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云南永平
  • 出版时间: 2016-09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会议文集:“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非常高兴,也非常欢迎各位走进由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主办,由博南文化研究会具体承办的博南文化论坛.今天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教师节,所以在这里代表复旦大学向所有的教师们表示节日的亲切问候!这次论坛的主旨就是研讨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课题,助推校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师生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九月的永平,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这美好的时间里迎来了博南古道文化论坛的隆重举办,这是永平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喜事.在此谨代表中共永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18.6万各族人民,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和师生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博南古道文化是包容的,这里是中原走向世界的大通道,中原汉文化、民族文化、马帮文化、边屯文化、宗教文化等相互交融,和谐共生。博南古道文化构成了博南文化的核心元素,因此这是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文化论坛,是整个博南文化节文化元素最厚重的活动。举办这次论坛,旨在充分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好这份厚重、多彩、进取、包容的古道文化资源,提升永平文化自信、彰显永平对外形象、借助当前路带经济发展多方,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瑞对外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等战略建设,助力永平县如期脱贫,2020年全面小康。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朋友们:悠悠古道迎宾客,谈古论今话博南.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光,各位领导和专家欢聚博南山下、银江河畔,隆重举行千古博南之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文化论坛,共话千年博南历史,共享文化思想盛宴.在此,向不辞辛劳来到永平鼎力支持本次论坛的复旦大学、省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地感谢!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次“千古博南”之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深人推进博南古道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和拓展古道文化内涵意义重大,也是向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六十周年献礼的活动之一。在接下来的主旨发言中,各位专家学者将围绕西南丝绸之路之博南古道文化开展交流和探讨,将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进一步理清思路,将论坛成果与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打响“博南文化”这张名片,提升“博南文化”认知度和影响力,彰显永平对外形象。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媒体的编导、记者:即将是金秋月圆时,从四面八方而来,相聚在永平,和永平人民一起,共同迎来了“2016年永平县首届博南文化节”,并开展“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文化论坛”,这不仅是永平人民的大事、喜事,对于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因此我代表到会的专家、学者,对搭建这次论坛平台的复旦大学、中共永平县委员会、永平县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文化论坛”的主旨是:研讨“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课题,助推地方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 摘要:笔者演讲的题目是《用文化构筑永平新时代发展的软实力》副标题是《关于永平形象建构与传播战略的若干思考》讲述三个问题:第一个讲一下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永平形象建构与传播战略。第二个问题讲一下永平形象建构与传播战略的实施的四大维度。第三个问题讲一下永平形象建构与传播战略文化意义上的三力并举。
  • 摘要: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会议安排笔者来做孟建老师主持发言的点评,笔者和孟建老师的专业离得比较远,因为专业离得远所以也能够学习到不少的东西,所以我非常同意孟建老师的主旨就是怎么样来塑造永平的形象,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之中.孟建老师的发言是建立在他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积累之上来提出这样一个形象建构、传播战略的,他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对永平今后的发展,现在已有的基础应该怎么把它向世人推广和如何进行传播来着眼的.孟建教授他就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议:就是形象策划、形象塑造、形象传播、形象维护。同时也提出了四个着力点,就是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协调力和文化的参与力。孟教授刚才用了一些实例具体地进行了阐述,做了一些介绍,他的建议里面就会有很多可供未来永平进行宣传、进行形象策划和传播的时候可以借鉴的地方。
  • 摘要: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好.笔者是来自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杨伟兵,我是云龙人,回到家乡倍感亲切.这次博南文化古道论坛邀请到多位知名专家为永平和大理谋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报告的题目是《三江并流区的历史地理与古道交通》.为什么讲三江并流地区呢?这缘于2013年复旦大学三江并流科考团曾到过永平,去看过霁虹桥和博南古道,而且永平还处于三江并流的南端,从整体上来讲,通过对三江并流相邻或是相近的地区的考察,可以让更好地把握永平定位,或者从历史上审视它的地位和贡献.
