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23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教师培训政策进行个案分析。工作站项目是北京市教委启动的一项创新型的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将北京市远郊区县农村教师选送进入城区优质中小学校,以教育教学观摩实践为主要特征,由中小学优秀学科教师对进站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指导,以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旨在从教师学习的视角深入分析此项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文章探讨教师研修工作站中教师学习的方式、教师学习的机制与项目成效,最后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基础,熟练的教学技能是履行教师职责的能力保证。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必须充分认识师德陶冶和教学技能训练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只有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才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素养优良的师资队伍,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我校以培养乐教、会教、善教的优秀中小学师资为目标,通过加大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强化师德陶冶和教学技能训练,实行“伴岗实习”等手段,以开办“行知预备班”、“行知实验班”为抓手,着力进行了凸显师德修养和技能训练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打下了良好的道德和能力基础。
  • 摘要:对《高等教育研究》十年的载文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话语结构,女性参与率低,论文被引率低,并且越往学术界的上层,女性越处于不利地位;女性作者的平均年龄比男性低,女性学者的学术生涯周期也相对较短,并在生育年龄段有明显的下滑现象,男女学者在37至50岁之间发表论文数差距最大;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来看,男女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些差异。在学术界的社会分层中,虽然主要遵循的是普遍主义,但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仍会影响到学术界的判断以及女性的自我判断和努力程度,再加上学术工作的“男性工作模式”假定、学术评价的“劣势累积”效应、学术竞争的“锦标赛”制,以及女性承担生育职责和过多的家务劳动等原因,女性在“学术管道”中被更多“渗漏”,走向学术顶端更难。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并采取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女性提高学术成绩。
  • 摘要: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要在科学研究或日常交往中对对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我们需要回到生活世界。本文将进一步揭示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发生机制,揭示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学的真正性质,揭示那种能呈现自我并因此而让世界显现的教育实践的真正性质。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仅仅只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徜徉是不对的。只在这两个世界中思考问题,忽视制约我们认识与思维、沟通与传递、研究与发现的制度根基,我们就根本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是如何思维的,我们是如何真正改变自己的思维的,成功的思维方式究竟依赖于什么存在。因此,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确认制度世界在教育认识、沟通与研究中的地位,确认制度情境中的教育学的基础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将揭示在科学世界中那种虽不畅达但依然存在的教育中的羊肠小道的性质。就像阿兰-鲁克所说的那样,我今天的工具也是故事、隐喻与哲学一一当然也混合有某些经验的判断。
  • 摘要:当前,平等对话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取向。但师生对话不仅是一种对话关系,更是一种教育关系。师生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育关系,无论是何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都不应该完全消解“教师施教、学生受教”这一基本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性对话关系一方面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主体性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是建立在内在权威性基础上的教育关系,具有权威性与单方向包容性。
  • 摘要:教育学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身份标示,是教育学置身于学科丛林的立身要义。教育学话语的自我规训能力是提升教育学学科自主性的题中之义,是教育学发展必须直面的挑战,同时也是教育学实现僭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相比,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青葱的学科史积淀尚未形成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教育学话语亟待通过自身的规范来建构完整的话语系统,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赢得专属的学术“场域”。本文通过反观教育学话语孱弱的现实问题,探求教育学话语走向自我规训的可能方式。
  • 摘要:校本教研管理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而出现的,它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国内有不少对校本教研的研究,但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从管理的角度对校本教研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指导城市新区中小学校进行校本教研有效管理的研究更少。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校本教研管理的实施情况。以期通过深入学校调查、访谈获得的资料,发现校本教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归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为全国同类地区实施校本教研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首先,笔者以新课程理念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对高新区(滨江)校本教研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区校本教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认识比较模糊;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等方面。其次,笔者从思想、组织、制度、培训、环境五个层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杭州高新区(滨江)校本教研管理中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观念囿于本土,内驱力不足;校本教研的管理组织囿于层级,执行力不高;校本教研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够严明,对校本教研的开展缺乏评价的激励机制;校本教研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定位不准;没有构建起相应的学校校本教研文化,缺乏对教师的精神引领。最后,为解决校本教研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校本教研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过程中,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策略:更新管理观念,构建学校愿景;完善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控评价;优化本土培育,实行梯级培养;加强文化引领,强化外部支持。
  • 摘要: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工程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论文以普渡大学为案例,从教学质量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质量评估、资源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普渡大学在确保优质、高效的工程教学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归纳了其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工程教学的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 摘要:评价是保证学校质量的主要手段。外部学校质量评价以质量监控为目的,其价值假设忽视学校质量的层次性差异。过度使用单一的外部评价造成学校质量异化现象。建立与外部评价相适应的校本评价机制,以质量改进为目的,平衡内外部评价的使用频率,减轻学校接受外部评价造成的负担,是使学校质量真正回归以人为本并得以持续改进的有效策略。
