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南昌
  • 出版时间: 2016-05-06

主办单位:;中华美学学会;;江西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这一讲话,对于我们从事中国美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更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世界的文化碰撞中,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实力。今天,我们展望中华美学的未来和反思中华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有必要将其逻辑演化放到当代世界文化的总体语境中加以审视,并在全球化、共时性的文化格局中确定其学术地位的思想价值,以及它在建构未来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意义。因此,对中华美学这一学科整体的研究进行宏观上、整体性的文化阐释,就被赋予了一种价值阐释的含义和思想文化建构的性质。
  • 摘要:本文系笔者试图重构的新美学原理"乐感美学"的总论,旨在提纲挈领地说明"乐感美学"原理的逻辑结构.本文认为,美学是美的哲学.美的最基本的性能是产生乐感.因此,美学原理就可名之为"乐感美学原理".在辨明美学的学科定义、标举解构之后重构的建设性后现代方法论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这一基本语义;并由此出发,对美的范畴、原因、规律、特征、形态、领域、风格及美感活动特点作了逻辑一贯、首尾呼应的分析阐释,为填补反本质的解构主义美学留下的巨大真空提供了一份建设性的系统思考成果.
  • 摘要:美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学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当代美学研究要实现从认识论、知识论向人生论、价值论的转型,实现从美学知识和学问向美学精神和智慧的提升,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必由之路.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重视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美学形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文艺美学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兴"是中华古典文艺美学中最重要最具民族特色的基元性范畴,"兴"论美学是中华古典艺术和美学的文化原型,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集中体现,"兴"论美学研究对于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立足文艺美学研究角度,以中华古典兴论美学为例,探讨如何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实现兴论美学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 摘要:中国古代移情观产生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特定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尤其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语境中.移情,即外物移易人之性情,有时写作"移人".移情作用包括具有否定性价值的声色移情、习俗移人或移性、言论移人及功利移人等异化作用,及具有肯定性价值的教化移情与自然移情等同化作用.中国古代诗教"移情"观念与上述二个方面均有密切关联,体现了鲜明的美善统一思想.在当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文艺消费时代,强调关注出于"正风俗"需要的作为负面批评的移情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肯定性的教化移情,体现了教化"既是审美性教化又是历史性教化的功能".将"教化"作为"移情"的重要手段,将"移情"作为"教化"说的重要术语,有助于我们重新阐释"移情"说的内涵,并进一步评价"移情"论在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地位.诗教移情与文以载道,均为中国文论中的核心思想.
  • 摘要:世纪之交的女性小说从日常生活的维度表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崇高的悲剧精神却呈现出消减甚至被放逐的态势,主要体现在现实生存立场代替了启蒙立场;"灰色"人物消解了理想生活;审美距离嬗变为感官的直接享乐.女性主义价值观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虽有差异却存在弥合的可能性,女性小说如何在个人情感诉求中折射大人生、大境界,藉此建构一种关注两性新型审美关系的性别意识或道德信仰是小说家和理论家亟待思考的问题.
  • 摘要:在中国诗性文化语境中,作为自然物的金玉被看作是山川万物之精英,可以沟通神灵,又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品格,是永恒价值、高贵品格的象征.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存世的早期文字资料都大量存有金玉崇拜的文化烙印.金玉崇拜直接溶进了中华文化的建构过程,从日常用词到实践体验再到精神品格,我们都不难看到金玉文化的身影.基于漫长浓郁的金玉崇拜文化传统,《文心雕龙》也深受金玉文化的影响.刘勰认为,珠玉是身份的象征,是人格、品德、地位的标志.刘勰喜好以金玉喻文学,用镂金雕玉的生产经验来比作文章写作,以金玉的特质来作比拟文学的至尊地位、永恒价值、伦理法度、人格精神等等,从而形成《文心雕龙》以金玉喻文的独特言说方式,呈现出中国古代文论富于人文传统和生活气息的审美体验.
