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9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9-10-16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335条结果
  • 摘要:随着城市空间尺度的不断加大,采用"出行链"的多种交通方式换乘现象日益普遍,对城市综合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综合交通发展中因运营时间不协同、票务支付烦琐而造成的出行服务品质不高的问题和"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旧交通出行业态无序竞争的新形势,借鉴欧美发达城市的MaaS技术发展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以佛山常规公交的TC管理模式为启发,进一步拓展设计了城市级"政府-平台-运营商"的分层行业发展模式,并对其核心的MaaS运营平台的企业性质、业务和经营等做了初步构想,认为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可为国内城市发展MaaS、提供高品质交通出行服务提供参考.
  • 摘要:深莞惠都市圈是广东省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国家粤港澳湾区战略的重点区域.对深莞惠区域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估,通过衡量区域发展程度,跟踪都市圈演变趋势,对辅助未来规划战略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出行流直观地表征了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内在联系,深刻影响着一体化结构演变的过程和方向.因此,本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提取的交通出行流数据,从空间感知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深莞惠区域的交通流空间联系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索其自组织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程度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2)深莞惠都市圈以局部强中心区域形成了显著的"轴-幅"网络组织特征;(3)深莞惠都市圈整体呈现较强的组团结构特征,但是受行政市域边界影响严重,并没有呈现较强的融合趋势.
  • 摘要:分析都市圈背景下通勤扩张、外围集聚、中心拥挤等交通需求特征以及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典型问题.对标东京都市圈,总结城市空间演化与轨道交通发展的互动演进规律.结合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梳理轨道交通功能定位,提出轨道都市价值体系.以轨道都市上层价值(引导要素流动)为引领,探讨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策略,结合深圳轨道交通规划与实践,提出构建都市圈中心城市主导的轨道交通体系,强调以多层级一体化轨道网络重构出行时空关系、支撑都市圈战略空间拓展,助力形成时间预算下适应不同空间尺度的轨道出行模式.
  • 摘要:对标国际一流湾区轨道发展经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在对外高速铁路通道不足、内部城际轨道网不成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支撑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原则,提出深圳视角下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功能层次、规划策略及思路,形成以高速铁路加强与内陆腹地紧密的运输联系、以城际轨道为主的城镇群交通组织模式,完善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格局,强化深圳区域中心地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 摘要:深圳机场正处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多个方面强化中转服务能力,提升枢纽功能.跨航司中转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联营与代码共享业务,通过机场搭建中转平台,为旅客提供更自由、更优质的出行体验,目前已在国内外多个机场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视角下,通过对比深圳、广州、香港三大机场近三年航空数据,分析深圳机场在基地航司发展格局、航线发展趋势、中转基础设施三大方面具有打造跨航司中转平台的需求和条件.提出深圳机场跨航司中转战略构想,实现多航空公司间的航线互补,提升旅客中转灵活性和体验,增强枢纽中转服务能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国际航空枢纽.
  • 摘要:伴随我国超大城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问题.存量优化阶段借助交通需求管理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成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重要途径.交通拥堵收费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已被国际社会实践证明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新的政策导向下,要求交通拥堵治理从强控拥有向强控使用转变,拥堵收费政策再次成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关注焦点.本研究首先对当前我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深入研究国际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案例经验,提炼总结拥堵收费政策设计方案;最后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超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建议.
  • 摘要: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提供需求导向、集成高效、共享便捷的出行服务,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提供新的思路.全球五十多个城市相继进行MaaS推广探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但存在投入成本高、运营可持续性差、用户普及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国际推广MaaS的经验与研究方法,明确MaaS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架构、政策保障与推进路径,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的MaaS建设与运营模式.
  • 摘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跨区域、跨主体、跨方式交通治理挑战日益明显,不同城市交通之间、区域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存在巨大的整合、协调和提升空间.立足区域城市群智慧交通建设需求,统筹区域交通发展差异和重点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探索以场景和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治理模式,从区域数据共享、区域智慧决策、区域规划协同、区域多元治理、区域管控协同、区域智慧设施、区域交通管理、区域出行服务等方面构建湾区智慧交通一体化发展体系,为区域公共服务赋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湾区,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交通湾区样板.
  •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交通强国建设.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在城市新定位背景下,应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在交通强国建设方面做好先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国家建设交通强国提供示范样板.目前,深圳交通发展的桎梏之一是体制机制障碍.本轮深圳交通发展战略,将重点突破制约深圳交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解决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不高的问题,降低交通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外部效益,提升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深圳交通高质量发展.
  • 摘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减少城市交通碳排放,加强城市交通环境的品质,国家已逐步提出了规划、实施低排放区域的对策.通过对比国内外案例,探究国内大中型城市现有规划、设立、实施低排放区的条件,探索适宜我国发展的低排放区,重点研究低排放区域划定范围、限制车辆种类、监督方法与评估指标.为大城市未来制定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减少目标污染物的排放.以指导政府量化评估政策方案实施后的减排效果,科学比选不同的政策方案,有效减少目标污染物的排放.
  • 摘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及深圳城总规"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提出,福田作为原深圳唯一中心区的优势不再,其核心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福田区是深圳发展最成熟的片区,交通设施领先全市,如何在此基础上继续升级更新全区交通体系,实现其"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及"率先落实四个全面的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更是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综合交通体系的角度,通过分析福田区再发展的重难点和机会,提出相应对策,稳固中心区在新形势下的地位.
  • 摘要:市域铁路是承载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城镇体系布局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首先,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布局与都市圈演变间的关系,明确市域铁路服务的对象、尺度,以及布局影响因素.基于此,分近、中、远期研究重庆都市圈城镇体系布局特征及通勤交通需求演变规律,继而得到重庆大都市圈市域铁路的服务对象、服务尺度.结合在编"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网络化城镇群以及城镇簇群抱团发展策略,提出大都市圈市域铁路布局形态构思方案,建议远期采用树枝状布局,各抱团簇群利用干线连接重庆主城区,在抱团簇群内选取适当位置布置区间站,在区间站与各区县城、重要组团间布置联络线,各条射线间利用枢纽环线解决相互间的转换,形成高效便捷的市域铁路布局模型.
  • 摘要:生活化街道是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成熟片区生活化的街道反映了传统的历史肌理和典型的窄路密网的格局.本文针对西安市老城区生活化街道空间使用调查情况,分析现有街道空间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不同类型街道空间的交通特点和空间功能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从精细划分街道空间类型出发,以安全、绿色、品质为导向,提出生活化街道空间更新措施及典型街道空间组织模式.
