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
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

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甘肃崆峒山
  • 出版时间: 2014-08-19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地貌学家协会

会议文集: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为第十四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向与会代表介绍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发言提纲.提纲中引用了笔者考察中的成果及前人的一些资料,供代表们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本文介绍了位置及气候,甘肃平凉崆峒山,位于平凉市西11千米处,是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的石质山地,泾河及其支流胭脂河环绕两侧.崆峒山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丹霞地貌地层构成及发育演化过程,丹霞地貌的特点,崆峒山丹霞地貌读景包括胭脂峡,皇城等。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以往资料在胭脂河东部,也就是其下游有一部是T3yn。但实际考察否?确认沟口二郎石景点向西可延伸约5km,在胭脂河西岸中下部辟峰竞秀T3yn丹霞景观一路展现,其中以“胭岩插翠”附近的景观最为典型。这就引出另一问题,以往资料均把这划为Kis,因而对岩性的描述就会出现差错。可能会把T3yn的岩性强加于Kis。目前开发的景区仅是崆峒山84km的一部分,大阴山十万沟尚待开发,这里是T3yn分布区,极有前景,但人迹罕至,开发困难。
  • 摘要:自1928年冯景兰提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正式提出"丹霞地形"至今,丹霞地貌已逐步被国人所知,也走向了世界.在丹霞地貌研究中不免会启用一些新的词语,搜集并尽可能作些解释,以就教于地学界同仁.本文初步讨论干旱区丹霞地貌及半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特点.根据陡崖上微地貌特征命名的:泥乳状、窗权状、叠板状、柱廊状(宽体柱廊状晒布岩)、波浪状、陡斜—垂直—褶曲状、泥岩型—膏化型、龟背(龟裂凸色)—节凸—层凸状、类丹霞—劣地状—土林状、泼墨岩、赤壁长崖等丹霞地貌,文章分别进行了说明。涉及风化作用的新概念包括结皮风化,凹片状风化、凸片状风化等。
  • 摘要:本文通过三组实验研究南雄红层软岩的浸水崩解性特征和光照温差等自然风化作用对软岩遇水崩解的影响,以及软岩风化碎屑的影响.通过原岩的浸水实验的观察发现,由于软岩的物质组成的不同而导致崩解特征不同,本文将软岩遇水后的风化特征分为片状崩解和块状崩解两类.软岩在自然风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裂隙,新的裂隙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具有片状崩解的软岩经过风化预处理后会导致崩解的碎屑形态不规则.风化预处理可以使软岩崩解性增强,主要原因是光照和温差等作用使得原岩内部的开型空隙率增加,而水沿着裂隙深入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并对内部产生溶蚀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软岩的崩解性速度更快.
  • 摘要: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实质就是针对景区当前已经出现和预计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探寻最佳解决方案.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设计等4个工作阶段之间存在明确的界点,分别是从全局到局部的转换点、从外因到内因的转换点、从群体到个体的转换点.每一个界点既是前一个工作阶段的终结点,也是后一个工作阶段的起始点.本文主张规划工作与设计工作之间应当有明确的分界点,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也应当有明确的分界点,并尝试提出了各个工作阶段之间的界定方案。在确定规划与设计不同工作阶段之间的界点时,要保证相邻两个工作阶段研究的问题既不能有重复内容,又要有良好的衔接关系,使得景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划入某一个工作阶段进行研究和解答。
