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克拉玛依
  • 出版时间: 2011-07-24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围绕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的内在构建,重点探讨沿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区域互动合作的动力机制、协调与约束机制、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和信息交互机制构成了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的内在构建,基于对于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内在建构的分析,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关于建构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合作机制的思路:激活产业互动的内在动力,加大政策引导的外在动力。建立互动合作的框架性制度组织,采用必要的行政约束机制。制定利益分享制度规范,设立区域互动合作发展基金制度。加强省内各行业协会、行业联盟的组织建设,提高政府间信息的透明度。
  • 摘要: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效果不佳,主要的原因是金融机制不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了对于处理银政关系的思考,要使银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根据目前的现状和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双方的立足点都是创新。金融创新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对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等的重组和创造。金融机制外部的创新与金融机制的创新相符,建立区域金融机制管理协调机构,以此取代并突破地方政府对金融机制运行的不必要干预。加紧制定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金融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原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的框架内,增加与区域金融运行相关的细则。制订切实可行的区域金融合作规划。规划是一个地区经济、金融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灵魂。加强金融机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支持,不能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制订短、中、长期规划,并基本上依照规划予以落实。
  • 摘要:为了进一步协调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区域政策方面的经验和措施,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正确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改善制度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实行依法行政,执行区域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硬环境,强化、鼓励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加强规划、协调省级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专门的区域组织管理机构。
  • 摘要:本文的贡献在于,将空间因素融入其中,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及其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互动机制。在现实中,东部沿海地区核心城市产业向外转移,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空间,但由于产业互动机制的作用,转移出去的低端产业并不完全脱离核心区,而是与核心区域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最终会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格局,本文以长三角为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论证。另外,本文认为,与中西部地区相距过于遥远的区域要想通过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进而带动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局面,进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产业互动的局面,进而本文指出了区域振兴规划和高铁建设的意义,建议通过高铁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规划的实施,尽量延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范围,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产业互动;然后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弱化区域间市场分割的不利局面;再是通过区域振兴规划推动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龙头城市的建立。
  • 摘要:中央政府对国家区域援助政策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体系框架尚未构建,缺乏明确的援助对象识别标准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从援助政策评价、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政策目标、援助政策工具和援助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援助对象识别标准,首先,需要科学划分关键问题区域,其次,针对关键问题区域制定差别化的识别标准,包括差别化的地域单元标准和具体识别标准,健全未来中国区域援助政策的制度保障体系,主要从管理模式的选择、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援助政策的法律保障三个方面着手。
  • 摘要:"十一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合区域发展态势和宏观环境变化,"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可能出现以下趋势:多极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15年,中国将基本形成以城市群为主导、由多个增长极共同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到“十二五”末,中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有望出现缩小态势,流动人口增速趋于放缓。主体功能区战略进入加快实施阶段,城市化进入结构调整阶段。
  •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探讨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协同演进的过程。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在小城镇的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居住社区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园区的现代化生产。在华明示范镇,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工业园区、居住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但是农业园区的发展与其他系统存在不协调发展,农业园区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 摘要: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和技能互补性假说的理论框架内对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区域转移的演变趋势、演变机理及其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区域转移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缩小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在工业化进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和产业呈现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持续单向集聚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跨省流动对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又减缓了自身的工业化进程,这一单向集聚趋势拉大了地区收入差距。劳动力向落后地区的流动不能自发进行,需要国家等外力推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人才向中西部转移,推动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创造“软环境”使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市转移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开发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拥有自己的强大制造业和服务业,营造出吸引劳动力的良好环境,形成劳动力流入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份额才有可能趋同,地区收入差距才有可能缩小。
  • 摘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空间布局,不能仅仅局限于宁夏范围,就宁夏说宁夏就降低了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地位,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必须能够起到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重任。其空间布局应该为:“一个门户”、“两向开放”、“三区共轭”、“四个中心”。将银川市建成西北地区东北门户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呼包银经济区和西兰银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宁夏全区生产力布局,以宁夏沿黄城市带为中心形成三区共轭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格局,并将宁夏建成中国回族文化中心,将宁夏建成中国清真产品国际认证中心,将宁夏建设成为中国伊斯兰金融和投资承接中心。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宁夏未来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利用宁夏周边资源富集优势,建设国家级资源深加工基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宁夏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 摘要:首先,1985-2007年“西三角”经济圈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与金融支农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之间有着明显的长期正向相关关系,在面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短期波动时,金融和财政支农可起到的一定的调整作用,但相对收入自身的惯性作用来讲较弱。