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第三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2016第三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2016第三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1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会议文集:2016第三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电影产业自身的升级与成熟、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再加上跨界、跨业资本介入的多元合力,共同促成近两年跨媒体改编电影在新的电影产业生态中的繁荣与兴盛.而跨媒体改编电影也借助Ip1这一电影业新晋时髦热词的"光环",在初始策划到衍生开发的全产业链环节中,实现了运作模式的"升级".本文只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结合具体的两部电影案例,针对跨媒体改编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所作的简要分析。事实上,任何一部电影在项目开发阶段都需要针对全环节来做更加细致深入的全案风险评估。这是电影业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同时,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影的理论化最好是从生产电影理论的维度而不是电影大理论的维度来加以理解。”当宏大理论在电影的创作、制作等具体问题面前失效,也需要更多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的电影理论去解答与电影本身相关的各种问题。另外,电影理论也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而是需要以电影的现象和问题为基点,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话语来实现电影理论自身的扩展。而电影的风控理论正是一种应时、应需的新的电影跨学科研究方法,能为电影的理论研究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 摘要:跨媒介叙事这一宽泛的概念将"改编"纳入到了新媒介的时代语境当中,通过对"相关性"的关注解放了"改编"概念对文本对应关系的束缚,同时,它又在另一侧指向一种理想的状态,即"跨媒介的故事世界",这种理想的状态不仅意在开发媒介和故事的潜质,更为参与到故事世界建构与欣赏中的每个人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故事世界的内、外两层结构分别服务于欣赏者的想象建构及其对作品体系的认知,并为故事世界作为心理模型提供认知秩序.而在故事世界的场域中,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关系则可以概括为法律合法性和心理合法性两种力量的博弈,这是存在于单向的作品生产和双向的作品评价之间的张力.媒介的发展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表现方式,故事世界本身则满足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对想象力与秩序的需求.
  • 摘要:网络小说跨媒体改编的浪潮在2011年以后持续升温,跨媒体传播的现象也逐渐引起学界注意.通过对《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这两部同一题材的网络小说跨媒体改编作品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后发现,网络小说的跨媒体改编在纵向的形式空间、故事空间和存在空间三个层面上具有空间性,这种叙事的空间性有利于受众认知的便利性,增加了改编作品的传播效力;而在横向层面上,媒介形式的不同影响了跨媒体空间叙事的整体结构,使得同一题材的不同媒介形式的改编作品具有不同的叙事重点,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 摘要:游戏改编电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粉丝独立制片开始,到现在的频频亮相,直至今日竟然出现了《魔兽》等有一线明星出演的大制作,可以说,它已经从一种现象,逐渐成长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影片类型.电影或者戏剧受到媒介本身特性的影响,不可能延绵无期的持续下去;同时,由于观众与玩家的不同,以及当时那个时代观众的生活方式,当实验戏剧在尝试用一种超越媒介自身边界的情况下去完成萨特的戏剧主张时,一旦人物无法有效引起观众认同,或者剧中人物的“自由选择”不能被观众理解时,“荒诞”可能是观众对与这种艺术理念的一种误读。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的存在影响着代理人的形态,游戏代理人在游戏的情境中,时刻面临着自由选择。虽然其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玩家的性格使然,然而,众玩家所周知,如果一个情境是绝对自由的,玩家不可能在一个重复自己的环境中感到乐趣,游戏的角色属性系统设计(游戏的情境),就是让玩家在既定性格和自由意志之间不断跳动。比如《Minecraft》,即使玩家的代理人在看似一个绝对自由的世界里邀游,但是他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游戏的情境在从根本力量上驱使人物,并让每个玩家的代理人在“自由选择”中,不断迭代完成自我蜕变。在以往的戏剧和电影故事中,对于戏剧性的“冲突说”、“激变说”虽然一时喧嚣,甚至常说常新,但是由于媒介本身的局限,“情境”的根本力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现,而在某种层面上“无限时空”的角色扮演游戏,才使得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现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是“戏剧性”终于得以完成的“新姿态”。
  • 摘要:当下,"泛娱乐"概念逐渐进入学界和业界视野,旨在跨媒体叙事的背景下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领域跨界连接(包括创作内容、粉丝文化、明星偶像、衍生产品等),IP成为这一语境的核心元素.IP意识逐渐常态化的局面也给国产电影创作类型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二次元是一个来源于日本动漫文化的概念,其注重幻象世界的描绘与表达,虚拟影像(内容)与现实世界(观者)之间形成较为互动、多元的关系链,并逐渐凸显与三次元世界相异的形态.以二次元典型"萌"属性的大型女子组合AKB48为例,该组合以平民偶像的身份成为当下90后、00后网生代的主流文化形态,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及IP衍生(音乐、电影、电视剧、周边产品等)孵化出具有精准定位、黏性特质及聚类发展的狂热御宅族粉丝文化及二次元/三次元粉丝共生形态,促使文化研究和细化的粉丝文化研究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视角.本文基于新语境带来的新型粉丝文化发展现状,强化粉丝作用,以IP为介质,参考AKB48的成功案例,将日益流行的二次元元素作为一类具有广泛受众群的IP与电影创作结合,以期最终实现电影口碑与粉丝文化、变现与价值的"ACG(动画、漫画、游戏)+M(电影)"式共赢,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国产电影创作策略.
