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4-04-02

主办单位:陕西省政府

会议文集: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49条结果
  •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继承最可宝贵的遗产之一,又是需要不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实践探索、新的鲜活内容的的精神财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实践的“活化”就是要形成全民族的价值认同,提升国民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共生互动。优秀文化只有介入现代日常生活,以健康心态纳入当代实践,才能真正“存活”延长,才能让全体国民都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但是目前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未能很好继承传播,特别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不多,堕需重新设计规划。在现实世界激烈竞争中和文化推广实践中,要有“国际视野、中国表达”,“国家立场、文化展示”的意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释放,在国际交流中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贯穿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既有传统优秀文化辉煌灿烂的感染力与感动力,又有当代中华文化特征的穿透力与渲染力,真正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与民族品格。
  • 摘要:本文从“智慧的实践”出发看待“实践智慧”。力图表明:(一)实践智慧总是在“使世界变得美好”的意义上,戮力于推进“智慧的实践”:因此,从一种“智慧的实践”所界定的实践之“善”的问题视域出发,“个体德性”、“社会公共性”和“人之人类性”,是构成实践智慧的三个不可或缺的本质内容和基本层次,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关联的整体。(二)实践智慧在“个体-社会-‘类'”,的三位一体结构中,关涉个人幸福、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三方面,呈现出“搁置理论、变革观念、造就社会和涵养人性”四重功能。
  • 摘要:中国哲学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理改造之后,至少有四种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这四种传统是: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天下主义.本文依次论述.自然意识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为一体;民本意识是指注重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民意看成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忧患意识是指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个体自觉承担淑人拯世之责任;天下主义是指破除宗教、国家的界限,针对全天下而发表思想文化原理,以建立普适天下的世界和平与秩序、提高全人类的文明教养为自己的责任.
  • 摘要:本文从朱熹《大学章句序》节选和《大学》经一章的部分章节中论述了朱熹的注释解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注释解法。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究。
  • 摘要:本文乃以祭墓与踏青为考察点,主要分为四个小节:首先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视角解释「清明」的多重意涵,其次从祭墓与改火探讨唐代帝王所展现的君、臣、民一体感,其三从踏青与游戏论述唐代[清明」的君民同乐共感,其四综合讨论唐代「清明」所映现的多元展演空间与生命伦理,包括「火光烛火与歌哭悲欢并陈的节令群」、「雅集宴聚所形塑的文士社群」、「普天同乐的多元游戏与青春记忆」、「牵系家国亲友的情感网络」、「清明时节的物候书写」等五个项目,期能深入了解唐代「清明」所展演的生命伦理,尤可见传统节令文化意蕴的丰富度,值得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 摘要:关学开派,肇自横渠.北宋时期,在陕西关中形成了一个以张载为核心、以其创立的新儒学为特征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史称关学.张载其所创立的关学为孔孟儒学在宋代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张载也因此而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关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中之学”,而是指宋代关中出现的新儒学--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介绍了关学的基本特征,张载关学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以及《关学文库》的编纂及关学研究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史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的总体塑造,史学与中国古代的伦理社会及王朝国家,史学与中国古代的学术智慧以及近代史学意识的膨胀,和现代意义。以史为鉴已成为中国国民性格的精神心理要素,中国古代史家亦无不钟情于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近代以来的自强救亡运动尤其彰显了史学的这层实用实践历史哲学属性,其中可见史学影响于中国文化传统之深,史学可谓是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 摘要:本文的初步认识是:王道作为儒家的社会理想虽属于政治范畴,但实质上是儒家“德”“孝”“礼”等基本哲学概念的外化;它在封建社会的实现条件,不仅靠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行为,更依靠封建社会的伦理社会结构;孟子设想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条件下的农业伦理社会,既希望解决“民生”问题,也希望解决“民心”问题,如此,才能实现所谓“王道务德,不来不强臣”杜绝“霸道尚功,不伏不堰甲”的强权。
