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
文档翻译
学术分析
论文查重
文档转换
科技查新
首页
成为会员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积分:
中文会员
开通
中文文献批量获取
外文会员
开通
外文文献批量获取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额
登录/注册
文献导航
中文期刊
>
中文会议
>
中文学位
>
中国专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会议
>
外文学位
>
外国专利
>
外文OA文献
>
外文科技报告
>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工业技术
基础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教科文艺
经济财政
社会科学
哲学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物理、化学、力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技
医学、药学、卫生
航空航天、军事
农林牧渔
机械、仪表工业
化工、能源
冶金矿业
电子学、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运输
轻工业技术
材料科学
电工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科学
其他
美国国防部AD报告
美国能源部DE报告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
美国商务部PB报告
外军国防科技报告
美国国防部
美国参联会主席指示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
美军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美国国土安全数字图书馆
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
兰德公司
美国政府问责局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图书馆
OALIB数据库
在线学术档案数据库
数字空间系统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机构库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美国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图书馆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
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
美国能源部文献库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美国陆军协会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英国空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威胁网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院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宇航联合会
美国防务日报
国会研究处
美国海运司令部
北约
盟军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浅水行动卓越中心
北约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
北约通信信息局
北约稳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美国国防预算办公室
美国陆军技术手册
一般OA
科技期刊论文
科技会议论文
图书
科技报告
科技专著
标准
其它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
分子生物学
神经科学
药学
外科
临床神经病学
肿瘤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公共卫生&环境&职业病
应用微生物学
全科医学
免疫学
动物学
精神病学
兽医学
心血管
放射&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儿科
医学进展
微生物学
护理学
生物学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学
生理学
医院管理
妇产科学
病理学
生化技术
胃肠&肝脏病学
运动科学
心理学
营养学
血液学
泌尿科学&肾病学
生物医学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学
矫形
外周血管病
药物化学
皮肤病学
康复学
眼科学
行为科学
呼吸学
进化生物学
老年医学
耳鼻喉科学
发育生物学
寄生虫学
病毒学
医学实验室检查技术
生殖生物学
风湿病学
麻醉学
危重病护理
生物材料
移植
医学情报
其他学科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人类生活必需品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物理
电学
主题
主题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会议
外文学位
外国专利
外文OA文献
中文期刊
中文会议
中文学位
中国专利
外文科技报告
清除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
首页
>
中文会议
>
其他
>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召开年:
2017
召开地:
昆明
出版时间:
2017-11-11
主办单位: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会议文集: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
0
)
清除
导出
1.
反思建筑学专业的史论课程模式——建筑史与艺术史的融合
陈瑶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外建筑学史论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集中于他们在教学上的优秀经验.接着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一种建筑史与艺术史相结合的史论培养模式.最后在新的史论教学模式下思考师生角色定位的变化以及从历史史实讲述至主题性专题研讨教学的课程革新.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史论课程;
教学模式;
2.
华盛顿州立大学美系本科培养流程及教学特色
曹正伟
;
欧阳桦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华盛顿州立大学美术系遵循一套层次分明、目的明确的培养流程,也具备一系列很突出的教学特色.其教学特色包括观念先行、技巧跟进的教学程序,重视多视角认知、创作能力的教学重心,以及以交流促发展的辅助手段.该系的培养流程和教学特色对于中国高校美术专业的发展具有很明显的借鉴价值.
高等院校;
美术系;
人才培养;
教学策略;
3.
建筑类学科钢笔画写生教学研究
杜春兰
;
贾祺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钢笔画是建筑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钢笔写生能最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笔者由写生实践总结进而对钢笔画教学方法提出探讨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高等院校;
建筑类专业;
钢笔画;
写生教学;
4.
乡土材料在现代装饰中的“表情”寓意设计
傅凯
;
刘丹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乡土材料源于自然,具有明显的本土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在现代装饰中,常作为艺术载体,继承着传统的工艺,承载着时间的沉淀,营造着场所的意境.本文从“表情”寓意的角度,分析乡土材料的定义与属性、探讨乡土材料在现代装饰中的具体“表情”寓意,研究总结出相关的设计策略,提升精神寓意层面,展现人文关怀.
现代装饰;
表情寓意;
艺术设计;
乡土材料;
5.
