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大会组委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81条结果
  • 摘要:大数据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未来教育必须与时代同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本文提出"以视觉、造型、空间、创意、美感为核心的美术素养与21世纪技能相对应,通过学校美术教育,每一名青少年都可以获得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生存与交流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美术素养"的观点,并围绕如何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21世纪技能以立足于生活并对他们的社区与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开展深入的研讨.
  • 摘要:新兴的大数据与电子社交网站和网络图像库息息相关.年轻的上网者能够被多种方式描述,例如,网络儿童、专业消费者和数字精英.利用大数据社交网站,他们在线的创造性成就被同龄人和兴趣所驱使,他们的参与性、认知性和创造性在网络与同龄人之间随处可见.作者简单地回顾了一下美术教育者做过的关于在教室中使用社交网络和图片库的提案,包括作者自身在视频网站上使用短片与学生互动的作品.接下来作者提出如下观点:应学习青年人当下在网络中创造性成就,作为21世纪大数据时代下见多识广的一代,他们需要从美术教育中获取怎样的信息.作者最终通过描述大数据网站在美术教育中所持有的疑问,提供了作为创意资源和平台使用的考量.
  • 摘要:面对经济衰退,美国不断地检讨教育体系的本质与内涵.逐渐醒悟过度重视智能发展而忽视实作的统整训练反而造成学科分数与培训必备能力之间的落差与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寻求解决之道,STEM、STEAM、创客(Makerspace)、设计为本、大数据、科技媒体艺术等思潮一波波地冲击教育界.本文将探讨这些教育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发展有何意义?如何应变并落实艺术教育的本质?新一代的艺术教育必须正视“重要”或是“不重要”的盲点。知道技术而缺乏沟通的技巧、开创科学的契机却忽略人文素养,可能在短期内可以达到提升国民教育的素质、增加国家竞争力,但,长期下来,这种缺少美的熏陶与应用的教育无法达到深度融合学科的目的。科学科技、大数据的发展引领人们珍惜“实作”的可贵。也开启打破分科思维的元素,破除传统的“老师主导”教学,建立以“自发”、“自觉”为主的教学方向。从不停的脑力激荡里真实地感受运用整合知识的重要性。
  • 摘要:此次研究调查了初级中学艺术教育的集体倾向.为了完成这项研究,本人在地方和国家范围进行了2次调查,分别是1991年的东京和2012年的日本.论文着重讨论了实施艺术课程作为一项动态变量如何塑造课堂中的艺术教育.此外,论文还阐明了艺术教育中数据化增强的潜力将如何协助教师发展个性化的课程.
  • 摘要:本文将首先探讨数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定义,再梳理其课程论述,以初探数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并建立其发展机制.“数位性”为人类历史上标志当代文化特征的一个属性,使数位视觉文化蔚为视觉文化思潮在数位时代下的重要形貌,数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则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思潮的核心之一。事实上,艺术教育思潮的发展与科技的更替息息相关。揆诸人类历史文明的进展过程,殊异的科技使每一个历史阶段具现了不同的艺术与文化表征。当代数位科技的崛起改变了人类所处的视觉环境,也为艺术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对于艺术教育学门而言,数位科技呈现了多重面向的效应。在多重的效应之下,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数位时代也担负了多样任务,既需从创作教学的角度教授数位媒介以创制数位影像,又需厘清数位影像的观看机制,引导个体与之互动。数位科技以其对信息呈现及传递的力量,绵密地编织入当代社会个体的生活中,进而对人类的行为、思想等产生巨大影响。检视本文对数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梳理,可将之区别为两大脉络:第一大类为关切视觉文化氛围中,数位科技与个体之艺术相关主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如审美观点、观看经验、互动行为乃至全球化影响与文化认同等;第二大类为关切视觉文化氛围中,数位科技与艺术教学机制的相互关系,如于创作教学、设计教学、鉴赏教学、远距教学以及ICT科技的教学应用等。然而,前述数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探讨面向间,并非各自独立且泾渭分明的研究取径,而是具有密切的连动性,于进行学术研究或实务践履时,可依据目的、对象以及数位科技与艺术教育互动时的场域特质而有所调整,以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得于数位时代持续彰显。
  • 摘要:综合各类文献和数据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探讨了大数据、教育改革与国家发展性之间的关联.结合案例和文献深入思索了大数据背景下美术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 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培育学生创造力重要的原素。大数据为不同领域带来新的领域。在现阶段“大数据”对大专及大学的教育场域带来较大的启发。巨大且流动性的情境性、评论性、图像性、影像性及声音性等信息容量( Volume),为学生提供多样性(Variety)的信息并因此产生充足创作灵感的条件,持续优化的电子学习(E-learning)为学习产生快度(Velocity)而个别化的进度分析及实时的回馈,学生能在反思及修正中令学习更趋完善。 上述的论点部分属构思成分,可实行的部分仍未算普及,但时代演进的呼声,令改变从不间断地在社会中出现,让人们能以新思维看旧世界。虽然“大数据”引申不同技术性及个人私隐等问题,还有不少议题如:数据存贮管理模型、大数据智能计算、分析挖掘方法与算法、大数据隐私与安全,包括数据隐私保护、安全检测及加密解密等值得继续探讨的主题。但本文旨在尝试勾画出一幅模糊的未来图像,以大数据与美术教育的联系作初步的探讨及分析,让美术教育策划者、美术教师、研究者及文化工作者等产生更多关注,更期望能引起讨论,并持续对相关议题发表更多专业文章及研究,大数据于美术教育所产生的重要性及启发性有多大?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社会不同的生活空间也能察觉它的影响力。
  • 摘要:大数据与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带给了人类全新的视角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了美术教育形态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对当今大数据时代与新媒介语境的特征作了一定的认知,并反省与分析了相关概念的本义以及它的延伸性.通过阐述技术领域的界缘融合关系,进一步分析这个数据智能的网络时代给美术教育所带来的深度影响与思考.
