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泗洪县共有气象协理员23名,气象信息员316名,分布在泗洪县23个乡镇的325个村,实现了乡镇100%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行政村100%配备气象信息员,泗洪县政府还将村级气象信息员补贴经费纳入当地财政保障范围,气象信息员补贴标准为1200元/年.但是,泗洪地区气象信息员存在队伍松散,缺乏相应管理的问题,不利于发挥他们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讨论的是建立泗洪县气象信息员管理网站,实现以下三项功能:一是实现对泗洪县气象信息员的管理职能,可随时调取信息员资料,并可分姓名、邮箱进行详细查询,根据乡镇进行分类调取;二是通过短信息发送、网站登录等方式,实现气象局和气象信息员之间信息的"无障碍"传递;三是整合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内容,成为气象信息员获取信息的窗口.
  •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权威性、通俗性、新颖性和个性等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演播稿编辑的一些想法.地市级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在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节目在发展进步,公众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演播稿的编辑作为节目制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就成为了节目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地市级城市来说,演播稿的编辑不仅要做好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通俗性,还要追求其内容的新颖性;同时在实际写稿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总结写作经验,并形成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辑流程.
  • 摘要:市代县制作气象影视节目可以充分发挥市气象局影视制作演播技术的优势、现代化设备的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气象影视资源的共享,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市县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进程.本文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气象影视业务综合管理工作平台",对原先的气象影视业务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升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的效率和质量,缓解了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任务的大幅增加给市局带来的压力,为"市代县"气象影视业务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 摘要:电视气象节目是气象科学与电视制作技术、通讯传输技术等结合的产物.在过去30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全媒体的出现,气象影视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气象节目现状和全媒体融合的优势,提出了电视气象节目全媒体升级构想及升级实践方法,最终得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合作大于竞争.电视气象节目只有打破两者间的壁垒,依托新媒体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渠道服务的立体格局,才能成为气象服务的有力补充.
  • 摘要:休闲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给体闲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以基层气象台站为切入点,深入乡村农园展开调研和分析,阐述了休闲农业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和气象服务现状,重点分析休闲农业全面发展时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未来气象服务的新思路,推动气象服务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要转变理念,建立气象服务新思路,加强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加强气候资源区划和宏观规划,提高休闲农业气象监测和灾害防御能力。
  • 摘要:SmartKit全称为智慧气象服务产品生成系统,是一款能快速生成可用于网站、手机、电视等终端发布的图形图像类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系统.该系统在广东本地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调试和版本升级,解决了数据难匹配、后台自动化设置、入库、运行速度慢等问题;设计合适的色标,改善了图形美观性,部分要素图形产品已成功在业务工作中应用.完整本地化后的SmartKit系统将引领广东气象服务产品向更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但目前系统本地化还不完整,数据获取方式、质量控制、插值算法等部分还要进一步改善.
  • 摘要:本文介绍气象影视产品从包装到业务化流程的思路及操作方法,包括After Effect、Photoshop对产品的包装,大洋D3-Weather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播出系统在产品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制作完成后选择不同渠道的传播方法.
  • 摘要:本文主要以广东移动天气短信2013年9月份的拍照数据为分析目标,按照"用户流失情况、品牌分布、终端使用情况、话费使用情况"等维度设计了提数模型,得出了基于以上维度的一系列流失分析结果,并得出一定结论,最后基于分析结论给出了天气短信业务下一步优化服务产品、调整营销策略的思路.
