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1-11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51条结果
  • 摘要: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由北京大学主办的论坛,一直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省市领导及业界精英的重视和支持,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提供了沟通与学习的广阔平台,推动了文化产业重大政策和产业实践的发展。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文化的力量:文化市场与改革红利”为主题,通过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社会设计与公共创意,来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市场体系。在业界与学界的各位专家探讨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基础上,这次论坛必将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和贡献,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继续共享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这个交流平台,为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环境贡献力量。
  •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消费驱动型产业,其健康发展取决于文化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作者指出,应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增强文化市场的动力,释放文化创意产业改革红利,彰显文化市场魅力,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氛围,挖掘文化市场的潜力,扩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并形成文化市场合力,协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摘要:搞文化体制改革的新任务是什么?核心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明确提出强国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叫人才强国,一个叫文化强国,像经济、科技、军事都没提,这些值得思考。在文化强国方面很有信心,也很有把握。为了实现这个就要加快改革,完善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体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到全国整个改革的目标是一样的,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为什么把题目临时改为“用改革释放文化的力量”。
  • 摘要:三好,第一个是由企业家主导的。由企业家主导的企业有这些特点,第一,追求事业和金钱的统一。所以他要把事业做好,钱自然就有了,所以他不差钱,你只要做好事情就不差钱,大家都知道,现在只要做好一个企业,就算自己不上市也可以卖给别的公司,你是不差钱的。第二,重视企业的未来。就是说你要重视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第三,注重创新,特别是重视比其他的同行企业做得更好。第四,重视人才,特别是重视聘请在各个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才。第五,把资源用在主要业务上。只要赚到钱赶快投入公司的业务,而不是把钱到处买房子或者到处投资股票。换句话说真正的企业家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养到老的时候舍不得卖掉,这就是企业家主导的企业。企业家主导的企业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有长期性。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数字出版发展三阶段,阐述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建议设立专职机构,同时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带动,并加强版权保护等。
  • 摘要:文章介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阐述了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科技融合,并就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转型的三大领域,即传统制造业、ICT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意城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摘要: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可以得到以下促进数字文化消费的具体举措:第一,以增加用户黏性作为数字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第二,将面向30-35岁年龄人群的业务作为文化消费相关企业的主要盈利业务;第三,除了进行休闲娱乐方面的文化产品设计之外,数字文化消费企业还可以将产品设计在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等领域去发展,因为网民对网络文化消费的目的主要在于休闲娱乐、获取知识、信息收集3个方面,3项消费目前分别占比67.76%、62.2%、61.24%。