  • 摘要:明确研究的线索和视角,对中国美术教育史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史研究线索和视角的不同理解就可以写出不同的中国美术教育史.21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开放的胸襟、世界性的视野和"拿来"的勇气,对来自西方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做出选择、调整、修改、扩充乃至在继承优秀的教育史研究方法下创造自己的多元视角和方法,将纵向线索(叙事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与横向视角(社会背景、美术学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贯穿于研究的始末,使之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史研究的范式.
  • 摘要:高等师范教育其独特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它与基础教育的密切关系,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贯通才能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本研究源于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一,中国画的价值尚未在教学中得到充分重视;其二,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本研究采用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现状的考察,进而对当今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 摘要: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美术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也是美术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基础知识,它的有效运用,直接影响课堂中教与学的效果.本文从全国中小学美术现场课评选活动中选取出同地同校中学一等奖的三位美术教师录像课,通过这三节录像课分析、与三位教师的访谈,对其进行学科教学知识及其运用的案例研究,从中发现三位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运用的主要特征,获得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运用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应重视优秀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运用案例研究的建议,以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针对美术师范生知识结构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存在较大距离的现状,基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及美术学科教育的现实需要,提出了美术教师教育的基本知识维度,并建构了"跨界·综合"的课程体系,以"向日葵结构"阐述了美术学科知识的有机综合及其逻辑关系,并探讨了有效的实践策.
  • 摘要:21世纪将会是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的社会.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艺术环境,教与学的发生得以更好地延展.本文围绕如何发挥数字环境的优势有效进行美术学习能力评价展开,对中国、美国美术课程标准中能力指标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评价案例的开发,以提供美术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 摘要:国家自上而下进行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带来了学校美术教学的重大变革,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人才培养"母机"的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积极应对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实践,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形成了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一、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二、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三、调整重要课程的组织结构,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这为培养新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
  • 摘要:图像主因型的视觉文化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具体情境,并以其强大的"文化同质化"功能使得民族文化个性存在被遮蔽的危险.如何应对这种文化境遇,建构现代具有文化自觉的视觉经验,是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时代新课题.因此,能否立足于视觉文化语境,以图像来表达、理解和阐述事物的文化形态,是美术教育"现代"与否的标志.在这里,以比较作为方法,用图像的方式呈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建构民族文化经验和观看方式的实践策略.
  • 摘要:在追求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教育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了衡量这个国家教师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面对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的变化,我国未来美术师范教育在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水平上,除了要加强学生参加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外,还面临着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当代美术教学课题的科研素养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培养美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方法上入手,通过对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开展的"教育实践Field研究"和"N*CAP"进行的参与式考察得出,在课题化教学模式和课余型培养模式下开展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理解、美术专业知识的应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提升美术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如何规范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质量,这对美术院校美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找准定位,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培养出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社会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的专业化人才.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北京市单亲与双亲家庭初中生关于"家"的主题绘画心理表征的异同,并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绘画活动与儿童心理面向间的关系,进而探寻艺术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Therapeutic Art Education)活动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笔者强调研究的应用性、探索性和描述性,选择了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所学校6个班级共211名初中生,其中23名单亲家庭学生.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定性数据——"学生画'家'作品、学生本人画'家'感受、研究者观察"与定量数据——"人格和家庭量表问卷"结合,避免之前相关研究过于偏重研究者对画面的主观概括,同时学生本人的文字表达弥补了定量研究的数据单一性问题.研究发现,单双亲家庭初中生的绘画表现在布局、动作、象征符号等方面具有异同性,画"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研究为笔者与中学班主任、美术、心理教师合作进行艺术治疗取向美术教育的后续研究得提供了可能性.
  • 摘要:本研究在于探究新移民家中的视觉文化对于青少年子女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及家中视觉文化学习经验对于艺术教育的启发与未来运用的可能性探看.因协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成为现今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探究这群就学人口日益增多的新移民青少年的双边文化认同发展与其视觉文化接触经验之间的关系愈趋重要.本研究采用多重个案研究法,透过观察、影像文件拍摄与访谈来进行资料搜集,受访者为新移民家庭中的东南亚裔母亲及青少年子女.家中的视觉文化具教育意涵,善用这些视觉文化,可以认识与学习到特定族群的传统、信仰、美学与艺术.能够了解新移民青少年的双边文化认同建构与家中视觉文化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不同文化族群间的沟通、尊重与欣赏.