  •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形象和底蕴的体现,具有发展绿行交通、实现交通品质提升的先天优势和强烈诉求,以其为样板和示范进行出行环境整治具有带动全域交通品质提升的效果.本文以武汉市汉口租界历史街区为例,结合现状调研和大数据分析,采取慢行空间"只增不减",机动车空间"只减不增"的发展策略,通过分别对机动车、步行、自行车系统构架进行分析,提出街道综合属性概念,判别各条街道主导功能,作为道路断面空间分配的科学依据,促进区域整体交通效能最大化,并提出具体的街道环境改善标准,在实际的示范工程改造方案中加以运用,以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 摘要:在小尺度街区构建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微观操作层面进行具体的道路设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解读了小尺度街区构建的要求,阐述了其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其次,从节约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对道路间距、道路宽度、建筑退线距离以及缘石转弯半径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情景的定量分析比较,评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明确了小尺度街区构建的关键控制要素.在此指导下,结合具体项目,针对控制要素进行了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设计实践.
  • 摘要:近年来城市地下道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地下道路尚存在发展策略不明确、重建设轻评估、系统统筹不足、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道路功能类型、发展特征的分析,从交通改系统、空间规划、实施影响的视角探索我国超大城市地下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提出高品质规划设计技术框架,以期推动地下道路与城市空间融合、支撑和引导城市由粗放型发展向品质化精细化发展转变.
  • 摘要:西安市"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衍生于2017年西安市政府提出的"品质西安"建设,以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为切入点,针对目前道路规划体系中,综合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中存在规划断层的情况,通过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的模式与指标分类,从规划导向的角度,提出"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涵与实践内容,通过"关注对象"以及"设计方案"两方面的转变,厘清"道路控规"基本要素:道路交通、公共设施、道路景观以及市政管线,最终形成刚性指标与弹性指标.在落实上位规划的基础上,指导下层工程设计,使道路交通回归人本的价值取向,弥补原本规划空白,匹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式,以期能为国内其他城市推广"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摘要:自20世纪初以来,"车本位"的观念使得街道沦为了一种线性交通空间,逐渐失去了供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意义.随着城市街道问题的激增,学者们开始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人们"重返街道".文章尝试将城市看作一个建筑体,居住区为"城市房间",并将街道视为"城市走廊",让城市与街道变得像家一样温馨而舒适.通过分析街道的演变、国内街道的主要问题,梳理品质街道的要义.并从街道设计导则制定;文化、交通、活力、弹性空间的营造;管理与实施等角度去阐述国内品质街道的建设策略.
  • 摘要:智慧路灯具有尺度大、模块多、外观复杂等特征,囿于仿真方案比选缺乏,北京副中心出现了部分尺度过大、密度过大、颜色过深的智慧路灯,引发较大争议.在尺度狭小、风貌独特、文脉深厚的历史胡同,智慧路灯形式选择尤应慎重且需要广泛征求民意.论文综述了国内外街道公众参与、环境偏好调查及VR与AR评价应用成果,设计并组织了北京杨梅竹斜街智慧路灯市民偏好调查.将市民划分为居民组、游客组、网民组三种类型,针对四款智慧路灯分别建立了简单平面、环境效果、VR多角度、AR真视场四类智慧路灯仿真模型,于三类特定场景做出了市民偏好调查.研究表明,设计师反响较差的古典宫灯方案却受到了居民与游客的普遍欢迎,居民组与游客组对于智慧路灯功能的需求显著不同,前者更偏好于街道监控、广播与照明本身,后者更在乎附加服务如wifi、智能照明、手机充电与报警功能.较之传统仿真方案,AR与VR调查方案更加贴近居民需求,VR的场景体验感与居民参与度最佳,AR对单点方案展示更加精细真实.
  • 摘要:进入2010年以后,武汉轨道交通迅猛发展,极大促进了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三镇正式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了网络化结构的初步框架.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下,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的轨道发展框架,须进一步优化轨道线网方案.研究以2014版轨道线网修编方案为基础,划分为已建(含在建)与未建两部分.总结了武汉轨道发展的四个阶段,评价已建线网存在均衡性、覆盖率、站点布局与建设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提出重点通过便捷度指标法评价轨道规划线网,评价整体方案中心与中心、中心与枢纽、枢纽与枢纽之间的轨道联系便捷程度,得出目前线网规划对未来城市发展支撑不足;提出了加固主要轴向、增加中心联系、优化站点设置等方面的建议与优化方案.以便捷度指标的分析思路,对类似城市轨道线网评价具有指导借鉴意义,研究分析结论已纳入正在开展的《武汉市轨道线网修编(2017-2035年)》中.
  • 摘要:在城市空间布局扩张、轨道交通加速成网,以及乘客对高品质公交出行需求日益增加背景下,通过对多源公交客流大数据的整合挖掘分析,以常规公交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要抓手,以公交乘客服务体验提升为目标,精准开展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优化工作,重点构建了成都市地面公交"两快一微"的快速网络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形成了与轨道交通和慢行系统功能层次清晰、线网高效衔接、运营协调互补的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对于国内同类城市公交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针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在"窄马路、密路网"新发展理念下面临的挑战,研究首先明确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和交通功能设计的时空关系.其次,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在该领域的规范规定、实践、趋势,以及差异性.然后,从坚持发展理念转型、设计工作转型、空间确定性与功能不确定性协调、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的基本前提.综合新发展理念和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提出了以道路网平均间距的"临界间距"为判断指标确定交叉口红线展宽的差异化方法,以及区分交通性为主和生活性为主不同类型平面交叉口红线切角的差异化功能和设置方法,并回顾了北京副中心交叉口红线规划的创新实践及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的几点争议和思考.预期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提供借鉴,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 摘要:当前新发展理念对城市群交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城市群,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文章论述了成渝城市群当前交通发展存在的三个特征,即高首位度、内陆型城市群、多要素共存的旅游资源富集区;识别了三个交通问题,一是成渝枢纽的国际性还有待提升,二是交通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三是行政分割和同质竞争突出;提出了未来交通发展的五个对策,第一,强化大枢纽建设,第二,完善城际铁路网,第三,提升次级节点的枢纽功能,第四,促进基础设施和政策的共建共享,第五,支撑成都、重庆都市圈交通发展.
