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六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第六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第六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鄂尔多斯
  • 出版时间: 2015-07-18

主办单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在目的地形象传播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两种媒体中形成的网络旅游形象是否存在差异尚待研究.Q方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本文利用该方法,对独龙族官方媒体与自媒体的网络旅游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官方媒体与自媒体上表达的独龙族的网络旅游形象一致.
  • 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继汉代之后的又一个鼎盛时期,中华文化在唐代达到了中华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最高峰,特别是佛教文化.玄奘到西天取得真经,丰富了国内的佛教文化,解开了唐朝时普遍认为难以解开的经文难题.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的天竺之行意义深远,影响着大唐的经济、政治文化.本文主要从玄奘给唐朝带来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论述其西行对大唐帝国繁荣的贡献,从玄奘的贡献中了解佛学在唐代的发展,了解玄奘的影响力.
  • 摘要: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民俗旅游景区、民俗旅游企业、当地社区和民俗旅游者是其五个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然而,随着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民俗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利害关系也日益显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民俗旅游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民俗旅游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俗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图谱以及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两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民俗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 摘要: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是继中国创造的"实景演艺"文化旅游开发创新模式之后的又一个创新模式,具有中国旅游原创性.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综合性创新工程,需要从现象中总结运行的规律,在理论创新中寻求发展模式.文章梳理了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实践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初步构建了以定位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ALLTICCE(八大要素)理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可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的理性投资开发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 摘要:通过对"西南"地区内涵的历史梳理,整理出西南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通过对现有西南地区民族旅游产品的具体分析,找寻有针对性的民族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外保障,尤其是加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机制的构建,对推动西南地区民族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 摘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国务院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如何确立和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旅游学界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系统分析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用、价值链、动力机制、障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法、逻辑演绎法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初步构建了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模式,同时对每一种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 摘要: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而旅游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的助推器,推动文化不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容易受到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广西富川凤溪瑶寨,一个拥有独特的瑶族风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的瑶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等让民族传统文化活跃起来,实现凤溪村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对当地瑶族民族文艺、生活习俗、建筑文化等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要积极化解乡村旅游发展给少数民族旅游地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保护和开发凤溪瑶寨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内涵提出新的路径,使凤溪瑶寨走上一条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摘要:本文从国家、城市、区域三个层次对旅游竞争力做了相关的综述研究,分析了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意义.在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基础建设、资源禀赋角度探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弓箭"模型,并以"测评指标"、"分析指标"对指标体系加以区分,使用测评指标修正在少数民族地区竞争力分析中产生的偏差.
  • 摘要:"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概念入手,对文化空间的社会实践性、生产性、多元竞争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分析非遗文化空间结构的四大组成构成体系:物质景观系统、仪式形态系统、行为实践系统以及制度资本系统.通过对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拐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实践的田野观察,对文化空间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现代性进程中非遗保护的思路和策略,以期为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提供个案支持及方法论层面的思考借鉴.
  • 摘要:网络技术发展为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元素为旅游活动带来了新的体验,也使旅游业顺理成章地加入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宣传推广.为此,本文以西藏旅游网络营销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旅游网络营销现状,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西藏旅游网络营销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站可信度低、缺乏实效性,网站应从网站建设、网站推广、信息发布角度提升网络营销平台,并通过资源整合使网站向西藏旅游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旅游产品统一预订平台及旅游产品网络供应平台三方面发展.
  • 摘要:全球化时代,文化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非地方化,一是再地方化.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是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强化和放大文化的符号意义和特征.这个进程其实就是文化的再地方化进程.当再地方化成为发展的动力资源时,地方的成就感、尊严感、荣誉感就增强,会形成文化自觉,自觉维护地方的地方性.旅游开发既是民族地区致富的途径,也是重建地方、推动文化自觉、实现文化多样性的方式.
  • 摘要:福建南平樟湖坂的崇蛇仪式在社会实践的变迁中发生动态性的遗失,文中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实践遗失"假说:崇蛇仪式从世俗社会的神圣化信仰逐渐转变为旅游世界的大众化观光,符合萨林斯对仪式进化路径的动态演化论点;崇蛇仪式的结构逐渐旅游化,功能实现了去神秘化,意义生产偏重地方知识的全球化;仪式进化中体现了从宇宙格局、人伦格局到经济格局的转变过程.
  • 摘要:民族文化补偿是以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创新为目的,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调节民族文化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游客作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受益群体,其民族文化补偿认知是民族旅游村寨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依据与实施的关键因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运用统计分析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卡方检验探究游客民族文化补偿认知、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民族旅游村寨应积极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其中补偿主体应以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为主,补偿客体应为村寨集体,补偿方式应为政策和公共事业投资;②游客不认同其民族文化补偿主体身份且补偿意愿较低;③游客民族文化补偿支付意愿受收入、学历及所处社会阶层等因素显著影响.
