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
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

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西双版纳
  • 出版时间: 2016-08-11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中国植物园

会议文集: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自然缺失症这个说法太强调负面。在家长的眼里,他们的孩子都好好的,并没有什么病症。所以自然缺失症似乎没有多大的说服力。相反,家长更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变得更好更幸福。因此,应该更多地强调,接触大自然能让孩子们获得什么。Ecosystem(生态系统)中的Eco来自希腊语,是“家”的意思。人是家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缺乏的不是自然,是对自然的认识,是人之于当地生态系统的归属感。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想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从而获得快乐、享受和心灵安慰。其实,帮助孩子们认识他们脚下的土地,也是帮助他们扎根,帮助他们得到更深更充实的地方感和归属感。
  • 摘要:文章指出孩子们在户外教学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开放性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成为一生都秉持环境责任,并持有行动力的公民。这才是解决环境教育的自然缺失。这也是做环境教育的人所追求的一个终极的目标,不仅仅是浅尝而止,而主要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有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行动力的人。
  • 摘要:训练孩子们科学思维的载体可以从自然之物中来。因为自然亲和性,孩子们会主动了解和熟悉自然事物,比如小区和校园的花花草草等植物,雨雪风雷等自然现象。这样他们就建立起了最近学习区中的基础,而这些自然生命都是在自然界中长期进化而来,里面包含错综复杂的关系。哪怕一片树叶,都和树种、环境、气候、历史演化有关系。向孩子们传达这些信息时,既可以讲的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其难易程度是容易控制的。因此,针对不同背景知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可以进行灵活调整让所教的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这样就会非常高效地达到教学效果。协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表达能力和同理心,这都不是记忆性的知识,和科学思维一样,而是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需要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学习。这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一致的,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 摘要:环境教育领域专注于转变人们的行为,以获得切实的环境效益。为此,人们必须在亲身体验中与自然产生联系,学习做出行动所需的技能,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至关重要又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联系。环境教育有着非常明确的核心关注,同时也有模糊的边界以及许多和其他学科领域交叉的“连接”。它是一个联合的领域,协同各学科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未来贡献重要力量。
  • 摘要:正是因为环境教育针对的是难解的邪恶问题,它甚至比造原子弹的人面对的问题还更难解决,这恰恰凸显了环境教育工作者使命的光荣。环境教育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不能想当然地断定环境教育活动有效与否,需要经过不断证伪和评估来优化方案,实现环境教育的价值。此外,环境教育需要多学科综合、创新的方法和“水滴石穿”的坚持。
  • 摘要:尽管中国近代逐渐开始重视科学,但是中国的教育体系至今也只传授科学知识,不进行科学教育。关于科学的目的、精神和方法这三个要素,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面几乎从来都不涉及。这是中国民众科学素养偏低、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中国迫切需要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原因。如果以科学的方法来定义“美”,发现“美”的法则,可以把它归纳为“没缺陷、不常见”这两个美学要素。归纳完了,需要举例证实这两要素是否正确。有人会说,美学理论里有“残缺美”、“距离产生美”、“有爱就有美”的说法。但是,像维纳斯这样的残缺并不是艺术功能上的残缺,因为作为艺术品本身它并没有残缺;距离和爱实际上掩盖了缺陷,造成了审美者“没缺陷”的主观印象。按照这样的程序,不断用例子证实和改良美学两要素,并对其进行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才能最终得出“美”的法则。
  • 摘要:核电现在已然成为垃圾焚烧发展项目和以PX为代表的石油化工项目引发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事件的一个引爆点。很多人都在总结和归纳这次环境事件的经验教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交媒体讨论问题的出发点与科学相距甚远,而没有办法也没有驱动力去耐心地做好科普工作以说服社交媒体。所以,如何在解决社会风险的过程中,更多地通过科普来实现或者减少社会动荡,推动社会发展就非常的重要。
  • 摘要:科学教育其实可能跟大家说的科技教育、科普教育大致是一件事.科学教育可能更多的还是聚焦在非正式的教育上,即学校教育之外.实际上,国家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重视到科普的问题,包括科普教育等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现在又叫科技创新规划)都有科普的内容。今年规划纲要就有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里面提了一系列的指标。虽然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政策,但它分散在其他政策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和活动中去推进。从国家开始关注科学教育的问题以后,实际上很早就制定了一个科普免税的政策。现在说科学教育或者俗称的科普科技人员不重视,不重视的原因是有的。因为在很多科技评价中没有把科普作为一个绩效。现在已经增加这方面的政策制定,正在加紧推进。就在今年4月份,科技部和中宣部公布了一个《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它涉及了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这个出来以后,可能对中国公民在科学教育或科学素质方面就有一个中国的标准。