  • 摘要:20世纪最后十几年的西方博物馆、美术馆在长期发展后,其公共教育经历了由追求公众参与数量到注重教育活动质量的变化过程.如今中国大陆进入了美术馆,尤其是地方中小型美术馆兴建的大潮期,在很短时间内就面临了公共美术教育"量"与"质"的双重问题.本文在借鉴西方美术馆教育发展经验之上,以位于长三角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中小型地方美术馆——张家港美术馆为例,简述了在成立的六年里她从团队讲解的单一教育活动到节日美术馆、移动美术馆、周末与假日儿童美术创意工作室、特殊人群服务等丰富多彩教育活动的发展过程,希望其中的成效与问题能对大陆中小型美术馆与教育相结合的观众拓展之路产生参考意义.
  • 摘要:高校美术学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要实现实践教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美术本科教学至关重要.随着高校美术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加快,充分利用地方企事业等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成为美术专业本科教育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 摘要: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教育密不可分.基于艺术衍生品的特点,需要艺术院校加强技术更新和创造,高等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尤其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工艺美术教学研究,使学生能够与艺术相通、和大师作品面对面、结合本土工艺美术品,提升教学品质.
  • 摘要:在科技发达的数字时代,海峡两岸的师生运用云端服务系统,进行书写艺术创作交流,合作研发一套具创意、美感和文化底蕴的数字字帖.这项新颖的创思,不但转化应用了传统书艺的精髓,也符合环保概念,发展出独特的校园绿文创,融合了书艺、设计和科技的应用.从美术教育的学术观点来看,正是一项结合艺术创作、研究与教学的创意行动,称为A-R-T行动研究,统整了四位作者自身的艺术创作(A)研究(R)教学(T)经验,也活用了网络合作学习的建构理论,成为新的云端共学策略,为书法艺术学习开创新局.后续研究将结合数媒设计与互动设计,研发新一代数媒互动教育字帖,让书法更加生动,让文化传承更富有生机,以寓教娱乐的学习方式来发扬传统文化.
  •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势必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新媒体所特有的组织性和开放性,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会促使人们在美术教育上更具有创新和思考能力。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分析了其新媒体使用现状,并从艺术传播的角度阐述了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以及基于其优势与弊端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在新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不断融合的今天,积极接纳新技术,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觉与视觉能力,培养学生更完善的人格这一目标,用新媒体技术带动学校美术教育,这是要一同努力前进的大方向。
  •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社会巨大的变革,慕课的出现带来教育的又一次变革.近乎零成本的现象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深层结构中,大量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不断涌现,数百万人得以享受近乎零边际成本的大学教育.对于公共美术教育而言,目的并不于培养专业的艺术家,其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学科体系尚不健全,多数学生也并不将美术教育列入重要范畴.慕课门槛低、成本低、大众化的特点可以说为公共美术教育带来了福音.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选择喜欢的课程去学习;学校可以低成本的开设慕课课程甚至推荐其他名校美术课程;美术教育资源进一步得以整合,师资力量在慕课平台上竞争学习进步.不禁发问:美术慕课课程能否代替传统公共教育教学体系?两者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对抗关系?还是相互依存、交融共生。
  • 摘要:艺术教育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之下逐步迎来了春天,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艺术教育中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公共美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刻不容缓.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指出公共美术教育培养模式优化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 摘要:美术馆教育是一种在美术馆自由开放的情境中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美术作品为主要媒介,通过展示、导览、解说、创作体验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直接体验美术作品的机会.换言之,美术馆教育帮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有效使用美术馆资源,帮助参观者学习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以及了解与美术作品相关的知识(如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等),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馆已是学校以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 摘要:结合作者在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的实际经验探讨当代艺术(实验艺术)在艺术类学科中的位置,探讨实验艺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及其特点.
  • 摘要:批评当下某些否定素描教学重要性的观念,指出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广义与狭义素描概念的分析,主张以更为广阔和综合的概念理解素描.
  • 摘要:InSEA国际艺术教育协会(InSEA)是一个非政府组织,附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InSEA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合法注册的非盈利组织,它的宗旨是倡导通过视觉艺术进行教育.InSEA的成员包括视觉艺术教育专业组织和学术机构,艺术教育研究人员,不同水准和类型的艺术教师,博物馆和社区教育者、艺术家、设计师和其他致力以倡导、互联与合作的方式促进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InSEA成员在讨论会和组织出版物中分享他们的实践和观点.这是一个强大的社区,新的观点、同行评审与合作都是可能发生的.成员经常利用组织全球规模的优势策划并实施联合国际项目.
  • 摘要:当下的视觉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转型的视觉文化.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日益重要,美术教育的内容和难度不断地增加,为了实现优化的美术课堂,对于教育者来说,如何完善自身的教育素养不容忽视,新的视野与新的课题需要教育者积极地迎接与挑战.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重点探讨视觉文化转型背景下美术教师的塑造,从中提出教师所必备的科研精神,充实文化修养,完善人格的条件.