其次,由于财政支农效率低下、金融支农风险规避,两者难以对农民增收产生直接的因果影响,所起只是间接作用。再次,在未来10年内,相对于金融支农水平而言,财政支农水平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更大,若当财政支农资金受到冲击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继续强化金融、财政支农水平。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和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可以在长期内稳定地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根据农民客户的不同特点,从信贷的期限、额度、还贷方式等方面设计出相应的金融产品以提升信贷水平。财政支农方面,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转移支付功能,同时增加对生产型和科技型支农项目的预算,弥补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金不足。第二,优化金融支农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安排。一方面,明晰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在支农领域的功能定位,通过政府的担保、贴息和补偿等方式降低正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重塑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进而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另一方面,鉴于非正规金融在改善农村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在加强风险监管的基础上,促进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成长并提高其支农自由度。第三,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鉴于财政支农对未来时期农民增收的更大贡献,在强化支农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支农的效率。
  • 摘要:发展西部知识经济,要遵循政策要先行、法律法规要配套、保障机制要健全的原则。相关配套政策。包括:中央财政对地方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应增加对西部地区的额度。国家应建立西部开发促进基金和西部开发专项基金。对西部地区有发展前景的优秀骨干企业实行优惠政策。调整工业基础原料和资源性产品与加工工业品的比价。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其纳入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以扶持。加强引导东西部地区进行经济技术联合协作,促进东西部间的优势互补。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中西部开发的产业政策。制定对西部重点国有企业的援助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内、外资投资西部的积极性等。西部各省的人大、行政机关及执法部门,在贯彻党中央关于西部开发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适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法规和措施,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一个宽松、有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央同样急需出台关于西部开发的一系列总体性或指导性法律法规,其中当然应该包括制定提高西部开发中知识经济含量的法律法规,并适时将有关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
  • 摘要:要适应新时期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发展活力,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胆创新发展路径。增强开放合作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加快城市群建设,形成开放型经济的城市格局,创新园区建设和招商模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平台建设,推动开放合作,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创造新优势,加快金融改期创新,推动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施民间创业创新策略,大力提升民营经济,实施多元化战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和贸易结构。
  • 摘要:本文以金融支持政策为切入点研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促进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金融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从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视角,在分析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金融需求特点,案例解析我国重点欠发达地区金融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现行的金融支持政策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存在问题和典型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依据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政策优化和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产业政策配套,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欠发达地区要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具体而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在内的低碳经济发展;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文化产业及中介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巩固装备制造业和军工产业。财政政策配套,一是要建立规范化的新型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加大对基础产业的财政投入。三要加大税收优惠,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间接优惠为主。四是要完善财政补贴制度。五是创新财政投入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人力资本政策配套,人力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其次,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开放的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机制、有效的人力资本市场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弥补市场缺陷。最后,要完善促进人力资源形成机制。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虽有所增强,但总体上仍是不足的。目前,民族地区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着力于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应当依靠民族地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援助和支持,因此必须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援助力度民族地区必须加大能力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提升民族地区个人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治理,努力提升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提升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和解放思想。
  • 摘要:中部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培育产业集群品牌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良好的基础并非是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充要条件。一方面,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需要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相应基础,中部地区已经具备。另一方面,并非首先具备极佳的环境才能培育产业集群品牌;相反,正是要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提升地区基础环境,进而更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化。但是,中部地区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准备: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市场机制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大企业引领作用,优先发展服务业集群完善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竞争力,重视知识经济发展,强化知识经济功能。
  • 摘要:利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尝试重新构建对外开放度模型,选取指标衡量了2000-2009年我国西部12省市区十年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在广度上呈现逐步下降的发展趋势,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很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匮乏、市场狭小,迫切需要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的能力,从而加快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西部12省市区应该在发展战略上重视对外开放工作。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们思想观念陈旧,对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视不够,严重削弱了引进外资、利用国际市场的能力。今后,西部地区需要在发展战略上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做好对外开放宣传工作,提高对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的能力,积极利用对外开放充分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福利。其次,西部12省市区应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提升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应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最后,西部地区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把握外国投资方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
