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山东曲阜
  • 出版时间: 2013-09-28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72条结果
  • 摘要:目前学界对金朝杖刑的论述不多,本文拟从金朝杖刑与女真族的中原文化认同角度加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金朝杖刑的判定实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儒家治国主张和儒家伦理观念,金朝杖刑重精神惩戒体现了对儒家重视教化的认同,金朝在法律制度上急切地以礼入法,史籍中有关杖刑和笞刑的记载即反映了女真族对儒家刑罚从轻的“仁”思想、“以民为本”的治国主张、“贵贱有序”和“重视教化”等观念的认同。金朝对中原儒家文化的积极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仍不失借鉴意义。
  • 摘要:笔者认为,子游以知礼名世,所以有必要对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站在先秦礼学思想史的角度作一次系统的学术表述,以便努力地找出其中的条理性、相通性和内在必然性。无论是因子游之间,抑或是子游依托先师孔子,《礼运》这篇被认为是以“大同”的理想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最高成果都与子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超越的智慧,足以显示他的治学风范。
  • 摘要:忠不再主要局限于政治道德,而是普遍的社会道德。忠的道德要求是,无论是对上对下,还是对平等之人,都应该做到真心实意,竭诚相待;人与人之间彼此忠诚,不要二心,不要欺诈。这是适用于任何人的普遍的道德要求。这样一来,忠信的组合,就会让人立即联想到忠贞、忠诚、诚信、信任,等等,这才是今日忠信所应有的内涵和意义。关于忠信之知,经由孔子的教诲而明白忠信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如何实践忠信。在这方面,固然需要提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新社会新时代的综合要求,积极开创实践忠信的新形式新任务,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孔门所设计和提出的实践忠信的形式,仍然是卓有成效的。
  • 摘要:在笔者看来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的是有德者之治和有道德之治的内在统一。领导者自身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是获得临民理政资格的基本前提,具备了这样的前提,还要在临民理政的具体实践中把有道德之治认真加以落实和体现。所谓有道德之治,就是说领导者的一切政举都必须合乎并体现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孔子所主张的有道德之治可以说涵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在2560年前提出来的,尽管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其中某些具有超时空、普适性的真知灼见及价值取向,依然值得认真借鉴。
  • 摘要:孔孟之间,仁学理论建构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孔子之后,心性论、天人理论渐次兴起。仁学与人性论、天人观融合为一,成为早期儒家仁学理论建构的基本趋势。仁、义、礼、智德目组合的定型,构建了仁学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仁学与心性的联接,为仁找到了天人交通的具体路径。天道与人道的双向撑开,奠定了仁学的形而上来源与依据。可以说,孔孟之间仁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儒家仁学的基本规模与框架,成为后世仁学构建不可或缺的材料来源与理论依据。
  • 摘要:笔者认为,儒家社会思想在当代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五个重点工作路径:伦常建制、选贤订约、公众教化、礼乐并重、兴业惠民。下面试分析以上五个儒家社会工作路径与当代社会(社区)发展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为社会建设实践中开展的本土化儒家社区工作提供解释范式和理解基础,结合实际样本社区的实证研究,试点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体系与儒家社会思想相结合的工作路径,初步发挥了儒家传统社会工作路径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创新作用。在这些工作路径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分别担任着伦常建制的宣传者、选贤订约的协作者、公众教育的实践者、礼乐并重的推动者和兴业惠民的资源协调者的角色。
  • 摘要:为重视对观念的把握和伸张,使其完全被他的道德理想所迷住了,以至于相对忽略了前述“实录”含义中的第一种真实,因而也就在“求真”的层次上没有达到严肃史家对两者所把握的那种基本平衡。因此说,孟子虽具史学观但非史学家,而是一位思想家,从而体现了先秦学术中经、子书与史学逐渐分离时的一种历史思维上的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虽然是通过历史建构了道德,但当这种具有历史内涵的道德理性作为人们普遍遵守的一种价值规范出现的时候,就会取得了一种相对恒常或普适的特征。由此,相对不变的道德与不断变化的历史之间便会形成一种张力。在这种张力之下,每当道德与历史现实出现某种矛盾或脱节的时候,前者的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会得到凸显,其内容亦会随之更新和丰富,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摘要: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先探讨台湾新“礼体服务”之服务内容,并论述其意义,再追溯古礼有关之记载,透过现代与古典之相互对照,理解中国古代丧礼安排与新兴“礼体服务”二者之关系,进而探讨此新兴“礼体服务”对于“事死如事生”的实践意义。
  • 摘要:本文讲述了自宋以降,理学对东亚各国和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朝鲜与日本的历史上都曾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发展,宋以后,理学思想的传播与教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办书院、教塾课、定乡约、行礼仪等方法推行观念和生活中的“文明”,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书院作为理学早期传播的一个载体与象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于书院著书立说,传道讲学,宣传与普及理学。书院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学术研究基地,肩负着思想传播媒介的作用和再造民族精神的时代使命,在明代以后为朝鲜及日本广泛吸收。通过东亚理学早期传播与书院历史的梳理,对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东亚世界在文化沟通交流、传承与创新上的启示结合所创立的厦门筼筜书院的实践。