  • 摘要:要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中展示和进一步培育武陵文化旅游圈的山青林茂、水绿天蓝、苗寨侗乡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着力发挥、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利用中,既能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又能对接现代,促进历史性跨越,就必须把握住回归与对接的"度".在生态美与时尚美、在民族核心元素中添加现代元素,就构成了生态文化旅游甚至武陵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把握好的两个维度.
  • 摘要: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主要旅游资源之一,文化旅游业是其重要产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发扬,有助于民族村寨脱贫致富,发展村寨经济.按照全域旅游、乡旅一体、统筹发展、圈层共进等原则,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根据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搭建"核心—内—中—外"四圈层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系统模式,将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行分层:核心层面是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内层领域,即体系的要素层面;中层领域,即体系的联动层面;外层领域,即支持系统层面.
  • 摘要:贵州肇兴侗寨是当地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其民宿客栈所在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风情、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也满足了人们体验异地风情的需求.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当地的民宿客栈拥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位于景区内的A客栈的竞争压力也随之而加大.客栈根据内外经营环境、自身情况制定并实施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是民族地区民宿客栈立足市场并获得更好发展的保证.文章从SWOT视角对实证对象A客栈的发展竞争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了A客栈的发展潜力,给出了民宿客栈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摘要: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和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和社会矛盾存在共生关系,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和社会矛盾又存在冲突或紧张的对立关系.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有互动发展的基础,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矛盾的疏解是可行的.研究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疏解社会矛盾作用机制应包括教育培训和心理引导在内的引导机制;参与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法律制度保障机制组成的保障机制;干部行为监控、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生态环境监控、社会文化环境监控组成的监控评估机制的构建.
  • 摘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尤其西北各省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族旅游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本文提出了在民族旅游开发中构建双语/多语解说系统的观点.本文对景区解说系统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概述了双语/多语解说系统,论证了双语解说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提出针对特定客源国市场构建多语解说系统.本文提出了摆脱中外翻译对照关系,构建非翻译关系的、独立于源语言之外的英(外)语解说系统,并论述了构建双语/多语解说系统中易存在的问题.
  • 摘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向民族文化的延伸和向民族地区产业的拓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丰富和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节庆品牌策划等方面可以实现融通发展和良性互动,其融通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资源整合型、产业延伸型、创意互动型和节事会展型四种类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特色在于其依托的是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产业化运作,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 摘要: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与产业业态的互联网化,揭示了传统文化产业处于向互联网文化产业转型之中,而"智慧旅游"在服务、管理、营销、体验等方面的智能化使其与传统旅游截然不同.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产业扩张、国家战略、高新技术,奠定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因此,不妨从强化国家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整合信息资源、重视人力资源、建设融合载体等方面入手构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以实现新常态下文化旅游产业稳经济、调结构的积极作用.
  • 摘要: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民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以区域民族文化为核心,依托现代科技,运用独特的创意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功能.湖北省武陵山试验区具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创意研究现状,其次探讨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湖北省武陵山试验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形态,提出可资借鉴的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三种模式,即资源转化模式、旅游商品价值提升模式以及旅游创意产业集群模式.
  • 摘要: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颁布,对旅游业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调整.本次探索性研究将范围锁定在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以西宁市内承接青海湖景点的导游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法条文,从导游在新旅游法颁布前后的从业资格、合同订立情况、收入变化、回扣调整和环保宣传等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旅游法实施效果,理解法律实施的现实困境,并且对此进行分析思考.
  •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各民族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文化.近些年,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也给当地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产业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服务行业,它们之间有着产业融合的根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将研究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路径.
  •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为旅游者提供了大量旅游信息,同时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一种手段.而作为网络信息一部分的博客信息,具有营销作用,与旅游流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本文通过选取新浪网作为观测网站,并分析张家界客源市场的旅游流强度,探讨网络博客信息与现实旅游流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得出,作为网络信息的博客与现实旅游流强度之间存在着四种耦合形态.其中,国内旅游流与博客信息的耦合度是0.965,为高耦合型区域;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为中耦合型,耦合度分别为0.667和0.848;台湾和港澳地区处于低耦合型区域,耦合度分别为0.496和0.382;欧美地区的耦合度为-1.496,呈现出不协调状态.