  • 摘要:"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规划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区域政策也逐步系统化、体系化.系统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多种措施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十一五”时期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对主体功能区战略进行了阐述,但在“十一五”时期实施得不够好。《“十二五”规划》深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并意识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问题,指出推进主体功能区要“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此,“十二五”时期要建立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有效推进体制机制,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沟通,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利益及转移支付补偿,有效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出台、实施和评价机制:“十一五”时期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但实施推进很不充分,有些区域发展规划还仅仅是文本,缺少配套的实施方案和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在“十二五”时期要加强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一是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机制。二是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机制。三是区域发展规划的评价机制。另外还要制定与区域发展水平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政策的相关问题。
  • 摘要:在加快推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好区域科学发展的关键点,区域科学发展要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辩证关系,要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要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提升发展层次的根本性举措,要同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有序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
  •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使各地区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地区间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内,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不同,区域协调具有不同的区域层次,其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会平与效率的统一。从区域协调发展认识的演变过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内容看,区域协调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强调的着重点是有差异的。结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应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东中西良性互动为主要目标。
  •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分工的深化、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主权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益处不仅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同时要求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要求经济一体化区域突破区域限制和贸易壁垒进一步发展,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总体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即达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时,应顺应世界进步潮流,根据本国国情,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经济发展与国家主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把握好平衡点。应将国家主权作为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内外事务、管理本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重要属性,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安身立命之本,积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去,在制定经济政策、进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干预经济生活等方面强化国家主权的作用,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更好地维护和行使国家主权,使国家主权的行使和加强与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国际型跨国公司、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摘要:通过对长三角、武汉城市群及川渝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城市群内市区GDP的增长对工资都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并且内陆地区的拉动作用更强。另外,从工资水平变化来看,每个城市群内部工资水平都有明显的层次性。因此建议首先,实现城市群间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落后城市群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建立。即城市在选择主导产业的时应当以区域要素匹配度以及城市在城市群职能分工为依据。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类型及产业链环节,避免与东部城市产业形成大规模的同质竞争。在同一行业中,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产品需求,内陆城市可深入挖掘中西部地区特殊的产品需求,通过更加满足本地特色需求的产品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产业内部的比较优势。其次,交易成本较高,资源利用不足、效益低,是落后地区的重要特征,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发展是当务之急。城市群各城市通达性和要素的流通性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更为关键是可以促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国家对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还应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最后,借力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推进内陆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市的发展需要各种要素的积累,只有在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才有足够的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通过引进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链低端环节,是内陆城市工业化提速的必然选择。
  • 摘要:通过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分阶段分析,研究了辽宁发展的“三大战略”,其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间分工协作;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一体化服务功能;加强行政管理和政策对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多赢”及利益共享。创新开发模式,营造发展环境,深入发掘政策潜力,以政策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实现相关领域的改革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为区域协调发展营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以城市化建设、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切入点,集聚力量、率先突破。加快提升城市化规模和水平,完善港口功能和服务能力,优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和国际竟争力的全面提升。提高沿海对外开放力度和层次,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拉动作用、支撑作用。加强三大区域内、区域间经济的互动发展,增强与东北地区、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合作,促进沿海与腹地经济紧密融合,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在更大范围上融入世界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功能区划,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摘要:根据京津产业结构和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本文认为可以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利益分享、共赢发展”的思路和原则,采取互补式、共建式、链接式、联盟式、集团式、配套式、协作式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对接。根据京津两市未来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在近期,京津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合作的切入点有:一是京津金融合作;二是北京科技研发与天津现代制造的合作;三是京津现代物流合作;四是京津旅游合作。推进京津产业合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机制,从制度创新入手,为推进京津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有体制性、制度性保障。如建设一体化的“京津关区”,完善京津税收分享机制;建设一体化的“人才特区”等。
