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3-08-05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单独谈论文化传统的时候,通常总是持肯定的态度。无论是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文化传统还是家族的特殊传统,这多半是一个感到自豪的主题。始终要意识到传统在时代文化之中的正确位置。一个时代文化的内部坐标通常隐含了纵横两轴。纵轴来自传统的继承。横轴是主动的,活跃的,开拓性的;纵轴是被动的,守成的,循规蹈矩的。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文化必须富于开拓精神,而不是在传统的名义之下故步自封。不论是肯定、赞颂抑或分析、批判,整个社会需要特殊的思想爆发力开拓崭新的文化空间。这需要依赖传统,同时还需要开拓传统。
  • 摘要:近代中国遭受到的挑战,或可概括为"三挨"——挨打、挨饿、挨骂.从鸦片战争(1840)到南京大屠杀(1937),百年间中国的首都遭攻陷三次,文武百官闻战而惧.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危机.不仅是为了避免挨骂,而且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必须要重建中华文化价值的主体性,发扬济弱扶倾的王道精神,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不会是“中国威胁论”,而是“世界和平论”;追求和平、共利、共乐的真正人类普世价值,明天的世界才会比今天更美好。
  • 摘要:文章介绍了文化的两种形态:俗文化和雅文化,指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以俗民文化为主体,分析了文化的历史性传承和现代性发展。文化的现代性是社会的现代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是文化的内部运动的结果,另方面也是文化外部刺激所产生的。从内部看,文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带来自身内质和机制的变化;从外部看,现代社会不同文化的并存、交流、差异和融合,刺激着文化的变异。从传统到现代,潜在地存在着一条民族文化发展的逻辑轨道。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和发展,包括其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只有在民族文化发展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才是有效的。背离这个逻辑,则可能导致对民族文化的破坏和否定。
  • 摘要: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价值增值方式的变革。传统出版价值的实现需借助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而数字出版价值的实现则直接体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流程中笔者于数字典藏领域之相关经验,分享如何透过产、官、学、研的合作出版应用数字资产,进而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陶染,举凡日、韩、新、马等国,迄今在哲学、语文、艺术、习俗等方面,仍受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因应数位纪元的来临,全球各国莫不以数字科技典藏重要文化资产,利用数字内容获得有效之应用及创造实质经济收益。藉由数字化,希冀中华文化能突破以往的发展窠臼与创造更多机会使民众感觉贴近,透过数字化与创意加值的结合,中华文化得以真正融人日常生活,成为居家、创意生活的一部分;此外,如何为这些数字作品及创意加值商品创造商机及提升竞争力,亦是当今数字典藏文化创意产业及传统制造业所面临的重大议题。是故,笔者团队透过数字典藏艺术授权机制,从创意加值商品开发设计、开模并打样制造到规划营销贩卖通路等过程,希冀促使传统产业升级,齐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断蜕变与创新。
  • 摘要:文章介绍了所谓两岸的政治定位模式与主权国家的概念,分析了传统天下观的内涵,如果过滤掉天下观在历史积淀过程中所累积的一些杂质,并将这套世界观和现在西方的主权观做一对比的话,则会发现主权观的背后纯粹是一套法律的概念,它缺乏伦理性的内涵,于是利害的计算必然凌驾于其他的价值之上,但天下观所代表的价值内核,却可以填补今天国际关系架构中所缺乏的伦理内涵,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乃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整。其二,就两岸关系而言,未来的“一中”乃是由两岸所共同缔造的“整个中国”,虽然两岸的实质权力,因为大小悬殊,而必然不对称,但彼此在“治权”上则是平等的。
  •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显著的进展。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精神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在国家、民族的精神和物质建设中的正能量重新得到确认,甚至掀起了“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笔者以为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构中,还要注意如下方面:其一,要处理好中华文化“大传统”和各地域文化“小传统”的辩证关系,在体系的建构中给予地域文化“小传统”以足够的重视。其二,要避免只重视古代文化的泥古、复古偏颇,注意弘扬先进文化和转化落后文化因素,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赋予文化“新传统”应有的位置和空间。在当前,发掘和弘扬两岸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传统如能得到更积极、更有力的弘扬,在当前的东海、南海争端中,全体中国人民(或说整个中华民族)必将站立于更有利的位置。这一传统是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两岸人民历久弥新、永难忘怀的共同记忆,当然也因此是两岸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认同的重要桥梁。
