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0-22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史研究所

会议文集: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聘请的外国专家和科技合作项目。简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多边合作项目。陈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南、中新、中法等双边科技合作。列举了国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地质学术团体的地质大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及其学术成果。
  • 摘要:1995年,一位年近80的老人,心志满满的自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生命之微,窥造化之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此语文约意远,浩气奔发,言胸之大志,抒奋发之情.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一位用毕生劳作,写就了人生理想、信念、毅志共鸣交响的王鸿祯先生.1935年,19岁的王鸿祯在科学救国思想的驱动下,放弃学习美术的想法而改向从事自然科学的理想,选择了北京大学学习地质科学。1950年,34岁的王鸿祯晋升为教授,同年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北京大学秘书长,这无疑是对王鸿祯学术水平和管理才能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太多磨难,王鸿祯被划为右派时是41岁,直至文革结束的1976年,王鸿祯已年近花甲,1980年地质部孙大光部长亲自登门求贤,请时年64岁的王鸿祯出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出于一颗热爱地质、关注地质教育的赤诚之心,王鸿祯应允并果断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可以说,中国地质大学的今天,浸透了老一辈地质教育学家的汗水,其中王鸿祯的贡献功不可没。回顾王鸿祯的成长历程,顽强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他成就自我的支撑力。在他学术成长过程中,来自于莫名的挫折使他失去了近20年的黄金时光。然而王鸿祯以超强的毅力迎来了自己可以心无旁骛的遨游地质科学领域的春天。
  • 摘要:百年来,中国的地质科学,乃至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走过了荆棘载途但风光一路的历程.这其间前辈科学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回看百年路程,了解和认识这些优秀知识分子学术成长的历程,丰富多彩的人生道路,人生观、科学观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章鸿钊先生作为中国地质科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他于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就是不可或缺擎旗托众的巨擘.章鸿钊先生知性求知于自省、筹谋高瞻于自律、求真务实于自为。回看章鸿钊先生于中国地质科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在他有形的经历背后,他的人生观、科学观无不在他自省自律自为的知行观的驱动下释放出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光耀来激励后人,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新的努力。
  • 摘要:现代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如果从外国地质学者在中国进行地质考查(1863)算起,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由于地质学的发展带给中国的变化却是巨大的.我国地大物博,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了解我国的地质情况.我国地表以及地下资源非常丰富,需要人们的发掘和开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地质工作者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贡献.地质事业是艰苦的甚至是探险性的事业,所以它也是开拓者的事业和强者的事业.投身地质事业首先需要的是献身精神.在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充满献身精神的地质科学工作者,袁复礼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袁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先驱者,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前北京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敦礼先生,被我国文化教育界尊称为"袁氏三礼".rn 综观其一生,袁复礼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备受世人尊敬的地质事业先驱者;他,集多学科知识于一身,融会贯通,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他,为人师表,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执着追求真理,同时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待人宽厚、温和可亲,既是楷模又是师长;他,倡导成立中国地质学会、进行西北科学考察、对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进行研究,对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袁复礼教授献身于中国地质事业66年,在其前半生致力于我国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科学考察,同时从事地质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半生则倾注全力投入地质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地质学家,堪称“桃李满天下”。时光在蒋,袁复礼教授已经离开大家29年,但袁教授音容宛在。袁教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一生都在为地质科学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奉献自己。袁教授的献身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为人们在现世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环境里坚持自己、追求理想注入了强劲的一剂良药。于浮华中坚守自己的本心,于盛世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袁教授永远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
  • 摘要:本文叙述1965年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发现及其前后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讨论.元谋人牙齿化石的材料公布以后,坊间流传这两颗牙齿化石是捡来的,刘东生和丁梦麟撰文从三个方面认为它是中更新世的化石,一为云南马在湖北延续到中更新世还生存,二为与元谋人共存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由断层从其下的地层中带俩混杂在一起的,三是磁性地层的可靠性存在问题。这三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至于是从地层中发掘的还是捡来的,发现者最有发言权,1973年的发掘成果也是佐证。
  • 摘要:早在1954年在王炳章教授的帮助下,苏联专家托卡列夫编写了中国矿物发展史,他回国后出版了著作,对其中的一篇文章,《最古老的一本有关矿物和矿业的中国书》,地质出版社将翻译稿请王炳章教授审查时,由于看到王炳章教授在他的文章后面写了很长的文字来纠正对《山海经》的很多误读,误解,误写时,决定不予发表.则致信王炳章教授说"对中国人说来,由中国人写最合适,你对这方面素有研究是否由您整理编写一篇文章,在有关杂志上发表较好".其实,王炳章教授在30多年的矿物教学和研究中对矿物学史已经有了较多的考察,特别对《山海经》做得比较仔细,由他写是比较合适.此后,他便写出了《中国矿物知识发展史》.
