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16-09-23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前北京正在开展"三山五同"历史文化景区的建设,该地区历史园林及河湖水系在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综述畅春园及万泉河水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现状,利用历史与城市调研获得的资料将其与城市格局及用地性质进行对位分析,总结出遗址用地完整性、河道景观与城市雨洪管理、遗址保护与展示和城市空间连接度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立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及展示方案、建设蓝绿基础设施及更新城市灰空间四个方面的对策.
  • 摘要:作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的盘龙城,其考古遗址的发现对武汉城市发展和商代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本文首先从空间维度分析了盘龙城的山水格局、空间格局、风水格局以及遗址遗存;进而从时间维度解析盘龙城商代至今的历史演变进程,指出了盘龙城在空间格局和功能上的转变.其后,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的多元价值体系对盘龙城进行价值识别.最后,基于对盘龙城的价值识别,寻求城市风景资源遗产的保护展示及合理利用方式,最终实现盘龙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动态性的保护和利用.
  • 摘要:"礼乐"思想是促成中国传统儒家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作用机制.但当下对"礼乐"在城市历史形态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认知不足,造成历史景观局限于外在形式的孤立化、破碎化保护问题凸显.而城市楼阁作为中国历史城市风景营建的一种标识性公共景观,是儒家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景观符号.以方志及各古籍文献中的图文资料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城市楼阁进行研究,指出"礼乐"思想是城市楼阁建构的重要思想基础,归纳其与楼阁空间形态的有机作用机制,为城市楼阁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撑.
  • 摘要:松江地区自元末明初起因棉纺织业而崛起,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兴盛,不仅在当地衍生了诸多文人名仕,也吸引各方名流留驻于此.与此同时,松江园林进入以文人园林为主流的全盛时期,开始展现自身特色,甚至一度在江南园林中处于造园理论与实践的领先位置.最为典型的是,依托松江府城与城郊九峰三泖郊野地带的地域关系,文人以个体和群体为单位,穿梭于城市与郊野环境之间,引起了城与郊的频繁互动和大量的风景环境建设,不仅带来了风貌环境的改变,也成为园林选址的新契机,形成区域的风景名胜地带.本文以园林选址研究为切入点,以松江城市与园林发展鼎盛的明代为范围,梳理这一时期松江文人与造园活动信息,探讨城郊环境与园林营造的互动关系,还原松江历史时期的郊野风景格局.
  • 摘要:本文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原则,从国际宪章的角度阐述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的提出及其发展过程,明确了整体性保护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法律法规中以及上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整体性保护的理解与认识,并从上海城市规划工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操作层面,对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中的整体性保护方法进行了解读.
  • 摘要:历史景观特征评估(HLC)是由英国首先发展的、针对持续演进的历史景观进行分类和评价的体系.与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景观资源分类、评价方法相比,该体系更关注景观要素的组合关系和历史维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结合"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的实践,运用"历史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对该区域的景观进行分类、评价,并提出保护和更新的策略.
  • 摘要:根据余树勋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园林植物相关的著作、论文、讲稿及信函等文献,按其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展现其关注园林植物的不同时间段,总结了余树勋先生在园林植物研究各方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彰显了余树勋先生园林植物研究之重要特征和历史贡献,并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特别是园林植物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 摘要:逐水而居是人类聚居环境中的普遍现象,从古至今临水而居的生活也使得先人们创造出一系列生态智慧.泉水村落蕴含着村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们朴素的劳动智慧与文化内涵,这些无形的文化是人们在泉水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应当关注和弘扬的核心内容.现代化水利设施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水利工具丧失了其使用功能,同时,现在的景观行业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成果上而忽视了传统的生态智慧,而先人们所创造的传统生态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泉水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传统水利设施的再应用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 摘要:本文通过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对比以及城市文化景观的特征分析,指出图像资料在城市文化景观保护更新中的重要意义.依据图像的迹象性、象征性和相似性特征,将城市文化景观图像资料分为三类,指出其具体内容以及在城市文化景观研究中分别具有的作用.提出使图像资料产生有效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将图像资料系统化分类整理,另一方面在于发展一套考证、解读和运用图像的方法.基于案例研究,探讨图像资料在城市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图像资料收集与整理、图像解读与评价、更新设计等过程等阶段的运用方法.