  • 摘要:本文通过对呼包鄂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试图探索构建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依据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呼包鄂区域各区、旗、县的经济发展特点为:各地区、旗、县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旗、县明显较少,呈不协调发展趋势;第二产业在整个区域起主导作用。因此为推进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在三大产业发展、区域整体布局、统一市场形成、区域生态建设方面提出建议:第一产业构建农林复合型生态体系,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现代化农业。第二产业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模式,发展产业集群,打造知名品牌。第三产业应开展与一、二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强化服务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区域各地区间发展“紧凑型”合作发展模式,表现为加强各地区城市之间的产业和交通运输间的联系,使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内开展“集聚型”合作发展模式,表现为产业和城镇向该地区主要地段聚集的形式。要突破地区行政障碍,消除市场分割,地方保护、政策税负优惠攀比等阻碍经济资源自由流动和跨区域合作的问题,走优势互补、统一市场、共同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模式,把环境保护孕育经济增长之中,依靠低能级资源替代高能级资源和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的资源配置模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根据呼包鄂区域的实际情况,发展呼包鄂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呼包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走科研合作之路,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紧密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对"泛长三角"城市群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安徽省的城市与上海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均较大,强度值较大城市的比例甚至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明显大于江西省的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安徽的铜陵、宣城、池州、芜湖和合肥等城市与上海之间体现了很强的经济联系,因此安徽实际上已较多地参与了长三角的分工,泛长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将促进安徽更广泛地参与该地区的分工合作,通过铜陵等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带动安徽其他地区与上海等地的经济联系。安徽省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和铜陵与南京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强,而杭州与安徽省城市间的联系强度明显弱于南京与安徽省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南京通过增强与安徽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扩展了其发展腹地,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安徽承接其产业转移起了推动作用,因此南京应该继续向西扩展,推动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促进安徽融入到长三角产业分工中去。而杭州与安徽的地理位置较远,因此与安徽的经济联系较弱,而安徽省想接受浙江省的经济辐射只能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浙江的产业转移。江西与上海和杭州间的经济联系都很弱,远小于江苏、浙江和安徽,因此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相对存在弱势,江西省要明确其区域发展定位,在目前长三角泛化的条件下利用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其自身经济。
  • 摘要:为贯彻和实施“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二五”对西部区域的发展确立了“三”、“四”、“五”的原则。“三”指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包括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 “四”指西部地区新的四个经济增长带,包括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兰西银、陕甘宁等经济带。“五”指省域经济增长点,包括滇中、黔中、江西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综观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宗旨:一是调整经济布局,形成产业分工。区域经济规划的核心是区域分工,带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劳动地域分工联系在一起的。二是突出区域合作,形成经济区,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共享式发展”或“普惠式增长”,也就是公平性的包容性增长,这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还需实施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 摘要:本文仅以欠发达的江西为例,重点探讨人口城市化对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全省城市化视角来看,人口城市化对江西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县域“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全国相比,影响力度有限。从城市化对农业、农民的影响来看,江西与中国基本类似,但城市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相去甚远。中国城市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是江西的3倍多。这表明江西全省城市化进程,虽然与全国一样,对县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均产业了积极影响,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远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县域城市化对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但县域城市化始终未能成为影响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力。因此江西要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是要树立大中城市化的理念,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促使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或城市带等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以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必须加大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共促县域经济的繁荣;三是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城乡协调的改革进程,形成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良性互动、合理分工的双赢格局。
  • 摘要:经济活动的高产出与企业空间分布之间表现出的这种高度相关性来自于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外部性导致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从空间分布上改变了经济活动的地理格局。从本文对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微观数据测算可以看到,在我国集聚效应对微观主体的正面作用是存在的。厂商之间相互靠拢不仅意味着交通成本的降低,更主要的是通过集聚,厂商之间的技术距离会相应降低。中西部地区要形成自己的制造业集聚中心,必须首先要改变中西部地区目前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通过增加教育和训练方面的投入,加强基础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增加本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在现阶段,重复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低收入劳动力的增长路线是行不通的。
  • 摘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宁波、温州、台州、舟山为代表的浙江沿海港口城市紧紧抓住国内外有利时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浙江沿海港口建立港口联盟,充分港口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使得港口吞吐量持续上升,港口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显现,科教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人才高地效应显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推进港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总之,转变发展方式是浙江沿海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紧紧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港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港口城市的竞争力。
  • 摘要: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依托陆域现有经济技术、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形成资源、技术、劳动力海陆间转移和扩散,海陆产业联动态势明显.一方面,海岸带建立各种海洋开发基地和海洋产品加工业,进行海洋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以提高其技术附加值,海洋开发由海上向陆域转移和推进;另一方面,陆域产业依托临海区位优势,建立临海型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内外资金和技术向沿海地区流动和集聚.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把海洋资源和陆域资源、海洋产业及相关产业相互结合起来,带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 摘要:关于集装箱港口对深圳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港口经济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这主要在于集装箱港口是更为专业化、高效率的港口经济模式,其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同时,深圳市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历程也恰好与深圳及其所依托的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深圳的集装箱港口发展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港口物流服务支持,同时,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为深圳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集装箱港口对深圳经济具有拉动效应,为深圳经济增长创造品牌效应,促进资源在国际范围内调配,支援深圳及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深圳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及深圳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实施“以港强市”的发展战略,持续稳定地增加对集装箱港口设施及与港口配套的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和港口现代化、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保障集装箱港口继续发展的后劲,能够不断满足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继续将集装箱港口业作为深圳经济的增长极,为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提供优先发展政策,在税费、口岸、生产环境、影响力提升、协调与周边港口的竞争关系、财政补贴等多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与扶植。三是围绕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政府和港口企业共同努力,向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过渡,完善集装箱港口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行业,四是加强与珠三角货源腹地间的多层次联系,推动集装箱港口企业开展与货源腹地相关单位的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扩大港口服务的辐射范围,加大集疏运网络的建设,提升集疏运效率。