  • 摘要:作者认为接下来会有3种主要娱乐方向,一种是电影,一种是电视,第三种是专门为互联网做的内容。专门为互联网做的内容不再是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上放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而是专门为互联网做的脱口秀、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等,至少是跟原来的两种形式齐头并进、三足鼎立,甚至会超过原来的两种形式。相对来说,那种在电影院里给毫无选择的观众放电影的方式已经结束了,现在制片厂要把权力交给消费者—原来你说我的导演是谁谁,他们是天才,他们创造的内容就有人看;但是未来越来越多的是消费者点映:我要求这样的内容,我要求拍一个由凯文·史派西主演的讲白宫勾心斗角的电影—这是正在发展的未来。
  • 摘要:文章阐明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成果显著,且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取得显著增长,同时各类社会资本也积极投入文化产业。作者探索建立了文化产业融资风险保障机制,其资本市场融资正逐步成熟。
  • 摘要:建立了CVC平台,平台名称为“文化创意投融资价值投资平台”,为了方便,做了一个LOGO—"CVC"。第一个C是文化,第二个C是创意还有价值。这个平台能够很直观地看各种资源整合,以“价值评估”为核心,了解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物流的4个生产要素的流通和相互作用。在向勇老师和邓老师指导下平台开发,做了评估系统设计、软件平台搭建,在2012年以后开始做应用测试,今年开始运营与升级。
  • 摘要:解决大众化问题首先就是怎么评价艺术品,现在要推动梅罗中国书画指数,现在推的主要是西洋画和中国画,这个指数是来自于市场,通过市场产生数据,这样通过定期指数的发布,让普通老百姓可以跟着买。另外还有刚才提到的移动化,因为移动互联网任何商业模式离开移动就不好做了,要做成让书画、让中国艺术品能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展示和交易,甚至欣赏、观赏的这么一个平台。以前有网上拍卖,网上拍卖在PC端,现在向移动端发展。
  • 摘要:文化产业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最终要解决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的实际,文化产业的跨界首先要跨出校门,跨到业界的第一线,包括中国广大的农村都是做好文化产业这个学科建设、学习研究、科学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已经讨论好多年了,但是决定这个题目最后的结论不是现在,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以后,因为学科建设不可能10年就搞起来。讲乡村调查的故事,原因在于让大家能够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具备基本能力的素质培养。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调整专业的定位。从现在所有看到的成功的文化产业的领袖几乎没有是文化产业科班出来的,道理很简单,文化产业培养的是基础,基本的素养,而不是真正的学完了以后马上就能够解决这个产业的实际问题。最后,文化产业学科如果想发展起来当然靠人才,而人才很重要方面就是师资力量。现在许多教文化产业的人实际上对自己教的专业情况并不清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脱离实际的,借此向教育界人士呼吁,文化产业教育真正应该走出校园,走进业界,坚持在基层,不管是演艺、动漫、广播、基层的社区和基层的农村。
  • 摘要:文章介绍了飞亚达的发展历程,阐明创新是飞亚达成长的核心动力,同时阐述了飞亚达营销思路的变化,并就飞亚达的发展愿景进行了探讨。
  • 摘要:文章指出纸风车剧团改变了观众对儿童剧看法,同时阐述了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阐明其回应了多元文化,并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每个地方的小孩都能够看到艺术。台湾的表演艺术没有当局补助难以生存,但大家从没想到表演艺术行动能在政策之外发生,靠群众力量完成,成就于群众之间,从儿童剧的舞台走出去、到广场、深入台湾社区,这个小额捐款已经变成全民爱乡运动,通过将表演艺术带到台湾所有地方、献给所有观众,吸引他们走进剧场。
  • 摘要:宜兰位于台湾的东北部,大概两千多平方公里,全县有12个乡镇,其中有10个乡镇人口数5万人以下,但是在2009年他们决定要把“创意城乡”这个理念落实到整个乡镇的规划里面。宜兰离台北大概开车一个小时,如果从中正机场开车大概一个半小时。宜兰良善的人,还有宜兰的风光,希望游客能深度的游览。宜兰一直想它未来该怎么做,所以宜兰推出一个想象,宜兰是一个友善的城市、创意的城市、生态的城市,最后希望让住在宜兰的人觉得很幸福,让到宜兰旅游的人觉得宜兰很创意,是一个创意的城乡。宜兰打造创意城乡走了很长的路,是长达二十几年的漫长的路,这条路从它有意地去保护环境开始,用文化立县,做社区的总体营造,产生了很多宜兰地景、地标,长期去保护这些自然的原貌,最后他们想象怎么样创造经济的收益。其实就是要把宜兰的观光客大量的或者有一个规划的状况下导入,所以希望用宜兰是一座博物馆的概念来规划2千多平方公里这么大一个面积。所以这条创意城乡的道路其实就定位在宜兰是一座博物馆来推动宜兰观光产业的发展。
  • 摘要:到底三山是讲什么样文化内涵,是不是要长期经营,如果变成一个品牌,这是文化使命的部分,钱从哪里来,有保险、银行、证券和基金,这是要做探索的部分,包括文化应用和文化展览交易。文化应用展览里有很多的衍生品开发、艺术品授权,包括展览交易部分在进行探索,以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文化传播需要10年时间或者更长期,更需要企业家精神,要有长久经营的决心和毅力。文化没有金融支持很难走下去,不能只卖艺术品,咱们说文化,我国内有很多很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企业化、产业化怎么做?探索这个事情,有展览部分会带动这个平台产生效应,包括互联网思维也会有,如果利用微信平台更广泛地向群众散播,文化力量也会更加强大。
