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学术年会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学术年会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5

主办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会议文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差异化办学,进行特色创新与优质发展,满足社会多样性和选择性教育需求,是新时期北京民办中小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民办中小学发挥其办学优势,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在特色创新与优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国际教育项目;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教育实验班;创新德育内容和德育工作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等.与此同时,民办中小学在特色创新与优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如同质性竞争问题、教师队伍问题、民办学校自身建设问题等.民办中小学的特色创新与优质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外部环境和政府积极扶持与引导,更需要学校在办学定位、教师队伍、学校文化等方面不断提升.
  • 摘要:为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北京市教委启动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计划”,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推动项目的开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本文以“翱翔计划”发展性评价为切入点,通过对2011级(第四批)学员发展性评价实施过程及实施结果的分析,呈现出“翱翔计划”在学员评价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对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 摘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时,需强调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尤其应重视各种人口变量的影响.本文给出了基于人口预测结果的学校布局调整效果预测的模型,并结合北京市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的学校调整力度的北京市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未来几年中,北京每年减少4%的小学数量的政策要优于每年减少6%的调整力度;初中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应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而制定,采取每年不同的调整力度不仅可以使学校达到适宜的规模,同时还可以使每年学校规模的变化相对平稳.
  • 摘要:本研究采取集体测试法,对北京市800名高中生的兴趣、生涯动机、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进行性别差异研究,旨在为个性化教育中的因性施教提供依据.结论:1、兴趣:男生对理科的兴趣较高,女生对文史和医学更有兴趣.男女生都对管理、经济和社会等学科有兴趣.2、生涯动机:男生更倾向于操作、常规和研究性生涯动机,而女生更倾向于艺术、文学和社会性生涯动机.男女生均对管理性生涯动机表现强烈.3、能力优势:男女生仅在身体运动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基本学习能力、形态知觉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判断能力方面,男生都优于女生.女生则在语言、艺术创作和文秘能力方面明显高于男生.男生的身体运动能力也比女生稍强.4、个性差异:男生除了独立性、聪慧性、有恒性和怀疑性等比女生高之外,其它方面如稳定性、恃强性等等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学生共同的个性是聪明、乐观、倔强,但有恒性普遍不高.
  • 摘要:学校自主发展是指学校主要依靠自我决策和自我调控获得发展.研究结合学校发展理论以及市级小学课改样本校实践,制定出学校自主发展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所有市级小学课改样本校自主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现状反映出,学校发展主动性增强,自我挖潜、开放合作、凸现个性成为这一时期学校办学的共同着力点;自主发展在各领域均有所实践,但自主发展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和顺畅,处于初探阶段;教学领域自主性特征最为明显,办学理念领域自主能力亟待加强.据此,提出推进学校自主发展的实践方向.
  • 摘要: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系统分为实施系统、保障系统、支持系统,其中实施系统以区域课程推进为核心,包括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推进和校本课程推进,三级课程整体推进;保障系统中,政策引领分为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面;组织管理分国家、省市、区县和学校四个方面,政策引领相互衔接,组织管理相互协调;支持系统中能力建设按对象分教师、研究者、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资源开发分为三个方面:校内资源开发、校外资源开发、信息化资源开发,能力共同提高,资源全面整合.当前,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要求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推进状况持续关注,并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地区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鼓励将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结合首都基础教育实际,加大力度开展区域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索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特色途径;制定符合首都基础教育实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与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区域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要积极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教育.
  • 摘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翱翔计划”也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培养领域,丰富培养课程,聚焦科研实践,不断创新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对“翱翔计划”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首批学员培养历程的回顾,展现学员的成长,探索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旨在从一个侧面给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推动提供经验与参考.
