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认知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2017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认知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2017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认知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就提出了在北京设立公使馆的要求,随着清廷战败和《北京条约》的签订,这项要求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大批战斗人员撤出北京之后,英、法两国留下了部分外交官员着手建立公使馆,而因为最惠国待遇条款而同样获得此项权利的其他列强,也相继派遣外交官入京.这些西方列强的驻京外交官往往携带照相机来到北京,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外交工作,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摄影爱好者,完全出于个人兴趣拍摄照片。他们拍摄的照片或刊登在本国的报纸杂志上用以介绍中国情况,或送给亲朋好友留念,或在自己及同事好友出版的书籍回忆录中用作插图。在这些照片中,“三山五园”是重要的摄影对象。驻京外交官为“三山五园”留下重要的影像资料。本文将重点讨论19世纪后半期英国驻京外交官们所拍摄的“三山五园”老照片。
  • 摘要:本文拟在前辈专家学者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思想观念层面深究康、雍两朝兴建“三山五园”的政洽心理,从“三山五园”发展脉络反观清初统治秩序的确立以及勾勒出清朝统治者所持有的统治观念。
  • 摘要:三山五园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清代,这里集中进行了紫禁城以外的大规模古典园林建设,形成了一个在世界范围都很少有的、在皇家宫殿以外集中建设的地区,它更加壮观和宏阔,功能性也更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把它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中的一个完整保护对象,和北京老城相映生辉,历史意义非凡。总之,对公众开放的三山五园区域要做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明确“要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城市发展目标。
  • 摘要:三山五园区域是北京最重要的文化区,最重要的农业文化保护区,也是北京生态维持的最基本区域,诸多方面的价值不可偏废,诸多方面的价值需要进行新的综合考量,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最基本的考核手段。在这样的定位下,市、国家层面需要给予这一区域生态补偿和水源保证。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挥这一区域的最大作用。另外,三山五园外生态的田园化,而不是公园化,是这一区域恢复、建设的基本方向;在保持基本农业、生态本土化前提下,如何实现大众共享,实现基本服务功能和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既需要向发达国家先进城市学习,也需要追溯三山五园区域的历史原貌,而后者无疑是更重要的工作。
  • 摘要:乾隆帝在位时期,为了庆贺母寿,两次在香山举办"三班九老"宴游盛举.这两次盛举的地点都选择在香山静宜园内,继承并延续了中唐以来香山"九老会"园林雅集、绘图以纪觞咏盛况,以及中国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的诸多文化传统,对香山皇家文化的认知与传播至关重要.本文试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略述三班九老会对香山皇家文化认知与传播的重要作用.
  • 摘要:北京西郊"三山五园"的营建始于清代.其营建思想中有多种文化因素,是多种文化理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具体可以分为非宗教文化和宗教文化两大类.佛教文化在“三山五园”中对内主要表现为建造以展现佛教宇宙观为象征的建筑群,对外主要表现为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并相互融合。
  • 摘要:三山五园人文景观,是北京西山文化带内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的统称.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世界名山香山、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等著名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颐和园的评价,"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从整体上和侧面上反映出了三山五园人文景观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 摘要:根据三山五园区域中传统文化遗产分布的特点,其文化空间可分为中心区、接邻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所谓中心区是指颐和园、圆明园、静明圆、静宜园等皇家园林文化艺术特征集中体现的区域;接邻区主要指接邻三山五园周边的区域,包括旗营村落、新建郊野公园、跨行政区划(如门头沟、石景山等)的物质文化遗产等;辐射区是一种现代空间概念上的区域,既有地理范围上的拓展,又有文化意识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体文化生态的保护对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构筑、城市人文风貌的滋养方面.根据三个文化空间的不同,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有指导地再现传统文化中符合各个文化空间特质和历史传承的部分,通过统筹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互相支撑,避免城市文化景观感受方面的混乱和无序感,将不仅在文化空间上,同时也在情感空间上,体现出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层次性和结构性,营造文化感受舒适、景观清幽宜人的具有高品位文化氛围的现代城市文化空间.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从1860至2017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后认为,不仔细结合这段漫长的时间中“三山五园”的变化历程,贸然地将157年进行前后的对比,则必然是割裂了时间的片面而狭隘的分析。因此,本文最后认为这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将“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并为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在历史文化保护思想上取得的重大进步。但同时也提出,在接下来的专项保护规划制定过程中,应该对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加全面地守护和传承“三山五园”地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力量。