  • 摘要:优美的戏曲艺术,由于时代变迁,难免受到新媒体、新艺术、新理念的冲击,逐渐丧失昔日的光华;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更逐渐减弱其吸引力。而如果欲挽救其颓势,使之再度融入现代人生活之中,自须讲求因应之道。“扎根传统以创新”为不二之法门。为了“扎根传统”,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传统”适应现代之利弊得失,从而取其利与得为基础,再结合现代正确理念与技法,以调适现代剧场,自能产生适应当代品味之新戏曲。而若论其切人之手法,自以戏曲本质及其所衍生之质性为前提,从而定其因应之道。戏曲当代因应之道,首在真切认识戏曲之本质在写意,其传统之优美质性,如歌舞性、节奏性、夸张性、疏离与投入性及其所形成之虚拟象征程序之表演艺术原理,使排场自由流转而无时空之制约。凡此皆应保存并予以发扬;而戏曲语言富于音乐旋律,自有其腔调口法,绝不可受到西方美声唱法所“污染”,否则便失去了崇高的戏曲民族性。其次,当留意戏曲之其他质性,其可修正者则改良之。如诗剧形成之变革,如程序之运用与创新,如角色修为之突破,如调适现代剧场发挥运用其功能。至其已不适应时代之质性,如自报家门,与受讲唱文学影响之延展性叙述结构,如主题思想忠孝节义教化之窠臼,如题材之陈陈相因,如杂技之喧宾夺主等,就应该予以去除。在此前提之下,如果能期诸“妙手”,了解在同一时空之下的三种戏曲类型,使之各安其位,各发其能,并知所以扎根传统与融合中外之道,那么“现代戏曲”,必可从“传统戏曲”中开出灿烂之花,结成丰硕之果!
  • 摘要:两岸电影文化发展的契机在大陆,但助力更多却是在台湾。如果说大陆电影经历的是一个在城镇化变革时代中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大时代,那么正在细分观众类型,以情感叙事回归,代替视觉消费的大陆电影文化则面临着一个小时代,这个小时代是在巨大的观众市场中区分年龄、安置情感和个体造梦的时代。台湾电影与大陆电影的血脉相依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它在大陆电影甚至是大陆文化巨大的版图上分化出一个更小、更加精细的文化身影。当郭敬明自我投射的成功梦经过台湾偶像教母柴智屏的制作包装以后,《小时代》成为了梦幻般的上海都市生活方式和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像铺排。然而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显而易见的是,台湾正以自己独特的脉络影响着大陆电影情感叙事的书写方法。或许看到《人民日报》对于《小时代》物质倾向的严厉批判代表了主流文化对于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忧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中营造消费主义神话的人物、偶像情节及物质想象却都借位于对于台湾动漫、影视等青年亚文化之中。
  • 摘要:将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场域媒介的现代转型相结合,使传统艺术的“生态壁龛”之维系与利用媒介场域相辅相成,是对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要观念转换。甚至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非遗”保护,从孤立的保守行为转换为生产性行为,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开掘不匮的源头活水。这种转型的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呼应罗兰,罗迫逊关于全球化是一种“普遍的特殊化与特殊的普遍化的双向过程”的理论观念,使中国各地的乡土性、地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艺术,有效地自立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成为这个星球文化多样性的保障性元素之一。
  • 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漳州地区民间工艺行业习俗,分析了近代台湾鹿港小木花匠团锦森兴行。总结上文的探讨,假如同意全世界华人在生活文化上的共同特征是中国式的饮食习惯、中国式家庭伦理及其延伸的人际行为准则,以及以命相风水为主体的宇宙观,则可以发现这三个特征实是与传统民间文化的追求三层面均衡和谐的观念有关,而追求二层面均衡和谐的最高目标又是要达到整体的均衡与和谐。然而这整体的均衡和谐却也正是传统中国古典文化所强调的基础价值“致中和”的通俗版本,在这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与大传统的士绅文化就密切地勾连在一起了,应该也就是由于这种大小传统共通的基本价值理念之所寄,所以会形成各地华人在生活文化上共通的特征。研究表明民间宗教信仰有两项重要特征可能与促进经济发展有关。
