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7-19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1年7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17例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横韧带断裂4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6例,齿状突陈旧骨折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6~51岁,平均32.3岁.术前JOA评分7.1±1.9分.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7~29月,平均19月.全部病例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复查X线及CT片示螺钉位置良好,无钉棒松动、变形及断裂,6个月后患者均获植骨融合.术后6月JOA评分13.9±2.1分.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临床效果良好,能够重建寰枢椎序列,有利于神经恢复,是上颈椎后路固定较好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在经可扩张通道固定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对132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经可扩张通道行微创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固定,对照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与1年复查.对比两组的总手术时间、融合器植入时间、内固定物置入时间、总出血量;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及改善率;术前和术后各期的椎间隙高度、滑脱复位率;术后1年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内固定物植入时间较对照组均短;融合器的植入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的改善率为(79.46±6.34)%,对照组的改善率为(76.73±4.49)%,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比术前椎间隙高度均有显著增加;术后1年时,两组高度均有丢失,但仍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椎间隙高度丢失大于对照组.术后1年时,观察组融合率为98.48%;对照组融合率为87.88%.观察组复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纹牙弧轨钉板系统通道下微创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纹牙弧轨钉板系统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适合可扩张通道下使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1982年Edwards—Iivene根据损伤机制、骨折形态学和稳定程度将Hangman骨折分为四型是目前国内外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表明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重视骨折稳定性的判断;术前要充分准备;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后路固定范围的选择以及后路置钉的注意事项,以保证Hangman骨折的有效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采用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3.1岁,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害表现.通过总结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对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2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58.9%、29.2.改善至术后的92.4%、4.3°.各组数值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并发症出现. 12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同,费用低,可作为无神经症状或神经症状轻微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优先选择。
  • 摘要:寰椎位于枕颈交界处,是枕-寰-枢复合体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近年来文献对寰椎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详细分析了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对于稳定性的寰椎骨折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学者们一致的认可,但对于不稳定性的寰椎骨折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是认为颈领不能足够限制活动来阻止寰枢关节半脱位和利于骨折的愈合。对于寰椎骨折不愈合和持续颈部疼痛应该采取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横韧带完整性和/或合并有其它不稳脊柱损伤。用Halo支具外固定治疗孤立性寰椎骨折是足够的,除非动态屈伸X线片提示寰枢关节不稳或I型横韧带损伤存在。评价是否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较外固定而言能提高临床效果是需要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不管寰椎骨折是单独发生还是合并其它颈椎骨折,对于治疗这些损伤目前仍没有建立统一治疗标准或指导原则。治疗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全身情况、经济条件和外科医生手术技巧而定。寰椎骨折理想的手术方案是仅行骨折处有限固定,尽量避免对寰枕、寰枢椎间活动的限制,同时也要维持枕寰枢复合体的稳定性。
  • 摘要:目的:介绍应用两期后路手术,即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二期取出内固定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8例不适合前路齿突拉力螺钉固定的新鲜齿突骨折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了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而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CT复查显示齿突骨折愈合后,再次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结果:所有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齿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36个月,所有患者齿突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取出内固定后寰枢椎旋转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Ⅱ型新鲜齿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钉棒固定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可作为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补充技术。