  •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儒墨法等诸子各家天下理念中的包容思想,诸子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有着这一思想的基本共识和实践。并指出了这种包容理念与实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使之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唯一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伟大文明。
  • 摘要: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大同世界。根据《礼运》中对大同世界的描述,指出了大同社会一些特点。和反王权的大同思想相反,小康思想则是歌颂王权的,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景象,小康与大同几乎全是对立的。且《礼运》的作者对小康社会是名褒实贬的。作者从历史渊源、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三个层面表达了自己对大同世界观点的认可与赞扬。
  • 摘要:可以看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封建社会。面对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领土和主权,腐朽的清政府还在与英、美、法、德、俄、日等列强相勾结,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运动和正义斗争,罢免或杀害主战官员和将领,政治黑暗到极点。陕西有识之士同全国“炎黄子孙”一样,继承和发扬黄帝民族精神,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后组建为中国国民党),掀起“驱逐靴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恢复和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之尊严社会。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国后,同盟会会员(含爱国人士)又积极参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国、护法及反对北洋军阀、列强的斗争。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2)后,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将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历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实行“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后(1924),转为国民党员的老同盟会会员新党员,继续发扬黄帝民族精神,同军阀、列强、买办资阶级斗争。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于1927年,彻底背叛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高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旗担负起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历史重任。国民党员绝大部分为“政府”服务,少部分左派人士有的辞职,有的转向了共产党。日寇侵略中国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又面临亡国危险,富有“炎黄”传统革命精神的中国人民,奋起投入反对外来侵略战争。“国共”再度合作,陕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浴血奋战,任国民党官员的陕西人士,亦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以参加守辛亥年“西安起义”的杨虎城将军为代表的国民党员,联合张学良东北军,冒杀头危险果断地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调停下,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六项主张”将抗日战争推向了新阶段。抗战胜利后陕西籍少数国民党人士,有的脱离国民党而加入共产党,有的率部起义成为新中国的军政领导人。
  •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不但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还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论述了饮食结构的基本模式,首创了食物分类方法,揭示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疗方法等.其以中医五行学说为基础,将食物与五脏对应分类,与现代营养学的"金字塔"模式既有相似,也有本质的区别.现代营养学强调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能量,脂肪以及糖类的搭配均衡,合理饮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饮食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中医的饮食养生观强调人体阴阳五行的调和,气血运行的流畅,均以饮食的合理为基础,包括“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饮有节”,“谨和五味”“阴阳平衡”。本文以《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为指导,阐述其基本观点,与现代营养学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结合现代研究,分析中医的饮食养生观的科学性,对现代常见的饮食健康问题与疾病,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中国人素有记史、传史、治史、重史之优良传统,史学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当谈及史学作用时,国人必说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蒙学读物.孰不知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是精英阶层的读物,远不如《三字经》之类的蒙学书籍影响广泛.所谓蒙学,指的是学业的启蒙阶段,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学读物就是学业初始阶段学童们使用的课本.中国的蒙学读物是从字书发端的,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据《汉书·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颜师古注《史籀》云:"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课本.