  • 摘要:在当前西方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叙事历史中,主要存在着两种进路,一是社会学一政治学的进路,二是形上—哲学的进路.这两种进路的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推崇"理性"的作用,故我们也可一起称之为理性主义的思路.但是,在西方思想史对现代性问题的阐释中,其实还潜藏着另外一种我们以往相对忽视的宗教—神学的思路.在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洛维特、布鲁门伯格、阿甘本等人对现代性问题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他们也都认识到了神和宗教信仰在现代社会无可避免的衰落,但是他们又仍然在坚持对神的信仰中批判理性现代性所带给我们的异化和虚无主义的恶果.正是在对理性现代性进行批判的同时,宗教—神学中存在的超越性结构和理性一起共同奏响和推动了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历史性叙事为对现代性内涵的界定奠定了基础.从存在论的角度来说,西方现代性中的理性主义思路表征的是人的日常生存,它奠基于一种流俗的时间之上,西方现代性中的宗教—神学思路启示的是人的超越性生存,它奠基于一种本真的时间之上.理性层面和超越层面,二者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现代性内涵.从历史上来看,对现代性问题的阐释主要是在西方完成的,但从存在论的立场来看,现代性问题却又是个人类要永恒面对的普遍问题,因为时间是永恒的.作为现代性变化的一种新形式,中国现代性问题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中国现代性的真实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合理性为古代文论现代性转换的可能性奠定了一个基础和前提.就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问题,提出五点意见:首先做好历史性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不要空谈转换;古今问题域不同,中国古代文论不能整体地被现代承接;努力辨别中国古代文论中哪些东西可以被转换哪些东西则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只涉及文论中理性层面的问题而不涉及超越性层面的问题;转换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体验论传统,并赋予之更多理性化的内涵,在与现代文化对接的同时走向理性化体系论的建构.
  • 摘要:海德格尔对传统美学学科甚为不满,于是在革新现象学方法的同时,将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创造性地阐释为了存在论美学,并实现了美学的生活论转向.这一点在其美论上表现明显.与以往将美实体化、知识化不同,海德格尔认为美让一种无功利的态度和出神的状态得以开显,而这同时是存在和真理闪亮出场的一刻.海德格尔的美论及其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意义重大,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也意义深远.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推进当前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 摘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从听觉传统出发,结合中国最具特色的"气"论概念,可以深刻地把握中华美学"和"的精神."气"论是中华美学艺术生命精神的理论基石,它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听觉之"道"来自"气",它是人类自身乃至外在宇宙的生命秩序,而有形之"气"的诗性遗存最明显体现在诗歌艺术中的"长言",而这些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气"的呼应.当前,学界可进一步从听觉传统出发,并以中国古代气论美学为基石,使之成为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及艺术传承.
  • 摘要:美善二分乃现代美学核心观念,当代西方代表性环境伦理学家则重美善之关联,重自然审美价值对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之建设性作用.以当代环境伦理学之自然内在价值观与功能价值观为基础,可彻底、深入地反思传统自然美学,为当代环境美学奠定正确基础.以自然自身之善观念为基础,可以对美善关系、美与美感之内涵得出全新理解,为当代美学基础理论开出新境界.
  • 摘要: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自身又是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既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承传者,又是特殊的物质文化与特殊的精神文化的积淀者和彰显者.通过研究审美文化的主体化,深入把握审美文化主体性的特征和本质;从真善美的维度来看人才美的审美文化特征,人才的美也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离开了人才的美,就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创造,也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其本质,因为人才是真善美的真正创造者.从人才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把人才美看作是最高的文化美.
  • 摘要:在传统的美学与艺术话语体系中,对艺术进行定义往往基于审美的维度.而基于传统的艺术定义来考察现代艺术,却遭遇到挑战和颠覆.现代艺术实践让康德美学意义上的艺术定义受到了严重挑战,对艺术进行重新定义和界说就成为当代美学家或艺术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揭示艺术定义的观代转型话语逻辑,进而反思中国当代的审美经验话语建构,可以明确中国当下艺术发展的言说立场.
