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
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

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13-05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针对"肥胖矛盾"现象,调查健康体检人群不同体型表型的患病率以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并比较肥胖但代谢正常的个体与体重正常但代谢异常个体之间的心血管压力的差异,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疾病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研究(DREHM study)中的6438名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并测定心血管压力指标值(包括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桡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脉压差(PP)和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研究对象进一步按照体质指数(体重正常,<24.0;超重,24.0-28.0;肥胖,≥28.0)和代谢是否异常(代谢正常,0-2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异常;代谢异常,≥3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异常)进行体型表型分型.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空腹血糖、高C反应蛋白、高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值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在DREHM研究中有12.0%的体重正常个体代谢异常,也有40.1%的肥胖个体代谢正常.体重正常但代谢异常者比肥胖但代谢正常者的运动强度低(男性age-adjusted p=0.005,女性age-adjusted p=0.017)、健康饮食得分低(男性age-adjusted p=0.005,女性age-adjusted p=0.002).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生活方式以及腰围后,肥胖但代谢正常的者比体重正常但代谢异常者有较低的hs-cTnT检出率(OR:0.43;95%CI:0.32,0.59)、NT-proBNP对数转换值(βestimate:-0.07;95%CI:-0.13,-0.003)、baPWV对数转换值(βestimate:-0.04;95%CI:-0.05,-0.03)、PP对数转换值(βestimate:-0.03;95%CI:-0.07,-0.001)和cSBP值(βestimate:-3.66;95%CI:-6.51,-0.82).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与"肥胖矛盾"有关的体型表型比较常见.体重正常但代谢异常者比肥胖但代谢正常者存在着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并且,体重正常但代谢异常者存在的心血管压力也高于肥胖但代谢正常者.临床上应鉴别不同体型表型并给予差异化管理.
  • 摘要: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制度在糖尿病管理中的路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现管的糖尿病患者的建卡及随访资料的数据统计,来反映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糖尿病管理路径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实施后,通过其有效规范的管理路径,社区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率、管理率、登记率、随访率、规范管理率、服药依从率等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实施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重指数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糖尿病的管理路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状态是指当已有动脉硬化证据,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严重粥样硬化狭窄而导致明确临床症状的情况。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分析动脉硬化的前期亚临床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对体检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本研究探讨了健康体检人群的一般情况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各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并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出现斑块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也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随颈动脉斑块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因此,在体检人群中,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其它危险因素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 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高血压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09例年龄56.59±10.79岁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IMT作为颈动脉硬化指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正常组、硬化组、斑块组.结果:三组间随着颈动脉硬化的加重,Egf逐渐降低,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590)、吸烟(OR=0.434)、收缩压(OR=0.018)、舒张压(OR=-0.023)、血糖(OR=0.124)、甘油三酯(OR=-0.136)、Egfr(OR=-0.008)与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相关.对不同性别组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男性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Egfr(OR=0.991)明显相关,但在女性中颈动脉硬化程度仅与年龄有关.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进展,Egfr呈下降趋势且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 摘要:目的:检测肥胖痰湿体质人群血清内皮功能关键指标NO及其相关指标,并与肥胖非痰湿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比较,揭示肥胖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为从痰湿体质角度进行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平和体质组25例(N),肥胖痰湿组33例(OPD),肥胖非痰湿组31例(OPD),代谢综合征组(MS)24例,进行BMI、WC、体脂率等肥胖相关指标检测,及代谢综合征指标DBP、SBP、FPG、TG、HDL-C、LDL-C、TC进行检测.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iNOS、NOS含量,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值(HOMA-IR).结果:①与N组相比,MS组无论肥胖程度还是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ONPD组肥胖程度明显增高,SBP显著增高,其余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OPD组肥胖程度显著增高,SBP、DBP、TG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FPG、LDL-C、TC无明显变化.②OPD与ONPD组相比,在肥胖程度上无明显差别,DBP、TG有显著增高,其余无明显变化.③与N组相比,NO含量肥胖非痰湿无明显变化,OPD及MS组有显著降低.NOS含量OPD组有显著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MS组与OPD组相比亦有显著降低.iNOS在ONPD组无明显变化,OPD和MS组有显著升高.OPD与ONPD相比亦有显著升高.④MS和OPD组水平显著增高,ONPD组有程度的升高,但无显著差异.OPD和MS湿组较ONPD组亦明显升高.结论:肥胖痰湿体质人群在构成MS诊断前即出现内皮功能紊乱征兆,相关指标NO、iNOS及IR出现明显的变化,是否具备痰湿体质是肥胖者内皮功能紊乱危险度的关键因素.提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早关注痰湿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早干预,对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健康管理在"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控制医疗卫生总费用"方面已经有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在总结国际的经验上,提出社区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特别在"4CH8"模式方面提出新的观点:"4C"就是健康管理的四个环节(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风险的评估、健康风险因素的干预、健康风险因素干预后评价);"4H"就是四个健康管理家园(儿童健康管理家园、妇女健康管理家园、老人健康管理家园、慢性病健康管理家园);"8"就是8个健康管理模块:生物学健康管理(血压和血糖)模块、心理学健康管理模块、社会学健康管理模块、睡眠健康管理模块、眼保健管理模块、体重管理模块、膳食管理模块和体质分析模块.
