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8-26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具体表现:学科的性质虽然认识还有一定分歧,但大体是明确的,即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为本位,引人地理学知识或者是以地理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这个认识已成为共识,学科的研究对象已大致明确,“文学地理空间”的概念有较丰富的内涵,它首先关涉文学家个人的精神创造,深人文学家的精神世界和文学的生成机制中,同时,它还可以解释宏观的文学发展图景,可以汇人文学史研究之中,甚至可以扩展到文化的层面,可以说明文学是如何通过地理转变为文化的。
  • 摘要:文学地理学、地域文学和生态诗学是这些年中国文学界流行的批评范式,表面看来,它们之间距离较远,但是实际上存在着密切联系,某种程度上三者都是西方文化"空间转向"影响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空间化"的重要表征,彼此之间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状态.从宏观角度看,三者共同清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中国文化的空间化趋势.因此,辨析这几个词语,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清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某些"乱象",对于当前的中国文学研究而言,自然具有积极意义.
  • 摘要:笔者在近两年提交给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年会的论文中指出:文学地理空间的书写,要真正实现其文学意义,最终要落到地理意象的营造。而考虑到目前为止的地理意象研究基本上属于地理意象批评,还非常缺乏地理意象的理论探讨,这无论是对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还是对于地理意象的具体研究,都是很大的制约。地理意象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地理意象的分类、实体地理意象的分布、地理意象特点与文学家地理感知的关系、地理意象的艺术特征。
  • 摘要: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能够产生专门总结文学地理的理论与批评著作,但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长河和大量的理论批评著作的内容看,其文学地理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文学地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命题是较为丰富而全面的(指涉及的理论内容),二是有关文学地理的批评实践也是非常丰富、深刻而多样的.这样丰富的文学地理思想发端并奠基于先秦时期,它最初或许仅仅体现为一种有关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思想,然而正是这种人文地理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地理思想的基础.本文对《管子·水地》篇(以下简称"《水地》篇")与先秦文学地理思想进行考论,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的研究说明这一点.
  • 摘要:玉门关,又叫玉关、玉塞,是甘肃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关隘和通往西域各地的主要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既是关西锁钥,又是控扼羌番的一个主要屏障.自汉代设关之后,有关玉塞的文人书写代不绝笔,并因之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玉关被历代文人所景仰、所歌咏,成为文学长河中富有象征意义的重要地理景观之一.玉关是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玉关两侧,地形气候各有特征。因不同的地理气候及民族等条件,形成了玉关两侧风俗、习惯亦各有所异。玉关东侧的河西走廊,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游牧与农耕结合的文化类型区,受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大。玉关西侧,则是典型的西域文化。西域文化是一种以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所以,玉关不仅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线,是隔断中原与西域的主要屏障,在文化心理意义上,也是一道颇为分明的分隔线,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分界处。
