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
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

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6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

会议文集: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北京市育英学校提出了开展基于特征分析与需求分析的校本培训,激活新教师持续发展的激情,实现新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为骨干、五年必须成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指出了让新教师快速融入团队、助推学校发展成为摆在培训者面前的最大难题。文章对学校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师,这是—群什么样的新教师,培训需求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顶层设计培训课程,助推新教师快速成长的策略。北京市育英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大校,涵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今后在新教师校本培训课程的设计上,还应在分层、分类上着力,以期校本培训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教师需求。新时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种思潮暗流涌动,作为独生子女的新教师,他们身上有其时代特征,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实现精神引领,让他们终生热爱教育、奉献教育,则是要着力思考并践行的。新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把新教师培养成强者、能者、勇者、贤者,打造一支把“拒绝平庸、实现优秀、追求卓越”作为毕生追求的新教师团队,为实现学校复兴与辉煌贡献力量,学校还需继续深入基于特征研究与需求分析,在新教师校本培训上继续着力。
  • 摘要:好的培训不论在企业,还是在区域和学校教育,都是必要和迫切的需要,因为都关乎到“人的发展”,而培训的设计规划决定了培训的可为空间。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简单依靠培训,但好的培训一定会成为个人成长或团队建设的关键事件。笔者结合切身的体验来谈谈新任教师培训这一关键事件带来的影响。国际对话、听课说课、专题报告、校本研修--海淀区新任教师培训针对如何提升新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规划了多元的学习方式。其中,国际对话通过国际比较认识到了现实的实践问题;主题报告引发了从不同角度对现象的思考;实践部分让学习有了更多直接的体验,平和地品尝实践中的各般滋味;区域的研修和校内的学习交织在一起,更有机会一边沉浸其中,一边反思提炼。对参与的学员来讲,所有授课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学术精神本身就是积极的影响,学员所获得的可以传递的体验甚至胜过报告中的内容。好的培训一定具有几个特点:点燃人学习的热情,让人看到了发展的空间;准确把握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专业考量设计培训方式和内容,目标明确;帮助人具有持缤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总结了未来的新任教师培训的发展思路:可以更好地运用“云”技术,最大程度地拉近对话的距离;继续鼓励反思,同时鼓励对话;鼓励新教师在学校有更多样的担当。
  • 摘要:提高中学新任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前提是设置科学、高效的新任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模式.北京市师达中学立足于现实,在对本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规定,社会政策对教师的内在要求,以及专家学者的相关规律性知识要求进行归纳整理后,为新任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主要由外在培训和教师自主培训两种模式构成.其中,新任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外在培训模式的设计强调"自我更新"、注重"以技术为核心"、追求"人本化"和"个性化"三个要素,以知识、能力、情感三大模块为主要内容;新任教师自主培训模式主要由现场研习、平等对话、自主阅读、内省反思、研究性观课及交往性学习等构成.新任教师通过外在与内在两种模式的校本培训之后,快速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
  • 摘要:“会诊式”培训正是基于课堂实践中问题的解决,通过专家的集体会诊,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然后进行持续跟进指导,从而切实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使他们尽快胜任岗位工作。本文就该培训方式实施的现实背景、内涵与价值、实施步骤、实践反思等进行探讨。总结了“会诊式”培训的实践效果,指出“会诊式”培训促进研培有效结合,提升了教师研究意识,加速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了工作现场的转移,深化了课堂观察的效果,提升了团队引领的价值以及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
  •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东城区新教师入职三年来的课堂教学指导策略。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方面对新教师进行持续指导和跟踪研究。并提出了不同学科在进行新教师课堂教学指导方面有各自的特色,可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考虑新教师的学段、学科、学历等背景特点,结合他们的需求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指导,针对不同教龄的新教师,强化分层指导的对未来的建议。
  • 摘要:新教师学历和专业背景的变化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要求培训的需求分析更具针对性和诊断性.基本功测评在基于需求的培训中,起到了诊断问题和个性化反馈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基本功测评的内容选取及诊断出的问题,并报告了部分反馈指导内容.通过测评,可以发现本次培训新教师独特的需求和问题。针对其中的部分问题,专门设计了集中反馈,主要以测评中学员说课的案例为载体,具体反馈在内容分析、活动设计、重点展开、概括小结等方面的问题。而针对作业分析与设计、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了个别反馈和指导。基本功测评环节是新任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兼具需求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的重要环节。此外,培训者可以借此机会与新任教师充分交流,了解新任教师目前的学习状态和认识水平。测评结果也是新任教师研究的宝贵数据,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起来,逐步形成数据库。这些数据同样揭示了新任教师的需求,将培训的后期追踪、新一轮的培训设计、更长期的区校联动综合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 摘要:本文介绍首师大附小对新教师培训的两种形式以及对笔者的影响,校内培训有师带徒针对性培训和青年教师沙龙的分享式培训,校外主要有特级教师两周一次走进新教师课堂活动和本校与首师大初教院协议的每周半日进课堂活动.通过培训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并获得了初步成果.最后从新教师的角度对校本培训和新教师提出了研究学生,从学生需求入手进行教学以及加强理论学习,敢于实践的建议.