  • 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健康管理领域研究的合作现状及演进过程,为相关机构及学者开展健康管理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Ⅱ对收集整理的2180篇期刊文献进行分析挖掘.结果:国内健康管理研究相关文献量自2007年突破百篇后,呈逐年增长趋势,近3年趋于平稳,年均446.7篇.共有4216位作者参与了2180篇文章的发表,平均每篇1.93名作者.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青海、西藏、贵州、海南外,其它地区均有教育或科研机构涉及健康管理研究,发文量以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四川居于前列.出现频数大于及等于5的作者共有46位,其中黄建始、鲍勇、吴建国等学者居于前列.出现频率大于及等于15或中心度大于0的关键词共有44个,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为当下研究之热点,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及学生健康管理则为今后研究关注的重点所在。结论:国内健康管理研究近年来显著发展,在诸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的引领下,正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团队加人到健康管理研究的队伍中来,然而健康管理领域的科研合作关系从总体卜看仍较为松散,跨领域、跨地区、跨机构的合作较少,有关机构及学者应重视健康管理研究的区域性合作,努力搭建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健康管理学习与交流平台,从而推动我国健康管理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
  • 摘要:目的:分析探索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因素,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象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同时完成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糖、血脂的21074名人员.用IBM 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资料的描述使用绝对数和构成比(%)表示.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对11个可疑因素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1074例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37%,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33%和46%.男性患病风险明显低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甲状腺结节风险增加;11个可疑因素中年龄、性别、腰臀比与体重指数是甲状腺结节的患病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甲状腺结节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年龄与性别是预防甲状腺结节患病的不可变的因素,但是体重指数、中心性肥胖、高密度脂蛋白是可控指标.另外,随着彩色超声用于健康体检的普及,更利于甲状腺结节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和治疗.
  • 摘要:目的:建立华北城市地区成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方程式.方法:对来自华北城市地区进行过基础体检符合健康成人条件的1200例(男性600例,女性600例)体检者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第1秒量(FEV1)等5个常用肺通气指标,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求得各指标预计方程式,并与ECSC、Knudson等常用预计方程式比较预测值和实测值差异.结果:肺功能指标中FVC、FEV1、FEF25%、FEF75%存在性别差异,FEV1/FVC无性别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男、女性肺功能指标FVC、FEV1、FEF 25%、FEF 25%均与身高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而FEV1/FVC与身高及年龄均呈负相关,五项指标与体重均无明显相关性.建立的肺功能指标的预计方程式,与其他预计方程式比较,本方程预计值与实测值差异最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肺通气功能的预计方程式较适用于华北城市地区成人.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新诊糖尿病患者(病史小于3年)出院后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住院好转出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通过以下几组进行分析: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及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组,每组各选取病例数189例之间.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于出院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并在出院后的第7~12个月实施积极干预.结果:出院后6个月时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及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组等各项依从性指标低于3个月时的问卷结果,血糖控率仅为25.4%.通过6个月跟踪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出院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达81.5%.结论:对糖尿病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健康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强化遵医行为,达到血糖的有效控制.