  • 摘要:诸位领导、老师、朋友们大家好,笔者是来自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的孙云龙:非常荣幸接到会议组委会分配的任务,为杨老师发言来做点评.如果从技术科学来看的话,自然是一个提供资源的原材料库,可是从人文历史来讲的话,自然还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母体,它并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仓库。这种关系我们如何去重新理解,重新协调,这种在笔者看来是当下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且要做深度的思考。在这些问题语境中,笔者认为云南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考察的省份,因为这里除了拥有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之外,还有多民族的融合共生,人们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实现了多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国的扶贫工作,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旅游业的作用日渐突出。在旅游发展当中明确的树立一个清晰的目的地形象,在旅游发展当中要充分重视人地关系,充分重视人人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快速推动永平的旅游发展,为政府、企业、社区和旅行者打造一个共赢共享、价值共创的四边关系。
  • 摘要: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早上好.笔者发言的题目是《南方丝绸之路与古代铜鼓》,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德国地理学者李希霍芬提出来的,他提出丝绸之路也不过是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南方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早是云南、四川的一批青年提出来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提出来的.当时提的两个名称,一个是西南丝绸之路,一个是南方丝绸之路.出了一些论文,出了一些书,这个影响不是很大,这些书都是在云南和四川的学术刊物以及一些出版社出版的.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觉得其实这个南方丝绸之路还是提得非常好的.丝绸之路,这个路是有的,但是这个名称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就是西安,经过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就是古书记载的葱岭,由葱岭进入巴基斯坦.实际上到东汉这个起点在河南,在洛阳,你看唐三彩驮的这个东西,驮的有绸缎,所谓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安西都护府在新疆,骆驼这个东西在西南是见不到的.现在能够在南方丝绸之路上找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实体的东西,只能找到铜鼓了,而且现在遍布东南亚七个国家了,你去老挝琅布拉邦,它是旧的王宫,你去王宫博物馆看一下它的铜鼓,它是比较晚的铜鼓,西盟型鼓,它那个才叫漂亮,那个美丽的铜鼓的腰是镶了金箔的,非常漂亮,几十面铜鼓。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可以看到,笔者认为铜鼓是南方丝绸之路开花结果的文物。
  • 摘要:李先生关于西南丝绸之路和古代铜鼓的报告,有这么几点对笔者来讲是很有启发的,一个是关于西南丝绸之路它的名称的来历的问题。第二个谈论南方丝绸之路在学术研究上的方法论问题。最后一点通过李先生的这个报告,他最后强调的一个就是要有文化之路的考察,要与域外国家东南亚和南亚的文化、历史做衔接,做宽研究,可以说这个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 摘要:题引路,蜿蜒在山川江河之间;路,铭记在行者的脑海之中.道路的意义不在道路的本身,而在于行进的起点,过程,尽头,在于相向而行的行者,各自所要到达的远方.如果将几千年的历史进程视作一条悠远的道路,让人们记住的一定是凝结其间的艰难曲折,或者柳暗花明的章节.这些精彩的章节常常会被人们不断地重提,以致形成一种根深蒂固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历史意蕴.从博南古道的“向化与叛离”这一历史意蕴中,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历史隐喻是“一场攻心之战”。不管面对的是汉人,还是夷民,甚至外国人,总归以人为本,得民心为上,自古知兵非好战。从博南古道的“逆向与灾难”这一历史意蕴中,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历史隐喻则是“一条相向而行的街市”。开通和控制街市者不一定是永远的赢家。有智慧,有底气,有胆识,创制出让世人都认同和遵守的“相向而行的街市”规则者,才是最后的赢家。如果说,这博南古道的这三个历史隐喻,从最初博南古道为世人认知开始,直至中国清末衰弱时期都一再昭示于世人。那么,这些隐喻在今天更加明晰。这即是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当下,重新思考“博南古道”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契机和意义。
  • 摘要:围绕一带一路的这个研究会议最近参加了好多个,前几天在来云南的前两天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一个研究生的论坛,也是关于一带一路的,论坛里讨论了西北的丝路、海上的丝路.还有今天研讨的西南的丝路,甚至现在还提出了草原丝路这样的一个概念.赵敏教授的这篇文章,给了笔者很多的启发。博南路作为一条国际通路,它是商路更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之路,是一条文化走廊,而民族交流互动的过程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天的世界局势中仍是如此。从赵老师刚才娓娓的讲述,从他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到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其实已经创造出了非常有效的游戏规则。而这正是我们今天重走博南路、重学丝路的传统,进一步开拓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契机与意义。
