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 召开年:2002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02-05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会议文集: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中,通过饮食这一物质载体不仅能创造出艺术,还能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绘画、文学、音乐、舞蹈.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多方面地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传统的饮食对象和饮食行为.本文研究内容:一、绘画艺术中的饮食文化,二、文学作品所描述的饮食及饮食行为,三、烘托宴饮氛围的音乐、舞蹈。
  • 摘要:人口迁移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它是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关注民族人口迁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可以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变迁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青藏铁路的修建,给青藏铁路沿线各族人民带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民族人口的流动变得更加频繁,民族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文化适应和发展的问题.2003年夏,笔者沿格尔木--唐古拉山乡--那曲就这一地区的民族人口迁移状况做了一系列社会调查.本文以笔者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拟对新时期青藏铁路沿线民族人口迁移的特点、类型进行分析,探讨民族迁移所面临的文化适应问题,并提出促进民族文化适应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不妥之处,请识者指正。
  • 摘要:为了弄清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的现状,深人研究规律性和特殊性的间题,我们子2001一2002年期间有针对性地对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5个少数民族各选一个村寨进行重点调查,在对调查资料进行研究的墓础上形成了本调查研究报告。
  • 摘要:大理家族职能的实现是以家庭个体和家族集体作为主体,家庭个体履行着生育、生产、教育和消费等方面的职能,审判和大型祭祀活动由家族成员共同完成.随着大理地区人口流动的增加,白族家族的上述几项职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它的变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生产职能的变迁,2.消费、供养职能的变迁,3.生育、教育职能的变迁,4.仲裁职能的变迁。
  • 摘要:笔者近儿年在为政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国福特基金会承担西部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项目期间,在西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作了大量的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认为当前我国西部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不到位,额外加重了低收入阶层群众的负担,二、"基础教育"不达标,导致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三、在教育领域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着如何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两难困境。
  • 摘要: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一、中国民族理论政策与中国当前现实,二、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三、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问题,四、汉人社会研究的范式、进展和启示,五、学科应用的领域及前景,六、学科中国经验与学科方法论反思,七、少数民族文化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 摘要:2003年10月10日上午8~12时,"海峡两岸民族学人类学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协宾馆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香港的民族学人类学机构负责人30多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王彦全程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分三个专题:一、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及相互关系,二、关于2008年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学术准备问题,;三、今后各民族学人类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 摘要:人类学是一门发源于西方的科学,它的理论方法是西方人类学家所发明的.长期以来西方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他们所认为的"野蛮人",即无文字的前工业化的部落社会.西方人类学理论大部分是从对于这样的"野蛮人"社会的研究得出的.这样的理论能解释我国这样有几千年不间断文明、文化丰富、社会复杂的情况吗?答案是怀疑和否定的.有鉴于此,我国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体系,发展适应我国需要的,能更好地解释中国文化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这就提出了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问题.对于一门西方传入的学科,怎样才算本土化,该如何本土化?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 摘要:民族学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西方工业国家.一百多年来,它已传遍世界.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正规大学均设有民族学、人类学系或专业.一般社区大学则设有民族学或民族、族群、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其中,欧美的应用研究(包括政治、生态、公共卫生)处于领先地位,俄国则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各国民族学者以系统的民族志知识和独特的视角参与政府和民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项目,使社会各界对民族学学科都有较高的认同.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在“十五”期间将利用国家"21I工程”建设和教育部人文里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和条件,开展和加强以下工作:民族文化和研究信息数据库建设、民族学人类学国际交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和研究中心建设、应用人类学研究、本土化的民族学学科品教材建设和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等,在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能够起到全国示范作用的民族学重点学科。
  • 摘要:在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经验中,人类学研究者自己的经验应该是受到重视的一种体验.本文汇报我们两个人在过去10年来在新疆进行合作研究的一些本土经验,并且就中国人类学研究中跨文化交际问题提出一些经验性而非理论性的看法,提出跨文化交际应该是中国人类学研究在新世纪应该注意的方法,以求获得诸位的批评和指正。