  • 摘要: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思想背景中,孔门第一贤徒颜回就以最具道德典范意义的“贤人”人格形象,而被汉儒作为构建封建王朝理想政治权力结构的第一“素臣”典范。当陆贾针对汉初特定的政治文化情势,以及王统与儒家教统关系现状,提出以王统与儒家教统关系的重构为前提,进行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的战略转型路线时,就已有以颜回作为“素臣”典范的思想意识。就都强调了颜回身为在野布衣,善能处贫贱若富贵,推己及人、以至德化人的“素臣”典范意义。
  • 摘要:推“德”无效,在于上行者无“礼”;上下皆不行“礼”,无所“敬畏”故。这是华人有幸之处,对于华夏文化中所具有的“敬畏”心,未曾流失,体理“天知地知,神知鬼知,莫以为人不知”之“道”,而令“天良”不敢泯失。对节抑起着大用的“礼”,不须从零开始,而是加强和提升。彼此就要互相接受、互相尊重,这是“各正性命”应有的本质;如此格物,彼此的生存是息息相关,认同了“成性存存”,万物“一体”的“道”理可成;互相依赖,互辅互生才能“保合”,“太和”和平方可期;有这样的宇宙观,自然就会和谐相处共生。
  • 摘要:林文庆一生中撰写了大量专述儒家思想的中英文论著,从不同的侧面分别说明了儒家的基本原理和儒家对相关问题的观点与看法等.这些著述围绕着儒家思想这个核心问题,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这在中国哲学史和儒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因为,从方法论上来看,林文庆的儒学思想体系基本上符合西方哲学的一般建构模式,而从其内容上来说,它所反映的核心思想,却无疑又是儒家的一系列原理和观点.林文庆通过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对基督教文明的批判,逐步地勾画出了他理想中的儒家学说体系。林文庆在研究儒学的时候,他实际上是运用了西方的哲学思维模式,即,从研究方法上看,林文庆是倾向于西方文化的。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考察研究林文庆儒学思想的内容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受制于内容。
  • 摘要:本文讲述了靖康之变后,政治局面、文化思潮、词坛风尚皆发生改变。传统娱乐艳情之词明显减少,述怀、说理之作数量明显比前代增加。南宋词坛出现的这些变化,与该时期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与一致性。南渡之后,尤其在乾淳盛世期间,艳情词始终处于明显减退的态势,不仅在理学家词人身上得到突出体现,而且在当时绝大多数词人身上都有所反映。这一倾向,与南渡之后已经在精英阶层流行起来的理学思想主张十分吻合。礼义道德对“词为艳科”传统的冲击,理学术语、理学思想对词体的渗透,从宋代理学对文学的渗透反思当代儒学,儒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体系,有学者把它分为三个层面:政治意识形态、学术研究、行为方式。
  • 摘要:本文将王阳明置于宋明理学思潮大视闹,来尝试阐发阳明“致良知”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维度,王阳明“致良知”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王阳明“致良知”哲学的理论特色及精神维度,王阳明是以“致良知”的内容作为其为人处世、为官社会践履的基本准则,“立言”、“立德”与“立功”三位一体,但强调用世“立德”、知行合一,并贯穿其纵横捭阖、波澜壮阔而又富有传奇的人生始终,其精神维度是挺立和彰显作为人主体的道德自觉与责任担当,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其道德哲学突出而鲜明的特色。
  • 摘要:社会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属性,运用后工业的影像去“传播”与“表述”前工业的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转化”逻辑,一定要以故事为核心。 “视觉文化”让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图像,而“网络文化”尤其是在小屏时代的全媒体语境下,让人们走进世界以及认识彼此的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在“故事”中寻求“自身”与“主角”的互动,以达到“参与性”的虚拟感受。传统价值观与视觉、传播、产业的共谋,在传统一当代、东方一西方的转换之中,需要形成消弭界限、直达心灵的故事范式。对传统价值观的转译,也必然成为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文化救赎与道德重构的理想之途。
  • 摘要:本文把儒家财富观概括为人文主义财富观、道德主义财富观、平均主义财富观和轻商主义财富观四个方面。由于受篇幅所囿,以下仅就前三个方面作一阐发。儒家阐发了人文主义财富观,孔子主张富而后教、藏富于民、民富先于国富,孟子强调养生之道,使民有恒产,荀子力倡富民裕民,上下俱富。面对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在对待如何分配财富问题上儒家还提出了平均主义财富观。
  • 摘要:在美国儒家文化研究者中,顾立雅、史华慈、芮沃寿、列文森、狄百瑞、艾尔曼等学者为所熟知.然而,美国华裔史家却有意无意的并不为所看重.事实上,在儒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他们解释儒家文化的方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史家如刘子健、余英对、张灏、陈启云等.儒学不仅属于纯粹玄想的哲学领域,是学界的共识。既然如此,对于它的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的视域,以内在、外在和内外互动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当然,必须警惕的是,所得到的历史解释也仅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型”。对于这些解释的有效力度和得失,则因史家的史识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等综合型因素而不同。从文化传播角度,华裔史家对儒学的历史解释的特点和面向,对儒家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其解释的有效性仍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 摘要:在儒家的伦理价值观中,"齐家"既是关于家庭事务的本身,同时又是对于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家庭伦理一直是社会国家政治秩序中关键的链环.现时代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公民道德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公民道德素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特征把道德修养及实践提到至上地位,深入探讨儒学传统中关于修身的丰富而系统的思想学说,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公民个人的道德修养、道德素质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文明进步,这一切都需建基于高度的公民道德素质之上,如果缺少了对个人修身的强调,达到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