  • 摘要:4P医学理念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影响整个国家健康管理和医院的发展格局.本文在全面系统分析未来4P医学与健康管理内涵一致性的基础上,阐述了4P医学为健康管理和医院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结合当前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索提出了下一步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的战略思考,并借助西南医院近年来开展的"大健康观"管理实践,系统的设计了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并进行探索实践,提出要树立大健康观、打造4P医学实体诊疗平台、构建学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体、开展全过程优质健康服务、实现区域健康管理联动等创新举措,力求实现健康管理的四个转变,即由理念到医院发展战略和学科实体的转变,由院级平台向学科综合体的转变,由健康管理片段式的服务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系统转变,由无序的市场竞争向区域统筹的高效模式转变,力求为政府和医院加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体检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方法:培养体检服务理念,成立体检服务部门,完善服务制度和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组织问卷调查小组在2012年9月-2013年4月随机对体检客户抽查,分析客户需求和体检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问卷显示体检客户选择本体检中心的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单位选择、医院口碑和朋友推荐;影响选择的因素排列前三位分别是: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医院口碑;体检服务模式实施前后各项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X2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体检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建立有效的体检服务模式,加强体检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提高体检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增加体检中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医疗资源整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公立医院整合,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现状的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2245例海南地区查体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215份,其中报告高血压513例,患病率为23.2%,高血压组的总体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对生命质量有负面影响,是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海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行干预时应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从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 摘要:文章介绍了健康管理国内外发展状况,论述了健康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并对新疆健康管理学科的建设从健康管理与促进的研究、新疆常见疾病健康管理研究、健康保健与养生的研究、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明确了新疆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文中就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的建设从健康科普教育、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建认新疆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建认创新性社区全科医师服务模式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新疆健康管理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4440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况,选取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为研究的生理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体检人群心理状况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体检人群中女性焦虑阳性率为21.6%,高于男性(11.4%,x2=83.18,P<0.01);年龄小于30岁的人群焦虑阳性率最高33.5%,且随着年龄增长,焦虑阳性率逐渐降低,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焦虑阳性率有增高;教育背景为小学的体检人群焦虑阳性率为最高33.6%,且随着学历的增高,焦虑阳性率逐渐降低.SCL90中阳性率较高的因子为:强迫(F2)(60.4%)、敌对(F6)(44.5%)、人际关系敏感(F3)(43.3%)、躯体化(F1)(43.5%)、偏执(F8)(38.7%)、焦虑(F5)(36%),且轻度症状者居多.经SAS测评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下人体FT3、FT4、BMI、SBP、LDL-c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躯体化(F1)下,SBP、DBP、FT3、FT4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F2)下,SBP、DBP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情绪的相关因子评分多与BMI、SBP、DBP、TG、FT3、FT4呈负相关,而与LDL-c成正相关.结论:体检人群中具有焦虑情绪的个体多与女性、年轻、学历低等因素相关;且焦虑因子评分越高,BMI、SBP、DBP、TG、FT3、FT4有降低趋势,而LDL-c有增高趋势.
  • 摘要:解析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对比国内外健康管理模式,了解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优势,提出了构建"治未病"工程的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公共媒体平台为依托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多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巩固和扩大健康管理工作成效.
  • 摘要:目的:探讨X线、低剂量螺旋CT(LDSCT)在健康体检中,对早期肺癌筛查的实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4月份至2013年2月份的健康体检人数中,随机抽取符合肺癌高危人群标准(年龄≥40岁,吸烟1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18500例,经X线平片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肺部结节128例,其中钙化结节53例,非钙化结节75例;而非钙化结节中单发实性结节48例,多发或部分实性结节27例,最后确诊并得到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无任何呼吸道症状者12例.结果:从16例早期肺癌患者中,X线平片检出13例,检出率为81.2%;明确诊断3例,诊断率为18.7%;高度怀疑需做CT扫描确诊者11例;误诊2例;无漏诊;低剂量螺旋CT检出16例,检出率为100%,诊断14例,诊断率87.5%;2例需支气管镜检或穿刺活;现16例均通过支纤镜检或病理活检确诊为早期肺癌,已行手术治疗.结论:X线是肺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早期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而低剂量螺旋CT是X线的最有效补充,尽可能检出X线所不能发现的癌灶,对早期肺癌也有良好的定性诊断.特别是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和螺旋CT(spiral CT,SCT)扫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起着很大的实用价值.
  • 摘要:近几年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健康产业就开始了采用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运营,由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而健康管理中心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也正在以一个空前的速度在增长,但我们从这巨大的"数据海"里发现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本文将探讨数据挖掘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规则.文章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内的现状,介绍了健康体检信息的特点,模式的多态性、不完整性、时序性、冗余性以及隐私性。健康体检信息挖掘具有效率性、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标准化等特征,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决策树方法、关联规则方法实现,其可自动预测疾病趋势和行为,并可运用到疾病预测和分析中。健康体检数据的特征使得其数据挖掘与常规的数据挖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仍遵循一般的知识发现过程,即理解应用领域、理解数据、准备数据、数据挖掘、评估所得到的知识、应用所发现的知识。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脉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国际医学中心健康体检的480例首次行冠脉CT检查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及对照组240例,观察组以临床路径途径进行管理;对照组按常规操作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心率血压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前焦虑程度较宣教前显著下降(88%降至36%),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焦虑症状、心率血压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及相关人员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冠脉CT检查,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科学,提高了检查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并提高了护士的学习能力及业务技能.