  • 摘要:尊敬的永平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笔者发言的题目是《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发掘永平历史文化价值》.上午复旦来的几位教授,孟老师也提到说怎么样能从传播的角度来提升我们永平它的影响力;尹教授也提到,博南古道有非常好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进一步去发掘;陈教授也指出,在历史文献的梳理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发掘。目前来看博南古道还只是永平的博南古道,是大理的博南古道,是云南的博南古道。今后,希望博南古道成为中国的博南古道,世界的博南古道。这样的目标如果要实现的话,需要方方面面的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相信随着政府以及文化单位事业做的大量的工作、随着博南古道影响力的提升,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和国内外感兴趣的专家来关注博南古道历史文化发掘的工作,复旦大学历史学科也愿意为这一工作积蓄添砖加瓦。不仅如此,在永平,还看到了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的成果,真切感悟到了在抗战史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滇缅公路,这些都是以后进一步推动永平历史文化价值发展的其他切入点。
  • 摘要:笔者发言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永平经济开放与发展的思考”.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起起落落及其原因,二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永平的开放发展.上午专家们谈的比较多的是除了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外的,还有一条路经永平的西南丝绸之路.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刘彻第一次从出使过西域的张骞口中得知,从蜀地出发,有一条可通印度的便捷商路.武帝闻之大喜,从此便一直努力开通官道.无奈多年以来受阻于沿途分布的众多当地部落,软硬兼施都无法如愿.直到公元69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人归附,东汉王朝才将刘彻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国道”全线贯通.但汉之后,西南丝绸之路逐渐归于湮没.虽然古道上的民族迁徙、商业贸易、宗教传播以及军事活动从未中断过,但经济价值式微.二战时期滇缅公路的出现也只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 摘要: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国家为云南确定的新定位、明确的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目的是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新高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开放发展格局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长远而提出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云南未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对于永平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笔者发言的题目是《挖掘历史文化的资源,服务永平经济建设》.实际上,对永平这个地方真正的有些了解或者比较关注,是从2011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施志镒导演、编导当时邀请、采访、拍摄了“博南古道”这一部纪录片开始,(后来在中央台播了几次),这个时候开始对永平有一些关注和了解.当前要打造永平的旅游经济,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样不懈坚持下去,对整个永平的脱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摘要:笔者主要讲了创作三集纪录片《博南古道》的经历,还有一些想法.初到永平的时候是2011年,时任的宣传部长跟我联系说想宣传一下永平.在这个情况下就收集一些文字资料.最后选定了博南古道作为宣传的主题.想通过博南古道来展现咱们地方的历史、文化还有民俗包括饮食文化等等.
  • 摘要:“博南古道”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横穿楚雄、大理、保山三地州.“博南古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章以博南古道永平段佛教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佛教在博南古道上的传播情况.提出了保护和发掘博南古道佛教文化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 摘要:明代军屯是中国历史上推行范围最广,制度最完善,作用也最显著的军事建设制度.云南军屯的成效也非常显著.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在平定云南的过程中便开始在云南部分地区屯田.至洪武十九年,明太祖又正式“定云南屯田”,形成了“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的局面.永平是滇西重地,交通、军事地位凸显,明政府在此也加大军屯建设力度,在明代云南军屯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依据明代方志、碑刻资料,对明代永平军屯的情况作一考察.
  • 摘要:笔者论述了《西南丝绸之路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初探》这个话题.这个课题,虽然还不成熟,但确实想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永平人,或者说是在古道边、在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边长大,今天有特别想讲这个课题的欲望.原因就是希望永平能够在某些发展支点上,找到与博南古道相契合的点来促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此,首先今天向各位尊贵的老师们汇报两点.一点是博南古道在历史上与永平的相契合;第二点是新时期要努力地寻找永平(包括沿线其他县市地区)与博南古道的契合点,以此来助推当前的经济发展.