  • 摘要:反思中国城市"千城一面"的建设现状,提出破解当今城市建设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平衡人地关系的价值观与方法论.通过分析中国四大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归纳得出其建构思想为"天人合一"——体现了古人平衡人地关系的价值观.作为其中集中体现自然山水与城市关系的典范——西湖文化景观的"湖城一体"的模式体现了古代平衡人地关系的方法论;对西湖"湖城一体"模式进行营造分析,从选址、保护在先、利用在后等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得出"天人合一"建构思想对城市建设的现世价值体现在两方面:在价值观层面,须回归"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了西湖"湖城一体"模式的现代运用方法及模式.
  •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发展体系及影响其发展的中西自然观,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及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认为我国风景名胜区不同于"荒野化"的美国国家公园,其精髓在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理想的追求.在借鉴学习美国先进法律体系、管理办法、规划技术的同时,要传承文化精髓,准确定位风景名胜区核心价值,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利用与欣赏.
  • 摘要:随着BIM概念和相关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者开始探索BIM理念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景观信息模型"(LIM)的概念.但是,无论是BIM还是LIM都更加关注设计建造项目的过程和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遗产景观的研究和保护实践.本文以构建适应我国遗产景观特征的信息模型为导向,提出"遗产景观信息模型"(Heritage 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HLIM)的概念,并对相关核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1)我国遗产景观信息模型的本体论是什么?(2)我国遗产景观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有哪些信息需求?(3)我国当前遗产景观保护和管理中应用了哪些数字化技术?针对这三个问题,选取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项目中的24个试点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案例,对各个案例的景观要素、管理需求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与BIM和LIM理论框架的比较初步探讨了HLIM的内涵.作为对遗产景观信息化保护和管理的初步探索,本文将为我国遗产景观的现代化管理带来积极贡献,并为相关数字化技术的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城市化与城市更新压力,在国内外都高度关注城市生态问题的今天,如何将生态口号真正落实到园林绿化中,是设计实践面临的新议题.本文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动物与生境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微生境营建的关键影响因子,从植物种植设计、水体水岸规划、动物招引设施、人为干扰控制等方面,探讨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介入途径,营造人、动物、自然一体的生态园林,促进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发挥.
  • 摘要:城市风环境对城市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城市规划区风环境的忽视,导致为城市提供冷气流及新鲜空气的补偿空间利用不足.GI是城市的生命支撑系统,将补偿空间运用于GI斑块识别中,对整个城市风环境及GI网络优化意义巨大,但现有GI研究中风环境要素的考虑不足.本文提出了GI斑块识别的新方法,使其更具现实意义,以适应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城市风环境的改善及空气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推动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摘要:城市高密度地区的绿道建设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串联区内水系空间、绿地空间、富有特色的人文空间等,是提升慢行交通环境质量、景观连接度、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绿道选线为例,探讨基于"吸引-阻力"分析模型的城市高密度地区绿道建设选线方法,通过基于吸引水平的绿道节点甄选、基于路径阻力的连接可行性分析,阻力因子包括社会接受度、建设阶段、步行舒适度及步行安全性等,最后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GIS网络分析创建选线并修正,构建生态、游憩、文化功能复合、实施性强的绿道网络,以期引导城市高密度区域绿色空间整合发展与高效利用.
  • 摘要:21世纪,城市生态系统成为最主要的人居环境.人文生态作为人居环境重要的生态特征,整合了自然生态演进和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使城市朝着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John Lyle的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思想体系,通过尺度等级、过程机制和生态秩序三大核心思想,揭示了人文生态系统整体特征、内在机理和具体表象等特征,继而指导了人文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框架的生成;在完善了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同时,对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同样具有实践意义.
  • 摘要:生态修复正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的重要项目类型和实践领域.综述现有研究,多关注生态修复技术层面,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如何开展生态修复设计,却鲜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梳理生态修复的主要内涵和技术方法、生态修复专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项目管理中生态修复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对风景园林设计项目的工作内容与深度、调研与分析的重要性、多专业合作与综合咨询、生态修复设计的流程、预评估和后评估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理解和认知、优化改进工作方法和项目管理方的思路.