  • 摘要:本文根据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的需求,提出在城市河流的关键点,将高精度压力水位器与区域自动气象站组成内涝监测系统,并从系统架构、测量原理、参数设置、误差补偿等方面阐述设计方法.系统每分钟采集一组数据,水位测量精度达到0.1%.通过与国家标准水文站对比分析,该站水位与天文潮位涨落趋势一致,相位落后1小时,观测误差平均为0.06m.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当茅洲河流域日平均面雨量大于40mm,测站水位达到1.5m,并维持4小时以上时,极易发生城市内涝.将水位监测与面雨量实况结合,对提高城市内涝预警预报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 摘要:通过近年发生的典型灾情事件分析,指出中国抗灾防灾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的普及,设想建立全国抗灾防灾统一电话及其信息平台,出台相应的技术管理规范,使之成为规范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行为、实现跨地域多部门联合制作与发布各级灾情信息、防御各种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建立统一电话及电话平台,将大大加强各级政府指挥机构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公众通过电话能主动、及时了解全国任何地方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方便人们对灾害事件及公共信息的需求。电话平台全国联网,形成了防灾减灾全国一盘棋,以电子科学手段规范了各级政府及部门在防灾抗灾中的行为,在信息的接收、制作、发布中按照电话平台技术管理要求,纵横互动,互相监督,加强部门合作。并可与广播、电视等媒体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信息发布体系。另外,它对目前一些防灾抗灾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电话平台将对中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摘要:利用2002年~2012年红水河流域龙滩以上区域54个气象站点逐日08时~08时降水资料、龙滩电站2007年~2012年径流数据,对红水河流域的雨情、水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流域降雨分布呈上游少、下游多、东多西少的特点:(2)各区间强降水主要分布在5月~9月;(3)各区间各级强降水分布的频次差异较大:(4)入库流量与流域面雨量相关性较显著;(5)洪水的产生与流域连续3d以上的区域性中到大雨降水、2d以上区域性大雨降水、单日的区域性大到暴雨以上降水有关,最大日面雨量峰值与最大入库流量有一定对应关系.其结果利于今后提高红水河流域的面雨量和水情预测预报能力,更好服务于电站.
  • 摘要:近年来,特别是每年的汛期,包括滑坡在内的各种地质灾害成多发、频发态势.本文以滑坡为例,介绍分析了滑坡的概念、特点、危害、防御等灾害知识及自救互救技巧,提出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做好加固山体的防范工程,定期检查房屋及山坡地表的变化,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滑坡发生时要正确自救互救。供有关部门及个人在应对滑坡灾害时参考,切实杜绝悲剧重演,降低或避免滑坡灾害可能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 摘要:本文应用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广西气象部门在壮族地区开展气候变化本土传播的效果,重点对应用山歌和壮语传播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提升本土传播效果的策略:加强调研、改进传播方式;多媒体整合传播、多部门联动;增强与受众的互动等,为中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变化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调查广西9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迁站历史和观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结合2014年5月份全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执法月报告书,详细分析了全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困难有社会及公众的气象法律知识薄弱,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城市规划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难以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变化,对基层台站探测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气象行政审批流程不完善,不健全,未能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难度;气象行政执法力度不足,难以全面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案件的发生;基层台站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人员水平不足、造成气象行政执法缺失。,面对全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指导基层台站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宜传,提高社会公众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意识;加快制定政府规章,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制定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利用专项规划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搭建部门合作机制,完善气象行政审批流程;落实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责任制,严格追究失职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气象行政执法力度。
  • 摘要:利用梧州市近30a的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3个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入手,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梧州市全年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判分析,得到各旬的气候舒适度指数综合评判结果,应用这一评判结果对梧州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为梧州市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适宜的旅游时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通过设立一系列最舒适气候标准,对它们分别建立隶属函数方程进行模糊集合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南昌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得出梧州市最舒适气候标准是气温22°C、相对湿度70%和风速2m/s。 梧州市气候舒适状况良好,年平均非不舒适气候(宜人天气)指数为51.2%,年平均不舒适气候指数为48.8%。 4月份至5月份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梧州市旅游的最佳时期,且“五一”和“十一”法定假期刚好在这两个时段内,因此梧州市的旅游气候资源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不舒适时段主要集中在6月份至9月中旬(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引起的热不舒适)及11月中旬至3月份(主要是因为低温寒冷引起的冷不舒适)。