  • 摘要:美术教育的覆盖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高校中,公共美术教育也体现在在校学生的身上.高校学生的行为、心理折射出他们的文化态度.美术教育的影响可以从校园文化中获得新的认知与理解.高校学生在成人之后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已经摆脱儿童时期用图像去表达自己所知所感了.但是笔者在实地考察当中发现,依然有学生在使用文字表达之余兼顾使用图案和图形进行涂鸦的情况.这些已经为数不多的绘画图案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意识.本文将主要是从美术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学生的绘画作品,通过调查取样以及数据统计,针对具体的样例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这些图式所隐含的心理意义.学生在高校的教室里涂鸦是因为找不到可以释放内心不安的渠道,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依然是要依靠学校的心理辅导部分加大力度,多加宣传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苦闷,疏导内心的惆怅情绪,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同时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由于各高校的条件不同,也许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和完备的心理辅导,而绘画是人的天性,人都有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本能,因此,可以利用好美术的途径去让学生能够释放积压在内心深处的不安或者烦恼。所以,提供涂鸦墙或者涂鸦板是一种途径,给想要涂鸦的学生提供用绘画解压的机会,让学生把想法和涂鸦的天性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由于破窗效应的影响,建议各高校应及时清理教室墙面和桌面,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可以加强惩罚措施,如果被发现在教室有乱涂乱画的情况,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做义工,帮助清理教室等。但是真正改善教室里的涂鸦情况还是需要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随意涂画的错误性和严重性。因此,通过图形进行分析以及利用绘画的方式疏导学生内心的问题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 摘要:20世纪末以来,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动漫、影视、歌舞等流行艺术,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网络和智能移动环境下,催生出现代御宅族及其宅文化而令世人注目.在这种大众娱乐文化的消费与被消费的火热情境中,一方面显示出美少女文化的重要影响力,另一方面则凸现相关的视觉艺术教育价值评估的缺失.本文从相关的视觉艺术教育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就当代东亚美少女文化与东亚动漫、MTV(音乐电视)等流行艺术形态的关联性切入进行分析,运用现象学、文化学和美学等理念,从道德取向、文化意识和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展开探讨和评估,提出学校内外的艺术教育都需要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这一新课题,继而对学生们应如何正确把握相关流行艺术形态及其审美趣味,实施鉴赏和创作,推导出应注重从亚文化环境中,引导青少年体验艺术的升华,逐步确立从通俗、中阶向追求经典化文化的创新教育观点.
  • 摘要:从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着眼观察中国传统艺术漆画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可能.结合教学经验和具体数据指出相关问题、不足,提出教学内容的数据化、模块化转化.
  • 摘要:艺术教育能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到所有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通过理解我们自身与他人的方式建立关系:用于建立社区的关系,不仅仅是少数人类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被扩大化的社区,一个能够充分了解我们地球母亲的社区。大数据时代给予我们互相联接的可能性和发展关系的机遇,不仅限于学校、社区和城镇,而是地球的各个角落。这就是艺术为生活的教育,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美好的也同样是必要的,艺术教育为了人们的生存而存在。这个世界能够通过艺术指导被拯救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不通过艺术那还有别的途径吗?显然传统祖先通过审美形式的优雅羽翼认识重要的价值、传统和信仰。难道还比不上先人的智慧吗?艺术提供了了解社会健全和文化健康必要的全面品质。通过艺术发展了对情感与方向上的统一,简而言之,艺术是被给予高雅且智慧的天赋和工具。如果这个世界不是由艺术来拯救,那还能依靠什么?为审美意义进行主题挖掘及创作艺术作品、表演和视觉文化,最终构建、形成和增强意义是艺术生活教育的首要策略。而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和他人,促进生活中更多智慧的、关爱的和有意义的行为。大数据时代下连接所有人的网络工具的发展给予人们在互联方面更多的可能性。建议要利用这些前所未有的互联工具培养人们的艺术生活。
  • 摘要: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它的建构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性,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差异也主要在于此.自然科学更注重客观的依据,而人文科学知识在建构方面则有一定的主观性,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诉求息息相关.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获得方式和知识本身的呈现方式都产生了改变.本文并非求证或推翻某一领域的经典准则,也就是说并非对知识本身进行考量,而是探讨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改变,导致的知识建构方式的改变,进而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方式、知识结构的功能或说是学习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建构矩阵型知识模块的理念.
  • 摘要:微信、微博等是普通大众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广泛使用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得以即时交换和无限重复转发分享.微信、微博既有集体性的活力感受,又能满足个性化的私密安全感,它们带给大众新鲜感和诱惑力,令社会进入了迷人的"微时代".本文试图观察和浅析"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生态,并指出如何辩证地看待"微时代"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由于美术实践与生俱来的手作性、不确定性、自由可变性、可持续性、与空间现场感的紧密结合性等特点,高校美术的教学仍然需要传统教学空间里真实情境的深度体验,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与个性发展.
  • 摘要:清末的美术教育改革与政治纠合在一起,改革的核心是从过去绘画的修身养性的"无用"转向"有用",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王国维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提出艺术审美"无用之用"说和美育实施的"古雅"说,是对近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全盘以西方科学理性为准绳的反叛.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美术教育与实用、效率结合起来,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平台,但背后的隐患也值得反省.近现代时期的美术教育的变化,主要集中点还是立足在从农耕时期的手工制造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带来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上的思考,价值中心点围绕着人和情感和制度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思考变得更为复杂,基于“云技术”和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不知不觉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个性化”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关键词,交往互动、灵活多变、高效率、低成本、集思广益、个性化服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特点。
  • 摘要:在美术教师培训中,情境营造对提高培训的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常见的美术教师培训情境有:热烈激情之境、优美艺术之境、轻松和谐之境、疑趣探究之境、雅肃学术之境、慎独自律之境等几种类型;营造美术教师培训情境的主要方法有:以语言描述来营造情境,以环境布置来营造情境,以现实模拟来营造情境,以案例呈现来营造情境等几种;营造美术教师培训情境,一要贴切形象,二要真情实感,三要立意深远,四要寓理其中.
