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教育年会
201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教育年会

201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教育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2-12

主办单位:教育部;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201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教育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以宗教、绘画、哲学、文学以及炼金术等领域为代表的西方理论体系总体上是歌颂光明、恐惧黑暗的。对于暗的赞美常见诸于东方理论体系,论及对照明设计界的影响,则以《荫翳礼赞》最为著名。对于最为常见的暗感知现象——“朦胧”,西方研究将其定义为负面的、消极的视觉现象,而谷崎澜一郎则用了大量的篇幅加以肯定,与暗相关的朦胧、细腻成为了东方坚守文化阵地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的视角是实证研究,搁置东西方对于暗的不同看法。照度标准的不适用性可归纳为:以照度为代表的照明量化建立在“光的群体视觉感受性”量化的基础之上,无法涵盖并解释个体视觉经验、材料、对比、时间、区域对于暗感知的影响,将照度作为研究、标准、检测、设计、评价的关键参数并不合理,“多暗算暗”的答案也并不是照度值的单一指标描述,应从暗感知的视角进行系统性解析。随着业界对于“暗感知”和“照度标准不适用性”的理解加深,新的测试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法正不断涌现。
  • 摘要:作品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赖特独特建筑思想的价值和魅力,无论建筑师是否标榜有机建筑的理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创作时将目光投向了场地外围更开阔的空间,这种意识蔚然成风,从而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文明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建筑师大量的项目都要面临处理新旧关系问题,有的是在一个项目之中,有的是与相邻的建筑发生关系,这已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事实上,基于尊重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形式层面的处理,在城市空间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考量上也日益体现出较高的权重。尊重并不意味着放弃建筑师创造的才能和形式探索,但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同导致结果的面貌有天壤之别。建筑师(广义的)的环境意识某种程度讲也是社会的倒逼作用,历史学出身的芒福德,记者出身的雅各布斯改变了人们看待城市的视角,《查尔斯王子》的电影抛开争议性的观点不说,也对建筑师的精英姿态构成了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可以说,建筑反而渐渐回归了它的本质。而不再是权力表现欲的附庸。
  • 摘要: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市化被当作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乡村人口的流失和老龄化问题,大量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甚至废弃或半废弃化,不仅影响了作为乡土遗产的村落的保护工作,而且造成乡村文化传统的消失,造成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双重损失。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乡土遗产,将村落或历史街区的建筑买断,搬迁全部居民,对建筑进行修缮之后,重新招商。这种做法虽然保留了原有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物质遗产,但却破坏了原有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基础,使原本具有活力的村落和历史街区变成了新的游乐园,使保护对象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也影响了保护对象的价值。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寻求破解的方法,同样也需要进行更多的保护理论的探讨。在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范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怎样真正发挥文化遗产保护的这种作用,形成巨大的综合效益,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限,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自然遗产的保护,本身是一个观念问题,反映了人们怎样看待历史,看待未来,创造什么样的理想生活。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如此。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如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发展的标志,对于世界是一个挑战,对于中国更是一个挑战。中国正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实验场,是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实验场,也是设计师进行文化建设、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战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在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的同时,也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验。
  • 摘要:城市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尺度,包括城市设计所倡导的和自然关系的核心处理,景观生态学在里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一,尊重自然。和谐的环境才可以持续,这是现代城市设计讨论里最重要的。所以以人为本也在发生变化,这个人也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继承历史。从传统智慧中可以吸取很多营养。第三,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建筑和规划对新技术的探索和讨论还远远不够。所以要探索技术永不停歇的进步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第四,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城市,这是所有学科在人居环境创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创造一种空间的意象,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的场所。