  • 摘要:谢家荣参与了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筹建,出面邀请潘德顿(Robet L.Pendleton)教授来华工作.至少在1931年时,是谢家荣在管理土壤研究室,翁文灏并没有兼土壤研究室主任一职.中国人的第一篇系统的土壤学论文是谢家荣写的,中国人自己独立进行的第一次土壤调查是谢家荣和其时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常隆庆进行的,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份土壤调查报告是谢家荣和常隆庆写的.谢家荣和常隆庆最早在地质调查所的讲学会上讲土壤问题.对中国土壤研究事业的启动,谢家荣有不应被忽略的重要贡献.谢家荣无疑应该被视为现代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 摘要:父亲王炳章字斐轩,于1899年7月2日出生在河北省深泽县王家庄村的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中。父亲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最小。当时家中九口人有田地40余亩。家庭很重视教育,7岁入本村小学,12岁入县城高等小学,后入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于1918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920年因学生运动被开除而转入北京大学,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创建了北洋大学的天津大学地质工程学系,亲自主持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师聘请,生源考选,教学条件的建设。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教学的高度责任心,受到师生的称赞。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使他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他在教学法研究中对如何备课,讲课,实习都提出一整套规范。为了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的同时,王炳章教授始终注意研究工作,把成果反映到教学中,尤在矿物学方面编著颇丰,如,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化学矿物学等。从整理的遗物中,看到他的写作,不论是著作还是讲稿,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他的字迹犹如印刷体一样,非常工整。矿物学的书稿里图表特别丰盛,看到他张张制图非常精巧,高超,分不清是手画还是印刷,令人吃惊。它不只是物,更是一种精神,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 摘要:在中国近代地质学产生过程中,留学生把地质科学的种子播撒到了祖国大地,通过创建研究机构,发展地质教育,开展学术交流,设立奖学金制度等方面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根基.他们也成为中国近代地质学从萌芽到奠基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孕育和初创史,也是这些留学生们的奋斗和创业史.他们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历史不会忘记.本文通过对20世纪早期留欧地质学家及地质学家群体的一部分典型人物研究,分析这批地质学家和地质学家群体留学背景,归国贡献,以及他们留给后人的启迪。近代地质学家留学生群体作为对中国地质发展十分重要的群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他们在1840-1949年这个中国特殊的百年时间里,将国外的地质学知识带回国内,并让地质学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以往的研究中大多以个人研究为主,缺少群体性研究。本文将把这一部分人看做整体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留学情况及回国后的主要贡献,分析他们对于整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 摘要:地质事业人类认识自己所在的星球——地球的伟大事业,要探索地球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为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地质工作者必须具有深邃、渊博的科学理论基础,又要有敢于踏山涉水、吃苦耐劳亲身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良好职业素养.近代以来中国的地质学者,无论是在民国时期的地质调查所,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地质部门,他们都身体力行,不辞艰辛,为国家找矿、找水、找石油以及培养地质事业的后继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地质学家章、丁、翁(章鸿钊、丁文江、翁文颧)为代表的地质先辈们,以地质科学为指导,对中国矿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勘察、了解、评估,并与实业相结合,开采出许多重要矿产,特别是他们对地质事业的专注与投入,在野外爬山涉水、餐饮露宿,不畏艰险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给中国的地质事业带出一种优良的作风和一股清新的空气,以至于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直到今天,好作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
  • 摘要:1879年"Ordovician"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C.Lapworth)提出,1960年在第21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得到正式认可."Ordovices"原为北威尔士古民族,此民族居住的地区奥陶纪地层发育较好,因此得名.1931年,翁文灏撰文指出我国将"Ordovician period"译作"奥陶纪"始自《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1916),对此,王光旭已有讨论.38笔者根据新发现的资料,试图对"奥陶纪"一词的创始时间和早期使用情况作新的探讨.“奥陶纪”一词为中国首创,目前所知最早见于京师大学堂《地质学》讲义,章鸿钊或为首倡之人。此后中国地质学虽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及考察成果不断涌现,地质学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但由于地质学工作者大抵师承相同,加之地质调查所的权威地位,“奥陶纪”一词从创立之初即得到认可,权威地质学词典的出版更是促进了名词的统一,使得“奥陶纪”得以沿用至今。