  • 摘要:优质美术教师的培养,需要整合师范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经验,而传统的美术教育实习模式,割裂了理论与实践共生共存的一致性,不利于师范生完整教学经验的形成.本研究阐述了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并以阿维诺学院为例,探讨了课程与临床相互交织的美术教育实习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 摘要:视觉文化转型时代下工艺美术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关注点发生了变化,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随着视觉传达媒介的多元化和快速化,属于小众门类的工艺美术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工艺美术教育的受众有了拓展,通过对工艺美术创作材料特性的理解和分析,通过对工艺美术品实物触觉存在感的体验,通过能体现人文情怀的技术加工来缓解和弥补视觉文化时代下可能出现的虚拟化,人们可以深化审美体验,更好地满足审美需求.
  • 摘要: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批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了教育专业课程的缺失现象并探究其原因,指出培养目标模糊、与中小学缺乏联系、教育的专业性被忽视、非师范院校教育学力量薄弱、教师资格证书的不完善等是造成美术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课程缺失的重要原因.
  • 摘要:在这篇论文中,将广泛地探讨以艺术为基础和特征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通过艺术式思维与制作的一些固有问题.视觉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研究领域中,但是艺术思维与艺术制作过程却很少出现在研究报告中.然而它们是研究者能够利用的工具和手段,特别是用于研究的准备、数据与观念的整理、数据的解读和研究结果的汇报阶段.艺术被概念化,在研究中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认知手段成为能够协助研究者的工具.论文还囊括了一些对于怎样在思考过程中利用视觉资料的意见,用于向不同的受众分析以及汇报定性与定量的研究结果.
  • 摘要:教学对教师而言是日常的工作.教师置身于其中,也常木然于其中,惯例、惯性使得教学自然发生而未及多思.其实,教学的内涵是丰富的,从主体而言,有单主体(教师或学生)和双主体(教师和学生);从信息向度而言,有单向度(信息由教师流向学生)和双向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间互流).而在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教学关系中,重心是放在学生身上,还是放在教师所代表的学科和社会因素上,体现出不同的教育思想,也会引发不同性质的教学行为.本文探讨的正是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背景下,美术教学行为的相应特征和实施要点.任何行为都是具体的,但任何行为都是有价值基础和理论支撑的。就如我们种植一棵树,是具体的行为,但为什么种植这棵树,则可能是为了庇荫、收果、取材,或者是绿化环保。美术教学行为也是如此,美术教学行为是具体的,但其后也有着价值基础和理论支撑,而且不同价值基础和理论支撑会反过来影响具体的美术教学行为。学科本位或教师本位的美术教学其行为可能是单纯的听受、记忆、练习,而学生本位的美术教学行为则应该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多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做中学”,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意义和用途,并帮助学生学会编织知识的网络,通过关注个人体验,使得美术教学能够真正走心,以获得教学的实效。
  • 摘要:大数据时代让图像传播空前便捷,新的视觉文化要求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更新.将"讲"与"看"作为美术教育方法论做二元对立分析,力求揭示新探索、新更新的特点所在,让美术教育中的"学生本位"在新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的教学方法论支撑,进而指出,新目标对高等教育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带来的挑战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思考.
  • 摘要:为迎接21世纪的文化艺术时代,韩国以"文化昌盛"为现政府四大重要国政基调之一.并积极推进国民"幸福教育"的理想及让学生充分发挥"梦想"和"素质"的创意性教育的实现.韩国的学校教育目前正在推行以培养"Global创意性人才"为内涵的"2009年改正教育课程".借此韩国的美术教育学会也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如2007年于首尔成功举办世界美术教育大会亚洲分会,目前又正在筹备2017年将于大邱举行的世界美术教育大会(2017InSEA World Congress,Daegu Korea).本研究以大数据时代为研究视野,要考察2007年以来急速变化的韩国美术教育课程内容,探讨21世纪韩国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发展愿景.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一、韩国美术教育的现状;二、现行2009年改正课程中美术教育的变化;三、新范式的到来—2015年改正美术教育课程;四、论争与前瞻.