设计表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鹰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课程是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专业一年级秋季学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建筑以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表现基础教学”课程改革问题,对国内外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表现基础课;
教学改革;
6.
园林美术素描教学初探
高汶漪
;
徐桂香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素描被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艺术创作以及当下的美术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绘画表现能力,同时发挥园林景观专业学生的优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素描教学在常规素描教学基础上开设了园林风景表现素描课程,以立足园林、服务园林为旨归,加强突出园林素描特色教学.
高等院校;
园林景观专业;
素描教学;
课程设置;
7.
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探讨
高莹
;
温洋
;
董新
;
高艺航
;
李晓慧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通过分析各高校美术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背景及特点,探讨当下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以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对美术课程系列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探索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途径,力图将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融合为一体,以期为完善环境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等院校;
环境设计专业;
美术教学;
课程体系;
8.
园林设计专业背景下的美术理论课程研究
韩雨对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中外美术概论》课程是一门为园林专业服务的美术基础选修课,本课程通过对具体作品与艺术现象的赏析解读建立审美认知.为了突出园林特色,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与园林造景相关的花鸟画作品分析,通过对画中植物意象的解读,了解其内在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打下坚实的美学基础.
高等院校;
园林设计专业;
中外美术概论;
课程内容;
9.
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术教学的改革
何伟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对目前“双一流”高校非艺术专业公共美术教育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以此展开公共艺术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新时代的教学改革进程中,公共美术教育呈现出新型教学形态,拓展与倡导传承中国传统美术在高校教育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美术教学;
运作模式;
10.
感知形态,理性生成——建筑造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贾宁
;
胡伟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建筑造型教学现状,结合建筑形态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逐步深化与改革,提出从“感知形态,理性生成”的思维创新模式,并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更新与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建筑造型教学;
思维创新;
1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美术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姜喆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园林美术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目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需要与设计类专业密切结合,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科学的艺术教育规律,本文旨在探索符合艺术认知规律的园林特色型美术教育改革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势的需要.
高等院校;
美术教学;
课程设置;
授课内容;
12.
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李汉琳
;
周庆
;
高楠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体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永恒主题.本文主要从建筑类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教学资源服务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教学参考资源平台、电子图书馆和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六大平台来论述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并通过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案例,提出以交互性与共享性为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创新型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并以数码手绘板为授课工具的建筑学专业美术混合式教学改革措施.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美术课程;
混合式教学;
13.
关于“色彩归纳课程”在艺术设计课程的解析
李琪
;
张琪
;
黄海涛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现代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为适应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要求,经广大的设计者和教育工作者多年开发和总结,找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色彩归纳教学.现色彩归纳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色彩归纳是以绘画写生、世界经典名画、照片为基础,依据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运用色彩归纳的提炼、概括、简化等手段,再现空间,着重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统一、对比协调关系,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艺术设计者对色彩的创造和表现能力.
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色彩归纳课;
教学模式;
14.
重庆翰林山庄的历史变迁及园林文化探究
林雪源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坐落于重庆市璧山缙云山脉底下的翰林山庄,占地近13亩,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依山傍水,坐东朝西.背倚天磴峰,山峰形似古代文官官帽,其前身是清代翰林王倬的府第.先后作为小学、粮库、药厂、敬老院等场地.历史更替,不断易主,历经沧桑.本文重点探究翰林山庄现存园林布局及建筑的风格语言,从翰林山庄整体的清代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挖掘明清时期重庆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特点.从园林的整体造景以及自身文化背景的演进,印证不同时代翰林山庄所承载的独特文化气质.
书院园林;
历史变迁;
地域特征;
文化气质;
15.
《篆刻艺术》通识课程
刘辉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通过对篆刻艺术的认识与《篆刻艺术》选修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形态、材料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并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养,热爱祖国增进民族凝聚力的感情.
高等院校;
篆刻艺术;
通识课;
教学模式;
16.
造型空间艺术教学与拓展
刘秀兰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将泥塑、陶瓷雕塑、陶瓷绘画等多种造型艺术课程作为艺术基础课程投入教学实践,挖掘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可视实体,并提高艺术素养,融入建筑等多学科的基础学习.
