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2016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2016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6-12-16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会议文集:2016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以两个形式迥异却又相互关联的'网格化治理'个案为对象,探讨治理技术媒介化趋势下的城市公共传播网络新形态——形成中的'湿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象,'湿网'概念不仅是对新媒体技术和'后科层体系'中公共传播网络新形态的描述,而且力图勾连城市地理、治理媒介和多元行动者,从理论上重新阐释公共传播的观念.
  •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手机建构自我认同的过程,手机与用户的交互已经构成了他们的日常自我叙事系统.依托手机的各类社交网络服务不仅仅体现出技术的变化,更是让原本沉默的新生代农民工得以自我表达,以当事人身份自我叙事个人经历,或是作为草根群体中的一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恢复他们在城市生活工作受到抑制的个体性和自主性.各种叙事风格、自我呈现以及观点思想都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流通.手机的拍照功能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观展/表演的对象,身体成为现代性反思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在高度现代性的后传统环境中,身体直接参与到建构自我的原则之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其间能够获得自我的社会身份认同,或是扮演全新的社会角色,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交织并存形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
  • 摘要: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线下支付的兴起,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由关注线上入口到线下场景的竞争态势.本文建立在梅洛维茨的信息场景理论和媒介学的中介化理论基础之上,将移动支付视作人与人、人与城市进行连接的媒体,提出移动支付的“再中介化”作用:移动支付对于货币和服务的再中介化、货币的符号化以及移动支付对于日常生活场景的介入,探讨移动支付在我国当前的发展态势之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本文认为,移动支付已日渐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入口,它改变了人们对于距离、信用和记忆的看法,在将货币符号化的同时重塑了人们对于货币和消费的理解,城市空间也因移动支付的介入而成为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
  • 摘要:本文调查了405名在宁外国留学生,以考察其南京城市形象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留学生国家身份成为影响其城市印象最为重要的因素,而人际交往与个人游历亦能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网络社交媒体影响日渐增强,语言依然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一大障碍.据此,研究提出以下应对策略:分国别因地制宜传播,推进留学生文化浸濡,发掘城市文教传播潜力,组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共同体.
  • 摘要:大众传媒之兴盛离不开城市的快速发展,而相应地,在此背景下的城市媒体仍然要观照乡村中国的话题。具体而言,就城市媒体何以再现乡村中国的问题有三个基本层面,1)城市媒体为何要再现乡村中国?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媒体,再现的乡村中国也呈现出多元的面向,此时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操作性在哪里?2)城市媒体以何再现乡村中国?这关涉如何认识城市媒体,作为一种技术、一种关系、一种干预,还是一种仪式共享?亦即,城市媒体自身有哪些可供性,在再现乡村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3)城市媒体如何再现乡村中国?从直接报道到关系介入,再到文化再现,再现不同的乡村中国具有何种面貌?而在纵向历史的与横向多媒体互动的语境下,乡村中国又有哪些可能性?文中对城市媒体/新媒体上的乡村中国框架,城市媒体中的乡村中国视觉传播,三农问题中的城市媒介干预等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近年来国内一二线城市中刮起一阵主题地铁流行风尚.作为城市地铁出现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主题地铁空间元素往往与本土文化、商业产品、自然景观以及节庆仪式如影随形.本文认为,地铁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产物重构了城市空间,主题的存在许多时候成为第三方的“他者”,成为乘客间交流酝酿生发的题材和机会.此外,社群与个体之间疏离异化倾向因为流动的公共交通空间得到避免和改善,主题式流动空间赋予市民统一、可沟通的条件,城市传播网络的公共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 摘要:AR可以增强并扩张现实空间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它并不是一个“商品”或者“产品”,更不能说是一个“作品”或者“文本”,而是作为一种直接诉诸于人们身体感官与情动的环境,深深的影响并规制着人们的想象力与行为。新技术的命名,并非是在中立地描述其属性和功能,而是遵循着商业逻辑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更多的时候是在隐蔽其真正的性质的同时,通过对其新奇性的强调来吸引人的注意力。而真正在构成人们的现实观、生活观、自我观和行为的技术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却因为没有醒目的概念而被忽视,或者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被分散讨论分析,从而失去看到它背后的整体结构的机会。
  • 摘要:弹幕作为亚文化的一种,以“拼贴”、“戏仿”等方式,具体到“鬼畜”、“空耳”、与“迷文化”的视频生产方面,以戏谑、调侃的口吻对主流文化的意义进行消解与超越,从而达到一种娱乐及宣泄的目的,在传播、复制与欣赏中,释放个人的压力.可以说弹幕族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在网络世界完成了一场盛大的线上互动与狂欢.而其所呈现的“狂欢化”,其实就是具有“抵抗性”、“风格化”以及“边缘性”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进行“反对”与“抵抗”之后的表现.