  • 摘要:文化产业专业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通常不是现代产业学科培养出来的,为了解决困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开放性特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文化产业人才分层次、分类培养。首先,所谓分层次,指的是应坚持文化产业的本科阶段培养与硕士、博士阶段培养的差异性。其次,亟需改革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必须为学生们创造走进企业和市场的条件。第三,要坚持差异化培养,理清博与专的关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第四,文化产业专业需要深入到国民素养教育中。总之,文化产业需要用实际成绩来谋求学科的合法性。学科的焦虑和归属感不明来自于学科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不必过分在意。反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强问题意识、明确应用导向,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包括培养方案、案例库、数据库的建设等等。需要在坚持开放性的基础上摸索专业的规律。
  • 摘要:文化这概念,和人才培养直接相关。文化是高度的精神聚合,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场里,文化产业和文化人才培养等等才不会走偏。有些学校招了七八年的本科,因为文化产业既是国家倡导又似乎冠冕堂皇。但是,文化产业关乎人精神文化高端的聚合,参与的人员,无论是管理、哲学、文学还是广电、艺术、法律,都应该真正切合并和这个文化尊贵性相结合,应该具备这样的认知,而不是功利性的。文化有三个东西很重要,第一文化观念、第二文化制度、第三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三十年前开始文化观念转变了,紧接着走向市场化。文化就是一个与制度性的建设很匹配的东西,所以人们大张旗鼓来畅谈这样的东西。观念转变以后,文化似乎很虚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但文化最重要的是关乎人的精神,是人精神文化生活非常理想的追求。梁思成绝对是一个创意人才,始终有独特的意念,但是在不恰当的时代和观念底下遭到了钳制。这个故事带出来的启示就是,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背景和环境很重要。
  • 摘要:在长期的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中,确实看到艺术融合的大趋势。上海戏剧学院很早做了一些探索,把传统艺术和新媒体结合起来的探索,但是在实际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在学科设置方面,必须坚持交融性和跨界性,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培养体系存在阻隔相通学科之间联系的弊端。其次,文化产业专业的生源方面,目前的困境是学生通常功利性较强而艺术热情不足,因而文化产业和艺术管理的从业人员应该成为重要生源。再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遵循不同院校的特色进行分层次培养,警惕全国院校走向模式化、单一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 摘要:文化产业确实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性,也体现了高校要服务于社会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这个专业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科分类;其次,是培养定位;再次,师资力量的短板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文化产业专业的发展,应该厘清学科定位、整合师资、完善课程,寻找相应的社会资源和硬件配备;应该放稳脚步,谋求文化与产业并重,文学门、历史学门、艺术学门与经济学门和管理学门相互补充,这才有利于这个学科沉淀。
  • 摘要:文章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总体状况,阐述了韩国漫画产业发展状况。韩国漫画产品出口形态有成品出口、授权、OEM、技术服务等类型,其中授权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于2009年成品出口位居第一,物业和技术服务比重相对较少,出口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包括海外展销会,海外流动企业,在线海外销售和海外法人,后者包括国内代理和海外代理,其中海外流动企业和国内代理是较大的两种方式。
  • 摘要:文章介绍了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探讨了其市场经济的权益问题、捐赠或退税制度以及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等,并就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阐明实现了传统媒体从靠广告到靠内容的转变,建议将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文化产业。
  • 摘要:一提到文化产业,似乎体制或政策总是限制着它的红利的发生。毕竟,作为一种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虚拟经济的代表产业,同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属性,又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既具有传统产业的实体属性,又具有新的虚拟属性。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和业界都亟需一种适合于文化产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新思维,从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切入,探讨了文化产业本身的虚拟性与其物质载体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四维空间。
