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17-08-24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加快墨紫含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从砧木种类选择、砧木径级、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墨紫含笑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墨紫含笑适宜嫁接砧木为紫玉兰、白玉兰、望春玉兰;嫁接方法以切接法效果最好;最佳嫁接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中旬:大于0.6cm径级的紫玉兰作为砧木对接穗成活和生长更加有利:春季嫁接的苗木,应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嫁接后40d左右应陆续解除包裹接穗和砧木的捆绑条.
  • 摘要:为给观赏海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对其花粉活力展开了研究,探讨并观察了观赏海棠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和花粉萌发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硝酸钙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0.02%(其萌发率与0.04%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0.02%(其萌发率与0.01%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时,日本海棠的平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最高值分别达到55.2%与853.11μm、54.4%与595.07μm、37.6%与713.74μm,显著高于同一试验因素下的其余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的组合培养基为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以此培养基培养的日本海棠其平均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分别达到70.1%和777.02μm,显著高于除以(10%蔗糖+0.01%硼酸+0.03%硝酸钙)组合培养基处理以外的其他组合培养基处理.在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培养第1个小时内花粉未萌发,培养2~4h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达23.4%/h及259.01μm/h,培养8h后,其萌发速率趋于平稳,培养12h后,其花粉管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组合培养基,以此组合培养基培养2~4h其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生长速率均最高.
  • 摘要:乌饭树是杜鹃花科越桔属的小浆果植物,有关乌饭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乌饭树果实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却很少.为给其功能性品种的进一步选育和有效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乌饭树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为94.10%,其60%乙醇提取液的清除率为97.44%;乌饭叶的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都高于其果实;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mg·mL-1,当其清除率达到94.68%时所需水提液的浓度为2.08mg·mL-1;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50%DPPH自由基的用量是Vc的97倍:乌饭树果实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水提取液抗氧化效果都呈现地理变化规律,较低纬度的赣南地区(南岭北坡)对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为后期新疆西天山野果林的恢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方样带法、生物统计分析法等,对2016年底野果林遭受冰雪灾害的损毁情况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胸径为I级的林木受损比例最小,Ⅳ及Ⅶ级的林木受损比例最大;不同树种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存在差异,新疆野苹果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强,而野杏及野生樱桃李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较弱;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其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有关.其中,群落物种最丰富的样地,其受损比例最大,且受损类型更为多样;林木的受损比例随着海拔升高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
  • 摘要:探讨新疆主栽骏枣矿质元素与品质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化利用骏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11个主产区产出的55个骏枣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钾、铜、钙、锰、锌、镁、铁7种主要有益矿质元素及4种品质指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不同产区骏枣中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Ca>Fe>Zn>Mn>Cu;膳食纤维是评价骏枣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K、Mn、Zn、Cu为骏枣果实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骏枣品质和矿质元素在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综上所述,新疆11县市骏枣矿质元素组成各具特点,宜深化利用.
  • 摘要:近年来上海地区老桃园面积不断增加,生产能力和果实品质逐年下降,而桃树的连作障碍影响其更新换代.为了解决老桃园中连作障碍的问题,采用新型DCF2技术,对上海市水蜜桃园土壤采取了深度清洁、添加炭颗粒材料、化学消毒和施用菌肥等措施,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处理对园内供试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TIF膜覆盖土壤的消毒效果较PE膜更佳,炭颗粒越小其吸附能力越强,木霉菌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所有处理中,采用溴甲烷十菜饼十果粉炭十木霉菌混合处理后的桃树苗木成活率高,树体长势好,其果实的单果质量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替代溴甲烷而使用硫酰氟十果粉炭十木霉菌的混合处理也能达到较好效果.