  • 摘要:永平召开的这个会议,是主动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做为一个省文化报纸的记者和编辑,看到这样一个研讨会,感到非常欣慰.永平的博南古道最大特点,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商旅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化通道,因为路是人类延续自己的一个方式,在云南一直是个腹地,离大海比较远,所以云南一直向往走向海洋,这是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以前的“大通道”、“桥头堡”等战略的实施.永平是处在“一带一路”、特别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中心的枢纽,觉得从古至今以来它都是内部交通的重要之地,也就是咽喉要道。在一个地方因为历史以来屯边、边贸、边关,内地很多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他就形成了一道和当地文化甚至是外文化交集、碰撞、融合而产生的多元文化,这种文化是相融相生、共同发展的。这就是你到了永平以后所发现和大理州的其他县所不同的地方。正所谓这种文化它有几种多民族的,有中原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有本土文化,所以它的文化是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构成了永平通道文化最大的特点。第二个,我觉得永平这个地方人文丰富历史资源也很丰富,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对现有的优质文化进行梳理、归类,最后定位,制定出将来永平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划,是比较重要的。通过今天专家的讲述,主体发言我得到了启发。我觉得永平将来发展定位主要还是在通道文化,通道文化的切入点就是旅游文化。
  • 摘要:给李开义老师作点评,有点班门弄斧了.李老师的有些观点,笔者还是比较赞同的.第一,博南古道的文化历史意义有哪些,他讲清楚了.第二,就是结合当下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他提出的观点也比较赞同.因为是永平人,老家是永平,现在大理州各县家家都在办节日,县上办博南古道文化节的出发点,就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主动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桥头堡建设.当然也是总书记要求云南的三句话:第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博南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还有文化传播,相互交融的一个大的通道,而且永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 摘要:博南古道在云南西部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着博南古道,云南西部开发、对外发展的历史也大规模展开,云龙县飞龙桥至泸水县片马到缅甸的古道就是在此背景下开拓的.
  • 摘要:很荣幸有机会在此作个汇报,先讲述这两天的考察,然后结合自己做的一些科学研究项目成果提点建议.自古以来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次好像也离不开这个主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模式其实档次是比较低的,目的也是发展经济.其实生活应该倒过来,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样唱的就更有档次,当前是没有办法.主要论述了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有区别,但主要还是联系。用茶马古道的经营模式来经营博南古道。博南古道要有博大之心,从古到今、范围要扩大,所有涉及到这块的路、古道都应该把它纳入。我们很早就有了一条通往东南亚等国家的国际通道—博南古道,看看现在大保高速的永平下口路,不仅狭窄,而且没有特点,与博南古道悠久历史、博大宽广不相称,希望永平县县委、政府协调,把这个重要的窗口重新规划和设计,使之能体现永平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大通道特色,使之成为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展现永平特色的美食文化、民族文化、秀美山川的大广场。
  • 摘要:永平这个地方,地处边荒极地,过去是,现在也是.从来没有得到过中原地区那种受皇封,受碑铭的荣耀.但博南古道,却是历史遗留给人们的一个难得的文化遗产,也是最大的荣耀.笔者觉得举凡有文化名家介入的很多东西,就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文化性的意义.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文化名家都是宝贵的人文资源,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在人类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里面积淀下很多举世瞩目的文化瑰宝.文化名家就成为了一个地方,甚至一座山一条河流的名片,宣传的名片.
  • 摘要:“滇西”包括楚雄以西的大理、保山、德宏等地区.这一区域联结长江流域与恒河流域的必经之路.一般认为,至少在公元前四世纪已有蜀—身毒道连通长江流域和恒河流域.然而,直到西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巴蜀物产,汉朝官方才知道蜀—身毒道的存在,继而多次派遣使者探路,结果该路滇西段被昆明人控制,终西汉之世未能凿通.直到东汉初年哀牢内附,汉朝才打通内地经过滇西地区通往印度的通道.一般认为此道即蜀—身毒道,其大理州永平境内段因设有博南县而被称为博南道.