  • 摘要:海峡两岸传统艺术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写意的创作方式,线的形态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海峡两岸的传统艺术形成了共同的审美观、创作方式和艺术形态特征。当今,面对着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海峡两岸的传统艺术工作者应当共同携手,发挥聪明才智,寻求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如在中和之美基础上的多元美学观的拓展,创作方式在以写意为基础上对于写实的追求,形态特征则在发挥线性思维优势的同时,发展纵向立体思维,从而使传统艺术伴随着历史的行进步伐,永葆青春。
  • 摘要:从成功地传播中华文化符号的实践中,在思考资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如何创新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和扩大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下,关键在于如何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实际效果抑或接受度,而时尚的内容往往最能得到受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受众的青睐;时尚化的传播,是当今时代提升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对中华文化而言,就是要对传统文化符号系统进行现代转换,借助时尚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效果。
  • 摘要:本文拟从近来的《新闻报导》、“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网站”、“中国期刊网”等处收集文献,并进一步进行整理与分析,藉由整理出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经营上困境所找出的问题及建议因应的治理方式,来归整出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制度之管理策略与经营困境,并更深刻地理解看待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大致也在这样的潮流下进行发展。并且对中国来说,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除了经济、军事跟政治的竞争外,文化也成为另外一种竞争的场所,故中国在经济、政治跟军事等面向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重要的地位后,其所重视的就是要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所以申报“世界遗产”除了可凝聚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外,还可以让中国在文化外交的面向取得国际优势,同时有助带来大量的观光旅游人潮,直接提供经济上的利益,都是对国家发展有助的事情,也是中国积极推动“世界遗产”保存的原因。虽然近来部分地区的过度开发与过度使用,促使开始从根本上去反思“文化遗产”的本质与功用,但这样的反思仍抵挡不住持续推动“世界遗产”申报的浪潮。
  • 摘要:本文尝试由两岸文化法制中,《文物保护法》与《文化资产保存法》之沿革与法制内涵出发,探究目前两岸在古迹保存法制下所面临古迹保存的影响与议题,进而对于文化教育落实提出反思与建议。为能实质解决对文化物质之理解度,以及文化资产公有化与私人化之利益冲突,唯有从小全面地进行文化与美感教育,让人民由内在扎实的涵养对于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并能践行于行为态度上的实际作为,并具有良好的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未来在各行业担任职务,虽工作重点与立场有所不同,然在同一文化教育脉络下,对文化具有的认同感与解决问题为导向之作为,方能真正保留住对人类文化延续最有意义的文化资产。
  • 摘要:本文则专从区域内的多语言互动入手,还看语词互动中的文化现象。语言有其使用区域,在诸语共同运作的区域内,有来自区域外的语言接触影响,也有区域内的诸语言的互相影响。从语言接触的观点来说,根据上文的借词分析,来自区域内近距离的借词,比来自远距离的借词更为重要。因为:第一,区域内近距离的借词,由于空间相隔少,互动容易,比来自远距离的借词更为容易发生。第二,区域内近距离的借词,比来自远距离的借词更直接关涉日常生活。第三,区域内近距离的借词,往往是来自民间自发的需要;而来自远距离的借词,可能产生自文化的需求、或出自知识分子的抉择或规划。第四,区域内近距离的借词,和来自远距离的借词,具有共同的互借语言处理模式:包括语音折换、语义承让、语法调整等,其中也有所差异。至于文字互动的语言处理方面,前者具有比较多的语言处理模式。
  • 摘要: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悦纳异己”的兴趣,不只是一种纯粹学术的热情,而是一种愿望的表达,也是对今日台湾精神状况的焦虑与不满的表达,透过对“悦纳异己”的阐释,介入当下现实,为重建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两岸之间、本土与外邦之间的伦理性关系,寻找一种哲学伦理学的参照。从“怨恨现代性”的分析到对“和解”可能性的探讨,从“大和解”论述到“悦纳异己”说的引入,都一再表明当代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宽容”精神的坚持,这或许可以成为改变当前台湾社会状况的一种力量。当然,以论述的方式把“仇恨政治学”转换为“友爱的政治学”,则还只是一种理想和愿望。