  • 摘要:北京市在2009年12月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目标,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2012年7月,北京市又提出"推进海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的重大决定.在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中提出要构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即"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四个层次包括:北京旧城、中心城区、市域和区域四个空间层次范围的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两大重点区域:北京旧城、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九个方面:世界遗产及文物、历史建筑及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及特色地区、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历史河湖水系、地理形态及山水环境、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在北京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独特的地位.因此挖掘三山五园在景观营造上的手法对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中国古代优秀造园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围绕北京区域文化的特色和定位,各级研究机构纷纷进行了学术研究和现场调研,提出很多有创见的结论,本文想围绕西山文化带中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域文化的民众认知,提出几点意见,以就教于方家。
  • 摘要:康熙皇帝通过修园建宫、寝门视膳、祝寿咏诗以及大设千叟宴等一系列在三山五园的活动,将清朝官员及百姓全部纳于孝治政策下,并通过宣扬提倡,亲历躬行,垂范天下,弘扬儒家传统道德,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并强化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观念,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模式,有效达到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将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实践推向极致。
  •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和《规划》为发展“三山五园”人境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山五园”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与科教高地中关村交相辉映,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山五园”发展人境文化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指出了战略路径。
  • 摘要:文化遗产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方式.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又是北京市重要的旅游产业发展区.三山五园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为"三山"指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三座山建有"五园",分别是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目前,该区域内依然有诸多旅游资源未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开发期.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遗产旅游者的利益需求,科学提升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科学的平衡与发展.
  • 摘要:本文叙述牵涉到诸多的清朝礼,故先按照五礼中吉礼、嘉礼、军礼(按:此三礼与本文关系密切)的顺序,结合《清高宗实录》,探讨乾隆时期圆明园与京师、紫禁城的关系问题。
  • 摘要:"坦坦荡荡"属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乃后湖西岸的一处园中园.其园林布局与杭州西湖的"玉泉鱼跃"相似,池周舍下有鱼数干头,系清帝饲养与观赏金鱼之处,俗称"金鱼池".本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圆明园百景图志》介绍了坦坦荡荡的陈设、布置及其功能.贺艳和刘川曾试图对坦坦荡荡进行复原设计.踟清世宗、清高宗和清仁宗在圆明园园居之时,常常驾临坦坦荡荡游览、读书,并留下不少诗文.可是,迄今尚无人详尽挖掘这些诗文的内涵.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曾言,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本文将试着解析清帝吟咏坦坦荡荡景观的御制诗文,进一步探究该景观的内涵.
  • 摘要:本文关注清雍正至乾隆朝以来形成的"三山五园"皇家空间,指出在紫禁城与京郊的皇家园林之间,存在着由作坊管理者和工匠等组成的以"活计"为任务的群体,在皇宫庭院与皇家工场之间"行走",从而动态地完成自上而下交代的工作任务.紫禁城与三山五园、各处行宫以及皇宫内其他机构之间,通过员外郎、郎中、笔帖式、库掌、催长、委署催总、司匠、柏唐阿和各作工匠,形成了稳定高效的作坊活计管理制度.本文以"裱作"为例,分析造办处内专攻书画装裱和室内书画装饰的裱作、裱匠或裱画匠和相关作坊建立后的整体运行,需要有人来专门管理.清官御用作坊与民间行业组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借鉴民俗学对传统民间手工艺行业组织研究的视角,探究清官造办处的纸张活计管理运行.清宫造办处裱作档案记录了纸张运作的作坊管理,包含宫廷及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文化信息,通过活计和工匠流动连接了清官造办处与皇家三山五园的文化空间.
