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08-10-17

主办单位:;中国史学会;;山东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40条结果
  • 摘要:民族主义的歧义源于对民族主义的原产地属性缺乏分析。破解欧洲民破主义的迷思是深入剖析民族主义的必要工作。“原生”民族主义是欧洲现代化的产物,欧洲通过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任务,最终以欧盟的框架逐步化解各民族国家原布的矛盾,使得欧洲的民族冲突大致不必以战争的方式解决。因此欧洲民族主义有可能是一种现代化的阶段性产物。
  • 摘要:近代早期英国领主对农民实施控制时,常常借助原本属于封建社会的工具,如庄园法庭、土地保有权等,而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认可领主的控制,他们希望在某些时候获得领主的帮助。两者的关系呈现一种稳定的平衡。
  • 摘要:目前,史学界开始重视从“宏大叙事”向微观研究的转换,尽管多数学者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转换的重要性,但身体力行者尚少,尤其是世界史领域。笔者在研究近代早期英国史的过程中,有幸接触到了17世纪中期重要的原始材料《塞缪尔·佩皮斯日记》。佩皮斯在日记中详尽描述了1660—1669年英国尤其是伦敦的社会全貌,展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揭示了作者自我和相关人物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以上主题的探讨,可以反映出17世纪乃至近代早期荚国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和历史人物的时代特性.更为重要的是,以日记体裁的原始文献为文本的历史研究,有可能促使教条化、程式化研究模式的转换,最终获得客观的、丰满的和感性的历史著述,并在此基础上,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 摘要:工厂主企业家集团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是工业化导致的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对它的起源进行的研究,也最能揭示英国社会流动的趋势和特点。依据西方学者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厂主企业家集团来源所进行的计量研究结果,借鉴社会学中社会流动研究的相关方法,首先考察了工厂主企业家集团起源所揭示的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趋势,其次考察了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在企业家创业成长中的影响,揭示了工业化导致的英国社会流动机制的变化。由此总结出工业化初期英国社会流动的的四大特点.
  • 摘要: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已日益意识到自近代以来英国所经历的一场“农业革命”对英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意义。本文着眼点在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还原近代英国农业革命的历史真实面貌,以此来揭示英国社会上层“贵族乡绅”在农业的现代化和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这一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社会精神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这一切都为英国现代化的启动奠定了充分的精神和文化准备,若没有这种精神价值和文化观念的转变,那么英国现代化的启动和进行将很难得以合理的解释。
  • 摘要:食品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大事。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已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卫生大患。所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课题。食品安全立法是各国维护食品安全的基本形式。世界主要国家的食品安全立法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是19世纪从英法等欧洲国家开始的。
  • 摘要:爱德华柯克是近代早期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党的活跃分子。在17世纪前半期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中,他不仅发挥了领袖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先进的宪政思想。他把古代宪政学说作为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议会反对王权和争取独立政治权威的支柱,在早期斯图亚特的议会文件中频繁地援引英格兰的古代宪法,蔑视君主权利,要求下院的实质性权利,使古代宪法学说贯穿在议会和国王之间不断出现的冲突中。另外,柯克还系统阐述了英格兰是一个政治权力由若干独立的机构分享的多元主义政体的观点,使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促使了英国的司法体系作为既独立于国王又独立于议会的一个特别的政治权力中心地位的确立。
  • 摘要:战后初期,英国政府在实施独立核威慑政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英国经济困难与资源短缺对独立核威慑政策的实施具有根本制约作用;英国需要与美国、各自治领乃至西欧各国进行原子能交流与合作而难以完全独立进行原子能开发;两极格局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致使英国在防务上的独立地位受到挑战;英国核威慑力量及其成慑效应比较有限。