  • 摘要:《需卦·象》有言:"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从卦爻象上来说,《象》对需卦上六爻的注解非常奇特.从卦象上来看,是阴爻居阴位,故从此来说,上六当是当位的,可为何《象传》对此爻评论说"不速之客,'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笔者在梳理、考察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相应的判断与解释,同意不当位之学说。
  • 摘要:中国佛学的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自然精神、思辨精神等方面,限于篇幅,本主要围绕前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首先,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及规律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谐共生、互补融合及其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其次,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在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上强调适应、调和、包容、融合,在理论思维上强调不同学说之间的一致性、统一性,在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突出对不同学说的会通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注重对不同方面的融通等,对于今天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包容和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在当代社会道德伦理建设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第四,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对于佛教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发挥自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研究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生命解释模式及其所展示出来的价值信念体系,就是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关键。从“命”与“业”的解释模式入手,对我国传统的生命体验与解释模式的理解将有助益。“命”的体验与解释模式是我国文化所固有的,“业”的体验与解释模式显然是经印度佛学传播而带来的。两种体验与解释模式最终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在世界观与信念层面上影响我国文化及民众的最为深刻的解释模式。命与业的生命体验与解释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两种终极解释模式。二者之间存在冲突,也有融合。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历程着眼,最终的结局应该是二者的并行不悖。
  • 摘要:对于引礼入法,自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把握当前法制建设的大方向,故本人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期就教于同好.中国古代的成文法出自军法.最大的长处是公平,主张"法行所爱,不避亲贵";其次还强调法律必须公开,条文不得更动,等等.而最大的短处则是严酷,提倡轻罪重罚,相信可以"以刑去刑,以杀去杀",结果必然造成与"刑罪相应原则"相背离.战争很残酷,弄不好要死人,大者家破国亡,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不公平不行,不严厉也不行.所以,优缺点出自同源,都是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介之推的生平,历史文献中对介之推记录不多。且 历史上对介之推的评论有非议也有推氯不同评论卷非议的出发点不同,推崇的的理由也不同。
  • 摘要:广东地处边疆,宋代之前,一直被中原士人视为烟瘴之地,广东仕宦出于教化需要,不断发掘本土符合儒家文化的元素以推广节孝.本文讨论的广东顺德龙江镇贞女桥即是宋明以来广东仕宦为了纪念宋代吴妙静节孝而建造,并在桥上建"贞女遗芳"牌坊,以此建构吴妙静节孝双全的女性形象,藉此在地方推行王朝的教化,强化人们对王朝统治的认同感.贞女桥及其桥上的"贞女遗芳"牌坊匾额,已于2002年被广东省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拟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尽可能复原宋明以来文献构建这座桥背后的历史真相及其意义.
  • 摘要:近代的国故整理,也可称之为国学研究,是近代学术史上极其重要的内容,本文对《老子》全书的考夏,可谓征引广博,择选精当。尤其重视南宋范应元本,可谓独具慧眼。马氏指出:“范本号为古本,不知所从出,颇与傅本同。范举王本与古本同者,夏之弼注皆信,而与今王本则不合,疑范所见王本,犹是晃氏谢氏所谓古本者也。”范应元本中例举王本与古本相同的地方,合于今王本之注却不合于今王本之经文,这一现象说明,今流行的王弼本之经文一定被后人窜改过,而范应元本确实是个十分珍贵的古本。能够从众多的《老子》版本中看出范应元本的珍贵,确实显示出不凡的学术眼光。范应元本经文与王弼本和河上本等今通行的本子比较,都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差别之处,却和马王堆帛书本及郭店楚简本相符,这就比较充分地说明,范应元所据之版本确实是一个近古的本子,在流行诸本互相改动《老子》经文、使经文趋于同一时,范本却相对保持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近代的国故整理对老庄研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其一是把传统考证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考证。胡适谈到整理国故的四个步骤,第三步就是科学的方法。马叙伦也说:“整理国学须参科学,使乾嘉诸老而在,亦断然从此”,并认为乾嘉之学“其整理之法,颇有近于近世治科学之方法,惜其未获科学之补助,故其功绩仅至是而止”。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提出国故整理的目标就是在总结和继承乾嘉学术的基础上,超越乾嘉,其意正在于斯。就近代老庄的研究来说,如马叙伦、高亨、蒋锡昌等人,既有乾嘉学者的求真态度,又吸收了近代科学精神,故其考证成果能够超越前人。其二是强调有所发明。历代老庄研究的成果众多,无论是考释还是义理阐发,都不乏精深之作,但近代学者能够做到不拾人牙慧,力求有新的见解,这无疑得益于用怀疑精神看待过去的研究成果,并作出更加合理的侄释。其三,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纵使到了近代遭到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中华文化也没有一撅不振,而是以其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经受住了考验。尽管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但结果只是使民族文化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而己,而数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精神并未随之丧失。近代国故整理运动下的老庄研究,不但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的坚守与弘扬,而且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积极回应。
  • 摘要: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今教师群体的伟大代表,堪称"万世师表",孔子所创立的古代教育范式"私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本文从有教无类,自主办学;以和为贵,尊师重道;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薪火相传,成果丰硕等方面试对孔子开创的私学模式作一探讨.