  • 摘要:由于年代久远,书翰遗墨传世有限。石刻延长了宣纸的寿命,保存了历代名家的墨迹,使书法艺术得以传之后世。石刻既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清代书法艺术的中兴和金石学的昌盛,与清朝帝王认同并积极学习汉文化有关。他们不仅收藏、鉴赏、临写、刊刻历代名家书作和法帖,为中国书法艺术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还大多勤于临池,常将御笔书写的诗文题咏,刻留于各处的匾额、碑石之上。石匾额、石楹联、刻石、石碑、帖石,将诗词、书法、镌刻艺术融人建筑园林中,对于园林景观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文字内容起到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将情与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其中有的石刻内容也是“金石补史”的宝贵资料,对研究圆明园已被毁的园林建筑和兴衰历史起到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从清帝数量可观的咏竹咏景御制诗入手,对圆明园竹景观和文化略作探析,期望由此对圆明园以植物继承古典园林的传统和文化略窥一二。
  • 摘要:如园遗址是圆明园乃至国内园林遗址中罕有的遗存最丰富、格局最完整的案例之一。芝兰室作为如园主要单体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历史上多次易名改建,后遭大火焚毁,直到现今遗址考古发掘完毕,埋藏在建筑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显露。首先,芝兰室东、西、南三面环水,假山叠石环绕,视野开阔,芝兰扑鼻,环境素雅,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建筑本体和谐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的典型实例之一,展现了清代帝王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良好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设计者高超的营造技艺,对当代建筑师的地域性造园构思与自然生态建筑创作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第二,芝兰室遗址遗存种类丰富,包含了大量的柱顶石、陡板石、山石踏跺、空心铺地砖、金砖、散水砖、柏木桩、驳岸石等,局部铺砌保留完整,为研究当时建筑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审美意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样本。第三,芝兰室遗存的少数样式雷图档,还原了特定时期芝兰室室内装修与空间格局,再对现存遗址的平面格局以及柱顶石切削痕迹进行分析,可获得部分芝兰室室内装修变迁与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资料,为研究清代皇家御苑建筑室内装修做法与艺术追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最后,芝兰室遗址作为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圆明园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基地,具有参观凭吊,教育后人不忘国耻,热爱世界和平,国际友好交往的教育功能,其历史文化价值应当予以重视和挖掘。
  • 摘要:圆明园的遗址构成以清代建筑基址、山形水系、历史园路、历史植被和历史桥梁为主,历史碑刻、建筑构件等为辅。从材质来看主要有砖、石、木和夯土。从分布空间看主要有露天遗址和埋藏遗址。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露天建筑基址、残存桥涵、部分假山,分景区调研这些遗址的可见情况,分析可见遗迹的保存现状,并提出展示规划意见。
  • 摘要:圆明园旧藏的历代名人书画,是所有圆明园藏品中最珍贵的一类文物,是真正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发掘圆明园珍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如果想要对流失于海外的书画进行追讨,势必要掌握合理的方法,深入地做好文物普查工作,掌握准确的文物信息与数据。对圆明园旧藏书画的考略,仅仅是找回文物的第一步。
  • 摘要:圆明园含经堂遗址出土一件铜制佛像(编号为H-T0918:1),发掘报告将这一器物归类为"无量寿佛".含经堂遗址出土"铜佛像"仅此一件,该铜佛像出土于"神心妙达"戏楼东宫墙外垫土中,其造型为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着天冠,梳高髻,颈戴项圈,袒胸,身披璎珞.右手捧宝瓶,左手作禅定印.在莲花座底缘中间,有细线阴刻楷书"地天母"三字.器型完整,通高15.4厘米,底座宽12.5厘米,厚9厘米.圆明园含经堂遗址出土的这件“无量寿佛像”应为“地天母菩萨像”,应是原供奉在长春园含经堂梵香楼的地天母铜造像,既不是佛像也不存在是借“无量寿佛”形象的地天母像的可能性。
  • 摘要:作者目睹了圆明园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回顾”,当然是指自身所经历、所见证的,这里所说的“观察”,则不单单是对圆明园遗址公园或圆明园管理处工作情况的观察,而是着眼于整个圆明园事业,立足于十年来各级领导、管理机构、专家学者、行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事业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主要成果及经验教训,观察的对象既是有形、具象的圆明园,同时也是文化概念上的圆明园,是包含“盛时圆明园”“圆明园遗址”和“圆明园遗址公园”等概念的“大圆明园”。十年来,围绕着广义上的“大圆明园”,发生了很多的事,笔者在此记录的尽管是流水账式的所闻所见,但仍然是很不全面的,只能寄望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 摘要:谐趣园、霁清轩两座园子自乾隆朝始建,几经修缮、增改,至今已与原初之貌有一定差别,并且由于历代修改情况记录不全,不甚清晰,因而有必要对其建筑及所见景观按时间进行梳理。同时,结合两座园子的现状,就所见之景进行古今对比,以探析景观的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进而以此为保护利用中国古典园林文化遗产提供一些借鉴性思路。