  • 摘要:本文介绍河池市建立特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方法、步骤其及在业务中的应用.首先对河池市特色农业种类进行区划;定期发布的特色气象服务内容收集、整理和编制;根据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气候条件,分析气象影响因子,编制相关农业气象服务内容。然后搭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收集整理各个特色农业区划用户的电话号码,建立电话号码数据库;建立各种类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内容的数据库;通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开展服务。
  • 摘要:利用GIS信息和降水实况资料,对发生在漓江及两岸的洪涝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洪涝灾害进行实地调查,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对漓江洪涝灾害进行区划,对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进行探讨.漓江上游是广西的暴雨中心,汛期暴雨常造成漓江洪涝灾害,特别是5-6月份,基本上每年都有2-3次大面积的洪灾,沿江两岸都是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漓江洪水具有来的快消得也快的特点:造成漓江致洪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华南静止锋;加强上游降水量的监测和预报,加强上游水库蓄水错峰的调控能力,完善低洼地段防洪堤坝建设,可以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
  • 摘要:以广西电网直调水电厂所处的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在对西江流域面雨量监测区域基础信息处理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开展分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以1∶5万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基础,针对西江流域河网、自动气象站、水电站等分布特点,结合水系、等高线特征,沿水系分水岭对西江流域干流进行精细化分区,为分流域面雨量计算提供基础参数;(2)对分流域面雨量采用算术平均法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结果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偏差较小,取算术平均法为流域分区面雨量计算方法;(3)逐小时处理、计算面雨量实时数据,实现西江流域面雨量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
  • 摘要:介绍基于MS-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和.NET Framework技术构架,运用ASP.NET和vb.net编程开发,通过web service进行数据存取,实现了有B/S和C/S两种模式的基于GIS的自动气象站数据业务平台,为相关人员提供自动站数据分析和共享.
  • 摘要:目的:通过对花溪区温度、湿度、风等各气象因子的分析,并结合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花溪区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模型.方法:并采用GIS二次开发方式,构建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结果:实现了花溪区自动气象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的实时监测和显示、高温及大风报警、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等功能,该系统的建设为花溪区森林火险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了气象科学技术支撑.结论:该研究结合实对气象资料数据,能对花溪区森林火险进行预警监测,及时为各相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服务.
  •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可以看出,邯郸市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在体系建设以及指标制定方面获得了公众和其他部门较好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发现一是管理的相对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邯郸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掣肘”因素,使得对相关部门的制约力不足,造成了目标任务完成缓慢;二是对于考核结果的运用够充分,缺少相应的导向与激励机制,使得绩效管理由原本的激励制度变成政府的一种监管制度,失去了绩效管理本身对于被考核者完成工作任务的促进作用;三是注重结果,对过程管理的绩效评价不够,四是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不高,导致公众参与度偏低,大部分的绩效评估还是政府部门内部评估,整个绩效评估流程缺乏系统的规范的步骤,和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提出要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机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推进考核工作良性循环;重视过程管理,及时进行跟踪衡量;坚持“公民导向”,形成了“眼睛向下”的责任制度;持之以恒,扎实推进绩效工作。
  • 摘要:微博是新媒体中的一个重要分类,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宽气象服务内容,开辟服务领域,转变思想观念,客观的发展利用微博,成为气象部门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开通官方气象微博,维护微博平台,发布内容新颖丰富的天气信息,让气象服务与时俱进.鉴于大部分地区对气象微博的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图为地市级微博气象服务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和观点,探讨了地市级气象微博的策划与表达,通过制定运行管理办法,规范发布流程;增强互动,打造交流平台;微博内容的二度创作;策划微博活动;注重细节,勇于创新,让气象微博服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天气预报信息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及时满足公众需求,提升部门形象.