  • 摘要:为给油茶低成本造林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2年生油茶嫁接容器苗和嫁接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进行了6a的造林对比试验,比较了以不同方法栽培的种苗保存率、生长量(树高和冠幅)、产量及投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栽培保存率的平均值,裸根苗造林新方法与容器苗造林方法的相差2.1%,其差值为1.2%~10.0%;但栽培后第5年的油茶生长量(树高和冠幅),裸根苗造林的油茶树高、冠幅生长量均值比容器苗造林的分别增大了44~86.8、70.4~129.7cm;栽培第6年的油茶果产量均值,裸根苗造林比容器苗造林的提高了1960.5kg;投资效益方面,栽培6a内,容器苗造林的需要投入6.94元才能收回1.00元的成本,而裸根苗造林的只需投入3.29元就能收回1.00元的成本.综合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在生产应用中,裸根苗造林方法比容器苗造林方法更有优势.
  • 摘要:为筛选高光效的油茶主栽品种,从而为油茶品种评价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15个油茶主栽品种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1)油茶品种间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均值、光响应净光合速率均值、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羧化效率、CO2补偿点存在差异;(2)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净光合速率与表观量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暗呼吸效率与表观量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光补偿点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呼吸速率与羧化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羧化效率与CO2补偿点呈显著负相关.所以,在15个油茶主栽品种中,'华鑫''华金''赣兴48号''湘林210号''长林4号'5个品种光合效率较高.
  • 摘要:为分析茶花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酶活性,以广东省佛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山茶园中10种茶花为研究对象,在山茶园用5点取样法采集各茶花品种的O~40cm土壤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用稀释平板法测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用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脲酶、酸性磷酸酶及氧化氢酶酶活性,同时对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与酶活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花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差异,茶花的土壤pH值范围为4.02~4.27,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5.64~24.21g.kg-1,土壤全N、全P、全K含量范围分别为0.84~1.16、0.45~0.81、、5.50~6.54g.kg-1,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范围分别为65.83~103.21、7.46~30.67、70.87~111.18mg.kg-1.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含量的范围分别为2×106~30×106、2.23×105~27.83×105、6.67×104~52.67×104CFU·g-1,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的活性范围分别为1.29~2.02mL·g-1h-1、245.94~413.80mg.kg-1h-1、618.83~1212.39mg·kg-1d-l.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之间,全N与过氧化氢酶之间,碱解N与放线菌及过氧化氢酶之间,全P和速效P与放线菌和过氧化氢酶之间,速效K与酸性磷酸酶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10种茶花的土壤肥力综合排序依次为:恒丰9号>海泡>烈香>杰作>茶梅>甜香水>张氏红山茶>皇家天鹅绒>赛桃红>黄绣球.
  • 摘要:为探究杜鹃不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为杜鹃属植物准确分类提供参考及杂交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个杜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DNA扩增,共获得132条清晰条带,其中有127个位点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比例为96.21%,平均每条引物可以扩增11个片段和10.58个多态性片段.利用NTSYS2.1软件进行遗传相似系数计算,其值介于O.2857~0.9258之间.基于其遗传距离数据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分类与品种形态学如花型、花期等性状相关联且可以反映出品种间的演变.ISSR扩增图谱差异显著,可用于杜鹃属植物的鉴定与区分.
  • 摘要:为了快速而有效地缓解文冠果育苗生产中出现的种苗因徒长而弯曲、倒伏的现象和抗性差等问题,提高育苗质量,选用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和缩节胺(DPC)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计了不同浓度梯度和喷施次数的24个喷施处理,就不同处理对文冠果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有延缓种苗苗高生长和促进地径生长的作用.喷施2次700mg.kg-1的CCC、500mg·kg-1的PP333和200mg·kg-1的DPC,种苗苗高的总生长量均最小,分别为27.29、15.77和23.23cm;喷施2次300mg.kg-1的CCC和50mg·kg-1的PP333及喷施1次150mg·kg-1的DPC时,调节剂对种苗地径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其地径总生长量分别为0.454、0.440和0.414cm;24个处理中有21个处理的地径总生长量大于对照.喷施过3种调节剂的种苗,其高径总生长量之比均小于对照;当CCC的浓度超过300mg·kg-l、DPC的浓度超过150mg·kg-l、喷施1次浓度超过350mg·kg-1的PP333和喷施2次浓度超过200mg·kg-l的PP333时,种苗的高径总生长量之比均上升,调节剂延缓种茁苗高生长和促进种苗地径生长的作用均下降.种苗的分枝发生率与调节剂的浓度呈负相关,24个处理中有9个处理的分枝发生率均为O.