  • 摘要:新中式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自然离不开古典造园的特点框景、障景、抑景、对景、借景、漏景、夹景、添景等经典手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现代简约的元素或者结合不同的风格进行设计。除此之外,结合现代的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现代景观与古典的结合不单单拘泥于造园手法的运用,还有在色彩的运用上。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在颐和园中可见的色彩,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原木色和黑色,这些色彩共同营造出景观的表情,形成尊贵、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是复古与现代的结合。
  • 摘要:作为文物古迹,颐和园具有明晰的权责归属,在战后的接收中,颐和园并不算做敌伪产业,国民党当局对颐和园的接收工作进行得比较平和,没有出现像其他有明显经济利益的单位接收时的混乱与争抢,没有陷入“劫收”闹剧。这有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接下来短暂和平时期的经营开展。新的事务所组织规程较抗战前并没有做出重大修改,这样的组织规程是抗战前近十年时间,北平特别市政府管理颐和园事务所经营摸索的结果。
  • 摘要:香山,是被称为"太行八陉""神京右臂"的西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因山顶乳峰石翻云吐雾如香烟缭绕,故而得名.唐代即有寺庙建于山上.自辽代在北京设置辽南京以来,北京从北中国的首都逐渐转变为整个中国的首都,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京城达官显贵者又多信宠佛道,常以捐资建寺为善事;香山地区既有佛教传统,又囚地近京城,当日可往,因此成为佛教云集所在.康熙皇帝时即在此修建香山行宫,乾隆皇帝继位后,"即旧行宫之基",并"就皇祖之行宫",在康熙香山行宫基础上增修扩建而成静宜园,前后陆续建成的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为"三山五园".礼佛作为清代皇帝园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佛教在香山静宜园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一批佛教寺庙和相关配套设施得到修缮和增建成为香山静宜园佛教文化元素的有力见证.
  • 摘要:侯仁之先生最早关注此引水石渠且后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中专门提到樱桃沟、碧云寺至玉泉山引水石渠的路线,并绘制了樱桃沟、碧云寺至玉泉山引水石渠的示意图;张宝章先生在《海淀文史·京西名园》中介绍了玉泉山的水和水景观,其中提到涵漪湖是从香山和樱桃沟引来的泉水补给形成的,而这些泉水正是由引水石渠引来的;樊志斌先生在《三山考信录》中介绍了乾隆年间的樱桃沟、碧云寺至玉泉山引水工程,并从现状、建造时间、建造初衷以及经由、长度、价值评价等方面考证了引水石渠.笔者现拟在学术界前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北京植物园内的樱桃沟引水石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修建历史、基本概况、历史变迁、文化价值等做一些浅层的考证与探讨,希冀以此丰富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
  •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三山五园与皇家园林等量齐观。事实上,三山五园除了皇家园林外,还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香山名人墓群作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许多名人墓状态令人担忧,环境混乱,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重。近年来,随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综合提升的不断深人,各方面条件日益成熟。应抓住时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北京文化中心这一定位,将香山名人墓群打造成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新名片。
  • 摘要:徐文重正是朝鲜国内务实知识分子和官员的代表,这从其《燕行日录》中记载的内容和文字风格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而作为二山五园皇家园林中先驱的畅春园,之所以首次出现在徐文重的笔下,也是有其客观原因和中朝关系大环境的影响的。从此,包括畅春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持续出现在朝鲜燕行使臣的记录中,或是负面,或是正面,都折射出不同使臣对清朝和中国文化的态度。