  • 摘要: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国际版权贸易环境产生了很多新变化,同时也给中国的版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比了中美版权贸易在发展状况、贸易竞争力、市场环境、保护政策、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版权贸易健康发展的战略对策:培养高素质的版权贸易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缓解政府压力;建立符台国际惯例与规则的版权保护制度等。
  • 摘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中,文化品牌是重要的一环。文化品牌以其强大的衍生与溢价能力为文化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并以不断创新的文化体验与梦想开发为文化产业注入灵魂。但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文化品牌建设遭遇了"反文化"化的危机,因此,文化品牌的创造者、所有者、建设者、传播者和消费者要一起努力,加强社会责任感,开拓传播渠道,加大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传播正面价值观,树立真正的品牌意识,建立忠诚的消费信仰,来保护发展与建设中的中国文化品牌。
  • 摘要:本文从文化产业命题审视乌镇戏剧节所体现的旅游产业和戏剧节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乌镇如何利用在地文化资源,转换成可供戏剧节使用的,同时也是文化旅游所不可或缺的资源,并以专业化的商业服务精神训练有素地完成各种行政细节,更专业的部分外包给戏剧业内人士完成.同时,本文还将关注乌镇戏剧节的艺术内容,是否对乌镇的旅游文化有所提升.在探讨乌镇将节庆与旅游产业"互溢",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本文也将探讨乌镇的旅游产业对戏剧节的公共文化性、艺术普及带来的阻碍,及文化公共性在戏剧节中的缺失.这可以看作是戏剧节盈利模式的必然结果,但"只有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使乌镇戏剧节缺少了关于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认同感.从长远看,这也会对整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快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个精神,这一届的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文化的力量:文化市场与改革红利”作为主题,以推进对于文化创意时代和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思考,并深入地探索如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 摘要:版权可以给文化带来发展繁荣的巨大活力,版权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贡献。实现版权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量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国家要高度重视,其次,国家各个文化执法部门需要履行职责,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再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转变生产方式,最后,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
  • 摘要:当前首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增效的特征日益明显,在政策引导和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新兴业态的培育引导,坚持从产业发展中要质量、要效益,坚持走融合性、内涵性、集约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激发首都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聚焦深化文化改革,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要素市场的培育,深化人才体系的建设,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建议:着力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着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建设文化要素市场;着力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着力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等。
  • 摘要:《爸爸!我们去哪儿?》开启了真人秀的新时代,为人们带来欢笑,也同时为人们带来感动,也会令人们思考,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获得了成功的结果。据说,中国版节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注重文化背景和文化教育的环境,个人认为中国制作方恰当地做好了本土化。其实受众们想要看的不仅是宏大的景观,其实也可能想看来自爸爸的温暖,要注重父子关系间的爱,最后中国也拿出了本土化的适合自己国情的一个新的节目。世界上并没有从零开始的创作,综艺节目也是,中国通过与韩国的文化交流吸取了一些长时间的挫折和代价而获得的教训,中国的明天又会引发出新的创意。
  • 摘要:文章介绍了历史、艺术与数字科技结合,阐述了表演艺术与科技结合,同时论述了3D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阐明新媒体科技重新定义“黄金时间”,并就三网融合下的移动营销与潜在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文章介绍了介质与媒介的分流化,阐明生活方式引领传播内容的迁移、商业生态的建构,并探讨了宏大网络名词背后所阐释的变革意义。
