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0-11-25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部;;卫生部;;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应用诠释学作为一种对文本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的哲学方法论对中医内科疾病、概念、术语及内科临床理论进行现代诠释,阐明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的本质内涵,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医内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做参考.
  • 摘要:中药药效评价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随着生命科学的巨大进步,细胞工程开始应用于中药药效评价领域.本文从抗肿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血液系统疾病几个方面总结回顾了细胞工程在中药药效评价领域的应用,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实验是以熟地为主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组方筛选研究.经前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重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配对有:熟地-淫羊藿,熟地-山茱萸,熟地-黄芪等,但目前对这类药物的研究多停留在个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遵循"随机、对照、盲法、重复"原则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及系统深入地揭示中医药对本病防治机理的实验研究.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筛选防治本病的中药药对,能降低成本、减轻副作用,并为相关复方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主要观察上述三对组方对四氧嘧啶造模形成的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在血清胰岛素、骨密度、骨矿含量等指标的防治作用,从而筛选出疗效确切、稳定的最佳配伍组合.
  • 摘要:目的:探讨芒果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竣尼松5mg/(kg·d)组与芒果苷200、100、5omg/(kg·d)组.以LPS间断尾静脉注射建立慢性炎症模型,进行大鼠全血白细胞计数,ELISA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l(sICAM-1),RT-PCR检测白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200mg/kg组全血白细胞总数与血清hs-CRP、TNF-α、IL-6、sl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NF-κB基因表达下调(P<0.05). 结论:芒果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慢性炎症,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白细胞NF-κB基因表达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摘要:目的:寻找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和清热泻火四种效果在现代药理作用上的区别.方法:收集、整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清热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和关联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一批与这四种清热效果有较强联系的现代药理作用,这些药理作用可以对区分这四种清热作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结论:不同类型的清热作用在现代药理学水平上存在差异,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经络的本质.方法:基于生物光子相干性理论,通过简化模型的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研究结果比较.结果:生物体内光子辐射场可产生强干涉现象.结论:提出经络干涉假说:生物机体光子辐射场具有非局域相干性,在机体内发生干涉现象,其干涉聚束构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性网络,在生物体表(相当半反射面)形成强弱相间的条纹(聚束)即经络.它携带着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将机体内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
  • 摘要:目前证、证侯与症状三者的概念交错混杂,或将证混同于证候,或将证候混同于症状,本文基于隐结构模型对证候研究的启示,提出证是疾病发展变化某一时点的内在本质整体病理状态;症状是这种状态的外在反映现象;证候恰好是反映二者关联意义的特定结构.
  • 摘要:目的:中医各证型患者临床指标的交化受到疾病因素与证侯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缺少能够合理分析两种因素的数学方法.怎样在指标研究中消除疾病因素的影响,得到更为合理的结论一直为学者所关注.本研究基于中医临床同病异证患者指标研究思路,提出一个能够独立分析指标交化量中疾病成分和证侯成分的数学模型,旨在为中医各证型患者临床指标变化量分析提供更为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中医临床病证关系研究提供数学工具,为中医证候实质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考. 方法:本文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合理性的探讨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三个部分.首先,总结国内对病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基于中医临床同病异证患者指标研究思路,借鉴回归分析的数学思想,将中医临床指标变化量分解为疾病成分和证侯成分两个部分,再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在某种疾病所有患者分为有限种已知证型的前提下,合并计算得到"无证患者组"的理论均值,该理论均值由基础值与疾病成分组成;消除各证型组患者指标变化量中的疾病成分,提取证候成分;采用调整后的t检验法进行证侯成分的统计学检验.接着,探讨了模型思想的合理性,并以文献数据为例阐述本模型.最后,在数学模型的应用部分,以环核苷酸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分别进行了相同疾病相同证型不同指标、相同疾病不同证型相同指标、不同疾病相同证型相同指标的指标变化量中疾病成分和证候成分的比较分析.