  • 摘要:应当保持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必须用自己气大道正的文化产品去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第三极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繁衍过程中逐步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复合体。其中最重要的内涵是,作为主导文化的儒家文化在与其他文化派别(道家、墨家、法家等)、少数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确立、巩固并为人们普遍认同、自觉遵守、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的民族精神。中国的“第三极文化”是求的长远目标与方向;可以经过努力建设使之逐渐成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不要过于浮躁,不要随意地扔掉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西方文化全面覆盖而丢弃了自己。
  • 摘要:在思想史上,儒家虽正宗但不排他,虽主导又能兼通。在儒家的底色上能够绘制多元文化的美丽图像,使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政治权力的介入,它是双刃剑:一方面加强了儒家的地位,扩展了儒家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又扭曲了儒家的精神,遮蔽了儒家的普世性。官府经学、科举考试、国学教育为儒学的繁荣发展铺设了宽阔的道路。它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一是官学和私学的教育团体,如太学、书院、私塾;二是经学和儒学的师承学派,如今古文经学、理学、心学;三是儒家士大夫阶层,都是比较松散的群体。不同领域的道德原则和要求,都基于更具普遍性的社会道德规范,即“五常”、“八德”,它们适用于社会所有领域,人人都离不开它们的滋润。 要使五常八德在社会上普及,第一要立足于人性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第二要通过各种思想教化的途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各种民间宗教在历史上之所以能渐行渐近、和谐会通,概由于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认可儒家的五常八德,作为共同的道德底色,同时又可保持自身的特质。性格温和的儒家所提倡的温和主义,会使各种信仰都温和起来,例如社会主义是温和的,有神论是温和的,无神论也是温和的,这样各种信仰就能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互相包容,和谐共生,相得而益彰。
  • 摘要:儒家“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生态的价值性含义一致,在本质上可视为生态哲学。其理论结构有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皆有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川四种对象的生态性认识和保护措施。儒家的道德共同体包括整个自然界,具有整体主义的特点。这是儒家生态哲学的道德维度。山脉具有储气的作用,开山毁林会导致地气外泄,引发生态灾难。儒家对于生态问题具有十分系统和深入的思考,发掘传统生态智慧,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人们开始学习面对由于现代化带来的“身、心、灵”及其环境,以及整个生活世界的问题。但是,由于西方囿限在“理智中心主义”的思考里,以为经由话语的疏清,甚至瓦解,就有克服的可能。可惜的是,只做了“语言学的转向”,却未能深契于造化之源,而陷入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危机之中。唯有回到东方传统,正视“言外有知,知外有思,思外有在”,勇于摆脱“言以代知,知以代思,思以代在”,这“话语的论定”之限制,契于存在之根源,才能启动一崭新之可能。儒家“仁恕”思想具有一“根源性的合理性”,他以“我,就在这里”当下的承担,开启了“生命的归复与生长”,此中含有一儒家型的意义治疗学。像儒家这种“后现代性”的“根源性的合理性”应可带来一生命之归复及新生。
  • 摘要:本文以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为主题,以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作为分议题,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生活,很好地继承了儒家的担当传统,提出了坚持借鉴经典原则,更加突出学术重心,会议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研究,更具操作性,更加多元化,聘请著名词曲作家和歌唱家创作了世界儒学大会会歌,希望各位代表广为宣传、广为传唱,让世界儒学大会会歌唱到全世界。
  • 摘要:中正、公正、公平是儒家正义论的三大基本内涵。中正原则着眼于执中以求得其正,公正原则着眼于立公以求得其正。中正的特点是在两端之间“无偏无陂”,公正的特点是在公私之间“无偏无党”,两者似乎都具有方法论的特色。公平原则以平等、均等、扶弱济贫为直接诉求,不迂不绕,直奔主题,具有体用一致的实践特色。中正、公正、公平是确立社会正义的三大原则。公平正义是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促成社会和谐的第一纲领。
  • 摘要:本文主张,撒谎、欺骗和假装本身并无道德意义,伦理层面上,它们与说实话和诚实具有同样的道德价值。也可以看到,儒家经典也从未对这样的行为本身给予任何辩护。这便表明,其实在儒家传统思想中,撒谎、欺骗和假装本身与道德无关。本文将以《孟子》中的一个故事为例来讨论儒家伦理,并将其与柏拉图《理想国》中关于欺骗的思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当前学界对于儒家伦理的研究其实是在柏拉图思想的框架之下进行的,而不一定符合原文本意。本文将尝试从新的角度来解读儒家关于撒谎、欺骗和假装的思想。
  • 摘要:中国和亚洲的和平经济崛起,正在迅速终结几个世纪以来英美主导的世界秩序,对维持此种秩序的思想文化的批评之声也因此变得日益尖锐.曾任里根政府高级经济顾问的保罗·克雷格·罗伯茨博士所著《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失败与西方经济的解体》便是适例.rn 这种情况表明,自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西方经济思想一方面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破坏作用.此外,这种情况还促使人们对当代英美世界秩序思想文化与复兴中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进行反思.这二者,一个以抽象、理性、体系严谨和信仰为本,另一个则显示出动态、直观、全面和务实的特点.在题为"外部成本问题"和"自然资本"的章节中,罗伯茨概述了经济理论的根本缺陷,详细阐述了因思想文化失当给人类和自然生态造成的某些最严重危害,而这种思想文化的创设初衷本是为满足企业原始的贪婪本性而服务的.rn 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亚洲思想文化在与英美文化碰撞交锋中更有优势.若要扭转当前发展趋势,由生态文明决定未来的全球秩序,则仍需要用类似的方式解决生态与科学的对立问题,这预示着东亚社会"君子"与西方企业"小人"必将展开战略较量.最近的经验表明,在复杂严苛的竞争环境下,东亚社会"君子"具有一大优势,即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为这种竞争提供了智慧之源,当今许多成功之道均发端于此,《黄帝内经》道出了对西方既成秩序构成挑战的基本特征,而这一智慧源泉在西方尚鲜为人知.