  • 摘要:连片特困区是中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本文针对绩效评价赋权方法的不足,将环比评分法和标准离差法相结合得到组合权重,并将权重应用到灰色关联分析中得到新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的四个国家贫困县作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五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下包含2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1.经济基础决定旅游扶贫绩效的优劣;2.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的直接效果(脱贫人口)最优.并提出建议:(1)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提高居民综合能力;(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4)开展滇桂黔旅游开发的合作,实现全域旅游;(5)旅游扶贫过程中重视性别差异.
  • 摘要:本研究以甘孜州为背景案例,以耦合理论为支撑,采用案例法、演绎法、比较法、归纳法,通过对构建非遗旅游系统的必要性与形成机制分析,提出:非遗旅游系统结构由非遗旅游支撑与保障、非遗旅游客源市场、非遗旅游企业、目的地供给四个子系统构成.并将非遗旅游系统定义为:在"互利驱动"为核心动力机制下,为促进区域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与繁荣,由非遗旅游支撑与保障、非遗旅游客源市场、非遗旅游企业、目的地供给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分解目标的综合体.
  • 摘要:近年,民族地区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准确和全面地衡量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旅游业经济效应做出判断,将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计量统计软件SPSS19.0系统分析2004-2013年内蒙古民族旅游业的收入效应、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内蒙古旅游业对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本文丰富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经济社会效应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对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产业空间布局是一种全面、长远的经济战略布局,合理安排产业空间布局将有利于发挥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有利于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效益同步.本文在了解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对片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该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具体的优化路径:优化旅游产业整体空间布局、打造地域旅游品牌、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和整合旅游线路等,从而实现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消费文化在中国日益蔓延开来,乡村空间逐渐被纳入整体的消费体系.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以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沿岸地区的旅游开发为例,从流域人类学的视角,揭示了消费文化驱动下乡村空间的再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在乡村的特殊空间里,消费文化正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形成一部推动乡村空间、社会变革的巨大空间生产机器.伴随着城市消费文化的导入,传统的、自然的乡村绝对空间日趋萎缩,但这种消费文化并非乡村的主动作为,而是城市需求推动下的产物.乡村消费带来乡村空间的转型,本质上是空间的现代性现象.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构建生态文明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补偿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治理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地生态补偿的实现有利于调和人地矛盾,实现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厘清中国旅游生态补偿法律内涵以及法理支撑的基础上,剖析中国旅游生态补偿法律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旅游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为中国旅游地实现生态可持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视角入手.构建新丝绸之路,是缩小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的需要."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补灶与合作可能性较强,决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趋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北民族地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丝绸之路沿途所经的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走适合自身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全面分析西部地区十二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为今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转型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社会意义.西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应注重科技创新,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新业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5年到2013年期间旅游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州旅游收入与当地城乡居民的收入具有很高的相关度.在贡献率上,旅游业的收入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都具有较大弹性,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弹性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弹性.提出要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的文章,发展旅游产业新业态;要加强对农民的旅游知识培训和从业指导,让农民实现身份转变;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 摘要:特定的社会背景与价值内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引入旅游体验理论,通过以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侗族大歌为研究对象,着手分析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现状,然后利用文化创意理论、旅游系统理论构建出一个辨证、具体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最后,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出发,将侗族大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各个对策系统地融入开发模式的框架中.希望通过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剖析,能使侗族大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文化既是行为的特定产物,又是行为的制约因素.文化对旅游空间行为影响的课题受到了旅游地理学者的持久关注.本文以旅居者为研究对象,在Hofstede文化维度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rcGIS空间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集中指数法等方法对旅居者城市旅游空间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男性化/女性化等四个文化维度对"在本市内的旅游方式"、"到研究区的交通方式"、"研究区内景点之间的运动方式"、"探索景点之外的区域"、"旅游有无计划性"、"运动顺逆时针方向性"、"每次旅游景点数"、"探索景点之内的大部分区域"等旅游空间行为方式都有着显著差异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居游客和深度旅游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被运用于城市内部交通、购物、娱乐、住宿等旅游设施的空间结构规划.
  • 摘要: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壮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度和特色性很突出的地区,龙脊梯田壮族风情旅游业始终引领着全县脱贫和产业发展,龙脊十三寨、龙胜县城、瓢里镇、三门河等壮族聚居区应充分发掘整合、创新利用其实地保存、口传记忆、历史记载、专家研究、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壮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加快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促进"梯田原乡"、"滑石之都"、"红玉之乡"、"康寿之地"等旅游产业发展.