  • 摘要:世界上有超豪华邮轮,通常吨位较小,30平方米的精品客舱,晚餐吃龙虾之类,其船费每人每天约为450美元,是普通邮轮的3倍左右,以团进团出为主。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收人水准、品位的不同,可以做成购物团、人文团、纯观光团等。国内航线主要是上海。新的旅游线路可有两条:一条起点拟设在丹东或大连,终点是上海;另一条起点拟设在山东(威海或青岛),经厦门抵达广州。海外航线主要是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每条航线设两三个登陆点,观光购物等陆上活动相结合。按一个目的港年旅游人数最低200人,每人旅游费用1700-3500元计算,年销售收人可达30万-70万元。利润率为5%-10%,如经营较稳定,各旅游企业一个航班散客和团购为500-1000人次,预计一个旅游港口月邮轮最低500-1000人次,年均旅游人数6000人,年销售收入可达510万-750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邮轮旅游作为旅游细分市场的一个新旅游休闲方式和企业经济的新项目增长明显且稳定。
  • 摘要:科技服务业产业生态位是产业生物因子与非产业生物因子在相互作用中选择、构建起来的,科技服务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化趋势,包括科技服务业的市场容量与前景;投入要素供给状况及变化趋势,包括投入规模、速度与投入方式;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同重点产业的关联性与协调性;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发展环境及其支持条件。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先导性原则、匹配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重点发展原则。根据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如制造中心、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延伸需要,细化科技服务业产业分工,完善科技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的配套,逐渐形成协同发展的布局。根据战略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如以深圳和广州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载体,建设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高地的需要,建立适应“由深圳、广州两个核心城市,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高技术产业密集带构成的‘两核一带’总体布局”要求的科技服务业协调匹配发展的格局。围绕三大经济圈构建科技服务业集群,重点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同各城市的重点产业特色相适应。
  • 摘要:后危机时期,京津冀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北京已进入工业化后社会,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提升服务业中现代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战略新兴产业)比重,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继续提升工业化程度和发展环保型可循环的重化工业。京津冀产业发展面临多重任务,不仅包括发展模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包括产业在区域空间上的扩散、集聚与整合,产业链在区域范围内的对接与分工等。京津冀产业存在较大差距,以新型产业分工为基础,完全有可能在区域内形成拥有基础产业、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错位竞争、合作发展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因此本文认为京津冀产业升级的目标应该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加快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价值竞争为主的转变,就是质量、品牌、服务的竞争;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型。北京应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尤其是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天津应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河北主要应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分析京津冀空间规划新布局入手,研究京津冀产业对接的重点区域,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改进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建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全球价值链在延伸.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必将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抓住这一机遇的过程中,广东汽车工业正以集群化趋势演化.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广东产业集群"锁定效应"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创建自主品牌,特别要加强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产业整合,促进汽车集群化发展;改善产业消费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产业规模提升;推动汽车专业镇建设,促进汽车专业化发展;开展金融改革和创新,系统解决汽车民企融资难的问题。
  • 摘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本文能够得出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资源约束的事实以及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数据分析不太相同。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论值得分析。由于东部地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较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掩盖了资源对工业的约束程度。这个现实的解释方案还可以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工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能源利用强度低于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资源价格改革还比较滞后,资源的稀缺程度在经济上(价格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煤电价格问题。煤炭价格趋近于市场化,而国家对电力价格的控制力度仍然较大,这不仅形成煤电两大产业之间的摩擦,而且由于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错位,导致能源对于不同区域阻力的较大差别。西部地区土地和能源对工业的阻力为负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依赖资源、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但没有成为工业发展的阻力,反而成为工业发展的推力。这样的结论与现实情况还是比较符合的。不同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程度不同,东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更明显;西部地区目前仍然是资源消耗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随着资源消耗的增加,不可再生资源必然面临严重的约束。加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不仅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会给中国带来生态灾难。
  •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1993-2005年中国食品制造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地区差异,并分析了影响中国食品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食品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复合误差项的变异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使用SFA技术估计是必要的。第二,总体来看,中国各地区食品制造业技术效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技术效率的地区差距却越来越小。到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已经基本持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映了中国食品制造业市场整合程度较高。第三,虽然中国食品制造业技术效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技术进步并不十分显著。第四,在影响中国食品制造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食品制造业税率与食品制造业生产技术效率损失呈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一产业产值与食,品制造业生产技术效率损失呈负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食品制造业上具有一定的技术效率优势,因而中国政府在支援中西部时可把食品制造业作为优先对象。二是中国食品制造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国家应注重科技创新和投入,为食品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三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需要国家花大力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实现食品制造业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良性循环。