  • 摘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遭遇了一场大规模失业。面对史无前例的挑战,英国政府不断改革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制度,推行地区性倾斜政策,有限度地兴建公共工程,并试图在英帝国内寻求出路。这些探索、决策和改革的过程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促使政府逐步改变“市场经济守夜人”的执政理念,承担起更多的福利责任,为建立福利国家作出了有益探索;同时,影响了现代英国与大英帝国成员之间新型关系的构建。
  • 摘要:在英国史的研究中,地方主义理论是一个重要的但却是隐隐若现、且视角独特的理论分支.英国地方主义理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倡导者是研究17世纪史的历史学家,代表人物是地方史学者阿兰·埃弗瑞特,他提出17世纪英格兰“郡社会”概念。后来,研究中世纪史的历史学家们借鉴并扩展了这一概念,运用到中世纪史的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批评的意见开始出现,这以霍尔姆斯和C.卡彭特为代表,学术界40多年对地方主义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学特别是中世纪史的研究,其中的“乡绅社会”“郡社会”等概念也丰富了史学研究的领域。
  • 摘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此后,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君主立宪派与活跃在政坛的其他派别相比,显然具有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优势。他们顺理成章地率先成为大革命中执掌政权的派别。君主立宪派通过经济、行政、司法、教育、宗教等各方面的改革,奠定了大革命的基本成果。本文仅就司法方面的各项改革作若干研究。
  • 摘要:1946年到1958年,法国的知识分子发表了130份宣言,1958年到1969年总共又有188篇此类文章发表。1其中萨特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在72岁高龄,还曾在半年内发表九篇声明,萨特逝世时,他的葬礼宛如国葬。德里达逝世时,希拉克总统在北京赞扬他属于法国能为世界献出的那类知识分子。法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程度为各国所罕见,其对法国社会的影响也很大。本文试图简要讨论法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社会意义,他们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批评的理论出发点以及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所经历的思想历程。
  • 摘要:新古典主义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如,英国A.布洛克等主编的《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中认为新古典主义包括了建筑学、绘画和雕塑以及音乐。1、《拉鲁斯百科全书》中说到,西方艺术史上有意直接模仿古代艺术的阶段,通常称为“新古典主义”阶段。2、《文史哲百科辞典》认为新古典主义是18世纪50年代兴起的在美术和建筑领域中注重古典式的宁静与考古式精确形式的艺术流派。3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概念与特点》一文认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高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是17世纪,第三次则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4这一观点是较为合理的。本文想探讨的正是第三次高潮,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背景。
  • 摘要:马丁·路德思想中的“矛盾”现象是研究他的学者或多或少都要提及的问题,但深究这背后的意义的学者并不多,所作出的解释让人感到满意的则更少。本文主要采用西方,特别是德国的一些著名学者的看法,从德国人性格的角度来看路德思想中的矛盾,把路德看成是德国人的性格的一个典型,以深化对德国人的理解。随着中国与西方交往的深入,对他们的认识如果再停留在“西方人”的层次上,已经远远不够了,本文希望在这方面做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 摘要:因信称义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它既是耶稣基督所传的“救世的道”,又是犹太人“赦罪的道”。当初,使徒保罗为反对犹太割礼派的挑战而首倡因信称义说,终使基督教走出形成阶段的窘境,摆脱犹太教的影响而独树一帜。一千多年以后,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不但“发现”而且重新解释了因信称义说,实现了对使徒保罗的突破。因信称义是路德的第一个信念,也是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路德通过对因信称义的重新解释,动摇了中世纪“基督教大世界”神学体制的基础,使新教得以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而自成一体,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 摘要:强调和基本实现“充分就业”,是瑞典不同于其他福利国家的一个鲜明特征。为了实现和维持“充分就业”,瑞典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施较多的国家干预和调节,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充分就业”成为瑞典福利制度得以实施的基础,同时又是公民分享福利的一种方法。
  • 摘要:本文试图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1859)为例,从兵学的角度考察日本幕末时期变革思想的特质。现有研究成果一般重视松阴面对西方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本文则着眼于他在遭遇这些新的历史情况之前已经初步形成的主体性,分析指出:他自幼形成的以山鹿流兵学为中心的学问基础,从根本上塑造了其独特的变革逻辑。他在坚持身为山鹿流传人的自我定位的同时,对其他各种兵学或学问都保持着开放性的求知态度;同时也形成了以不变的“理”为指导、随时追求变化的理念。由此,他不仅在具体军事问题上能够随机应变,进而也充分认识到了对幕末日本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的必要性。正是这种强烈的变革意识,促使松阴及其门下前仆后继地投身于倒幕维新运动之中。