  • 摘要:本文以内丘县1960-2013年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数据为依据,针对晚霜冻对内丘富岗苹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苹果树一般适宜开花期为气温在13°C左右,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富岗苹果花芽萌芽期在4月上旬,盛花期在4月中旬。花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要高于22°C夜间温度不要低于2~5°C,此时易受粉,如若遭遇强降温天气过程,极易造成花期受冻,导致减产。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就如何围绕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气象技术服务优势,积极做好晚霜冻对内丘富岗苹果的防范对策,并对富岗苹果精细化服务进行初步探讨.开展农业气象技术服务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六个环节:明确服务需求,确定服务方式,选择技术方法,制作服务产品,及时分发产品,获取反馈信息。为此,制作了富岗苹果气象技术服务操作流程图。同时建立了富岗苹果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系统,从结构上可由以下4个基本子系统构成:数据库子系统、信息检索子系统、产品制作子系统和产品分发及服务子系统,还可对系统的功能作适当的调整和扩充,各子系统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且包涵内容多。
  • 摘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要改正理念过时、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差等缺陷,应开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专项调研,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机制、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技术路线、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动态调整公共气象服务的分类及内容,逐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的市场供给机制,发挥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责任主体职能。
  • 摘要:为了找出张家口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利用1962-2013年张家口13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作物生长季(5-9月)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结合地形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张家口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随着海拔高度递减而递增,近52年来呈上升趋势:≥10°C积温随海拔高度的递减而递增,近52年来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近52年来总趋势为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坝头一带最少,近52年来呈减少趋势.根据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近52年来的变化特征,坝上适合发展绿色错季蔬菜;坝下河谷盆地适合种植葡萄;坝下半山半川丘陵区是杏仁的理想产地.
  • 摘要:随着保定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开展旅游气象服务、建立保定市旅游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业务平台的设计是以采集景区气象要素信息并建立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因子组合法"等预报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制作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从而建立起功能完备、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以网络传输为主的业务应用平台.该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分级实现旅游气象服务不同的子功能.主要划分为景区数据采集、综合信息显示、服务产品制作和业务管理维护四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又有若干功能模块组成.
  • 摘要:本文以邢台地区为例,通过对邢台地区各县市站1971~2010年共4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逐日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得到全区的干热风发生日数,并对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邢台地区的干热风年平均发生的特征大体呈现西部和东部较多,中部较少的趋势,从逐年变化总趋势来看,重度干热风不是每年都有发生,而干热风则是每年都会出现,并且无论是重度干热风总日数还是干热风总日数总体均呈减小的趋势.以2014年邢台地区出现干热风天气发生情况为例,对冬小麦的产量影响和气象服务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给当地干热风预报服务及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 摘要: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性,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交通事故出现的日、月及季节变化特征和雨、雪、雾等灾害性天气对高速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交通事故年发生的频次变化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是交通事故多发季节(30.2%),冬季最少(20.2%);7月是交通事故多发的月,6月、5月、8月次之;每日23-08时为交通事故高发时段,11时、15时为次高峰.5-9月、10月-翌年2月、11月-翌年3月,分别是雨、雾、雪等灾害性天气交通事故多发期.提出做好高速公路气象服务需进一步开展气象对高速公路影响机理的研究,研发交通大雾概率、道路结冰、爆胎指数、行车指数等专项预报和精细化预报,建立高速公路洽线气象站监测、预报制作和发布系统,并加强公安、交通、气象二方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 摘要:本文根据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邯长高速涉县交通气象监测站和所在气象站资料对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路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接近,多数情况下路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比最高气温提前1小时左右;路面温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间集中在9-12时,路面温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时间集中在16-18时;降水出现的时刻也是路面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刻,雷阵雨造成的路面温度下降幅度大于其它性质的降水;以权重法建立路面逐小时温度预报模型在1月的预报效果最好,其准确率为80%,其它月份稍差.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1950~2010年共60a的卢氏县山洪灾害资料,从卢氏县的地质地貌和造成山洪的暴雨的天气形势入手,分析了卢氏县山洪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并对山洪防御提出了几点设想,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患意识,增强水患意识;加大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建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加强水文气象测报、雨情灾情收集,确保汛情、汛令及时准确传递;加强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提高预报服务时效;加强山丘区域水雨情测报预报工作,更重要的是抓紧建立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 摘要:本文在分析豫西短历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的基础上,以划分的山洪地质灾害区域为基本单元进行降雨和灾情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统计,通过逐小时自动雨量站实况资料,计算出区域山洪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阈值,并划分了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级.最后选取了两次不同类型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豫西地区强降水落区均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2)7月和8月是强降水易发生月,20-22时为强降水日当中易发生时段.(3)豫西有7个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生区,此区域与强降水落区相对应.(4)选取豫西地区一次典型致洪暴雨过程"2010.7.23"和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2011.5.9",对临界面雨量阈值及风险预警等级做评估检验."2010.7.23"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预报的山洪灾害等级与灾情实况对应较一致."2011.5.9"过程,降水集中在12小时内,影响范围小.尽管1、3小时降水量均在阈值的3倍以上,6小时降水也在阈值的2-3倍之间,但山洪灾害影响较小.所以在预报强降水诱发洪涝灾害的可能程度和等级划分时,强降水影响时间和范围必须考虑在内.