  • 摘要:论文揭示了南宋使金文人在语录(实录)和诗词中对汁京、燕京书写的许多不同,在语录中两都的书写真实性较多,而在诗词之中则更多的渗透了文人(宋人)的文化心理因素。这种文化心理主要体现在“华夷之辨”与“正统非正统之争”。论者指出,南宋使金文人在表述手法上采取惯用的“遮蔽”书写策略,表现共同的黍离之悲、家国之恨,但又同中有异:年老者故地重游怀有浓烈的家国之思,与新一代概念化的家国表述有一定差异。论证了文学反映出的地理与地理的真实之间存有差异,形成差异的原因有社会政治因素,也有思想观念的因素。
  • 摘要:北周乐府具有多重文化元素.以宇文泰为首的北周建立者,力图从儒家经典中探求治国方略,北周的礼仪制度主要效法周礼进行建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已不可能恢复周礼制度.宇文泰集团审时度势,一方面提倡儒学,一方面大力推行有别于东魏和南朝萧梁的关陇本位文化政策.关陇一带自古多是胡汉杂居之地,河陇一带自汉武置河西四郡,也多有儒学世家.经汉末魏晋十六国数百年的民族迁徙、政权更迭、宗教文化的传播,关陇地域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礼仪制度密切相关的北周乐府建制及乐府文化特色,也不可能完全承袭周礼,所以北周的礼仪制度无法全部模仿周礼,其结果不但没有将传统五礼全部恢复,而且在礼仪建设中不得不自创改造,以适应时代文化的需求.所以建立起来的礼仪制度实际上属于多民族文化交流特色的乐府体系,即汉礼为主杂以胡风的礼仪制度.音乐体制方面依托南朝雅乐融入胡声、旧曲,建立起宫廷音乐,并仿效周制,以乐配礼,同时沿袭魏制建立了乐署乐官.为礼乐制度服务,乐府诗多宫廷诗,尤其多郊庙歌辞,少文人言志诗,缺乏乐府民歌.礼乐制度建设带动了文人乐府诗创作。由于民族交流频繁促进了各地域、各民族音乐的传播和相互融合。北周统一北方期间,北狄乐、西域音乐、外国音乐、中原旧乐、南朝音乐、鼓吹曲、杂曲音乐等实现了初步融合,为隋代七部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北周乐府诗的创作摆脱不了乐府观、乐府传统、礼乐建设等带来的影响。就乐府观而言,北周君臣制礼作乐的举措,在提升其诗乐造诣的同时也影响了乐府观,增强了乐府诗的创作意识。就乐府传统而言,乐府诗从汉乐府呈现出文人化的趋势到魏乐府实现了从无主名到有主名的转化,发展到北周则几乎完全实现了文人化。乐府诗创作一方面承袭北魏、学习南朝经验,另一方面受到北周礼乐制度的影响,与宫廷乐舞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更加接近音乐表演形态。
  • 摘要:从文学地理的角度研究沂蒙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认同与养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延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保护、开发,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保持我们民族生存的血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民俗文化应有的作用。
  • 摘要: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区有三种不同的性质,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感觉文化区,“感觉文化区……看起来似乎汗漫无归,但对于享有共同文化价值体系的感受者而言,却大体有相对较为稳定的感知理据。那份理据也许说不清道不明,却无论如何不会影响其对空间判读的结果”。对于南方,唐人有着很多相似的感知,但也是在唐,这些感知因为文化价值体系及行迹的变化而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地理感知是一个不断对既有知识进行更新、颠覆、转化的过程”,在分析了上述作家的具体描述后,可以尝试着对中唐后士人对于南方的感知理据及其转化过程进行简单总结。
  • 摘要:明清以来,不同时期、各种体裁的文学文本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广府生活图景,颇为形象地反映了广府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风貌.以往人们还很少从文学文本入手,系统地探索其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广府图景及其文化意蕴.近两年来,笔者因研究广府文学,遂对广府文学所反映的广府风情(包括商业风情、饮食文化、礼仪习俗、岁时节庆、民间信仰、娱乐习尚、园林建筑等),进行了具体而微的发掘、梳理与初步研究,目的在于追寻广府文学的"广味",揭示其所蕴含的审美认识价值.