  • 摘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2017云南大理·永平第二届博南文化节,同时也非常欢迎大家走进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永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南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会场.这次论坛的主旨是挖掘南丝绸之路文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增强文化自信,助推跨越发展.出席今天论坛的有该领域的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复旦大学各部处与永平有方方面面关联的负责同志,云南省和大理州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领导.这次文化论坛的主办,对深入推进南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挖掘,凸显永平“博南古道”在南丝绸之路上的枢纽作用,整理保护和开发古道的文化资源,探索和拓展古道文化内涵的意义非常重大.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师生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这美好时节,在这里举办“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活动,对提升古道文化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永平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挖掘、研究、推介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载体,充分吸纳专家学者的智慧,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实践。确立了把永平建设成为“中缅陆路大通道上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云南省绿色产业创新示范区,滇西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抓实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两城三县”,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同时,以成功举办沪浙苏滇“三省一市”中小学校长论坛、中国大理国际茶花大会永平分会场活动和首届博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全方位展示了永平改革开放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以博南古道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并在充分发挥复旦大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特质,切实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展示地方魅力,助推永平全面和谐、深度开放、跨越发展。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巍巍博南传捷报,滔滔银江写华章.由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牵头主办的“'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胜利开幕.南方丝绸之路因商而辟,因商而兴,也因商得以流传,最后也因商被遗弃。如今,这条历史久远的国际大通道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但他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开发价值、自身文物价值等都是永平宝贵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蕴含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和机会,蕴藏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文明密码,以及深刻的文化烙印。它具备的文化个性和创造精神不可替代。当前,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旅游、商贸等必将得到继续传承和发展。基于以上的原因,组织了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论坛活动,并成功举办了2016年第一届“博南古道文化论坛”。今天,“‘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隆重召开,坚信,在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论坛必将受到世人的关注,必将对永平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金秋时节,稻香满城,很高兴能够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永平,与永平的朋友们共同庆祝“云南大理·永平第二届博南文化节”,首先请允许笔者代表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向本届博南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高峰论坛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今天,在永平,在博南古道上,召开此次“南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不仅是南丝绸之路研究的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在助推地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校地合作、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地方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各级的媒体朋友们:今天相聚在永平,和永平人民一起,共同迎来了“2017年云南大理·永平第二届博南文化节”,同时,“南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也在今天上午开幕,这不仅是永平人民的大事、喜事,对于来说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因此我代表到会的专家、学者,对搭建这次论坛平台的复旦大学、中共永平县委员会、永平县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南丝绸之路”高峰论坛的主旨是:挖掘“南丝绸之路”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增强文化自信,助推跨越发展。
  • 摘要:首先要祝贺这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另外感谢主办方邀请笔者来作一个发言,看到台下坐着这么多老师和这么多的学生,当老师的从心理感到很欣慰,因为不仅是给领导讲,更给老师和学生们讲.笔者一般是考察在先,看了再说,而今天什么都没看就开始说,有点纸上谈兵,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在座的大理永平的学者提出批评.笔者讲的题目是《古地图上的“博南古道”》.很多学者都清楚“博南古道”,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献史料记载中的“博南古道”,另一个是讲古地图上显示的“博南古道”.
  • 摘要:2013年10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丁铎尔项目组对滇西北地区进行了考察,当时从大理出发,沿着永平进入怒江流域,沿着怒江一直向北到南滇藏交界的丙中洛地区.在这次考察中,主要作务是研究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考察之前在做资料准备时,就发现滇西北地区有几个教堂非常重要.一是位于怒江流域的白汉洛教堂.这一个非常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的天主堂,大概在1898年的时候由法国传教士修建.
