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

  • 召开年:2000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0-12

主办单位:科技传播研究会

会议文集:网络传播研究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我们正生活在世纪交汇的技术革命高潮中.信息时代迈着急促的脚步朝我们走来.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网络新闻已迅速崛起.所谓网络新闻,主要指在互联网络上制作、发布、传播和使用新闻的现象.网络新闻被看作有史以来功能最强,服务最全面,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并被广泛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本文研究内容:一、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和网络新闻的优越功能,二、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行政管理遇到的挑战,三、现有法规不足四、关于制定法律法规的思考。
  •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历来如此,于今为烈.互联网的产生,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效率,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快速、简捷、省时省力、低成本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真正享受到"信息在你指尖流淌"的美妙和乐趣;同时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涵,提高了有限生命的利用时效,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又给各种各样的侵权、违法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得新型的侵权、违法者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肆无忌惮地传播非法所得的信息,扰乱了社会秩序,给信息的合法拥有者和传播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害,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作用又不免产生疑虑.本文探讨 作品网络传播中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 摘要:本文研究E-learning已在我国顺利启动,而在发达国家现已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有幸成为国家首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之一的浙大远程教育的一名教师,亲历E-learning,深刻感受到:基于网络传播的远程教育,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 网络传播近乎是天然的教育传播手段,同时又具有个性化互动、群体互动、实时教学传播与非实时教学传播相结合等种种长处。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师的个性,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领略到充分体现现代大学理念的绚丽多姿的校园教学文化。
  • 摘要:网络成为一种新媒介,介入到新闻传播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媒体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从技能到知识结构直至各方面素养,均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当前的新闻教育,基本上是面向传统媒体培养新闻人才.因此新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本文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对网络时代的新闻教育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期为新闻教育的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 摘要:第四媒体--互联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传播面貌,对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垃圾泛滥、网络犯罪迭起,信息失真,虚假信息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加强网络传播的把关人研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强对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使其逐步学会运用道德自律来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已成当务之急.四大媒体统力合作,在社会总体传播中,形成使道德建设向着主动、自觉、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合力。
  • 摘要:大学生是对网络应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而BBS作为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最主要平台,活跃于各大高校.本篇论文主要讨论BBS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影响,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也对BBS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 摘要:论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网络传播中受传者的变化和心理,一方面论述了网络传播受传者传受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分析了受传者在网络传播中的防御心理和受传者对网络传播的传播需求,总结概括出传统媒体网络版满足受传者需求的途径--提供有用信息和信息分析。
  • 摘要:科技传播研究会于1999年10月27~30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召开了第三届科技传播研讨会.来自高校、媒体和其他有关机构的4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上级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王友恭同志到会讲了话.会上共收到论文27篇,内容较广泛,主题鲜明,贴近现实,是一批很有参考价值的成果.现按专题综述,包括,一、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二、科技传播与创新,三、科技传播的产业与实务研究,四、其他相关论题。
  • 摘要:全球视角透视,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宏观的国际背景.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互联网催生的"e"文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崭新变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联网的重要影响莫过于电子商务.中国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许多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竞相推出电子商务网站.必须看到,中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有赖于克服瓶颈,有赖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拓展的外部环境.中华企业信息港推出以3E模式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生态圈理念,将对中国电子商务提高层次起到促进作用。
  • 摘要: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际,互联网络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正以几何级数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上了因特网.网上用户约有2.59亿,其中我国占890万.现在,每过半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用户加入.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传播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把网络建设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以多媒体技术为传播特征的网络传播,以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积极的,又有负面的、消极的。
  • 摘要:空间和时间,宇宙万物的坐标,自古以来就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麦哲伦绕地球一周,花费了3年的时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讲,不过是时空倒流的幻想.然而,计算机诞生50年,使得这一切转眼之间如梦成真.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耳闻目睹地球上每个角落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在一瞬之间体验上下五千年的悲欢离合.这就是网络,媒体,数字等等演奏出来的现代交响乐.因为目前这场交响乐的舞台主要发生在人类生活的集中地带,城市空间之中.它的上演,是以复杂多变的城市空间的信息化为前提的.因此,本文主要以城市和城市生活为对象,介绍其中千姿百态的数字世界和数字生活,为人们预测未来数字时代提供一点启示。
  • 摘要:论文主要讨论的是对互联网性质的认识.提出了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一个从工具论到社会论的过程.分别阐述了工具论和社会论的主要论点和依据.最后说明了建立互联网社会论的作用和意义.