  • 摘要:北京西山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它是实施首都安全战略备受重视的地区之一。为此,人们有理由给它予以高度的关注。京西地质灾害中,矿山地质灾害是重点,主要是由于煤炭开采引发的灾害。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两种,地面塌陷和矿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单位和学者对京西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认为,“当前全球强展连发态势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侧意义,社会公众不要过度担心。”经查实,房山大安山4月19日地震是大安山煤矿采空区顶板岩石垮塌引发的矿震。矿工家属区的居民有震感。震动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对矿山和周边群众生活造成影响。市地震局表示,此“非天然地展,市民不必担心。随矿业的关停,矿震的活动水平将逐步有所降低。这个趋势将有利于全市的防震、抗震工作的进行。要防因过度开采煤矿而导致村镇整体下沉的恶性事故。为保门城镇的安全,应设专题研究,以加强防震、抗震的措施。在制定中一长远发展规划时,应考虑矿山地质灾害的特殊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使居民消除疑虑,安居乐业。
  • 摘要:"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于日俄战争取胜后,1907年在我东北设立的最大的殖民机构,是个侵略东北的前哨和基地.是基于日本特定法令设立的特殊会社和国策机构,兼有调查我国物产和自然资源及为日本侵华政策提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情报的特殊使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积累了数10万件调查报告和档案文书.此外还有为研究而积累的书刊、剪报等资料达50万件.满铁档案与20世纪苏联克格勃档案、美国中情局档案并称为世界三大情报资源库.rn 笔者平时有意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满铁档案。《洮南-满洲里间蒙古调查报告书》既是其中的一本。这是日本情报机关一满铁株式会社调查部庶务课于1925年(大正十四年)派遣的考察班,在调查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北部、昭乌达盟北部和锡林郭勒盟东北一带及另一个调查区域:洮南至满洲里问的铁路预定线和铁路沿线,在考察完成后形成:《洮南满洲里问蒙古调查报告书》。调查报告书内容涵括地理、地质、气象、驻军、行政、经济、风土民情、草场、农业、水质、流行病学、道路里程、兵要地质、兵要给水、河流、航运、湿地等综合情报。矿产资源调查也是调查过程中的侧重点。矿产的勘察为进一步的控制和掠夺资源提供了数据和参考。煤炭矿藏方面,“满铁地质调查所”从1907年起对南满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煤炭资源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煤质、储量、经济价值。
  • 摘要:王炳章字斐轩,(1899年7月2日一1970年7月24日)河北省深泽县人.192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教书的生涯,曾先后任江苏省立师范博理专修科教员;北洋大学探冶系助教;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和西南联合大学教员;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北平师范大学博物系教授;北洋大学-天津大学采矿系教授,地质工程系主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45年来的辛勤耕耘,已是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地质人才,许多人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不乏突出人物。王炳章教授创建了北洋大学的天津大学地质工程学系,亲自主持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师聘请,生源考选,教学条件的建设。王炳章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教学的高度责任心,受到师生的称赞。几十年的授课经验使他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他在教学法研究中对如何备课,讲课,实习都提出一整套规范。为了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的同时,王炳章教授始终注意研究工作,把成果反映到教学中,尤在矿物学方面编著颇丰,如,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化学矿物学等。
  • 摘要:1916年11月7日,王鸿祯生于山东苍山卞庄一个聚族而居的书香世家,字瑞符,名鸿祯.据卞庄王氏家谱西门里支谱记载.卞庄王氏,溯源两晋,已逾一千五百年.苍山县这块土地上,文化积淀深厚,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正是这片热土的养育,王鸿祯的童年时代、高小生活在这里度过,在他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他决定改学自然科学。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三所名校,均被录取,最后他选择了北京大学专攻地质学。 1939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曾担任普通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形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助教。1945年参加教育部主持的英国留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赴英留学,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一个新阶段。学成回国后报效祖国。王鸿祯长期不懈研究珊瑚古生物,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以及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和可能的夭文控制因素,发展了地球节律的思想、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地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典范、概括时空,提出了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
  • 摘要:王嘉荫教授(1911-1976)193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校任教.后来在老北大地质系升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岩石教研室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5年起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教授并任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在老北大,他是唯一没有出国经历的教授.但他却通晓英、德、俄、日等多国文字,足见其勤奋与聪慧.他在矿物学、火成岩石学、岩组学、地质学史等领域,都颇多建树,是国内这些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博学卓识,教书育人,是永远敬仰和怀念的老师.谨以此文纪念他逝世40周年.