  • 摘要:宜家家居以其著名的'体验式消费'为策略,将习惯化的日常生活拐进艺术化的画框中,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了关于'家'的幻境,是当代都市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切入之媒介.然而,这一看似标准化、同质化的商业空间在进入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也经历着'全球在地化'之进程.在此背景中,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此事件裹挟的媒介话语折射出何种阶层、代际、地域冲突?在当代中国都市中,公共空间和消费空间的界限何在?公共生活在强大的消费逻辑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意义生产? 本研究试图从两条线索出发,分析与阐释这一现象。一方面,根据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上关于“宜家老人聚会”的报道和评论的文本分析,分析多重话语交织出的复杂图景以及其背后的代际、阶层、地域等维度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进入宜家家居徐汇店这一实体空间,观察其间老年人内部的交往,他们与其他年龄顾客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管理者的互动,理解他们的意义世界。 研究发现,围绕宜家聚会中的老年群体的话语虽既有批评也有支持,但大多共享着一套关于“文明”、“素质”、“理性”等的中产话语,在“沦陷”“占领”这样的标签化词汇中,这一群体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他者”;另有媒介话语从这一群体的成长脉络出发,将这些“不文明”归咎于错误的“社会教育”。然而,这一在媒体平台上几乎沉默的群体通过聚会、相亲,以及与管理者的博弈等行动不断演绎着自身的主体性,在这样一个定位为年轻群体的消费空间挪用为对自身有意义的交往空间。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由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调整以及新的日常生活空间类型的不断出现,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和消费空间两者已经界限模糊,有时互相深度嵌入。本研究中所出现的冲突,是否意味着公共生活与消费逻辑之间无法调和?规则是否能够等同于逻辑?一些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都市人是否有可能调动资源,运用策略,在都市空间中进行有效的意义生产,从而达到某种平衡。
  • 摘要:中央电视台的《美丽中国乡村行》作为权威电视媒体的生产内容,在全新主流价值修辞接连推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研究将此个案中的电视文本、制作团体之媒体实践,及相关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以阐释乡村中国与城市媒体生产社群的多重互动.研究表明,围绕该栏目的媒体实践,反映出主流媒体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如何获取、维系、拓展话语正当性的努力.最终,基于电视文本的若干幻想主题反映出电视生产社群所共享的是“在乡村发现中国”的修辞视野.
  • 摘要:网络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征.譬如手机技术的进化,其蜕离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更多地从事青年的个性化生产.由此衍生的美图软件,使得青年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自身设定的亚文化风格虚像视图中,产生满足与认同.而这种重塑身体的时尚叙事实质是让青年借助想象产生“虚假认同”.在营造的幻像中,青年群体消费情色、表演奔溃、并被操纵实践行为,从而迷失了主体性自我.由此,重申网络亚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价值,显得十分重要.