  • 摘要:目的:探究辽宁省辽西地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对于患有宫颈癌与感染人乳头状瘤样病毒(HPV)感染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中药和健康管理模式管理的应用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方法:本文章采用最新关于健康管理方向的"治未病"理论,对感染人乳头状瘤样病毒(HPV)感染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中药和健康管理模式管理综合治疗方法.结果:(1)对297例HPV-DNA阳性患者,经过健康管理方案后六个月进行复查,发现其中201例阳性患者转为阴性.(2)其中36例CIN患者经中药综合治疗干预后,一年后复查,发现31例患者未发展为宫颈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未病"联合健康管理等有效措施,做到早期发现、及早处理癌前病变,迅速阻断病程,为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治愈率开拓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对防治宫颈癌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对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目的:调研嘉定外冈社区高血压免费给药政策的实施情况,了解免费给药情景下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外冈社区3032名受益人群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2990份.结果:统计分析后发现未纳入免费药物范畴的非洛地平、替米沙坦的使用比例为13%和6%,高于部分免费药物.数据还显示,免费给药受益人群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概率为5.38%,居并发症首位.结论:外冈社区的6种免费高血压药物无法完全满足免费药物受益人群的治疗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费高血压药物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免费给药政策实施的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全体职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3950例本院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问卷调查分析,并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结果:我院全体职工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0.78%,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40.31%和40.94%.各年龄段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且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P<0.05).与未检出甲状腺结节的职工比较,检出甲状腺结节职工的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职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甲状腺结节病因研究和一、二级预防.
  •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非糖尿病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脉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查体的1547例中老年查体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患者),依据HbA1c数值分为<5.7%(A组)和HbA1c位于5.7%~6.4%之间组(B组),对两组人群年龄、脉压、体质指数(BMI)、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与脉压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组共912例,B组635例.两组中老年人血尿素、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脉压,体质指数,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血压检出率B组均高于A组(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以α入=0.05,α出=0.05为筛选变量的标准,在中老年非糖尿病者中,脉压与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HbA1c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非糖尿病者中HbA1c与大血管病变有关,可作为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预测及管理的指标.
  •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大样本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北京地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并做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283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815人检测了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以性别、年龄分层,按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分为:甲状腺实性结节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组、甲状腺囊性结节组、以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伴囊/实性结节组,分析各组流行病学特征.并比较甲状腺结节组和甲状腺正常组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北京市22839例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31.4%(7181/22839),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37.6%(3315/8795)明显高于男性的检出率27.5%(3866/14044)(χ2=259.1513,P<0.01).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上升(P<0.01).甲状腺结节中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实性结节占69.4%(4983/7181),囊实混合性结节占20.7%(1486/7181),囊性结节占4.6%(328/7181),弥漫性病变伴囊实性结节占5.3%(384/7181).除囊性结节外,其余各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甲状腺结节组和甲状腺正常组的血清TSH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明显相关,应重视其随访及早期诊治.
  • 摘要:目的:对清以前医籍中有关先天体质的术语及其内涵进行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为检索对象,对获得的938篇有效文献进行梳理.结果:1.清以前共有9个先天体质术语,依次为"禀气"、"禀质"、"禀受"、"禀赋"、"所禀"、"赋禀"、"气禀"、"禀体"与"素禀",其中出现率高的是"禀受"(33.27%)与"禀赋"(32.99%),"禀气"是唯一从隋朝一直沿用至明朝的先天体质术语.2.构成先天体质的要素有5个,分别为形体、父母遗传、寿命、气血、地域.出现率最高的是形体(32.11%).3.父母遗传因素与生活习惯、同房情况、母亲孕期的生活习惯与用药有关.4.先天体质强弱的判断依据小儿的生长发育、外形、神态、神智、脏腑与肢体功能、指纹与脉象等.结论:1.清以前表述先天体质的术语均带有"禀"字;2.父母遗传是构成先天体质的重要因素;3.先天体质的判断不仅涉及身体的结构—形体表现,也涉及身体的功能—气血表现,还与生命质量的重要标志—寿命相关.古代中医有关先天体质的探讨对当今的健康认知与健康维护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摘要:目的:对上海市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群组干预管理并评价其干预效果,以探索高血压管理的新型模式.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400名自愿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00名干预组和200名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6个月后,比较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症状效能、疾病效能、体锻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技能、健康状况(健康自评、精力、情绪低落、健康担忧)及血压(血脂、腰臀比、体重指数)等生物学指标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自我效能,健康状况的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分别多下降了4.84mmHg和2.07mmHg,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多下降0.24mmol/L.体重指数、腰臀比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较常规的三级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及血压水平.