  • 摘要:文化是持续演进的,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变化的周期是短暂的;政权是会转移的,但文化演进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大国文化总是多元的:有的属主流,有的属次要或陪衬;有的显着易见,有的潜在不彰。本文从中华文化的特点,两岸文化的异同,互补互救,和成共进等大处着眼谈问题,探讨两岸文化的发展。
  • 摘要:香港回归之后无休止的政治争拗和社会对立,使特区政府施政越来越困难,经济转型、房屋、贫困阶层、老人、医疗等各种社会问题累积,发展速度早被竞争对手新加坡超越,“东方之珠”的耀眼光芒正在减弱。由此提出了双普选制度,这对香港和整个国家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一国两制”对于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大众,都是全新的事物,如何把握其精髓,使香港这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区在尊重“一国”主权的前提下,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共存共荣,优势互补,而不是相互冲突、消耗,是各方面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 摘要:本文拟对“中体西用”的提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用”范畴稍作梳理,介绍了“体用”的源头及其发展,宋明理学对的体用观,在此基础上,传统体用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以及体用观与中国文化的创新之路的路径选择。
  • 摘要:中华文明之所以可大可久,因为(一)中华文明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张光直先生所说的连续性存有论;(二)中国人最重视的超越是内向超越,而不是外向超越,这一点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密切相关(可撰专文论述);(三)正因为中国人极为重视内向超越,于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于是,人们从不认为技术创新和商业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便大致确保了思想精英的领导地位。(四)中国经济长期“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正因为如此中国主导性意识形态及其指导建构的礼乐制度一直既有效地抑制着人们的物质贪欲,也有效地抑制着征服性技术的创新,从而抑制了自毁性的外向超越。即,存有论的“天人合一”观念,价值论的内向超越,政治上的思想精英领导,经济上的以农为本、崇本抑末,保障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可大可久。当然,中华文明也有其短处。如政治上的专制,不能有效抑制权力腐败,对女性的奴役和压迫,等等。以农为本的文明也并非完全没有生态破坏,过度垦荒和大面积的单一种植都会造成生态破坏。就此而言,中华古代文明也无法保障绝对的生态安全。没有能保障绝对生态安全的文明,但中华古代文明在文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决不意味着重返古代文明。但如何阐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激发内向超越以平抑现代工业文明所激发的外向超越,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 摘要:本文试图扼要绍述劳思光文化哲学的核心论述及思想精义所在。本文撰写分别从其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动机、意向和立基点;其文化意识中所辨析的「建构意识」与「解放意识」之概念涵义;中国文化的危机与路向问题,当代文化(现代化及后现代思潮)的困境以及重新肯定儒家德性主体,超克虚境迈向未来的希望等层面期盼能勾画出其文化哲学的理解风貌。
  • 摘要:同异问题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关同异问题的若干哲学和实践思考理应得到严肃的探究。笔者以为,处于当代语境,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跟上思想史发展的趋势,超越肤浅、狭隘、机械的同异观,走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偏执,以感性的、多样性的、差异性的事实为基础,宽容矛盾性,培植共存兼容的复杂性、复合型、协调性思维模式,维护社会活力,树立人们自我管理的责任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公正和团结。笔者从同异关系探讨中得到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这就是:打破一切形而上学和教条化的治理理论。
  • 摘要:认识中国文化的特征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而文化自觉却是一个历史过程.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对中华文化之特征,总会有新的发现,对中华文化之特征的认识也会提出新的观点.所以,思考中华文化特征是一个长新的问题.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哲学之特质,许多学者都有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价值哲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一看法,即"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相融通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之重要特质.所谓"必然"原理指本体论、历史论、认识论、人性论等理论领域,"应然"原则指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理想等观念内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融合相贯通的.