但在一个日趋实用主义化的现实语境中,这种理想化的知识论述或许能够起到某种制衡和超越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以美华台湾文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白先勇为分析个案,解读其纽约客系列创作中华人认同问题的复杂性。60-80年代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华人大多尚未真正归化,或者说他更关注那些华人漂泊者作为异乡人的愁苦,因此他的北美华文书写始终未曾脱离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性视野,同时,他的作品总是笼罩着一层悲悯和宿命的色彩。书写海外中国人浓稠悲怆的民族情感和认同焦虑,其实也是那一时期海外台湾作家的一种主流视野。而世纪之交白先勇的创作则更专注于人性层面的探讨,尤其是被视为边缘弱势群体的同性恋群体,得到了白先勇的比较纯粹深切的关注和悲悯。作者注意到人性的沟通尤其是爱情可以超越种族界限,但是,在这一主题的表达过程中作者也并未放弃他的中国情结的抒发。而近年来自先勇先生致力于做“昆曲义工”的美学践履,无疑是其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集中表征。
  • 摘要:考察台湾诗钟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台湾诗钟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某些不同于“闽派”、“粤派”及“京派”诗钟的发展特征,这些特征在日据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彰显,成为一种相当可观的创作风气。把台湾诗钟中这些不同于“闽派”、“粤派”及“京派”诗钟的发展特征,概括为“台派”诗钟。并表现出格目体式的创新,文体功能的转移,创作风尚的变迁,活动机制的因改,理论体系的构建的特征。
  • 摘要:本文将尝试在中国哲学中“和”为主题的概念核心与Habermas的沟通行动理论、生活世界和系统之关系,以及当代公共的概念三者作为参照,思考当前文化政策施行下滞碍的原因,并提出此概念应用于未来文化政策中公共领域的可能方向。
  •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上,儒、道、释三家虽然对“和”这一观念各有异见,众说纷纭,但是都以不同方面的理解、阐述来丰富“和”的内涵。“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不仅贯穿于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之中,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已经和正在为民族的团结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只要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摈弃它的非优良传统,就一定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以经史子集作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还有一类是以口头传承作为主要传承方式的,至今活在两岸的民间文化或者叫草根文化.文章介绍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台湾的很多朋友都已经关注到了,就是大陆这十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学者倾力其中。经过十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变成了大陆公众关注的热门词。现在,大陆已经建立了一个县、市、省、国家四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的制度,也借着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为契机,在全国掀起了一个保护“非遗”的运动。刚才说到两岸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处境是共同的,最后,对这一点还要着重强调。当前全球化的浪潮和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入侵与覆盖,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还是弱势文化,只有共同努力、携手奋斗,所有关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才可能实现。
  •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丰富,本文将集中在其悠久性与和平性加以展示。此中,先说明所以以悠久性与和平性为论题之理由,而后再分别就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展示其理论基础与文化内容。本文提供了当代全球化场景下的反省,并以永续性及和平性为重点,说明人类所遇到的问题在客观上是环境破坏,主观上是私欲、权力欲所导致的矛盾与冲突,而釜底抽薪之道,便在能否有精神之自觉与实践的动力。本文认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传统虽然不能说是解决问题唯一之道,但是却也提供了甚为宝贵且可行的理念与内容。同时,基于对多元文化的尊重,采取了邀请与对话的方式,期盼与其他文化一起努力。个人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新面貌,也应该在既有的文化传统中,发挥格物致知的精神,为文化传统注入更丰富的内容,从而创造更深刻的传统文化。区区之意,或即在是。