  • 摘要:章鸿钊(1877-1951),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人,1912年任实业部地质科科长,1922年任中国地质学会首任会长,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章鸿钊先生还是我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为开创我国的地质事业,认真负责地培养人才,我国早年的地质工作者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他的教益,他是一位执著于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对中国早期的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摘要:人类在不断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种类的同时,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知识—逐步形成理论—矿床学及其成矿理论。 简述了希腊罗马时代有关矿物金属成因的知识、中世纪时期出现有矿物金属成因理论的萌发、阿拉伯文化繁盛时期有关矿产理论的萌发、“文艺复兴”时代有关矿物、矿床理论的发展、十七至二十世纪有关矿床及其成矿理论的发展。矿床学或称矿床地质学,既是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应用学科;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点,地质学是从矿物学胚胎出来,矿床学是地质学与矿物学交融而形成的矿床地质学。它的发展历史应从人类认识与利用矿物开端,确切地说,是从矿物学发展历史为起点。近年来,人类为求得更多的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金属矿床学及其成矿理论发展趋势与展望的研究,早己成为当代的球科学界的热门课题,成矿新的理论、新的学说宛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诸如:动力矿床学、环境矿床学、模式矿床学、海底热液地慢柱大陆成矿学、区域矿床学、隐伏矿床学、纳米矿床学等等;有关矿床学及其成理论的著述日趋繁多,近年国际科学理事会还制定了《未来地球计划》,(fature Earth,2013-2020),强调以动态地球为中心,将更有力推动的球科学理论的发展。
  • 摘要:1944年春,贵州晴隆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惨案:三位在野外从事地质考察的科学家许德佑、陈康、马以思惨遭土匪杀害.案发后土壤学家侯学煜施巧计骗得土匪口供,终使案件告破,主谋易仲三等凶手伏法.翁文灏等地质学界同人发起向社会募捐,使遗属遗孤获得抚恤,许德佑等获国民政府颁令褒扬.惨案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科学所面临的艰难境遇,以及科学家们忍辱负重的悲惨经历.许德佑等三位科学工作者竟于野外从事科学工作时遇匪被害,一时激起人们对战时大后方社会治安状况的质疑和指责,对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环境的不满,以及对科学工作者人生境遇和工作条件的同情。
  • 摘要: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和李四光。这也许是整个地质科学界绝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事实。今年章、丁、翁、李的逝世年份恰好都是整五整十。丁文江逝世于1936年1月5日,享年49岁,今年是他逝世80周年。章鸿钊逝世于1951年9月6日,享年74岁,今年是他逝世65周年。翁文灏逝世于1971年1月27日,享年82岁,李四光逝世于1971年4月29日,享年82岁。今年是翁和李逝世45周年。而且还有一点巧合的是,翁和李是同年生,同年逝世。他们是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创建时期的亲密战友,他们的光辉业绩都为人们所纪念和传颂。"章丁翁李"四人都具有留学经历。章鸿钊年龄大,他早年在人文社会科学(文、史、哲)或“国学”方面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所以,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文学考据等方面有相当的优势。丁文江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留学时,深受在非洲探险出名的格里高里教授影响,也成了一位探险型地质学家,在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原创性的成果。翁文颧的学术成就涉及到地质学的很多分枝学科。李四光刚回国时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不仅培养了中国早期大批地质科学人才,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 摘要:由分析逻辑方法孕育出来的地质学为西方的工业化提供了廉价、充分的矿产资源,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受西方科学方法基因影响地质学无力解决开放复杂性地质难题.当前人类面对的资源、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地震、地质灾害预洌与防治,成矿预测与资源评价等无一不是开放复杂性难题.因此,地质学本身与时代都要求地质学进行一次改头换面的革命!为此必须破除西方科学及其思想方法"万能"的神话,突破西方科学方法藩篱;引进整体(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方法,以根治地质学所患"开放复杂性"综合症.建议进行地质学深入海洋研究与开发、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补课、作为地质学家知识面不能太窄,提高自学能力,活到老,学到老。
  • 摘要:王鸿祯(1916-2010)山东苍山县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王鸿祯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昆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研究涉及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主要研究成果: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球节律具有普遍性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倡导“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1982),第三届、第五届二等奖(1987,1991),首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1988)。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201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4岁。
