分为五层,并在第二、第四层采用了固定赔付额.本文模型和结果拓展并包含了Arrow(1963)、Zhou(2008)、Sun(2015)的结果,并有着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44家财产保险公司2008年到2015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度量,并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采用样本分组的方式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人力资本结构对于财险公司经营效率有显著影响,提高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员工年龄结构年轻化有利于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于不同规模的财险公司,财务杠杆、承保能力与业务结构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层面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寿险消费的供给侧因素.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供给侧因素对寿险消费影响的计量框架,并量化了保险业供给侧改革中的质量、效率和动能指标,为实现以满足消费为目的、可精准化度量的保险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表明,提高寿险供给质量和效率可以显著促进寿险消费;供给侧的动能可以有效创造新的寿险消费.本文改进并应用了空间自相关模型,证实了寿险消费存在空间依赖和溢出效应.
  • 摘要: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互联网+”的概念迅速席卷各个行业,互联网保险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取得飞速发展,保费增长率不断刷新纪录,互联网保民的规模也已经达到了3.3亿人次.虽然互联网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应该采用互联网思维而不是传统的线下思维,即以客户为核心.所以就有必要对影响互联网保险用户消费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特点对原有的UTAUT模型进行改进,增加网站质量、网络口碑、感知风险、感知信任四个变量,且将控制变量做适当调整.最终形成本文针对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消费意愿的研究模型.然后进行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本调查的信度、效度都较好,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出本文影响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感知信任,社会影响,网络口碑,网站质量.控制变量中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购买保险产品次数对于消费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 摘要:中国保险企业范围经济的研究文献中,所得结论存在差异,同时也没有进一步研究保险企业范围经济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2009-2014年33家保险机构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保险业范围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财险公司普遍存在范围经济,大型寿险公司存在明显的范围不经济,中小型寿险公司存在微弱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影响因素中,资产规模和企业性质对保险机构范围经济有显著的影响,产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寿险市场集中度分别对产、寿险机构范围经济有显著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机构范围经济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购买董事责任保险后的效果,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样本选择偏误,使用自举法来计算标准误,以克服小样本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上市企业购买董事责任保险的决策是内生决定的,样本存在自选择偏差;(2)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自选择偏差后,董事责任保险带来公司绩效和价值的下降会明显降低;(3)董事责任保险并没有发挥出正向治理作用,反而使公司价值出现显著的下降;(4)其他因素:如公司规模、高管的薪酬、股权集中度、国有股股权、海外上市都对董事责任保险购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盈利能力、高管持股比例对董事责任保险的购买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的影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