  • 摘要:本文探讨“礼典”的礼学意义,亦谨初探的性质而已。从学术史的角度看,《通典·礼典》具有重大经学研究价值,是理解中古学术史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百年来经学衰疲,而且“礼典”也不在学校课程范围,不可能对杜佑理学的关注存在过多的要求。
  • 摘要:18世纪的中国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从传统的意义来看,所谓"盛世",包括以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权威秩序得以确认和强化,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吏治相对清明;通过对外用兵拓展疆域、巩固边疆,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对清朝的认同感、归附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士人在科举体制内获得对知识、权力的满足,异端情绪逐渐平息;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人口增长,农民生活相对富足.这些条件到乾隆年间都已具备.好大喜功的康熙、乾隆两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远超历代君主,事实上他们在位的时间也最长,几乎跨越18世纪.与18世纪欧洲的代表性城市巴黎、伦敦、莫斯科、罗马相比,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财富积聚、文化含量等方面,北京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明显优势。这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秩序给北京带来的丰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资源密切相关。来京的西方人士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进行评估。识。在西方没有发展出近代意义的文官制度以前,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和官僚制度所呈现的规范、有序和完备的体系给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庞大的帝国体系和精密的官僚制度是令西人着迷且精研的课题。
  • 摘要:纵观从古至今的张载学说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张载学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受到学人的重视,但对张载学说的研究往往受到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潮或研究者学术立场的较大影响。,与其他理学家相比,张载的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在学术界中引起的争议最大。但不管如何,作为宋明理学重要奠基者的张载及其学说,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该在前人和今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升张载学说研究的境界。
  • 摘要:宋元之际方回曾言:"盖四明四先生沈端宪公(焕),早师事陆文达公(陆九龄),宜倅舒公(璘).南轩(张栻)开端,象山(陆九渊)洗涤,而融会于东莱(吕祖谦),不专一家,为前辈.袁正献公(燮)后出,始专尚象山,而慈湖(杨简)又尝为史弥远师,故一时崇长昌炽,其说大行."这里讲的是,沈焕(1139-1191)师事陆九龄(1132-1180)和曾任宜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通判的舒璘,习得"提撕省察,悟得本心"的工夫,做到"临利害得失无惧心,平时胸中泰然无计较心."“甬上四先生”学术的核心观念是“心”。这个核心观念,自然是来自陆九渊及其兄弟。并探讨了“雨上四先生”与陆九渊的“心”这一概念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摘要:「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实感,是「我与您」的「一体之仁」。「恕」是将心比心的同情共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关怀。仁恕之道可以用来对治现代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让人能如其自己,回归到生命本身。清楚而明白地,当前之所面对与上世纪已然不同,上世纪还直问「如何从传统开出现代化」之问题,当前应是「在现代化及现代化之后,传统又能如何」之问题。因为「现代」是关联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综体,它是极为复杂的,再说现代性己然不是单一的,它亦是多元的。不只是多元,而且层阶迭替、交杂合匪,颇难疏理。但由于「现代化」的合理化,以「工具性合理性」岛主导的合理化,严重地造成「人的异化」,特别「信息革命」网际网络时兴以来,这问题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虚凝与真实,正确与差缪,错置而纠葛,真是难分难解。现代化之后,引发了人类诸多恐慌,人类开始正视人的有限,审视这几个世纪所造成的祸害。人们开始学习面对由现代化带来的「身、心、灵」及其环境,以及整个生活世界的问题。但是,由于西方囿限在「理智中心主义」的思考里,以为经由说话的疏清,甚至瓦解,就有克服的可能。可惜的是,只做了「语言学的转向」,却未能深契于造化之源,而陷入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危险之中。殊不知,唯有回到东方传统,正视「言外有知,知外有思,思外有在」,勇于摆脱「言以代知,知以代思,思以代在」,这「话语的论定」之限制,契于存在之根源,才能启动一崭新之可能。儒家「仁恕」思想具有一「根源性的合理性」,他以「我,就在这里」当下的承担,开启了「生命的归复与生长」,此中含有一儒家型的意义治疗学。像儒家这种「后现代性」的「根源性的合理性」应可带来一生命之归复及新生。