  • 摘要:公元4-5世纪是我国山水文化,尤其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初创时期.丹霞山水景观作为山水景观的重要类型,在这个中国文化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成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重要题材.本文从六朝的一些重要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从顾恺之,谢灵运到江淹的作品中,分析丹霞山水对于我国山水文化形成的影响.本文从三个层次,一是具有以红色为主的暖色调的岩石;其次就是这些岩石及其组合而成的丹霞山地地貌形态:再就是丹霞山地的生态环境入手,从古人的一些代表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描述,去分辨和捡拾其中的科学性部分,把丹霞地貌景观提取出来.就丹霞山水诗而言,南朝的重要山水诗人谢灵运,鲍照,谢胱,江淹等的诗作中,多涉及到丹霞山水.顾恺之和谢灵运分别作为山水画和山水诗的开创者也是丹霞山水画和丹霞山水诗的开创者.但不论就诗而言,还是就赋而言,以丹霞山水景观为主要歌吟题材的最早诗人是江淹。丹霞山水诗与丹霞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丹霞山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主要的丹霞地貌山地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对丹霞山水文化进行充分深入发掘和研究,不仅对丹霞地貌山地旅游业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有巨大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振奋民族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 摘要:数据截止于2014年7月1日我国丹霞地貌分布区域及数量为一、广东省(66处)二、香港特别行政区(1处)三、海南省(1处)四、江西省(175处)五、浙江省(60处)六、福建省(29处)七、湖北省(19处)八、湖南省(49处)九、广西壮族自治区(45处)十、贵州省(37处)十、重庆市(26处)十二、四川省(142处)十三、云南省(21处)十四、黑龙江省(2处)十五、辽宁省(1处)。文章通过表格的方式对山名,位置,面积,形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岩石标本的实验分析,主要讨论丹霞山核心景区单体丹霞地貌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发育的地质环境.研究地最具特色的单体丹霞地貌类型主要有赤壁丹崖、石柱、凹槽和岩穴、崩岩和危岩等.其中,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类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主要分布在丹霞山锦石岩、晒布岩等地.阴元石为竖状洞穴,阳元石为石柱类型的典型代表,分别分布在锦江东西两岸的阴元石和阳元山景区.目前发现崩岩比较集中的区域有翔龙湖南岸、腾蛇坳和锦石岩等地.凹槽和岩穴在丹霞山分布广泛,垂直凹槽以晒布岩尤为突出,大型洞穴以锦石岩寺规模巨大.这些单体丹霞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在宏观主要上受控于晚侏罗世末到早白垩世期间,沉积的一套内陆盆地相—火山盆地相红色碎屑岩沿着北北东向展布.从地层和岩性对丹霞地貌类型的影响来看,赤壁丹崖主要发育在晚白垩世丹霞组第二段(K2d2)的层位上,Rb-Sr测年为76±22Ma;凹槽和岩穴主要发育在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一般<60MPa)砂岩层位中.空间性是丹霞地貌研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特殊丹霞地貌类型(如崩岩和危岩)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还有利于保障景区游客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预防监测价值.
  • 摘要:集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及山水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崆峒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崆峒山文化萌发于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之上,丹霞地貌形成崆峒山文化的基座.崆峒山高昂地势与山前东南、西北向宽阔泾河河谷地貌相配合,使东南暖湿气流长驱直入,沿山坡上升形成丰沛降水和雾气,滋润崆峒山多样生态群落,使崆峒山文化落生于一个良好自然生态系统.泾河河谷也是重要东西陆路通道,平凉市是这条通道上的重镇.通道上的来往商人、官员、文人、军士歇脚平凉重镇,便会到这离镇不远且极具吸引力的崆峒山游览、题字、做诗、留赋、祭拜.中原与西域宗教文化学者也会在此要冲驻脚立寺建观,宣教扬说,从而使崆峒山文化不断丰富.平凉古镇以及有悠久历史的泾河宽谷中的农耕文明,成为崆峒山文化不断延续的重要保障.这一富裕之地族群的精神需求,使寺院道观有可能筹足进行宗教建设和维持宗教活动的资源.人们对大自然美景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需求,对宗教与自然崇拜的结合,使大批寺观建筑物立足于崆峒山成为一种最佳搭配.丹霞地貌、河谷地貌、构造地貌以及黄土地貌构成崆峒山文化重要环境背景.要保护好崆峒山宝贵旅游资源,就需清楚这种环境关系,保护好这些文化基座.