  • 摘要:文中结合几位受访者分析,让人们对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深入了解。摄影记者是一份自由的职业,相机是一种表达工具,它可以记录,它也可以传递能量。摄影记者应该要带着思考去拍照。应该是全方位的,平时琐碎的记录是生活态度的体现,既要能够记录琐碎又要能够淡然参与那些急剧的变化。此外,作为摄影记者不应该忽略文字的作用。对这份职业要热爱才能有所成就,同时不能自满,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性。
  • 摘要:纵观媒介变革的历史,媒介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性要素,一次次地重塑了人类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网络。今天的网络社会真正实现了全信道网络的潜力,网络的思维成为社会主导。信息技术催生新的传播方式,重构主客体和时空观,对传播的理解超越了大众媒介时代信息传递、整合社会的狭隘面向,重新落回雅典城邦里传播作为人之存在的意涵上。为了适应新社会环境,传播范式也应该有所更迭。网络社会的复杂、交叉和不可预见性,仅从民族国家的叙事出发不再可行,仅将全球视为一个地方“地球村”的观点也不再适宜。复杂性分析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相当强的相互作用发生,缺乏一种核心性的等级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之一便是产生复杂、无序的过程。卡斯特否认媒介决定论,麦奎尔提出“媒体城市”的概念,都是希望人们不要再纠缠于媒体和社会(城市)谁先决定谁后决定的问题。媒体与社会(城市)已经无法分离,变成了同一个东西。现代媒体不可能停留在结构功能学派的表征模式,即先有世界再有媒介,而是作为“节点渠道”不断地嵌入空间的动态生产过程中。在这里,网络将作为重要的场景和维度让人们重新审视技术(媒介)给人和社会的关系带来的改变。
  • 摘要:本文以1980年代报纸积极介入的“上海病”、为“海派”正名、“洋奴”之辩的媒介大讨论为经验材料,针对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议题,探讨抽象层面的城市文化精神与实体都市空间如何产生关联的问题.本文认为承载体制使命的地方大众媒介在特定时刻于间或的空隙借由“上海病”、“海派文化”、“洋奴”之辩的讨论,“移动”了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重新连接历史和当下,长期隐伏于市民日常生活中弥漫的“空间”意识,通过上海历史、文化专家之口“隐隐约约”浮现,意味“城市”的重新启动,并对后来的城市规划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要:新功能主义社会学家Jeffrey Alexander在新近出版的《新闻业危机再商榷》一书中提出对新闻业危机观点的质疑.他认为,新闻生产者正在努力将专业新闻业向数字时代调适,以维系新闻业的公民价值(civil value),而原生于互联网的数字新闻业和公民新闻业是否也正在做出类似的调适,变得更加像专业新闻业?文中尝试把这个问题置放到今天中国新闻业数字变迁的背景之下来予以观察。笔者认为,自媒体市场的自由融资和准入门槛消解使得“新媒体域”中的竞争较之于“传统媒介域”更为接近于自由市场,而上述维系新闻业之公共价值的实践因而也主要是在这一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笔者所观察的新新闻行动主义因此与商业主义并非是一种相背而更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前者并不会被后者统合,而是将后者视为实现价值的路径和工具。另一方面,国家的威权管制一直是新闻业运作的基本制度框架,且正好在数字化时期进入了调适进程的紧缩阶段,这构成了形塑上述实践的另一维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的角色不仅在于对新闻业的种种管制和干预,而且在于它介入性形塑和影响新闻商业竞争格局的作用,它的介入性角色不仅通过干预可能限制上述行动在商业竞争中形成“内生比较优势”的可能,同时还会对其要保护的“国家队”进行补贴和扶持从而可能使“国家队”生长出“外生比较优势”,这是国家在数字时代新闻业变迁中表现出的新兴角色,值得关注。
  • 摘要:本研究选取在上海居住一年及以上的快递员这一移民群体,就其微信使用情况(工作/生活)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采用数码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快递员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交往进行参与式观察和焦点小组访谈,对典型的快递员个体进行深度访谈。重新梳理、描述这一特殊的都市移民群体基于微信的日常交往机制及特点,重点分析他们通过微信的使用,如何获得了城市公共交往的“角色意识”以及“表演习惯”,探讨社交媒体如何塑造了移民的都市日常交往,从而推动了地方身份和认同的生成。
  • 摘要:本文以上海思南公馆'真实虚构电影院'为个案,从艺术装置对实体空间的改造出发,考察由空间形态变化以及新媒介的嵌入而生发的贯通线上线下的交往实践,探究实体空间对于城市公共生活的意义.艺术装置(真实虚构电影院)置入实体空间(思南公馆小广场),在占据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了空间中的“空间”,改变了广场原有的空间形态。空间形态的变化也打破了公众对原有空间的认知,引发新的空间实践。进入广场不仅意味着身体与空间发生关联,也意味着进入“空间的叠加”所塑造的情境:对真实生活加以展演,在观看他人的同时,也被他人观看。人们在相互“观看”和“表演”中达成“创作公共生活的原则的自我戏剧化”。手机等移动终端随着身体一同进入实体空间,参与空间与情境的再造。实体空间中的交往活动通过微信、直播等新传播形式在“虚拟空间”中展现,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微信群、朋友圈、直播平台中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思南公馆和真实虚构电影院,参与线下实践。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在线上线下贯通的交往实践中得以激活,公众在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也重新发现实体空间对于日常生活、公共交往的意义。
  • 摘要:基于本课题组进行的中国十城市政府'双微'及党报集团媒介融合转型的经验性调研,本研究提出'节点主体'的概念,旨在探讨当下中国的新媒体实践如何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支撑的社会传播系统,重构了传播与城市的新型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应结构-功能主义传播理论对于传播主体、动力以及基本逻辑的预设,推进当前传播研究的范式转移.