  •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国近20年来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文献,为选择有价值的文献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寰椎”、“枢椎”、“寰枢椎”、“外科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国内权威数据库,及相关文章的国内外参考文献。纳入包含寰枢椎脱位具体手术方式的期刊文献,排除手术方式交待不清、同一单位或时间重复文献和护理类文献;统计分析内容:①文献来源的地区分布。②文献期刊源分布和引用频次及其排行。③手术例数的年度分布。④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检索到文献2929篇,符合纳入标准363篇,发表文献排名前三地区为广东、浙江、湖南,期刊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文献病例总数7526例,1993-2000年病例数544例,手术方式主要为U型棒钢丝捆绑枕颈融合、Gallie钢丝、椎板夹等固定技术,2001-2006年病例数2673例,2007-2012年病例数4309例,主要术式为经寰枢推侧块螺钉、椎弓根螺钉、枕颈钉板或经前路松解后路或前路一期复位螺钉固定技术;7526例手术患者中,死亡患者23例(0.31%);并发症依次为切口感染、静脉丛损伤、置钉错误、神经根损伤、术后再脱位和植骨不融合。结论:10年前我国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是以后路非螺钉固定融合为主;近十年来,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为主,特别是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具有良好的疗效,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创新,发表的原创手术治疗文献在国际上占有一定位置。
  • 摘要:近年来,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明显上升.其治疗方法选择与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但以较小的创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一直是脊柱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寰枢椎创伤的微创手术治疗的详细分析,表明微创治疗寰枢椎创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掌握上颈椎微创外科技术能使术者在处理上颈椎损伤时更加游刃有余,使患者得到更好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综合考虑齿状突骨折及其相邻节段特点,探讨齿状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3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36岁.骨折情况:单纯齿犬突骨折25例,其中Ⅱ型20例,浅Ⅲ型5例;合并相邻节段不稳12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6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2/3不稳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1/2及C2/3同时不稳2例;神经损伤12例,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6例.手术在稳定齿状突的同时,兼顾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固定方式.术前、术后3月进行JOA评分,有脊髓损伤者采用Frankel评分标准,术后随访X线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12.11±2.09分,术后3月15.36±3.17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13.464,P=0.000);临床JOA改善率90.8±11.6%,优良率98%.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除1例B级无恢复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术后佩戴颈托3月.9个月内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植骨融合者在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根据齿状突骨折本身特点结合有无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在稳定齿状突同时将相邻不稳的节段固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评估活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08例接受PKP手术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术中活检术.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肿瘤组(A组,18例)、诊断不确定组(B组,25例)和骨质疏松组(C组,65例)共3组.记录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活检结果情况.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无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中16例确诊为转移癌,2例为骨质疏松;B组中19例为骨质疏松,5例为肿瘤,1例诊断不明;C组中63例为骨质疏松,2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活检有利于明确病因诊断,尤其对于术前怀疑其病因不是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 摘要: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是解决寰枢椎不稳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后路寰枢椎固定技术包括钛缆捆扎术(Gallie技术和Brooks技术)、Apofix椎板夹、Magerl螺钉技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枢椎椎板螺钉技术等.本文通过对六种技术的详细分析,研究了其各自的优点以及适应症,研究表明在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评估下,包含经Cl-2关节间隙螺钉的“三点”内固定技术以及Harms-Goel技术或Cl-2椎弓根螺钉技术应作为后路寰枢椎不稳症的首选治疗方式,其中Harms-Goel技术或Cl-2椎弓根螺钉技术又可作为经C1-2关节间隙螺钉技术的替代。而枢椎椎板螺钉技术并不能作为首选固定方式,仅仅在以上内固定技术不宜或失败时作为替代技术而使用。