  • 摘要:漫威影业构建的电影宇宙充分利用了跨媒体叙事的特性,依托于主线电影构建起叙事背景及故事框架,充分利用多文本媒介进行互动叙事,调动受众参与,发挥粉丝文化的最大效益;依据粉丝和市场反馈,进行不同于传统电影改编次序的反向创作;同时利用特许经营权,开发周边产品和多种形式的互动产品,将跨媒体叙事和跨媒体营销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分析,漫威电影宇宙的跨媒体建构也在内容创作和营销方式等方面给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 摘要:学界往往会把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在1941年创作的《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作为黑色电影(Film Noir)的开启之作,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它确立了黑色风格和传奇叙述的潮流.追本溯源,黑色风格源于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而传奇叙述则与硬汉派侦探小说(Hard-Boiled Fiction)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改编的电影,并不都是忠于原著,而是改编者站在他/她所在的环境中,在原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的一次再创作;反映的是,改编者在所处时代进行地有意识地抉择,这种抉择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电影审查、制片厂体制、明星制度、类型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达希尔·哈米特《马耳他之鹰》的三个电影版本的改编,有利于对古典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文学改编处理方式的再认识和黑色电影的再理解,并对进一步研究好莱坞的文化渊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读解空间。
  • 摘要:影戏改编是通过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对文学文本进行再创造,日前己成为当代文艺讨论的热点.毕飞宇的小说关注边缘群体,擅长书写疼痛,主旨发人深省,近年来他的文学作品又一次掀起影戏改编热潮.由于受到特定艺术形式限制及改编指导思想影响,改编的作品虽然各有千秋,但在故事选取、情节剪裁、人物安排以及对原著精神内涵的呈现程度和间离程度等方面并非全无瑕疵,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赞誉与诟病.作为更为大众化的艺术传播形式,影戏改编的文本能否真正满足观众的观赏期待与审美需求,自然是见仁见智.本文以小说《推拿》的影戏改编为例,探讨从文本到影戏的共赢与缺失,以期为今后的文学作品改编提供价值经验.通过对小说《推拿》影戏改编中呈现出来的修辞变迁,展示出该文本母题丰富的解读性和衍生性。昆德拉也曾提到文化的改写(改编),最终会让它在“改写之下被人遗忘”。然而不管改编成功与否,任何形式的改编都会对原著精神有所损伤,不能完全展示突出原著的精神内涵:也可以说有了这些艺术形式的改编是原著文本的幸运,因为小说有了更多的途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转喻式”文本。那么,怎样的改编能够忠实又不拘泥于原著,既突出特定艺术形式本身特质,又能把握原著博大精深的内核,在有限时间内打造出最符合观众审美期待的作品。
  • 摘要:类型衰微对于中国而言,电影虽是西风东渐的产物,却深受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电影传入中国之时正值戏曲行业的繁盛期,其诞生之初便与戏曲在创作、发行诸多方面有紧密联系.电影与戏曲在浸染互动中自行演进,形成了两种形式的艺术融合:其一是戏曲电影,成为中国独有的类型电影;其二是含有戏曲元素的主流电影,其中的戏曲元素成为具有鲜明区域属性的文化标识.戏曲作为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受戏曲、电影两界人士的期待:戏曲业者希望借电影复兴戏曲;电影业者则希望结合戏曲,诞生大众认可的电影类型。一个双方都可能满意的、比较普遍的设想是:戏曲、电影按照印度“歌舞片”的模式结合,形成一种区别于戏曲电影的、较为通俗、流行的类型形态。鉴于这种类型电影与歌舞片的相似性,暂且称之为“戏舞片”。中国电影史上一度形成了这种电影,例如《东成西就》、《天下无双》,皆是叫好叫座的商业片,其中对于戏曲语言的选用与改良有值得取法之处。在戏曲式微、戏曲电影唱衰的大背景下,传承戏曲艺术必然要做出一些改变。将“戏舞片”打造成我国独具特色的类型电影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它增强了中国电影的民族属性,也保留了戏曲艺术的基本样貌:使戏曲元素成为电影中的一段华彩,是满足电影多样化、保留传统文化的多得之举。