  • 摘要: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形式美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十分单薄、脆弱,往往只要稍作引伸、推广和比附,便毫无牵绊、顺理成章地向事物内在的蕴含转化。将形式美的意味向意义、价值的层面提升,将美向大美的层面推演,这在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仿佛出自天性似的本能冲动。
  • 摘要:对于写生的高度重视,带来了宋代花鸟画的繁荣.通过潜心"审物"、"体物"以"求理"的宋代花鸟画创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宋人对"审物"、"体物"进行的系统总结,以及以"求理"为核心的理论构建,为中国花鸟画的繁荣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写实性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需要经过语义分析以确定其内涵与外延."中华美学精神"的确切表述是"中华审美精神"."中华审美精神"及其归属的中华文化尽管博大包容并与时俱进,却有其确定的内涵.对"中华审美精神"作高度概括是美学重大课题.审美文化成为超越资本主义工业化历史的新发展观重要组成部分,它超出民族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功能,提供全球化时代新型多元现代文明视野导向,对中国现代化弊端具有精神高度的纠偏与引领意义.从方法论角度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中华审美精神"虽然基于历史传统,但不能囿限于历史文献,而需要经由观念史诠释激活逝去的审美意识,以融合古今审美经验.二是"中华审美精神"不能局限于业余休闲领域,而必须进入社会存在核心的生产方式,引导与形成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才能获得现代生命力.
  • 摘要:宋明理学家往往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因此,他们都希贤希圣,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自己的学说.明儒万表提出的"反情还性"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宋明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性"与"情".一个人如果能够使情上升到性,则是圣人,而使情堕落到欲,则是小人.理学家们的"反情还性",反映了当时普遍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讲究"以物观物",而不是"以我观物",因此他们既能品味"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乐趣,也能体悟"富贵不淫贫贱乐"的恬静.宋明理学的这种审美风尚,对于当前人心浮躁、内心贫乏的时代,不愧是一个可资借鉴的美学思想.
  • 摘要:视觉文化研究具有鲜明的"当代性",需要借鉴"认知测绘"的方法,通过明确研究者的主体位置,并以此建构起对视觉文化的总体性把握,进而展开当代视觉文化的层次和纹理.视觉媒介形态变化构成了一个层级性(既分层也升级)的、容斥性(既包容又排斥)的、竞合性(既竞争又合作)的视觉媒介系统.从视觉媒介的汇聚及其冲突角度,可以在时间轴的历史发展基础上,根据视觉媒介之"新旧"媒介间的影响与适应关系,建构起既具有历时性又具有共时性的知识图景来.
  • 摘要:儒家在先秦"中"、"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它实际上支撑了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对法则基础的要求.在艺术创造与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情感与形式构成了中和之美的时空维度.就情感而言,"中和"就是经由艺术情感的"用中"臻达和悦之境,它表现为一种艺术审美的行为和过程,亦即"中-和",是艺术情感的时间性绽出,也是审美创造的必要条件.就形式而言,艺术审美中的"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多重因素的谐调统一、兼收并蓄、广大赅博;二是艺术审美诸因素中对立双方持中合度,互济相谐、共感共鸣.这两方面均关涉到艺术审美形式的空间性,对于艺术的形式构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艺术审美中,情感与形式的"中和"状态相辅相成,各自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完成对审美法则的建构.
  • 摘要:本文分为三编:上编从莫里斯线的东西差别在探讨中国美学和文化起源和性质上有基本盲点.中国文化和审美起源正是从石片型的斤开始,由斤而斧而戉而钺,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和辉煌.从中国美的起源的斤-斧-戉的演进,可以呈现了中国远古文化的美学的整体关联和独有特点.中编讲戉成为王权的象征,从而成为远古审美观念的核心,是与巫王的观天行动关联在一起的,地上的王戉作为王权象征的建立,是与巫王与天相的互动中,对天相的观念建构关联在一起的,地上王戉建立的同时,是天上的天戉的建立.中国远古天上世界的建立是以包括极星和北斗为一体北辰为中心而形成的北辰、恒显星区、出没星区的整体.与地上王戉体系相关联的是天上的天戉体系.这一远古的天人合一,是远古美学曾有的特色.下编讲在远古观念理性化的进程中.天戉发生了多方面的分流、移位、转化.一方面演化为璧-琮-圭,成为天子的象征符号,另方面演化为方相氏,是宫廷和民间的驱鬼之傩.再方面演进为舞乐中的万舞-禹步-夔乐.