  • 摘要: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探讨其影响因素意义重大.本研究使用六省调研样本数据及竞赛集训队样本数据,构建教育生产函数模型,考察个体、家庭及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科学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竞赛集训队样本学生在科学素养得分、科学兴趣等方面显著优于普通高中生;学习成绩、自我教育期望、科学价值观、学校类型等因素对普通高中生科学素养具有显著正影响;科学兴趣对竞赛集训队样本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显著正影响,而请家教或参加校外辅导班具有显著负影响.为此,应当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尤其是科学兴趣的培养,为国家发展储备更多优秀后备军.
  • 摘要:本报告基于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监控与评价项目2011-2012学年度问卷调查数据撰写而成.调研内容包括学校课程改革中家长的认识及参与状况、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观念及行为、干部和教师对家长和社会支持的评价等方面.在内容分析基础上,报告提炼出如下结论:多数家长具有参与课程改革的愿望,部分家长能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来.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与课改理念一致,但应试行为严重.干部和教师对家长和社会支持的评价偏向比较满意,教师评价低于干部评价。基于成绩和问题分析,笔者提出相应建议。继续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宣传;拓宽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渠道;完善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呼吁社会环境对课改的支持.
  • 摘要:本研究从一个“问题生”实际转化过程的案例,分析了“问题生”产生的根源以及转化的原因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师绩效考评的新思路,即“纵向”考评模式.这一教师绩效考评模式强调学生考试成绩的自我纵向比较,促使教师不放弃每一个“问题生”,使教师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本论文又从理论和实际相关研究论证了“纵向”考评模式的科学性,同时论证了这一模式对实现基础教育总目标、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证了这一模式对于反映教师绩效结构的有效性和促进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最后也提出了"纵向"考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 摘要:“政府委托办园”通过科学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发挥政府“公”部门与“私”部门的作用,能够为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做出贡献.本文以北京市两种“政府委托办园”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办园目标、招生收费、质量保障等重要内容,并对两种模式的异同及原因进行比较,认为通过“政府委托办园”不仅可以实现“公益性、普惠性”的目标,还可以实现“优质、特色”的目标.最后,文章提出“政府委托办园”由于涉及到公、民两种办园体制的安排;既有国有资产投入,又有民间力量参与,在制度设计、机制安排等方面比较复杂,应关注相关法律和配套制度的健全等有关问题,以便更好地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
  • 摘要:本文对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任教的国家级、北京市、北京市各区县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疏理,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分析了城镇教师赴农村学校任教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美、英、俄、日、韩五国主要采取学校类型多样化和校内多样化两种策略,由政府主导并采取配套制度保障,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选择权,实现了高中多样化.借鉴其经验,我国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应采取学校特色多样化和学校类型多样化并举的策略,加强配套政策建设,重点在学校课程设置、师资编制、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为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采取试验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同时,应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 摘要:为督促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如期实现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目标,兑现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承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目标.本研究共分二篇,第一篇论述现实目标,主要对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评估和校际间资源配置均衡状况评估体系、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及政策建议进行实证研究,重点使用基础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全市小学、中学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和校际间资源配置均衡状况,客观反映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水平.第二篇论述长期任务,主要从创新督导评估机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完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评估认定体系”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督导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现状分析,评估标准,督导内容,推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较为整体、相互衔接、共同促进的督导评价体系,对今后督导工作的开展,督导机制研究,构建一揽子规划设计,找准均衡发展督导的着力点,在教育均衡发展关键的领域和环节取得突破.