  • 摘要:绿活的"绿"是指对环境与文化的关怀与保护,"活"是指对生活与生命的感知与尊重.绿活艺术素养教育则是以教育方式促进全人艺术发展,并成为具有绿活情怀与绿活自觉的艺术爱好及创作者.本文先以生命、环境与文化共融之绿活艺术素养教育为议题,阐述借由提升绿活艺术素养可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的资本,同时以建构在地美学的绿活艺术素养教育与课程之理念与目标,鼓励台湾、香港、澳门及厦门地区的教师进行"游于艺、创于心"(在多元的艺术形式中进行创新的思维)的教学行动研究,借以提升学生文化关怀与创意的素养,协助文创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绿活艺术课程的实施依不同学校与地区而有不同的方式;但在不同的学校或地区,仍可以透过当地艺术、环境与生命议题的探讨,让教学者与学习者进行绿活议题的对话,以共同建立一种具有动感和创意的现代艺术理念.研究者从两岸四地的实地教学中,发现绿活艺术课程是具有多样性(polymorphous)与可变性(modifiable)的,且即使教学方法或活动设计不同,但师生经由学习、创作与创意经验分享,能逐渐展现出自我对绿活艺术教育的价值性(worthwhileness)、认知性(cognitiveness)与自愿性(voluntariness).整体绿活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具有内在的目的性(intrinsic aims)与意义性(significance),同时也让参与者有一种"游于艺、创于心"的成就感(achievement concept),成为"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欣赏者、支持者或专业者.绿活素养是未来文创的资本,也是未来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关键,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未来产业趋势和社会变迁的人才所需的必备能力.
  • 摘要:基于云技术和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必将推动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面貌在短短数年间已经出现了变化.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数字艺术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在专业内容上处于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和效果上更将呈现出独特的变化,视觉艺术作品作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它离不开专业的美术教育,而美术教育新的空间拓展也有赖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环境所提供的氛围熏陶、材质铺垫、价值认同和审美启迪的升华.
  • 摘要: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平台,网络音频、视频、图像、数字和一些交互公共平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数据信息爆炸时代已经到来,所有的人都在制造和创造数据,同时也在分享这些数据带来的各种信息.大数据革命也将高校艺术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和境遇中.本文将从数据的意义和大数据时代特征、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具有人文素养的核心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与实施途径、课程模块与内涵整合、教师角色与学习方式、个性化教育与精准评价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动国内其他艺术高校的加速改革,众创大数据时代新型高校艺术教育平台和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 摘要:跨学科学习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科技与文化思潮,作为本属于跨学科性质的美术教师教育,无疑更应加强跨学科学习的广度.然而,如果无限制地增设课程,就会带来让学生感到"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有学到"的风险.这意味着在技能性的课程设置上,不能每门课都是蜻蜓点水,而应有恰到好处的课时安排,必须遵循"宽视野,精筛选"的原则,保障学生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体验,并让学生建立起优化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种结构的总特征则是"多能一专".
  • 摘要:尽管建国以来"德、智、体、美、劳"就已作为五字教育方针加以提倡,但美术课与语、数、外等主课在课时安排、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反差说明,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课程仍是边缘的"小三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首届和第二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词中先后提到了"创造力"和"创新".某种程度而言,这可视作对"美术无用"论的有力回应.然而"创造力"、"创新"带来的"美术有用"是最重要的美术之用吗?从教育的目的考量,此"用"仍属功利的美术之用,是"有用之用",而美术的最高育人价值正是她的"无用之用".从中国哲学中"有用"与"无用"的角度再谈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育入价值,提出要立德树人,强化综合育人意识。
  • 摘要:海峡两岸四位大学美术老师统整自身的艺术创作(A)研究(R)教学(T)经验,一起合作进行A-R-T行动研究,以人文关怀为教育理念,研发一套以图形创意为主轴的艺术创意人才培育课程,搭配创意学习单,引领学生创造思考、强化美感经验、运用后设认知深化思维,除了发展师生的图文设计才华,同时也鼓励能探索生命意义和活用于生活艺术.最后将整个课程发展和创作经验,编制成艺志,记录了一步一脚印的学习历程,而这份融合创作、教学与研究历程的艺志,展现A-R-T行动研究精神,同时也是师生脑力激荡、两岸互动交流的共同笔记.
  • 摘要:安德森教授首次提出"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思想,分析"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美术教育历史的发展阶段,阐释了"为生活而艺术"作为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理论",在学科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基础上增加了视觉文化、创造性和新兴科技,以学生自身生活与体验为中心,以主题教学为策略,力图用美术教育来拓展学生对生活、对社会、世界的理解.在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上,介绍了艺术为基础的教育研究对于传统教育研究的突破,对艺术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与范例.
  • 摘要:本研究以笔者注册的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狄智奋微教学"和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学、美术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其辅助教学的基本方式、策略、成效分析与反思展望.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信息推送的方法与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建立教学评价的多元立体模式,评价主体从教师、学生,扩展为包括该公众号所有受众的社会群体,实现跨地域社会参与评价,使学校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为传统方式的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并给新的教学模式带来更多的研究思考.
  • 摘要:本文关注当代德国高等美术教师教育的两阶段(two-phase model)课程模式下,如何发展建构学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体系.并以此为契机,为我国未来高等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德国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课程组织体系、课程具体设置进行分类研究,并以德国北威州明斯特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式个案为例,试图找出典型范式,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 摘要:本研究是关于职前美术教师教育的研究.为顺应时代及美术科学的发展,当前高师院校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新媒体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及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的媒体素养.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发现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课程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课程为改革试点,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形式、作业要求、评价方法等内容的改革及教学实践,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鉴赏、教学设计及评价等多方面能力,促进师范生媒体素养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本研究成果为我国美术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值得参照的经验,为推进高师院校新媒体艺术课程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 摘要:大数据时代,由新媒体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迅速推广,中国文化产业的"文化转变"过程,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或"中国设计",动漫形式作为新媒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是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大内容,是创造兆亿经济产业的主体之一.因此,动漫美学教育的综合知识重构成为创意产业教育必需跟进的内容.动漫创意审美教育具备引导及影响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因为创业者要面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做出正面贡献,闽台高校应该肩负起以传播中华文化审美教育为创业导向的社会责任.