  • 摘要:城市人工湿地对净化水质、蓄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工湿地水质的状况及净化水质的能力是判断人工湿地作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人工湿地是由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处于水饱和状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动物等组成,并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有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氮的去除率为50%左右、总磷的去除率不超过40%、TSS的去除率为90%左右.为了检验实践中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有效程度,对城市人工湿地中水体水环境状况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的有效性,以便分析原因制定治理策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总结人工湿地水质变化趋势,进而检验城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能力的有效率,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人工湿地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 摘要:河流作为天津的城市印记,成为天津自然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的河流湿地面积约551k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2%.天津宝坻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申报成功,总规模约56km2,区域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结合湿地公园现状植被、水岸、水质、活动强度等情况,将规划区域分为生态绿岛、人工湿地、湿地核心、湿地滩涂、湿地游园等五个片区,各区域有针对性地提出生境恢复目标、生态恢复措施.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天津市宝坻区潮白河湿地生境恢复实际,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
  •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内涝多发、水环境污染和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等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解决雨水处理问题刻不容缓.JW生态工法是源自台湾的一种铺面技术工法,其运用塑料导水透气结构取代传统钢筋结构,在地表铺面上形成无数孔洞,并在地下形成蓄水池,构成雨水回收系统.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本文通过分析JW工法结构与原理,结合实地调研JW工法示范地:礼门里汐止社区,并研究其成效,以期对我国建设海绵城市以及雨水管理带来启发.
  • 摘要: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约占全国的14%.依据国家规划,陕北将成为21世纪工业战略西移的首选之地.然而,煤炭开采虽然为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但也对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地下水流场被改变,水位下降,河水断流,泉眼干涸,水质污染.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生态问题,传统的工业净化手段在投入成本、建设周期、水循环利用、水生态补偿、环境修复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局限,而东部已有的生态修复经验在陕北特殊的气候环境中又缺乏适应性.于这样的背景下,论文探索在陕北煤矿中引入湿地公园废水处理模式,基于生物净水技术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能有效弥补工业净水方式在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不足,配合甚至主导煤矿的废水净化工作.不仅如此,融入了景观设计的湿地公园将成为厂区员工、城镇居民的休闲活动场所,而视觉美感上也丰富了荒凉的沙漠景观.兼备生态、经济、社会、美学四重效益的湿地公园净水模式,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潜力.
  • 摘要:公共交通导向的混合、高密度城市TOD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手段,其对于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TOD模式下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成为风景园林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在TOD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双重视角下,总结了TOD模式下城市绿地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空间形态耦合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城市点状绿地与公交站点的集约分散,城市线状绿道与交通走廊的分级融合,城市面状外围绿地与轨道站点的对点激活的三种耦合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统要素为核心与纽带,实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均衡、结构有序可达、使用便捷高效,以期对我国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 摘要:近代以来,台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受到政局、经济等影响历经了多个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剖析,将台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分为4个时期:日据时期(1895~1944年)、战后动荡期(1945~1970年)、觉醒期(1970~1981年)、成熟期(1982至今),并梳理出各个时期的演变历程及发展背后的动因.
  • 摘要:本文以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为例,结合国际文化景观的发展动态,对哈尼梯田有机的演变历程、因地制宜的设计哲学、深刻的民族象征意义以及从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价值进行了梳理.同时就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天人合一"的理论前提下对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究.逐步提出"民本"的发展观,推进替代性旅游方式的实施,在动态的发展中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推进哈尼梯田农耕文化活性动态的演进.
  • 摘要: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清漪园后,受经济与时局所限,后山诸多遗址并未进行修复,残存的园林和建筑历经多次破坏,已经不能反映历史原貌.这些园林均为乾隆时期建造,遗址内保留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对研究清漪园时期造园特色和乾隆皇帝的园林审美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遗址群的历史资料,分析其营建历史和园林审美.分析这些园林的环境背景、空间布局和造园特色.对遗址内的遗存建筑、古树名木、假山叠石、游客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掌握文化遗存内容,分析现存问题和安全隐患.旨在保护后山园林遗址、恢复历史园林的意境,进而对颐和园的整体保护、展示和价值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 摘要:杭州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同时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也有其价值的独特性与唯一性.西湖的精髓是自然山水景观,西湖的灵魂是文化,对西湖的保护应在有形的物质保护基础上加强无形的灵魂保护.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合公众对西湖景观的支付意愿,调查公众在景观、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掌握公众景观感知偏好,进一步调查公众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感知和建议,探讨景观感知、文化体验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公众参与度对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延续有重要影响.文章最后从保护、恢复、传承的角度研究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并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 摘要:古代中国江南的私家园林艺术在人文精神性方面的追求,达到了诗的高度,使人物质性的生命,达到了真正形而上的提升.本文将以苏北名园水绘园为例,从景致特点、文化内涵、精神性载体及倡和群体在此进行的文学活动等方面进行对江南私家园林精神性诉求的剖析,以在前人对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空间句法、植物景观等研究之上,补充强调人在物质性的园林中的精神性感受,着重探讨人文精神性在江南私家园林理法中的体现.