  • 摘要:停车资源共享是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当前研究更多集中在理论研讨上,在推进共享停车落地实施方面存在缺口.王府井地区在1.5平方公里内全部实现路面不停车为停车共享工作推进提供了良好研究案例.本研究面向参与该项目的6个部门、24位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记录在整个事件推动过程中各个单位工作内容、工作难点及工作体会;并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备忘录进行编码分析,总结提炼区域停车共享实施工作模式和架构;最终形成以"基础摸底、方案制定、推动落实"3大工作阶段为核心范畴的共享停车实施技术方法的理论模型,并由此演化出9个实施步骤有效推动区域停车共享工作的实施.研究结论既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管理启示,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实施共享停车入地提供指导和借鉴.
  • 摘要:基于轨道交通初步成网和常规公交客流下降的现实背景,提出全流程大数据支撑的常规公交主干线网规划方法.以苏州市区为例,利用公交刷卡数据推算公交出行OD,识别公交客流走廊;分析不同尺度的公交客流空间分布特征梳理主干线服务客流通道;遵循多样化、一体化常规公交服务体系的理念,根据与轨道功能不重复、服务客流多、承担中长距离客流功能、技术指标优的标准,确定优先级进行比选,通过筛选较优线路、删减重复线路和通道覆盖增添,制定公交主干线网方案的基本方案;最后,对不同线路提出差异化的优化建议.该方法适用于制定面向近期的实施规划,为轨道交通初步成网城市常规公交的规划提供了借鉴.
  •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接驳方式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为其集散客流,是客流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精细化城市管理对客流量分析预测包括站点影响范围提出新的需求.在互联网数据广泛应用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数据采集、多源数据融合、空间统计等方法与技术,对轨道交通站点影响范围进行研究,提出轨道交通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的概念,最后,以北京17条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范围差异对客流预测结果的影响,验证了精细化描述站点影响范围可提升客流预测精度.
  •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制度条件、科技条件不断进步,促使社会价值体系越来越多元、个性,且这个趋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未来社会价值观多样性会继续扩张,个体对获得自我尊重的价值需求不断增加,势必产生更多样的行为活动及出行需求,对城市交通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需求的变化,交通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制度保障上均应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缩小交通服务水平和日益增长的多样需求之间的矛盾.
  • 摘要:低排放区(low emission zone,LEZ)政策是一种针对机动车排放污染做出限值,从而抑制部分小汽车出行需求,有效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缓解区域拥堵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之一.由于当前小汽车更新淘汰速度快及新能源车的积极推广,仅设定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作为管理手段使得政策单薄、效应时间有限,原有概念低排放区效果随之减弱.本文通过分析伦敦、米兰、斯德哥尔摩、巴黎等国际城市实施低排放区成功经验,以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引入"碳积分"概念,提出多种"碳积分"管控模式,旨在实现车辆使用强度管控,进而实现"拥堵污染"双治理,"强引导"市民出行方式从机动车转移至绿色交通,提出从方案规划到反馈机制全流程低排放区管控方案,为各大城市低排放区实施探索提供参考.
  • 摘要:"一国两制"基本原则和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深圳"极点带动使命决定深港双城交通发展前景与组织模式将异于传统城市连绵化地区的交通发展一般规律.在对深港双城既有发展阶段、交通设施、跨界运输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大湾区"香港-深圳"极点带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游湾区等战略选择,提出国家战略对于深港双城交通发展愿景与组织模式的要求,即深港交通体系应高效提升两地面向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服务于构建国际化产业布局与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品质化的就业与生活联系圈,并基于深港两地差异性,从交通战略愿景、枢纽集群协同、战略通道布局、品质服务提升等层面提出未来双城交通发展设想.
  • 摘要:国内外自动驾驶汽车对城市空间生长影响的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通过系统梳理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特性和影响,选取新增出行、道路通行效率和出行时间成本作为参数变量,建立改进的土地利用-交通模型.基于共享性和交通流特性构建不同的自动驾驶场景,运用模型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以U市为实例模拟评估不同自动驾驶场景下城市空间生长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场景下的交通可达性均有效提高,但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或集聚等不同的生长趋势.研究结论对制定自动驾驶环境下的城市空间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 摘要:为从根本上破解"独立占地、平面建设"公交场站发展模式面临的用地落实难、规划实施难困境,深圳紧抓城市更新全面推进契机,于2013年起广泛实施公交首末站配建制度.实践表明,该制度有效促进了场站设施的落地实施,但同时亦反映出更新项目集中分布区域配建首末站片区统筹难、新增配建首末站与周边既有场站设施片区统筹难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规划管理日益精细化要求.本文在深入解析配建首末站片区统筹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化评估全市及各法定图则地区的公交首末站供需关系,论证了现行配建制度引入片区统筹机制的必要性,并研究提出区域差异化的片区统筹思路及策略,以期促进深圳配建制度的持续完善,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将综合交通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为实现交通与城市良性互动提供新契机.从剖析交通问题症结及关联因素入手,论述了"交通承载力"的内涵以及将"交通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约束条件的必要性,并就当前此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争议点给出辩识.交通承载力反映了一定前提条件下交通供给能力对城市出行需求的最大满足程度,可用供给与需求的比值表征;加强交通承载力约束并非约束城市发展,而是优化发展模式,交通承载力约束的对象包含总量、布局、结构和时序等四个方面,应通过合理设置城市规划指标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交通承载力约束要求.
  • 摘要:传统道路设计聚焦于道路红线以内的设计,以机动车通行效率为优先目标,对慢行与建筑后退空间考虑较少.宜居城市背景下,为满足居民美好生活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街道设计的重心逐渐由"效率"向"服务"转变,更为注重人的感受.本文回顾了宜居城市与街道设计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对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提出安全、绿色、活力、智慧和共享的街道设计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详细阐述了重点设计内容.文章最后以昆山市中华园宜居街区建设过程中的嵩山路街道改造项目为例,从现状问题和人的需求出发,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 摘要:近年来国内城市掀起了回归街道热潮,主要城市纷纷编制了街道设计导则,也有很多实施效果较好的案例,多数是基于设计层面的技术导则,对规划体系与管控机制层面的研究较少,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机制对街区空间进行协同管控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不拘泥于街道改善设计,而是从规划体系层面出发,梳理了街道空间协同共治面临的主要瓶颈,借鉴先进城市的街道协同规划制度与管理经验,介绍了厦门市在街道空间协同规划体系与管控机制方面探索,并以规划案例演示了开展街道协同规划管控的一些思路.