高等院校;
雕塑教学;
造型艺术课;
教学模式;
17.
解析承志堂木雕图形的类别与特征
潘晓燕
;
宋蓓蓓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安徽承志堂木雕具有丰富的艺术图形、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独有的艺术特色,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社会价值.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要认真纪录、认识这份文化遗产,探询其背后的价值,将优秀的木雕图形更好地运用到当代艺术设计与创作之中.
承志堂木雕;
图形类别;
雕刻工艺;
艺术特色;
18.
从敦煌石窟壁画看中国古代佛寺建筑绘画的发展变化
彭小青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以宣扬佛法为宏旨的敦煌石窟壁画绘有大量建筑以表现佛教形象所处的环境,其中,寺院作为从事佛教活动的重要环境频繁出现在各类经变画中.在这些绘画中,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绘画所展现的建筑数量、建筑类别、构图布局、表现形式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使不但可以探寻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发展,还可以探寻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绘画从简练到繁复、从稚拙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古代佛寺建筑;
绘画创作;
构图布局;
表现形式;
19.
意象·空间——多重曝光影像主观表现初探
邱晓宇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当摄影不再以记录为第一要务,转向对内心的观照时,如何突破外象束缚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将精神透析物质世界所产生的意象空间进行视觉呈现?在尝试以多重曝光对所截取的数个时空截片进行创意性组织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影调互冲”的多重曝光成像原理发挥作用,多层影像呈现“透明性”现象,形成取之于现实却迥异于现实的主观性时空,让影像在似与不似间转换、游离,为观者创建多义的想象空间.
摄影艺术;
多重曝光影像;
意象空间;
视觉呈现;
20.
漫谈写生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曲晓莉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就中国当前设计教育领域普遍缺少对自然环境写生重要性的认识,阻碍并影响设计领域新思维的开拓与发展这一现象,分析研究了写生在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设计创新中的重要性,从多方面阐述了写生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教育;
自然环境写生;
教学模式;
21.
浅谈设计素描教学的双项培养
申大鹏
;
白羽
;
高莹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设计素描教学需要在技术与思维层面对学生进行双项培养.技术层面的教学针对大一新生的实际问题,主要侧重“逐一理解素描要素”和“明确素描调子用法”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层面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开设素描欣赏课、命题创作课、创意思维课来开辟设计素描教学改革新途径.
高等院校;
设计素描教学;
人才培养;
22.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中国民艺教学探索与实践
宋蓓蓓
;
潘晓燕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中国民间艺术体现了中国民间传统的造物思想和设计观念,对当代设计有重要影响.研究立足于环境设计专业开设民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基础理论的重点设置、应用规律研究、设计领域衍生、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作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探索.以期促进当今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并实现民艺的文化传承与活态发展.
高等院校;
环境设计专业;
民间艺术课;
教学实践;
23.
艺术品质千锤百炼——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大型连环画作品浅析
李卫东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于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作品为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的项目,《黑白战争》大型连环画作品作为画本展出,先后在丽江首展,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昆明、巴黎等城市巡展.本文针对该组画的艺术风格、绘画技能、学术态度、艺术品质等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希望与同行商榷.
连环画作品;
黑白战争;
艺术风格;
绘画技能;
24.
路径教育为导向的2017创基金4×4实验教学课题实践
汤恒亮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4×4实验教学课题”历经九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科技、艺术、审美”为研究者终极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缺乏设计方法论和过程性创新的问题,在继承国内优质教授团队以往的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敢于不断的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打破设计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生成式的过程性创新的路径教育,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教学成果.
高等院校;
设计专业;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路径教育;
25.
路径教育为导向的建筑类造型基础课程创新实践
汤恒亮
;
王琼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造型基础教学是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在造型基础教学上侧重路径教学方法,通过空间维度转化、图形语言形而上的认知和表达、图形语言形而下推演和拓展、系统建构创新型思维转换的知识结构等手段对路径教育进行了综合的诠释,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教学成果.
高等院校;
建筑类专业;
造型基础教学;
路径教育;
26.