  • 摘要: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源远流长,女性文学家可谓代不乏人.至宋代,女性文学发展更为繁盛.据《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等文献统计,宋代有作品传世的女性约280人,传世作品约1197篇,其中诗约819首,词约240首,文约138篇.另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中国历代女性有集者汉魏六朝有33人,唐、五代有22人,而宋代有43人.虽然收入《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的女性不能全都冠以女诗人、女词人、女文学家之称,但也能反映出宋代女性中有不少人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进行了文学创作,姑且称这些有作品传世的女性为"作家".宋代女性作家虽然占当时人口的比例还不是很大,但与宋以前各代相比,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宋代李清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宋代女性作家数量众多,文学成就突出,地理分布较广,流动性较强,与文学家庭关系也更为密切,因而显示出新的时代特征.本文拟对宋代女性作家流布及特点进行研究.宋代女性作家的群体性特征表现在由传承关系形成的师徒性以及由空间分布不均而形成的地域性。宋代女性作家不仅在家庭内部进行唱酬应和,还走出间巷里中,有意识地培养女性弟子。宋室南渡之后,随着女性作家的流动与迁移,以临安为中心的江南一带成为女性作家最为集中的区域,这种分布格局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 摘要:辛克莱·刘易斯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创作的小说《阿罗史密斯》获得了1926年普利策文学奖.马丁·阿罗史密斯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从小酷爱医学,几经努力,终于成为一名细菌学专家.小说呈现了一个正直不阿、刻苦钻研、献身科学而又历经坎坷的医生形象.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阿罗史密斯的成长轨迹离不开地理空间的建构,地理作为一种叙事,对人物刻画、主题呈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文学作品既包含作者本人生活经历中的地理因素,也包括作者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地理因素."文学的地理批评主要是分析与研究具体作家与作品中地理因素的种种现实,即作为作家的人所生存的特定地理空间与作为艺术的作品所反映和创造的、具有虚拟性的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作者创作该作品时,正值美国殖民扩张时期,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作品构建了两个对立的地理空间:一个是主人公成长、学习的以美国为背景的西方文明空间,另外一个就是主人公实现其人生理想与价值的以西印度群岛的圣休伯特岛为背景的他者殖民空间.通过这两个空间的构建和对照,可以看到在后殖民语境下,通过后殖民这个视角,作者所要竭力刻画的是一个推行殖民医学的殖民医生的形象,而作品也时刻透露出"作者在创作中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帝国作家意识".
  • 摘要:本文从学科定位的高度,指出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化地理学的分支,也可以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文学地理学为文化地理学提供空间分析的必要内涵)。为此,本文对该学科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进而推展出该学科的八大研究主题。最后以作者本人正在从事的相关研究案例,对几项实践主题给予了具体例析。文学地理学的成果不仅要对文学研究有推进,还要能为地理学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甚至为丰富地理学的知识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地理学学者也应对文学有更多的理解,不仅把文学当作资源,还要对文学原理、文学意义、文学价值等重要问题有较好的认识,这样才能利用好文学资源,丰富地理学的研究。总之,文学与地理学应在会通之后实现双赢,而不是互相抢夺主导权。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在方向上也还有可以调整之处。
  • 摘要:地域、区域与地理本身是一组概念相近、意义较为模糊的词语.按《新编学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地域"是"具有很大面积的一块地方","区域"则是"地域范围或区域范围",而"地理"指"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民俗、风情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三者都指涉一定的空间存在,但空间范围的大小并不明确.实际上从"地理学"的角度而言,"地域"与"区域"涉及地理区划的问题.地球表层本是山脉绵延、河海相通的一种自然空间分布,并不存在"域"的界限.由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地理环境的需要,便按照一定的技术原则和价值标准,"将地域划分成若干区域,形成相应的地理单元",从而使地表系统产生出人为的"区划".“地理”是地域文学、区域文学与文学地理三者的契合点,地域文学与区域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又能被文学地理所统摄的子集。它们三者“都表现出空间的地方性,又表现出时间的时代性”,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影响地域文学发展的主要是“地域文化”,文学地域性的标志不仅仅是地方风俗画的展览,更是地域灵魂的书写;区域文学着重挖掘的是本区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区域文学的流变过程,以及区域文学在民族国家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文学地理的重心在于文学的地理学属性。
  • 摘要:文学地理学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不只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还可以研究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历史、文学的构成、文学的传播等问题.从前对于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文学史的研究以及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往往是从时间的角度进行的,而从空间角度进行的研究,明显存在严重的不足.空间当然不等同于地理,但与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地理空间存在很大关系,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之中.文学对于时间的把握往往可以体现出作家对于生命流逝的感受,而文学对于空间的认知,往往体现出作家对于生命存在形态的把握。从前的文学研究并不注重文学产生的地理环境、作家生活的地域环境、文学构成的空间形态和文学传播的区域优势,以致使中国文学研究存在严重的缺失,甚至影响文学理论中对文学来源、文学发生、文学产生问题的认识水平。