  •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意识形态,儒教为越南补充了具体的官僚文化精神。对于孕育于东南亚典型水稻农业传统中的越南本土文化(表现为集体精神、和谐、阴性文化、综合思维和灵活性等特征)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传统。由于两种传统分别源自不同的文化类型,两者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鸿沟。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在两种传统的自我调节和相互补充之下,这一鸿沟逐渐缩小。相比而言,受限于本土文化的强烈折射,越南儒教表现出阴性文化的倾向,并缩小了其抽象哲学以适应越南人的实际生活和综合思维。越南人透过以下四面特定棱镜接受了儒教国家棱镜,村落棱镜,东南亚文化棱镜,以及历史身份棱镜。封建儒家科举考试体制在越南将近千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越南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思维,及在引进和运用外国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消极性与随意性。
  •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被低估、被矮化了,而想望就是通过客观的论证、正确的评价,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阐扬。因此,作者在1981年提出要“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以期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有益。仔细思考,儒学、经学的开创者,自然是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孔子总结了唐虞三代的文化传统,创立了儒学,特别是其经学,成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中心和象征。多年以来所企往、所追求的,多年以来所致力、所工作的,如果在阐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有一点效用。
  • 摘要:人在休戚相关中存在,人与人的相系是特殊、相互作用的形态;将人视为这样一种观念,与将人作为分散性、个体性的概念是鲜明的对照。儒学以齐家为中心的价值观,会促动新文化世界秩序的形成,儒学认为,人经验之中事物相系关系的重要,它意味着:这一事物内容的根本是事件性、有机性、过程性和互相依赖性。经验是整体性的,意思是说,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沟壑、没有最终界限;转变与接合,如同事物本身存在一样确实。角色伦理学所提供的指导,就是如何最恰当地对待行为。恰当行为意味着对人类活动必然复杂状态的广阔容纳。儒学角色伦理学,与其他德行伦理学或任何伦理理论,都不是竞争关系。它只提供一种视野——道德生活不在理论与实践的分裂情形中。阅读儒学经典,所期待的是,虽然人们当然可以使用一系列概念术语,对行为作批判思考,但根本的是,应以文化英雄的谆谆教导与榜样力量为激励,把自己修养为更好的人。
  • 摘要:儒家有着悠久的礼乐教化的传统."'礼'之于人伦秩序,'乐'之于内心和谐,'礼'之于行为规范,'乐'之于心性陶然,是道德伦理和美感的结合,是行为规范和内心感召的结合.""礼"是人伦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实现人伦与社会的有序和谐;"乐"是表达人的情感、激荡人的内心、引起共鸣的艺术表现,旨在提炼、升华个体内心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儒家将"礼"、"乐"结合,通过"作乐"以"兴礼",外在的礼制规约通过乐的性情陶冶、道德养成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从而使礼乐具有了教化意义.从理论资源整合上看,一方面要夯实基础。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和原则,对儒家关于礼乐的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做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晰、理论系统。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创新。所谓“理论创新”,就是指传承和发展现有优秀礼乐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礼乐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持一脉相承,坚持与时俱进,发挥出理论对于实践的先导作用。
  • 摘要:对于这些社会问题,当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但是毫无疑问,自律性的道德也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使法治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诸多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传统儒家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而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体系中,礼乐文化是常常被人提及,但又特别容易误解和曲解的。但无可否认,今天的社会需要礼乐文化的重建。孔子对礼乐文化的认识,对礼教的重视,尤其是对礼仪与礼义即礼乐的形式与内涵统一的追求,对礼乐进行因革损益的思想,如何能够发挥礼乐的教化功能,促进人的道德的提升,使当下的中国人的教养有所改善和提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人文理性。在今日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科学功利主义之强大影响,此人文理性传统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可以抵制科学功利主义导致的物欲横流,并被用来作为人性觉悟和提升人们内在精神境界的思想资源,也是未来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设性希望。有学者对中国近百年来的科学与人文思潮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中基本包括两种思路:一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同时吸收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思想和方法,尝试建立人文主义的本体论体系,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汇通;一是站在科学主义立场,从西方近现代文化发展趋向人手,在介绍、消化和接受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科学主义的知识论体系,以实现东西文化的汇通。科学技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利欲需求方面,是有用的,这最终导致科学功利主义的泛滥流行。按照任何事物的成就者也迟早会变成其掘墓人送终者的原理,科学功利主义终将要成为现代资本社会的唱挽者。就是中国文化人文理性传统在现代价值重建过程中的希望之所在,其中寄托的是道德信仰、人性良知、精神操守以及人类全体的和谐未来。
  • 摘要: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灵魂.因而,中华法系的正义问题,又可分两个相互衔接的部分来思考:一是儒学的正义学说问题;二是中国古代法的规则正义和制度正义问题.在当代法治语境下,中国传统的儒家仁学正义论和中华法系的法律正义文化仍有值得肯定的正面能量,是实现这种转型的资源;传统的中华法系法律正义在现代转型中,要特别注重建构起与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互匹配的法律正义原则与规则体系。