文献再分析的同时,探讨了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困惑的主要原因. 结果:本文建立了一个独立分析中医临床指标变化量中的疾病成分与证候成分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各证型患者临床指标,可以分别得到"无证患者组"的理论均值、疾病成分、证侯成分及其t检验概率值.其中,证候成分及其t检验概率值对于指标和证侯实质相关性的探讨非常重要.数学模型应用于文献再分析的结果显示:①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cAMP和cGMP指标变化量中的疾病成分与证侯成分不同.对于cAMP,疾病成分为0.17,阳虚证候成分为1.32;对于cGMP,疾病成分为9.43,阳虚证侯成分为4.33.疾病成分比证侯成分越大,说明所选指标与疾病的相关性越强,而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越弱.②慢性肺阻塞疾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cAMP指标变化量中疾病成分相同,证候成分不同.肾阳虚患者组cAMP的变化量9.14中,疾病成分是7.66,证候成分是1.48;脾肾阴虚患者组cAMP的变化量9.58中,疾病成分是7.66,证侯成分是1.92.且两个证侯成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阳虚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阳虚型慢性肾衰患者cAMP指标变化量中的疾病成分分别为-0.10和4.03,影响趋势相反且差别较大;而证候成分分别为-0.73和-2.23,影响趋势相同且差别较小.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独立分析中医临床指标变化量中的疾病成分与证侯成分,为中医临床指标研究中排除疾病因素提供数学工具,为证侯实质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一般而言,由于生化指标与现代医学疾病的相关性远大于中医证侯,故疾病成分大于证侯成分,故临床同病异证患者指标大同小异;疾病成分是造成临床患者组指标交化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研究结论会随研究对象疾病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排除疾病成分后,证侯成分统计学检验的P值比原文献直接进行指标变化量统计学检验的P值大,印指标变化较难体现出证型组之间的差异.
  • 摘要:五行系统按照五行间关系的不同,一般有"生克模式"和"中土模式"两种模式,前者易于解释各脏腑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后者能够明晰地展现自然界及人体的气机升降规律.二者虽然外观有所差异,本质一致,都是三维的五行系统在二维平面的投影.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型及遣方用药特点. 方法:收集近十年中医杂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复方385首,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录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其证型、基础方及药组药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根据频次的高低,居前5位的证型是脾虚肝郁、肝郁脾虚、脾虚肝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基础方、常用方是痛泻要方、四逆散、四君子汤、四神丸、半夏泻心汤;2味药药组是白术白芍、白芍陈皮、白芍防风、陈皮防风、白术陈皮. 结论:肝脾不和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证型,其中以脾虚肝郁证最为常见;痛泻要方是治疗该病最常用的基础方;白术、白芍是治疗该病最常用的基本结构.
  • 摘要:中医学认为"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五色主阴血,光泽属神气.观察面部光泽的变化可以诊断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轻重、推测预后至关重要.而传统面部光泽判读,主要是依靠临床医生主观评价,缺乏客观化数据支持,成为影响中医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对中医客观化道路上的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面部光泽判断,其中尝试将PCA,2DPCA和(2D)2PCA等三种常用特征抽取的方法在13种不同色彩空间下进行实验,作为面部光泽信息抽取的手段.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于提取中医面诊光泽信息都具有积极作用,(2D)2PCA判别算法在HSV颜色空间上对人脸光泽的判断可以达到84.5%.本文对中医智能化、信息化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积极地实验结果,为中医望诊中光泽的量化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 摘要:中药复方联合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近十余种,本文对此作一简单介绍,并选其中两种联合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映射分析法和中效原理)从原理、公式、应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另外,从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和综合数据两个方面,对评价联合作用的软件CombiDrug与CalcuSyn软件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比对.两者计算结果一致,证明CombiDrug软件完全可以替代CalcuSyn软件用于中效分析法的计算.最后对CombiDrug的功能特点及在中药复方试验研究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 摘要:自《黄帝内经》始,中医学就奠定了"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全方位的康寿养生模式.中医养生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全方位、全过程、多途径、全覆盖、重个体.中医养生方法不同于一般的保健方法,中医养生立足于维护和加强人体的自稳调节功能,立足于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能.其目的在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在具体养生实践中,形成了依据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来养生的阶段养生法.养生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养护生命的活动,应该始于青年.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特点、人类生活环境的转换以及疾病谱的改变,在继承古代养生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养生按阶段划分,应该是始青年、重中年、慎老年.