  • 摘要: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己经超越了其本身作为几种舞蹈形式的界定,而转换为精心设计的权力关系的隐喻。除了巧妙运用芭蕾脚尖舞和哑剧的性质,《白毛女》还别具匠心地灵活使用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的穿插编排来表现紧扣主题的故事情节。随着“独舞-双人舞-群舞”的进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展开。由于观众观看舞剧时的主观性和个体性,编剧对个体与群体关系之处理与表现,于舞剧受众的接受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观众观剧时无时无刻不在密切关注着主人公命运的发展,此时三种舞的角色功能发挥作用:以独舞凸显个人并牢牢抓住观众,而后以双人舞将群体嵌入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使其遮蔽于个体命运之下,致使观众无法知觉,最后以群舞完成个体向群体的切换。
  •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中华美学精神具有与西方美学颇为不同的独特民族气质,它源自于几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在当下国人的文学艺术活动和审美生活中焕发着活力.习近平同志对于中华美学精神作了精准而全面的概括,讲话中提出的三个"讲求",可以认为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要义.本文认为,三个"讲求"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运思的独特方式;"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表现的独特方式;"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是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存在的独特方式.
  •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的"根本魂学用"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整体系统,也是其内涵构成、内容结构及其内在逻辑所在,形成中华美学精神的五维一体构成;从其研究角度而论,立足于中华美学精神内涵特征与功能作用的发掘与阐发,着眼于寻根、固本、树魂、立学、致用的建设思路及其研究视角,旨在更好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中华美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
  • 摘要:当今跨文化审美现象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在此背景下华裔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程抱一的成果不容忽视.他对中国诗画书法艺术的研究融入西方符号学的方法,忠实于中国道家的审美气论传统,其中三元论构成对西方二元思维模式的超越,推进了审美关系的新自由.在此基础上,法国思想文化界对他的接受(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证实了道说与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与正面价值.
  • 摘要:唐代艺术既表现了时代特征,又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地域、民族特征.唐代艺术所显示的审美意识主要由五个层次建构而成.一、兼收并蓄的文化背景.二、突出了独特的"技"的在场的核心追求.三、展示了雍正典雅的大国气象.四、在文人中形成了骨气奇高与空灵静远的共时建构.五、平民审美趣味在逐渐崛起.
  • 摘要: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其中强调仰观俯察,在立象尽意中包含着审美的体悟和创造.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传统.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汉字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这种尚象精神在音乐中表现为乐象.乐象也是作者观物取象、拟声成象的结果.审美活动中的取象比类,托物起兴等都体现了尚象思维的传统.尚象精神是一种创造精神,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臻于体道境界.儒家的山水比德、以玉比德,《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评,文学和书法等艺术的象喻批评方法等,都是尚象传统的具体表现.
  • 摘要:孟子性情论的核心问题为"以情验性".现实情境引生"四心"是一个审美过程,可称其为"伦理审美".它特别关注对象的生命意涵,强调对所涉生命主体的生命需求、生存遭遇的敏感与关切.重视"伦理审美"在道德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有助于优化道德,而且可以抗拒那些习惯性出现却不适用的道德习见、道德观念."伦理审美"是中国艺术的重要传统.儒家对艺术情感的制约,除节制方法("中和"与"温柔敦厚")外,还有将个人自然情感转化、升华为关爱情怀的方法.
  • 摘要: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亚审美化思潮兴起之后,实际上已经终结了传统美学,但这不等于说传统美学的影响就完全消失了.当我们说传统的经典形态的美学已经终结,其实同时就包含着一种全新的美学形态的出现.亚审美化思潮虽然还看不出在什么时候能够结出新的经典形态的成果,但是,这种发展趋势确实是不可逆转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