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
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

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18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年来,本课题组围绕着毛茛科药用植物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从毛茛科富含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的5属12种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出三萜及其皂苷成分206个,其中新化合物93个;发现了毛茛科植物中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具有化学分类学意义;建立了中药白头翁药材的《中国药典》标准;对23-羟基白桦酸、地乌皂苷等进行了抗肿瘤、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候选物,其中中药五类新药地乌总皂苷已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以上研究工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茛科药用植物研究的科学内涵,并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以及中药及天然药物来源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范例.
  • 摘要:余伯阳教授,主要从事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活性相关性、中药复方的质量标准与体内过程研究及中药新药开发、中药生物技术等研究.利用多学科交叉技术,构建了基于药用植物基原品种、分类鉴别、成分分离、活性特点挖掘、综合质量分析等一套适合于中药材系统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体系,实现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提出并构建在线反映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特征、生物效应、结构信息的整合指纹图谱技术,为探讨中药及复方多组分协同效应的作用特点提供方法学工具.探索构建了以系列亲和色谱技术为先导,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发现并确证天然活性成分靶蛋白的方法,为国际科学界认可的中药药理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为探讨天然药物多组分功能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工具.
  • 摘要:牛虻(虻虫是其中药材名)是专性吸血昆虫,通过其唾液腺与宿主发生相互作用.为解读牛虻成功吸血的分子机制和识别作为抗血栓药物的物质基础,对牛虻唾液腺中的抗血栓活性蛋白和多肽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这些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宿主的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抗血液凝固、抗血栓和抗免疫排斥反应等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揭示了牛虻作为重要传统抗血栓中药的分子机制,并发现了多种作用于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先导结构分子,从而成功揭示了牛虻从其宿主获得血液的分子药理机制,以及解释了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此外,也从牛虻中识别了5种过敏原,这为这类中药药材中过敏原的识别和去除打下了重要基础.
  • 摘要:选择苍术、丹参、黄芩等十多种大宗常用的典型道地药材,分别在道地和非道地产区采集药材样品、遗传研究样品及土壤样品后,系统比较道地和非道地药材在化学组成及含量,遗传背景及环境因子方面的差异,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道地药材形成的遗传及环境机理,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模式理论,并通过受控实验结合生产实践进行验证和应用.具体成果如下: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原理及三个模式假说;以定量配比的方式建立道地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药材道地性综合评价指标和建议标准;发现道地药材在居群水平的遗传分化,获得首张丹参道地药材cDNA 芯片,克隆了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上10 条关键酶全长基因,发现了一条二萜化合物合成新途径,验证了“道地性越明显,其基因特化越明显”的理论;实现了基于GIS的道地产区气候生态特征的提取及气候主导因子的筛选;研究了道地药材土壤环境特征,建立并推广了基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道地药材区划及野生道地药材的遥感动态监测,证实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建立了锚定引物扩增多态性DNA (APAPD)鉴别的新方法;建立了以蛇类药材为代表的动物类药材的DNA 分子鉴别方法,并首次引入《中国药典》;拟定了《道地药材知识保护条例》建议稿草案.
  • 摘要:张陆勇教授主要在成药性评价和早期毒性研究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结合药代/毒代动力学进行毒性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关注中药的毒性及其毒性机制与毒性成分(肝脏、肾脏、生殖和免疫毒性),建立了符合中药特点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的研究体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脂质代谢障碍与肝毒性,代谢酶和性别差异对药物肝毒性的影响,早期毒性标志物研究,线粒体毒性评价等;另一方面是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多发病展开药物作用新靶点、筛选新技术的研究,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学与应用,发现/寻找先导化合物或药物候选物,为新药发现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结合新药靶点的研究进行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研究,目前重点开展激酶和GPCR 受体筛选体系研究,已经建立了高通量、高内涵新药筛选模型两百余项,发现了近百个先导化合物.开展系列有毒/常用中药的毒性表现、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的研究,着重于毒性药材或中药成分(如雷公藤甲素、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柴胡皂苷等)的毒理学研究和毒性评价,研究内容包括毒性评价、毒性预测、毒性物质基础、毒性分子机制、毒代动力学等.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毒性研究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论文56余篇,单篇SCI影响因子最高11.355.在药物毒理学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发表于“Hepatology”、“Toxicology”、“Toxicol In Vitro”、“Toxicology letters”、“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Drug Chem Toxicol”、“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等核心SCI期刊,以及发表于“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毒理学杂志”、“中草药”、“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主持承担完成了多项毒性相关纵向课题,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柴胡及其复方安全性评价示范研究(2004BA721A15),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药毒性的评价方法学研究和科学应用(2007070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秋水仙等维吾尔药常用毒性药材(制剂)的临床前安全性评鉴及技术研究(2007BAI30B04),江苏省333 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组酶B 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靶点的研究、雷公藤甲素抗雄性生殖精确调控靶点和新药筛选研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筛选核心技术规范化平台建设及其科学应用(2009ZX09302-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研究生专项业务费:大黄素经由内质网应激引起的肾毒性研究(JKY2009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研究生专项业务费:雷公藤甲素对TNF-α于IL-6的转录后调控机制研究(JKY2011034).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651)雷公藤甲素的大鼠代谢性别差异机理以及代谢性别差异对肝毒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4146)1-磷酸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激酶通路介导的雷公藤甲素抗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No.81320108029):中药源性胆汁淤积中肝细胞的极性研究,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631)血清microRNA 作为中药肝损伤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学和技术,以优势共享、集成创新为出发点,通过这些课题的有机衔接和顺利开展,充分调动了项课题组内外优质研究资源和药物资源,大大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综合实力,极大地增强了课题组集成创新的能力,保障了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开拓了中药毒性评价基础研究的新领域.