  • 摘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尝试,对《论语》引用《诗》句多有统计汇总,但对溯源《诗》本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检阅、释读《论语》引文原义,系统分析与归纳。
  • 摘要:全文先引用经学重要注疏家的注解,介绍《周礼》六艺的内涵,接着探讨六艺的属性以及彼此的关系,进而阐发六艺的教学特色,最后加以总结,并对当前的教育提出针贬,以见古典的经义仍然饶具现代意义,为所当正视者。健全的教育强调智、德、体、群、美五育并进,但考察当前的教育,不难发现基本上所注重者只有智育,其它四育被严重忽略,以致弊病丛生,有识者忧心忡忡,乃大声疚呼应注重全人教育。
  • 摘要:本文在当代为数众多的孔子传记中选取三部著作加以探讨,主要的问题意识不在于勾勒当代孔子形象的变迁线索,而是侧重考察这些著作如何回应史上第一部孔子传记《史记·孔子世家》,借此探讨孔子传记的书写类型以及书写孔子传记的意义。书写孔子传记的意义在于伴随殊异的时代意识、社会互动、学术文化脉络而引出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如果孔子的形象持续对人类有意义,孔子传记都还有待书写新的内容,反之,如果孔子传记持续书写新的内容,孔子的形象就对人类有意义。
  • 摘要:当今,中国人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儒学解释清楚,不晓得如何才能让外国人理解儒学精神;正处在一种困惑境地.走出困境,提高儒学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是中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儒学思想文化要跨出去,要去交流,要“和”出去,要传播出去,求得别人的理解,就必须要有世界多文化意识。所谓范畴与结构差异,就指它们叙述的是两个不同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的故事,故事及其语言、概念和话语有着鲜明不同的结构和逻辑。西方要了解儒学及中华文华,需先了解西方文化自己,这种了解,必须是在基本范畴意义上的了解,即了解整体、了解结构,了解西方思想传统一路走来围绕的是要完成一个什么计划。
  • 摘要:本文旨在比照分属犹太教和儒家这两种古老传统的两个主要典范形象,即,犹太教的"义人"和儒家的"君子".本文将重点论述《旧约·诗篇》首章中"义人"形象与《论语1∶1,1∶2》中"君子"形象的相似点.尽管这两个文本诞生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且成书时间也相差约200年,但两者都在各自的文化中产生着重要影响,发挥着支配性的传统功能.
  •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隋唐时期形成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格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相互争论辩难、相互交融,深深影响着思想学术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汉代以后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走向.隋唐时期,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对其采取三家并存的文化政策,"宫廷三教论议"以及民间僧道文人的交流与交往,更促进了三家思想学术的交流与交融,各自的理论形态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变迁.
  • 摘要:所谓“为人之道”或“成人之道”,实际是孔子、儒家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至迟自周代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对于社会民众的教化系统。从根本上讲,中国源远流长的教化系统,其中心则又不离“讲明为人之道”。按照儒家所讲,人道应该效法天、地之道,从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人道之中,为政者的德行又处在最为关键的位置,这便是常常说到的“为政之德”。孔子说:“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因此,当今时代,要发掘孔子儒学的精义,发挥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对于社会的作用,最为紧要的,就是进一步“讲明”和申说其成人之“道”与为政之“德”。
  • 摘要:本文并不想去概述安乐哲和罗斯曼特关于儒家角色伦理的哲学观点(他们自己将做得更好)。而是将从心理方面为儒家的角色伦理划定一个范围。这并不总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或其哲学兴趣所在,但是深入考察,这也许会揭示一些有趣的特征。并且,我认为这种范围也可以阐明角色伦理与“以准则为基础和道德为基础的伦理学”之间的差别。安乐哲和罗斯曼特经常强调这点,并且这不仅证实了,而且可能也扩充了他们在当代文本中用来解释儒家伦理学的“词汇表”。
  • 摘要:本文对儒家伦理的反向理解和正向理解,儒家伦理诠释中的西化和“曲线”西化,否定“大义灭亲”:亲亲相隐论争的“文革”逻辑,从邓先生对于儒家伦理反向理解所可能带来的结构性腐败的忧患意识,邓先生本来从其儒学批判中有走向基督教信仰的一个选择,但是邓先生不喜欢超越的神,仍然眷恋中国这个推扩而来的大家庭。
  • 摘要:孔子仁学有三大贡献:其一,把仁提升为位居诸具体德目之上的上位概念,仁是“全德”;其二,仁者“爱人”观念,涵盖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全部范围,为全人类道德生活提供了普适性原则。其三,“仁者安仁”,实属空谷足音,发前人之未发,儒家仁学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道德形上学畛域。在哲学史上,从道德形上学高度论证孔子仁学何以可能,仁是天理之本质属性,以仁合人,就是天理在人道之彰显与澄明。经过二程和朱子的创造性诠释,儒家仁学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重大的提升,理论形态趋向成熟与完备。
  • 摘要:儒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这主要有:实行养民富民的爱民仁政,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倡导扶危济困的道德风尚,实现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它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全完善,必须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在行动上贯彻落实,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而儒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对促进当前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发展,有其可资借鉴的现代价值。
  • 摘要:本文讲述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道德、价值与信念,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炎黄子孙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继续发扬传统儒学关注现实的品格,在“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的主题下,将围绕“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力量。