  • 摘要:二次大战之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等的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一大批现代都市逐渐发展起来,农民和部落成群地拥到城市里来,并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一、国际都市人类学,二、国际都市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三、国际都市人类学的主要成就与不足,四、近年来中国都市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五、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前景。
  •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在这种国际背景和世界潮流中,一方面是全球市场的重大结构变化对国家共同体构成巨大的挑战,全球市民社会取代民族国家的趋势已显端倪;另一方面虽然民族国家还在全球体系中充当主角,但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结构和功能. 面对这种态势,中国历来以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形象立于世界国家和民族之林的传统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要接受挑战.现在问题的焦点是在全球化中,中国是以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面对世界,还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面对世界?本文讨论,一、现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二、呼声: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三、基石: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四、一体化:中国各民族互动整合的大趋势,五、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面对全球化挑战最佳身份认同。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关注并热衷于讨论文化,由此反映了现今时代文化的重要性.对文化目前有多种理解,一般所说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狭义上的文化,通常是指精神文化,即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意识形态,这也是我国学人目前对学术意义上"文化"这一概念通常的理解.简言之,本文所说的"文化",是取"文化"概念上的狭义,即主要指人们的价值和道德的观念,宗教信仰、艺术、法律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表现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风俗习惯。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在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前所未有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其传统文化带来更大的挑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该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民族研究的热点.为此,2000年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还主办了"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化建设"专题学术讨论会.尽管如此,笔者认为目前学界有关该问题的许多提法仍有失偏颇,在此不揣浅陋,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谈一下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就困扰学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留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 摘要:社会变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作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本身及其社会功能,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为适应和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也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在使用空间、使用人口上的挤压力越来越强,这使得弱势语言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弱,使用空间越来越窄,使用人口锐减,甚至其中一些语言在这种骤变中来不及发生太多的结构退化就已经被停止使用了.而语言不仅仅只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任何语言的消失,都意味着丢失了蕴含在这种语言中的独特的文化,意味着我们正在丧失一部分人类文明的成果.因此,社会变迁过程中少数族群的语言处境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论题.本文以赫哲族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状况和濒危语言,社会变迁与语言的丢失、濒危。
  • 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民间文化在整个世界文明历史中的地位在不断发生变化.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保护了民族的或民间的口头传统,但是,那是与民族独立的政治诉求相互联系的.另外,民间口头传统对于书面文学传统历史悠久的民族和新近才有作家文学的民族,它的意义、地位是不同的.按照芬兰学者劳里·航柯(Lauri Honko)的说法:世界各个大国和文明古国,在它们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必强调主要以口头传说、诗歌、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形式保留下来的民间文学所起的作用. 把史诗研究纳人比较口头传统研究领域。反映了学科的末来走向。本文研究内容: 一、史诗研究:学术史的反思,二、中国史诗研究的主要问题,三、中国史诗研究将在哪些问题上将会有所突破。
  • 摘要:近年来,围绕"生育文化"与"生育文化理论",人口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生育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学十分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拟从民族学角度探讨民族学与生育文化研究的关系、"生育文化"的概念,以及如何从民族学方面深化这种研究。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就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多民族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大多前往云南的游客,除想观赏其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外,更多的还是希望体验"真实"或者说"原始"民族风情."民族旅游"在各方面给云南各个族群(即"民族旅游"的目标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于某些尚未真正进入父系制的边缘族群,"民族旅游"引致的社会性别及其关系的变迁尤为引人注目.本文以宁蒗落水村摩梭妇女为个案研究,一、落水村--现代旅游中的母系家园,二、社区内外:摩梭"走婚"的现象与实质,三、角色变迁:由家户领域到公众领域,四、结语:动态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 摘要: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及云南省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重要决策,推动了云南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大举拓展,日益成为云南民族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也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十年来云南民族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之间形成了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这种互动既给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增长点,也为少数民族妇女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翻开了云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新篇章。
