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

会议文集: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历经时代变迁,原住民文化传统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渐失去原貌,不利文化传承教育.如何传承原住民的传统生态知识,透过传统的教育方式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管道.因此,解读原住民的传统教育体系就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台湾台东县布农族(Bunun)的巴喜告(Pasikau)部落为研究对象,透过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探讨布农族猎人教育的过程,试图整理出布农族如何培养猎人的教学策略和脉络,以厘清布农族的猎人教育架构.结果显示,布农族的猎人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部落教育、大自然生态教育三个层次,其教育内容亦区分为祭仪教育、竞技活动、伦理教育以及猎物等四方面,而以参与祭仪中的"报战功"作为学习成果的展现.布农族猎人教育的过程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氛围来配合,因此透过部落中的非正规教育体系的运作,适度保存原住民传统文化,仍有其必要性.
  • 摘要:揭弊保护立法在国内已开启政策之窗,本研究经由问卷调查,了解廉政体系公务人员的立法意向、揭发情境的认知与行动意向.研究发现,87.6%的廉政体系公务人员支持立法,超过75%认为应先在公部门推动,立法名称偏好揭弊者保护法、公益揭发保护法、公务员揭发保护法.廉政体系公务人员对政风机构/单位、法务部廉政署、调查局、及各级法院检察署处理揭发不法情事的信心程度相当高,其中对廉政署最具信心.廉政体系女性公务人员认为自己揭发服务机关不法情事会受到工作同僚的异样眼光、会受到长官不利对待,及将自己察觉不法情事告诉工作同仁等后有人告之少管闲事、曾受不利对待等项平均赞同度较男性为高,她们也较支持匿名揭发.研究也发现,想象揭发与实际揭发后的情况并不相同,从将自己察觉不法情事告诉工作同仁等人士或组织后对组织同仁、长官作为的响应值发现,组织同僚大多数正面看待同仁揭发不法,但存在视而不见、报复的情况是事实.检举管道的安全性、不法情事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措施的效用、不法情事的严重性是影响揭发意愿的主要因素,以上显示机关组织文化及检举管道的安全性存有改善空间.
  • 摘要:近年来政府已逐渐从"统治者"的角色转型为复杂网络关系下的"公共管理者",而其中"公务人员"更是决定管理优劣、绩效表现与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公务人员长期以来被赋予维护公共利益及落实政府政策的责任,然而,在多元且快速变迁的环境下,"创新"与"变革"已成为公务人员无可回避的课题.传统观念大都将"突破传统"和"积极创新"视为具有高度"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行为,公务人员若皆具有"风险趋避"的特质,公部门的工作环境将难以推展创新与变革,成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阻力.然而,原为使公务人员可无后顾之忧、在专业判断下勇于任事、追求公共利益而设置的"永业制",却可能让员工因缺乏工作诱因,反而行事更加保守.研究同时发现,由于"自我选择机制"的存在,"寻求稳定工作的人"较倾向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因而形塑出更为保守的组织文化,最后导致公部门改革阻力较大、创新扩散速度较慢.因此,本文希望探讨公务人员个人之"风险偏好"及"创新意愿"与"政府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冀望文官体系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成为组织变革中的动能而非阻力.
  • 摘要: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松绑与弹性的理念,加上科技的发展与条件,透过制度设计、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的更新,有绝佳的机会可让公务员兼顾工作与生活,进而可使其工作生涯更美好.依照美国联邦政府施行另类工作时程(Alternative Work Schedules)及远距工作(Telework)制度之经验显示,此二项制度可改善公务员士气、强化其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进而提高公部门在求才及留才的竞争力、提高联邦政府达成任务与目标的能力,并使其组织生产力极大化,又可解决上班时间交通壅塞的问题.同时,亦可节省能源的消耗,并减缓空气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笔者认为台湾公务员的人事制度亦应与时俱进,配合时代与计算机科技软硬件的进步,探讨已多年未曾改变的工作时间与上班地点制度,研议松绑与弹性.惟新政策的推动,首须了解台湾公务员的意愿,再进一步研议制度与相关配套措施的设计.本研究探究上述二项在美国行之有年且成效良好的制度,台湾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是否有实行此二项制度之意愿与看法?并欲从公务员的角度与经验,了解在台湾的公部门文化中,推行此制可能遭遇的困境与障碍为何?本研究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介绍美国政府部门实施另类工作时程与远距工作制度,基于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可作为日后台湾实行此项制度之参考依据,台湾政府可学习其长处,避免其缺失.,了解台湾政府公务员对现行上下班制度是否有改变之需求.台湾政府公务员对实行上述二项新制度之需求及看法(包括优缺点及实施障碍).本研究采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及意见进行研究问题之解答.整体而言,本研究之受访者认为实施弹性工作及远距工作制度是利大于弊.有近70%的受访者对未来实施远距工作表示同意,有超过77%以上的受访者,对未来上下班时间制度有更大弹性表示同意.惟对实施后,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与障碍,亦表达不少具体的意见.笔者盼能透过此项社会科学研究结果,对政府行政效率之提升、公务员工作与生活之平衡有所帮助,并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对能源的节省与对环境污染的降低等,有所帮助,期能为政府、公务员与社会创造三赢的结果.