  •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业蓬勃发展,在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中功不可没.但我国新闻业外延变化虽不小,内涵改革深度却难以与其他各行各业相比,也很难适应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变化.认真研究和迎接这一挑战,积极主动地顺应这些变化,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是我国新闻面临的一项任务。 本文研究网络媒体构成,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加入世贸会促进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我国对网络传播的立法管理。
  •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统计调查方式--网络调查正在兴起.网络调查是采用网络手段对网民进行调查的一种特殊的受众调查方式.这种调查方式与传统受众调查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从问卷的设计到调查的实施,从资料的整理到最后的统计分析,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网络调查的快捷、便利,和省时、省力、省钱,促进了商业网络调查业的兴起.与此同时,随着IT新经济的出现,和网站之间竞争的加剧,以网络调查结果为内容的新闻报道不但在网络媒体上广泛传播,而且在传统媒体报纸的网络版上也频繁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络调查新闻的传播已经开始对社会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就如何看待网络调查的优势和局限,如何认识网络调查新闻的功能、作用和传播效果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 摘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是谁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按照尼葛洛庞蒂的说法:"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虽然这在理论上绝对可行,但大多数用户在网上主要从事的是传递和获取信息的活动,专门的信息发布者并不多.这是因为发布一条信息的成本也许很低,但要使自己成为网上一个固定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信息源,通过发布信息维持生存甚至赢利,没有一定的条件是根本做不到的. 传统的新闻传播机构已在公众中间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权威(品牌资源),有各自专门的新闻采集渠道和信息网、采集设备以及专业的新闻采集人员,并且有着庞大的信息库(信息资源),这些优势无疑是其他信息发布者无法企及的。本文研究报纸网络版信息发布,新闻采集方法。
  • 摘要:千禧年正是电影第二个百年的开端,电影未来的前景令人关注.乐观者激情欢呼"电影万岁!",悲观者摇头叹息"电影行将消亡".其实,只要有观众存在,电影的生命力就不会停熄.观众是电影的消费主体,也是推动电影不断前进的动力.一个世纪以来,电影生存的环境起了极大变化.尤其在"第三媒体"、"第四媒体"相继崛起之后,本文研究多媒介环境下电影观众"眼球投向"的转移,电影的生命力。
  • 摘要:2000年1月10日,国际网络业巨头美国在线公司(AOL)在纽约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媒体娱乐企业时代华纳公司.此次天作之合的意义在于美国在线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时代华纳的传送渠道和内容,而时代华纳也能借助美国在线进入世界上最大的网上社会.这一划时代的行动不仅意味着新旧媒体的"权杖交接",而且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媒体内容与传送渠道的大融合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媒体业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本文讨论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融合的必要性,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方式,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分离的必要性,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分离方式。
  • 摘要:回首历史,新的传媒不断崛起.100多年前,传媒几乎只有书、报和刊,后来出现了广播和电视,再后来又形成了网络.目前,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已风靡全球,对人们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已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传统出版业不具备的多种功能,提供了传统出版业无法提供的多种服务.越来越多的读者试图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谋求更多的阅读内容,越来越多的广告商试图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谋求更多的商机.传统科普期刊正面临着网络的挑战,遭受着网络的冲击. 近年来,本来就因科普期刊发展举步维艰而忧心忡忡的科普期刊的出版者们,面对咄咄逼人的网络的挑战,一直在反躬自省:科普期刊的传统出版模式会被网上出版打得粉碎吗?科普期刊还能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吗?科普期刊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变策略?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 摘要:"出版"与"商务"引领网络发展,因特网的发展带来了奇迹,其中网络出版和电子商务是推动因特网发展的两个轮子.尽管不同的出版主体对网络出版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的发布;二是有销售行为的出版活动,其出版物是受到保护、可以获取利润的商品.本文从第一层含义来讨论网络出版的问题更为合适.网络出版以超文本表现的Web出版为主导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因特网被称为"第四媒体"而广为人知;尔后因特网因其广袤覆盖和开放结构受到企业和用户的青睐,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也倍受关注。
  • 摘要:本文介绍2000年5月28日,由上海市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组建的大型新闻门户网站东方网正式开通.东方网整合沪上各大新闻媒体的资源,以强大的新闻优势为导人点,开通不到三个月,平均每天发稿1200至1400条,平均日页读数达到130万左右,日点击数1 200~1400万左右.东方网首页以新闻提示为主,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和"网络参考"和"东方精华"等软新闻.同时东方网还有东方新闻、东方财经、东方体育、东方图片等一系列频道.开通后的东方网不断拓展新的频道和栏目,东方少年、东方之旅、数字博物馆、东方助医等服务性栏目相继问世.9月8日凌晨1时,开通百天的东方网进行了第一次全新改版,对版面结构和版面内容都进行了重大调整,这是东方网自成立以来的一个重大举措,反映出东方网在激烈的竞争中欲办出特色、吸引受众、争创名牌的强烈愿望。
  • 摘要: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也要因此不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例如:"信息中介商Infomediary".这个概念的诞生与网络广告的发展密切相关.网络广告以它独有的特点刷新了广告传媒的概念,以一定的财源给网站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它出现或化身出现在几乎每个网页上,使人无法回避.它是新世纪、新生活和新经济社会的向导,它以不断变幻的形式吸引着无数网民的视线. 本文研究信息中介商的概念,信息中介商的特点,信息中介商的主要工作网络广告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摘要:2000年9月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9月25日颁布)、《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11月7日颁布)以及《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11月7日颁布).在这些法规、规章疾风暴雨般的来势中,人们的反应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自计算机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以来,人们要求规范网络尤其是其内容的期望终于得到了回应,忧的是,上述政府规范的立法效果究竟如何,它们又将对中国的网络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尚待时间的考量.