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23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央美术学院

会议文集: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化建筑"是个新名词,它不好下定义,就像"文化"这个概念说不清楚一样,但人们总是感觉得到它的存在.今天以文化建筑为主题展开讨论,立即就把笔者头脑中的这个概念具体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歌剧院、音乐厅这类建筑上,笔者想原因在于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公共与开放、共同的目的都是形而上的交流场所.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才引发无论哪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关注它的形象,笔者想这似乎是现代性引起的一个共同诉求.大型文化设施是国家的脸面,是用公共财政实施的公益性项目。政府决策的慎重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表现,全世界现代国家都是如此。刚才大家听到介绍建筑界都很关注的中国美术馆新馆项目,也许会产生疑问:你讲得这么圆满,为什么不见效果。下面笔者就说说笔者对前一段工作的反省。一是征集过程分两段招标模式的积极意义;二是选择建筑师的得失;三是评价标准的分离导致决策的左右为难。
  • 摘要:今天很多演讲嘉宾都提到了,"文化建筑"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这么大一个题目,从哪入手,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笔者代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团队把基于历史维度的基础性梳理工作做一个介绍,以期能够对切入"文化建筑"这个庞大主题有些帮助.这个介绍分为五部分展开:语境、框架、时间线、转型及一系列开放性结论.
  • 摘要:19世纪民族国家兴起以后的欧洲,文化建筑和公共建筑、意识形态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往往是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的形象宣言,意图叙述一个国家的文化与空间故事,笔者把它们叫做国家的空间叙事.可以提出很多世界各国的首都空间与文化建筑的例子,其中也包括北京首都空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建筑.而笔者今天更想谈的其实是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文化建筑.也有城市的空间叙事在书写市民的故事,尤其是有丰富的社区和村落空间的叙事传统.从华盛顿到香港,谈了国家和城市的公共空间叙事;从香港、澳门到台中和松阳,谈了城市和社区的空间叙事。作为建筑师,不一定常常有机会参与国家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大叙事,但是一定有机会带动很多城市街区的小叙事空间。无论这样的设计内容在不在甲方的任务书中,这种设计愿景永远应该是建筑师心中的一个设计任务。
  • 摘要:本文会展示一些笔者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工作.AMO是OMA的镜像机构,OMA做建筑设计而笔者做与建筑有关的其他事情.AMO的工作涵盖了政治、设计、文化和商业,而且笔者试图将这些优势应用于建筑.真正想谈的是“基本元素”的展览,其中的文化交流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希望持续参与其中,尤其是在中国。展览有两个场地:拿破仑花园有中央展区和多数国家馆;在军械库有另一个中心展。中国馆就位于军械库。
  •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和绘画类似,以“线”的技巧形成全景式的构图,这种对“线”的依赖和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从每一个建筑构件、以及构件的组合都可能看到“线”的存在,也由此形成鲜明的空间图案。比如“斗四”藻井,是官式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天花图案,藻井底层构件为方井,上一层构件在方井各边中点上面相连形成新的方井,以此重复构成一个个更小的方井。从传统建筑抽离出来的“线”的元素与竹钢杆件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因为竹钢是目前可以隐喻“线”的意向的最好材料。由厂家提供的竹钢线材组成的立方框架代表了抽象思维的构成体,但几个立方体叠落在一起,却呈现出传统意义的图像。这恰恰是笔者想表达的对传统和当代、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性。
  • 摘要:谈到建筑教育,正在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建筑教育总是关于设计"文化建筑"的.但是在会上讨论的更多是"建筑文化",而今天将要讨论的是"建筑教育的文化".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欧洲的建筑教育.将程式置入一种建筑的诗学中,以此将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意义和“使用”的实践概念相连。更需要考虑的是与对本地建筑文化的关注有关的建筑教育文化。在教育文化的讨论中,都应注意教师远比课程重要,教育的环境远比课程结构重要。
  • 摘要:清华建筑教育“4+2本硕统筹六年制学制”的培养模式,是由“2+2+2”三个平台构成,包括基本平台、专业平台和提高平台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本科三年级在整个六年制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制订了一个开放式教学的计划。开放式设计教学给了人们如下启示: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集群设计教学”的批判性及多样性,开放式设计教学的“仪式感”。