  • 摘要: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在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互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研究内容上探讨的范围较广泛,大部分以某一地区为例来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未来的深入研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把国外的先进理论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研究,总结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互动一般机理。二是国内学者应当对我国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运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变动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议政府决策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目前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短期关系,从而正确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贵州省“十二五”战略方针指出,贵州省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工业化、城镇化是贵州省转变发展、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实证检验可以看到,城市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结论;抓住机遇,创造优美投资环境,为贵州省制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户籍政策改革力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转非”门槛,对于符合转移条件的应积极办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抢抓机遇,加快形成战略性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贵州省重大城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系统、交通等)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发挥城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快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进行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
  • 摘要:本文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0个省市区2005-2009年度工业经济运行效益变动情况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别构建了主成分计算模型,并以此计算出各年度的工业经济运行效益评价值,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地区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做出综合判断。从纵向比较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工业经济年度运行效益均存在有宽幅波动,我国一半地区的工业经济主要在安全区域运行,但地区工业经济年度运行效益的变动趋势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各分析指标对地区工业经济年度运行效益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从横向比较看,不同年度我国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指标影响效果存在有明显差异,各指标在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中的作用明显不同,各地区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存在显著分化,工业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半数省市区的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低于平均水平。本文最后对影响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地方政府的目标导向、地区工业要素禀赋差异对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9个分析指标中某些指标发生变动,从而对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产生影响。
  • 摘要: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对研发成本高的成熟的传统技术不实施纵向圈定,存在持续提供技术的激励。同时,相对于其他产业,重化工业的自主创新激励、应用新技术的激励比较弱,如此重复引进设备、生产线就成为稳定均衡。这将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低位固化、在世界资源配置格局中占比减少以及持续创新机会丧失等潜在的中长期风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重化工业的发展创新很难从内部市场突破,必须要政府从外部干预,破解技术的重复引进循环,化解各种潜在风险。尽快建立、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培育创新机制,加快重化工业的兼并重组,维持技术创新最小有效规模,创新应当以机械电子工业的创新为主要突破口,鼓励知识服务型企业、机构的建立,加快技术职业培训,提高技术效率,增强应有新技术的激励。
  • 摘要:中国应该根据目前世界稀土市场状况和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国外政府关于稀土产业发展政策及安全战略,提出稀土市场、国际政策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稀土产业政策措施及安全战略:引导有序生产经营,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加强稀土市场调节,发展稀土循环经济,完善区域稀土产业链,发展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稀土企业整合,提高稀土产业发展规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稀土高端产品研发,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取得稀土话语权.
  • 摘要:战略联盟的结构模式既有可能缓和、减轻风险水平,也有可能加剧风险水平,所以合理的战略联盟结构模式的选择应该使得联盟总体的风险水平不要过高。必须指出的是,没有哪一种特定的战略联盟的模式必然地比其他战略联盟的模式更好,关键是要使联盟的运作模式与联盟成员企业相匹配。通过比较,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内多数为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等方面的现状,相比之下,股权式战略联盟比非股权式战略联盟更能有效地防范合作风险和运行风险。企业对未来战略联盟的运行风险的主观评价越高,就越偏好于选择以市场机制主导的非股权式运作模式。企业对未来战略联盟的运行风险的主观评价越低,就越偏好于选择产权机制主导运作模式。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规划时,应当依据公司战略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选择最合适的联盟运作模式。
  • 摘要: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构筑制造业区域创新体系,支撑在科技、核心在体制、希望在人才、关键在政策。构筑区域制造向区域创造转变的整体思路。推动重点制造区域成为重点创新区域,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开发区、“孵化器”等创新型产业融合平台建设,更好发育技术市场。国家应该着眼于从宏观经济政策上引导全国的结构调整,以促进各个地区的结构调整优化,中央政府还应该合理把握政策调控力度与方向,有效运用区域政策引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全局角度和地区角度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 摘要:政策诱因下的叠加效应、聚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构成了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外源型产业集群往往形成一个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封闭网络体系,以致中资企业很难加入其价值链,这是下列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关系移植、中间品质量的可保证性、寡占反应。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带动当地就业,增加税收和促进本地企业的升级,是众多中国地方政府的愿望,但是,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后,往往将配套企业带去当地,形成封闭体系,虽然贡献了一些就业和税收,但并没有与本土企业形成互动,一旦当地的资源、劳动力、政策等不再有吸引力后,往往是核心企业的搬迁带动一大批企业离开,形成典型的“候鸟效应”,因此单纯依靠有形的政策优惠越来越难以留住跨国公司,更应依靠良好服务、改善外企员工的生活环境等。另外,本土企业必须奋力直追,缩小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否则外企有心发展本土供应商,却发现当地很难找到合格的企业。
  • 摘要:本文将利用SBI方法,测算考虑劳动力素质之后的劳动利用效率以及地区间劳动利用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各地区的劳动利用效率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各类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在各省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各省内部,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不同。第二,在各类技术等级的劳动力中,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普通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次之,最低的是中低技术水平劳动者。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相应的建议是:第一,促进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使各种素质层次的劳动力能够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第二,加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低技术水平劳动者的激励,提高其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为高素质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 摘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任务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确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几个着力点: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三是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四是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只有产城融合,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从而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因此,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建设中原经济区还需要争取政策支持与立足实干的关系,立足于实干要强化科学运作,贯彻“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