  • 摘要:相对于西洋哲学强调的逻辑性与体系性,一般对中国哲学的初步印象是多体验、少分析,不重视方法论等。这些说法听来好像没错,但想想应该不算是好括。既然中华儿女口口声声、念兹在兹要发扬中华优良文化,所以笔者将中国儒家哲学的首要关怀即伦理道德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理清其如何进行伦理思考,尝试作为与西洋哲学对话的努力。本文即以《孟子》一书中几个与生命相关的例子为根据进行讨论:首先,由「礼」(经)与「权」之辨/辫看儒家的原则与情境之思;其次,由「生」与「义」之辨/辫看儒家的超越道德观;再者,由「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见牛未见羊」看儒家的禽兽对待伦理;由此试图找出儒家的伦理思维逻辑。
  • 摘要:中华儿女称为"炎黄子孙",有历史渊源.黄帝和炎帝是中华远古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经过文字加工,他们的事迹记载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西汉时史学家司马迁(前145-前90年)在其巨著《史记》一书中,从黄帝开篇叙述中华历史.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是中华原创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时期。后经历史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形成。儒学适合于中国传统社会(即“封建社会”)的需要,承认社会尊卑贵贱的存在,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把社会建构得合情合理、安定有序。
  • 摘要:本文仅就先秦典籍关于炎黄以至文武历史流传的道德选择作一考察,挖掘在战国前后历史重建的道德伦理倾向及其对史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其中涉及的典籍有些可能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伪书或后起的书籍,但现在己被简犊文献证明含藏先秦典籍有一定信度的作品。但在时间断限研究上,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就是说,在这些典籍中出现黄帝、炎帝、尧、舜、禹、汤、文、武的记载,都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求真努力,而是关于历史的道德伦理重建,并将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开启了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的长河,这也是战国时期诸子争鸣、学术融合的产物。以后炎黄从该统系中逐渐淡出,也反映了儒家伦理对历史学影响的加剧与加深。
  • 摘要:《黄帝内经》是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历史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与学术水平的集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方面的总结和体现,其问世奠定了饮食保健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也是日常饮食的基本准则,至今对饮食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复杂而准确,其历史渊源和形成依据备受关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少之又少。饮食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本文尝试从中华饮食文化史入手,追溯饮食养生的起源,从饮食文化视角阐释《黄帝内经》食养食疗理论形成的过程。
  • 摘要: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具体实际提出的,是当代浙江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生动写照,是当代社会需要大力倡导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2012年6月,在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赵洪祝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要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并要求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为实现“两富”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两富”即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物质富裕,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准,老百姓生活富足。精神富有,指社会成员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过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目标相匹配,反应了浙江社会普遍倡导的价值追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 摘要:本文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然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的理论展开论述。为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挖掘并运用好这种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 摘要:《中庸》在理学的兴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理学本体论的建构与理学家的《中庸》研究密切相关.理学本体论的建构始于宋初,二程等人在此上都有建树.本文就以二程的《中庸》研究为切入点,在前人基础上梳理一下《中庸》与二程天理本体的关系.