  • 摘要:职业教育的质量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劳动者,更不会造就高水平的产业。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不高已是较长时期以来困扰职业教育自身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有力措施加以改进。
  • 摘要:通过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教育公平和教育本质内涵的回顾与反思,发现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教育公平凸显的问题也不同,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中经历了教育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与差异互为主要矛盾的四个阶段,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遮蔽了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同时,教育公平与教育本质实现的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最后本文尝试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模型体系。
  • 摘要:以北美为例的分析表明,当代西方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理论在保护少数族裔文化、反对种族歧视、促进少数族裔教育机会均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经典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存在诸多内在局IR:在基本策略上片面基于族群文化的群体认同,基础概念反映出本质主义的铁板文化观,在对待多样性的立场上则过分偏向相对主义。这被认为客观上导致不同族裔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定程度上这折射出西方文明的传统局限。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东方的中国传统反映出“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基本精神,建构了“儒道释回,有容乃大”的基本框架,形成“五十余族,多元一体”的族群格局,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兼容并包,生生不息,终能较为成功地发展出自己的现代性。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与西方新近的后现代反思吻合,可以与西方汇通,并最终发展出一种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多样性之保育模式。东西方传统各自体现了人性的不同方面,未来应基于更多的文化自觉,加强交流,以彼此互惠,共创人类更美好未来。
  • 摘要:晚近以来苏南在文化、科学和民族工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越的英才,他们被发现、培育及成长的历程,透露出了苏南民间的教育智慧:教育目的观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变化气质,,的突破,是智慧之源;课程的经世取向与活力,是智慧之学;尊重个性实际,注重因势利导,搭建智慧之桥;护佑人才成长的教师群体,是智慧之荫。
  • 摘要:概括而言,“一核多元,中和位育”是中国古代多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模式。具体而言,德化怀柔、协和万邦”是该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点;“核心辐射,边缘内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多元互动,相互学习”是实践原则。
  • 摘要:古来中西方思想家的儿童观有各自的逻辑,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西方从“性恶”的角度,中国从“礼”的角度各自提出儿童世界是“充满‘应该’的世界”;第二,西方以柏拉图的“相论”为基础,古代中国文学中提出了儿童世界是“游戏的世界”;第三,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中国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认为儿童世界是“理想的世界”;第四,中国缺少工具主义的理论,因此也缺少儿童本位理论的复兴;第五,西方的心理学和早期中国的看法认为儿童世界是“蒙昧”的世界;第六,中西方的教育思想都不约而同的认可“交互”儿童观。
  • 摘要:在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影响下,城市和农村被人为的割裂开来,“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区分乃至对立成为了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必然产物。在这种背景下,随父母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身份呈现两种不同的认同状况,即“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公立学校里的四名流动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身份建构是一个流变的过程,户籍的限制并没有成为流动儿童判定自身身份的决定因素,流动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认同策略以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具体来讲,认同“城市人”身份,选择继续“守望”的流动儿童会采取“拼搏”、“突出城市优势”、“与老家划清界限’,等手段获得自身的身份认同;而较认同“农村人”身份,选择“逃离”竞争的流动儿童则通过更加突出农村和农村人的优质特点、退出现有比较等策略获得自身的身份认同。
  • 摘要:以北美为例的分析表明,当代西方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理论在保护少数族裔文化、反对种族歧视、促进少数族裔教育机会均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经典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存在诸多内在局限:在基本策略上片面基于族群文化的群体认同,基础概念反映出本质主义的铁板文化观,在对待多样性的立场上则过分偏向相对主义。这被认为客观上导致不同族裔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定程度上这折射出西方文明的传统局限。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东方的中国传统反映出“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基本精神,建构了“儒道释回,有容乃大”的基本框架,形成“五十余族,多元一体”的族群格局,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兼容并包,生生不息,终能较为成功地发展出自己的现代性。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与西方新近的后现代反思吻合,可以与西方汇通,并最终发展出一种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多样性之保育模式。东西方传统各自体现了人性的不同方面,未来应基于更多的文化自觉,加强交流,以彼此互惠,共创人类更美好未来。
  • 摘要:对“特岗教师”日常消费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了解“特岗教师”群体的生存境遇,更能揭示隐藏在日常消费实践背后的真实意义。研究发现,“特岗教师”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两位“特岗教师”因为消费实践而导致的生存境遇却呈现不同的结果,小华变得越来越焦虑与孤独并失去很多发展机会,小杨成为了学校发展的领袖。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特岗教师”个体的日常消费实践,这没有阻碍“特岗教师”获取发展机会,因为两位“特岗教师”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结果。但如果从选择做一名“特岗教师”的动机来说,两位“特岗教师”都没有离开农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 摘要:动态课程不仅包括课程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对知识的呈现。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动态课程,教师对知识的呈现更多地为灌输考点,对知识自身魅力的呈现有所欠缺。当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领略到知识的魅力,学校教学体系、教师的教无法为学生的学提供支持时,来自家庭等的外部支持对于学生的发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生产的根本并不在于学生之间的阶层分化,而在于教师在面对面的教学实践中没能向学生呈现知识本身的魅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