  • 摘要:新空间规划体系的形成给交通规划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回顾了交通对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作用,借鉴了北京、上海的案例,从源头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期、交通的锁定效应和网络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交通必须更加精准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迫切性.并以广州的实践为例,介绍了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组织方法、技术理念和表达形式方面的探索.总结了同步编制交通规划和建立和建立专业、高效、动态的维护体系的经验,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摘要:为解决因经典出行分布预测模型存在不足而导致预测模型所得OD矩阵科学性有所欠缺、正确性有待商榷的问题,有必要探索研究新的出行分布理论、建立科学的出行分布预测模型.文章分析基于增长率模型与重力模型等经典出行分布预测方法及其他一些出行分布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交通出行分布本质是深入理解哪类群体采用哪些交通方式从哪些起点到哪些讫点的内在原因的理论观点,简要分析用地布局、出行者、交通方式等关键因素之间关系,并深入探讨分析关键因素与出行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键因素的出行分布新理论和构建出行分布模型的一般思路,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新的出行分布预测概念模型,文章同时指出城市发展预测研究及基于此研究开展各类群体选择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 摘要:从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城市化进程至今,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街道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城市生命运转和市民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从埃本尼兹·霍华德和柯布西耶以来,规划学者们陆续针对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众多先进的规划理念引领城市街道从诞生之初的泥泞小径发展到今天的生态海绵可持续绿色范式,街道的规划发展和建设思路可谓集思广益汇聚了管理者和建设者的众多智慧.在当前中国城镇化水平逐步跨越60%大关,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扩张和建设用地增长与局部小范围的城市更新工作正在此消彼长,道路交通建设工作也从改革开放后首先为了满足机动车增量发展,逐步转化为重视慢行、生态效益和社区价值.道路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生活大动脉的作用,也是市民生活公共生活的物质基础,本文从交通发展沿革出发结合城市功能的变化,探讨基于街区生活振兴视野下的道路品质化建设关键,指出要实现真正的道路品质其关键在于围绕"人"而不是"车"的角度来审视并优化街道物质环境.
  • 摘要:阐述了区域客流预测模型与市域模型差异,将城市引力模型引入到区域客运交通预测模型中,利用城市引力模型建立城际间客流生成及分布预测,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开展区域客流方式划分预测.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客流分析为例,利用多源大数据对区域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开展相关趋势分析和应用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城市引力的区域客运交通模型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适用性.
  • 摘要:面对城市近郊和远郊区地铁网络延伸规划实施中出现了郊区轨道职住聚集能力不足、分布欠合理、难以实现轨道交通与区域发展共赢的现象,本文从轨道走廊带的人口岗位集聚分布入手,将轨道走廊带按照人口、岗位密度分为低、中低、中高和高密度四级.利用114个居住区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位于不同密度级别走廊带内、外的居民出行特征差异,发现高密度走廊带出行距离、出行方式结构合理性、轨道走廊带站点客流密度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密度级别走廊带;中高密度走廊带与中低密度走廊带各项出行特征指标差异不大.建立轨道+公交和小汽车方式之间的效用差模型,得到出行起终点一端或二端在走廊带、所属走廊带人口+岗位密度是影响机动化出行比例结构的重要因素.结合二种方式选择概率曲线的交点和走廊带人口+岗位密度变化带来的轨道+公交方式选择概率变化率曲线,得出郊区中低和低密度轨道走廊带应进一步集聚人口和岗位,当聚集密度达到2.3万人/km2以上,通勤出行的轨道+公交比例将高于小汽车比例.
  •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不断加剧,公共交通作为城市机动化出行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以公交为出行方式参与城市社会活动的诉求持续增长,亟须建立面向可达性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和路径.在梳理现状公交可达性不足引发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公交可达性演变机理,以耦合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公交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可达性的公交线网规划体系框架,从战略管控、协同共治、精细实施及动态导控方面明确面向可达性的公交线网规划实施路径与核心要点,为深化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增强公交可达性和吸引力、强化支撑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摘要:本文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现状和历年交通运行数据,通过对虹桥枢纽开通至今的设施建设情况、客流增长情况、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集散交通系统、枢纽内部换乘交通系统的回顾,对比规划预测目标,系统、科学地评价目标的实现情况,掌握实际的出行特征,分析总结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结合枢纽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枢纽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控-优-分"的改善策略.总结相关枢纽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在港区集疏运交通系统规划中,针对大型车辆混入率较高的情况,当前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存在不适用性.因此,本文通过无人机航拍等手段,获取港区集疏运交叉口的交通特征,并通过统计分析和微观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大车率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对现行规范进行修正,能够用于评价交叉口的交通承受能力,支撑港区集疏运道路规划方案,并为其他货运枢纽及集疏港交通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以武汉市2015-2017年开展的公交线网调整实施评估为基础,在城市空间拓展、功能提升和交通系统复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公交线网功能、空间布局和服务效率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发展新形势和我市发展需求,采取以功能融合促公交一体化、以空间差异化促资源均等化、以运营协同促品效提升三大协同策略,多措并举打造"普及、便捷、高效"的常规公交网络,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努力实现将武汉塑造为"轨道+公交+慢行"引领型的绿色出行楷模交通目标.
  • 摘要:城市核心区交通品质提升是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后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发展背景的变化和空间资源的限制对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双重挑战.通过对比分析了存量发展与增量发展阶段城市核心区发展要求的差异,以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为例,剖析了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核心区面临的五个交通困境,进而从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和慢行交通三个方面提出适应存量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交通品质提升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城市核心区交通品质提升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
  •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积极开展轨道交通建设,轨道出行已成为百姓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但轨道交通效能的充分发挥与其他交通方式密切相关,如何构建高效率高品质的轨道交通接驳系统,定量客观地评估各接驳设施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的配置各接驳设施规模,已成为轨道交通改善服务的重点工作内容.目前各类接驳设施运行特征评估和规模确定,多依赖于主观经验判断或宏观定性的指导意见,造成实际需求与设施配置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将依托于多元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天津轨道交通车站为例,通过深入挖掘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共享单车骑行数据、出租车GPS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以及互联网地图POI数据等,定量评估各接驳系统运行特征,构建现状轨道车站接驳环境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接驳设施合理规模和空间布局方案,为轨道车站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城市更新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步行与自行车出行依然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但慢行交通却常常面临路权难以保障、规划难以落地、设计难以优先的困境.这与市域慢行OD量化预测缺乏、路网慢行效益量化评价缺位、断面慢行分布规律分析缺失不无关系.以沧州市为实证样本,将中小城市慢行空间划分为市域、网络、断面三类尺度,建立了慢行热力空间、慢行岛核辐、慢行源汇集三类市域分析模型,提出了慢行通勤通学廊道、休闲文化廊道两类网络分析模型,结合重要通勤、休闲廊道断面常年慢行流量及环境大数据检测,提出了慢行时空分布模型并做出了政策与环境相关分析.基于三类慢行空间模型,提出沧州市慢行交通战略发展、网络规划及政策建议.