  • 摘要:闽台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闽台两地的家族血脉相连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台文化的茁壮成长,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台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需要清醒认识的是,闽台区域文化中存在着某些负面的内容,毕竟只是闽台文化中的非主流因素。需要予以正视,更需要予以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台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们,应该深入了解闽台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其中负面的内容,因势利导。且不可高高在上,以一成不变的面孔,指责台湾当今政治与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奇异现象,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而只有在充分理解闽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后,才能对当今的台湾政治、经济与社会作出合乎区域文化实情的决策,从而推进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 摘要:文章介绍了台湾地域文化与大陆主体文化的关系,指出闽文化是台湾地域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分析了台湾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台湾地域文化发扬了中原主体文化的优良传统,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逐步形成开拓进取,刚健有力,自强不息,重气节操守,开放意识较强的海洋地域特征,是中华灿烂文化重要的优秀的组成部分。
  • 摘要:本文将从人文的角度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文化的传统是鼓励谦逊而非张扬,是强调躬行实践,先有其实,再居其名。两岸开放交流以来,有许多机遇与摩擦,有自信的人会抓紧机遇,缺乏自信的人却会扩大摩擦。其实,中国人是尚大同而不强求齐一的,面对两岸发展的利弊得失,双方应当相互借鉴,谦虚反省,开放互助,务实行善,而不需要在枝节问题上互相挑剔。同时,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脱序乱象,也应该做中流砥柱地加以批判导正,至少不应媚俗地推波助澜。
  • 摘要:文章对台湾“国语”和福建普通话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闽台两省使用汉字、两岸闽南话、闽台客家话、闽台方言博物馆展品设计和制作以及两岸语言政策的比较研究。海峡两岸的"因缘"最不可改变的是先天固有的"血缘"和客观存在的"地缘";后天习得而又永久不可摆脱的是"语缘".就广义上说,语缘也属于文化缘,但是它又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和文学艺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相比,语缘是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也是现实生活还在广泛应用的.研究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语缘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 摘要:将台湾歌仔戏的曲折发展经历,看成当地民众以及戏剧艺人顽强地抵御和抗拒殖民者文化同化的特殊方式和有效手段。抗日战争结束后,海峡两岸的歌仔戏又重新融为一体。尽管1949年两岸再度分离,大陆的歌仔戏经历了“戏改”,遂使这个闽台共享的剧种,在两岸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样貌,然而,回顾漫长的日据时期台湾歌仔戏的演变,尤其是在日据当局高压下的变容,仍可感慨万分于文化的力量,它足以超越异族政治与军事的残酷统治,最终成为胜利者。反过来,更可通过歌仔戏从民初到40年代中叶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轨迹,认识它的文化身份;而正因戏剧是各民族文化潜意识中最精致与深层的表达方式,通过歌仔戏的文化身份,也更清晰地看到台湾普通民众最为内在的文化认同。
  • 摘要:对于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闽台民间信俗,有必要站在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并赋予新的文化意义。从理论上说,文化有雅文化和俗文化之分,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别,但在实际生活中,雅文化和俗文化、大传统和小传统往往水乳交融,难分难解。与高居庙堂的雅文化和居高临下的大传统相比,闽台民间信俗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也得不到官方的倡导和扶植,只能自发地在民间流传,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具有粗陋、原生态的特征,但其内核则体现了雅文化的精神,反映大传统的气质。闽台民间信俗是历史的产物,是闽台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尽管其中不乏迷信色彩、糟粕成分,但包含着古人的价值观,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乐,是古人甚至部分今人的生活方式,应该予以充分尊重,并敬畏之、珍惜之。