  • 摘要:志愿服务想要长长久久,其因素众多,但不外乎志工在服务动机的满足、工作内容的满足、自我成长的催化、对运用单位的认同、适当的工作负荷及工作回馈,以及健全的志工组织的运作。以上相关因素,应在召募、训练、服务以及评量中,清楚的切入。志愿服务团体的存在,虽有政府/市场失灵论、供给面理论、信任理论、福利国家理论、互赖理论,以及社会起源理论等,然而在台湾地区多数的志愿服务团队,还是以互赖理论,以及社会起源论的解释力较强。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各种需求极为复杂多变,志愿服务可以在公共服务上,与政府具有互补与合作的关系。并且,志愿服务的定位及特殊的“社会力”,己经“镶嵌”在台湾的历史、社会之中,并且不论政府、企业、小区、家庭,以及其它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团队的关系,均朝向更紧密的方向发展。从强化志工组织、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三个面向着手,融入实务的内容,应可为志工团队注入永续经营的活水泉源。
  • 摘要:清圣祖在位六十一年间蠲免赋税银约达亿两以上,其中尤其以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世人所称道.继其位的世宗则以严追亏空、耗羡归公及摊丁入亩的政策澄清吏治,绝不轻言蠲免.与世宗相较,圣祖利用蠲免措施成功地塑造圣主仁君形象,但从实质层面来看究竟何者的蠲免策略让民众真正受益?颇值得进一步予以探究.本文拟对清圣祖与世宗基于政略的考虑,实施蠲免的项目、背景予以考察,首在厘清清代的蠲免措施的类别与实施内容,再以此为基础观察清圣祖与清世宗两位君主在推动蠲免工作上的动机与特质,再依其结果分析其动机及其特点,进而分析在传统思维下视为圣主贤君的蠲免作为,真正受益者为谁。
  • 摘要:电子治理不能只是政府内部业务的电子化,其必须根据社会环境与政策目标,制订法律并形成法制度保障,此保障意味着政府提升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的责任,同时也是人民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权利,两者协力发展具有规范实效的法律,以促进电子治理的合法与正当性。电子商务政策为广义的电子治理范围,其法政策是公私部门、部门法律跨域立法模式最具体的命题。网络科技愈发达,电子商务型态日益多样化,愈表示政策与法律需紧密结合的必要性。电子商务与经济全球化所衍生的政策与法律问题,诸如知识产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限制、域名、电子商务领域的犯罪、电子签章、电子凭证、认证机制、隐私与消费者权保护等等议题,透过国际组织与经济强权国家的经验输出,使国际组织的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涉性,这是因为要参与全球经济,便不能忽略要先取得与国际规范相符的法律规则。所以,有心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便需要将国际组织,甚至是其他经济强国、电信网络使用程度高的国家,继受其法律成为内国法制的一部份,从而可以在跨国性的网络与电子商务中创造出更多的利益、更开放的言论市场、更稳定的经济环境、移植国内可接受的政策与法律,这当然也包括两岸电子商务政策的跨域障碍解决,而政府如何评估电子商务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使法律充分扮演保护交易安全、技术创新与个人权利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机制,更是电子治理的重要议题。
  • 摘要:2015年7月21-23日第14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圆满举行.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冀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同时带动和辐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力增强和民生改善,以成效优异,获得各国一致的肯定.有鉴于"物联网"革命即将到来,所有建筑物都能运用自生绿色能源,以3D打印自制,转化整个文化与生产方式,共享经济与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崛起,甚至分享汽车、住房、工具与衣物,透过网络观赏艺术表演;从数字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浏览世界名画、阅览图书杂志;建筑物配备智能感应装置,汇整到手机操作.本文以文献探讨,探究此一利他主义兴起、体验经济盛行、共享时代的来临,走向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对立两世纪后的新经济体系,"物联网"革命带动的数十兆商机与生活的蓝海策略,在线学习将取代传统教育,从行政管理与市场治理机制,吾人亟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 摘要: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即是万众经济生活兴衰起伏的过程.有鉴于工业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Capitalism)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下,资本集中、劳资对立、阶级对立等状态日愈激烈,终至发生世界性的革命与大规模战争.第二世界大战后,欧美许多国家鉴于过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过度发展的惨痛教训,乃进行修正,经济上虽仍然实行自由市场,但以社会福利政策及制度进行补救,往福利国家偏移,以改善资本主义路线的缺失.然而,时至21世纪初的今日,资本主义自由市场里的大企业,经过数十年资本的累积与组织巨大化、跨区、跨国乃至全球化系统的拓展后,大组织、大企业寡占市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诸如此类的大资源集中发展趋势却与社会小单位的崩解产生连动,不仅造成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中产阶级也已逐渐向下沉沦,以及本文所欲探讨的重点"区域型商区及小资企业没落"等等的缺失现象均一一浮现,而这些现象更让资本主义路线缺失的恶果,亦即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加速扩大.本文即针对前述没落现象提出治理改善策略,制定相应的法律,依法行政对资本雄厚且具产业优势的大企业进行有效的控管导正措施,以维护中小型小资企业的生存空间,撑起区域型商区的繁荣,为劳工阶级、中产阶级稳固经济生活平台.