  • 摘要:博客作为师生交互平台以及撰写反思日志的工具,其价值和功效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者所关注.本研究旨在对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期间的博客应用状况进行剖析.研究以某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2007级至2011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博客为样本,总结了通过博客作为工具介入美术教育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增加师生交互深度,完善写作的激励机制,构建多种交互平台联动的必要性,以及全方位优化美术教育实习在线环境的建议.
  •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法,借助老照片的视觉符码和参与者的访谈,建构一个挪威家庭1902-1912年在上海的生活叙事,从中了解到东西文化交会的情况,探讨老照片叙事和视觉文化的关系.挪威Koren家庭因爸爸是国际航线的船长,于1902年带着太太和二岁的女儿到上海居住,直至女儿12岁小学毕业返回挪威读寄宿中学,共有十年的上海生活.在上海有快乐的回忆,有异质文化的冲击,也有不能回首的难过.
  • 摘要: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命题通过具体空间和产业的方式将科技与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宽松的文化环境、艺术氛围在此不可或缺.科技创新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度交叉、融合,创新、创意是其关键内容.科技创新中心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美术教育应改变教育组织方式,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实践和问题导向.
  • 摘要:我国校外美术教育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面广,已发展为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美术教育主体.校外美术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教学重视个性,办学追求规模,提供了更多教育的选择性,拓展了人的美术发展空间,促进了美术学科建设.应整体规划,合理引导,理性定位,特色发展,切实加强对校外美术教育的研究.
  • 摘要:近年来,新兴的社区公共美术在坊间如雨后春笋似地出现,经2008年雪兰莪州沙沙兰国际艺术节的首办后,接下来的槟城乔治市艺术节以及各地争相举办的社区艺术节、嘉年华、艺术节等艺术活动,不但掀起了风潮,更让更多国内外艺术家能在公共场所公开性的创作与展示作品.因此,本文就这艺术活动潮流开展的背景下,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能否透过艺术家的各种艺术作品,或通过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社区培养出"人人都能像艺术家一般的思考",成为一个具备问题意识且拥有社会关怀新生代的教育目标。
  •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视觉文化的转型、艺术美学的转向、学习观点的变迁背景下,国际艺术教育思潮中出现了社会取向艺术教育的观点.社会取向艺术教育的提倡,使得艺术博物馆教育课程不论在作品主题的选择或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融入了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多元文化、社会议题等方面的讨论.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后博物馆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下,社区艺术博物馆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以下议题:第一,注重认同议题.第二,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第三,关注多元文化议题.
  • 摘要:笔者于2012年6月开展了"流动艺术"项目,也称为"博物馆中的美术课",即带儿童和家长一起定期(频率为1月1次或2次)参观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参观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其一,儿童持有调查表有目的的自由参观;其二,教师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现场赏析3-5幅艺术品;其三,儿童现场创作一幅与欣赏相对应的作品.这种以亲子形式现场参观并创作艺术作品的形式,不仅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创作表现力等,而且还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使儿童和家长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均得到提高.所以,迄今为止"流动艺术"项目已经流进千家万户,流入无数中国儿童的心田.
  •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美术馆教育形式已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形式,正在进行全新的尝试与探索,从现场的互动教学拓展至网络在线教学和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提高了美术馆教育的广泛性、开放性和自由度,丰富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接受美术馆的教育,将美术馆作为终生教育的场所.
  • 摘要:传统的书法教育方式以"法度"为中心,以唐楷为基础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笔法、章法、墨法与结字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起点高,缺乏趣味性,需要对汉字有一定的认知水准,这往往是非中国人士无法具备的先决条件.所以本文将列举外籍人士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尝试探讨如何拓宽教育思路以优化针对外籍人士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定位学习中国文化精髓的有效捷径.
  • 摘要:现在大多数的社区都有着个人经营的画室,很多该社区的孩子都会在这样的画室里学习绘画.社区美术课堂与一般学校的美术教育不同,其中的学员多来居住于同一社区范围内.受教育程度,文化环境大致相同.而社区的美术课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应该走出去,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了解社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借由自己在上海市新场古镇附近的画室进行了两次实验性课程,研究学生在两种课程模式下绘画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当地社区历史文化的接受程度,并小结.
  • 摘要:美术馆是以全民为对象,以终身教育为范畴,兼具多种功能的公共艺术文化教育机构.教育是美术馆最有价值的工作.美术馆的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它普及美的观念,引导人们自发接近艺术、了解艺术、享受艺术.
  • 摘要:通过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教学经验来思考实验艺术教学不同于传统艺术教育之处.指出实验艺术教育要在尊重暂时性、不确定性的大前提下,建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学理和技术要求.