  • 摘要:以清朝皇家园林为对象的考古发掘,不仅是北京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成为园林遗址保护和规划、研究和复原、景观展示和利用的重要方式与支撑。其中,对三山五园的考古,在北京地区整个清朝皇家园林的考古中收获最多、成果最大。不过,回顾以往皇家园林的考古发掘,多是点滴的、短暂的被动性发掘,少有整体的、长远的主动性目标。这种状况,既不利于考古工作的深人开展,也不利于相关学科的广泛参与以及多学科的交流和互动。此外,鉴于三山五园在当前北京城市发展中的总体功能定位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双核”之一,且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研究院所和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之前所做的相关考古发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并对将来的考古工作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 摘要: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稻品种很多,有粳稻、糯稻,也有康熙皇帝亲自培育的御稻,色微红、粒长、味香,还有“紫金箍”等水稻品种。根据史料记载水稻比种植小麦要高产。根据《圣祖实录》,近京玉泉山稻田一亩不过一石,产量比南方低。根据北京市档案馆档案记载:民国初年稻田厂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时人调查青龙桥、北坞、六郎庄、巴沟、圆明园、海淀、蓝靛厂等处约有稻田一百七十顷。新中国成立后,海淀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一度曾达到九万余亩,立体养殖和机械化收割发展迅速。但由于水资源匾乏和发展需要等多重原因,目前只保留了少量景观田。清代京西稻田盛景只能从史料和档案中窥见一二。
  • 摘要:《水经注》卷14载有西晋元康五年(295)所立刘靖碑,记述了戾陵堰的三次修建和改造工程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一次修建在曹魏嘉平二年,镇北将军刘靖“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等,其《遏表》详述“戾陵遏”工程的具体做法,这里提到了“主遏”“水遏”“北岸”“水门”“长岸”“石渠”等设施,形成了以戾陵堰为中心枢纽的新水系,包括水源、分水河、引水渠、泄洪道、减水河等功能性水道和分支,设计巧妙,结构严密。
  • 摘要:戾陵堰和车箱渠初建于曹魏嘉平二年(250),是当时驻守蓟城的镇北将军刘靖(后赠征北将军)为了屯田所需,在永定河(灅水)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对戾陵堰的记载,以郦道元的《水经注》卷14《鲍丘水》中著录的《刘靖碑》及其《遏表》记载最为详细.[1]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侯仁之《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和蔡蕃《北京古运河和城市供水研究》等多部论著都对戾陵堰、车箱渠有过专门的介绍或研究.[2]2011年,李善征等人合撰的《戾陵堰、车箱渠位置的新释读和寻迹》,通过实地勘查和文献的释读,提出了一些新观点.[3]2017年,王春、张文大等人在《海淀史志》专刊特稿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对戾陵堰和车箱渠等遗迹进行了讨论,[4]但对其具体位置和规格形制莫衷一是,未能达成共识.关于戾陵堰的位置,侯仁之认为在今石景山附近,[5]王春认为在石景山以北的黑头山(即红光山)附近,[6]张文大等人认为在石景山以北的四平山附近.[7]要证实戾陵堰的位置,就要确定燕王刘旦的戾陵、梁山、高梁河与车箱渠的位置,本文正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文献记载和实地勘查相结合,对戾陵堰的位置进行再考证.
  • 摘要:通过对老山汉墓的调查,在山顶燎望台西北部发现了两座封土堆以及筒瓦、板瓦和瓦当碎片等建筑构件以及其他陶片。瓦片的存在说明此地应该存在墓前地上建筑。根据对陶片纹饰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与周边已经发掘的西汉墓葬有一定的相似性,筒瓦、板瓦与瓦当的纹饰与满城汉墓中出土的瓦片的纹饰有很大相似性。据此推断此次考察发现的应属西汉中晚期墓葬。根据文献记载,结合此地地理位置以及考察发现,推测1号土堆下很有可能是燕王刘旦墓,2号土堆和老山汉墓可能是燕王夫人墓。
  • 摘要:根据遗物性质及年代并结合文献记载,M1、M2应为西汉燕刺王刘旦及其王后墓,且配有陵园建筑。刘旦庆陵是继大葆台汉墓之后北京地区又一座诸侯王级大墓,从墓主人身份来看,无论是陵墓的修建规模还是墓葬等级,都应该远远超过其子广阳顷王刘建。同时,刘旦庆陵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燕国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也为探寻文献所记载的戾陵堰、戾陵遏、高梁河、车箱渠等大型水利工程所在的位置提供依据。并且戾陵的发现有利于呼吁老山负责单位及时对戾陵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陵园遗迹遭到破坏或文物流失。对老山的考古调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考古钻探与发掘的验证。需要对建筑基址及墓葬进行钻探,确定建筑的性质及墓葬的形制和规模,是否存在车马坑和其他袝葬墓等。
  • 摘要:自元代建都北京,定名大都后,在都城北和义门(今西直门)外高梁河[1]沿岸建立了很多寺庙宫观,如:大护国仁王寺、西镇国寺、昭应宫等.其中元朝最著名的喇嘛教寺院——大护国仁王寺,至今无人能够确证它确切的寺址所在.西镇国寺和昭应宫明代还在,全都位于高梁河的南岸,地址还是有迹可循的.2001年《北京文博》第1期刘之光先生《大护国仁王寺觅址》一文中明确提出,大护国仁王寺占地广阔,真觉寺、大慧寺和极乐寺等这些明代寺院都有可能是占据的大护国仁王寺旧址.这个观点立即引来了学界的争论,仅《北京文博》就连续刊载了包世轩和王世仁先生的两篇文章,观点各不相同.有关大护国仁王寺寺址问题,最早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由史树青先生的一篇文章涉及.笔者因对真觉寺的关切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支持其中真觉寺建于元代大护国仁王寺旧寺遗址之上的说法.