  • 摘要:文章回顾,古往今来,无数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师都是运用八纲、病因、经络、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说明其中巳暗藏着一整套客观的临床辨证方法体系.从而提出,运用辨证思维原理,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上述各种辨证方法重新进行梳理,将八种辨证方法归纳为"纲领证","基础证"和"常见证"三个层次,使过去看似杂乱无章各种辨证方法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套独立、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辨证方法体系.
  • 摘要:论文从"癌灵1号研究"这一成功案例分析入手,着重陈述了这一案例给予启示,进而讨论了传统中医治疗经验的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方药拆分和药物筛选,能找出药物和疗效之间的必然联系。然后,需要进行微观研究,分离和提取有效药物中的有效物质成分。接着从不同水平和层次展开实验研究,揭示有效成分治疗疾病的微观作用机制,如此传统经验才能上升为科学认识,进而为现代医学补充进新内容,传统中医治病经验的有效性本身具有很大的偶合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运用这些经验时常常存在很多困难。只有通过现代研究,传统中医的经验性的治病技术才能变成科学性的医疗技术,同时产生科学的医学认识,如此,才能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有效的治病经验。
  •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环节的前移和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预防保健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预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本文根据近几年全国社区"治未病"开展经验,探索社区"治未病"的实施策略,以便下一步工作的进行.社区"治未病"应以全面调查、搜集资料、建立社区人群健康档案为基础,根据群众的健康特点及社区环境,开展预防保健及就医指导服务,并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开展医药知识的科普宣传.为了提高社区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及中医素养,还需联合医药院校,定期开展社区医生专业培训.总之,社区开展"治未病"服务不能照搬医院模式,需根据自身的特色,积极探索适合于社区的中医"治耒病"实施策略.
  • 摘要:建立肺病(过敏性哮喘)、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大鼠病理模型,观察其肺、肝、心、脾、肾等脏器与胃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与相关性,及其相关活性物质CCK8、CGRP、SP、VIP的表达与关联.研究发现:肺病状况下,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为显著,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病理切片未发生明显改变;肠病状况下,模型大鼠肺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肝、心、脾、肾等脏器组织未发生明显病理学改变.肺病状况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CCK8、CGRP、SP、VIP无表达(P>0.05),而结肠组织CCK8、CGRP、VIP的表达增高,SP表达降低,均呈现差异(P<0.05);肠病状况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肺组织CCK8、CGRP、VIP表达增高,SP表达较降低,均呈现差异(P<0.05),而肝、心、脾、肾等其他脏器组织CCK8、CGRP、SP、VIP无表达(P>0.05).研究提示:"肺"与"大肠"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共同物质基础.
  • 摘要:三黄泻心汤是临床泻火解毒治疗三焦实热和内毒素血症之中医经典名方.针对其主要功效,对三黄泻心汤抗内毒素作用机制,从LPS信号转导通路和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泻心汤全方及其拆方进行了饮片、不同极性部位和有效组分三个水平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初步探索了相关有效组分的体内吸收过程.结果表明:泻心汤全方、大黄-黄芩药对、大黄游离蒽醌与黄芩总黄酮配伍组、大黄结合蒽醌与黄芩总黄酮配伍组均有良好的体内外抗内毒素作用,其中以大黄游离蒽醌与黄芩总黄酮配伍为优;体内过程研究也发现,三黄泻心汤入血成分主要为大黄游离蒽醌及黄芩黄酮类成分,因此可认为发挥泻心汤"泻炎解毒"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大黄蒽醌与黄芩黄酮;其抗内毒素血症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泻心汤有效组分可明显减少TNF-α、IL-1β、IL-6含量和抑制NO通路下游炎症因子(介质)的释放,下调肺组织TLR4及CD14mRNA的表达、抑制胞浆中的IκB的降解及NF-κB的核转位,从而影响LPS信号转导通路的不同环节.结合近年来对相关炎症机制的研究,从三黄泻心汤药效物质基础的相关化学结构提示,认为三黄方抗内毒素血症作用除与上述炎症通路有关外,有必要开展其对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相关研究.由于入血蒽醌化合物吸收以大黄酸为主,但其余成分吸收较差,因此也有必要深入研究肠道中转运蛋白对三黄方中相关药物吸收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方剂的相关物质基础和影响药效作用的药物动力学因素.综上所述,药效药动相结合,体内体外相关联的中药复方研究思路是探索三黄泻心汤"泻火解毒"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可用方法.