  • 摘要:目的:了解肥胖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析及超重、肥胖率与年龄、性别、民族关联性及维吾尔族、汉族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与超重、肥胖有关联性,汉族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年龄大、高血压家族史、男性、腹型肥胖者的比例高(均P<0.05);维吾尔族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年龄较大、男性、肥胖比例高(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体重指数、家族史与汉族高血压病独立相关;年龄、腰围、体重指数维吾尔族高血压病独立相关.结论:年龄、腹型肥胖、体重指数是维汉高血压病共同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新型培训策略,提高针对高端人士服务的护理人员素质,探讨高端健康护理的新模式,促进高端护理科学规范发展.方法:通过转变护理理念、把握护理特点、拓展知识培训、提升技能培训、规范礼仪培训的策略,提升高端人士健康护理的质量.结果:高端护理人群日趋增加,服务水平质量迅速提升,培训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结论:高端健康管理要以管为纲、以护为主、以训为本,以创造文明舒适科学的人文环境和医疗水平,才能做大做强高端健康管理护理事业.
  •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预防诊治骨质疏松奠定基础.方法:对我体验中心2849例体检人群,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的检测,计算出体重指数(BMI).结果:2849例体检人群中,骨代谢异常组中,男性占37.3%,女性占44.9%,女性患病人数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值逐渐减少.骨代谢异常组中,男性各年龄组间患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 P>0.05);女性40岁与5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4 P<0.05),50岁与6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 P<0.05).骨代谢异常组患者TC、血压水平均高于骨量正常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结论:女性患病人数高于男性,年龄、TC、血压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高BMI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所以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维持一定的BMI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 摘要:文章从改变医院管理模式滞后的现状、医院经济管理地位突显、医院管理手段急需改进三个角度介绍了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以人为本思想和与时俱进思想的医院创新经营理念。同时现代医院的运营模式也需要创新,可采用扩大防癌宣传,开设肿瘤咨询门诊,建认详细患者家族及生活习惯的档案系统,建认顺畅的随访体系,保持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等方法。医院还需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机制、分配激励与动力机制、绩效管理制度的创新等鼓励机制,去保证新的模式顺利推进。
  • 摘要:目的:在社区开展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卫生人员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方法:在天津市的2个行政区的6个社区建立基地,采用糖尿病风险筛查技术,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307人.采用健康管理技术对该人群进行三个月强化及九个月跟踪的健康管理.结果:通过健康管理技术的实施,分析管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包括能量摄入、有效运动量、体重、血压、血清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有显著性下降,经统计学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管理是预防和遏制糖尿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自创糖尿病筛查量表与糖尿病(DM)、糖耐量受损(IG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体检人群中进行DM量表筛查,血生化指标、餐后2两小时(OGTT2h)血糖、体格检查及EZSCAN检测.根据OGTT结果,将人群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前期组(Pre-DM组,包括IGT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及正常对照组(Non-DM组).结果:①三组之间,年龄、及各项检测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M组及Pre-DM组人群年龄、生化、血压指标平明显高于Non-DM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Non-DM组(P<0.05).DM组FBG、BMI水平明显高于Pre-DM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Pre-DM组(P<0.05).②年龄、静坐少动生活方式、每餐主食量二两以上、饮酒史、糖尿病家族史、男性腹围超过90cm、女性腹围超过85cm、BMI、高血压、高TG,其OR(95%CI)分别是:2.65(1.71-4.10)、10.45(5.30-20.57)、58.58(24.90-137.83)、3.97(2.09-7.47)、13.10(6.08-28.26)、3.87(1.69-8.87)、1.79(1.18-2.70)、2.40(1.61-2.58)、7.81(1.56-39.11)及1.75(1.14-2.70)与DM及IGT的显著相关,EZSCAN阳性与其相关性也有统计学意义,OR(95CI)为1.91(1.25-2.93).结论:量表中静坐少动生活方式、饮酒、每餐主食量、腹部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年龄、EZSCAN检测阳性是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以上指标适合用于中国人的糖尿病风险评估.
  • 摘要:目的:以冠脉造影"金标准"为依据,探讨应用TTM技术筛查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95例怀疑冠心病拟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完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盲法进行TTM扫描后,按照标准方法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95例患者中,有心绞痛症状86例,心电图阳性发现44例,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8例;冠脉造影显示冠心病患者65例;TTM提示心肌供血不足75例.应用TTM判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6.67%,正确率为78.95%,阳性预测价值(PV+)为86.67%;阴性预测价值(PV-)为100%.相对于从临床症状判断,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种方法来讲,TTM检查的灵敏度最高,达100%;正确率最高,达78.95%;PV-和BPV-均最高,达100%.并且,TTM判断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程度越重,冠脉造影显示的最大狭窄率也越大.结论:TTM作为一项无创,完全无损伤的检查不仅能够灵敏地筛查出冠心病患者,也能很好地排除冠心病,还能够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TTM非常适合在健康人群中广泛用于冠心病的筛查.