  • 摘要:说明导览牌是反应地质地貌的科普标牌.崆峒山地质公园的导览牌,应当反应崆峒山主要地质遗迹,地貌情况,更应反应崆峒山丹霞地貌突出之点,因为它是以丹霞地貌获批的国家地质公园.原导览牌有些表达不准确或概念有误,特别是崆峒山主要的地质地貌特点,最关键的是丹霞地貌的特点没表达出来,因而对此作了更改,且力求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崆峒山在大地构造中的位置-太阳亭,崆峒山区域出露地层位置-八仙阁前。
  • 摘要:1990年,作者以"丹霞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获得批准,作者即请课题组研究成员刘尚仁、黄瑞红到粤北乐昌县坪石镇武江相对高度50.5米的第五级阶地河漫滩相粘土粉砂层中部采热释光测年样品.样品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卢良才、黄宝林分析,其热释光年龄为69.40±5.5万年.同时,刘尚仁、黄瑞红在武江相对高度34.5米的第三级阶地的河漫滩相粘土粉砂层下部,采了一个热释光测年样品。样品仍由卢良才、黄宝林分析,其热释光年龄为58.50±4.7万年。作者受上述采样、热释光年龄及相对高度的启发,提出地壳上升速率计算公式。回顾作者在粤北丹霞山、闽北武夷山、赣东石城县、广丰县等地撰写丹霞地貌的专著时所采的样品都是当地主河的阶地所采,只有湘西南崀山所采的三个样,有二个样是在资江主流所采,有一个样是在资江支流汤家坝河所采。地壳上升速率是计算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及侵蚀速率的基础,必须尽可能把这一工作做好。
  • 摘要:武夷山地区白垩系沙县组(Ks)和其上的崇安组(Kc)均为红色地层,是在同一个白垩纪崇安断陷盆地中沉积的产物.经历新生代期间相同的气候变迁、构造运动以及不同的风化与剥蚀作用等,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在地表发育了不同的地貌类型.沙县组地层出露地区,地貌为普通的红色丘陵地貌;崇安组地层出露地区经历了地貌作用—丹霞(地貌)作用,发育了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丹霞地貌.
  • 摘要:说起荒漠化,一般都会联想到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及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很少有人会将荒漠化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湿润区相联系.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被高度重视,也有人关注过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特殊的荒漠化类型——发育在中国南方湿润区的红层区荒漠化问题.红层地貌:是发育在红层上,以流水为主动力,并在风化、溶蚀、重力等外动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侵蚀地貌。根据岩性和外动力的差异,红层地貌具有丹霞地貌、红层山地、红层丘陵、红层高原或台地等不同的类型。
  • 摘要: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西接南北向纵深的六盘山主脉,东望浩瀚无边的黄土分布区,气势显耀,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是名山.其地貌特征为块状山体、风化剥蚀夷平、岩墩突兀与崖壁陡峭.地貌特征的形成,基础是它由坚硬的砾岩砂砾岩构成,动力是几千万年以来的缓慢隆升、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崆峒山的地貌过程,可以分解为燕山运动以来的缓慢隆升、强烈的风化剥蚀、泾河水系的切割等几个方面.崆峒山的地貌过程早于其东侧泾河中游侵蚀盆地中的黄土堆积.崆峒山的地貌类型应该是强烈剥蚀、中等切割的砾岩砂砾岩中山.
  • 摘要:甘肃平凉崆峒山在2004年1月19日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07年5月8日由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对以丹霞地貌报批的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应如何定义仍然存在争议.依据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实地考察和现有资料分析,结合阶地样品测年分析结果,针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一些争议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认为崆峒山主景区,前峡中部以上至后峡之间,其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系六盘山群三桥组的棕红色粗碎屑岩,丹霞地貌发育处于青年期,保留有三级剥蚀面及百米以上常见的陡崖为其特征.前峡中部以下的十万沟及后峡东部一段出露地层主要是上三叠统延长群的紫红色粗碎屑岩,本区已发育至壮年早期,是国内古老地层中发育最好的一处丹霞地貌.根据2012年5月18日及11月16日的采样数据分析,采用"黄进丹霞地貌定量计算公式",测算出崆峒山丹霞地貌区平均地壳抬升速度是0.51m/10ka,由此计算出崆峒山丹霞区各景点的地貌年龄,分别是香山13 Ma、隍城11.5 Ma、中台8.7 Ma.