  • 摘要:科研人员为什么要做科普。一个是从科学文化的角度,第二个是从科研人员的使命角度。科学文化的欠缺实际上是制约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家知道现在已经是科技大国,我国的投入很大。现在鼓吹的那些东西,常常依赖的是巨大的投入。买了很好的设备,或者说有特殊的资源,可以拿它做文章做出来也确实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很多的研究缺乏引领性,缺乏颠覆性,常常就是对国外的某种想法的补充或者延伸。所以在这一块,中国实际上是处于弱势,而基础研究的弱势直接就制约了科学的发展。源头创新就没有了活力。因此,制约国家科技水平发生质的飞跃的因素,主要就是科学文化的欠缺。科学文化有很多专家的定义,就是唯实求真、理性质疑、宽容失败、创新开拓这样一些特质。大家知道科学文化不是中国的东西,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所以科学文化也是在西方。在西方,科学文化就造就了或铺垫了西方强大的科技创新,而国家长期是封建社会,很多的理念和科学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引入现代科学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培育科学文化任重道远。如果没有科学文化,投入再多,产出还是有限的。所以先进的科学文化是创建创新型科技强国的坚实的基础。必须承认缺乏这个东西,需要学这东西,没有它就没有土壤,就很难产生现代的先进的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这是一个方面。科学文化对做科普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做科普实际上是希望能够铺垫或者培育科学文化。另外一个角度就是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使命。科研人员实际上是有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一个是它必须有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当然还要保证自己的科学,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正面的作用,让科学的成果是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科研人员天然的具有做科普的责任,他要沟通科学和社会,而且现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要让纳税人知道做了什么样的科学,这个科学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所以自由探索的精神和责任意识构成了一名科学家最本源的东西。
  • 摘要: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从国家大政策上推动科学素养的培育。各个国家都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在国家课程标准中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界定。进而再看我国的要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 摘要:从环境科学领域的角度来看,iNaturalist让大家参与到数据收集的工作中,就好比哈勃望远镜,用一种宏观的角度审视眼前的景观。全球各地的人们通过参与数据收集的工作,为环境科学家呈现物种分布的宏观动态地图。从环境教育领域的角度来看,人们到大自然中收集数据、体验大自然,把学习大自然与真正的保护科学联系起来,恰是非常好的环境教育活动。就像Joe说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环境科学与环境教育之间这样的“连接”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
  • 摘要:研究生物多样性,根据需求就是目标性调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那个参与者,但是要分析一下需求在哪里。每个人的需求跟专业需求结合起来,搭建起这个桥梁。今天所分享的这个工作基本上是这几年以兼职状态来做的,所以还有些功能挺需要进行内容扩展和数据采集。它目前主要是通过电脑上传,所以相对来说,参与的门槛还是让参加的人数比较少。数据挖掘到目前只是后台分析,而前台的自动人机关系,还有一些是需要开发的。最后希望在未来能够发现更多的用户,有更多的创新与合作,特别是在保护区啊、校园。而且环保部门还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项目,可以考虑怎样去使用它。
  • 摘要:在公共科学发展的同时,目前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获取以及方便受众提交数据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例如手机问卷。在做中华秋沙鸭的调查项目的同时就可以将记录实时地上传。5月份盈江观鸟节的观鸟赛环节相当于是对当地进行的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鸟类普查,数据也会通过2次上传到观鸟记录中心,然后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共享。对于中华秋沙鸭项目有一个愿景,希望能够在全国的中华秋沙鸭越冬地都能够有观鸟组织来参与,50%以上的观察者都能够参与进来,人越多,得到的数据就更接近于它的真实情况,并且希望调查范围是覆盖全国80%以上的适宜生境。
  • 摘要:新媒体,对科普有用,必须善用。新媒体之于科普,是工具,是平台。新媒体特性之于科普追求的目标,内在气质是高度吻合的。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异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要关注内容,传递价值,无论平台怎么变,内容不变,价值永恒。保持基础数据平台的稳定,新老媒体结合,随时做好品牌的迁移。作为科普公众号,常规科普内容会更加丰富;以图文为主,逐渐扩展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原创约稿、书摘书荐、报告分享、多样化发展;加强对中科院科学人物的展示。