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并赋予新的文化意义。2010年10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的“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闽台民间信俗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传统,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两岸和平发展是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 摘要:具民俗或宗教性质的传统文化现象,其生态由社会需求制约,无法以外力干涉或提倡。结合能掌握的文字材料以及活传统的知识论之,南管音乐的流传空间虽仅为泉厦地区以及台湾地区,但从音乐内容与所蕴含的理论现象言之,则如历史的长河,上游起始于唐宋时期,经元明时期的吸收,以及清代的发展,塑造了目前所见庞大的南管曲目系统;如另从活传统观之,20世纪之后的南管音乐犹如汇人大海的江河水,由于社会变迁、资本主义娱乐性商品、音乐教育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经四散或被冲淡。虽然如此,艺术性的南管音乐,经由教育的途径,仍能让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汉族传统音乐,融人人们的艺文生活,一如唐诗或宋词一般,成为中国人社会的艺文节目。因此,放眼世界,泉州弦管或台湾南管的当代意义,可分为两个层面,对内方面,可作为音乐节目的内容,不至于使学院派音乐教学的内容全盘欧洲化;对外方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能作为具有文化特色的节目,如目前所见台湾各大学的音乐教学,以欧洲音乐为内容的音乐系,虽拥有庞大的人事与经费,在国际社会的发声却相对地微弱,而以南管(与北管)为内容的传统音乐系,在具有特色的条件下,近三年屡获各国之邀请前往表演。故而,维护福建南音或泉州玆管、南管的艺术传统,推而广之使其社会化,并作为各级学校的常态音乐教学内容,当为目前保存传统音乐的重要且具体可行的途经。
  • 摘要:漆画的创作实验,延续的是个人创作上传统与现代对话而来,作品形式上具有似曾相识的传统形色,而所运用的符号则是艺术理性思考的结果,所有的符号都是随意又是严谨的构成。延续前期作品关注于书法性线条的拆解与重组,漆画作品则将文人笔意的线条再精简成画面语言,经由拆解、变形、重组,试图使其回归更纯粹的美学观照。由于传统漆画家的成长,大多要经历长期学习漆工技艺等基本功,然而对一个现代画家而言,并不是要成为某一类别媒材的专家。艺术最重要者在观念的创造,并不需要穷研皓首某种技艺。漆画是传统文化资产的,但也是个人艺术观念开展的创作形式,透过传统与当下创作的综合性,将大漆的材质、技法、色彩,这些强调民族与文化传统特性的元素,熔铸成为一种个人化的艺术创作。对我而言,以不断诠释的传统语言来诉说当代精神,将是艺术创作有力的切入点,更是在全球化现象里,地方性实践的重要力量。
  • 摘要:现代化是两岸发展的共同主题。走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共同主题。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需要共同建立大历史观。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在它的进化过程中都曾找到过非凡的方法走出僵局和困境,说明各自都有克服进化危机的某种机制。这在今天共同探寻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创新机制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共有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人类圈的历史,不管文化多元化或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变幻,但生存机制却是大同小异。面对的要么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又一次与人类文明的现代化失之交臂,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百年之前的种族危机,要么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共创中华文明新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是中华文明现代化实现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必然机制。
  • 摘要:文化产业必须选对的东西进行创意加值,以创造永久价值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精神与支应,因此如何能够比较轻易、多元地取得源源不断的养分,举一反三找到灵感,在旧东西上变出新把戏,便需要更多能量的积累,以适时酝酿,创造更多加值应用。唯有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处理能力之发展的信息结构,开展反身性积累的结构性条件,符号与空间的经济才可能藉此形成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一种由下而上、具区域性、地方性、小区资源新形态的经济生产与消费关系。其先备条件更仰赖生产链及消费链中,生活美学、美感经验、文化体验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落实在文化创意环境的整备。因此大规模的社会美学运动、社区意识的形成与建立都不可忽视。这样的发展方向,也正呼应台湾文化行政部门首长龙应台所提出“从村落出发,从国际回来”的文化发展理念。