  • 摘要:地点记忆形成于人与地点发生关联的日常生活实践.地点记忆与当前的实践整合一起,持续锻造着人们的认同,构成开放的地方感.新技术发展下,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会遇交往形成新的地点实践.新的地方感也在新的地点记忆与线上线下双重实践的整合中持续建构.在“创建文明城市”行动中,汕头市一座涉嫌违建的“麦当劳叔叔”塑像被拆除后,人们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并表达意见。文章以此个案中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发布入手,探讨地点记忆在人们日常实践中的形成,考察城市地方感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持续建构。尽管带有“地方性逻辑”的市民意见表达难以改变城市管理政策,却伸张了地点与本土的价值,促进了市民的“共在”与城市认同。在秩序化与地方性的持续张力中,新的更为丰富、开放的城市地方感将被进一步建构。
  • 摘要:本文借由人文地理学中“全球-地方”的关系框架来探讨我国媒介方言传播中国家与地方之间的相持与拉锯.普通话对方言的收编会导致地方的“终结”,而方言的抵抗也会带来“有害的地方感”.因此,要借助“全球地方感”的理念来审视全球网络化时代的方言传播....
  • 摘要:《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地名是回家的路,“徽州”不妨考虑恢复》,呼吁将安徽“黄山”复名“徽州”,引起广泛共鸣.基于此议题,并根据当下婺源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赣,历史文化仍旧从属于皖(徽州)的状况,回望当地历史,重新研究民国时期的“回皖运动”,试图探析彼时婺源地区乡绅阶层在“回皖运动”中进行的舆论动员.婺源自宋代以来是徽州府所辖的六县之一,是徽文化的重镇,没有婺源,徽文化难成体系;不回徽州,婺源的“徽”色也会逐渐减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倘若没有采取有益的规避措施,传统的徽文化有可能与婺源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断裂.
  • 摘要:大众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地方媒体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也逐渐被建构起来.当今社会,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媒,尤其是地方媒体,无论是官方媒体议程设置过程中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位把握,还是民间话语对于城市形象的加固和补充以及对文化认同的建构,都对城市形象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岛市形象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具体的媒介实践案例,运用文化认同和议程设置等理论分析了地方媒体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
  • 摘要:基于对市政府微信公号'上海发布'公共服务平台的考察,本文提出'网络空间涵化'概念以探究数字传播网络与城市政府现有传播网络间的动态关联和实时变化.概念意图针对传统'媒介涵化'研究的局限从理论上改变'涵化理论'的研究视野,并由此视角出发揭示出城市政府传播网络在当下的变化机制.
  • 摘要:麦奎尔(Scott McQuire)提出'地理媒介(Geomedia)'(2016)的概念,认为其是数字化时代城市媒介的新属性,具有无处不在(Ubiquity)、地理定位(Positionality)、实时反馈(Real-time Feedback)和多元融合(Convergence)4个传播表征.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审视中国现代城市传播网络,发现媒介不仅具有“地理媒介”的载体意义,而且通过“媒介地理”的实践方式成为现代城市传播网络的主体。“媒介地理”是中国城市语境中的实践性传播理念。 结合考察2016年4月刚推出的中国城市无桩共享单车网络,本文认为“媒介地理”是虚拟信息网络与现实地理网络的融合,从传播实践来看,包括4个层次:其一,媒介呈现地理信息,即无桩共享单车APP凭借其地理定位功能传递相关信息;其二,媒介创造地理信息,即无桩共享单车APP使得停车无需停车桩,创造出打破实体空间限制的虚拟地理信息;其三,媒介创造地理的价值判断标准,摩拜单车网络、ofo共享单车网络、享骑出行网络等不同的媒介根据不同的虚拟规则形成不同的实体价值判断;其四,媒介已成为地理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依托实体空间的“单车共享”“位置监督”,与依托数字媒体的“晒行车路径”“数字积分”等交往形式紧密结合,增强了自行车实践的交往感,成为一种新型沟通形式。 这种“媒介地理”,体现了中国语境下城市传播网络化整体转型的一种新趋向。在高密度人口的环境下,中国城市相对缺乏充足的实体空间,也缺乏充分的公共资源,因此,需要通过媒介实践,完成实体空间的资源调配,形成具有媒介逻辑的城市公共服务网络。这是一种新型的中国化城市传播网络逻辑。