  • 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新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为了使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本校把"新教师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针对工作5年以内的新教师培训进行了整体规划,结合"新苗"工程、 "师带徒工程"进行落实.面对学校培养新教师的规划、要求,教研组在接到新进年轻教师时,基于年轻新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弱的实际,对他们的培养工作也做了如下的规划:手把手引领年轻新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新教师的教育能力;鼓励年轻新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带领年轻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她们的信念,走在教学发展的前沿,从而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一线新教师的五次经历,反思对新教师的培养,理清常见的师徒关系,并正确处理好师徒的三种关系,从而使年轻教师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指导.把在实际工作中对培养新教师常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循序渐进、目标明确地给予年轻教师以指导,着意在培养新教师的同时,指导教师自身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把师徒的反思交流作为共同提升的方式,同时避免了老教师的职业倦怠.
  • 摘要:新毕业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职业发展规划、个人目标等方面均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由于特殊教育的专业特殊性,特教教师需要的专业技能、对职业的认同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教师,对特殊学校的新教师培养提出了很大挑战.为了能促进特教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认同,本校基于"爱与专业"两大立足点,从课题研究切入,深入探讨特殊教育新任教师培养的有效模式,从而真正使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实现"让智障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让特教教师发展专业技能、让现代社会实现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
  • 摘要: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学校根据《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东北旺中心小学学校发展对教师发展的需求(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拟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重点培养.面对新教师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学校为新教师们搭建了发展平台,专门为她们分学科的成立教研组,并选拔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带教老师,学科主任、学校校长也共同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经过培训,新任教师已经能够做到:教案的修改很详尽;课堂教学改变角色;教学中把握核心重点;教学环节清晰,常态课成形.培训后,教师们也产生了思考:何谓教学?何谓课堂?何谓教材?何谓教学方式?有了这样的思考,也为新任教师提出了希望,确立了下期培训目标.
  • 摘要:新教师代表着新的希望,也意味着青涩.新教师在入职前有很多的愿景和抱负,到了真正工作后却出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意外,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面对这一现象怎样能使新教师既不循规蹈矩又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教育工作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个人因素、情景因素、系统过程几个方面科学的就新教师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力图通过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以及新教师做有价值的自我等方面塑造出业务精良并善于拓展创新的优秀教师.
  • 摘要:新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初,教学风格尚不能够迅速形成,专业开展则尚需成长过程. "师傅制"传帮带工作在培养新任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及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及对新任教师初期工作开展中所暴露问题的反思,浅析师傅的教学风格对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这种影响则主要通过教学作风、教学观点和教学技巧等三方面来体现.这三方面的影响又分别映射在新任教师的教学理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上.
  • 摘要:如何促进新任教师尽快地步入教育教学的正轨.这是当今新任教师专业成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学校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促进张老师尽早入行.做为师傅,本人首先在互听评课的过程中,手把手带领徒弟进行教学研究、改进.其次备课过程中,发挥组内研究的作用,集思广益,使新任教师的备课水平明显提高.最后,重要的一点是师徒以开展"遨游汉字王国"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活动,提升新任教师科研意识.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教给年轻教师一些优秀的教学研究方法,才是使她们今后的路走得更长远的正确引领.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我会更主动、更认真、更努力,使自己和同伴的能力有一个更大的进步与提升.
  •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亲身经历,站在师傅的角度,从"师徒结对使新教师培训更有针对性,实现一对一的、可追踪的指导;师徒结对能够让新教师教育教学、为人处世的能力形成得更全面;师徒结对,让新老教师互相促进,共同成长"三个方面阐述这一新教师培训形式的优势.同时,也从"新教师知识丰富,有理论高度,使本人和他们的磨合期越来越长;个性鲜明的新教师,情商不高,使本人感觉像带自己的孩子,事无巨细"两个角度浅谈自己的思考.新教师培训要按需培训,这“需”不应只是教师发展的自身需要,还应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事业的需要。选用怎样的人做教师,利用怎样的课程和策略培养教师,那是政府和高校的事;师徒结对作为教师入职后,学校对新教师培训的其中一个环节,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
  • 摘要:文章介绍了作者在加入北京市育英学校之后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疑惑,详细论述了自己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并分享了职业培训在自己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中发挥的作用。
  • 摘要:新教师是充满活力、思维创新、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是我校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全面可持续地推进教育综合实验改革的源头活水.学校办学模式的风生水起使得引进的新教师队伍呈现出数量庞大、学历层次高、学科类别丰富、岗位种类繁杂等特点.基于对新教师特点的研究,为满足新教师的不同需求去开发培训课程,通过外部激励、任务驱动、分享提升等方式激发新教师内动力,锤炼职业品格,促进新教师的转型与发展是我校开展新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
  • 摘要:新任教师的有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探索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对于提高新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建构了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并依据理论框架,从整体、局部到个体三个层次,逐级建构了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区级新任教师培训课程.并提出了研究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依据标准开发课程;构建新任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按照体系明确分工;开展新任培训的元研究,依据研究探索模式的对新任教师培训未来的建议。
  •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教师基本情况,分析了新教师的培养措施,在新教师培养上在基本上确立了在组织形态上由教委统筹领导、区教师培训部门和新教师所在学校共同实施,培训内容上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学科指导、校本培训三者结合的新教师培养模式。通识培训、学科培训、校本培训三者结合,同步推进,于每年的5-6月结束。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培训组织工作的结束。每年还会借助西城区教育研修网的平台,了解新教师培训的收获以及需求建议等,通过新教师的反馈,培训达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培训效果:一是使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素养得到提升,丰富并加深了新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看到自身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二是掌握了课程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注意加强教材教法研究和学生学法研究,课堂教学能够遵循指导,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使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教学各环节更加清晰、完整。三是增强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幸福。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对个人成长和发展规划有了思路。
  • 摘要: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协同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和活动,以活动和任务驱动方式为新任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岗前培训的过渡平台;爱岗爱校的立德平台;专家讲座的学习平台;师徒制的帮带平台;青春飞扬的展示平台;成长动力的激励平台;课题、课改促成长的科研平台,这是二十中学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重点是:引导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目的在于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新任教师校本培训之路,为下一步学校继续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积累经验、完善方法.