  • 摘要:本文认为,“主”与“民”的关系是儒家伦理政治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将继续与西方自由民主精神对话,但儒学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引入自由民主的“西体”不可,新儒家如牟宗三等人煞费苦心地希望老内圣开出新外王,这其实是舍本逐末,把古老的处理“主”与“民”关系的智慧抛诸脑后,非得拥抱自由民主体制不可。古典儒家关于“主”与“民”关系的智慧并不因为在世纪转型期间不能与西方自由民主顺利嫁接就黯然失色。恰恰相反,本文旨在说明,儒家实意伦理的政治智慧仍然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话语转型的活泼源泉,能够为具体历史时代和政治情境中的人们应该如何实化其政治意念提供参考。从儒家实意伦理学出发,“主与民”的理论向度能够回应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如儒家与宪政的关系问题、王道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等。本文的结论在于,在儒家实意伦理学延伸到政术实践智慧的问题上,虽然政治制度的改善仍然是发展的方向,但“主”的心意有时比“民”的制度还重要,这是古典儒家政术智慧在当代不应该被忽略的核心。
  • 摘要:本文以“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为主题,设立了“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四个分论题,紧贴时代步伐,回应现实需求,彰显了儒学的当代精神和时代价值,一定珍视和守护好这方沃土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儒学的传承与创新格尽绵薄之力;一定珍惜世界儒学大会举办地的荣誉,尽心竭力为大会提供优质服务,为世界儒学的交流与发展,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为不同的种族和国家、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体系的族群,他们解决社会正义问题的方法却是有所不同的,甚至言说社会正义问题的话语、乃至提出社会正义问题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同样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儒家也是这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正义话语,有其独特的提出正义问题的方式、解决正义问题的方法。在社会规范及其制度问题上,儒家的看法同样如此:规范和制度的建构必须遵从正义原则,而正义原则的根据乃是仁爱精神。这就是儒家“仁斗义斗礼”的正义理论结构。儒家事实上有两条正义原则:正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在儒家看来,它的正当性就是值得怀疑的,是把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制度化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这种制度化的唯利是图价值观是难辞其咎的。儒家正义论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拥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其中既有可以穿透历史时空的仁爱精神和正义原则,也有适应于当时之生活方式的具体社会规范和制度。今天,儒家传统正在复兴,儒家的社会正义论也正在得到重新认识。面对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价值观问题,儒家正在重新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 摘要:本文旨在鼓励世界范围内的儒学和中国文化研究者、研究机构(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研究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儒学研究成果的研讨与交流,推进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丰富世界文化内涵,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与进步。孔子文化奖凭借其专业性、公平性、高端性,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进一步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所关注的生态环境、国内道德素质教育、社会礼仪规范、中西文化交流等课题,正是现实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证明儒学在当代社会不可替代价值,儒学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返本开新、老树新花、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摘要:人是人的关系造就而成,这是孔子哲学一个根本思想。一直以启迪精神的人群同处,这样度过生命的诸多年华,我感到自己有很大福分。人之造就而成,实为“合多而一”,天事人事皆为“一多不分”;这是从儒家哲学得的两个深刻启示—接受“孔子文化奖”的殊荣,要代表的就是这个学术家庭,儒家思想固然是一种古老文化,根基深刻、稳固,但也同时是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传统。儒家思想所到之处,其影响、其责任,已延伸至全球,成为整个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
  • 摘要:“为往圣继绝学”,实际讲的是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往圣”是历史上极高造诣的学术人物,他们所创立的学统,由于种种原因,在时间的长河间湮没断绝,必须有新兴的学人予以恢复承续,并将之推向新的高度,才能达到张载四句下面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效果。“为往圣继绝学”的学术史变迁来看,在文化学术的发展史里,优秀传统的传承十分重要,没有这种传承,就不会有新的文化的基础,但是每次做到传承,都在事实上是真正的创新,不去创新,实际也做不到真正的传承。
  • 摘要:本文以“世界儒学大会专家委员会”举行专题策划会议,研究确定了世界儒学大会“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的主题。人们只要按照“忠恕”之道行事,修己以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社会礼仪的塑造,还是道德文明的构建,以至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将成效可期。礼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步。必将进一步推动孔子儒学的深入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当代社会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力量。
  • 摘要:教育关乎风俗,风俗关乎世道,是王应麟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他认为,转化风俗的关键在于教育,于是在谈论《春秋》“或名以劝善,或名以惩恶”的笔法时,他列举东汉度辽将军皇甫规“耻不得豫党锢,慕其流芳”、北宋刻工常安民“不肯附名党碑,惧其播恶”二事,感叹“名教立而荣辱公,其转移风俗之机乎!”由此出发,王应麟形成了诸事以教育为先、教育以德育为先、知识教育以博通为先、官学与家学并重等教育原则。以德育为教育之先,又不像前代理学教育家那样试图用德育涵盖教育的全部内容,是王应麟与当时多数四明学者的区别。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孔子、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加以阐发,以期更好地展现君子人格的现实价值。孔子从诸多方面分析了“君子”和“小人”品德修养和做人态度的不同,以“小人”反衬“君子”,从而阐释了做人的道理。总的说来,君子是用一种“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和身心关系。每个人的学习与进步、修养与提高,都是在追求成为一个君子的过程。