  • 摘要:针对目前北京市居住区停车难、停车乱等突出问题,采用停车资源供需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居住区车辆构成、停放特征及停放规律,提出居住停车区域认证机制,从认证的原则、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监督管理等方面为缓解北京市居住区的停车难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上海大都市圈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群落,是上海作为全球城市打破行政疆界、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布局核心功能的基本空间尺度,对都市圈内二级节点城市的交通体系构建提出新的要求.以上海都市圈内二级节点城市松江区为例,拓展公共交通服务层次和体系,分析"四网融合"内涵构成,并针对"都市圈-城镇圈-社会生活圈"等不同层面的交通需求特征,提出了面向"国铁网络、大运量城市轨道、中运量公共交通、地面常规公交"等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融合的发展建议策略.
  • 摘要:基于对北京市地面公交运营和财政补贴现状的分析,梳理了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城市地面公交运营及补贴模式的发展历程,明确了地面公交运营补贴模式的发展方向,结合北京交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北京市地面公交财政补贴的发展趋势,从公交特许经营、竞争性招标、改革完善票制票价、强化财政补贴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地面公交行业改革的方向建议.
  • 摘要:扬州历史上的枢纽地位依水而兴,未抓住第一轮公、铁发展机遇而逐渐走弱.在新一轮区域立体交通发展中,扬州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不进则退的关键挑战.如何将地域上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客流联系与转换上的真正优势是扬州未来加强区域竞争力,重塑区域枢纽地位的关键所在.本文重新思考扬州区域枢纽重塑战略内涵,对于交通与区域发展机遇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了扬州区域枢纽重塑战略框架,明确了"打造长江北岸沿海、沿江通道交汇枢纽"、"宁镇扬组合发展,重塑河江海联运枢纽"、"宁扬协同一体、构筑长三角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扬州在新一轮区域资源竞争中抢抓优势、重拾枢纽地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近年来,面对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运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发展新要求.本文通过梳理上海道路客运发展现状,分析道路客运市场环境,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技术发展等政策和技术层面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研判行业发展基本趋势,提出新时期上海道路客运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 摘要:从传统长途客运和城市交通所提供的客运服务的局限性、公路主导的出行方式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现有和规划轨道交通对都市圈交通出行的不适应性等方面,总结分析了上海都市圈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研究分析总结国内外都市圈轨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圈轨道的功能定位,以及运营线路长度、设计速度、站间距、可达性等的建设标准要求.结合上海都市圈的地理特征提出了都市圈轨道的重点规划区域,最后提出了上海都市圈轨道规划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都市圈轨道的实施途径选择及其优缺点、都市圈轨道引入市区的衔接方式及其优缺点、如何处理好与市域轨道和城区轨道之间的关系等.
  • 摘要:北京轨道交通已实现网络化运营,工作日客流量基本稳定在1200万以上,目前运营网络存在网络运营压力大,限流车站多、轨道对城市重点区域服务不足、轨道出行效率相对较低、网络节点枢纽接驳换乘便捷性差等问题,仍有改善空间.为找出既有轨道交通线网的问题根源所在,从源头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总结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行突出问题,分析了既有轨道交通线网的问题成因,找出既有网络改造和优化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摘要:穿城铁路地下化是解决城市与铁路矛盾、释放区域发展潜力的一种有效城市更新途径.以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代尔夫特、深圳等6个城市铁路地下化工程为例,扼要阐述其动因、论证、设计和实施效果,并进行总结梳理;分析论证了铁路地下化是缓解铁城矛盾的有效举措,并指出铁路地下化工程需要充分分析动因和需求,系统评估改造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深层影响.
  • 摘要:从城市机场建设发展各阶段特征解析入手,梳理机场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功能之间的互动变化关系,并结合国外都市圈机场群的成功发展经验,分别从机场群空间布局、协调发展模式等方面总结都市圈机场群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都市圈机场群多元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及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从供需空间耦合关系、自身需求预测分析、都市圈城市横向优势比较等方面研究分析苏州建设发展航空运输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从而分别从高精准定位、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率组织四方面指出苏州航空运输建设发展的可行路径.
  • 摘要:"轨道+物业"是公认很具潜力的轨道融资新途径,而其发挥作用关键一点在于公益性轨道用地和经营性物业用地的开发权能同属于轨道建设运营单位,使得轨道交通效益内部化.然而,目前内地该方面的土地获取还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方式进行获取,而非如港铁做法直接以协议方式统一获取开发权,如此一来让内地的"轨道+物业"效益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取得具有"二重性"的"轨道+物业"用地?本文以东莞轨道TID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其物业用地的获取方式及相应的法律基础、技术条件、障碍等进行系统梳理,为后续实施操作细则的提出以及下一步探索方向提供参考.
  • 摘要:城市群干线机场承担着城市群对外的交通联系.机场轨道交通是机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各层次轨道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机场轨道体系的发展策略,并以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为例,分析其机遇与挑战,提出轨道交通提升目标,并从科学制定时间目标值、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乘客出行便捷化、改善乘车体验等方面对其轨道交通品质提升提出建议.
  • 摘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均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本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学和菜市场三类典型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市七类地理区位(内环内、内外环之间、主城片区、新城、核心镇、中心镇和一般镇)随机抽取146个居住区作为样本点,比较不同地理区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达标率与实际可达性达标率,得出实际可达性达标率低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达标率,且二者正相关.分析三类设施配置均达标、两类或三类设施配置不达标的居住区出行结构特征,研究不同区位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与出行结构相关性,得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达标情况越好的居住区,居民慢行出行比例越高,小汽车出行比例越低,越接近绿色出行结构目标.从减少居民对机动化出行依赖性出发,讨论分区域差异化的生活圈服务设施配置及可达性提升策略.