感知、品鉴、孵化——解读地域文化语境下的高校水彩风景教学的普适性、创意性和作用性
唐文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试图在探讨如何繁荣地域性云南美术事业的基础上,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在高等院校的非美术专业教育当中,如何以水彩风景画教学的改革创新为试点,对学生在教学当中贯穿“感知、品鉴与孵化”的教学模式,把水彩画艺术的价值延展到绘画以外的设计艺术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等诸多领域,在挖掘云南广泛地域文化价值研究下,除美术教学传统意义上“表现”作用外,全方位拓展思索其在设计类学科范畴下的“表达”内质,归纳与总结高校美术教学所具有的广泛普适性、创意性和作用性.
高等院校;
水彩风景画;
创造性思维;
教学模式;
地域文化;
27.
“授之以鱼与渔”——高校建筑专业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探索
童祗伟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美术、建筑的内涵阐述分析指出建筑美术的关系,指出建筑专业美术教学片面注重“鱼”的现状,其次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对“渔”的探索,重在强调通过美术基础造型课程对建筑专业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高等院校;
建筑专业;
美术造型基础课;
教学模式;
28.
“素描风景画”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丹丹
;
宫晓滨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素描风景画“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特色精品课程,创造性训练是该课程的重中之重.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地位和作用,结合课程现状问题,在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创作和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希望使这门精品课程不断完善.
高等院校;
素描风景画课;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29.
论法海寺与大昭寺壁画的异同
王辉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北京法海寺壁画继承、发展和创新了传统汉传佛教美术一体化模式,并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是古代壁画最具成就的艺术绝品.大昭寺壮美、精湛和独具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壁画是中国艺术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高原大放异彩.这两个寺庙壁画代表了佛教美术地域化特征高度的艺术成就,它们在文化交融的进程中互为汲取又独具本土特色,展现了文明历程中异曲同工的艺术脚步.
法海寺壁画;
大昭寺壁画;
绘画风格;
地域特征;
30.
论法海寺壁画“寂之美”
王辉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画家把法海寺壁画寂静的美表现在人们感觉和心理层面,达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法海寺壁画是绘画版本的明代生活,又把人性深层次的思考融入宗教艺术,使壁画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是把绘画的“术”发展到精神层面“道”的境界。
法海寺壁画;
人物形象;
神性元素;
审美意境;
31.
建筑美术课程中'ART+CDIO'教学模式可行性探究
王金花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围绕“艺科融合”的教育理念,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CDIO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建筑美术教学当中,并将其可行性展开分析.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美术教学;
运作模式;
32.
艺术素养、造型技能、设计思维三位一体的造型基础教学
王岩松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如今的全媒体时代,各艺术门类正呈现着缤纷多彩的形态.对于学习设计的本科生来说还需要造型基础训练吗?造型基础课程对当代的设计教育意义何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未停止过对该课程进行探索,始终没有被新媒介所代替.在教学中始终强调造型基础的学习首先要回归到艺术的本质,引导学生从观察中理性思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造型技能和设计思维.
高等院校;
造型基础课;
教学模式;
艺术素养;
造型技能;
33.
浅议建筑学专业美术教学方式
魏志成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建筑学的基础美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它主要包括素描和色彩.目前国内的建筑学专业大多设置在理工科院校,在工科的教学体系之下,基础美术教育一直不太受重视,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美术专业教师要有耐心和智慧去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建筑学专业教学提供有力的美学支撑,让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绘画技能和美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基础美术教育;
教学模式;
34.
动漫传播:中国传统戏剧的别样文化传承
徐晨帆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动漫在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符号传播载体和文化传播媒介的角色.而新兴的戏曲动漫是中国传统戏剧跨领域传播主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动漫传播这一别样文化传承方式将从演出的推广、文化产品开发及衍生产业构建三个方面对传统戏剧产生推动作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大学生也将会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主体.
传统戏剧;
文化传承;
动漫传播;
审美需求;
35.
《中外美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徐桂香
;
高汶漪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中外美术概论》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结合园林美术教学特色,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中外美术概论》课程以了解中西艺术精神为目的,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作品和艺术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能以审美的眼光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现象,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高等院校;
中外美术概论;
教学模式;
艺术修养;
审美情趣;
36.