  • 摘要:本文选取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内现存的两座历史性公园——睦南公园和民园体育场——为案例,探讨并尝试评析20世纪末、21世纪初天津对历史公园改造的相关理念.首先梳理两座公园的发展变迁历程,解读其历史景观意义,剖析历次改造提升工程的规划设计意图.通过调查问卷、网络评论、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获取同公园改造后使用情况和游园者感知的相关信息,探究历史公园改造尚存在的问题,以为今后历史公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隐逸是文人园林的重要的内涵之一,是解读文人园林的关键.从历史的角度看,隐逸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发生变化,到明清时期,隐逸思想发生转变.从明初的逃避现实、归隐山林,到明中后期,隐逸主流发展为"市隐",至清康熙以后,随着园林属性的转变,其中的隐逸思想逐渐弱化.艺圃作为苏州文人造园的代表,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洗礼,其中蕴含的隐逸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艺圃为例,旨在探究明清隐逸文化转变下苏州园林的表现,以期从中得到现实启示.
  • 摘要:教化是我国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并在唐宋变革的关键阶段渐趋日常.全面探寻社会教化与公共园林空间的有机联系,对研究地方社会的集体记忆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宋代方志梳理,总结在教化下移的民间祭祀活动背景中,教化场地园林化转变过程,指出城市公共园林的教化性质空间建设类型,分析不同分类下的教化游赏仪式,从空间、仪式中探寻公共园林教化内涵,对挖掘城市公共园林深层社会教化意义有积极作用.
  • 摘要:针对快速城市化对古树名木保护带来的影响,本文揭示了上海市现存2605株古树名木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生长状况和生境特征,分析评价了其保护现状,指出了现有古树名木保护措施与政策的不足.最后,根据环境与景观要素,制定了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规划控制导则.该导则在原5m保护区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控制区和影响区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强制性和引导性标准.该导则旨在从规划源头保护高度城市化生境的古树名木资源.
  • 摘要:樱花属于李属(Prunus)樱亚属(PrunussubgenusCerasus),樱花植物资源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约有150多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北半球温暖地区,欧洲至北美洲和亚洲都有记录,多数种类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以及东亚的日本、朝鲜和韩国.我国分布有大约48个种及8个变种,从西南的高盆樱(Prunus cersoides)到东北的黑樱桃(P.maximowiczii),从华东的浙闽樱(P.schneideriana),到华南、福建及台湾地区的钟花樱(P.campanulata),我国西南高山地区分布有30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樱花植物,是我国樱花植物的分布中心.樱花植物不仅水平分布范围大,而且垂直分布也很大,从海拔200m的迎春樱(P.discoidea)、樱桃(P.pseudocerasus),到海拔3200m以上分布的山楂叶樱(P.crataegi folius)、偃樱桃(P.mugus)以及西藏分布的毛瓣藏樱(P.trichantha).对于樱花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青岛、南京、无锡、长沙、昆明等城市,如北京玉渊潭、武汉东湖樱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无锡鼋头渚公园、长沙森林植物园、昆明圆通山、昆明植物园等.本研究在调查樱花品种资源的基础上,介绍了樱花品种资源的分布、数量,品种分类鉴别,樱花品种选育,樱花新品种保护和园林应用等.
  • 摘要:2012年2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王澍教授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其规模最大的建成作品而闻名中外.虽然校园建设时间不长,但其建筑及景观独有的魅力,使得象山校园一时成为杭州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本文从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植物景观类型与人的活动、植物种类选择、路径设计等角度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提出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若干新的思考角度,以期为当代大学新校园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路径和启示.
  • 摘要:选取杭州西湖景区4个公园的15处典型样地进行单体树种和整个绿地的长期碳储量测定,进而分析其长期固碳效益;选取杭州西湖景区常见应用的57种园林树种进行日固碳能力测定,分析其日固碳效益;最后,综合分析日固碳量和长期碳储量,探讨了低碳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 摘要:截至2015年天坛公园已支撑古树506株,占全园古树14.15%.通过调查全园古树支撑杆,记录和统计支撑杆数量、角度、长度,利用EXCELL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直观展现目前天坛古树支撑特点.分析结果显示:(1)支撑杆与水平面角度最大值为89.8°,最小值为46.2°,平均值为70.91°.(2)支撑杆角度分布特点:当被支撑枝干是主干或一级枝时,角度在70°左右;当被支撑枝干为二级枝或主干倾斜严重时,角度在85°以上,接近90°.(3)全园支撑杆总长度3944.3m.单根支撑杆长度最大值为10.63m,最小值为1.49m,全园支撑杆长度平均值为5.44m.长度在4~7m间的支撑杆最多.(4)支撑杆长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X~N(μ,σ2),其中μ为5.44,σ2为1.55.