  • 摘要:目前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状况关系着学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学校的未来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新任青年教师不断走上工作岗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教师整体素质上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非常重视新任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尽快胜任教学岗位,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开展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不仅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还以区里的培训活动为契机,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文中用一份教学设计的演变,展现学校对新任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新任青年教师的培养最根本还是要落实到方法和策略上1.加强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学校培训的组织管理,建立新任青年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2.以提高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素养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以老带新为主要形式,以上课评课为主要实施策略,促进新任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3.帮助新任青年教师适应新环境、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乐于帮扶他们,敢于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交流展示,助其展翅高飞.
  • 摘要:王钵老师是学校聘请的督导专家,入职三年的时间里王老师一直陪伴本人成长,通过不断的听评课,他的很多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 摘要:近年来,随着本校不断发展,对各类新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010年,本校成立"新教师培训中心",确定了培训目标,方案和流程,编撰了《新教师指导手册》.此项目开展至今已经四年多,一直在实践中反思改进,在反思中摸索前行,帮助扶持了大量新教师,也获得了2012、2013年海淀区"校本培训项目"比赛一等奖.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它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师的整体素养与教学水平;决定了本校的教学质量能否均衡、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将不断改进方案,丰富内容,优化机制,让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校成为真正的教育教改强校.
  • 摘要:近年来学校陆续有青年教师加入,为学校带来了新鲜的力量,同时为青年教师搭建迅速成长的平台也成为了学校重点关注的课题.从新教师发展需求入手,把促进团队整体素养提升作为最终的目标,借助各种形式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把对年轻人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长抓不懈.
  • 摘要:作为新入职教师,得益于学校和区里给的机会,本人有幸参加了北京市初中教师基本功展示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在对经验进行反思时,发现学科组对本人的专业成长的帮助非常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我的高要求使本人重视课标并受益;二、对教学思路的点拨学会了在教学中运用学科语言;三、全组教师对本人板书的修改与指导,感受到教学中的精益求精;四、全组老师对本人参赛前的技巧指导使本人对时间把握到位.有了这些指导,再加上学科组内老师们对本人比赛心态的调整与减压的帮助,都使本人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 摘要:本校发现新教师中存在共性的困惑,有其独特的育人理念,不希望全盘接受老教师已有经验,而希望培训能够为他们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为此本校开展细小、灵动、有效的微论坛, "微话题"是新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校先后开展"幸福教师路"微论坛、班级管理微论坛、基于微课的微论坛、反思微论坛等.培训时间不长,内容集中.新教师在工作之余能见缝插针的学习,既提升培训效果,又确保学习的全面覆盖.
  •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更高了.师徒结对作为校本培训和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已经被中小学校广泛采用.针对传统的师徒制存在的人为的合作、肤浅的合作、顺从的合作等影响其效果发挥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特别强调师徒双方真实的、深入的、共赢的合作,形成了一种合作式的师徒制:凸显教师师徒双方合作的内在需求和自主意愿;强调通过实际教育情境中的活动使师徒制发挥实效;突出师徒双方平等、民主的交流对话和亦师亦友的互动关系;实现师徒双方的互惠共赢,实现共同的、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 摘要:一批批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师步上讲台,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在师徒的道路上,如何以他们不同的个性为契机,甄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帮助提升他们业务水平的同时,使其个性得以张扬,成为了作者研究为师之法的关键.在初探之后,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见解.首先应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从而准确掌握他们不同的个性.其次,针对他们的特点,选择适于他们成长提高的方法.如: "模仿式"、 "激励式"、 "诱发式"等.在此环节中,他们获得了成长的空间与条件.他们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