  • 摘要:集群发展,打造天山北坡城市群,集中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东西合作,共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开发区,链条延伸,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新疆发展,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 摘要:中原经济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健全稳定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快科技进步和水利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将中低产田改造放在统筹农村发展大视野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实现粮食核心区建设,通过统一要求与分类实施相结合,保护和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发展特色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农业功能区方面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黄海平原农业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山地丘陵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城区周边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主导区,通过建设山地丘陵生态体系、平原地区生态体系、城镇乡村生态体系、生态廊道网络生态体系,加快完善生态体系。
  •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三化”协调的因素也非常多。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利用重点突破、协同推进的方法,尽快构筑“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先行先试,在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上先行先试,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先行先试,在更好发挥农业优势方面先行先试,在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先行先试。中原经济区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核心是解决好“协调”问题,关键是以改革创新率先建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探索建立城乡互动机制、工农互动机制、粮食主销区与粮食主产区之间的互动机制等,着力在城乡统筹、工业农业两手抓、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发挥农业优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应该抢抓本轮先行先试的机遇,争取获得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权,通过“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坚定敢为“天下先”的信心,培育改革创新氛围,增强敢打“攻坚战”的魄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 摘要:基于点轴开发模式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以及河南省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促进中原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以轴带点、点轴呼应、聚点成块的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中原经济区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协调发展。基于中原经济区点轴开发空间格局特征,借鉴发达经济区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当前,要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点轴呼应和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 摘要:"腹地效应"就是最大化地发挥腹地的资源优势,承接中心经济地带的经济资源,做大腹地经济,从而实现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终达到与中心地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位独特、潜力巨大、承载重大使命的经济区域,发展腹地经济的优势非常明显.增强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效应",就是在发挥中原经济区区位、资源、交通等诸多优势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腹地经济,促进自身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推动东中西互动融合发展,优化全国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均衡发展,强化内陆经济战略支撑,不断增强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我国区域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 摘要: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省区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导致对外贸易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大,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还不够宽泛,对外主要贸易市场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对外贸易额还比较小,利用外资水平低,出口商品中高耗能产品多、附加值低。因此需要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外贸产品附加值,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加大特色优势产品的对外贸易,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规范出口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管理,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行获得制度优势。
  • 摘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西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战略选择,环境友好是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宁东基地产业群以重化工为主导,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开”与“发”并重,建立煤-电-煤化工基地,构成五大核心产业链:煤炭产业、电力产业、煤化工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及其他直接服务业,资源开发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
  • 摘要:西部地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的总体思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形成东向开放与西向开放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西北地区开放与西南地区开放并进的格局,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 摘要:城市水域,特别是位于阴暗角落不被关注的城乡接合部、行政区划过渡地带、部门属地分界线等处的河网水体及其岸滩,常年积污纳垢,沦为景观美化与环境保护的“公地悲剧”、“弱势区域”和“污染源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顽疾”。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和实践,使用工程技术手段,可使城市水域问题得到局部改善,但难以扭转其整体恶化。而美国、欧洲、日本等,对城市水域的休闲旅游利用,为解决城市水域问题,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展示出一种新视角、新方法、新经验。
  • 摘要:尽管中国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负面效应,诸如中国经济增长的财富累积效应偏弱,产品质量效应堪忧,就业带动效应很小,收入分配效应较差,环境破坏效应过大,而中国的增长模式在资源、需求和供给三个方面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有限的资源难以支持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政府主导的以投资为主(“内需不足”)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缺少高技术和创新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供给低效”)难以为继。
  •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典型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近而实现扶贫开发是必须要考虑的。典型贫困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弱,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降低工业发展强度,不断完善生态区域的功能。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树立典型,发挥妇女科技示范户双学双比女能手的示范帮带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加快小城镇建设,降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就地实现妇女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 摘要:通过对农业产业链融资不同模式的归纳及其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业链融资项目,以创新为突破拓展产业链融资模式,以多方合作为手段畅通资金渠道,以风险管理为关键保障资金安全,以信用环境建设为基础确保业务创新可持续。