  • 摘要:寰椎横韧带位于枢椎齿状突后侧,两侧止于寰椎侧块内侧的骨突上.其损伤可导致寰齿关节的不稳定,引发寰椎与枢椎间的不稳定,继而发生寰椎前脱位,严重者伤及延髓,导致患者高位四肢瘫甚至死亡.本文首先介绍了由于其解剖结构决定其损伤诊断较为困难,X线不能直接观察到横韧带的损伤情况,但是可以增加对骨性损伤判断的准确性。临床上还没有直接修复寰椎横韧带的可靠方法,使寰枢椎获得稳定性的最为可靠的手术方式是寰枢椎融合术微创寰枢椎融合术是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量,影像学监测可以增加置钉的准确性,经后路微创手术还有助于避免颈后肌肉的过度剥离。人工寰齿关节和“半关节”的研制处于最初阶段,此类手术目的在于保留寰枢椎间的旋转活动度,多须经口咽入路实施,是未来外科治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特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技巧,进行术前、术后1周、随访半年时VAS疼痛评分、下腰痛JOA评分以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周疗效优良率为90.32%,术后随访半年疗效优良率为93.45%,术后1周与术前VAS、JOA评分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与随访半年时VAS、JOA、改良MacNab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主要因素,外伤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主要诱因;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影响脊柱生长发育和稳定性,术后功能恢复快,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椎管内外联合松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针刀微创松解术配合腰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及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平均11.2个月.治疗组近期优24例(66.67%);良9例(25%);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椎管内外联合松解、中西医结合微创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相比可明显缩短疗程,迅速缓解症状,起到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作用。
  • 摘要:目的: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弯进展快,支具治疗效果差,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越早越好,但在半椎体切除、矫形固定后,患儿易出现不对称的脊柱生长,导致矫正角度的丢失.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进展期半椎体脊柱侧弯治疗方法,并回顾性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从2003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一期经椎弓根松质骨切除联合侧凸棒棍系统(PRSS,)内固定对21例半椎体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获完整随访16例.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8.125±1.82岁.方法:经半椎体椎弓根切除其松质骨,从而破坏软骨终板的血供.再从半椎体内部破坏上、下软骨终板,但保留半椎体内、外侧壁,从而降低发生气胸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的机率.半椎体处理完毕后,用PRSS进行矫形固定.统计患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7年,平均37.25±22.24个月.Cobb角从术前55.06°±25.68°,矫正到术后21.25°±15.51°,侧凸矫正率为60.5%.最后一次随访的Cobb角平均为24.38°±16.44°,与术后即刻Cobb角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术后无矫正角度丢失.本组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松质骨切除联合PRSS内固定治疗进展性半椎体脊柱侧弯安全有效,此法不但能有效地矫正进展性半椎体脊柱畸形,去除半椎体的生长潜能,而且能调控脊柱生长发育,防止侧弯的进一步加重。
  • 摘要:寰枢椎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寰枢关节是头颈部旋转活动非常主要的关节,不可轻意融合已被多数学者认同。本文在对上颈椎损伤治疗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外科手术治疗的治疗原则,上颈椎毗邻生命中枢,手术治疗的难度大、风险高,术中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高。故在开展上颈椎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应当持审慎态度,严重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外科手术治疗原则。
  •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椎间隙感染患者17例.L1~21例,L2~32例,L3~45例,L4~56例,L5S13例.其中13例患者在全数字血管显影仪监测和引导下接受介入方法治疗.通过McGill语言评价表定量动态评价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X线、CT、MRI、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结果: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1~3d腰痛明显缓解.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例5占38.4%.3~5周症状基本消失,血沉降至20mm/L以下,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治疗后McGill分值在1-3天内开始下降.结论:介入方法治疗早中期未形成较大脓肿的椎间隙感染,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是介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方法,可进可退,病人接受程度高,可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行前路手术治疗患者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34-86岁,平均为54.5±7.5岁.按照手术适应症,分别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联合减压植骨融合术(HDF),术后3天及随访期间均行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所有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术中减压彻底,术后X线片示:获得良好的椎间间隙高度,并获得了较好的颈椎曲度.随访期内复查X线片显示:不融合例数3例,融合率为96%.患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根据改善率,疗效评定为:优56例,良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在减压,恢复椎间高度,恢复颈椎曲度方面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颈椎前路手术融合率、术后改善率均较高.但是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选择何种术式仍存在争议,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合理选择不同的颈椎前路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飞行员暴露在高载荷的环境下,脊柱颈、腰疼痛不适与+Gz成正相关,暴露时间越长、+Gz值越大,则疼痛不适感越剧烈。建立飞行员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证明模型与临床的一致性.方法:通过建立飞行员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高Gz的环境下腰椎受力情况,并结合48例飞行员临床腰椎X线损伤的情况分析.结果:飞行员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的腰椎应力损伤情况与临床x线表现一致,L1楔形变高发.结论: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模拟飞行员高Gz的环境下腰椎受力状态。