  • 摘要:走向环境审美的室内设计是体现环境设计应用方向意义与价值的核心专业。中国人传统的室内观念里就是含有室外的含义。为什么这次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在最后一个环节把环境设计的操作层面定位于室内设计呢?如果把室内设计定位为专业,它达不到大学层面的理论高度。只有到环境层面,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高的起点、很高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对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筑体系贯彻到最后末端的微观处理,最后走向环境审美。如果理论不到位,无论如何也发展不到理想的状态。
  • 摘要:应对气候和环境,是建筑必须要解答的基本问题。19世纪技术的发展,例如,供热通风设备的普及,促进了建筑环境的发展和转变。建筑环境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学不再仅指空间、结构、建造,环境也成为其重要的组成元素,其对建筑品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日增。如何获得应对气候和环境条件的适宜建筑环境?这个问题的解答逐渐因为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多样化,再也不是被动地适应气候,还存在人工的调节。对于建筑而言,随之而来的是设计与技术既密切合作,又存在语言障碍的漫漫交流历程。在今天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困惑于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困惑于关注环境设计的模式。其实国外建筑师同行也曾面对同样的困惑:技术在设计中当如何表达?如何实现对环境负责的设计。
  • 摘要:"生态"这一原本属于科技范畴的概念,正向着各个领域扩展,并因而具有了更深层更广泛的内涵,"生态地"建设人类家园,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伦理之一.而美学形式的塑造也是设计师的伦理责任,如何将"生态"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美学形式进行表现,从而在环境景观中传达生态的理念并建立相对应的审美价值和评估体系,是摆在设计教育者和设计师面前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抽象的"生态"理念物化,体现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避免理论"高大上",而方案却不能反映或者不匹配的情况.这也是景观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挑战之一. 文章结合一个设计课题的教学成果,说明了头脑中抽象的“生态”概念上如何以景观形式表达出来的;并且针对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不同项目的共性与个性,试图提出理论化的教学基础框架,使得学生直接面对一系列技能,具备文化和信息的敏感度;同时也为教师在设计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剖析,从而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取承担生态和美学双重伦理责任的能力。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设计美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语境和概念。第二部分阐述了抽象概念物化的三个主要途径。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物化后的概念如何通过美学形式表达出来。第四部分对当前设计课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括分析。第五部分重申了应用和人文的形式基石,如何在设计实践中使伦理与美学相结合。
  • 摘要:与美国的国家文化有相似之处,美国的建筑教育自起源到发展,都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融合的色彩。不管是学徒制、鲍扎还是包豪斯,这些建筑教育模式都是源自欧洲大陆,但又都在美国扎根并演化发展,并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的印迹。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建筑教育的美国特色这一问题也不断被美国的知识分子所提出。早在19世纪,有关国家的特性问题就开始被美国的建筑师们提及。MIT建筑系的创立者威廉·威尔曾在欧洲学习建筑学,他不认为欧洲的模式能完全适合美国。实际上,他认为法国模式偏艺术化,德国偏科学化,英国偏实践化,单看任何一种似乎都存在缺陷…。沙利文也去过欧洲学习,他也不同意美国再继续法式体系,而仍然将学徒制看作培养建筑师的首要选择,沙利文对于建筑教育的这些理解显然影响到了他的学生赖特。20世纪初,在坚持鲍扎体系的哥伦比亚大学,有人提出“完全本土美式教育的开始”,认为巴黎不再是唯一能提供有效和艺术的训练的地方了,“我们的建筑学正在进行着不寻常的演化——它正沿着两条线前行,一是纪念性的平面和构图,这要归功于巴黎学校与学者的早期影响;还有科技的建构,源自于完全本土的美式起源”;他还大胆地对未来进行了预测:“在未来有一天,不会是太遥远的未来,法国学生会到美国学习建筑学,寻求新的灵感,一种新的观点,一种新的激情。”正像这些人所预测的,从19世纪开始发展到20世纪中期,在鲍扎、包豪斯等教育模式引入美国建筑教育之后,同时又经过了多种不同方向的现代化尝试,美国建筑教育逐渐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学习欧洲开始,在经历了如此长时间对所谓美国本土特色的追求,美国建筑教育在向着成为全世界建筑院校学习的模板迈进。
  • 摘要:城市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城市的“传承”和“发扬”,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城市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挖掘当地的潜在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然而,除去政策支持,文化保护还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配合。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对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保护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宣传普及城市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民众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自己城市保护行列中,分享城市发展所蕴涵的丰富价值,使城市的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为城市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中树立文化保护观念,实施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的战略,合理实施旅游开发,完善旧城区周边环境保护机制。