  • 摘要:利用湖北电网主网2010-2013年逐日用电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半年(5-9月)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相关关系,求算出夏半年平均气温与日用电量的1°C效应量,揭示了盛夏(7-8月)日用电量与1d、2d、3d、4d、5d滑动平均气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盛夏(7-8月)日用电量与气温关系预测模型,经回代检验,7月均方根误差为1378.25万kw·h,占7月日均用电量的2.8%.8月均方根误差为1638.57万kw·h,占8月日均用电量的4.0%,用电量预测模型经过2014年7月1-31日应用检验表明,预测误差一般在0.1%~2.8%之间,可供电力部门预测时参考使用.
  • 摘要:以恩施自治州为例,采用州内所属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历年常规气象资料,9个4A级景区近年加密自动站点资料,参考气象灾害相关等级标准,采用频率等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恩施州各地主要气象灾害历史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以灾种为评价单元,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四因子理论,假定孕灾环境基本没有变化,从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脆弱性(易损性)出发,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模型,计算了各站各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利用GIS地理信息数据,以县级为基本区划单元,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采用领域类比的办法,最后做出恩施州旅游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上述旅游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办法,针对目前无完整、长序列旅游气象观测资料的区域景区而言,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参考区划结果,根据各地不同灾害天气季节性发生特点,对提前做好防御,减轻灾害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影响,为旅游者的出游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更好地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分析了气象资讯服务产品的特征和功能,梳理了湖北省气象资讯服务中心现有业务,通过对近年来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立足通讯技术发展实际,对湖北气象资讯服务产品的优化进行了分析,并为产品优化工作设计了气象资讯编辑集约平台,搭建并完善了重要夭气资讯板块,最新天气预报板块,天气实况和历史资料查询板块,编辑素材查询板块,交流互动模块。
  • 摘要:2010年浠水蛋鸡获利和鸡蛋收购单价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养鸡大县.鸡的神经异常敏感,在温湿度不断变化中极易造成鸡群死亡,从而使养鸡业者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浠水养鸡业鸡棚四季温湿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了浠水养鸡的温湿度标准,进一步提出了应用畜用低压大流量风机、采用湿帘蒸发降温方法、确保优良的供水系统、保持适当的通风等措施有效应对温湿度变化来服务浠水养鸡业的发展.
  • 摘要:2013年5月,中国气象局决定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展"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计划确认1000个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并将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郧西县上律镇抓住创建机遇,成功被认定为第一批200个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之一.本文从加强组织领导、选择重点创建乡镇、制定创建计划、加大创建投入、严格按八有标准创建、按时间节点开展示范区申报、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了郧西县上津镇如何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经验,及存在的人员、经费、设备问题和今后的打算,为其他乡镇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
  • 摘要:本文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雾情(能见度)的影响程度,定量描述以厘定影响雾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地理因子,为能见度监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采用判别分析法对雾情等级逐月建立判别方程,寻找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进一步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量化的雾情资料分析地形地貌及气象因子对其的直接、间接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常规气象要素对判断站点中雾和大雾的符合率在50%以上.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秋末和冬季雾情等级的最主要气象因子.1000hPa湿度对能见度值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182,而地理要素落差通过影响温度和湿度影响能见度.下一步将讨论预测雾情(能见度)的误差来源.
  • 摘要: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洪湖流域1961-2011年供水资源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洪潮流域供水资源模拟适用性良好:近51a流域年平均地表径流和降水量增加趋势相当,且降水量峰值对应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较高:流域在1960s、1970s相对偏枯,1980s后,降水相对丰沛,流域呈现由干转湿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流域趋于偏枯.流域季节降水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散发量及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但丰、枯年季节分配不同;各要素月季节分布差异较大;洪湖年均入湖水量呈略增加趋势,春、夏季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 摘要:在武汉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精细化降水预报和内涝等级判定系统,建立并开发了武汉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同时进行了业务试运行.系统以2013年7月5~7日武汉市连续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过程为例,对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溃水点内涝等级预报基本准确,预报结果较为可信.