  • 摘要:在当下谈论国产电影就不得不谈到IP电影和跨媒体叙事这些广受热议的新概念名词.跨媒体叙事首先意味着不同媒体之间的交互流动,比如最为熟知的是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这两种媒体间的互动使得原本的故事形态发生了深刻的裂变,人们感叹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可以活跃于荧幕之上来供人观赏,此时观众获得的乃是本雅明笔下的"震惊"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三部作品的分析来揭示国产电影在跨媒体叙事中呈现出的去政治化,凸显出国产电影如何通过去政治化来达到其隐形的政治功能的书写。之所以选取《智取威虎山》《归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三部作品进行分析,首先是因为这三部作品的IP平台各不相同,可以在戏剧、小说、歌曲三种媒体影像化的过程来思考跨媒体叙事,更重要的是它们分别讲述了革命历史时期、“文革”时期和上世纪90年代这三个共和国重要的时期,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对过去和当下的想象,将它们串联起来进行思考也就发现了历史/现实中国是如何借助影像而重新建构其意义的。
  • 摘要: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法,聚焦网络空间"杜汶泽事件"所引发的电影传播跨界参与问题.借用ANT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互联时代电影传播与跨界参与、实践中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动态共变关系.作为电影事件的这一个案,从虚拟空间向现实生活推进的同时,暴露出电影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如跨地合作与电影观念的矛盾;明星机制与市场需求的冲突;传播格局与地域文化的差异等快速发展时期本土电影跨界传播与互动融合中的认同困境与传播新形态.
  • 摘要:从二十世纪银幕形象中的"女扮男装"到近年来的"霸气总攻",女性形象的中性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中性形象从一种本真的外貌走向了一种可以扮演的人设.如果说对传统中性形象的改造是在男性化("假小子"/"女汉子")的基础上加入女性气质,以抹去"假男人"的痕迹,那么跨媒体叙事中的新中性形象则是在女性气质上加入(象征性的)男性气质("老公"/"总攻"),以形成一种新的性别期待.
  • 摘要:IP(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永续性经营资产,其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正不断飙升,而国内的IP持有者和创作团队对IP的理解和开发策略却远远滞后,造成了IP转化后的影视产品在艺术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和产业效应上的低能,其原因在于学术界和行业都缺乏能够驾驭IP的高级创作理论的指导.本文从IP所蕴含的超结构主义质素,结合对近年来风靡全球的诸如"漫威宇宙系列"、"正义黎明"、"霍比特人"等超级IP创作手法和叙事策略的分析,将这些案例分析置于跨媒介重构美学的参照系,最终总结并创造性提出了一种"高维IP联合叙事协议"的高级创作方法.
  •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房收益,也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性、规模化的产业链条.面对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诸多变化,也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对此环境氛围下国产电影作品的质量考察.作为电影经济产业输出的物质产品和作为文化与社会的深度关照精神成果的艺术电影,恰好拥有这种能够给吻合当下电影创作与发展趋势的双重属性,并不断经历着多方面的转变.