  • 摘要:2017年9月28日,笔者来到云南省永平县参加“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此次论坛属于“2017云南·大理永平第二届博南文化节”的组成部分,具体是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笔者和多位历史地理学者,正是按照组织者的计划,参与了次日紧张有序的学术报告和几个文化节活动环节.9月30日,又随永平县东道主,去实地考察著名的博南古道,欲以临近澜沧江边,俯视峡谷中闻名遐迩的古老铁索桥——霁虹桥.通过梳理相关材料,可以隐约看出雾虹桥位置所在区域,自古以来修桥之举不止,进人21世纪又出现了一个多桥汇聚的现象。特殊的峡谷地貌构成雾虹桥区域持久性桥址基础。笔者做出如下有关雾虹桥区域交通旅游方面的建议。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丝绸之路用什么名称来表达其经过云南.因为原来一直在用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整整二十年,1997年出版了《云南对外交通史》,当时就不知道应该用什么题目,有人说用“西南丝绸之路”的话又没有好好研究它的出发点四川、涉及的贵州、广西;用“南方丝绸之路”的话,江南一带把它放到哪里去了;最近又有学者和我聊起来,认为这条丝路基本上涵盖了整个西南地区,所以呢今天用了“西南丝绸之路”.第二个呢,“西南丝绸之路”的“经营”.最后做一个小结,从秦经略五尺道,汉武帝经营西南夷,到东汉哀牢的内附,通道置吏并举,历经280年,终于使蜀身毒道所经云南区段完全为统一的中央王朝所控制。尽管民间开辟利用蜀身毒道进行商贸活动已经达400余年,但是至此,蜀身毒道才像张蓦开通的西域道一样,为官府完全控制和治理,成为统一王朝对外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南方丝绸之路与西域道一起,形成汉晋时期中国与南亚次大陆文明发祥地印度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南北两道。往后几百年,南北两条丝路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着中国对外交通的重任。
  • 摘要:各位领导、专家、来宾,笔者今天讲的题目是《唐代洱河兰沧地区交通、羁縻州与南诏立国的关系》.这个题目里的一些词语要稍作解释一下,因为在座的有些是学生.可能不太清楚.洱河就是现在的洱海地区,兰沧就是现在澜沧江以东的地区,因为唐代没有大理这个地名,但是唐代有洱河、兰沧的地名,所以我用“洱河兰沧”来代指现在的大理州.什么是羁縻呢,从“羁”的本意上来讲,就是马笼头,縻呢是缰绳,这两种东西都是用来控制牲口的.可以说在唐代前期,在南诏建立国家之前,对洱河兰沧地区的管理主要是靠设置羁摩州来实现的。这个行为在大理地区的历史发展上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分析了讲洱河兰沧地区的交通格局、洱河兰沧地区羁糜州的设置、洱河兰沧地区羁糜州与南诏的关系以及南中政治中心易位及其历史意义。
  • 摘要:明代话本戏剧和小说演义中有关流沙河的故事地域可能受宋元明文献中四川汉源流沙河与三藏的传说的影响,也可能受明代文献中将西北唐代大流沙沙漠、沙河戈壁荒漠演变成流沙河的影响.明清时期西北和西南的火焰山见于记载,但将其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首先是在明代戏曲、话本之中,并不是在历史文献之中.火焰山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反而是受《西游记》等明清戏剧话本、小说演义的影响而才附会到景观上的.通天河的地名出现较早,曾特指有三条河流,早期并没有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更没有晒经石的传说和遗存,反而是在西南地区早在明前期就出现唐僧取经的晒经石的传说和遗迹.历史上很早就有白马驮经的历史与传说,后来在文学叙事中元明以来开始出现白龙马的传说,而在历史叙事与民间景观附会中,明代前期以来白马同时也演变成白马和尚山和白马护经的故事.《西游记》的白马和白龙马故事,可能受此影响.通过唐玄奘取经历史的演化个案,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景观附会呈现“地域泛化”和“情节神化”两个特征,其中“地域泛化”对中国历史上本文叙事、景观附会的影响很大.历史事实的“源文化”会直接衍生出真实的历史景观、民间口述传说、民间附会景观三种“前文化”,进而影响到文本叙事,而文本叙事又会产生新的景观附会和口述传说,形成“后文化”,反过来又会再影响文本叙事.
  • 摘要: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陆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陆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陆上丝路发展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博南古道”的开辟,马帮商贾南来北往,丝绸原产地四川成都的“巴蜀文化”、古道沿途的六夷、七羌、九氏等古老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南诏文化等多元文化,随着古道的延伸而纷纷进人永平杉阳,使这个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上的古骚站,成了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了博南文化的多元性格局,使博南文化既具有中原文化的元素,又具有边疆多民族文化的特质。这些文化,如果从汉武开边算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杉阳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研究西南民族史,乃至东南亚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 摘要:很高兴回到家乡来参加第二次博南文化节,今天讲的内容可能跟博南文化节和博南古道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报告反映的是与生活于斯的地方上的一些历史经济社会情况.契约文书,反映了是大理这些边区在明清时期已经跟中原一样,民间习惯法普遍通行。但也有比较特殊的东西,反映了契约形式的多样,有卖契、添加契、喜约、仪助契约等等。这些内容和形式的多样,说明因为跟中原地区的宗法社会比较强的地区还是有不少区域差异。边疆地区的宗法、宗族性强度比中原地区弱,这不单在地契中有所体现,在其他的水利、碑刻等地方都是有所反映的。当然,也可能跟边区、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多样有关。
  • 摘要: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学者:“从多维度看南丝绸之路文化现象”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想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多种流派、多种思维来回看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得到这个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点和内涵.理清南方丝绸之路的时间脉络,可以看出各个时期各个朝代对这条路的经营策略和这些策略对地方的影响,尤其是对云南的影响;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空间跨度则可以找到沿路地方的一些外来文化现象的根源所在;时间的痕迹和空间物象,交织成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现象的丰富而巨大的文化体量,通过融汇,衍生出了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开放、包容、和谐的特质和特点.这也就是云南作为自古以来的边陲省份,却一贯稳定、和谐,各民族能够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文化内动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