  • 摘要:城际铁路以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优势支撑和引领城市群的发展,但是要合理把握城际铁路建设的时机,避免过度超前建设而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本文选取了人口、经济、产业、城镇化以及空间距离五个影响城际客流需求的因素,以已开通运营的8条城际铁路所覆盖的沿线城市为例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城际铁路串联的起终点城市空间距离应大于100公里,且覆盖沿线城市的总人口和GDP总额应分别大于2500万人、1.6万亿元,各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应分别大于1000人/平方公里、6万元.另外,当沿线城市城镇化率大于70%,并处于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时,更加适宜发展城际铁路.
  • 摘要: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对早期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和收费管理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随着高速公路逐步成网和联网收费清分技术的成熟,取消省界收费站势在必行.省界收费站取消后,出口收费站的收费金额增大,上海还需加装称重设备对货车计重收费,可能会降低出口收费站通行效率,造成堵点转移.基于视频调查数据,分析取消省界收费站对出口收费站的交通影响,研究相关配套措施.
  • 摘要:本文通过深圳港口与城市发展划三个阶段的划分,论述了相应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对港口要素内容的安排,并从实施效果上指出了相应不足,体现了港口与城市四十年来的协调发展历程.通过借鉴其他港口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深圳当前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宏观上从区域功能协调,中观上从城市规划统筹,微观上从港口后方用地规划实施的协调发展路径.
  • 摘要:空间发展理念的调整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变,今后15-20年,我国在由工业文明时代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过程中,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工业文明时代支撑高速增长和空间扩张、以设施建设为主要导向的交通发展思路,难以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在这一时期我国交通发展应重点关注五大转变:"接进来"-"走出去"的全球化交通体系,粗放-精准的区域差异化交通系统,增量-减量的绿色交通体系,效率优先向品质导向的多元化交通体系、追随-引领的交通新技术发展.
  • 摘要:机场群是城市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机场间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三大机场群面临的重要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初步呈现"多核集聚"的发展态势,在空域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是大湾区机场群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借助各类数据分析手段,识别大湾区机场群在航线网络、客源腹地、市场主体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借鉴世界级机场群发展案例,提出了机场群协同发展策略.
  • 摘要:"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上海要贯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构筑新时代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本文围绕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分析未来五年上海交通发展面临的若干重点瓶颈问题,提出"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 摘要:2019年3月,苏州市汽车保有量达399万,与上海并列全国第四.近年来,苏州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不断攀升,出现保有量和增长量双高态势.建立一套车辆拥有、使用、停放的全过程需求调控的政策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以苏州小汽车需求调控政策为主线,通过对现状问题与政策的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车辆拥有、使用、停放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了限牌、限行、限停、拥堵收费等多情景模式测试,对苏州,特别是苏州古城的小汽车宏观需求调控政策方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 摘要:近郊型景区特殊的区位特征,使其具有与城市融合需求高、交通复杂度高等特点.在分析近郊型景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交通系统构建的一般策略,并以溧水无想山为例,针对其内外交通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外部交通、内外交通衔接、内部交通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方案不仅强调过境交通疏解、景区客流"快进快出"、城区景区公交融合发展、管理和建设并重,还明确无想山内部应采用"游览车+慢行"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换乘设施将私人小汽车截流在景区边界,保障景区内部的游览秩序和生态环境.
  •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来,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也逐步将切实满足人民对城市发展与活动空间的实际需求摆在首位,同时,促进以慢行为代表的绿色交通出行逐步成为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相关城市及学术研究对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已有了较多的方法探讨及实践探索,但在慢行系统构建方法中对细化考虑各类型慢行出行活动特征及空间要求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有效应用于规划方案编制的实践较少.本文以满足人的慢行需求为核心,分析多样慢行活动特征及空间需求,识别各类慢行活动空间,研究慢行网络系统构建方法与慢行空间设计打造要求,并以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实践案例,旨在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编制方法与路径.
  • 摘要:在回顾空间规划发展政策背景及区域交通规划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状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区域交通规划方法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域交通规划地位作用及实施专项规划必要性,指出新时期区域交通规划的新原则、新转变及规划新路径,提出规划编制过程中用地控制应遵守的基本规范和原则,最后从"三大协同、规划融合、两大创新"三大方面提出规划编制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 摘要:为应对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问题,建设绿色低碳交通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共识.在绿色交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广州绿色交通规划和建设过程经历的阶段划分、工作重点和主要成就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绿色交通的发展从理念、政策、技术、运营保障等层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 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历史城区因其开发条件的约束,慢行交通加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成为缓解其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扬州市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整合度、系统可达性以及站点覆盖率的角度分析了扬州历史城区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整合系统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改善性意见.
  • 摘要:科教城主要由高教园区和科技园区构成,是集高科技产业与教育资源于一体、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因科教城功能定位、用地规划、人员构成存在一定特殊性,其交通出行特征有别于普通城市功能区,制定与其定位相匹配、与其空间结构相适应的交通规划策略是拓展对外影响力、提高内部出行品质、提升片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科教城交通特征基础上,以深圳市西丽湖科教城为例,对其交通特征进行研究,从强化国内外城市联系、促进区域科创要素流通、提升内部出行品质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与其发展相契合的交通规划策略,对科教城交通规划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造成了旅游景区交通拥堵等诸多负面影响.旅游资源集聚区作为城市旅游景区、景点资源集中分布区域,在旅游旺季高峰期的交通问题更为凸显.本文从旅游交通特征和现状问题分析着手,提出旅游资源集聚区交通规划总体思路和"三阶段"旅游交通规划技术方法,利用极端高峰期游客量判断旅游交通发展阶段和确定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并以宜兴市宜南山区为例,提出宜南山区路网和交通组织模式转移的优化方案,及高峰期临时交通需求管控措施,为国内类似旅游资源集聚区旅游交通规划提供工作思路和经验借鉴.
  • 摘要:通过对于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的现状居民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揭示出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出行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比东京都区部和上海市居民出行特征后发现,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在交通目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结合《天津市新型居住社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以及天津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案例分析,提出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居住区交通出行和交通设施的规划目标,分圈层的交通目标充分体现了区域差别化原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际工作,从居住区这个城市最基本细胞着手,从源头上提高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而达到改善城市全局交通状况,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的目标.