  • 摘要: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血压边缘升高时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对血压升高的影响.方法:以2010-1013年国际医学中心体检人员资料,分高血压前期组和理想血压组即对照组危险因素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根据体检人员高血压前期血压边缘升高发现年限分为3亚组:1年组、2年组和3年以上组,并与同期其它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前期组LDL-C、体重指数(BMI),腰围(WC)异常的危险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前期组有45.3%至少合并一项边缘代谢异常,而对照组仅有15.2%(P<0.01).三亚组中血压边缘升高时间越长,合并其它相关边缘危险因素越多.结论:高血压前期血压边缘升高时与其它相关危险因素如WC,BMI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边缘性升高持续时间越长其合并的相关边缘危险因素越多.
  • 摘要:目的:了解沈阳区域居民骨密度情况,分析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防护措施,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356例体检者的骨密度检测资料,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2356例体检者中,骨量异常有2075例,约占88.07%,其性别、不同年龄段、体重指数(BMI)及骨量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骨量减少率较高,与增龄、体重相关性好,在男性同样重要,早发现、合理指导意义重大.
  • 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南北方地区中年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差异,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H)检测南方及北方共11个地区1568名健康体检的中年人群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使用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调查受检者与食物不耐受中相关的六类食物的日常摄入情况.结果:所调查的受检者总体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45.8%,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分别为62.3%和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前3位主要不耐受的食物是:螃蟹、鸡蛋、鳕鱼和鸡蛋、螃蟹、牛奶.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在螃蟹、鳕鱼、大豆、大米、西红柿不耐受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饮食习惯的调查中显示:南方、北方地区受检者日常摄入频次较多的食物中在谷类、鱼类、牛奶、蛋类、豆制品类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与饮食习惯没有相关性.结论:中国南方、北方地区中年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北方地区人群应针对食物不耐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改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对于重度不耐受的食物避免摄入或进行食物替代.
  •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岗位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识别各岗位存在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各岗位风险的发生率、体检者对体检中心的投诉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风险管理后,岗位风险的发生率由32.44%下降到7.56%,体检者对体检中心的投诉率由5.33%下降到0.89%,满意度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岗位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体检中心岗位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利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摘要:目的:用简便方法为糖尿病人的合理膳食提供简单、准确、可操作的膳食建议.方法:根据食物交换份理论、食物的手测量法则和糖尿病人每日膳食总热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单位换算、体型系数的确定推导出食物交换份快速估算法计算公式.结果:快速估算法计算食物交换份:每日食物交换份数≈体重(kg)×体型系数(根据体型选择)+纠偏常数.计算过程简单、快速,与经典细算法比较,用配对秩和检验,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与食物交换份手测量结合使用,可以快速、直观的给出膳食医嘱.结论:"食物交换份的快速估算与手测量"结合使用,比以往其他算法更加简便实用,精确性也不差.医生和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和饱腹感进行简单的调整,使该方法更加准确.
  •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脉压总和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以及在动脉硬化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接受全部检查项目者,共计20748人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了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以及吸烟饮酒嗜好等.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检测受测者的体脂肪率、四肢脉压以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研究分析了上述各因素对四肢脉压总和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人群中(例如,男性、女性;吸烟者、不吸烟者;不饮酒者、偶尔饮酒者、经常饮酒者)四肢脉压总和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同时,发现四肢脉压总和与年龄、体重指数、体脂肪率以及所测各生化指标(除HDL-c)成显著性正相关.四肢脉压总和与HDL-c成显著负相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四肢脉压总和变化趋势相同,且二者之间显著性正相关(r=0.4616;p<0.0001).结论:四肢脉压总和与动脉硬化指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成显著性正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情况,并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辅用于诊断动脉硬化.