  • 摘要:为给梾木属植物的造林应用和推广提供指导,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建立包括生长性状、形态指标、观赏性、种子油、抗寒性5项准则指标的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实现对8种梾木观赏及主要经济学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植物生长性状及形态指标差别较大,株型多样,部分物种枝条冬季猩红色;观赏性也具显著差异,果实色泽多样,花期长短不~,秋季叶色有别:粗叶株木具有生长快、叶色艳丽、景观效果好、抗寒性强的优点,在所有物种中得分最高,为4.389;熊果梾木为生长较快的落叶灌木,晚秋枝条猩红色,秋叶红橙色,极具观赏性,加上其抗性强,在所有物种中得分第二,为3.973;多花梾木花大、花期长、果红色,得分第三,为3.843;国产毛梾含油量高、酸值低、皂化值中等,适于营造生物能源林.
  • 摘要:为了探明PP333与外源ABA对轮台白杏新梢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轮台白杏生长发育调控奠定理论基础,在轮台白杏新梢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PP333与ABA,定期观测其新梢与叶片的生长变化特点,待果实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外施PP333与ABA均能有效抑制新梢的长度、节间长及叶面积,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新梢粗度及叶绿素值;PP333处理提高了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总糖、糖酸比及V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ABA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总糖、糖酸比及V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浓度分别为30与60mg·L-1的ABA处理对单果质量的影响均不明显,而90mg·L-1ABA处理的单果质量却显著降低;1000mg·L-1的PP333处理与60mg·L-1的AB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新梢生长,并能改善果实品质,可应用于轮台白杏生长发育的调控.
  • 摘要: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稀硫酸结合超声波处理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滇重楼种子,采用托盘沙藏,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度,筛选出促进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和浸种浓度.结果表明:50~600mg/L的GA3、0.2~0.4mg/L的2,4-D、20mg/L的NAA及10%的稀H2SO4均可促进滇重楼种子的萌发,4种试剂最佳浸种浓度对比中,500mg/L的GA3浸种处理萌发率(82.36%)显著高于对照(40.45%),且胚根在90d时最长的能达到5.08cm.500mg/L的GA3对滇重楼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具显著的促进作用,低于或高于500mg/L的GA3促进作用则会相应的减小,而高于0.4mg/L的2,4-D、20mg/L的NAA及10%的稀H2S04则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 摘要:为了给枣裂果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中秋酥脆枣'为研究品种,在枣树的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喷施浓度分别为4000、6000、8000倍液的氨基酸肥,浓度分别为10、30、60mg/L的Ca(N03)2溶液,浓度分别为0.01%、0.05%、0.1%的H2O2溶液及浓度分别0.1%、0.2%、0.3%的NaCl溶液;采用DDB-303A电导率测试仪,对不同成熟期各处理的枣果实表皮不同部位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在不同成熟期随机采取各处理各重复的枣果100颗,统计其中的裂果数、裂果级别、裂果方式及果实裂开的具体部位.结果表明:(1)氨基酸肥与Ca(NO3)2均能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喷施8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mg/L的Ca(NO3)2溶液对枣果裂果率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其裂果率分别降低40.73%与35.lg%.(2)枣果裂开方式主要以纵裂为主,此类裂果占93.85%;其次为十字裂,占2.75%;混合裂、横裂的裂果分别占2.15%、1.26%.(3)枣裂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果面部与果项部,果肩部裂开的裂果占比较低,仅占2.13%.(4)各处理成熟鲜枣果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H1<H2<H3、Nl<N3<N2、C3<C1<C2、A3<A1<A2.(5)各处理成熟鲜枣果不同部位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果顶部>果面部>果肩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枣的裂果率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显著相关性:喷施8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mg/L的Ca(NO3)2能有效降低枣果的裂果率.