本文研究网络违法内容的界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怎么管以及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 摘要:我国目前已经有新闻单位建立的新闻网站700多家,而在15000多个商业网站和综合网站中,又有为数不少的网站参与了新闻信息的编辑传播,开办有新闻栏目.无论网络传播是否已经或将要对传统的传播媒体构成威胁,面对初具规模、发展迅猛的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业的现状,以反映舆论、引导舆论、遵纪守法为原则的立法监管亟待加强和完善.从总体上说,我国所有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络机构,无论其性质如何,其日常运作的监管所遵从的法律法规体系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及机构运作所遵从的、涉及行政事项的监管与民事权利保护内容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二是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而专门为监管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所制定的行政事项管理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指导文件及有关民事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本文讨论,一、网络新闻传播行政监管的具体内容及现状,二、网络新闻传播立法监管中相关权利的界定,三、网络传播与人格权的保护。
  • 摘要:不久前,美国软件业巨富赛勒宣布投资1亿美元建立网上虚拟大学,为时下美国的网络大学热又煽起了一把火.他的计划对年轻人充满诱惑:由投资大王沃伦·巴菲特讲授金融课程;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传授篮球技术.据《生活时报》报道,在网络经济时代,许多人看准了网上高等教育这个发财机会.目前,风险投资不断涌人Unext.Com.University.AccessPensare等教育网站.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传统名校也不甘落后,纷纷开设了网络课程.就连《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也在网上建立学历教育机构.在总额2400亿美元的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网上教育已经开始扩大份额.据美林证券公司预测,到2005年,这一份额将扩大到500亿美元.有人预言,美国的大学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都将变成College.Com.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网络大学热研究传统教育的弊端,网络教育的优势,网络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
  •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以来,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大学校门,接受可以说是人人渴望的正规大学教育.每年也都有专家、教师、考生和考生家长发出感叹,毕竟有更多的人被拒于大学门外,并非因为他们的素质太差,而是因为目前国家的教育设施有限.在教育设施不足,无法让更多人上大学的情况下,网络大学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音.如果我们接受"任何新的传播方式和工具都是双刃剑"这一命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大学将是网络传播技术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种具体运用,既可以促进科教兴国,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本文就从网络大学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
  •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的覆盖面迅速扩张,网民数呈几何态势增长,这种新的社会群体和新的交流手段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则,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传统的新闻媒体,开始以阅读网络新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对这部分人群,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正常人际交往之外,选择网络上的BBS、聊天室作为人际交流的方式,在匿名与大时空的环境里畅所欲言,对这部分人群,传统的面对面的思想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用.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复杂影响,探讨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教育。
  • 摘要:在网络时代女性会从第二性的存在转为第一性的存在,还是在男女信息沟中被边缘化,是考虑互联网对社会影响时必须关注的问题.女性网站的兴起对于女性融入互联网社会获得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女性网站的建设中,尽管还存在许多困惑与误区,但毕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女性网站的建设,应在女性特色上下功夫。
  • 摘要:本文研究每个社会通常都有一种由其所有成员平等共享和接受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一般包括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中心因素.其中,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是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正当理由.这个模式塑造过程,笔者称其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稳定建构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摘要:从信息传递功能讲,网络传播从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投入使用时起就存在了.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基于分时系统的数据通信网和联机检索服务系统,也是网络传播的雏形.本文研究内容:一、网络传播的起源与发展,二、网络传播的内涵,三、网络传播的功能和效果。
  •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自1993年3月美国国际互联网向公众开放,迄今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但其发展的速度让人惊叹不已.大家知道,从无线电问世,38年后才拥有了5 000万听众,电视机诞生13年后观众就达到了同样的数量,而国际互联网从1993年开放到拥有5 000万用户只花了4年时间.今天,国际互联网正以极高的速度扩展其疆域,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织入其经纬,深刻彻底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会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一、国际互联网的本质和特点,二、国际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三、国际互联网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了网络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网络传播与固有媒体传播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体本质上和固有传播媒体并无二致.但网络传播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具有时间上的即时性,空间上的零距离性,媒体上的多元性及方法上的互动性,因此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也就更为巨大.网络传播对于文化发展既是一个重大契机,又是一个严峻挑战.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如能抓住这一契机,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如不能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则将会导致停滞失落。