  • 摘要:互联网来了之后引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媒体,原本在传统媒体的时代,所有的内容是由媒介产生的,消费者将媒介视为一个纯粹需求的事物,但是到了今天自媒体的时代,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拉平了,消费者除了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创造信息、创造内容,这就是一个变化。挖掘今天作为消费者关心的几类话题,一个是从百度的用户需求数据;另一个是根据站内一些过往用户的观影行为,并将用户的讨论点结合,从而进行旅游细分市场。了解国内需求:消费者最想去哪些城市,消费者最想在这些城市看到什么。把这些需求挖出来,因为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作为媒体、作为平台需要提供内容给消费者。
  • 摘要:移动现在跟以前相比到底消费行为有什么不同:当你整个预定行为从PC走向移动的时候,你不会再花很长的时间;在PC端的时候,大多数的OTA所做的事情偏重于它作为一个工具本身的功能性,而到了移动端之后,消费者希望在一个移动终端处理多种问题—可以看看机票、可以看看酒店、可以看门票、看打车和租车,他希望在一个终端符合他多种用户行为,就是从以前工具性的需求变成了价值型的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艺龙本身也制定了以“移动酒店战略”为最大核心的策略。
  • 摘要:第一步要实现利益共同体,要实现艺术品创作者、经营者、评估鉴定者和专业拍卖、咨询服务、收藏者与交易平台利益互补与产业一体化,形成以企业经营而不是画家做画廊为核心的价值增值的生态链,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区全部是由企业为主。纳税问题,目标就是所有交易公开化,这是要做文化产业金融的第一步,没有公开化的交易就没有办法评估,没有办法核算,所有交易都应该公开化,但艺术品的交易能不能做一个以某种所得税为依据的这样一种税收形态,不要每次交易都抽成,这样的话可能妨碍交易。文博和美术馆应该交易,现在有一些交易很奇怪,比如说国宝不让你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什么不能交易?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包括私人收藏,其实应该不断进行交易,这样整个市场就活起来了,每个地方应该形成自己的专题,只有不断交易才有意义,所以很多地方都缺乏这样一个能够进行发展的空间,现在非常需要的是专业化的经济服务机构,且现在经营当中缺乏内容的增值服务,为什么没有内容增值服务?画廊卖价比竞价高一点,高的话有人赚钱,没有人不赚钱,这个不叫经济活动,这叫机会主义活动。但真正的机会是什么?如果可以引进产业化系统评估潜力、特征、风格,将来有什么发展路径,然后作引导、定位、传播,大概10项左右经营服务活动才能慢慢增值。
  • 摘要:文章介绍了艺术授权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点,即转化设计、品牌化、缺乏服务平台。建议:政府行动起来,关注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出台政策扶持授权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艺术家行动起来,文创机构行动起来,关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艺术授权的需求,挖掘文化艺术的“金矿”;投资机构行动起来,艺术授权而非艺术品、文博授权而非文物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最有价值的资产,大可投资持有。
  • 摘要:文化创意人才的管理,任务是第一位的,怎么做是其次的,定向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强调重视贡献为成果负责,特别是对于文化创意人才要注意从自己狭窄的专业技能和本部门转向到整体业绩和外部世界,特别是与市场社会怎么对接;第三,在企业管理当中怎么把创意人才看成资产而不是成本,这非常重要。凡是把创意人才当作成本,一般他的成本更高,凡是把文化创意人才当作资产相反他的成本最低;第四,强调自我定位、自我改进和自我激发,也就是霍金斯先生提出的对于文化创意人才最主要的不是培养而是激励,激励他把自我管理的意识调动起来;第五,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管理,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双层的考核。一个是建立某一种专业的标准,在企业里面当然它可能这一方面比较薄弱,特别在NGO组织,在高校里面,可以通过专业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考核,另外在企业里面有绩效的标准;最后,在文化创意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艺术家和企业家的关系。艺术家最主要的是提供某一些创意方案,最终的决策应当是由企业家来拍板,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家总体来说,他个人性、理念性色彩非常浓,对于市场考虑,对于消费者考虑往往是不够的,这个时候需要有产业经营的人做最后把关,所以企业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最终决策人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方式。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时尚期刊产业的发展背景,阐述了时尚传媒集团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时尚传媒集团的企业文化与市场现况,并就时尚传媒集团的创意管理指出:创意的前途是规范化业务发展;国际版权合作所带来的思维碰撞;刊社跨界连结不同行业进行发展;创意组织的结构特征等。