  • 摘要:为分析各种覆盖处理对核桃产量、生长量与核桃林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pH值的影响,在云南省峨山县6年生云新核桃种植区设置了不同覆盖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均能使核桃产量与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核桃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覆盖处理后土层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的效果较明显.覆盖2种厚度的秸秆和木屑相比,覆盖15cm秸秆效果最优.覆盖处理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2-10月,除有机质和速效氮外,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值出现的月份略有差别,各月的平均pH值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最高点出现在2月,随后直线下降;速效氮含量直线上升,10月达最高点.
  • 摘要:为给苹果抗寒砧木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的新源县、巩留县、霍城县、托里县、额敏县等5个居群新疆野苹果林中采集果实,取其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然后分别种在营养袋中,待其自然生长3个月后,将生长良好的整株幼苗进行低温处理,取其叶片进行相关试验,测定和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新疆野苹果的相对电导率、25~0°C时的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25~-5°C时的MD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25~0°C时的SOD活性、25~-5°C时的POD活性、25~0°C时的CAT活性和处理温度均呈负相关,而0~-10°C时的可溶性糖含量、-5~-10°C时的MDA含量、0~-10°C时的SOD活性、-5~-10°C时的POD活性、0~-10°C时的CAT活性与处理温度均呈正相关:不同居群新疆野苹果的各项生理指标在变化过程中均产生了差异,不同居群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托里县野苹果、额敏县野苹果、巩留县野苹果、霍城县野苹果、新源县野苹果.
  • 摘要:为研究枣不同砧木的抗寒性,从而为新疆枣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收集到的6份枣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不同砧木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并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砧木的半致死温度LT50-6份枣砧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显著升高.在本实验温度处理范围内,S+灰、B+灰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灰枣自根砧.6份枣砧木抗寒性差异较大,除毛叶枣外,LT50均在-19~-24°C之间,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酸枣、扁核酸、S+灰、B+灰、灰枣、毛叶枣.砧木嫁接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来提高枣树的抗寒性.
  • 摘要:笃斯越桔是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经济树种.为给其遗传育种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兴安岭16个地区的笃斯越桔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根据花粉的大小、萌发沟长、花粉壁纹饰等性状指标对不同地区的花粉进行了聚类分析.观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16个地区的笃斯越桔花粉在其部分形态特征上保持了一致性,均为四合花粉、六条萌发沟、近球形等;同时,在花粉部分形态特征上也表现出了特异性,如花粉大小、萌发沟长、极面观及花粉壁纹饰等;其花粉直径在24.12~39.12μm之间,萌发沟长在13.86~26.76μm之间,极面观为圆形和三角形,花粉壁纹饰主要有疣状纹饰、颗粒状纹饰、波纹状纹饰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笃斯越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摘要:为研究短时沙尘、遮阴、及沙尘遮阴复合胁迫对山楂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从而为山楂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模拟试验,对山楂在沙尘胁迫、遮阴胁迫以及沙尘遮阴复合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尘胁迫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潜在活性(Fv/Fo)、最大PsⅡ量子产率(QYmax)、稳定状态下的非光化学淬灭(NPQ_Ls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升后降,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略有下降,但未发生显著变化.遮阴胁迫下,山楂叶片Pn、Gs、Tr、NPQ_Lss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i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Fo先下降后上升,Fv/Fo、QYmax在轻度、中度遮阴胁迫下未发生显著变化,重度、严重遮阴胁迫下呈下降趋势.复合胁迫使山楂叶片Pn、Gs、Tr、QYmax、Fv/Fo、NPQ_Lss总体均先下降后上升,Ci先上升后下降,Fo则一直下降.轻度沙尘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影响了山楂的光合作用,随处理程度的增加,气孔限制逐渐占据主导;适度遮阴能改变山楂叶片PSⅡ的光能利用分配、增加热耗散保护光合机构;轻度复合胁迫下,沙尘对山楂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随处理程度的增加,遮阴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 摘要:为给果园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脐橙果品质量,以纽荷尔脐橙为研究对象,于5-11月果实发育期定期、定点采样,对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纽荷尔脐橙果实体积(纵径与横径)、质量及主要内含物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分析了果实形态变化与生理营养物质积累的相互关系.测定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规律如下:体积生长曲线为S型;体积增长量峰值出现的时间约早于质量峰值出现的时间15d,体积生长结束期也约早于质量生长结束期15d;果实总糖增量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8月16日,与体积增量第3个峰值的出现同期.分析结果表明:5月前的l~2个月必须加强土、肥、气的管理,从而为高产打下基础:7月上旬至中旬是土、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10月18日至11月22日正值果实营养物质转化、积累后期,也是亚热带地区的干旱季节,要特别注意果园中土、水、气的监测与管理;果实成熟在11月中旬,果实中的糖酸比合适,风味最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现了3个峰值,其中第1个峰值与总糖增量第1个峰值的出现日期吻合,说明可溶性固形物与糖类物质的代谢变化的联系较为密切.