  • 摘要:本文依据2000-2008年企业、行业、地区等多层面的数据,运用负二项式模型,分行业分析了出口企业在内陆省市进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对不同行业的出口企业,影响因素有很大的区别。概括而言,对国内、外市场的接近度、本省运输基础设施、本省产业基础和产业多元化水平的作用更明显,包括工资在内的其他因素影响不大。上述结果意味着,内陆省市未来承接和发展出口产业的主要竞争力来源可能并非是其较低的劳动力价格,至出海口距离也并非对所有行业的出口企业都重要。对不少行业来说,本省产业基础、运输设施、产业多元化水平等因素都可以构成内陆省市承接和发展出口产业的相当有利的条件。此外,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产业向内陆省市、特别是向中部省市的转移及其发展。在行业层面上定量地评估各内陆省市承接和发展出口产业的潜力,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旅游产业潜力研究经验基础上,基于产业自我成长潜力和外源支撑潜力的视角构建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总体潜力处于中等水平(0.843),并且呈现出东部较强、中部次之、东北第三和西部最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具有动态性,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外源支撑潜力均有所增加,但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自我成长潜力略有下降,而总潜力仍在不断增加。当前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势是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的关键因素,经济快速发展保障了外源支撑潜力对旅游产业发展总潜力的重要贡献,但外源支撑潜力向产业自我成长潜力转化滞后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大多数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加快发展潜力向发展实力转化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 摘要:本文就尝试从熵理论出发来分析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问题,阐明熵与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及金融危机的关系,并建议构筑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人民币汇率采取管理浮动制,采取多种监管形式,加强金融监管。
  • 摘要:目前,我国各部门都在追求GDP的增长,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和能力,提高全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一件好事.但是GDP增长了,并不表示国家强大。一个国家要强大就要有一个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国家富强,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状况,党管人才是一个科学办法,还要有一批领军人才,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意识,还在于人才,只有重用人才,才能吸收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 摘要:本文在借鉴其他省份中小企业上市扶持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疆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从上市扶持对象界定、上市需求刺激和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出发,建议政府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企业报名的形式,建立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库,重点培育够条件的企业,时刻关注有潜力的企业,长期服务和规范基础相对较差的企业,预选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长期规划,坚持不懈地实行跟踪指导、分类服务,梯度培育和动态管理制度。政府必须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把握企业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环境。对于具备上市条件但不愿意上市的企业,要通过专家讲解,纠正认识偏差来实现上市;对于不具备上市条件但希望上市的企业,通过建立专家智囊团队,提供技术、资金、管理建议来实现上市;对于既不具备条件又不愿意上市的企业,则放弃,暂不纳入上市后备库,但仍应该持续关注。政府必须做好配套投入,针对人才、信息、市场、技术等资源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并与金融机构、风险与创业投资机构以及证券、产权交易、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中介尽责”的原则,形成中小企业上市扶持的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新疆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良好格局。最后,新疆要多向东南沿海省份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情,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 摘要: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货物出口截面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货物出口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在华直接投资、货物贸易依存度和是否临海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中国的双边货物出口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正相关且在统计上高度显著,揭示了中国货物出口的“需求拉动”特征;中国双边货物出口与贸易伙伴的在华直接投资正相关且高度显著,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明显;中国双边货物出口与贸易伙伴和中国人均收入之差的绝对值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揭示了“林德效应”不适用于中国的双边货物出口;虚拟变量是否临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显示出海运在成本方面依然优于其他运输方式。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通过统计检验,可能是由于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非同质性,地理距离不能正确衡量中国货物运输中的成本因素。由于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因,或者现实经济中存在的无法量化的因素的作用,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变量及贸易伙伴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区域贸易协定两个虚拟变量并没有显著影响中国的双边货物出口。双边货物出口潜力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货物出口属于“贸易过度”,实际货物出口指数为1.34。尤其是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基本都处在“贸易过度”阶段。其中,对美国、巴拿马和利比里亚的货物贸易最为过度,实际货物出口指数都大于3。对贸易伙伴关系不是十分亲密的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则处在“贸易不足”的阶段。因此,打开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市场、深入挖掘对这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可以作为今后中国扩大出口的战略选择。
  • 摘要: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将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迈进,中国工业的发展总体上将表现出“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提速”的趋势。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置于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并总体呈现“力度大、范围广、深度深”的明显特征。通过以市场为主导促进产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通过促进工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调节好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坚持传统产业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的思想,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
  • 摘要: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完成从“制造能力”向“创造能力”的转变,由企业的“各自为政”向“区域整合”的产业集群发展,将“产品优势”上升为“产业强势”。因此应充分发挥主导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走“进口替代”的技术创新之路,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管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步,发展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化、社会化的基础平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环境,突破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约束,举社会之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创建诚信机制,营造产业集群信任、互利、互动的发展环境。
  • 摘要:总结文中聚类结果的动态变化规律,虽然部分省份在不同年份的聚类结果有一定程度上变动,但聚类结果基本保持固定格局不变,由此可以将我国31个省分成5个类别,各类别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如下:类Ⅰ:包括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7个省市。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位于东部沿海,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优越,人口密集,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流人,区域自然资源贫乏,出口导向型经济显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本和技术。类Ⅱ:包括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和四川10个省。这些地区属于第二梯度地区,位于沿海或是毗邻沿海的内陆区域,紧邻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人口较为密集,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资源利用方式偏重于加工,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类Ⅲ:包括吉林、山西、湖北、重庆、贵州和云南6个省。这些地区位于中部纵深地带,除吉林和湖北地势较为平坦外,其余省均为山地地区,地势高,人口密度不如类Ⅱ。类Ⅳ:包括西北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最东北部的黑龙江和最南部的海南,共计7个省。这些地区基本为我国边陲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密度低,这些省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类Ⅴ:为西藏自治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人口稀少,文化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工业发展水平极低,西藏自然资源贫乏,基本处于未工业化阶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