  • 摘要:针对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群)尚不清楚、现有研究方法与中药特点不甚吻合的现状,笔者课题组在系统生物学和中医药整体观指导下,提出“在整体中解析部分(拿出来),由部分回归整体(放回去),系统与还原并重”的学术思想,创新性地构建了符合中药特点的“多成分多靶标活性物质群发现”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药现代质量评价模式.(1)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新方法:建立并实践了基于靶标亲和垂钓的多靶活性成分群发现新方法,从中药总提取物中捕集与靶标结合成分(群);提出中药"等效组合成分群"的概念,建立了“成分群缺失-捕获/等效反馈筛选”新策略,在中药整体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根据成分(群)缺失前后整体活性的差异,评估“部分” 对“整体”的贡献,直至发现能表征原中药活性的“等效组合成分群”.(2)面向有效成分群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在突破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群)发现这一关键瓶颈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质量评价和标准与中药药效关联性不强、难以有效控制质量的不足,率先践行基于药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提出基于等效组合成分群的指纹图谱整体控制和基于主效成分群含量测定的重点控制新模式,并成功用于中国药典标准中,为中药标准引领世界作出努力.
  • 摘要:本文对过去十年间,郭跃伟小组在海洋天然产物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国际上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方向及中国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药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骨架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经多种药理学活性测试筛选出一批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的海洋分子进行成药性研究,选取一批重点化合物开展了化学合成、药理学机制研究和生态学研究,为开发创新药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张卫东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以及创新药物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中药药效成分的发现;传统经典复方的现代研究;现代中药的方法学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发现的新方法;中药靶标发现的新策略;为《中国药典》制订质量标准22个等。在中医药行业有重要理论价值。
  • 摘要: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和品质调控研究.采用多靶标活性追踪分离与整体化学表征相结合的策略,阐述清热、滋阴等功效中药有效成分,鉴定新化合物109个,发现降糖、抗炎等高活性化合物136个,从中研发并获得中药5类新药临床批文4个,发现了高效胰岛素增敏剂-知母总黄酮;创建中药有效成分次生代谢网络分析和基于“基因-代谢物”关联谱的关键基因发现方法,阐明了丹参及板蓝根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确证了迷迭香酸、丹参酚酸B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建立毛状根非生干预体系和基于信号分子MeJA的关键酶基因调控策略,遗传改造得到了丹参有效成分高产株系,将丹参酚酸B、丹参酮IIA含量分别提高了6.5、16.6倍.形成了从药效物质表征到生源途径阐述,进而实现品质调控的成熟研究体系,丰富了中药品质研究内涵.
  • 摘要:50余年来以本课题组在“一科一属”植物,即五味子科和香茶菜属植物的次生代谢成分及其生物功能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为其特色.无论从对香茶菜属植物研究的种数和所发现的新的二萜化合物的数量均占到全世界该领域的70%以上,引领了该类二萜化合物的研究,并为其在抗炎、抗菌和抗癌方面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从五味子科植物系列降三萜的创新性发现,对进一步深入认识五味子科植物的次生代谢成分翻开了新的一页.上述系统性、创新性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为推动萜类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 摘要:陈士林研究组在中药鉴定,中药全基因组和产地生态适宜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核基因序列ITS2作为植物通用DNA条形码,创建了全新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1100种中药材DNA 条形码鉴定数据库平台 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为中药材建立了通用的“分子鉴定身份证”;(2)建立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与转录组基因库,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的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论文在《自然》子刊发表,被NatureChina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3)完成260余种中国常用中药材的产地生态适应性数值区划,从生态学角度解决了“中药材在哪里种”的问题.研究提出川贝母野生抚育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推介的研究案例;建立了国家中药材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
  • 摘要:目前中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理解中药方剂复杂化学体系与病证相关复杂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概述在网络靶标方法及其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进展,从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角度对该问题提出“网络靶标”这一新的概念与方法.网络靶标是将病证生物分子网络当作靶标,由此设计和预测最佳的药物干预方式.网络靶标方法旨在将病证、方药映射于生物分子网络,然后在网络上对病证与方药的关系进行计算、分析与预测,以期发现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阐释方剂配伍规律与方证关联,并进行组方用药的理性设计.并通过实例,对网络靶标的方法进行研究。
  • 摘要:综合应用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药理学及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针对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的特点,以丹参和灵芝等常用中药为研究对象,创新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构建了贯穿“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生物机制”三位一体的中药系统分析方法学体系.建立了中药指纹图谱分析、中药液质联用分析、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体内代谢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等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深入研究,浅出标准” 构建中药质量标准的指导思想和 “指纹图谱分析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解决了中药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学问题,并成功用于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标准中,其中制订的中药丹参药材和粉末2个标准被美国药典采纳,成为第一个被美国药典收录的中药标准.
  • 摘要:孔令义教授领衔的中国药科大学天然活性物质发现与研究实验室对前胡、淫羊藿、大戟、甘遂、附子和头状石头花等30余种常用中药,草豆蔻、毛麻楝、溪桫和山楝等20余种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开展了系统研究,利用经典的色谱技术与现代分离技术相结合,从中分离化合物3000余个,综合应用UV-Vis,IR,NMR,MS,ECD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并与理论计算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其中500余个为新化合物,新骨架化合物12个,具有显著活性化合物21个,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全合成、结构修饰、生物转化以及新药开发研究.以上研究在Organic Letter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hytochemistry,Planta Medica,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Journal of Agriculture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药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0 余篇,其中SCI 源刊收录215 篇.出版著作7部,申请专利12项,获专利授权10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