  •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 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贝尔面瘫患者,通过中央随机分为:分期毫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毫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等进行疗效评价;并分别从患者治疗的介入时机和疾病的神经定位进行疗效综合分析. 结果:三个中心病例完成良好,5个组基线具有可比性(P>0.05).介入时机急性期、静止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5个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其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分期毫针刺、不分期毫针刺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介入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分期经筋排刺对鼓索以上和鼓索以下神经定位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为急性期和静止期,印发病后的1~3周;五种治疗方案均为贝尔面瘫的优势治疗方案.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急性期治疗推荐使用单纯毫针刺;对鼓索以上患者不推荐使用分期经筋排刺疗法.
  • 摘要:笔者通过在瑞士数年的行医经历,对该国及周边国家的中医药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和观察,认为目前中医药已形成颇具规模的国外区域,应将这个区域纳入中医药的总体发展战略.从瑞士中医药的良好发展态势及基本格局不难看出,国外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立足临床,以疗效为支点.目前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是:①打破针灸一花独放的孤立局面,推动中医药的整体发展;②重视国外中医临床研究,并要把重点放在所在地区的常见疾病诊疗上;③加强配方成品中药研究,以打开最具潜力的国外中药市场;④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考虑国外中医药的现状与需求,多一些帮助与扶持;⑤国外中医师的资质认证与再教育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制度,这对国外中医药的良性发展极为不利.
  • 摘要:针对目前中医临床科研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中医临床科研思路的优化,具体方法有开展中医临床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临床-基础-临床"的病、证、治(药)的中医临床研究模式,重视舌诊在四诊中的价值,建立名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平台,树立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多学科协作才能出成果.
  •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法消除水饮的作用机制. 方法:角叉菜胶诱发豚鼠胸腔积液,随机分为A-温阳消饮组、B-模型+生理盐水组、C-模型组,并根据造模后1、2、3、5、7天不同时段将上述各组再分别随机分为5个小组.以经方苓桂术甘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作为温阳消饮法代表方灌胃给药,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豚鼠胸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①A5组、A7组的胸液量较B5、C5、B7、C7、A1等组有显著性差异;②A1 ~A7组胸膜间皮细胞胞浆内的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随给药天数增加而增多、变长;B1~B7组与C1 ~C7组的细胞器出现日益严重的炎性变化,其微绒毛由减少至消失. 结论:①温阳消饮法能保护角叉菜胶致豚鼠胸腔积液病交的胸膜间皮细胞,并逐渐减少其胸液量;②上述作用与给药天数呈正相关;③该法减少胸液量的机理,可能与影响胸膜间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的数量与形态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清热益气化瘀通络治疗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作用机制.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和糖尿病肾病造模组(予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成模大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M)、中药观察组(T)、厄贝沙坦组对照组(I).①检测:血糖、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②病理、电镜以及免疫组化研究.③实时定量RT-PCR分析. 结果:①成模大鼠符合DN1级病变;T和I干预下基底膜增厚减轻(P<0.05);②与M和I相比较,T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③与M比较,T和I的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明显改善(P<0.05);④T和I的nephrin和podocin mRNA较M表达明显改善(P<0.05). 结论:该中药可拮抗DN大鼠的足细胞损害;减少其尿蛋白.
  • 摘要:张发荣教授总结了美国患者在胃肠道疾病中四诊表现与中国患者的区别,并深入分析了其原因.认为是由于饮食文化差异及人种差异所造成.强调须尽快根据地域、人种等区别建立新的中医诊疗标准.