  • 摘要:《园冶》有云:"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在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场地现状乔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造景效果.本文利用佛山西樵听音湖叠泉织锦景点的设计实践机会,提出了在该场地中利用场地现状乔木造景的设计策略,包括"就地造景"、"林下穿行"的就地保留策略,"就近移植"、"同种成排"的移植策略以及"融合氛围"、"同类补植"、"花树点睛"的补植策略.本文将以该景点为例,论述在设计目标为营造"游于林隙,行于山野"的户外游憩场所时处理其景点安排、交通游线、水系设计及植物配置时对场地现状乔木造景的考虑与利用,并结合实际施工效果对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笔者希望能为日后景观设计中处理设计与场地现状乔木造景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 摘要:雨水收集与利用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武汉园博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从水资源总体规划、雨水系统和具体LID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园中的雨水系统分为收集、弃流、处理和利用四个系统,借助屋顶绿化、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LID技术,实现雨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并有效地解决场地雨水收集、净化、储存与再利用问题.最后对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其他城市公园绿地甚至更大尺度的绿地系统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 摘要:2016年1月22~24日,全市遭受"世纪寒潮"影响,导致多种园林植物遭受冻害.为此对济南市市区范围内重点绿地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定冻害分级标准,根据植物的种类、立地环境、栽植养护情况等分析了植物受冻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摘要:城市行道树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独特生态价值.目前,市政规划、园林设计与绿化施工相互脱节,同时城市行道树地下土壤功能退化明显,造成法桐行道树长势渐弱,冠型参差不齐,景观效果不佳,降低法桐行道树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提出"破、扩、改、增"指导方略,通过打破原行道树根系周围障碍层、扩大行道树根系吸收区体积、缓解根系营养竞争、改良种植区土壤、增加土壤透蓄水量,构建"透蓄型"行道树地下结构.改造后第二年观测结果表明,改造后法桐行道树长势恢复明显,法桐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区,土壤渗透系数明显提高."透蓄型"行道树系统构建做法适合推广.
  • 摘要:在济南,大明湖景区是市民夏季赏荷的最佳去处.2011年,大明湖荷田普遍长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景区组成课题组,深入研究荷田生长衰弱的原因,认为水温较低、水位较深、风浪较大、底泥条件不佳是荷田长势不好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鱼类为害、水草影响和人为破坏.针对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采取了补土、防浪、驱鱼、清草等复壮技术,同时在有条件的区域新植荷田,使大明湖景区的荷田景观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 摘要:规划设计教育中的评图体系是与其他学科迥然不同的教学环节和评判体系.简述评图教学法发展历程与教育理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分析规划设计课程实施评图教学的重要意义;之后重点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和教学改革实践平台,引入激励理论,借助心理学理论和管理学经典定律,对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策略和评图环节进行耦合分析及教学法梳理,并提出适应不同教学阶段的基于激励理念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评图教学方法和实施要点.
  • 摘要:中国台湾景观专业发展迅速,较早"与国际接轨",在人才教育、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等领域与国际同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而台湾与大陆地区景观和风景园林教育也一脉相承,因此台湾地区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对大陆风景园林教育有较好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原大学进行实地考察,从其历史发展、招生概况、理论研究、课程体系、学生竞赛、特色活动、教学手段、设计实践、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概述,了解中原大学及现行台湾地区景观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情况,以期能对大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整合.
  • 摘要: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相关课程因此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相关技术在专业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广泛,以及相关软件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已从单纯的方案表现向专业实践的全过程辅助转变,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原风景科学与旅游系)的"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已开设了20年.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探讨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应当承担的角色以及深化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
  • 摘要:古代"杂家"学说对中国风景园林人认识自身具有启示意义,风景园林学科特点与实践对象的拓展要求从业者"兼"、"合"、"博采",并且"自立"、"开生面".通过学习体悟,认为在实践中应秉持"以茂对时育万物"的设计逻辑,"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探索精神,"推其理酌之以人情"的人本思想,"性含水月,无所不包"的广博思维,"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专业追求.就行业现状,提出风景园林数字化、风景园林口号化、风景园林形式化的相关疑惑并进行初探.形态完整是风景园林学的重要目标,甄别确立的方式便是逻辑,逻辑的演绎是建构在自然与人文双重面上的.将"境(JING)"作为学科核心词汇与元概念值得更为深入的探索,把握交境、限制人境、尊重然境,强调入境式的设计思维是前进的方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