  • 摘要:探讨了当代艺术教学的三个阶段.分析传统素描教学和当代艺术创作要求下的素描教学的异同.通过具体教学步骤来说明当代素描教学的主要特色和过程.
  • 摘要: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为案例,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工作报告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中国美术学院在21世纪的变革动向,再通过与同时期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检索进行横向比对,考察变革的外部关系,以此聚焦中国美术学院在21世纪教育变革的轨迹,形成对美术学院教育变革的深入认识.
  • 摘要:视觉艺术的根本问题是视觉方式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观看".而当前高等美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上的主要问题就是观看欲求、观看方式和观看能力等最基础和最本质的视觉方式层面的问题,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学行为中对学生的视觉方式和观看能力进行引导和重构,让高等美术基础素质培养回归一种符合美术专业规律和本质要求的正确轨道,培育一种健康完善的美术基础素质,发掘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整个高等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
  • 摘要:从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教育改革运动起,到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完善,已渐趋成熟.但还是免不了进入"瓶颈"时期.需要回顾与反思,在信息时代不断冲击传统思维模式的时代,应该发扬微格教学发展史上的优点,弥补在徘徊期的不足.如今,微格教学需要创新,高师美术微格教学更需要创新,需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开辟一条属于美术微格教学的自己的崭新的道路.美术微格教学应结合微格教学和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做到以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走适合美术微格教学发展的道路和注重评价环节。
  •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后现代课程理念对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能,探讨后现代课程观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些重要启示,以期对当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通才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所启发.要扩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延,加强艺术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丰富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关注艺术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联,保持本土文化的同时,要使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渗透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摘要:先秦儒家典籍《孟子·离娄下》云:"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做学问从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本文将从"由博返约"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当代解读和研究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以高等艺术学院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方向为出发点,诠释和探讨艺术教育中博与约的关系及其蕴含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以期为当下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实践提供思路与方法.
  • 摘要:当今社会,跨学科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学科与美术教育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现在,人类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思维方式,并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对于美术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创新也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跨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所高等院校跨学科改革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实验室或工作室课程群模式,以适应中国当下美术教育交叉学科融合的诉求,并探讨实验室或工作室课程模式在跨学科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 摘要: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我国的美术馆馆方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教育使命和教育优势.近年来,美术馆馆方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形式,努力为广大观众奉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美术馆教育所关注的艺术形态也从常见的美术类别发展到其他方面,包括书法艺术.面向社会公众的书法教育,在中国美术馆已经悄然成为一个新兴的拓展方向.本文结合中国美术馆近年来在书法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特别是荣获2013-201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的"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书法教育系列活动,阐述美术馆书法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探讨拓展美术馆书法教育新空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思考已有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方向.
  • 摘要:中国的陶艺和陶艺教育如何体现当代性、如何准确定位是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在现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下,机遇和挑战使陶艺面临很多的机会和挑战.不抛弃传统,但又不死守传统,在当代艺术的观念中找到契机,不落后于其他艺术学科而与之共同发展,但又要不愧于中国陶瓷大国的美誉,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文章重点通过国内两大主流教育群体的现状以及国内各个高等院校之间的教育状况,看到了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提出了未来陶艺教育的方向.把当代陶艺语言实践作为观念作用于现实中去,这是当代陶艺现代主义观念的扩展延伸,用经验方式实现审美为当代陶艺发展提供可行性与目的性,同时也表现出当代感和第三领域美。如果传统经验把陶艺作品设定在社会需求上(如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而新经验主义把陶艺品质设定在一种直觉和风格化的心理空间,这种心理空间的结构为艺术审美的目的提供了广泛的可行性。它把陶艺品质渗透在表述形态中,这种目的性使人们并不介意它与传统经验或当代主义的异同,而这赋予了陶艺以当代特征。
  • 摘要:论文针对高师院校美术学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的滞后、不合理的部分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提出背景式联动、伴随式联动、交错式联动、影子式联动等形式实现理论课程与技法课程联动;技法课程则运用坐标定位、点状勾连、块状嵌合、嫁接升华等形式与理论课程实现联动打破传统的技法类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技法和理论课程的有机整合.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空气和水的污染,栖息地的日益破坏,人类正在经历着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在这个迫在眉睫,亟待敲响警钟的危机中,艺术正在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融入与渗透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对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应是一个长期实践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艺术系伊迪教授的课程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生态艺术教育课程构建的起因、理论基础、目的、内容和评价标准等,通过跨学科的实践教学表明,生态艺术教育给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方法,在认知、实证主义的科学教育方法中,用一个更加有创意、情感和感官艺术教育的方法来平衡传统的学科基础.因此,通过生态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意识、开拓眼界、触动心灵,在培养学生环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摘要:基于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对美术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的反思,提出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美术教育策略研究的设想,对"海洋文化"特色的反思、理解、再认、开发和利用,冀望促进学生理解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创作主体意识和文化底蕴,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并树立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爱护地球的责任感.理解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摘要:在阐述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美术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殊内涵:第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价值包括传承与创新本民族文化;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具有审美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双重功能;第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课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构建少数民族美术课程文化;第二,教师应具备多元的文化知识;第三,课程实施强调少数民族美术课程的情境性与体验性;第四,通过校本课程充分开发少数民族独特文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