  • 摘要: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和"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诗创作关系研究",笔者比较多地去关注中国文学地理问题.本文主要对近十年笔者的个人研究进行回顾,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归纳和思考.在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微观当与宏观并重,相辅相成。微观研究,通常可以理解为文献的考辨、文本细读,而宏观研究则重视宏大叙事、理论探讨。所谓微观与宏观的区分也是相对的,它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位而确定的。例如,做中国文学理论史的探讨,某一朝代的文学思潮研究则是微观,作家研究更是微观了;做一个作家的研究,如李白研究是宏观,那么关注李白诗中的酒具就是微观的研究。其实,做微观研究的人,也是有宏观意识的;做宏观研究的人,也会以微观为立论的基础。本文所谓微观研究侧重个案分析,利用出土文献,充分挖掘传世文献的材料价值,并可以在材料可信的前提下进行合情理的推断,在名物考订中必须以文体为基础。宏观理论探讨,要在对立统一中求新求变,利用归纳法不断深化,以求得更包容的概念,提升理论思考层次,从本质上说明事物的性质。
  • 摘要:文学地理学研究在中国已有2560年的历史.这2560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片断言说阶段,第二是系统研究阶段,第三是学科建设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以文学地理学史上的三个标志性事件为依据:一是公元前544年的季札观乐,二是1905年刘师培发表《南北文学不同论》一文,三是2011年"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成立.中国在20世纪以前就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学地理思想,如果从学科之“学”的现代意义来讲,可以称之为“前文学地理学”,其潜在的理论体系和系列而丰富的、具有深刻理论内涵的批评概念都需要进一步去研究,这将有效地推动文学地理学和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从目前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世界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批评文献看,文学地理思想主要发端于中国。注重文学地理的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文学传统和民族特点,关于西方文学地理学的发端,要特别重视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等著作及其对中国文献的吸取、对中国学界讨论文学地理思想的反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在文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上得以成立的,这是无可争论的,要重视文化研究与当代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关系和意义。
  • 摘要:文学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文学景观可以分为虚拟性文学景观和实体性文学景观,实体性文学景观是指文学家在现实生活中留下的景观。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城市主要的特点包括:第一,“创意中心”通过发展创意产业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第二,“社会文化集群”通过连接不同的社会文化社区以打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加入创意城市网络之后,成员城市可以利用这个国际平台与其他城市分享经验、创造机遇,尤其是开展与创意经济和创意旅游相关的活动。创建文学之都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重视文学景观的重要影响力,加强对文学景观的整合开发,通过新媒体等新科技手段进行开发,并加强城市自身的写作教育氛围培育,充分发挥文学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现有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资源,才能打造好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学之都”。
  • 摘要:鼎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上是权力的象征,拥有九鼎意味着权力天授,是权力合法性的保证。而在汉朝以后,巨鼎又成为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祥瑞标志。秦始皇泅水捞鼎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发生于反秦情绪最为激烈、反秦活动最为活跃的洒水流域。当秦亡之后,此一事件成为秦朝不得天命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长久地流传于此一地区,成为测水流域普通百姓的集体记忆,这是画工将其图像化表达的最初的政治动力。因此,泅水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洒水捞鼎图像强调的是龙啮绳索、众工倒地等捞鼎失败的场景,而且有观看捞鼎的秦始皇等重要人物,这是泅水捞鼎的原始图像。当这一图像流播于数百里之外的南阳时,其意义开始发生变化。河南图像极其强调大桥的核心地位,并开始与其他典型图像如桥上车马出行、桥头建鼓、舞蹈、平索戏车及其他百戏场景混合在一起,支架、滑轮、叠涩的河岸等泅水流域非常重视并很常见的图像消失了。由此,政治性意味消退而演变为娱乐性事件,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图像表达。
  • 摘要: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后半叶由美国人类学界兴起的一种理论方法,其主要借助生态科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文化现象,对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的生成与变迁提供了强大的概念工具.文化生态学理论方法可以使走出传统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影响关系的单线思维模式,着眼特定区域文化发展的总体情形,从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诸结构要素关系入手,审视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的生成规律。