  •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与许多综合和工科大学的建筑学院有些不同,它像是一棵根植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艺术门类土壤之中的大树.这颗大树上面结了四个果子,一个是建筑学,一个是城市设计,一个是室内设计,还有一个风景园林.树干上所扎的两针,是指来自美院以外的支持和影响,有国内交流,也有国际交流.国内交流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两个机构,一个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个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这两家是联合办学单位,联合办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
  • 摘要:本文的演讲题目——造型与造意,是刚出版的《天堂与乐园》一书的摘录.中国艺术的造型观念而言,邵宏在《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里,铺陈了山水画论自元而清的观念。这里一律以对仗方式出现的观念术语,与宋代山水常用的远近、深浅、高下类似,都是身体的男女、阴阳、生死衍生出的观念。但中国山水的空间目标,却从“深浅”里单挑出“深”、从“远近”里单挑出“远”,以构造空间“深远不尽”的意象,这几乎是所有山水艺术种类的空间追求——其空间的“深远”,目标暗指的时间“不尽”,这类相关时间的表意目标,使得深、远二字得以选择,也使得这些观念在空间的具体操作里,可以被感知,继而可以被判断,而不至于停滞在观念的自我表达。
  • 摘要:展览前言本次展览是建筑学院国际交换工作室城市实验课题的一部份,也是美院建筑学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课程的一部份.飞地和围地是一个双关的概念,它们通常指的是一个事物,而其字面意义却阐释了这个事物的双重性.这个双关概念可以从地理和政治的现象扩展到经济、伦理、文化、宗教、建筑等范畴.当我们考虑到当今大城市的空间问题,飞地和围地概念可以涉及多种多样的由于各种历史、经济、伦理和文化问题所产生的地理形态和物质空间——"城中村";两块不同产业地块之间被忽略的范围;旧城"胡同"杂院中的庭院空间;切断邻里社区的市政通道;"插入"传统街坊的高档房地产项目或是那些因产业或管理边界的不清晰而造成了偏离设计初衷的、自发性功能的城市空间.
  • 摘要:笔者从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后,就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在5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虽然刚开始接手的都是日本项目,但这实际上和中国的文化是脱离不开的.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文化",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参与中国建设大潮的建筑师来说,这个问题更需要探讨.笔者也是这些建筑师的其中之一,但笔者有一个更加特殊的身份:笔者是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邻国这样一个文化圈里长大的建筑师,因此笔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从邻国的角度,从亚洲、东亚的层面.笔者今天带来的是笔者在中国建筑文化这方面的思想的总结.
  • 摘要:"文化建筑"这个话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十分宽泛.笔者原想针对这个话题来确定演讲内容,但随后笔者意识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笔者决定回顾最近笔者曾经参与过的工作,并将其中内容相关的部分放在一起讲.尽管这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关于文化的话题,但是笔者的演讲是关于笔者(OMA)在中国做竞赛时的协作过程.这些协作实际上是关于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设计感觉之间寻找共识.笔者会给大家展示三个项目:深圳太子湾总体规划、湛江文化中心和厦门翔安新机场竞赛,其中有两个是规划设计。第一个案例中协作过程是由甲方(招商局集团)所主导的,而另外两个项目则是由笔者与合作的当地设计机构共同主导。笔者尽量不去详细描述设计,而是关注设计过程中背后的故事。
  • 摘要:笔者是地道的北方人,生在新疆,长在西安和北京。当笔者到南方以后,因为从沙漠干旱到多雨的地区,所以对这个地区文化中水的因素特别敏感。"水"对笔者后来的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也和笔者对童客先生的园林研究的认同是有关系的。因为园林其实和水关系密切。所以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园林研究时,不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园林研究,而是认为园林研究代表着不一样的建筑学和一种建筑学的价值观和方向。"与水絮语"就是笔者对与"水"有关的文化的认识。文化的基础是生活,而宏大的观念和大框架都无法表述它笔者真实的生活感触就是这一段话:"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却把笔者所有的语言都吸附过去。"这是笔者最喜欢的罗兰·巴特的一句话。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如同五雷轰顶。笔者突然一下明白了之前所有讨论语境的误区到底在哪里:20世纪中国人,都习惯于宏大问题的讨论,而真实的生活就在人们的指缝中悄悄的溜走了。随便举一个例子,笔者曾在浙汀海宁看到一扇门门上用竹子钉出图案。图案表达的意思特别简单直接,就是水的漩涡纹院子和水是有关系的,在这个朴素的小院子中的树底下有很多石头。如果你了解中国园林和山水画的语境,就可以意识到这是代表仙山和修行的地方所以地面的基本意图要么是云彩,要么是水。一堆云彩从地面升起。在没有水的院子里有一座桥,桥下浦砖的地就是水,不需要真的水就可以做出水的概念。这里还有清朗的书斋,人下雨的时候坐在窗前,听着雨声.感觉会非常美妙〕院子要表达的就是在一片水中,这有点儿像倪瓒的绘画一栋普通的住宅就实现了今天所谓的文化,而且完成了一种很高质量的文化表达。所以笔者做建筑的时候特别不爱提"文化"这个词,而宁可谈一些直接具体的问题。因为当这个词被反复提及后都不知道它的意思了。现在回顾起来,笔者大量的建筑中都带有这样的色彩。