  • 摘要:"大庆油田"发现后,对于背后的地质科学理论进行总结,原本只是科学问题,却被卷进了政治旋涡又受到"非学术干扰",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归功",持续至今近40年;最新的动态在2013年底以来,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三家都有代表人物拿出了最新的争论文章,令真相越辩越明,并显示出独特的科学文化意义."大庆发现之争",最关键的是"举证",从现有的"证据"看:"李派"因关键证据被揭穿已站不住脚;"黄派",也因无法排除重要的质疑而难自圆其说;"谢派",拿出了相对充分的证据,却又难以"服众".目前难在"大庆发现"既无关"地质力学"又无关"陆相生油",哪是什么呢?"大庆发现之争",又像一面镜子,照射出了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它呼唤科学争论排除一切"非学术干扰",遵守"科学原则",以证据为准绳,勇于改正错误,既不为尊者讳也不为己讳;还应当文明辩论,净化科学论坛.笔者认为,"大庆发现之争"的"中国独创的地质理论",既不是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也不是黄汲清的"陆相生油",唯其如此愈需要"科学与理性";归功于中国科学家集体,或许是终极的科学意义.“大庆发现之争”,又像一面镜子,照射出了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它呼唤科学争论排除一切“非学术干扰”,遵守“科学原则”,以证据为准绳,勇于改正错误,既不为尊者讳也不为己讳;还应当文明辩论,净化科学论坛。笔者认为,“大庆发现之争”的“中国独创的地质理论”,既不是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也不是黄汲清的“陆相生油”,唯其如此愈需要“科学与理性”;归功于中国科学家集体,或许是终极的科学意义。
  • 摘要:中国第四纪冰川存生与否,争论已有90多年,是我国地学史上争论最大,卷入的地质、地理学者最多的科学问题。近40年来阐述这场争论历史的文章已有近10篇,大多是持赞同或者是不赞同中国东部在第四纪存在冰川的学者撰写的,故而都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学术观点,稍谦客观。笔者曾参与这场争论,早年持赞同的观点近年又持不赞同的观点,但从治史的立场出发,尽量做到在赞同和不赞同的方面不持观点,对自己经历的和知道的有关这场争论的历史做尝试性的阐述。rn 1922年,李四光在山西大同和太行山东麓见到带有擦痕的砾石,以及周围一些疑为冰川形成的地貌。同年5月22日在中国地质学会全体会员大会上作“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的学术演讲,根据大同盆地和白沙地区上述发现,提出在近地质时期,华北地区和欧美一样,曾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1958-1959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集体在北京西山地区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冰川遗迹,如隆恩寺山坡上的冰溜面,模式口的冰川擦痕,八大处带有冰川刻痕的大漂砾,香山前面荷叶山鼓丘,等等。1981-1982年,施雅风、周慕林、景才瑞等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有过一场经历一年多的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1980年代初关于我国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是1960年代初那场争论的争论的继续。19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消减。从2000年前后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赵松龄、李乃胜、李培英等对华北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地貌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如《唠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海洋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冰期云台山》等,这些著作只对所研究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叙说,并不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争论引入自己的著作。
  • 摘要: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下设有两个分所,即成立于1934年的北平分所和1943年成立的西北分所.北平分所,鲜为人知;西北分所,知者甚少.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以下简称"西北分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调查范围最广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它是在原甘肃省地质矿产调查队的基础上成立的.1942年,甘肃省政府与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总所")商定,合组地质矿产调查队,旅费由双方提供,人员由总所派遣,并于当年5月下旬在兰州正式成立.总所派来王日伦、路兆洽、李树勋、徐铁良、刘庄等5人,王日伦任队长.西北分所在西北广大地区进行的地质矿产调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大规模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料。
  • 摘要:"罗布泊超大型卤水钾矿"的发现,是中国众多地学科学家40年探寻预测的.其中,王弭力研究员及其团队,于1995年秋首次踏进罗布泊"罗北凹地",当年找到4356万吨优质卤水钾矿;经五年科研和勘探,查明储量达2.5亿、为超大型卤水钾矿.理论创新,成为完成科研和勘探的关键;无私奉献加速了百万吨级"罗钾公司"硫酸钾肥生产成功投产.古丝绸之路上生命回归、一颗新星"罗布泊"镇诞生,"百年罗钾"资源保障科研"探钾"即将启动,中国几代"钾盐人"的梦想成真.
  • 摘要:中国盐矿及盐湖资源调查、从袁见齐先生等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始,至今有七十六年余.经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努力,查明中国盐湖及盐矿资源丰富,固体矿多产石盐、石膏、芒硝,次之钾镁盐、天然碱、硼酸盐、锶盐等.本文从全国重要盐类及盐矿地质主要专著的回顾和分析中,探讨我国今后盐湖及盐矿资源研究方向等问题。本文用50本著作,展示了中国钾盐、钾肥事业60多年取得地质找矿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众多科研成果,展示了中国几代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无私奉献精神。确定中国小陆块钾盐成矿时段和古地理位置,建立中国陆块海相成因的钾盐理论,是指导今后中国找钾盐等矿产的首要任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