  • 摘要:本文以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为依托,对北京市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业水平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测查与评价,对测查结果以及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教学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
  • 摘要:标准设定是教育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标准参照测验实施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Angoff方法是当前国内外标准设定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包括对专家组的选择与培训、专家判断与评分、向专家提供反馈数据并推动讨论、收集效度证据等环节.其中,在是否提供考生题目作答数据反馈给专家组环节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较大分歧.本研究以大规模学业测验为背景,采用实验研究组间设计的方式,将专家分为五组,在反馈数据环节给予每个专家组未调整的考生真实作答数据和经过上调、下调0.5或1个标准差的虚假数据,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项目反应理论两参数模型考查专家组在标准设定过程中如何参考使用题目作答数据.结果表明,在制定合格线和优秀线时,无论反馈数据是否真实,专家组均修改了相应的结果判断,且在判断过程中整合了反馈数据.该研究对Angoff方法的数据反馈环节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学业质量监测是反映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度监测五年级数学、五年级英语、五年级体育、八年级数学、八年级英语、八年级体育学科的学业质量情况.本报告从总体本年度水平、分学科水平、各年度水平,以及学生分类水平和学校分类水平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程度如何,以及不同学科、不同年度、不同类别之间的学业质量差异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当前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本文呈现了笔者以作为参与者的身份到北京市一所国际学校访学的所见、所闻与所感,重点叙述了两位中文课程教师的课堂故事.并试图阐释蕴含于故事之中的意义: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师获得个人化实践的方法,以及国际学校的中文课程教学对国内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 摘要:新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均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树立崇尚科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精神.但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历史长期沦为政治的附属品,近些年来,史学研究已经返璞归真,求真与求实成为学者普遍认同的为学态度.但是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或者囿于传统史观的影响,或者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缺乏,对教材“贴标签”式的解读比比皆是,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新课程下,教师一方面必须悦纳多元史观,以全球、文明、现代化等新史观去解读教材,另一方面依托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中学历史教学,惟有如此,才能胜任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 摘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长期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2011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北京市19523名五年级学生及3338名八年级学生而言,从课业负担的客观指标看,在每日家庭作业时间、每日课后学习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每周课外补习活动种类和科目上,与相关文件的要求相比,均处在较高水平;从课业负担的主观感受看,多数学生认为学业压力较大或很大,同时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需要缓解学业压力的方法.本报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负增效建议。
  • 摘要:本调查从班额的视角,调查不同班额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根据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本研究将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9人及以下班额的班级定义为小班额班级;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0-39人班额的班级定义为中等班额班级;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40人及以上班额的班级定义为大班额班级.从家庭与学校两个场景切入,从学生的学习期望、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负荷、学习感受等六个方面呈现与分析了不同班额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并针对小班额、中等班额、大班额班级学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面对着教育发展对教研部门的高需求,面对着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遇到新困惑、新问题,优化教师研修方式,提升优化研修策略是做好教研工作的有效方式教研的方法,笔者基于上述原因,从思考、更新研修理念是做好教研的基础、创新研修机制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关键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有效教研的思考和实践.
  • 摘要:本研究以北京市223所小学的19411名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深入分析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学校规模与学校合格率、学校增值分数间存在着正线性关系,学校规模越大,学校合格率越高,学校增值分数越高.(2)就学校规模对于学校合格率的影响情况而言,在不控制学校地域、学校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性别、学生户籍类别、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条件下,规模>810入的学校合格率显著高于规模≤810人的学校;在控制上述背景变量条件下,各类规模学校间的合格率不存在规律性显著性差异,即不存在学校规模影响学校合格率的质性变化临界线.(3)就学校规模对于学校增值分数的影响情况而言,在不控制和控制上述背景变量条件下,各类规模学校间的学校增值分数均不存在规律性的显著性差异,即不存在学校规模影响学校增值分数的质性变化临界线.
  • 摘要:本文针对课程领域概念混乱的现象,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一说,展开了相关概念的追问和“上位、本位、下位”的系统分析,力倡通过概念的规约正本清源,消除纠结与纷争,澄清模糊认识,纠正失当的观点.同时,就当前学校课程开发提出了涵盖内部机制和外围环境的一系列的具体建议。
  • 摘要: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学生教学活动后发生的变化.通过对初中语文学科12个教学设计的分析发现,当前教学目标存在行为主体不一、机械套用课程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模糊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游离教学目标,教学实效性不高.而国外对于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已经从注重学生外显行为,注重学生认知发展过程,发展到内部认知过程与外显行为并重的阶段,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要以目标分类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既要有学生行为的描述,也要有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界定,既要陈述学生的认知变化,也要陈述学生的外显行为,既要有最低的标准,又要体现层次性.