  • 摘要:笔者讲的题目是"策展的策略与策术","策术"这个词是笔者自己造的,完整的意思是:"策展的策略和策展的战术".笔者重视当一位策展人展览概念确定之后,怎么具体实施这个概念,战术是有关技术的问题.这次演讲内容,主要是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笔者做过的展览.以往笔者所做的展主要是在国外,现在回看,已经成为一个系列.今天主要介绍一下笔者策划过的建筑展.
  • 摘要:今天,当人们可以试图想象未来建筑展览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建筑展览的功能出人意料地多样化了。第一,建筑展览开始涉及更多的领域,涉及艺术、文学、音乐,提供了一个多专业之间交流的平台;第二,展览可以提示公众去关注到先锋作品和前沿理论,那些被主流学术界忽视的作品;第三.展览更倾向于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讨论平台,而不是盲目地限定某一理论;第四,展示媒介的发展带动了展览形式的革命,甚至是引发了展览理念的革新。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长路漫漫。展览作为当代建筑文化巨大的推进器应当承担更重要的使命。针对中国现有的建筑理论、批评和文献资料的保存几方面各自为战的现状,提出协调互动的整合机制,既促进理论和批评有更强的针对性,又可以改变建筑展览多为商业宣传的现状,提高建筑展览的学术性。同时通过培养有国际眼光的建筑策展人和批评家,使人们有能力策划和组织具有国际高水准的建筑展览,带动建筑理论的出版、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以及文献保存和整理:整体推动当代建筑文化向前迈进。
  • 摘要:这是一栋世界博物馆的入口,是人们过去的记忆,因为现在博物馆已经被沙漠所淹没。如今同样的事情在许多城市中发生,新的文化建筑因为缺少资源而被废弃。但是像中国这些地方,情况截然相反,看到许多文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繁荣生长。在此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所有的参与者都应了解创造文化的复杂性,因为这个过程总比人们想象的要长。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这代人能达到什么程度?这是人们要思考的事情。第二,需要公众的协助。公共与私人部门需要合作,因为许多项目不仅靠公共或政府支持,而是私人所有的。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合作机制。第三,文化的发展是跨学科的。需要建筑产业的专业人员、懂技术的人和艺术家,同时也需要能长期支持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富有远见的政客。中国平均每年新建两千到三千座博物馆,但是所担心的是这些博物馆是否有足够的内容来充实它的博物馆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机会与所有参与者、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及学者沟通,以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后可以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
  • 摘要:借此机会介绍一下笔者对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宜居城市、为城市疏解所做的思考.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与产业融合、服务民生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己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诞生于2009年,当年在北京举办了世界设计大会,但设计大会能够为北京留下什么?因此就考虑同期筹备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中日益出现了一些更生动而快乐的内容: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在思考,如何能够通过公共空间设计来改变和提升老街区的气质和品质。如“胡同剪映”项目,用城墙砖的形态,建立起一个街头的理发店,时尚的女孩子也坐到那里修剪头发,这成为了街区中一个小小的公共服务空间,却有着街区的活力。可以说,设计已经从更多的方面走进人们的生活体系。大栅栏有一个菜市场,是当地居民离不开的公共服务空间。设计周期间,主办方邀请了很多设计机构、品牌进入到菜市场里做创意市集,提升街区菜市场生活的品质。2015年设计周的“白塔寺再生计划”也有很多好的方案落地,针对不同街区空间来提供设计的智慧,进而改善整个街区生态。老城再生设计的许多案例,都能够促进打造老城良好的发展模式。
  • 摘要:本文演讲是关于建筑和设计的研究.想提出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研究是一种发现与传播知识的活动.第一种知识类型是"专业知识",或称为"系统知识",这是一种可以在学院中学到的知识,比如职业性的建筑实践,或者大学里的建筑学术训练.强调“外部知识”对于设计的未来的重要性。鼓励实验是在工作中贯彻的原则,也是对设计教育的期望。
  • 摘要:很赞同卡尔·奥托·艾勒夫森…和乔纳森·D·所罗门[2]的演讲,笔者的演讲会跟他们的观点有所相似.什么是文化?对于生物学家来说,文化代表种子生长的土壤,能够给生命提供支持;对人类学家来说,文化就是价值观,是人类拥有、共享并把自身和环境联系起来的价值观;对于音乐家来说,文化就是乐器的技术,是关于如何创造音乐并与听众联系起来.对这些人来说,文化就是成长、关系和价值观,包含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体会这些的价值观和关系.换言之,文化不是可以孤立看待的一件"事物"或一系列的"事实".文化适用于大到国家,小到墙上的窗口这样的事.