  • 摘要: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北方实际的霸主,在当时诸国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秦国参与诸侯国事务较晋国晚一些.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却一跃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最终统一了全国.秦晋地域接壤,晋国是春秋时期秦国交往最多的国家.秦国和晋国在不同领域、不同时间做出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成就,将两国的文化进行比较,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两国文化的特点,探寻文化发展的某些规律.秦文化和晋文化都是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以秦文化为例,就有秦族文化、秦国文化、秦朝文化等不同提法,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其所指时间、外延又互不相同。另外学者们也常常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秦文化和晋文化,主要指秦、晋两国的精神文化。因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文化同中有异,较为复杂,为眉目清晰,这里的晋文化主要指春秋时期的晋国文化。
  • 摘要:清代诗评家裘君弘在《西江诗话》卷三中曾感叹道:"西江诗在宋朝抑何盛也!"确乎如此.这可从宋代江西诗人数量及诗创作总量等来加以说明.宋代江西有作品传世的诗人共900人,诗创作总量为49505首.而据统计,《全宋诗》共辑录两宋诗人9000余人,收录诗作184977首(一说184990首),若加上后来订补的诗作,总量应在20万首左右.在宋代江西诗人队伍中还涌现出一批著名诗人活跃于宋代诗坛。其中,尤以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等最为突出,他们为探寻宋诗发展新路径做了积极探索,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 摘要:回族是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复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多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民族习性,自然不自然地受到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汉语也成了回族的语言.在逐步交融过程中,回族对于儒家文化持认同态度,并积极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恢复,更多的普通回族百姓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农耕传家的家族,也积极入仕,并教育子孙后代,进而形成许多诗书传家的回族文学家族.明清时期的回族文学家族,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积极入仕,重视科举制度,发展家族文学,表现出多重特点。通过梳理明清时期的回族文学家族,从家族的视角发现新的文学现象,可以更好地把握和了解回族文学,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的文学史。
  • 摘要:在唐朝与日本长达二百余年的友好交往中,唐朝文化从制度、礼仪、文字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全面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吕振羽先生说当时的‘旧本在实质上虽是奴隶制,形式上,却自一切制度以至服装,全部都仿效唐朝”。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教授说贞观二十年(646),“中国唐代帝国制度传人;一种独特的日本文明开始形成”。牛津大学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教授也说“当中国的军事力量在创建这个巨大帝国之时,中国的文化,他的文字和政治法律为环绕着中国东部形成的国家—新罗(朝鲜)、日本、渤海(满洲)和南诏(云南)采用。于是开始形成了在远东的中国世界,它在唐朝的军事力量衰弱之后还持续了很久”;日本“从六世纪起日益受中国文化影响,七世纪时,根据中国制度建立坚强的中央集权王国”。由仿效大国再到自我创新,对于日本这样当时尚处在社会发展低级形态的岛国,大概也是一条必由之路。直至今日,日本人善于学习、汲取他国经验也还是让人称道。唐代诗人与日本诗人、使节及僧人的来往,将两国的文化往来民间化、具体化,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了解和友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唐朝文明为基础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历程”。
  • 摘要:"伦理景观"是邹建军教授结合西方景观学和文学伦理学批评而提出的一个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由于很少有纯自然状态的景观或重建自然景观的外貌,"所有的景观都变为文化景观".一个景观之所以成为文化景观,除了它的自然属性,还有它的人文属性.文学景观是人文景观的一种,指的是同时具有人文属性和文学属性的可视性物体.而"伦理景观"作为文学地理学批评中常用的一个术语,特指"文学作品中由于人物与人物的伦理关系而产生的种种情景,如对于伦理冲突、伦理困惑、伦理困境、伦理纠葛的具体描写与刻画"."伦理景观"大多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比如大海、港湾、河流、山川、花园、广场等,所有这些可视性的景观因为与人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们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审美意义.在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作者构建了各种丰富多彩的伦理景观.在《喧哗与骚动》中,"栅栏"隐含了丰富的人文属性,不仅展现了人物的伦理困境以及人物之间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而且作为一种结构性因素推动叙事伦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伦理审美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