  • 摘要:中国族群中,人口处于绝对少数的那部分群体,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中国其处境有一些更特殊、更"两难"的问题.为探讨这类问题,这些群体又被中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从习称的"少数民族"中强调地称为"小民族".这些"小民族"享有中国政府的法律保障,同时出于某些原因"小民族"往往还会受到优惠待遇和照顾. 本文探讨对小民族语言的存在,不仅仅要正视其社会交际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这种语言对于传承和保护民族一切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千年更迭、世纪交替的历史制高点上,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大发展、文化大冲撞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的新时代,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领导中国民族工作中,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另一方面又有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特色鲜明、体系完整、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民族理论政策.本文研究内容:一、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来源及其特点,二、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基本战略途径,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民族工作的指导,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工作实践。
  • 摘要:世纪末,"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成为最流行的词语,前者揭示了世界经济空间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世界各区域、各国和各民族经济体之间相互交流与渗透程度的迅速提升;后者则反映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经济体透过加强协调与整合,努力消除各种壁垒,探索富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多种尝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异常全面与深刻地影响、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及社会经济结构,二者既存在着明显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与相互促动--研究经济全球化,不能完全脱离局部和特殊性的问题,研究经济区域化,也必须具备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视野.本文是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学科交叉分析,包括,一、区域范畴的"多层次"结构与"多型态"表象,二、跨学科研究凸显广义交叉视角,三、"多型态"研究的理想田野与典型案例,四、关于"多型态"发展研究的理论思考。
  • 摘要:"民族过程"、"民族同化"、"民族认同"是民族研究三个常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中"民族过程"和"民族认同"在我国学术界中广为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而在权威性的辞典和工具书上没有收录解释.而"民族同化"一词虽然在我国民族研究的各种辞典和工具书中都有收录,但对这一术语的解释,亦不过是反映了20年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水平和深度.在事实上,近些年以来,一方面"民族过程"、"民族认同"这两个术语在我国的民族研究当中,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中广为使用.另一方面,民族理论界对"民族同化"现象的研究,也早已超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和不同版本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科书和通俗读物的认识境界。探讨民族过程中同化与认同的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民族现象,把握民族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同古代北亚的其他游牧民族(如现在北欧的萨米人)相似的是,古代蒙古社会的生活习俗、禁忌和习惯法均带有浓郁的生态特征.在其游牧文明成长的过程中,生态保护这一古老的习俗被汗权政治有意识地制度化了.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是,生态资源是有限的,民族的发展如不建立在生态资源的稀缺性认识论基础上,社会破坏生态的多样性,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内容:一、早期蒙古社会的生态保护规范,二、蒙元时期的《大札撒》、元朝典章制度对生态习惯法的继承,三、明代草原法时期蒙古法典中的生态保护规范,四、古代蒙古族生态资源约束型的社会发展观。
  •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发展令人瞩目,堪称突飞猛进.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各个民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沿海勃兴,中部萎顿,边区瘦弱",呈现"梯度倾斜局面"(费孝通语).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中,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为主,人数近2000万.他们的生存状况、发展走向尤其经济格外引人关注.然而,上述地区、上述民族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探讨,一、发展的差异性,二、潜在的文化冲突,三、人类学的学科介入。
  • 摘要:在云南亚热带山区农业的多种类型中,红河南岸哀牢山哈尼族农业占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哈尼族山区,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到山顶,埂回堤转、重重叠叠,包裹着重重大山,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层层梯田,是哈尼族农业世代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哈尼族的勤劳与智慧. 本文介绍哈尼族的梯田农业,是充分利用亚热带山区气候垂直立体分布和与之相适应的植被立体性分布特征而建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这一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对水资源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条件下存在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