  • 摘要:做科学传播的共性首先要辨明和决策相关的科学类型,然后确认大众的信息,再拟定传播方案,最后还要评估传播方案的适用性,不能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定要进行考虑。从无数的科学事实中挑选人们需要知道的少数结果,不可能一次把所有事情都讲完。然后研究受众的想法,设计适当手段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保证信息能够被正确理解。但是最终有一个思路是要保证科研成果的可靠性,而传达的结果可能有不确定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在这个事情上发现信息化、可视化是很好的一个手段,这方面需要一线的科研人员和科普编辑或者作家一起来进行脚本和资源采集的多次碰撞,然后再进行页面内容的设计和制作,最后完成了再到的各种平台上发布,是这样一个流程。另外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拓展,不管是科学界自身内部,还是在面向公众进行传播,视频所发挥的作用都在不断提高。
  • 摘要:文章主要以上海科技馆去年新开放的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和大家分享博物馆是如何运用新媒体的,以及新媒体给博物馆带的具体变化。指出场馆中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让难辨面貌的古生物标本瞬间复活,展现出逼真的生存场景,突破了静态展示的局限,丰富了展示层次和展品的教育内涵。新媒体帮助博物馆优化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新媒体为博物馆开展观众参与性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平台。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发虚拟漫游系统,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来到实地参观的公众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参观。除了场馆和展品的数字化惠及更多受众之外,借助微信平台推出的系列科普文章也扩大了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并在粉丝留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摘要:汇聚社会力量,探索尝试“开放”。汇集包括市、区、校的力量,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携手写作,共同推进。开拓课程资源开创实践模式。包括:1.聚焦科技领域;2.开发社会资源;3.开创实践模式;4.尝试协作培养。探索实施机制有序扎实推进。1.强化实施流程;2.完善活动方式;3.全程监督指导。“科学实践”带来的影响首先开放让学校走出去。
  • 摘要:文章指出所谓城市调查方法的运用,第一步让他了解他所在城市的范围,他的生活空间的边界,他的生活到底包含了哪些事情,他应该如何去认识这个城市;第二步是通过这些认识,他如何在其中去研究他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他生活当中的议题;第三步是跟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去结合,包括他生活当中感兴趣的问题去做结合。了解到学生最想做的问题通常都是他们自己在生活、班级、包括群体之间的问题,比如说手机使用状况、图书馆的利用率和街边公园的利用率。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这种城市调查方法和教学的过程当中,遇到的冲突点实在是太多了:学生获取的资讯不足、完全依赖老师、不愿意自主学习、课业压力大。这些冲突包括时间环境的冲突、知识的冲突,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是非常窄的,可能只局限于课本。
  • 摘要:初中课程是三个学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初中科学课程不仅要衔接小学阶段的科学课,还要为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分科深度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打下扎实的基础。因而,探究式学习至关重要。首先,从认知发展理论来看,初一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基本具备了用抽象思维来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其次,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初中生在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方面的能力大为提高。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探究式学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点,从元认知理论来看,初中生在经过引导和训练后,能有效提高对自己思考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策略来对思维过程进行监控以促进学习。
  • 摘要:文章用记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实验数据对科学教育活动的长期影响进行了评估。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经历对行为意向有影响出现,就是通过积极的指导,会直接影响态度,还有他的能力,尤其对能力方面的影响是很强烈的,那个影响系数是最强的。而且社会功能,比如同学之间经常沟通以及跟家人沟通这样的经历和维持这种亲密关系,会影响其后面的决策,从而影响他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意愿。
  • 摘要:当大脑遇到大自然,大自然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提升50%。这些都是脑神经专家的研究成果。漫步森林中,可以慢慢恢复人们的注意力。人与自然和土地有着天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人性的根本。如果人类与自然和土地隔绝,长期疏离和冷漠,甚至断绝了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因此失去人之所称为人的重要特质。大自然让人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就像许多英文期刊杂志中常常用到的“wellbeing”一词,即健康的生命,更好的“我”,更好的社区和社会,乃至更好的世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