  • 摘要:岩石蠕变可引起岩石峭壁最终崖壁失稳.研究者长期以来试图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确切机制和岩质边坡失稳的分布.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丹霞山和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地貌的岩石蠕变破坏.用于分析两个案例地变形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来自于ERS和ENVISAT传感器.为了研究丹霞山的锦石岩寺附近的与崖壁部分相连的岩块的潜在旋转运动,于2013年9月在后部裂隙处安装了应变仪.同样,在崀山从一个巨石崩落位置收集了岩石样本,通过试验测量了岩石标本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InSAR监测的结果显示最大的1维视距崩塌位置附近的永久散射体形变速率是-27.4毫米/年,而丹霞山锦石岩附近的形变速率为-30.09毫米/年.锦石岩寺安装的裂缝应变仪的监测结果与石块的运动和温度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在2014年的冬天(1月-2月)裂隙最大张开距离为2毫米.最后,岩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的抗拉强度为2.56 MPa-3.18MPa,单轴抗压强度为33.52 MPa.总的来说,由于监测时间有限,和岩石标本大小的限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很难对两个研究点的崩塌状况进行预测.但是本文数据显示岩石的蠕变确实在发生,期望为进一步理解岩石蠕变破坏如何影响丹霞地貌提供依据.
  • 摘要:影响红层软岩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使用压力试验机测试获取了红层软岩的两种力学性质参数;利用偏光显微镜测定了红层软岩的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结合数学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红层软岩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分别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其研究分析表明:(1)石英含量的增加会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上升的趋势;方解石含量的增加则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下降的趋势;长石、岩屑与云母的含量对岩样力学性质的影响较小.(2)随着颗粒平均粒径的逐渐增大,其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也相应变大,但当平均粒径到达一定数值范围时(粒径约为0.25mm时),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会同时发生一次较明显的跃变,由跃变可推测:物质组成成分对红层软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要大于颗粒粒径对红层软岩力学性质的影响.
  • 摘要:差异的地貌过程对沉积红层、蒸发岩和碳酸盐的长期作用在中国和加拿大创造了独特的地貌.本文暂不讨论丹霞喀斯特现象的成因与发育,重点关注加拿大的两处碳酸盐喀斯特地貌区,第一个是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落基山脉53°10′N,119°29′W,第二个是在马更些山脉西北边缘61°30′N,124°05′W.两个地方的景观都是喀斯特溶蚀、冰川、流水侵蚀、沉积和气候变化的多期次作用的产物.这些案例地都突出了一个在丹霞地貌中常见的问题景观特征并非是单单由当前气候、水文、化学和地质作用所控制的它们可能是多元成因的、多期次的残留喀斯特,这种喀斯特的成因可以部分归因于与现在塑造景观的自然状况完全不同的自然状况.
  • 摘要:旅游需求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基础.在分析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及中国旅游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红层地貌旅游资源特征,探讨了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影响现代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促使人们成为旅游者的外部因素,主观因素是促使人们成为旅游者的内部因素。经济是拉动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的旅游产品不断产生,有力地刺激了国内、外旅游需求,来华旅游的人数和外汇收人不断增加。红层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包括开展科学研究,抓好景区规划,作好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 摘要:地质公园具有保护地质遗迹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旅游解说系统则有利于这一功能的发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实证研究区域,对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自驾车游客对讲解服务、观光车服务满意度较高,对景区宣传出版物满意度最低.从自驾车游客需求来看,电子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牌、景区指引牌和游客接待中心为必须,地质地貌保护知识和地方民俗有助于提高体验质量.根据自驾车游客满意度和公园解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完整的自驾车旅游解说系统、打造丹霞景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合理设置旅游解说设施、科学设计解说内容和合理安排停车场和露营营地等措施优化旅游解说系统.根据调查问卷游客需求特征,结合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方面对其旅游解说系统进行优化:建立完整的自驾车旅游解说系统,打造丹霞景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合理设置旅游解说设施等。
  • 摘要:近30年来,丹霞地貌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丹霞地貌景观研究从自然景观研究延伸到人文景观研究,研究者们将目光聚焦到人文景观与丹霞地貌的配置关系上,探究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景观、宗教景观)与丹霞地貌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笔者在对南方丹霞地貌与人文景观的考察中,发现悬棺葬俗的分布、古百越民族的分布、道教的产生与传播区域与南方丹霞地貌的分布区域存在惊人的重合.进一步研究,可以找到古百越民族的分布与悬棺葬的分布、悬棺葬俗与道教信仰、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道教信仰之间的某些"天然"联系,通过分析这些联系,找到丹霞地貌与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之间的生成机制.