  • 摘要:本研究归纳各专家学者针对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建言,就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面进行论述。当前两岸政策的开放,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营造出更宽广的空间。未来,海峡两岸如何利用彼此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寻找新的定位,并共同合作交流、共存共荣,打开长期以来华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开创新的机会,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基于本研究目的和结论,以下分短、中、长期提出几点策略。
  • 摘要: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案例),探讨其名、实之相关问题,以便使其回归自我,为“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所真正珍视,进而使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至名归,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真正作为民族的精神家园,为民族的未来发展和维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而作贡献。
  • 摘要:如果说对中国大陆的"现代书艺"进行理论的反思时,日本"现代书道"具有极为重要参照意义的话,中国台湾地区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发展理路就更为不容忽视.特别在跨越新千年之后,在大陆的"现代书法"和"后现代书法"业已复归沉寂之后,台湾的书坛甚至是全社会对于"现代书艺"所表现的热情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台湾的当代,无疑是一种基于西方认同下的当代,甚至是一种基于对西方现代性做一定反思之后,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投以深切的回顾和关注的当代。比较海峡两岸当代书坛的状况,传统、现代、后现代共存的景象似乎没有过多的不同,然而,借助文化内部结构的视角,深入地探究两岸当代书法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书法传统、现代、后现代内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当代书法界呈现的格局,会发现,大致相同的表面之下,存在着很大的形态差异。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大陆的书法美学现代性在遭遇超稳定系统形成的美学抵御之后,在跨越了新的千年之后,书法美学整体呈传统回归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台湾地区却依然以传统、现代、后现代共相交织、互相作用地衍演着其多元的美学景观。
  • 摘要:本文的材料是透过广泛的词汇比较,筛选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阐述闽、客族群长期接触下在文化层面所反映的词汇现象.本文采用国际音标记音,其中调的部分以字号小一点的数字来标示调值,写在该音节的右上角,变调标于该音节的右下角;例如"西瓜"si11kua13.另外有些材料是标示调类,分别用字号大一点的数字"1(阴平)、2(上声)、3(去声或阴去)、4(阴入)、5(阳平)、6(阳上)、7(阳去)、8(阳入)"标于该音节的右边(一律标本调),例如:"西瓜"si1 kua1.
  • 摘要:本文尝试从江文也创作的诗集《北京铭》中,探究他在四十年代对传统文化追寻过程中,音乐创作思想在诗歌中的投射,以此观照他回到大陆后精神面影的一个侧面。
  • 摘要:从海洋文化来看,台湾受海洋文化影响,因此台湾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两者皆易于吸收外来文化,也因此在台湾受中华传统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东南亚文化等影响。此外,从宗教的观点来看,由于台湾的外来移民多数为闽南人,因此在信仰上,台湾以信奉“妈祖”为主,且因为台湾曾经受“瘟疫”所苦为了驱逐瘟疫台湾因此也信奉“王爷”。综合来说,台湾的经济、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等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因台湾受海洋文化所影响,因此呈现的文化自然与中国文化略有差异,因此台湾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 摘要:清代以后台湾传统儒者基本上都以闽学的学风为学风,闽学的气派为气派,因此台湾传统文化主体基本上包容在朱子儒学的思想体系之中,不仅与闽学,而且与整个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清代台湾社会思想的主流是福建朱子学。在这一时期内,台湾儒学思想的活动始终不能溢出闽学的范围而生成为具有原创性的学派,因此台湾儒学只能说是闽学在台湾的一个支脉,或指儒学在台湾的存在和发展。”台湾儒学在清代经历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清后期,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现代文明时毫无应对之策,闽台儒学关系和台湾儒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历史考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