  • 摘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电影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本文尝试运用"涓滴效应"解释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国家要支持帮扶重点主体,在核心处突破难关,甚至建立壁垒,从而推动发展。以VRAR市场为例,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请组织申报“互联网+”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指出,我国要建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发改委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实验室相关建设任务,企业申报成功,就会获得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这样从源头解决问题的决心,正是因为国家看到了国内VR行业因为技术难关不愿意冒险,从而炒概念多过真正的技术研发,因此由国家出面,建设一批相关平台来支持数据建模,触觉反馈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并加以政策帮助其落实,从而将混沌的现状得以梳理真正将VR技术运用“涓滴效应”渗透至各个层级。其次,国家要大力打击市场不良现象,从源头发挥监管指导作用。最近广电总局要求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可谓大快人心。
  • 摘要:"生态电影"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自然与人之关系,探索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电影艺术.生态批评的文学指向鲜明,但由于切入路径单一和审美体验疏离亟待延展批评对象.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内在关联,使其具备进行生态批评的可能.当下中国电影批评陷入了传播模式与媒介环境双重变迁的价值取向瓶颈.生态批评立足生态哲学观重新解读当代中国电影文本,从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媒介视角评估其价值,探讨其中关于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及全球化与在地性的书写和表达,完成生态整体主义视角的作品重塑.
  • 摘要:本文在文化现代性视域下聚焦"互联网+"塑造的新的电影文化形态,尝试从理论层面对其生成、建构等问题进行探讨.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是基于对"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及其推动文化建构、重组或转型的能量的认识;以知识与信息为前提的自反性的发生、建构与运作是这一过程中关键动力,新电影形态是其重要的演武场.在对基本概念进行定位之后,首先引入现代性的自反性理论,基于"互联网+"在观念、生产方式、信息传播机制、行业融合模式等多重维度中发生作用的特征,论证"互联网+"在自反性现代化中的积极意义;而后以自我自反性与结构自反性为不同方向,结合现象级文本,采用影片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在理论对话与现实观照中从主体内部和体系两个层级中分别探讨"互联网+"时代叙事影像生成、建构的规律与模式;最后简析中国此类作品的自反性建构现状,提出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审慎对待大数据与市场规律、增强对"互联网+"内置的自反性的理解的建议,呼唤这种新的电影文化形态的良性发展.
  • 摘要:在时下新媒体、跨媒介语境下,数据库电影凭借模块化和空间结构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和常规电影的影像实践.基于数据库电影的特质,互动性成为切入电影研究的一种路径,展现出观众对于剧情的整合、思考的主动投入、角色的扮演体验,以及观众与观众间的信息交流等多种互动形态.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学界的互动性研究理论与数据库电影实践,对其互动性研亢进行分析与探讨,看到电影在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广泛前景和未来可能。在数位逻辑、代码生存等涉及到计算机语言的术语和概念越来越形成一种可以参考的叙事体系和视觉风格的今天,基于数据库而形成的交互模式与思维方式也逐渐成为跨媒介语境下不可或缺的存在。借助这样的角度,人们能够较为有效地融合电影理论、媒介理论、艺术理论等,去分析、讨论当下越来越开放和丰富的媒介环境所展现的各类具体现象,就像学者Ryan在结合游戏、电影、媒介理论中,为互动叙事研究所提出“从叙事游戏到可玩性故事”一样,启发人们去探讨游戏叙事与电影叙事的融合。
  • 摘要:电影的多元身份衍生出了电影的史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研·究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在尝试定义电影究竟是什么.处在一个永不停息的运动世界当中,新的技术让电影加剧变化,电影的样态呈现出无数种可能.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梳理了当代科技的语境背景及科技在不同领域视角当中的样貌,由"感知"到"表征"递进式地探索了科技对与电影语言的影响与拓展,并讨论了对于电影创作者再这样的新语境当中所应该秉持的技术观念.
  • 摘要:随着电影院线扩张,中小城市观众取代大城市观众成为票房主力.随之而来的是在电影评论和电影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小镇青年"的描述,认为代表中小城市观影人群的"小镇青年"审美品味比较粗俗."小镇青年"是都市媒体人和文艺青年话语建构的产物,是对地域差异性的夸大式描述的结果.调查问卷显示,"小镇青年"与大城市青年的品味差距并不大.