  • 摘要:2011年,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北京市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八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学业水平较差,具体表现为:总体上,学生的学业水平仅处于合格水平;学生在“运动技能”分领域的平均学业水平亟待提高;男生的平均学业水平高于女生,且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肥胖群体学生比例较高,平均学业水平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学生课余锻炼时间不足,锻炼时间趋于“碎片化”以及教学内容相对随意是主要原因,同时,体育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工作量较大也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
  •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之一,能够体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学生基础不一、内容设计不精、考试内容限制、时间安排紧张等问题.在北京市开展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案例中,一些教师采用“课外自主合作探究,课内引领提升”的学习模式,精选学习专题,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充分保障学习资源,科学控制学习过程,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
  • 摘要:测量-控制范式是考试文化弥漫整个教育领域,控制学校,控制课堂的重要依赖工具,单纯依靠考试文化的合法性权威来驱动,其合理性上存在重大缺陷:肤浅过时的方法论、注定产生失败者的心理测量模型、以产生焦虑来提高努力程度的假设前提.要展现评价的发展性,需要基于“人”的因素,将测量-控制范式转变为“为了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
  •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探索和实践探究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探究性教学必然要经历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实效的艰辛过程.探究性教学的本质内涵是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性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探究性教学中,要抓住探究的“魂”,——独立的思考,探索的实践.提高探究性教学实效性,省去一些技能和机械重复性的活动,理论探究是重要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要多样化.
  • 摘要: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对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教学中它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教师普遍感觉实施难度较大.新课标为此对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一些合理调整,给出了很多针对性较强的实施建议。本文结合对新课标的解读,提供了一些突破科学探究瓶颈的思路和策略.
  •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制了一条为学生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进行互动的纽带,主题活动就是这条纽带的链接点.它是课程内容主要的呈现形式.好的主题活动应该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从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指向上看,应该研究“真问题”,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指向看,应该是学生“真研究”;从活动的效果看,应该关注学生的“真体验”.
  • 摘要:目前以各所、中心为主体的研究团队模式,已经成为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就现状而言,这种以部门标识为主导的研究团队独立工作管理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未来教育研究的发展,是否能够充分整合我院优势资源,进而实现更好的组织绩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在借鉴组织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以业务人员现状和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建构以组织目标为导向的自主研究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而对解决研究部门人才紧缺,全院优势资源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及提高组织有效性提供借鉴.
  • 摘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学校职代会,实现民主管理的问题,本文从创新职代会形式,丰富职代会内容;增强职工代表利益群体代表性,大力提倡调查研究,搭建职工代表发挥作用平台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把职代会建设的更好.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教育系统中信访工作的形式和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增强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动力;党委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统领,切实理解和把握好信访工作;职能部门更加投入做好信访问工作,积极主动了解情况化解矛盾;二级单位要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和谐的举措。
  • 摘要:近年来,科研学术成果奖励管理办法较为切实可行,工作流程更趋简化规范,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及时得到了奖励.科研人员以核心期刊为学术阵地不断推出精品论文类成果,是今后应予坚持和鼓励的方向.大量的获奖配套类成果则可通过学术交流和服务基层发挥更大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为更好地进行优秀学术成果的收藏和推介,下一步还可考虑将获奖的优秀学术著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文库.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做好学术成果受理申报工作,推动学术成果奖励工作再上新台阶,服务科研工作大局.
  • 摘要:随着公务卡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公务支出结算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更好地为广大职工提供财务支持,成为财务人员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针对公务卡制度及现金、转账支票、公务卡三种结算方式进行梳理,重点对公务卡制度下如何选择结算方式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公务卡制度的公务支出结算方式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确保公务卡制度顺利实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