  • 摘要:2012-2014三年间,作者曾先后四次到西藏考察丹霞地貌.第一次是在2012年9月19日,在李颖红、张集兴、黄向青三人陪同下,分别乘汪扎吹批、扎西、扎西普布等师傅驾驶的越野车,由云南德钦县向北进入西藏芒康县,再经左贡、察雅、昌都、八宿、波密、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拉萨、堆龙德庆、当雄、那曲、比如、索县、班戈、尼玛、改则、革吉、措勤、昂仁、拉孜、萨迦、日喀则、白朗、江孜、康马、亚东、岗巴、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萨嘎、仲巴、普兰、扎达、噶尔、日土等县市,于同年10月19日,由西藏日土县北缘的界山达坂(海拔5342米)离开西藏,进入新疆.作者四次到西藏考察丹霞地貌共46处,据宋举浦政委所提供的照片,在西藏日土县班公湖北岸还有一处丹霞地貌。在西藏与新疆交界的空喀山口也有一处丹霞地貌。因地处边防,边防部门不同意作者前往考察。因此,到目前为止,西藏己发现丹霞地貌48处,文章进行了一一介绍。
  • 摘要:崆峒山与昆仑山在人文方面的渊源极深,不论是历史,还是神话,它们之间都、纷乱朦胧、但又扯不断的关系.本文旨在初步理顺这种关系,使它变得较为清晰而明白.与其他道教名山相比,崆峒山具有模拟昆仑天宫的最佳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崆峒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在西北干旱地区是少有的.在形态、颜色、生态环境氛围等方面的地形及美学特征也与神仙世界的昆仑山非常相似,具有被道教名流用来营造仙话世界以及天宫帝居的蓝本的功能,与仙话传说中的昆仑山大致相同.崆峒山是人文意义上的昆仑和凡间天宫,一是人文的,崆峒山位于“西方之极”和“中央之极”的交界处的古地理区位,既居于上古时代中国的西部疆界上,又接近秦汉时代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以至于在崆峒山上发生了最早的道学活动、早期的帝王巡视边疆以及求仙的活动,崆峒山并进入了昆仑山神话系统。二是自然的。崆峒山地形因在新生代发生间歇性地壳抬升,大势西高东低,并具有三级高差约在百米上下的夷平面,各夷平面又略分几层。九条沟壑溪流深切各夷平面。塑造了遍布群山的悬崖峭壁崖。在崆峒山不很大的山体上,形成了可与神话昆仑山的山川地势暗合的地形。
  • 摘要:记得十余年前由内蒙阿拉善入陕,途经平凉,慕崆峒大名,曾匆匆上山一游,未能尽兴.别后,崆峒山的丹崖翠林,重楼叠阁,频频绕梦思.2012年金秋十月,游新疆返回中原,由兰州专程来崆峒作三日游,以疗渴望.夜宿崆峒山下五味斋酒店.在这三日里对崆峒山尽情的游览,享受其带来的奇观感受。
  • 摘要:受区域构造活动控制,赣杭构造带白垩纪火山—侵入岩和红色碎屑岩发育,对火山—侵入岩及其中的金属矿床研究资料较多,但对白垩系红层的研究程度还很低.赣杭带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岩以红色碎屑岩为主,江西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以产出砾岩地层为特色,对露头砾岩地层进行的40余处砾石统计分析表明,砾岩组组构特征总体反映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特点.该断陷盆地演化可初步总结为:1)河口组为盆地断陷启动阶段,盆地逐渐打开,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发生退积作用;2)塘边组代表了盆地的扩张稳定期,除盆地边缘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相沉积外,盆地其他大部分地区以湖泊相细粒沉积为主.3)莲荷组以红色砾岩、含砾砂岩为主,可能不整合于下伏塘边组之上,这也许反映了一次区域构造挤压事件,导致沉积盆地发生扭转,沉降中心向南西迁移.因此,莲荷组沉积时期,除了盆地边缘出露的燕山期酸性岩浆岩和青白口纪低级变质岩提供物源外,受构造抬升遭受剥蚀的塘边组和河口组也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