  • 摘要:电影观众作为视觉构型中的主体既是对西方主体哲学发展历程的凝缩,同时又有着对主体运作机制的精准提炼.随着景观社会的全面来临,技术与资本的合谋使主体问题被愈加微妙地遮蔽起来.当下流行的弹幕现象凭借对传统观看形式的颠覆,为重建观众主体身份带来了可能,而寄生于弹幕中的媒介诱惑、社交膨胀及自我规训,却注定重建之路将走向失落.但正是这种失落提醒:或许不应再继续纠结于如何为主体一辩,而是要重新定义主体本身.视觉文化对启蒙理性的负载使得作为观看主体的“人”长期居于视觉空间的中心位置,并习惯了专注于对被审视客体的命名和解析。就电影而言,同样也不例外。在中西方电影理论中看到了太多有关电影影像本体的论述,但电影观众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放逐了,正如坐在影院的他们一样陷入了寂静的黑暗。黑暗,遮蔽着观众主体被操纵的本质。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对电影观众主体的揭示和发掘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表现在接受与反馈本身是维持电影工业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一一对主体感知过程的深入把握可以反哺创作实践;更重要的是,对电影观众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在哲学与文化层面完成对人的主体性的探寻。透过弹幕这一细微的切口望向主体,看到了它所勾连起的浩瀚历史,同时觉察了它将触发的汹涌变革。在时代的洪流中,人的主体命运究竟会如何,对此人们满心好奇。
  • 摘要: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间,电影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文化格局经历了数次松动和重组,创作者的美学观念在不断向新求变,观众的视听经验不断积累、腾跃而后向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毫无疑问使电影的美学、创作发生了革命性的震荡.本文以碎切和复调作为剪辑新走向的代言,重点关注它们的语法组成和意义构成,它们如何拓展了电影剪辑的存在形式,并进一步探讨数字技术的使用与电影剪辑的选择趋向。希望透过对碎切和复调的理论梳理,能够以点窥豹,勾画剪辑创作的新走向,展现新电影形态与时代的互动景观。
  • 摘要:2016年被称为"VR技术元年".VR技术的兴起,掀起了一股虚拟现实的浪潮.不少言论指向VR技术将颠覆电影艺术创作.从VR的技术层面来看,沉浸式与交互体验给传统电影观看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具有更强的代入感与参与性.本文探讨了VR技术对电影的接受美学带来的重构,同时探讨这样的重构对观看、行为以及身体治理带来的新的伦理问题.在本文看来,技术的革新为艺术带来了新的创作契机,但如何在工具理性的暴力面前保持艺术的纯粹性与美学价值依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以记录电影《海上传奇》所展现的声音艺术作为研究文本.这部影片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跨越现实与艺术双重视角的上海读本.以电影声音研究城市文化,既可尝试全新的城市文化阅读,亦可发掘电影声音研究的突破点;这种联系本质上源于两点:第一,强调城市电影中的影像与其对应城市空间的质性关联;第二,将声音视作城市能量的文化载体与传播媒介.本文期待从电影声音文本细读中分析并阐述"声音一空间"联系中的电影声景想象.
  • 摘要:电影《僵尸》(麦浚龙,2013)凭借文本内的多重自反,指出了数字时代下电影的本体论困境,这种困境将重新引向了经典电影理论的相关讨论,尤其是巴赞(Bazin)的本体论思考;而对巴赞理论的重新检讨又引导超越传统的"指涉性"(indexicality)概念,进而指向一个更加开放的"再/媒介化"(re/mediation)时代.为此,重新提出了《“完整电影”的神话》中巴赞对待电影历史的特殊看法:“一切使电影臻于完美的做法都无非是使电影接近它的起源。电影确实还没有发明出来呢!”7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赞对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并不是要将电影的历史封闭在某种线性的、进步论的发展之中,而是要使我们不断地重回电影的“过去”( past),不断地审视其中的持续转变和自我更新,以此一次又一次地打开“这些过去自身的未来”,重新思考影像之中观看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巴赞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媒介考古学家”,而他的电影哲学则是一种“基于本体论的人类学”。
  • 摘要:近年来,《西游记》重回大众文化领域,成为跨媒体叙事的超级大IP.从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网游、手游到视频网站自制综艺节目,以《西游记》为取材源头的跨媒体改编不断地占据大众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论文以文化角度,主要以从86版《西游记》至今的以"西游"为题材的影视、节目、游戏作品为分析文本,探讨随时代文化、大众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西游记》原著的叙事文本上体现出怎样的变化.并进一步思考在"互联网+"思维语境下,传统IP如何在叙事本体上适应全产业链的文化传播方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