  • 摘要:TOD是打造城市功能区,疏解城市功能的抓手.本文研究在借鉴日本TOD范式的基础上,针对TOD站点的周边客流集聚效应,在用地布局调整及规划理念、用地布局结构、小街区规制、开发强度引导与控制以及步行环境塑造上,研究给出控规调整的相应策略,以期为站点周边用地调整提供针对性引导,并对调整策略进行了具体实例应用.
  • 摘要:目前京津冀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小城市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导致京、津中心城区大城市病突出.2009年天津市提出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建设外围新城,京津冀协同深入推进新形势下,需要对天津中等城市建设交通支撑条件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首先剖析当前天津外围中等城市发展特征以及在区域交通上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天津中等城市区域交通面临的新机遇、新模式、新政策和新手段等,继而提出天津中等城市区域交通规划要点,以及未来中等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关注重点,对于京津冀以及其他城市群中等城市区域层面交通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随着我国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建设,需要在都市圈层面构建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从多模式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和客流特征出发,明确不同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范围和功能定位.结合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人口布局、出行特征和轨道交通建设情况,探索研究大西安都市圈市域铁路线网的布局方法和思路,结合交通模型的客流走廊识别结果,明确布局形式和线路方案.最终构建能够支撑大西安都市圈不同出行需求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多网融合轨道交通系统.
  • 摘要:特殊的自然资源、政策资源禀赋附加,使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受主导经济产业、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居民出行特征与城市化地区特征差异明显.本研究选取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而快速城市化的某沿海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集计理论,对研究区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各种出行方式的模型计算值与统计值的误差均小于5%.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快速城市化地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受快速城市化前农业状况、已建(在建)项目数量和交通基础设施情况影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步行比例相对较高;已建(在建)项目越多,摩托车出行比例越高;交通便利,公交频率较高的地区,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比例较高.
  • 摘要:采用2009年全美家庭出行调查(NHTS)数据,针对居民社交出行的类别及其特征进行具体研究.论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以及SPSS、SAS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二元probit和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工作日类别对解释变量的交互效应,同时对出行参与度和出行时间这两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其计算结果证实了在周一、周中和周五,居民社交出行特征有所不同的假设,以及不同工作日居民社交出行特征的变化受到个人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的影响.
  • 摘要:地下联络道是实现地下车库共享,分担路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联络道出入口能够极大地提升联络道的便捷度,增强联络道对地面交通的吸引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联络道的功能.本次研究构建了地下联络道出入口评价体系,通过从最短路径分析、时间效益分析和交通运行分析三个层面探寻最佳出入口布设方法,确定地下联络道的出入口,并对联络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后评估,为地下联络道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利用本次研究的方法优化地下联络道出入口能够最大限度得缩短进出地下空间的距离和时间,提高地下联络道的利用率.
  •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中,广州是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清远地处湾区"桥头堡"的位置,是加速广清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契机.基于广清两市交通发展特征分析,研判两市在大湾区背景下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打造广清1小时现代化都市圈为目标,提出广清交通一体化方案,形成多层次、多方式的道路和轨道一体化衔接体系.
  •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湾区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要求新的担当,广州在湾区中承担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时作为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引领的城市,把握历史发展的机遇尤为重要.本文在解读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广州的经济社会和交通现状,总结发展定位以及湾区对广州的发展要求,辨析城市交通空间的发展态势以及广州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在湾区协同的视角下,面向国际、全国、湾区等不同的层级的要求,从综合交通设施的协同上发挥各类型交通的优势,提出了湾区协同背景下广州综合交通发展的思路.
  • 摘要:交通影响评价在国内已经发展近二十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剖析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法律体系、管理体系、评价层面和数据理论等方面展开思考,为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加剧,需寻求一种绿色、经济、舒适的新型交通方式来缓解陆路交通压力,发展水上巴士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不仅可作为陆路交通的补充,还为旅游休闲提供了一种新方式.以南宁为例,在相关城市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南宁市发展水上巴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水上巴士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策略以及布局规划方案等,分析和总结水上巴士体系规划研究的经验与方法,为国内其他有条件发展水上巴士城市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 摘要:2010-2015年江苏省绿色生态城区实施了58个,已经实施的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交通规划超过50个,而绿色交通专项规划的内容在实际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遇到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绿色生态城区中绿色交通规划应该关注的重点,并通过案例梳理了已经编制完成的绿色交通专项规划存在的问题,从交通发展目标制定、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交通系统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交通规划对策.
  • 摘要:长株潭城际铁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承担三市之间的城际客流,同时兼顾城市客流,为长株潭城市群提供快速、优质的交通服务.但自城际开通之后,客流一直偏小,与预期客流相差较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从客流特征、运营管理、规划设计及接驳配套等4个方面对长株潭城际铁路运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梳理了其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据其自身定位,并借鉴国内外城际铁路发展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摘要:智能卡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的研究,然而在出行行为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通勤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出行目的之一,由于智能卡数据中个人社会经济信息的缺失,在通勤行为的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基于一个月工作日的地铁刷卡数据,对地铁通勤行为和其职住地进行了识别,以通勤12天以上的为高频人群,计算其各项通勤特性作为聚类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高频地铁通勤人群分为五类,并分别对五类通勤模式的总体特性、通勤时间进行了分析,以可视化形式对比各类通勤模式的异同.本研究利用刷卡数据划分了高频地铁通勤模式,为探索通勤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大都市区郊区新市镇的建设一方面缓解了市区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适应郊区产业化发展的举措.郊区新市镇居民的出行需求受区域的空间形态影响,同时也与区域内交通设施分布相关.本文以上海安亭新镇为例,分析区域用地及交通设施发展现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传统居民出行调查,研究大都市区郊区新市镇的职住分布、出行特征、出行意愿以及出行客流走廊分布等特征,并结合安亭新镇居民出行特征提出交通发展策略.
  • 摘要:广州城市是"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战略位置关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城市空间呈现多中心发展,人口岗位分布逐渐由中心城区向外围疏散,周边城镇与广州的一体化倾向高、跨城通勤交流强,规划研究市域(郊)铁路是适应广州城市发展、完善轨道交通体系、优化城镇布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规划按全球视野、立足湾区,聚焦城市空间发展要求、结合客流出行特征、找准交通存在问题,基于融合发展提出广州市域(郊)铁路发展规划方案.规划形成"十字主轴锚固、四象多点放射、外围加强成网"的规划方案,规划新线8条,广州市境内里程约678km.