  • 摘要:目的:了解TLIF技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和相关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TLIF技术治疗DLS手术108例病人进行回顾,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以VAS、ODI、JOA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及最后随访时患者的腰痛及功能状况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TLIF的手术效果满意;共有15人次产生7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3.9%.并发症硬膜撕裂、神经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与TLIF术中操作空间过小有关,其他并发症与患者的合并症等不利因素有关.结论:TLIF技术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有好的临床疗效,进行传统TLIF操作时对上位神经根及硬膜囊具有一定骚扰,对高龄、术前合并症严重的患者慎用。
  •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牵引加后路单纯枕颈固定融合治疗可复性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12年8月共收治1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8~63岁,平均37.5岁.术前纯表现为颈肩痛3例、头晕1例,余均存在脊髓损伤症状.术前JOA评分平均8.3分.颈髓延髓角平均108.9°.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复位7-28d,平均14.7d.当齿状突满意复位后,维持牵引3-5天,行后路枕颈复位固定并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术后给予颈托外固定3个月.结果:齿状突均有较好的复位,术后颈髓延髓角平均增加24.4°,无术中、术后并发症.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1.7%.平均随访43个月随访,固定满意并坚固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15.1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F=26.82,P=0.02);由108.9.改善为133.3°,增加24.4°,统计学有显著差异(t=2.83,P=0.03);手术疗效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为81.8%.结论:术前牵引加后路单纯枕颈复位固定融合是治疗可复性颅底凹陷症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 摘要:近几年来,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未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得当,后期往往出现后凸畸形,伴有脊柱不稳,目前,对于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处理比较棘手.本文介绍了自2006年3月-2010年7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椎间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21例,取得良好效果,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短节段固定,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了脊柱的运动功能,减少了相邻节段的应力集中,使相邻节段退变减缓。总之,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椎间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创伤小,出血少,方法简单,矫形效果良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 摘要:寰枢椎是中轴骨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是连接颅骨和颈椎的独特的活动单元.近年来寰齿前间隙和寰齿后间隙被更多的应用于评估寰枢椎不稳和脊髓可用空间。关节和韧带结构的异常可导致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发生,而原因可有创伤,退变,畸形,感染等因素。其相应的治疗也较为复杂。本文根据治疗经验,结合影像学表现将寰枢椎不稳分为四类,对于寰枢椎不稳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恢复正常脊柱序列,解除压迫,并尽可能的保留更多的活动度。如对新鲜的骨折,尤其是II型齿突骨折的治疗,优先选择前路螺钉来重建寰枢椎功能。对寰枢椎不稳的治疗需要考虑几个因素:1,是否为可复性;2,椎管侵占的部位(腹侧,背侧);3,损伤的原因;4,损伤位置的发育潜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寰枢椎固定的器械也从最早的单纯钢丝固定,发展到现在的magerl钉,侧块螺钉,椎弓根钉,椎板钉,钉板和钉棒固定等多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术者的经验选择适合的固定技术才是正确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113例(男65例,女48例;年龄8~64岁,平均42.6岁)寰枢椎脱位患者按TOI分型分为T1、T2、O、I4组,并给予外科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手术复位融合固定.分别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寰椎平面SAC(脊髓有效空间)、督脉经络淤阻症候积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结果:T1、T2、O、I组患者寰椎平面SAC术前分别为13.34±3.21mm、10.43±2.42mm、7.89±3.14mm、1O.50±0.71mm,末次随访分别为16.02±1.42mm、15.34±1.87mm、14.49±1.58mm、12.50±0.71mm;督脉经络淤阻症候积分术前分别为8.37±1.87、6.87±1.35、5.17±1.13、7.5±0.71,末次随访分别为10.59±0.94、10.25±1.01、8.41±1.31、9.0±O;JOA、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结果显示采用TOI外科分型治疗寰枢椎脱位,在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也有效的缓解督脉经络淤阻的症状,表明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有密切相关性。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评价此种术式在围手术期及术后早期的对于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于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应用PVP治疗OVCF患者3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一天、3、6、12个月,记录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于术后第一天、3、6、1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NASS满意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均得到缓解,不同时间节点VAS评分逐步减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疼痛缓解率为81%.32例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不同时间节点ODI评分逐步减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手术后总体满意率为87%.并发症发生率7.2%.1例骨水泥经穿刺针道椎弓根后溢,1例术中出现骨水泥椎旁静脉丛渗漏,1例出现骨水泥椎间盘渗漏.1例随访16个月时发现相邻椎体压缩骨折无伴明显疼痛.结论: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明显且持久,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颈椎的创伤性骨折脱位、先天性畸形、肿瘤、结核及类风湿病等可造成枕颈或寰枢的不稳,引起椎管局限性狭窄,导致颈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上颈段融合术是治疗枕颈或寰枢部失稳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详细介绍了上颈段融合术的植骨方式三种方式,良好的植骨床、充足的植骨材料、牢固的局部固定是植骨成功的基础。各种先进的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上颈段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即刻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下床,但是上颈段的永久稳定性除了依靠坚强的内固定也有赖于术后的骨性融合,目前通用的自体骼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既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带血运的骨瓣移植在应用解剖上具有可行性,但尚需进一步的临床实践证实。