  • 摘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是新世纪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理念便是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材料应用与信息研究所创办了以装饰材料应用与创新实验教学为目的的"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装饰材料创作营"与环境艺术设计系每年暑期的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将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主干,开展了"材料应用与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 摘要: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环境设计也同样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设计人才作为行业的生产力,同样是中国创意产业的主力军.在应对国内暂时的经济低迷,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宏观形势下,面对发展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面对设计教育质量带来的沉重压力,应该如何培养契合社会发展的环境设计人才?如何应对设计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要注重审美环境教育,重视设计实践教育,戒除功利心态,成熟心态与理性精神的培养,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建筑、景观、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与实践中获得的一点体会。第一,是景观设计的空间美。第二,是景观之中的动态美。第三,是尺度美。第四,是纯净美。第五,是意境美。
  • 摘要:景观设计教学由于学科的多义性与综合性呈现复杂的结构形式,笔者在综合设计课中对教学环节控制方法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显性与隐性课程交互等做了初步探究,认识到课程控制与教师作用存在相辅相成的结构关系:首先,要重视课程控制,将课程过程视为教学的关键,认真策划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与方式、时间、内容的综合关联是课程教学的关键;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课程过程控制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整心态与角色,当好“平等中的首席”,与此同时,教师应始终清晰地认识到当代教育变革的时势,并树立全球性视角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 摘要:将混凝土材料引入室内设计领域,可能是最近30年间的一次突破:室内设计研究的重点由天然材料转向人工材料,材料的选择不再以天然材料的稀缺为主要导向,而是以人工材料的研发和工艺实施水平为主。一旦将此经验推广开来,室内设计行业便成为制造业产业转型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平台和窗口,而不再是孤立无援的、甚或“涂脂抹粉”的工具。 人们或许一直未弄明白:技术发展的引领力量并非科学而是观念!这也解释了为何古代中国在没有完整科学体系支撑的情况下,仍能使技术发展领先世界2000年。在现代社会中,新观念和新技术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新设计:对技术而言,因为有了设计,观念不再显得那么弥散而不易掌控;对设计而言,技术是体现和引领观念的同盟;对观念而言,设计使头脑和双手协同一致、表达自身…… 现代设计和现代技术一直纠缠共生,二者有时敌对、有时互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通灵师”;技术是设计极限的“开路人”。
  • 摘要:目前中国的人居环境设计,在技术方面要想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杨利伟都已经上了天,中国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一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这关键是看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看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念是否坚定。因为必须让杨利伟上天,所以经过不断的努力,杨利伟就上了天,同样如果真的希望设计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都能真正地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那么这一天就一定能够到来,关键是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必须是置于整个人类永续发展高度上的、与时具进的、真正的“天人合一”,而不是死守传统的“似‘天人合一”’,或偷粱换柱、改头换面了的“伪‘天人合一”’。
  • 摘要: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维造型课程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设计思想的转变和设计方法的初步形成,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发散思维,寻求达到设计目的的各种方式,毕竟艺术设计的目标虽然只有一个,但是结果却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强,可以敏锐的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图形并日.能够深入研究下去,老师应该鼓励并且帮助其从不同的方面完善,这很可能是一个设计师设计思维雏形的建立。
  • 摘要:本文将要探讨的不是"自然"本身的形态,而是基于人们看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和方式,在人工构筑的环境中所呈现出的"自然"的形态.在这里,将看待自然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将自然看作是为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资源的物质基础和环境背景,是为了生存而需要依附或者抗争的对象,是一种现实而客观的存在.与之相应的,人们给与自然的也主要是基于现实需求的功能性和技术性的回应.第二种,是在人类史前神话、原始巫术和长年累积的建造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的观念和先验的文化空间图示去指导实际的建造活动.人们通过超越自然表象的观念图示去建立人与宇宙空间的关联,并藉此呈现生命“存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一方式有着忽略微观场地和现实环境的趋向。第三种,是基于“在场”和“体验”的原则,通过时间、地点、事件、场景和人的身体参与之间的关联,来呈现场所的意义并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这一方式趋向于将自然、人工环境以及人在其中的活动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而进行艺术化的呈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以上三种方式分别加以简单地讨论,以期能够为这一主题勾画出一个粗略的轮廓。
  • 摘要:各个国家建筑学的教育都或多或少、或早或迟地发现了问题,所以很多院校在重新讨论建筑学设计师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关于建造的认知——缺少建造的认知会对设计本身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这个问题的由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