  • 摘要:目的:了解某证券企业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了解健康促进需求情况,为健康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该企业去食堂就餐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健康危险因素的情况及健康促进需求情况.结果:男性处于高风险的比例高于女性,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0.020).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控制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下,本研究发现,年龄为危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OR=3.127,95%CI 1.020-9.591,P=0.046).最主要的健康知识需求是营养学知识(69.6%),健康促进方式是健康体检(64.6%).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职工的健康危险因素不同,在企业实施健康促进首先开展职工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调查.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对129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仅28.68%的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前核对胰岛素的种类和剂型,在注射前检查笔芯中药液的性状、有效期的患者只占42.64%;37.98%的患者对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掌握全面;41.86%的患者对拔针后是否需要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回答正确.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正确掌握运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操作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人群抗核抗体(ANA)检测资料,揭示健康人群ANA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健康人群筛查ANA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15项特异性抗体.结果:1.体检人群中,ANA滴度>1:100阳性率为14.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9.0%,女性阳性率为19.0%;ANA滴度>1:320阳性率为5.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3%,女性阳性率为8.7%;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NA滴度>1:320时,男性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平缓上升趋势,女性则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出现两个高峰;3.ANA滴度>1:320阳性人群15项特异性抗体阳性率44.2%,按出现频率排序前三名是:抗-Ro-52:14.2%;抗-M2:12.7%;抗-SSA:9.6%.结论:体检人群各年龄段均存在ANA阳性者,且其分布规律随性别、年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健康人群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及更年期的女性筛查ANA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筛查阳性人群应做好自身免疫病(AID)防御知识的宣教及追踪随访工作.
  •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了解主要健康评价量表的特点,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提出我国健康评价发展的对策,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适合部队的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官兵健康素养,促进和维护官兵健康.方法:采用自行编制《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和压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选取南战区官兵于健康管理前和健康管理2年后进行问卷测评.结果:健康管理后官兵除"满意精神状态"、"满意沟通交流技巧"、"对军人职业满意荣耀"这3项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健康管理前、后官兵总体上倾诉对象在朋友和心理医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官兵有心理压力、困惑时找心理医生者明显增加,健康管理后选择朋友和心理医生作为倾诉对象的官兵显著增多.结论:在部队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服务、疾病咨询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明显改善了官兵的心理状况,义务兵受益最大.
  • 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成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的关系,为非糖尿病成人中NAFLD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于2010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保健中心开展一项有关非糖尿病成人的横断面研究,纳入分析4710例非糖尿病成人的年度健康体检资料,根据血清HbA1c水平四分位数将其分成4组(男性:≤5.4、5.5-5.6、5.7-5.8和5.9-6.4%;女性:≤5.3、5.4-5.5、5.6-5.7和5.8-6.4%);通过比较NAFLD人群与对照人群血清HbA1c水平的差异,及不同血清HbA1c水平人群NAFLD患病率和NAFLD患病的危险性的差异,并作血清HbA1c水平识别NAFL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分析血清HbA1c水平变化与NAFLD之间的关系及探讨血清HbA1c水平在识别NAFLD中的价值.结果:NAFLD人群血清HbA1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5.72%±0.32%vs.5.57%±0.29%,P<0.001);且NAFLD患病率随血清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P for trend<0.001);当调整年龄、性别、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LDL-C,尿酸和HOMA-IR的影响后,与血清HbA1c水平最低组相比,其余三组NAFLD患病的危险性逐渐升高,OR值(95%CI)男性分别为0.96(0.75-1.24)、1.39(1.07-1.80)和1.57(1.19-2.06),女性分别为0.82(0.42-1.60)、1.30(0.71-2.36)和1.99(1.11-3.58).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HbA1c水平识别NAFLD的截断值男女均为5.65%(ROC曲线下面积男性0.624和女性0.717).结论 在非糖尿病成人中,升高的血清HbA1c水平是NAFLD患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HbA1c水平变化与NAFLD患病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即使在调整相关的混杂标量后.另外,血清HbA1c水平识别NAFLD的截断值男女均为5.65%(ROC曲线下面积男性0.624和女性0.717),提示血清HbA1c水平可能是NAFLD的一个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 摘要:目的:构建区域性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综合专家的建议筛选指标条目,结合专家赋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65,确立了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29项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基础质量(0.395)、环节质量(0.392)、终末质量(0.213).结论: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内容覆盖全面,结构设置合理,可作为衡量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工作的评价工具.