  • 摘要:旅游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发展到一定阶段转型升级,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桂林作为国内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产业融合业态已初步形成,也具备了一定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要素与基础,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以政策为驱动,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多样化融合发展格局,构建团块旅游产业群以及着眼区域整体格局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本文从以上角度分析探讨了桂林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集群经济圈的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新宾县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丰厚资源,阐述新宾县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产品开发单一;旅游参与性活动较少;文化遗存未被合理保护和利用;满族文化汉化严重;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优化对策: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开发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联合开发旅游新路线;增加游客参与性活动;加强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民族自身认同意识;合理开发旅游商品;培养引进民俗旅游专业人才等.
  •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正迈向互联共享文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线旅游作为"互联网+"的杰作,在重构旅游市场、重建旅游产业链、变革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旅游电商人才缺失的问题.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高校怎样前瞻式地培养旅游电商人才,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与传统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旅游电商市场的优势和旅游电商人才的市场需求特征,并从民族地区高校旅游专业的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学业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旅游电商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同时提出不破不立的思想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突破目前民族地区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瓶颈.
  • 摘要:文化旅游成为由大众向现代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众多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囿于资金及当地居民自身条件的原因,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之中,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未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富川瑶族自治县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为基础,分析在富川文化旅游中主体及其"边缘化"问题.富川文化旅游中主体"边缘化"有其主客观原因.在改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主观因素的限制,尤其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主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从而加速富川文化旅游的进程.
  • 摘要:民族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是文化结构层面的,内容与本质是文化性的,内在于民族旅游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旅游文化性的显著标识.当前民族旅游文化性研究的人类学聚焦现象比较突出,这一点从民族旅游概念及概念界定者的学术背景便可窥一斑.透过对典型民族旅游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虽然文化性作为当前民族旅游研究思维基点的地位得到明确,但文化性研究仍面临着一定的倾向、覆盖面及视野问题.文章在厘清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民族旅游的文化性与文化消费紧密相关,因旅游者、东道主、中介之间的跨文化互动而展开,具体体现在文化异质性、文化普遍性、文化经济性、文化商品化、文化影响性等方面.据此,文章以文化消费为关键词,以旅游人类学"主体—介体—客体"的研究范式为框架,串联剖析了民族旅游者作为文化消费者,民族旅游介体作为文化消费代理商,"旅游民族"作为文化消费对象在民族旅游活动中的角色、行为、心理模式与特征,发现民族旅游可归结为民族旅游者通过接触、体验、消费异域异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民族旅游介体、"旅游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一种文化性旅游活动.从旅游指向上看,旅游包裹下的这种文化互动使得边缘的少数民族文化趋于多元化、视觉化、商品化、结构化,使得旅游民族的族群性得以再创造和再建构.
  • 摘要:在互联互通战略背景下,基于与毗邻国家蒙古国及俄罗斯在文化、语言、民族性上诸多的大同与不同,内蒙古民族旅游需要承担起促进毗邻国家互联互通的职能,其所承载的内涵及发展空间都有所拓展.互联互通战略赋予内蒙古民族旅游的新内涵在于依托民族文化促进民心相通,互联互通战略赋予内蒙古民族旅游新的发展空间,不仅包括积极探讨和实践对蒙古和俄罗斯的跨境旅游开发合作、在民族旅游核心区引入蒙古和俄罗斯元素进行的深度开发,还包括以民族旅游为先导积极探索对蒙古和俄罗斯的洽谈与对接.
  • 摘要:鄂尔多斯作为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拥有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8337"发展思路的实施给鄂尔多斯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为鄂尔多斯充分建设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旅游已然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但是鄂尔多斯文化旅游的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就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 摘要:目前内蒙古旅游形象以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为主体,存在旅游形象饱满度不足、历史人文内涵比重偏低、统一整体标识形象缺乏、形象塑造方法尚不科学等问题.因为元朝文化资源具有重要地位,内涵又十分丰富,能满足可持续、多元化、多层次旅游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元朝文化资源塑造与重构内蒙古旅游形象显得必要.研究表明,挖掘整理元朝文化资源体系及核心内涵、设计开发凸显元朝文化形象的宣传口号和标识、借助重大节事推广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可以成为塑造与重构内蒙古旅游形象的途径.
  • 摘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根植于人民,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中最富有热情、最有意义的一个部分.把海南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海南对国家"一带一路"构想的有力回应,本文从分析海南具有的独特优势出发,简要阐述了打造海南人文合作交流基地的几点思考,并剖析了以海南为基地、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意义.
  • 摘要:性别平等不仅是人权和社会公正的问题,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安全的前提条件.社会性别预算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分析旅游业发展、性别与反贫困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旅游扶贫是消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特别是妇女贫困的重要战略,针对当前中国旅游扶贫中性别视角缺失,有必要将性别意识融入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政策,在民族旅游扶贫中引入社会性别预算,借此重新审视民族地区的旅游政策,推动旅游业的性别平等和促进旅游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