  • 摘要:中国丹霞地貌的中生代优势以及陆相沉积特征是中国的特色也具有世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中生代主要出露红层盆地室内计算机空间叠置分析,利用大量的野外现场调研检验等手段,计算出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红层面积.其中,中侏罗世三个红盆面积45.16×104 km2,中、晚侏罗世28个红盆面积149.17×104,早白垩世17个红盆面积55.97×104 km2,晚白垩世24个红盆面积106.9×104 km2,早第三纪31个红盆面积135.73×104 km2.通过对实地测量及对比分析,发现红层盆地建造发育成丹霞地貌的贡献率为6.5%左右.可以计算,中、晚侏罗世红层发育的丹霞地貌面积为9.7×104 km2,早白垩世红层发育的丹霞地貌面积3.6×104km2,晚白垩世24个红盆面积6.9×104 km2,早第三纪31个红盆面积8.8×104 km2,这样统计中国丹霞地貌的总面积为29×104km2.这一数字因丹霞地貌自身发育的阶段性会出现偏差,考虑气候-构造-地貌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典型丹霞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将达到一个平衡,基本稳定在20×104km2左右,这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面积数据.丹霞地貌是构造地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沉积盆地的形成,断层节理控制山体布局,岩层产状控制坡面形态,地壳上升控制地貌发育进程,可见构造活动是丹霞地貌发育最重要的内营力。丹霞地貌是气候地貌—从红盆沉积环境的古气候开始,丹霞的发育演化就烙上气候的印记。中生代整个中国大陆气候偏炎热干早。亚热带北界一直延伸到燕山一带。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盆地都沉积了红色岩系,是世界性的红层发育时期,也只有这样的气候才孕育了氧化铁的富集,染红整个岩层。
  • 摘要:对于软岩的崩解性和风化的理解已经有了大量的重要的工作,近期的工作更多地是从微观尺度理解不同软岩的微弱的差别.但是大部分工作都缺乏对于粘土矿物的对风化过程影响方面的信息,同时缺乏软岩风化特征与地貌过程之间的联系.野外考察过程通过开挖剖面确定不同采样点的风化剖面特征可以分为四层结构;通过对红层软岩区的软岩标本的自然风化实验,总结了不同红层软岩可按照自然风化特征分为片状风化和块状风化两种类型,在风化过程上主要表现为,破碎崩解主要出现在较长时间的无雨期后的降雨过程中,长时间的降雨和长时间的无雨期,软岩标本的崩解破碎过程较慢;对进行自然风化实验的岩石标本进行了XRD和XRF实验,确定了各岩石标本的粘土矿物等矿物含量;结合自然风化实验的观察和粘土矿物含量的关系,得出粘土矿物的含量并不直接决定崩解性的强弱,而是通过粘土矿物与胶结物的共同决定.蒙脱石含量高的岩石标本碎屑为片状,而伊利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岩石碎屑为碎块状,粘土矿物类型可以通过影响风化剖面的形成,而对软岩区的侵蚀过程产生影响,其基本规律为非蒙脱石软岩的风化剖面比蒙脱石为主的风化剖面深度大,原因可能是富含蒙脱石的软岩在降雨期间片状碎屑阻隔雨水沿着裂隙下渗.当主要粘土矿物为同一种粘土矿物时,风化剖面的深度取决于其崩解性的强弱.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