  •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4968名,询问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等,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并应用动脉硬化仪检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男女性随年龄的增长baPWV值均逐渐升高,60岁以前男性的baPWV值明显高于女性,但6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的二次方、收缩压、BMI、空腹血糖、血尿酸和高血压病史均是男女性baPWV的影响因素,男性的甘油三酯也进入了回归方程.年龄、收缩压对PWV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于0.38.讨论:本地区体检人群的baPWV值随性别、年龄呈不同的分布特征,应加强对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baPWV的监测,早期预防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 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矛盾事件时有发生,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本文拟研究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553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用一般健康状况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和压力反应量表来评价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探索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有效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结果:在553例调查对象中有141例健康状况不良,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25.50%.GHQ-12得分在不同的年龄、性别、科室、职称、学历和婚姻状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越大,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越高.结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较高,高于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不良水平.其中女性、临床科室、专业技术初级职称、大专的医务人员较为严重.年龄、性别、科室、职称、学历和婚姻状况、工作压力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型糖尿病客户资料223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分为两组,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检测并比较两组中血脂、脂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尿素氮和血肌酐等情况.结果:两组中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组中α脂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沉均显著性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Hp感染在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机制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动态心电图(Holter)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06个客人进行有效检查,远程动态心电图检测前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分析报告;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情况比较有意义,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心律失常诊断;结论:在体检中常规开展动态心电图能为体检客人完整、真实地反映出其心电活动图,及时用于诊断和评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 摘要:本文循证了国外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和经验,回顾了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经验,对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进行了SWOT分析,并就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提出发展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军校新学员军训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180例军校新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干预组除常规军训外另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军训开始前和军训后对2组学员进行心理状态评价.结果:两组军训开始前SCL-90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军训后1月后SCL-90量表中干预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分值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军校新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运用信息化软件将ABCD2 TIA危险因素分层评分表设置到脑卒中早期预警信息系统中.通过此系统对门诊患者进行筛查,分出脑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及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方法: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诊疗系统(HIS系统)内安装脑卒中早期预警信息系统(ABCD2评分表).全科医生通对35岁以上居民首诊,进行一次脑卒中早期预警测评.资料完整的人群根据有无卒中史,对无卒中史的采用ABCD2评分方法,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并对高危人群进行药物干预,随访30天、90天发生脑卒中的概率.结果:通过ABCD2评分法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评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为低危组(≤3分)为5611人,中危组(4-5分)为143人,高危组(6-7分)为127人.对中、高危的270人进行干预及随访,随访30天有17人发生脑梗死,随访90天有5人发生脑卒中;2人退出;3人转诊.结论:脑卒中早期筛查并给予正规的药物干预能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建立慢性病生物样本库及管理系统,为慢性疾病的基础、临床和公共卫生研究提供生物样本.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现场采集60岁以上慢性病病人的血液标本,分装后于-80℃低温冷冻保存;借鉴国际上ISBER生物样本库的先进经验制定一整套慢性病生物样本库的管理规范,通过数据接口把样本信息与闵行居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中捐赠者的流行病学信息,临床诊断信息相关联.结果:共招募到10115人,标本数共60690份,同时把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信息与样本信息关联起来.结论:建立的慢性病性病生物样本库为研究慢性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并为闵行区人群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在全科医生指导下,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成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在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指导下进行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为期半年的自我管理,血压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均有提高,管理前后比较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树立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及患者对社区全科医生满意度管理前后比较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医生指导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控制血压的特点,值得推广.
  • 摘要: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实施了家庭医生制"12345"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家庭医生团队责任心、家庭医生地位和工作效率,实现服务个性化,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家庭医生人员缺乏、双向转诊政策不到位、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化网络程度不全、不到位.建议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完善.
  • 摘要:中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形成规模产生较大效益还需一个发展过程。我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需建立起健康管理学科的理念,形成其行业标准,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发展,加强全程数字信息化健康管理,并拓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领域。
  • 摘要:" 治未病" 是中医理论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它包括" 未病先防" 和" 既病防变" 两个方面,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 的功能和思维理念颇为吻合.将三级医院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一级医院, 使社区医院能够更好地开展治未病工作, 做到治未病思想、理念、工作的更广传播, 培养一支社区治未病医疗人才队伍.
  •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健康体检机构从业人员的基本现状,论述了其知识更新的必要性,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质量控制与改进的需要以及新理论与新技术的需要。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的主要模式有在职培训、院外培训两种,通过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人员知识更新意识明显增强,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体检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健康体检机构作为健康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知识多少,能力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体检的质量和效果,也间接关系到健康管理机构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水平、质量标准和学术成果等,因此,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和重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积极探索和实践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不同需求下的知识更新模式,如可尝试区域内各体检机构联合培训或区域外体检机构跨区互训等机制,以更好地推动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的内涵建设和发展。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3706例金融系统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现状,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为依据,对2010年1~9月间在我中心体检的金融系统员工3706例的体检数据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诊断代谢综合征551人,发病率14.87%(551/370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2.48%vs.6.63%,p<0.01).患病率随年龄明显增长.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分析:超重/肥胖伴血脂紊乱患病率较高.结论:金融系统中健康体检人群中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超重/肥胖伴血脂紊乱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该人群工作紧张、精神心理压力大、运动时间少有关,提示要加强金融系统人员的健康管理以减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