  • 摘要:文章介绍了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山水剧目,阐明舞台演出行业突破传统局限,结合了西方剧场特色。从梅帅元先生个人角度去衡量,发现他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创作核心,进而引进卡里斯玛概念,从创意领导人方面研究。一个卡里斯玛领袖需要具有神圣性、原创性与感召力,梅帅元先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凸显了他的才能,无论在创业经历或是在山水实景演出方面的创新与持续的创造力,都刚好凸显了卡里斯玛领袖力中的个人魅力,因此他才能引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 摘要:城市的文化品牌定位,一定要从内部去找,过去很多的城市在争取美术馆进驻,进驻可能对政府有一些好处或者对一些事情有好处,但是对当地的文化、当地的市民参与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因为它展的也不是本地的文化,会去看的可能是观光客,可是对当地的文化、当地的人其实并没有办法做很大的提升,如果能够在一个城市找出当地的文化亮点,塑造一个城市品牌,那才是第一件事情。最后是形成一种新的生活形态,通过文化艺术在做各种授权应用,到最后希望是塑造一种属于自己东方的艺术形态。衣食住行都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到最后其实是文化的输出。要文化强国、文化立国、文化走出去,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最自然而然的,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常常去喝星巴克,吃麦当劳,穿耐克的球鞋,这都是美国的文化,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宣传跟塑造,这个就是需要去思考的,有没有可能把我国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一些方式,让文化负载在商品上,这个是最自然而然可以影响到人的方式,因为你去买东西的时候你不会考虑到这有没有文化侵略的问题、有没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当你用习惯之后你的思考模式就跟它走。所以艺术授权其实做的就是通过文化影响,到最后影响生活形态。
  • 摘要:通过顽石创意其实是要介绍台湾一个独特的人物.台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的活力是源自于独立的民间策展人,这些民间的策展人和欧美的博物馆的策展人不大一样.欧美的博物馆的策展人是把文物都集中在一起,台湾的独立策展人是从头到尾照顾到一起,把市场营销,以及所有的资金从哪里来,都要清算一遍,衍生产品的开发,乃至于办什么活动能够吸引人潮,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策展人,林芳吟就是这样的策展人,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台湾博物馆的艺术工作者如何在这样一个生态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定位、出路,还有他产品的特色.
  • 摘要:文章介绍了曹雪芹艺术节的基本背景,阐明其具有国际互动、全国联动、群众参与、机制创新四个特色。通过去年艺术节的筹办,表明:文化品牌整合势在必行,海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相比较海淀区域精神发展,包括科技发展,文化的章节确实发展不充分,觉得文化品牌力度不够,文化品牌效应不聚焦,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刚才讲的工作机制创新确实蕴藏着非常大的潜力,通过去年的这种探索觉得最关键的不在于把北大、北师大这些企业机构参与进来,更关键的是对于未来的第五届,第六届艺术节打开一个思路,未来怎么样在更高层次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机制接触到艺术节这个事情里;第三,国际交流展现了海淀的优势,海淀应该在北京各个区县里是最具有国际文化交流优势的,海淀如何积极打好国际牌,用好类似于曹雪芹文化艺术节这样一个原创的文化品牌,而且把这种文化品牌活动作为抓手,确确实实能够极大程度提升海淀乃至北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更好传递中国声音。
  • 摘要:乡绅治理跟家族治理结合在一起,把中国基层治理得非常好。这些乡绅是一些退休官员、私塾教师以及有一技之长者,他们支撑着基层老百姓的教化。目前的村民自治缺乏这样的基层,村民自治很可能是像黑社会的状态,当上村长要么就是有钱的,要么就是能打的。今天,新的乡绅阶层能不能被唤醒、被激发,能不能够被培育出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解决广大农村的治理,而是要从文化、从思想和气质这个层面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育出一个新乡绅阶层来,支持新型城镇化走下去。从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来说,要培育的是优雅地生活的这样一种志向,而不仅仅在技术上。政府来买单让老百姓来进行文化消费,比直接给他们发一百块钱要好得多。
  • 摘要: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把人类艺术看成一个家族的话,它实际上在19世纪开始发生了分流,这个分流开始于工业革命所造就的摄影艺术的诞生。同时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看,传统艺术人才培养和一般文化产业艺术(人才)培养存在各自优劣,一般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它比较宽泛,面比较宽,同时相对于传统艺术延伸来讲,它的专业性不突出,它过于庞杂,也过于浮在面上,内在的规定性不强。传媒艺术学的建构,恰恰介于传统艺术的单一学科专业教育和比较宽泛的文化产业笼统的教育二者之间,这个宽度对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恰当性是最适用的。