  • 摘要:网络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媒介的结构,也导致我们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可以定位在媒介的社会宏观效果研究上,但传播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宏观效果研究的完整的成熟的框架,更没有对网络研究的积淀.本文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的社会影响研究打开信息社会的神秘之门。
  • 摘要: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利剑,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各国用户在网络空间从事信息发布、传递和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由于西方国家网络用户信奉"言论自由"的原则,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和管理都怀有抵触情绪,使得人们可以出于各种目的自由地在上面发布和传递信息,给违法、有害的负性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机会,给互联网信息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妨碍了人们对正当信息的利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研究互联网负性信息传播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过滤和控制网络负性信息传播的PICS内容选择平台等5种技术路线。
  • 摘要: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占据社会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心地位.网络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新闻信息市场的传统格局.网络媒体处在新闻信息传播事业与互联网产业的交叉部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复杂性.本文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发展策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摘要:近年来,因特网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内现有CN下注册的域名数99734个,中文域名数为71727个,WWW站点数约为27289个,而ISP/ICP(网络服务供应商)也有百余家.日前刚刚开通的中文域名注册活动中,仅一昼夜就注册了50万,现在已达350万,这里不乏有抢注者的参与,但也说明了第四媒体已经越来越来吸引着寻常百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我国共有650万台上网计算机,上网用户人数1690万,网络已经渗透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现实的传媒,网络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媒体,丰富了人们对传媒的现有认识.为了全面反映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的文本考察,比较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在关系。
  • 摘要:网络自诞生以来,就以锐不可挡之势迅猛发展,并且迅速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因特网(Internet)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以其兼具各传统媒体之长的优势,对传统的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又一次面临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曾多次遇到过的问题:在被称为"网络时代"的21世纪,在有人断言印刷媒体将消亡的21世纪,报纸还有生存的空间吗?报纸如何才能在新媒体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 摘要:新旧世纪之交,伴随着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登场,电影与电脑联姻,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使用计算机看电影或动画短片的经历,其实这时我们就已经在和数字电影打交道了.本文研究数字电影应用广泛,它不仅是传统电影、电视的补充载体,还可以应用于课件制作、产品演示节目、多媒体编程、网络视频节目广播等方面。
  • 摘要:20世纪末,热门的"知识经济"、"网络时代"话题,虽无权威的、严格的学术定义,但无论是官是民,资深的行家里手,还是初出茅庐的新生代,都能体味到它的丰富内涵和给物质及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之巨.知识(当然包括科技知识)的发展(当然包括传播)无论就其容量和速度都是迄今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未来的发展和传播速度也是任何一位"未来学"家难以确定的.本文以清华大学学报的现代化进程,研究期刊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存在问题,法规等。
  •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悄然发生了巨变.以网络为主要基础平台的信息革命,对社会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决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次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它对提升社会经济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的作用,谁也无法低估.这标志着世界进入了E时代,即电子化时代来临了.同样,出版的E化(即电子化)趋势明显,可用E出版一词概括之.本文探讨在E时代网络出版的趋势以及传统出版业的对策。
  • 摘要: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开始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8年起改为每年1月、7月各发布一次.2000年7月,最新的统计报告发表.综观近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对中国网上书店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一、国内发展网上书店的优势,二、国内网上书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对国内网上书店的几点建议。
  • 摘要:网络的出现给电视媒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显露出电视传播过程中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正在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电视传媒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内容:一、互联网与电视台合作再创业,二、电视节目向互动性发展,三、数字化节目主持人,四、电视节目窄播化、滚动化,五、人人均有机会成为制作人,六、网络时代的电视对传统传媒业造成冲击与互动,七、利用电视网传输多媒体信息,八、电视机从外观到内涵正在发生变化。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重大成果,如原子弹、计算机、宇宙飞船、人工合成基因、纳米材料……都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们当中哪一项也没有像互联网那样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此之深、如此之广、如此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互联网不单单是一种技术,它还是一种媒介.它模糊了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界线,改写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模式.它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自由、方便地获取信息的空间,并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自身的飞速发展。本文研究内容:一、互联网媒介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产物,网络传媒有较强的技术属性,二、互联网媒介具有社会规范性,三、网络媒介是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