  • 摘要:为了探究黄化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主栽品种r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研究对象,对葡萄园田间小气候、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葡萄正常园PAR、土壤水分、田间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均显著大于黄化园,而土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2种葡萄黄化株叶片Pn、Gs、Tr、Fv/Fm、Fm及NPQ均显著低于正常株,而Fo显著高于正常株,'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正常株FlF分别比重度黄化叶高97.62%和164.2g%.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AR、大气CO2浓度、土壤温度与葡萄黄化株Fo、Fm、NPQ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大气CO2浓度与Fo、Fm、NPQ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25、0.884.分析认为,环境因子中大气CO2浓度、PAR等与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 摘要:为给每年油料加工规模的规划提供分析依据,基于1222项气象指标数据,利用湖南省77县(区)1969-1979年油茶历史产量和24个测产点2006年以来的测产序列,选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条件与油茶产量的关系模型,及以各物候期拟合产量数据为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模型,比较分析了各产量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对增、减产的拟合能力.结果表明:以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气象条件建立的产量模型其拟合效果最好,但仍比不上以11个物候期拟合产量作为因子建立的油茶产量模型的效果好;拟合效果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低海拔地区的湘北以及湘中偏南地区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而海拔较高的湘西北、湘西南和湘南南部山区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大.同时,分析建立的101个油茶产量模型的因子结构发现: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为模型入选频次最高的3个物候期,其中开花期入选频次最高的气象因子为气温类因子;果实成熟期入选频次高的因子有平均最低气温、连续有日照天数、15°C以上的积温;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入选频次最多的为气温尤其是高温日数.文中因此认为,基于开花期气象条件建立的油茶产量模型可用于油茶产量预估,入选产量模型频次高的因子可为油茶产量气候潜力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为研究蓝莓初花期正常花与落花的差异性,从而为蓝莓花前复剪技术提供参考.在4年生'灿烂'蓝莓的初花期,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蓝莓落花的分布枝类型、落花率低与落花率高枝条上正常花朵和落花花朵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初花期落花主要集中在短枝与长枝上,中长枝的落花率最低,且枝长在同一长度范围的情况下单枝叶片数较多、枝粗均值较小的落花率要高于单枝叶片数较少、枝粗均值较大的枝条.(2)落花花朵的长、宽、花托直径、花柱长、花柱柱头直径的数学分布区间与正常花朵相对应的数学分布区间不同,分布比例也不同.(3)落花率与叶花比、花柄长呈显著性正相关;与花柄直径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所述,建议在'灿烂'蓝莓初花期,可适当剪去叶片较多的长枝、短枝,也可对其进行摘叶处理;对个体偏大或偏小、花柄过长的花朵可进行疏花处理.