  • 摘要:《管子四篇》提出了“心以藏心”的命题,把心灵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精气论”以解释智慧的来源。虽然这仅仅是用一个神秘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神秘的概念,但毕竟代表了中国古代哲人试图揭开智慧之谜的尝试。对于《四篇》来说,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心术上》),亦即“静因之道”,“舍己而以物为法……感而后应……原理而动”(《心术上》)。顺应客观形势的“静因之道”极为强调“时”的重要性,所以((,心术上》说:“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白心》说:“以时为宝”、“随变断事也,知时以为度。”《内业》说:“圣人与时变而不化。”就此而言,《四篇》所谓的智慧,最终就表现为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时机的把握;所谓“鬼神将通之”、“精气之极也”就是对这种“智慧”的神化。
  • 摘要:文化史本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在近代中国形成的新兴的学术领域,兼有与社会史共生、共荣的特点。从生活日用中提升中国理念,礼俗互动是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特色。总之,在传统中国人们的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贴近生活日用,从礼俗互动中认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撰写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文化史,是建设这一学科的重要使命。
  • 摘要:本文对于「孔庙世界」作出一当代的形上提问,使「孔庙世界」在根源的提问下成立一个学术上可以展开且讨论的形上议题与课题,并且借此一形上议题的成立,去考察与重新思索古人—尤其是朱子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与回应。将会发现,如果从孔子的「祭如在」出发,那么对放这个关键性的「如」字,思考与回应这个形上学提问的方式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相对主义」模式的,一种是「存在论」式的。
  • 摘要:健全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必要借鉴古代治国理政经验和教训,传承古代政治学说优秀内容.我国古代政治学说集中讨论国家治理问题,谏诤是国家治理活动,是君主专制下自我监督、自我纠错机制的核心,目的在帮助治国者听取、吸收不同意见,以合理有效决策;谏诤观是对谏诤的认识和反思,乃古代政治学说的一部分.君臣矛盾运动中潜藏的少量民主因素,因君权膨胀、谏官职位虚化而销声匿迹,唯有君民矛盾一直尖锐存在,为近现代民主发展积蓄着历史力量。和君臣矛盾比,君民矛盾是谏挣活动内在矛盾在君主专制时期的主线,也是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冲突在古代的曲折反映。可惜,古代谏净观未将自己建立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等朴素民主思想基础上,皇权色彩掩盖了民本底色,疏离了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线索。
  • 摘要:本文从家的现实处境,家是人存在的标志和向家回归三个方面论述家道衰微并不意味着人性永久地沉沦,回返也绝不是一次平庸地回归,而是人在经历了伤痛经验后一次精神的超升。的确,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诸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身份差异、资源差异、地位差异等等,这些自然的和人类的所共有的差异性都在此呈现。要协调这些差异,需要极高的智慧。重家传统的文化,在家的建设上成就卓越。其为发扬家的潜在价值,为社会注入方向感,为世界和平奠定基石,积累了丰厚精神资源。这为在“返家”、“回家”的道路上迷茫的人们指引方向,并有助于历经文明的现代人尽可能地保护并丰富关于家的叙事结构。这也是原本意义上的家赠与居家之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权利。
  • 摘要:养生一词出自《庄子·养生主》篇,庄子通过讲述善解牛的庖丁养护厨刀的故事向人们揭示养生的道理.养生既是通过摄养身心,避免耗损,使人尽量健康的达到寿限.本文从孔子,乾隆皇帝 ,孙思邈等人的养生理论和经验指出了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以及日常生活的养生方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人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养生文化就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 摘要:文化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永远僵立在一个地方.它要活动,要生长,要进步.一种文化要存在,要生长,要进步,也要不断地新陈代谢.笔者现在把胡适作为开新一派人物中,稳健派的代表人物,略为深入地揭示其主要观点。主要是谈他对于建设中华新文化,或者说,他对于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见解。
  • 摘要:自从1980年以来,清明公祭、重阳民祭黄帝陵,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品牌活动,吸引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问祖,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自豪,表达着华夏子孙对始祖的感恩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尚,是"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知史爱国、弘扬传统、齐心协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盛典.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了“责任”这条红线。因此应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自主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命脉,以“叩其两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以人的价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象的内容。学术的自主创新,这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合乎规律的思想现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重视由孔子提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前例的、比较科学的、针对性强的“叩其两端”的方法。各家各派从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宗旨与追求对人的价值的辩论,论点各异,但一般来以人的价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象说,孔子、孟子关于人的价值说,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实际,所以很受君主的赏识,而在历代王朝中流传下来。因此对其负能量必须提高警惕,予以清除,才能实现张岂之关于…“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生活的进步,无一不是“人”的创造,而最后必须是为“人”服务的”人的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