  • 摘要:海洋文化资源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在海洋文化、文化产业之间提出海洋文化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有一个专项908项目,要对全国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一个整体的调研。国家只保留了对沿海的一个社会经济的调查,但浙江省提出来要对自己的海洋文化进行调查。文化怎么调查呢?它没有规则、规程和操作性。所以从相关的旅游、文化遗产、非文物的方方面面几个学科交叉跨界领域提出一个海洋文化资源的概念。这并不是说有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加上海洋就成立了。结合实际对海洋文化资源有一个界定,第一,从内容性质上属于海洋文化的;第二,在地理范围上属于沿海线管理的。这样就具备了可操作性,浙江省在它37个沿海县对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表格格式的调研。在这个基础上对如何认识海洋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理解。第一要有完整性、多样性。举例来说,永乐皇帝立的碑,调查发现它是迄今为止中国皇帝为航运撰写的最早的一块玉碑,它作为资源,它的价值是多元的,第一是文物价值,第二是城市标志,第三和今天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和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多元化的问题有关联。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多元性和它的价值多元化,是目前探索的一个结果。
  • 摘要:1955年,侯仁之先生44岁的时候还在长跑,跑得非常快,遥遥领先,在学业上侯先生也一直攀登高峰.他1932年考上燕京大学,侯先生的女儿侯馥兴1944年出生的时候,他还在日本监狱里,侯馥兴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侯先生的博士论文《北平的历史地理》,后被外研社翻译出版了,那也可以说是北京学,或者历史地理学一个奠基之作.
  • 摘要:体验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方面,可以使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文化体验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体验融合、增加真实性及互动性使文化体验更为丰富,这为文化产品创新提供了基本思路。研究结论对文化产品创新具有启发意义。
  • 摘要:全球化条件下,艺术品跨国流动的信息公开、透明,艺术品的跨国流通更加容易,关税高的国家显然处于国际流动的不利地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艺术品交易国家,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全球化的程度还非常低,基本上还是一个孤立的国内市场。艺术品产业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0%,每年艺术品进口只有不到70亿人民币规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艺术品进口关税过高。中国要成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就必须进一步下调进口关税,使之持平或略低于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市场吸引力。
  • 摘要: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自2004年起对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各类所有制文化企业中的中坚力量,给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命名。10年来,共有5批268家文化企业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它们中绝大多数在深化文化改革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激励文化自主创新和驱动城市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在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主导的文化改革创新环境下,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文化企业或园区,以多元主体、多元渠道为发展战略,在发挥集聚效应和孵化功能,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 摘要:本文首先陈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现状,其次总结了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经历10年发展之后依然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文化产业学科的特性,本文列举了高校建设文化产业学科,需要在6个辩证的维度思考问题,最后,本文指出要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分类对待学科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分部门文化产业实践学科,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学科的"鲶鱼效应",大力推进工作室教学和案例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
  • 摘要: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数量不断增多,出口区域不断扩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现状,其次,探究了影视产品"走出去"的内容构成,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策略:中国政府要加大对影视产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熟悉不同国际市场的需求偏好;采取灵活有效的多种发行渠道;积圾规避多种风险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