  • 摘要: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从传播学领域而言,形象以文字、图像、影像为手段形成的城市形象,是媒介呈现城市品格的一种有效形态.它是受众认识城市、了解城市和理解城市,进而形成城市印象的途径.城市媒介形象是由传播者、被传播对象、传播媒介以及受众不断共建而成的一种印象积累的结果.本文以东北城市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塑自身媒介印象的诸多因素.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典型城市群像,媒介在东北城市现代性生成及呈现过程中,通过颠覆与再造丰富了东北城市形象的复杂性,这对于反思媒介对城市形象构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东北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属于一个地域性问题,同时关涉到文化权力和空间政治的议题,由此构成中心与地方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这种复杂牵涉到不同空间的文化政治作为思考地域或地方经验表达,会使媒介传播的地域性、民族性问题变得更加充满张力.历史地看,媒介与城市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强调媒介发展所带来的形象表现与认知认同等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都属于一种现代性现象.这就提出了一个怎样从现代性视域来理解媒介并表达其经验的问题.脱离媒介也就是脱离现代性,如此谈城市形象就会将问题引入到一个单一的越走越窄的通道里.所以,应该注意保持媒介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内在张力,以使媒介的信息经验表达充满丰富多样性.通过媒介形象传播所要达到的是对城市形象的了解,以至于理解.东北形象应该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通过传播,实现沟通,通过沟通,达到理解.
  • 摘要:位置成为可以被“阅读”和“书写”的对象,成为城市生活中空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性媒介所具有的将媒介与所在实体空间位置进行连接的能力,也让研究者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割裂问题。在Negroponte和Levy等人对于数字技术所构成的虚拟空间的想象中,人们在实体空间中的活动与交往都可被迁移至虚拟空间之上,如购物、工作与交友等。故而,虚拟空间也被认为是一种与实体空间相对立的存在。然而,在位置性媒介桥接性影响下,两者之间开始相互连接和嵌入,各自也在发生着意义的改变。基于此上形成的新的空间形式,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描述与界定。根据其对城市游戏的研究,De Souza a Silva将其称为混合空间,即由于社会化移动技术的使用,实体与数字空间之间边界逐渐消失而形成的新的概念性空间。而Anderson和Pold则借用源自建筑领域的脚本空间(scripted space)概念,来阐述新的虚拟网络空间上的规则如何影响实体空间上的规则变化无论是哪种界定,研究者们都在有着这样的认同:由于位置性媒介的介入,先前在两种空间中各自运行的逻辑与规则,难以避免因界线消融而发生碰撞、嵌入或融合。因此,人们如何体验这种新的空间形式是需讨论的主要问题。
  • 摘要:本文根据驯化(domesticiation)的概念框架,采用深度访谈法,对以家庭为核心的微信群展开分析,考察大学生微信群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群的使用,探讨日常生活场景中对“科技”的驯化.本文借用科技驯化的四个过程,即挪用(appropriation)、客体化(objectification)、整合(incorporation)与转化(convertion)展开分析.使用者通过个人脉络中的对“微信家庭群”的驯化,创造性地延伸家庭关系的亲密性,突破传统家庭空间的束缚,形成“流动的、遍在的亲密关系”.
  •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其中城市公共传播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智能机器模拟人类智慧、代替人类完成多种工作的重要技术,在现代社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因此,将人工智能导入城市公共传播进程中,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公共传播系统,从而有效解决公共传播效率不足、公共传播格局混乱的问题,缓解城市治理难度加大的困境,满足公民参与公共传播的主体意愿,进而实现城市的有效治理,这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传播的整体环境.作为城市传播沟通的一部分,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传播的情况反映了一个地方所处的城市传播的整体风格和场景,同时,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沟通也是地方政府推行行政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路径.随着移动互联网开发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在线政务“两微一端”的传播体系逐渐建立,本文在对“@中国广州发布”、“广州公安”微信号和“广州通”App三个城市政府信息传播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广州在建设城市新媒体政务沟通方面的特点和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