  • 摘要:建筑教育,面临着在变化中升级的挑战.所以应该考虑,对本硕博的培养定位,要有一个整体考虑。想短期内一两年就改成是很难的。但是有三个希望。第一,本科教学要向通识教育变化,要减少固定课程,增加自由选课。本科训练到一定的量就够了,不用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安在本科教学上教完,你安排得太多,学生吃饱了,就吃不下其他东西了。本科教学更主要的是要激发本科生更大的潜能,让他将来更好,而不是现在一步到位的好。第二,硕士生教学要加强研究性和创新性的设计课程。应该提出,在硕士阶段进行英才教育。第三,博士生要进行专才式教育。博士生是非常专业的定位,而汉语中“博士”一词中的“博”字,会误导一些同学,使之认为“博”就是广博,是什么都知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际上博士要在某个问题做最专的专家。
  • 摘要:本文讲的题目是"建筑图".必须有把握中国建筑教育全局的观点.这里有两个必然,一个必然与本人跨学科的教育背景有关,一方面是主动的"跨"越,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很多东西并不是学校能教授人们的,只能在综合性的角度去理解建筑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此建筑图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从头脑到产品的贯穿性的思想.
  • 摘要:在传统中国,没有专业上的“建筑学”,亦没有与西方概念对等的“建筑”一词。画中的山水,“可居、可游、可观”,是一个异化的建筑,是属于本土的师法自然的建筑。与之对应的现实便是“造园”。而山水画,是造园这个“建筑活动”的活源与图解,是思想实验。之所以在“建筑”之前加上“自然”二字,是因为它们虽极尽视野时空构造之可能变幻,却永远看起来那么赏心悦目,节奏优雅,永远以自然作为叙事载体,可以雅俗共赏,这几乎就是对西方“立体主义”与“纯粹主义”的最好的嘲弄。
  • 摘要:通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几年所参加的国际竞赛经历,对自身参赛作品进行介绍,同时对各竞赛的第一名获奖作品予以解析,从而总结和提炼出近年来建筑设计国际竞赛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点.
  • 摘要:主持人给了笔者三个题目: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建筑、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和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后两个题目笔者都曾经讲过:"公共空间"笔者讲的是"公"与"私"的空间,不完全是"公"和"共"的,"公"和"共"可以是另一个主题,现在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公私关系";"中国建筑教育"笔者讲的是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除了中国盛行的布扎-包豪斯体系之外,还有一些潜线索,包括瑞士、奥地利的工艺现代主义和中国园林.笔者今天讲的是没讲过的题目:国家形象.中国建筑的核心价值是其"形与象"的整体性,而重新检讨中国过去一百年的建筑史,发现它的确走过这么一个误区,就是把"形"从其完整的"形象"中断章取义地割裂出来,然后再用政治、经济、文化的思维去讨论要不要这个"形",是教条化的"定形"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去形"。但只有理清中国建筑的"形象"关系时,将万变的"形"重新置入不变的"象",才能回到中国文明的根本,也就是形和象的统一。笔者把这一形象称为"山外山",区别于绝对主义,用相对性定义高度,既是建筑与城市的互为山外山,也是东西方文明体系的互为山外山。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