  • 摘要:通过对《中藏经》的涉及经络内容进行系统研究,从经络理论运用角度思考,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从阴阳之气运动理解经络;从脏腑经络辨证角度理解药物归经的经络;从脏腑表里脉证关系对所属经络的辨别认识;从"营卫经行"理解经络;从病侯辨析经络;该书虽然没有关于药物归经的专门论述,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藏象经络辨证思维,对于后世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影响不容忽视.对于药物归经的经络理论运用方法研究价值也非常重要.
  • 摘要:检验遣方遴药是否科学与合理的标准有二,一是配伍原则,即针对病变证机雨选用方药,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选用方药,针对方药弊端而选用方药;二是配伍方法,即相须配伍,相使配伍,相畏(相杀)配伍,相反配伍.在治病过程中遣方遴药若能遵循配伍原则与方法,对提高治病效果具有极其非凡的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为了阐明对大黄的耐受性差异,本研究从安全性角度,对比考察大黄在幼年和老年动物的耐受性差异,以期为临床上大黄在不同年龄人群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考察幼年和老年大鼠给予不同剂量(2.57,10.26,40g/kg)大黄后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的改变. 结果:幼年大鼠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大黄总提物5周后,均无死亡例发生,而老年大鼠三个剂量组有23.3%的动物死亡,并主要发生在高剂量组.大黄剂量依赖性的肾损伤在幼年和老年大鼠均可观测到;而大黄引起的肝损伤仅在老年大鼠组观测到,伴有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升高,并可在肝窦区观察到枯否细胞活化和淋巴细胞浸润.上述改变在停药后1个月均恢复. 结论:老年动物对高剂量大黄的毒性作用较幼年动物更为敏感,提示大黄临床用于老年人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周期.大黄肝毒性的发生可能是由白介素介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 摘要:本文拟对元气与衰老的关系做分析探讨.认为研究和推广中医药延缓衰老,需要从元气人手,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到“少年培元、青年养元、中年保元、老年固元”,树立“未病培元、既病保元、病后复元”的预防和诊疗观。
  • 摘要:从哲学角度审视了中医意象思维,古人运用"象"的概念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认识,凡是对天、地、人、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认识都离不开象,中医中这个"泉"指的就是体征,症状;"意"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力的,"意"是一个大脑加工过程,它将汇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演绎、推理、判断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认识的思维过程,它是在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事物之间进行思维的过程,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并且"意象"思维的过程是受文化背景,哲学思维定势影响的.
  • 摘要:中药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之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四气理论是临床用药的纲领.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理论体系,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以四气为主的中药药性的研究在短时间难以取得质的突破.针对目前药性理论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借助诠释学的思维方法,从理解、解释、应用三个层面构建药性理论的认知模式.
  • 摘要:经穴特异性理论是阐明经穴功能和指导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基础.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其基本规律和生物学基础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应该以针灸临床有效病症为载体,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深入揭示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及其生物学基础.
  • 摘要: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是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 (Thermodynamic Outlook of Chinese Medic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 摘要:本文对比研究了大黄不同提取部位(总提取物以及总蒽醌部位、总鞣质部位、剩余部位)对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总蒽醌部位和总提取物均具有致泻作用,但总蒽醌部位的活性强于总提取物;连续给予小鼠总鞣质部位,可观测到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止泻作用;剩余部位对小鼠肠道功能未见明显影响.本实验首次直接证实了大黄鞣质具有"止泻"作用,大黄鞣质的止泻作用具有非选择性特点,对多种腹泻模型均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鞣质与肠道黏膜蛋白质发生非选择性沉淀反应形成保护膜所致.本文发现大黄"致泻"与"止泻"双向药理的客观存在,首次实验证明大黄不同提取部位在同一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药理活性,蒽醌和鞣质分别是双向作用的物质基础.大黄"致泻"与"止泻"的双向药理作用可能是大黄长期用药效果逐渐减弱,产生依赖性,停药后易发生继发性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原因或原因之一.
  • 摘要:通过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可丰富和发展中医学的内涵,与时俱进,得到发展,通过“古今对话”,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在于吸取中医和西医的特长,并把二者的不足甚至当前单独存在出现的危机,正好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结合点,把“危机”,变成对整体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医学的发展和提出的问题,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西医学发展的困境,提供了思考,把未来中西医学发展的机遇和不足,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