  •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管造影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对椎动脉-寰椎复合体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对225例患者的CTA资料进行处理,将椎动脉V3段与寰椎后弓峡部区域重建为椎动脉-寰椎复合体,根据两种结构的解剖关系进行分型.A型为常规型,椎动脉V3段于寰椎后弓峡部之上走行,以二者间距为依据分为以下亚型:A1型,椎-寰上间距大于1.8mm,A2型,椎-寰上间距介于1.8mm与0.6mm之间,A3型,椎-寰上间距小于0.6mm;B型为椎动脉变异型,其中B1为远离型,即椎动脉未经寰椎后弓周围,B2为后弓下走行型,即椎动脉经寰椎后弓下方走行;C型为骨结构变异型,即寰椎后弓发出骨性变异形成骨环包绕椎动脉,其中C1型骨环结构闭合,C2骨环结构未闭合.结果:225例患者双侧共450例椎动脉-寰椎复合体中各型的例数如下:A1型57例(12.7%),A2型115例(25.6%),A3型194例(43.1%),A1、A2型患者椎-寰上间距相对较大,术中风险略低,而A3型因椎动脉贴近寰椎后弓峡部,在显露和置入椎弓根螺钉时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椎动脉;B1型20例(4.4%),B2型9例(2%),B1型因椎动脉远离寰椎后弓,术中相对安全,B2型因椎动脉走行于寰椎后弓之下,如置侧块螺钉或部分椎弓根螺钉将有较大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而置椎弓根螺钉则相对安全;C1型34例(7.6%),C2型21例(4.7%),C1型术中显露受骨环干扰较大,椎动脉被损伤的可能性增大,且损伤后难以进行止血等操作,C2型术中对椎动脉的观察较为直接,风险较C1型相对降低,但术中仍需注意避免损伤椎动脉.C型患者行相对远离寰椎上表面的侧块螺钉或部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有效降低损伤椎动脉的风险.所有患者中,有超过半数(50.2%)双侧分型并不相同,这些患者双侧置钉风险也存在差异,应通过术前CTA检查区别对待,必要时双侧可选择不同的置钉策略.对A1、A2型进行测量后得到其椎-寰上间距的平均距离左侧为1.7mm,右侧为1.5mm,说明此类患者存在可利用的椎-寰上间隙.结论:椎动脉-寰椎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复杂多变,寰椎内固定术前常规行CTA检查并应用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可清晰地观察椎动脉V3段与寰椎后弓峡部区域的解剖关系,对其进行分型可以更好地进行术前规划、降低手术风险;超过半数的患者双侧椎动脉-寰椎复合体解剖结构存在差异,需区别对待;部分患者椎-寰上间距较大,可以应用三点分离法等操作技巧充分利用该间隙,提高手术安全性。
  • 摘要:目的:用3点分离保护椎动脉、硬膜和寰枢间静脉丛,据寰椎后弓最狭窄的3点定位导向,用磨钻准备椎弓根通道,植入椎弓根钉固定寰椎,探讨这种置钉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36例上颈椎疾病:男17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42.3岁,新鲜齿状突骨折19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分型:Ⅱ型15例,Ⅲ型4例.陈旧寰枢关节脱位11例,其中陈旧齿状突骨折9例,寰椎骨折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2例.均枕颈部疼痛等症状,31例有高位颈脊髓受压表现.术前CT应用PACS/RIS测量寰椎两侧后弓椎动脉沟底下骨质高度.结果:共置钉72枚。手术时间100~300min,平均147.3min;出血量50~810m1,平均382.5m1.术后CT显示其中有4枚寰枢椎弓根螺钉螺纹略穿破寰椎椎弓根上壁,3枚略突破下壁,3枚突破内侧壁,余位置好,未发现与螺钉相关的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定期随访24-52个月,平均37.7个月。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良好。结论:1、分离保护寰枢间静脉丛、硬膜、椎动脉等结构,避免出血和其它损伤,置钉的安全。2、按3点骨壁定位置,球磨钻紧贴内侧皮质骨壁准备钉道,可以准确控制钉道方向,避免螺钉进入横突孔。3寰椎后弓高度小于4.Omm,不是限制置钉,活体的骨组织有相当的粘弹性和膨胀性,可能容纳大于其实际大小的螺钉,钉一道局部小缺损不影响固定效果;4、在内侧骨壁的皮质骨内制备钉道,使螺纹与较多的皮质骨咬合,会提高固定强度。
  • 摘要:目的:利于三维影像学技术研究寰椎椎弓根钉骨性通道的形态学,并根据测量结果,给出一些置钉方面的建议.方法:从PACS系统中选取60例同时行头部CTA及颈椎MRI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及椎弓根宽度,应用SPSS12.0软件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的解剖学数据双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男性(10.45±2.35)mm,女性(9.98±2.30)mm;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男性(1.03±0.41)mm,女性(1.34±0.52)mm,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男性(3.03±0.41)mm,女性(3.18±0.72)mm;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男性(1.43+0.31)mm,女性(1.63±0.48)mm,椎弓根宽度男性(8.25±1.58)mm,女性(7.94±1.42)mm,寰椎椎弓根骨性通道分型:Ⅰ型占5%(3例),Ⅱ型占80%(48例),Ⅲ型占15%(9例).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大于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大于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各项测量指标中脊髓和椎弓根内壁的距离、椎动脉和椎弓根外壁的距离和椎弓根宽度,男性大于女性,然而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和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女性大于男性.结论: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较大导致寰椎椎弓根钉置钉过程中实际骨性通道较理想骨性通道偏外侧是寰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更易损伤椎动脉的形态学基础,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所以术中尽量磨掉内侧皮质骨是保证置钉过程中避免损伤椎动脉的有效途径.同时脊髓和椎弓根内壁之间有较大的缓冲空间,靠内的钉道仍有较大的安全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