  • 摘要:公产的处分,不论是出售、分割、移转或回收,都是对该财产行使所有权,也就是对其具有绝对排他性的支配权;而透过以上所有权的行使,桃园市做为一个权利主体也跟着明确化,当然,其做为一个地方自治的主体亦因此彰显。本文以法制史的视角,论述了历届桃园市民代表会执行他们对市有财产处分的情况,并指出了在议政过程中桃园市代会流露出了本位主义,也就是以地方利益优先的思考,这也因此往往造成他们与上级机关之间的紧张;而桃园市因争取公产回收或处分公产而多次与上级单位龃龉、乃至兴讼,绝对是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的一个很特别的案例。从桃园市的案例也可看出,公产的处分不仅涉及市库的财政收入,也关乎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供给、经济繁荣、甚至于都市空间的改造。所以,审议公产议题在最基层的乡镇市级的地方自治上,其地位与影响绝对非轻。
  • 摘要:近年来,两岸食品安全危机层出不穷.中国大陆以"三鹿门"毒奶粉、"瘦肉精"火腿肠等事件最为突出,台湾地区的"塑化剂"事件和近期爆出的"大统油"和"毒牛奶"二案比较严重.这些不良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为牟取暴利,置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严重扰乱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文将对海峡两岸在法制角度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总体来说,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较于大陆而言比较完善,在监管体制、具体制度、社会监督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在刑法上,大陆地区存在法律漏洞,未形成完整体系,而台湾地区的刑法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规制也是乏力.目前,大陆地区应通过构建相对集中的监管体制,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制度和法律制度,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制定严格的违法处罚措施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 摘要: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地不断地产生许多异常之天气现象.因气候所导致的灾害风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议题.例如2009年的莫拉克风灾,由于行进速度非常缓慢,再加上于短时间内降下相当惊人的雨量,造成南台湾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值得吾人关注的是,莫拉克风灾导致的严重灾情,受限于缺乏在灾难期间有效传递的信息管道;传统官方的信息传输体系,似乎已无法因应民众大量涌入的灾情讯息.如果许多民众选择利用非官方网络的管道以传达需要援助的灾情信息时,即显现出政府未拥有一个健全的灾难信息之沟通管道.惟因"台湾数字文化协会"是在莫拉克风灾中,唯一进驻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的非营利组织,并以自行架设网站与信息平台的方式汇整灾情信息.若能将非营利组织纳入政府救灾体系之中,将有助于减少整体民间的社会脆弱度和加强政府因应灾害的调适能力.