基于景观感知的美术教学改革研究——素描第二单元自然感知与情景表达(节气与自然之美)
杨古月
;
章彬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基于面向未来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美术课程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感知景观的情景绘画,以“节气”时间作为线索,带动空间绘画表达,唤醒学生由内而外的创造热情,使学生初步具备感知景观、感知自然力美学、较好掌握各种手绘表达方法、能独立创作场景绘画的素质.
高等院校;
美术课;
教学改革;
景观感知;
37.
放大写生:动物骨骼——素描造型教学方法
于幸泽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素描写生练习存有多种方法,直接写生和转化写生是两种主要的写生模式,“放大写生”是转换写生练习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教学的目标强调转化写生练习,将小的物像放大写生到再现,而放大再现的绘画行为本身就是对客观物像的二次形态加工,使学生处于理性的研究心态,因为一系列由小到大的转变都不是客观存在,需要学生理性地推理与建构.
高等院校;
素描教学;
写生练习;
运作模式;
38.
探索建筑学造型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与融合
于秀欣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造型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造型、创意、审美能力是基础课要解决的重点,如何解决造型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衔接与融合,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式或更高的网链式结构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多年建筑学专业造型基础课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见解.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造型基础课;
造型专业课;
课程衔;
39.
高校城市色彩规划教学研究
虞敏
;
林晋宇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当前的高校城市色彩规划教学存在一些盲点与误区,主要体现在脱离规划专业特征、教学体系因袭传统的模式、缺乏突破创新、跟不上形势等方面.对此,教师要搜集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案例以及传统城市建筑用色资料,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色彩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传统建筑的色彩规划,培养学生在色彩运用方面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能力.
高等院校;
城市色彩规划课;
教学体系;
地域特征;
40.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法研究
臧慧
;
宋季蓉
;
李晓慧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近年来,中国已经进入了高等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中国,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很多高校都设有环境设计专业,其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学科中招生规模最多的专业.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模式上、教学方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教学方法观念相对滞后,设施条件落后,理论更新速度较慢等.而在学生学习上,也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设计意识不够、缺少原创性、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太少、缺乏集体协作能力等现象.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革新措施,希望在不断地探讨与研究中寻求更先进、更适合本专业的教育发展之路.
高等院校;
环境设计专业;
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
41.
加强在建筑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章彬
;
孙天明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创新思维在当代的设计界非常重要,在建筑美术中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到专业的完整和创造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思维的培养.
高等院校;
建筑类设计专业;
美术教育;
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
42.
室内装饰生态化设计的实践探究——以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三期项目方案设计为例
张彦浩
;
宋季蓉
;
臧慧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室内装饰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生态化的设计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还能使室内装修高效和环保.让人们在心情愉悦的基础上,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也提供了一个保障.本文在介绍室内装饰生态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希望为室内装饰行业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全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室内装饰;
生态化设计;
艺术形式;
视觉元素;
43.
古典园林与中国画格局和意境的关系
赵佳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中国画与古典园林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二者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表现对象、创作手法、创作思路等均一脉相承,二者在虚实两个层面相互依存,互为彰显.古典园林为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提供素材,而山水画又对传统造园在位置经营与空间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山水画还是传统园林都要追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远近得宜、藏露互补、动静皆宜等,用画论中的构图手法来组织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要素,构成如画的景观,表达如诗的意境.本文阐释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意境表达、中国山水画布局与古典园林空间位置经营之间的虚实关系.
中国画;
古典园林;
空间构成;
意境表达;
44.
创新设计理念培养的建筑学专业色彩课程改革尝试
赵静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以建筑创新设计理念教学为出发,培养学生具有艺术创新思维,修正传统教学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建筑学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高等院校;
建筑学专业;
美术基础课;
色彩教学;
创新设计;
45.
基于渐进式训练模式的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手绘表达与综合能力提升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手绘教学实践的探讨
郑志元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手绘表现是我校设计类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文章从手绘教学的渐进式训练模式入手,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手绘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和特色,以期通过对设计手绘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手绘教学体系,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等院校;
设计类专业;
手绘教学;
渐进式训练模式;
46.
建筑院校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朱军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
本文根据建筑院校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探讨如何在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逐步厘清自己的形象感受与造型方式,体现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在设计专业学习中应具备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审美素质,同时扩展文化视野,开发创新潜力.
高等院校;
设计专业;
素描基础课;
教学模式;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