  • 摘要: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气象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气象服务来体现的.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气象服务"研究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从气象服务的概念、气象服务的定位、气象服务的属性、气象服务的基本原理、气象服务的分类、气象服务运行模式、气象服务效益等7个方面分析了气象服务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总体来说,中国气象服务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学科体系尚未建立,需进一步开展完善.
  • 摘要:衡阳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是湖南省内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较多的地区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衡阳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以下简称TGMWS)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将地理信息(GIS)和数据库技术应用到气象防灾减灾中,是系统的主要亮点和特色.系统自12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推广到衡阳市、县两级防指、气象、国土、水文等部门.TGMWS使"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衡阳应对由降水所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气象决策服务,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
  • 摘要:气象节目主持人作为天气预报节目的形象代言人一直备受关注.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用声音叙述节目内容,而是整合"声音、形体、情感、内涵"等诸多要素来表达内容与情绪.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成为影响节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将针对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进行简要的探讨.提出良好的着装,协调的妆容是气象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气象节目主持人必须掌握专业的气象知识,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恰当的身体语言可给节目润色加分;气象节目主持人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树立起气象服务意识,真诚友善地为受众提供气象服务.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灾害性天气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突发性的灾害天气,非常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而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能够及时提醒人民群众提前进行相关的防御和避险,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急需在出现灾害天气之前接收预报预警信息以提前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灾害防御,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快速查询预报预警信息以及提示报警,充分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应对措施,就可以趋利避害,减少经济损失."辽源气象灾害防御及为农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向社会各界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农业气象服务材料、发布暴雪、道路冰雪等预警信号、发布气象信息短信等各类气象服务信息,为辽源市防灾减灾及春播生产,提供了科学可靠又高效及时的气象服务保障.
  • 摘要:本文应用1981-2013年白山流域28个雨量站降水量和1984-2011白山水库入流量等数据,分析了白山流域年内降水分布情况.逐年降水结果显示:整体较为平稳变化幅度小,阶段性变化明显,有轻微增多的趋势:5a阶段性平均状况结果显示:降水平稳,近期有增多的倾向.水库入流量分析显示:水库入流丰枯交替阶段性交化,1986、1995、2010和2013年为四个大丰水年,均丰水6成以上;1992年、1997年、2002-2003、2008-2009为枯水期,其中2002-2003连续两年均枯水3成左右.对1984-2013年白山水库入流量与同期流域降水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线性相关性好,因子显著性高.
  • 摘要:通过分析省内电力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现代化的气象服务手段和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与电力生产和调度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研究并设计架构布局合理、界面美观简洁、可参考性强、信息量大、专门面向电力行业的吉林省电力气象服务网,构建全新的电力气象服务模式.为吉林省电力部门开展日常生产调度、仪器设备检查、电力设施故障恢复等业务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科学依据,减少与避免冰冻、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面进一步加强吉林省的气象服务能力.
  • 摘要:本文从气象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和特点入手,探析新媒体时代,气象新闻标题写作原则和技巧:认为要提供准确的新闻点,丰富信息含量,巧用修辞手法,妙用前人的名诗妙词,借用民间的谚语俗语,同时也提出气象网络新闻标题要警惕"标题党"现象.
  • 摘要:天气因素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本文以2010-2012年张家港市逐日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有效报警数和同期气象要素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交通气象指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得到了冬半年和夏半年的逐步回归预报方程,并尝试将输出预报结果定义为5个级别,建立了张家港市交通气象指数预报模型.利用2013年的报警数和气象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张家港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还针对各个交通气象指数级别,分别作出了相关的交通提醒.