  • 摘要: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地分析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在探索多元主体如何形构民主社会的问题意识下,从知识作为公民主体独立自主发展的权力资源基础,关切扮演地方知识门户的重要载体—公共图书馆如何透过对多元民族,特别是少数群体与弱势族群的服务,进而省思其文化治理的策略与制度设计,并透过多元文化主义对少数群体权利的论述,思考其应如何得以展现更符民主、多元、开放的人道要求,进而得以形构多元文化意识的公民社会。
  • 摘要:台湾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该如何面对、保护丰富生物,提供人类足够资源的海洋?若仅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实已属落后观点。该如何具备宏观的规划,在原有的架构下发展海洋观光与处理垃圾问题,不应该局限于点的规划;而海洋治理,其焦点也不只于主权争议,更孕育了国家与地区间的合作,从海漂垃圾以及蓝色公路的发展,即可以发现其技术上的困境与概念上的空虚-前者仅从观光的角度出发,并未探索、正视藻类增生的原因;后者也仅推崇观光,在无权责单位的管辖下肆意发展。在“要蓝色、不要垃圾”的概念下,海洋治理的困境与盲点呼之欲出。
  • 摘要:本文在一个全观型的观点下,企图整合全球化、城市品牌以及创新治理等概念来探讨城市治理的定位与核心价值.一方面是基于各城市之间竞争互动的企图心与城市的想象,以全球化方式思考城市的发展策略,并以在地化方式规划及落实城市发展的政策方案;另一方面,如何在城市创新的治理过程中,强调政策营销组合的工具运用,如何建构城市的品牌定位,如何展现差异化的城市价值,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
  • 摘要:地方政府的生态固有不同,但企图提升服务绩效和质量,应无不同。嗣后两岸的地方政府可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用上多所交流,并且互相观摩。相信两岸地方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在未来公共事务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后,将更容易落实绩效管理,而且绩效行政终将是地方政府追求目标所在。务望执事者能活用该等良善治理的工具或载具,促使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而两岸人民亦终将享有较高的幸福指数。
  • 摘要:为提升地方产业业者经营能力、创造在地就业机会、活络地方经济,行政院于2007年核定"地方特色产业深耕加值四年(97-101年)计划".该计划以发掘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地方特色产业,透过"整合加值"、"深化辅导"、"人才培育",逐步迈向"一乡一特色、全台全产业"政策愿景;并以台湾OTOP(One Town One Product)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共同标示,结合地方精致产品推广与优质形象游程规划,拓展台湾地方特色产品市场规模,有效活络地方产业与经济发展量能.另一方面,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民众所接收信息越来越快速,同时,其视野也越来越具有深度和广度,因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重要,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为了标的团体的利益着想,也为了政府政策方面的倡导,使两者的利益兼顾,得到双赢的局面,这必须探讨公共关系建立的方式,本研究的目的希望可以,整理出在不同活动执行目的下,公共关系活动所必须因应的方式.本研究以公共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透过文献分析、个案研究、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高雄市政府2010年—2013年期间,就"观光营销活动"、"农特产品营销活动"、"地区性活动"三种类型公共关系活动个案为研究范围.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光营销活动"重视流程规划;"农特产品营销"重视营销规划;"地区性活动"则是重视政策倡导,三种类型的活动都会加入政策倡导的部分.而"农特产品营销活动"及"地区性活动"满足目标团体所提出的需求,此外,也发现了越大型的活动越重视媒体宣传,最后,三种活动皆会在活动后做出检讨改进.本研究并提出若干政策与管理建议,以作为理论与实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摘要:本文以“创意治理的利基与危机”为题,探讨近期台北市政府新上任的行政团队,不时以创意(不同于传统逻辑方式)的治理模式,本文认为创意治理具有若干利基或特色;也会产生危机与风险。其利基包括:体现尊重民意、以民为主的精神;影响舆论,吸引媒体注意,间接也唤起了市民参与的心理等。然而,创意治理也衍生一些危机或风险,例如:创意治理可能危及“法治原则”;模糊了“权责相应”的课责机制等。
  •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台湾节庆活动从过去、现今、未来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节庆的形成皆与常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具有"消灾、祈福、纪念、团圆"等特性,突显出人们对祖先的虔心感恩,与敬天法祖的传统美德.而1970年代,台湾大量的硬件文化建设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盘,1980年代与1990年代所开展的文艺季活动与地方文化复兴活动,凝聚地方文化意识,在这二十年间,台湾开始出现一股新兴节庆的热潮,逐渐改变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地方关系.相较于台湾传统的岁时节庆和戒严时期的政治节庆,这些从1990年代开始涌现的现代节庆,让台湾变成一个宛如"节庆之岛"的现代奇观.而台湾每年上百个的节庆活动中,看到的是许许多多复制式的活动,许多乡镇并没有实际去寻找属于自己地方的历史光环,而是不断地抄袭别人的成功经验.在现今全世界每年属于常规性的庆典活动达一百多万种,结合四亿多人的参与,估计共创造出二百五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可知目前庆典活动已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新兴产业(IFEA,2008).节庆活动不但在观光发展下,重新赋予时代的新意涵,成为观光发展重要的行销策略、发展趋势及最重要型态外,更在相关单位重视下,经转换运用以增加观光目的地吸引力、活化观光景点,并以永续之理念来经营,地方节庆为日后举办之最佳指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