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培育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 摘要:礼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陈旸所著《乐书》,是一部重要的儒家音乐文献资料,该书继承儒家传统礼乐观念,对儒家传统艺术观、音乐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当今社会,挖掘借鉴礼乐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能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陈旸对礼乐文化的高度崇敬之情,以及一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理想,成就了音乐巨著《乐书》,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其说陈旸是一个音乐家,不如说他是一个试图用礼乐来治理国家的文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写成了这部鸿篇巨制。不管是陈旸还是陈祥道,都是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的是社会良知这样一个重要的责任。“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忧其民”,他们的理想情怀是很高尚的。他们著书,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从这个角度讲,研究陈旸及其《乐书》,弘扬礼乐文化,对当代是很有意义的,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 摘要:孔子关于“礼”秩序的解释是用仁义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之后的发展过程来看,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建立一种政治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融洽,德治得以实行的最基本条件是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君主,而且君主得常常注意修德修身。属于官僚候补群里的士人们也被要求不断提升儒家伦理道德的修养,儒家从孔子时代开始重视仁、义、礼、德,但是伦理道德、义理名分和礼仪礼节等人间本性与宇宙原理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朱子学变得更加系统化,而中、日、韩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很多传统都进入了断节的阶段,儒家价值观的本质适用于支撑现实政治中的三大主流——政治主流、经济主流及文化主流,认为传统时代的儒家价值观更适用于政治主流。
  •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展示的生态智慧,近代以来西方生态思潮的主要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道路,总结出了它是中国文明形态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调适,它有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而发展愿望十分迫切的特殊国情,它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源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配置的深刻影响等方面的建议。
  • 摘要:郑玄是汉代经学大师,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的《论语注》,唐代以后逐渐散佚.尽管其中有些内容收录在何晏《论语集解》中,但只是少部分,很难窥见《论语》郑注的整体面貌.为恢复《论语》郑注之原有面貌,南宋王应麟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做了大量细致的辑录工作.在《论语郑氏注》中,郑玄从经典本身出发,自创或注入新义的词汇去解释《论语》。这也可以看出,汉代大一统的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在经学家身上的折射。一本书成为经典的过程中与每代经学家的诠释是分不开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总有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随着经学家的诠解而留存了下来,渐渐地经典才得以形成并渗透进其所在民族的文化心理、认知模式、语言表达、行为规则之中去。
  • 摘要:《左传》于郑伯克段于鄢,标举母子相会,深致咏叹,“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倡言“遂为母子如初”,其乐无穷;至于州吁弑君,标举“弗纳于邪”的主张,以求远祸无灾,为纷乱世局,提供一帖良方,前者铺排境界,后者标举工夫,两者相互补充,《左传》于历史叙事当中,背后存有一种人伦和谐的想象,反复致意,理想形态成为历史书写的主题,于事件、人物当中,一再彰显其核心价值,“初”本无“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职,邦国无陨,人伦自然欢乐,有此理解,重新检视《左传》内容,原本的疑惑,似乎有了解答的方向。
  • 摘要:马王堆帛书《衷》篇有一章"《乾》之详说",为孔子专论《乾》卦卦爻辞之义.与今本《易传》比照,此章新义颇多,是研究孔子《乾》卦思想的重要文献.原帛书抄本错简和文字阙误较多,需要仔细校勘和整理.学者对本章进行了训释,取得丰硕成果,但诸多疑难词语仍没有得到通达的解释,需要进一步疏通解读.本文拟对照《衷》篇照片,根据已发表的《衷》篇九种释文,作进一步的校勘和整理,并对一些疑难词语做出新的训释.
  • 摘要:本文将从历史视角而非哲学视角出发,以朱舜水试图为17世纪的两位日本大名建筑宗庙为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在中国以外的文化中进行儒学文化形式重建的一次尝试。尽管案例中的两位大名都是其各自领地的儒学支持者,朱舜水也提供了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建筑计划及相关仪式的指示和说明,但因缺乏适当的文化环境,最终他们的儒学重建都成就有限,而且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该案例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儒学重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确定礼仪形式的古代典籍与试图进行儒学重建的文化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鸿沟。只有相关社会理解并真正相信儒学重建,并在基础文化层面承认其价值,儒学重建才能获得成功。
  • 摘要:探讨孔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主要宗教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肯定了孔教和其他宗教的道德观、价值观能够拯救地球脱离环境破坏的厄运。要加强儒家文化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不仅仅是专门的技术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儒家的道德伦理教育,中庸之道的哲学人文教育等等。从孔教的生态环境思想中悟出“生态和谐”的真谛,从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居住的星球,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绿色文明、繁荣和谐的新世界。
  • 摘要:本文讲述了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自应是孔子所创导的诸道德概念,目前主要应包括“仁”、“恕”、“信”、“义”、“礼”、“孝悌”、“耻”、“直”,以及“君子”等项,因为前举诸多社会丑恶现象之发生,主要与这些德行之缺失有关。就此已见孔子思想在当代确有实用价值,而价值之发挥,首先在于以之为教,使之起到教化作用,以达到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要使孔子思想在当代真正发挥作用,每个人,尤其是研究者、施教者都必须脚踏实地,从我做起。