  • 摘要:运用2004-2012年金坛局自建油菜试验田生育记录与同期气象要素、产量等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1)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的油菜播种时间要比直播栽培时间早近一个月,出苗时间相差10天以上,但从蕾薹期起,两者时间基本达到同步;(2)油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出苗到现蕾需要时间最长,占全生育期的57%,其次为开花到绿熟阶段,需要时间是全生育期的13%,最少的是播种期,仅为全生育期的3%;(3)全生育期时间长短将取决于0°C以上积温、平均气温、日照时数,但各生育期取决不同,其中播种期与0°C以上积温、降水量、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好;苗期受0°C以上积温、日照时数影响较大;蕾薹期与雨日、降水量相关性最高;开花期与降水量、0°C以上积温关系最为密切;成熟期对0°C以上积温、日照时数、雨日的要求较高.(4)蕾薹期时间长短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开花期,影响最小的是苗期,其中蕾薹期时间长短与产量成正相关,而开花期持续时间与产量成反相关;(5)利用蕾薹期、开花期时间与产量的定量关系,初步建立油菜丰歉年气象指标,对2004-2012年拟合结果达到了77.8%.
  • 摘要:苹果树开花期晚霜、寒潮危害是苹果栽培中影响座果最主要的因素,在其生产中防御不及时以及防御措施不适当,会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本文利用丰县近53a气象资料和10a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苹果栽培天气气候特点和生产需要,根据苹果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丰县苹果树花期冻害指数及防御对策.提出在霜冻来临前,果园薰烟加温,灌水或树冠喷水;早春给树干涂白,树根覆草。受冻后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适时灌水,增施有机肥料;树上各喷布一次营养液;加强果树授粉,晚梳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合理夏剪,控树势转旺。
  • 摘要: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灾害,气象灾害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利用1980-2012年常州市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和气象灾情资料,结合气象灾害发生特点,构建了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在内的常州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根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采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计算得到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综合指标和聚类结果,并绘制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图.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常州中东部地区为暴雨洪涝高风险区;(2)金坛中西部地区为大风灾害高风险区:(3)常州天宁区、钟楼区、戚区等中部地区为低温冻害高风险区;(4)常州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等中北部地区为雷电灾害高风险区.本文研究结果为常州市相关部门应对气象灾害,采取有效防灾减灾措施、推进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利于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防灾重点,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 摘要:为了提高泰州市为农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全方位满足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当前通信技术,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3G天气客户端软件——泰州气象云,包括气象新闻、天气实况、趋势预报、灾害预警、行业气象、身边天气、周边大气、雷达天气、便民服务、气象生活、气象微博、更多应用十二大模块。该系统利用其携带方便、网络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使农业用户可以随时浏览、获取最快捷、最权威的气象信息和为农服务产品,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 摘要: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以及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中国近年也在太潮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的频率计算方法,积累了实际经验.但是,由于地面雨量站点有限、资料长度有限以及站点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研究区中相邻水文气象一致区之间暴雨频率估算值有时出现了空间不连续性的现象,这个空间不一致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本文在简要介绍地区线性矩法及各个站点频率估计值推求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并介绍一种概念清楚、简单易操作的基于空间往返二次内插的校正方法,解决频率估算值空间不连续的问题.这种空间内插平差是通过构造一个与研究区实测站点控制面积相应分辨率的虚拟网格站网来实现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这种平差法校正的研究区内各个站点的频率估计值的经验频率与理论概率更加接近, 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也更加合理.
  • 摘要:利用2007~2013年金坛地区葡萄的产量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温度、光照、降水等主要气象条件对葡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C的活动积温、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及成熟期等生育期的旬内平均温度对葡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对累积日照时数的要求有个极限值,如果在极限值以下,葡萄单产量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超过了极限值,光照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就不那么重要,甚至而当日照偏多会成为葡萄减产的因素之一.5月雨日与葡萄单产量的相关性较高,呈负相关的关系,这说明,在开花期要求适当干燥,开花期雨日过多,土壤湿度过大,空气湿度持续较大,影响了受精,进而影响了坐果率,从而影响葡萄的产量.
  • 摘要:本研究利用如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小气候站采集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同期棚外相关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大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建立温室小气候模拟方程,并设计出集小气候站实时资料查询、气象要素模拟、作物灾害指标库、气象灾害指标库、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发布为一体化的如皋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的设施农业专业气象服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