  • 摘要:日本近代早期,由于社会转型的需求和当时特殊的社会条件,思想界接受西方先进国家政治学说的影响,提出了人民抵抗权思想,主张人民在必要时可对实行专制统治的政府履行抵抗权利。思想家们宣传了人民抵抗权利的正当性,并就抵抗权履行的方式问题展开了讨论。
  • 摘要:1952年七月革命后,埃及建立起成权主义的政治统治模式。埃及之所以走上威权主义政治的历史道路,从宏观角度分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提供了普遍的心理环境,使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能够接受威权主义统治;其次,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动员客观上要求威权政府的强力推动;最后,纳赛尔“奇里斯玛”所带来的合法性以及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都具有强烈的威权政治诉求。
  • 摘要:传统上我国世界史研究中对于加拿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空缺,而对于其工业发展也一直语焉不详,本文试图通过对加拿大工业化的历程、特点和成绩的分析和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大致的脉络,以求抛砖引玉,带动加拿大史研究的新进展。
  • 摘要: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转变到机器大工业的伟大革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由若干技术发明群构成,主要有纺织机械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冶金采(煤)矿技术群,交通航运技术群,机械加工金属制造技术群。工业革命的序幕由凯伊的飞梭拉起;工业革命的开端或起点似可是怀亚特纺纱机,而非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 摘要:人类的物质需求归根到底是一种能量需求。工业革命拓宽人类改造和利用能量的范围,人类从利用生物能源跃进到利用矿物能源。英国在18世纪靠大批开发煤炭这种能源储备摆脱了木材短缺的困境,煤炭的利用使生产过程所消费的能源越来越多,煤这样一种黑色物品的利用使人类可能开发此前积累的丰富资源,彻底地改变了世界,资本主义的胜利是由煤和铁决定的。人类千百年累积起来的能源使人类在经济发展即将崩溃的时候走出困境,但新的增长极限如影随形.
  • 摘要:本文从近代以来中东地区的各种现代化道路对比分析、伊斯兰教法改革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关系、比较分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执政表现三个角度来探讨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发展道路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发展前途。从而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伊新兰原教旨主义道路是具有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尝试。
  • 摘要:在纳粹统治欧洲的1933至1945年间,英国接收了55000多名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超过流亡到美国的130000名犹太难民的1/3以上。为如此之多的流亡者提供避难所,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这是在德国的扩张主义不断增强,英国不得不重整军备,甚至不得不承受战争高压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英国的官僚机构在战时采取过诸如拘押、遣送、流放之类的错误政策,以至于最后定居于英国的犹太难民中只有250名流亡科学家争1200名文化流亡者,但这些来自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与英国人民一起分享了战争时期的危险和贫困。他们与英国人民同甘共苦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的科学、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最终使他们赢得了英国人民的尊重。
  • 摘要:“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非常流行但争议很大的术语,用来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的活动,更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与美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引起“美国化”这一现象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美国媒介对世界各地大众生活的影响甚至控制。“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在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解释全球“美国化”上也具有局限性。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一体化,已历大半个世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欧洲一体化不是一般的区域性合作,它的一个特点是,在各国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建立起超国家的机构,在一些领域中把国家的主权权力让渡给这种超国家的机构,并共同行使。这是在新的条件下国家主权的理论和实践的新试验。西欧之所以走上这条道路,除了种种条件之外,有一个思想前提,这就是此前存在的对国家主权的批判性思考和主张欧洲联邦的理论思潮。一些著作考察这一时期的“欧洲观念”,并未重视其中对国家主权的批判性思考。笔者曾考察过阿尔蒂诺·斯皮内利的欧洲联邦主义和对国家主权原则的批判,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因此本文试图从更广阔的视野,考察20世纪上半期至第二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批判国家主权和主张欧洲联邦的理论思潮,以获得其更为丰富和较为全面的图景。