  • 摘要:从《穷达以时》的整理到公布之后的研究,大家都比较注意它同传世文献《荀子·宥坐》、《孔子家语·在厄》、《韩诗外传》卷七和《说苑·杂言》等记载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在陈蔡之地被围困的相关内容.《穷达以时》同传世文献记载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比较类似的,其中有《韩诗外传》卷七、《说苑·杂言》、《荀子·宥坐》和《孔子家语·在厄》的记载;第二类明显不同的,这部分有《庄子·让王》、《吕氏春秋·慎人》和《风俗通义·穷通》的记载.这三种不同的表现,既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对其处境和境遇给予的不同解释和说明,也是他们为同一事件和处境赋予不同意义的方式。这反映了早期儒学在同一间题上其看法和立场的微妙变化及其差异。在这一论述之前,孟子作为例子引用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同《穷达以时》和第一类文献用的例子类似,但孟子是从“卑贱”造就人来看,而后者则立足于“时不时”、“遇不遇”。孔子对“境遇”的不同看法,反映了他从不同角度对所遇挫折的多重反思。事实上,孔子的学说和道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他的生活和经历的写照,这是古代哲人同现代学院派专业哲学家不同之所在。
  • 摘要:据之判断此《韶》乐基本保持了舜时的面貌并不为过。前述论说之所以回避或否认《韶》乐的审美特征是由于预先认为审美即顺从感官欲望,这与礼乐精神相悖。要释“三月不知肉味”必须回到对礼乐精神及对其审美特征的确切理解上。礼乐与现代音乐审美观之间存在巨大隔膜,欲真正抓住礼乐精神主旨,须抛开现代审美思维模式,从音乐、礼乐及人心之根本看起。礼乐根据音乐与人心真切感应的原理,通过有节度的音乐形式来节制人的欲望、情绪,以协调人伦、实现社会生活的和乐安宁。孔子具有良好的音乐感悟力也是礼乐专家,特别能深切体会到《韶》乐以优美的形式有效地节制听者欲望的作用,口欲淡薄而“三月不知肉味”。现代艺术观追求审美愉悦的极致实为礼乐标准下耳目口腹之娱的放纵,也正是礼乐要竭力杜绝的,二者主旨完全相反。所以“三月不知肉味”的问题不可能在现代美学观念标准下解释清楚。
  • 摘要:笔者以为,不管是政治上也好,还是道德上也好,解放思想首先是一个认知上的突破。而欲对人性论的反思,则不能不从孔子开始,因为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两千多年,深刻影响乃至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伦理品性。孔子对人性的思考是基于漫长中华文化历史经验的反思,而他的人性论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消逝,不仅在中华文化圈,甚至在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孔子的人性论解读还存在很多欠缺,不仅仅是对常识的回归。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人性理论的建构和实践还很茫然,本文试图对孔子的人性思想进行新的解读,对其在现代化语境下的承继进行一些探索与思考。“文革”时代人性论沦丧的恶果—以萧珊的经历为例,后“文革”时代人性论回归的不足,孔子人性论的当代价值。
  • 摘要:本文讲述了大丈夫人格及其蕴涵,孟子说要修养一种“浩然之气”作为其内在的精神支撑,大丈夫人格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发展,大丈夫人格理论与生命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虽然它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它一经形成,就为历史所肯定,为世人所丰富、发展、完善,从而长期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建树和自我塑造,培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为崇高理想而不屈不饶,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伟大人物。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消极腐败现象,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人格萎缩,急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基本精神重塑现代民族人格。对于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影响大丈夫人格,应该发扬光大,挖掘大丈夫人格资源中的教育价值,重新激活大丈夫精神,发挥其在引导现代人格塑造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 摘要:本文从《国朝汉学师承记》中的“清学开端”,从章太炎《清儒》篇到梁、钱两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近代脉络”下的“清学”之开端,“学案”体著作中的“清学”开端,从《拟国史儒林传序》到《清史稿儒林传》,近代“历/史学”领域之变迁,历经“中国通史”编修与“章(学诚)学研究”波澜兴盛之势后,终又重新面对“前代/一代大典”之述往事与兴来者之职与责,开启设立“国家清史纂修委员会”修史之局,对当年易代时所修之《清史稿》与台湾少数学者如张晓峰及其传人等所匆修之《清史》、《清史稿校注》等并体例亦皆重新商榷。商榷史书体例,本为大事,笔者则因于吾国传统之儒林与道学之学术史,夙所究心,故即以“清代学术之开端”,撰成此文,以望方家之教。一代之史,其修不易,自古而然。若期于众手,则集于一堂以从容论讨,当为其中不可不注意之古人论官、私修史之良窳处也。
  •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的宗教,中国研究的东方主义,这样建构出来的“含摄文化的理论”,不仅可以破除韦伯所布下的迷阵,而且可能作为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研究中国人或中国社会的理论基础。
  • 摘要:荀子对人性的重新认定,荀子对化性起伪可能性的说明,荀子对人生基本价值的重新措置,根本说来,荀子的人性“恶”而欲为“善”的说法实际显示出他一方面力图证明人对“欲”的追求是人所有价值追求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却又力图使人将价值追求的重心确立在对“善”的追求上。从荀子的意图来看,他似乎只是想把人生对“欲”的需求作为人对“善”的追求的一种前提或根据,这已经对孔子以来的儒学主脉有所歧出了。当然,这歧出只是相对于先秦儒学的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脉而言,荀子并未离开儒家的立场,在他的逻辑中,人性“恶”实际更多地在做为人起“伪”向“善”的一种必要前提。
  • 摘要:儒家道德体系已经积极地加速越南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曾为国家正统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越南当前面临着社会动荡与社会弊病现象增加的难处,许多传统道德价值与观念被颠覆或变质(比如最近出现试验婚姻,极端的偶像崇拜潮流),从而各所学校原有的“先学礼,后学文”教育方针被各种单纯知识培训等潮流所替代,认为儒家价值观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基,有利于创造与制定社会次序与个人道德教育,使人类走向拥有浓厚人文性的社会模型,儒学的研究结果会当作可靠的资料,有利于国家教育振兴与社会道德复兴。
  • 摘要:本文讲述了山东高度重视儒学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延续发展,探索创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国际儒学研究交流中心,为儒学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努力。总结了以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等重大现实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期盼通过世界儒学大会,通过各国各地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传承儒学传统,播撒孔子的智慧,造福人类社会,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