  • 摘要:现阶段我国尚未全面开展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工作,南昌市主要通过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建设项目建成后各项交通指标参数是否满足交通影响评价确定的标准来决定项目是否通过验收.本文运用交通影响后评价基本理论,根据实践经验在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对指标系统进行调整,提出了一套后评价技术路线,并通过一个案例运用进一步思考适应南昌市的交通影响后评价机制,为其他地区交评验收或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
  • 摘要:城际铁路作为上承高速铁路、下接城市轨道的铁路系统,是中国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体现.速度目标值和站间距是影响城际铁路运营指标的两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城际铁路的客流效益和运输效率.论文从对近几年来城际铁路发展的梳理,以点到点的时间目标和城镇地区覆盖水平为判断标准,提出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和站间距选择的方法.
  • 摘要:市域快线是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组团化快速联系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此深圳市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者中,构筑了"七放射,一半环"的市域快线布局结构.深圳市轨道11号线为深圳首条规划和建成的市域快线,对于深圳市域快线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客流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出发,通过地铁刷卡数据和深圳市建筑普查数据,分析11号线的客流和外围片区轨道沿线土地开发特征,实证研究11号线规划功能,结果表明11号线组团化客流特征明显、支撑通勤出行作用显著、提供较好机场快线服务、对外围站点周边土地功优化作用明显,基本实现了11号线的规划功能,对于其他线路规划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高铁枢纽地区既是各种交通设施的集中区域,也是各种交通流的汇集区域,既有交通工程的复杂性,也有交通流的空间组织的复杂性.对于各交通线性工程之间、各种交通流线之间以及交通与城市功能空间之间关系的协调,在枢纽地区愈发重要.而空间协调或空间资源的配置,需要一个清晰的空间组织逻辑或者核心价值观指导各种空间关系之间的处理.本文认为应转变"以车为本"的车行交通组织思维,而以步行优先为空间资源配置原则,以行人空间组织为核心进行枢纽地区的交通网络构建和交通空间资源配置,将交通空间组织所产生的交通可达性价值转变为针对枢纽地区城市开发所需的城市可达性价值.
  •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阪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客流数据,证实了线路和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存在不重叠的现象,明确了不应以线路的客流高峰时段所对应的站点客流量作为车站的设计依据;并以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基于现状数据和资料,探讨了车站位置、性质和周边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站点客流高峰时段的影响,建立了进出站客流高峰时段与土地利用关系之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车站规模客流"的确定方法,为新建项目的车站设计和运营部分提供必要的支撑,也为后续改建项目(如"补短板")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求能够达到为广大乘客提供更适宜的服务水平和为实施主体提供更合理的成本规模之间的平衡.
  • 摘要:除了出行时间、费用等传统因素会影响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出行者本身的主观态度和感知也会造成影响.由于这些潜在的主观变量度不能直接反映在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中,采用混合选择模型进行进一步扩展.研究采用苏州市吴江区的案例研究来建立一个将安全问题作为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标定结果显示混合选择模型比没有潜变量的多项logit模型得到更好的拟合优度.此外,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点,也会影响出行者对出行安全的考量.
  • 摘要:客流特征例如高峰时段客流量、高峰时段是轨道客流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关于轨道客流已有许多研究,然而大部分已有研究都是先根据站点客流量或站点性质等因素对站点进行分类,然后结合土地利用分析轨道客流于土地利用的关系.本文尝试在不进行主观分类的条件下,依据各站点早晚高峰时段客流特征对其进行聚类,并结合站点周围500米半径范围内用地数据对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类站点高峰时段客流特征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联系与规律;最后并运用决策树分析,找出影响站点类别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周边居住、私宅与办公相关类用地的相对比例对站点的进出站早晚高峰客流量与潮汐性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混合度与道路长度与站点客流没有明显关联.
  • 摘要:轨道交通是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和骨架,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引擎.实践经验表明,轨道交通间的直通运营是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是满足乘客直达化出行需求的直观体现.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及居民对出行品质提升的需求,轨道交通直通运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阶段考虑直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直通运营下如何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设备设施和运营组织等方面借鉴了东京在实现直通运营过程中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定量总结了东京轨道交通直通运营效果.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交通需求分析、关键廊道和节点识别、土地预留、设备设施规划四方面探讨了在考虑直通运营下,轨道交通规划需关注的要点.
  • 摘要:随着城市群、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越加频繁,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进入高潮期.然而城际轨道建成后的综合效益与建设资金成本之间的差距也是各大城市在实际发展中的担忧.为了更好地体现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共赢,需要对即将实施的轨道线站位进行慎重的优化选址,避免建设后期留有遗憾.以杭州都市圈中的杭州至德清城际轨道为例,从区域发展需求、城市发展动态、片区发展不确定性等多个维度对线站位提出了优化建议,以便在设计阶段做好充分的预留.
  • 摘要: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关系着城市长久发展,优质的综合交通体系,多维的城市交通网络,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城市品质,优化出行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宁波市鄞州区综合交通系统出发,在宁波市新总规及宁波2049战略编制前期背景下,进行区内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考,通过对区内现状及规划综合交通系统的评估分析,梳理区内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问题,充分了解新形势、新环境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匹配性,并结合城市实际需求,提出鄞州新的大交通系统构建的战略部署,为在新一轮大交通体系规划中,提前谋划,战略控制,为宁波市鄞州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摘要:以长沙铜官港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港口货运交通集疏散效率,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在调研、分析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预测港口近、远期的道路集疏运交通量规模的基础上,对港口对外、内外衔接及内部疏港通道规划布局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港口道路断面、节点规划也做了初步探讨,以实现港城交通分离、客货交通分离,促进港城交通和谐发展.不仅可以为港区集疏运系统道路网规划提供思路,还可指导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
  • 摘要:深圳市2016年的公交分担率相比2010年并未明显提升,引发了轨道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公交优先作用的讨论,有必要深入剖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居民出行结构演变特征以客观评估轨道交通的作用和指导公交发展政策制定.基于2010年、2016年两次居民出行大调查数据,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居民出行结构的演变特征,发现地铁、常规公交、小汽车三种方式的分担率变化在空间上呈圈层差异化分布;然后利用两步聚类法将全市划分为四类交通发展区:地铁优势发展区、公交优势发展区、小汽车优势发展区、交通平衡发展区;最后,对现状公交发展政策进行检讨,并论证了建立交通发展政策分区的必要性,从交通政策分区划定、公交发展目标、公交体系构建、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公交发展的政策建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