  • 摘要:秘密活动、间谍活动、隐蔽行动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秘密活动”是一切隐藏的、被掩盖的、不愿让人知晓的活动的总称,隐蔽行动属秘密活动的一种。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实施隐蔽行动有着久远的历史,独立战争时即已开始。但从美国立国直至二战前,隐蔽行动只是其对外活动中偶然使用的一种策略手段,冷战期间发展到巅峰。政策、战略和策略三者的关系,由于政策、战略具有层次性,其关系较为复杂。隐蔽行动在冷战期间成为美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工具,或实现其总政策目标、大战略目标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战略。因此,对于冷战期间美国的对外隐蔽行动,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从基本政策、基本战略的角度深入地去研究。
  • 摘要: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进行的第一次真正的、直接的核对抗,"在那紧张的几天里,世界徘徊在战争的边缘"。尽管冷战已经成为历史,苏联也不复存在,国际关系较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核武器依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因此,研究这场危机不仅对于理解冷战时期的美苏“危机外交”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和把握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在越南战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越南战争前史研究、美国卷入越战原因及其失败的原因分析、中国与越南战争、越战中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等方面。但是,相对于国外(特别是美国)来说,国内越南战争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广度还是深度都有所不及,并且还存在研究方法比较单一、重复建设等现象。
  • 摘要: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之际,美韩达成了奠定双方军事同盟基础的《共同防御条约》,与次年缔结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极为相似的是,该条约也是冷战时期地区危机的一个“副产品”,且地区力量在条约缔结过程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通过对美韩双方谈判进程,特别是条约形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深度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在冷战对抗的情形下,美国处理与某些地区盟国关系时的困境,利用其反共“价值”的同时不得不背负上各种战略“负担”。
  • 摘要:二战结束后,对外援助成为美国对韩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从1955年到1961年,美国对韩援助政策经历了从以“军事目标为核心”到以“经济发展目标为核心”(即“开发援助”)的转变。1955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5514号文件(NSC5514)的发表,标志着以军事目标为核心的对韩国援助政策确定,但此后韩国经济的恶化和美韩关系的紧张,使这一援助政策陷入困境。195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的5702/2号文件(NSC5702/2),在对韩援助目标中增加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条款,标志着美国对韩援助政策从以军事目标为核心向以开发援助目标为核心的过渡。1961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018/1号丈件(NSC6018/1)出台,标志美国对韩国"开发援助政策"的正式形成。本文试图将美国对韩援助政策置于冷战的大背景下,全面地、深入地考察美国对韩援助政策目标演变的过程,探究影响这一政策形成的主要因素.
  • 摘要:“被抛弃”和“受牵连”的恐惧是美韩结盟的主要动因之一,但结盟并未使双方摆脱这种忧虑。1968年1月,朝鲜半岛先后发生了“青瓦台事件”和“普韦布洛”号危机,紧张局势骤然升温。约翰逊政府专注于以外交手段为主索要“普韦布洛”号及其船员,没有对刺杀韩国总统一事表现出应有的关心.此举令韩国人对美国的“保护伞”产生了怀疑。为了防止被美国“抛弃”,朴正熙政府声称要把韩军撤出“联合国军”司令部,单独对朝鲜发起进攻。深陷越战不能自拔的美国非常担心韩国的鲁莽行为或有意挑衅会引发第二次朝鲜战争,于是约翰逊政府全力通过重申保护韩国安全的承诺、增加对韩军事援助和加强美韩安全协商机制等方式安抚韩国,以缓解韩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进而使其放弃采取报复行动的企图,最终达到避免“受牵连”的目的。最终,约翰逊政府对韩国国家安全关注程度的逐渐提高和朝鲜半岛局势的渐趋稳定使朴正熙政府接受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美韩也因此走出了这场信任危机。从中,可以发现美韩双方面对的“同盟困境”有其自身特点,防止“受牵连”和“被抛弃”的手段也较为独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非是“同盟困境”理论无力解释大部分同盟的内外部关系,而是冷战的国际环境、韩国领导人的外交手腕和韩国国家安全在美国决策者眼中的极端重要性共同塑造了一个特殊的美韩同盟。