  • 摘要:为深入了解核桃品种'清香'的果实性状特点及其仁油的部分理化性质,以确定其最佳采摘时期,以甘肃省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示范基地种植的'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日期采摘的'清香'核桃果实部分形态特征指标(如鲜青果的质量、三径和去皮后鲜坚果的质量、三径等)和主要理化指标(含油率、出油率,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及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其各形态特征随采摘期的推移而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核桃仁的含油率随采摘日期的推移而逐渐上升,其含油率较高且较平稳;在以其干仁所提核桃油的主要成分中,亚油酸的含量远高于其他成分的含量,随采摘期的推移亚油酸、十六酸、亚麻酸的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油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变化均较小;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在整个采摘期的动态变化值都较低,均低于GB/22327-2008《核桃油》中的规定值.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清香'核桃的最佳采摘期为其采摘期后半阶段的8月30日至9月13日,此时采摘的核桃其油脂质量最好.
  • 摘要:为给油桐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从湖南省湘西自治区永顺县青坪镇油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选取4个油桐优良家系P005、P007、P009、P012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化学分析法、索式提油法、色谱分析等方法,对此4个优良家系的果实性状、种仁性状、桐油油脂脂肪酸成分及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家系P005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家系P007的桐酸含量最高;家系P009的桐油品质最好;家系P012的出油率最高,其综合性状最好.4个优良家系各性状指标值各有高低,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后认为,优良家系P005和P012均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不论是作为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还是直接用于生产繁殖,都是较好的选择.
  • 摘要:为研究不同遮阳程度对紫斑牡丹光合特性、叶片性状特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2、4、6针遮阳网对紫斑牡丹遮阳,以全光照作为对照(C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2、4、6针遮阳网遮阳,和CK相比,太阳有效辐射分别降低46.82%、60.94%、88.81%,净光合速率分别是CK的1.25、1.03、0.88倍,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13umol·m-2s-1,出现在2针遮阳下,有效辐射为761.54umol·m-2s-1.遮阳对紫斑牡丹气孔限制值、光能利用效率、叶厚度、比叶重和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对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影响差异显著,而对气孔导度、胞间C0: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差异不显著.用2针遮阳网对紫斑牡丹遮阳,和CK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光能利用效率提高,气孔导度、胞间CO:浓度、蒸腾速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b含量增加,这样可以减轻光抑制,改善光合功能,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 摘要:以东方百合'Siberia'为试验材料,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百合切花,研究瓶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瓶插前期(第2~6天),内源IAA含量先升后降;瓶插6d后,花瓣中的内源激素只有IAA对照除外,均表现为上升趋势.(2)40mg·L-16-BA处理百合增加了百合切花瓶插期间花瓣ABA的含量,160mg·L-16-BA处理加强百合切花花瓣中的JA含量的变化趋势,适宜浓度的6-BA与JA表现为协同作用.(3)外源GA3处理显著提高了百合切花花瓣内源GA3的含量,GA3处理在开花期减缓了花瓣ABA含量的变化幅度,GA3与ABA表现为拮抗作用.(4)外源ABA处理百合切花显著提高了百合切花花瓣内源ABA的含量,百合花瓣中的JA含量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变化趋势整体一致.
  • 摘要:油橄榄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用其果实冷榨而成的橄榄油是世界著名的食用植物油脂,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液体黄金”.中国从1964年开始引种,现已发展到12省市37个地级市67个市县,总面积8万hm2,已成为适生区的新型特色产业.文中阐述了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今后产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三极”发展势头强劲,长江“液体黄金带”将现雏形;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挂果关、丰产关”将有较大突破;初榨油生产线不断增多,鲜果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橄榄油的国内市场将转暖升温,与国外进口油的低价竞争将持续.文中同时提出了实现产业创新驱动的“十化”目标:提高认识,加大持续扶持力度,实现油橄榄产业发展常态化;打造中国长江“液体黄金带”,实现我国油橄榄基地规模化;加强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实现油橄榄园基础设施配套化;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力度,实现生产基地品种良种化;提升国产橄榄油的知名度,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名优化;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实现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强力支持研发能力建设,实现特色产品加工精深化;加强油橄榄科研团队建设,实现科技人才队伍专业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各级研发平台共享化;积极加入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实现中国油橄榄产业国际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