  • 摘要:虽然曾在清华园生活了13年,也曾为自沉于颐和园的王国维撰写有纪念碑铭和挽词等雄文,但陈寅恪却很少留下游赏三山五园等故园的诗文,但这或许与他“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和不愿做晚清史研究有关。因此,他在北平陷落前夜能够在与承泽园关系密切的吴家花园留下海棠诗二首,显然有了特别的意义。尤其是,此后陈寅恪曾多次袭用他于1936年春所作海棠诗的辞义,也使得这两首海棠诗成为人们借以理解陈寅恪家国情怀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然而要想真正理解这两首海棠诗的用典和意境,就应该如罗志田所说,必须对陈寅恪所体现出的一个学人极有分寸的“爱国济世”之苦心,予以充分的“了解之同情”,并注意区分他在不同时期治学处身之道重心的差异,不宜笼统言之。
  • 摘要: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走老路,个人认为应该严格遵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之规定,还原这些文化古迹的真实面貌,这样不但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祖先的尊重。认为要做好这些工作还需要重新调查古文化遗址,摸家底,考古发掘、设计、保护规划同步进行。政府以招标的方式,招募技术水平高超的,专业的古建筑队伍,严禁层层转句,发句施工过程中要有考古专家和古建专家监督监理。
  • 摘要:西山红色文化是众多西山文化形态中一种很特别的文化类型,同时也是一类很重要的文化资源。目前对西山红色文化的研究基本是对曾在西山发生的具体革命历史事实的发掘,如共产党员对西山会议派错误思想的批判,抗战时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活动,房山云霞岭的战歌等。西山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西山红色文化在精神特质上与党领导人民所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一致的,西山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的一个缩影。西山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积极的肯定性的政治文化对维护党的政治合法性、增强其权威性,对于维持政治体系的运转产生积极作用。
  • 摘要:系统且完整地记载石景山上诸古迹的史料并不多,现有资料主要与修建寺、庙的某些历史人物相关,如唐代刘总、明代钱(朱)宁等等,其余则为清代或近代的文人诗篇、游记等资料,这些资料相对零散,内容也比较片面。本文增补了石景山的曾用名和一些新资料,仔细地从文献中梳理了山上诸古迹的记载、石景山所处位置及其重要性等三方面的内容,是后续推动西山水定河文化带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 摘要:在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把握“三个好”原则,即:保护好,系统梳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化遗产遗迹,提高保护等级,保护好西山山体绿色屏障及永定河水体和河道。传承好,深人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文脉内涵和精神价值,讲好西山故事,唤醒城市记忆,让文化传承有序可循。利用好,以创新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西山永定河重点项目实施,促进文化与生态、科技、旅游等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具体的开发利用中,目前采取的方法是以区块为切人点根据西山文化带建设总体要求,在保留原有历史和城市记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环境的修缮与整治和业态升级。
  • 摘要:北京城西,群山连绵,林木茂盛,溪泉淙淙,寺庙掩映,历代统治者在此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寺庙行宫,园林陵寝,处处金碧辉煌,香烟缭绕,位于北京西北阳台山东麓的大觉寺是至今一座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古代巨刹.大觉寺千年的历史遗存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中的古代建筑、金石碑刻、园林生态、绘画雕塑、佛教典籍等寺庙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发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批契约文书,则以其内容广泛、种类纷繁而最具科研价值.
  • 摘要:为使黄冈会馆焕发出新的活力,针对湖北黄冈会馆所存在部分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包括整顿私搭乱建、保护性修缮、回迁住户。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