  • 摘要:“路易斯安那购买”和“阿拉斯加购买”是美国利用国际机遇向太平洋进行领土扩张的两个典型例子。国内学术界关于路易斯安那购买的研究成果极少,研究阿拉斯加购买的文章有几篇,但主是探讨其原因。而美国学术界对这两次购买研究得很深入,成果相当多,其中也涉及到国际形势问题,但还没有见到专门从列强的纷争和国际机遇的利用这一角度进行探讨的著述。国内外都没有将这两次购买合在—起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发现的英文史料,试从这一角度,对“路易斯安那购买”和“阿拉斯加购买”进行新的探讨。
  • 摘要: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为国际社会探索反恐怖合作提供了政治平台。1937年国际联盟通过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和《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公约》开创了通过国际立法打击和遏制恐怖主义的先河。冷战时期,伴随着恐怖主义的跨国的流动性和联动性特征凸现,世界各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开展反恐怖合作,全球性反恐怖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尤其表现为在联合国框架下,一系列反恐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相关决议通过.但在两极格局的束缚下,这个合作体系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限制。后冷战时代,恐怖主义从行为动机到行为特征的深刻转变,促使更多国家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反恐怖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的反恐怖斗争中消除分歧、协调行动,从而推动了国际反恐怖合作体系的深化和强化。到“9·11”之前,国际社会已基本确立起了一套为世界各国认可并接受的、具有正式性和规范性的反恐怖合作国际机制。然而,现代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权力流散以及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导致国际反恐怖合作中的各项制度安排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 摘要:赫鲁晓夫改革对朝鲜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受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朝鲜劳动党开始了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史上首次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并引发了党内激烈的分歧和斗争。经过此次斗争,朝鲜劳动党在组织上和理论上逐渐走向成熟。在此基础上,他们确立了符合自己国情和需要的指导思想和主体主义的社会主双发展道路。
  • 摘要:1949年4月4日,由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土耳其并没有作为创始会员国立即加入北约,而是直到1952年2月18日北约第一次扩大时才被纳入进来。美国从筹建北约时坚决的拒绝土耳其加入北约,到最终支持并帮助土耳其加入北约,显示了它在战后冷战的大背景下对外战略的转变轨迹,同时通过支持土耳其加入北约,美国给予了土耳其安全承诺和保证。
  • 摘要:美国对东欧的关系从1945年结束敌对到1948年共产党取得政权,捷克斯洛伐克与西方的关系被经济援助所占据。但美国对捷援助作为影响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杠杆,由于援助的不力,使捷克斯洛伐克最终走向了苏联的轨道。
  • 摘要:在国内学术界,对1956年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共产主义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外交》报告的研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领域。报告是美国政府第一篇论述冷战经济外交问题的重要文件。其中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经济外交的目标、特征与范围、方式的分析,既反映了美国政府对第三世界兴起后导致的美苏争夺重点地区及争夺方式变化的极大关注,也从另一个角度昭示了经济外交本身在美国遏制战略中的突出作用,因而对冷战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摘要:自美国独立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英美关系总体表现不睦,甚至以兵戎相见(第二次美英战争)。其原因是由于英国不甘心放弃对美国的殖民统治,英美殖民扩张的争夺,更主要的是许多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边界问题、贸易问题和渔业问题。但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美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其在美西战争时期双方表现的非常友好,打开了两国和解的大门。本文试图探讨美西战争期间双方关系友好的原因及表现,及在此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是如何推动美英关系作出重大调整的。
  • 摘要:爱尔兰问题一直是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内学者对爱尔兰问题也有诸多论述,但是鲜少有专著研究,尤其是对从一战后不久的“英爱战争”的研究。①英爱战争是爱尔兰问题发展的高潮部分,英爱战争以及随之签订的英爱协定铸成了今天爱尔兰南北分裂的格局,并直接导致了爱尔兰内战。为此,本文在分析英爱战争爆发背景的基础上,着重阐释其曲折的战争及谈判过程,并对其影响略加评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