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五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4-09-25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国家图书馆

会议文集:第五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由于国家图书馆对外文文献的采访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即通常所说的外文求精,采访外文文献重在“选”,即通过浏览和仔细阅读大量国外出版信息,从中找到发现适合馆藏要求的文献,因此,全面完整准确的外文出版物信息对采访工作十分重要。围家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现招标需求是将本馆收藏的学科范围和种类、读者水平、文种等要求在合同中提出,但书商在加工整理报道时难免不全和遗漏,或本身对要求认识的不到位。如果在文献信息报道方面采用排除法,即只提出不需要什么学科和水平的出版物,那么书商也便于操作,图书馆采访人员在对文献的选择方面可以保留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冈为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对外文文献的选择标准也非一成不变,需要在遵守总的采访原则的前提下,考虑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变化,工作中对文献需求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而对具体文献选择有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建立科学合理的书商履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书商的现有状况,还能体现出对图书馆采访工作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给今后图书招标采购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招标将采访工作的书目查重、验收记到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是当前的采访工作中一种趋势和有益的尝试,把采访人员从大量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减轻劳动强度,对缓解人员紧张,降低部门人工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采访人员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如何选好书、优化流程和提高采访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上来。西文图书采访实际是一种模糊型的采购方式,具体采访什么、学科种类分布、文种与数量、金额以及供货时间等都不能预先确定。鉴于这些条件的不可预知性,招标合同的一些条款订立应注意考虑现实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一些无法或十分困难到达条款,或对图书馆不利和不利于考核的条款,应注意避免。
  • 摘要:图书馆员应该有这样强烈的意识:书就是为人所用的。确立读者的主体地位,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文献采访工作中“重藏轻用”的错误观念。阮冈纳赞在1931年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就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图书馆来说,馆藏文献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读者提供文献利用。在数字出版物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应进一步明确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之间的协调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使图书馆采访人员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目标与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文献采访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捕捉读者需求,从读者利益和需求入手,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的出现、存在与发展,正是读者主体客观存在及需求的产物。读者主体的存在及其需求,永远是一个最有生命力的活动因素,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土壤。
  • 摘要:民间文献记录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原生态”的内容往往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一地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劳动、商业经营、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最真实、最具体的状况,所以它们同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生活、历史事件以及情感与思想的印记,无疑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在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据资料内容,做好专题建设,编制文献题录,做好二次开发,配合馆内项目,充分挖掘利用,整合全国资源,搭建共享平台。
  • 摘要:工科高校图书馆采集教材类图书建设馆藏资源是逐步创新的过程:通过提高馆藏利用率,更好地推进文献资源建设;通过统筹管理,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以保证正常运行,做好协调工作,避免重复、闲置;加强不同路径的合作共享,相互依托、取长补短,吸取转化异体的优势资源。工科高校图书馆在采集教材类图书建设馆藏资源中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必须把教材建设看成图书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重视其独特作用,加强研究是十分必要且任重道远的课题。
  • 摘要:非正式出版文献,也称"内部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逐步被社会所重视.在图书馆界,能够突出各图书馆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中非正式出版文献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如甘肃省图书馆以西北地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为己任,已形成了品牌,其中很多文献为非正式出版文献.国家图书馆一直重视非正式出版文献资源建设,在2008年专门设立中文资料组对非正式出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工作.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馆藏文献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发行范围小,传播不广且易流失等特点,给文献的资源建设带来很大难困.文章结合馆藏建设实践,对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理清范围,突出特色,加大征集力度,寻求制度保障,注重电子版及光盘的收集。
  • 摘要:联合国系统近年来也逐渐倾向于利用互联网这一通道共享其各类信息,许多文献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开放获取,有些机构甚至将网络作为唯一的资源共享方式。国家图书馆自1947年即成为联合国文献托存馆,是国内最早的联合国托存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图书馆对联合国文献资料的收藏,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均在国内首屈一指。面对联合国实体文献数量逐年下降、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事实,国家图书馆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变化。自2008年起开始组织力量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深人调研,本文仅就联合国下属机构之一,联合国大学网络资源的开放获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联合国大学已将自己的出版物全部数字化,在其网站出版物界面上,所有内容分8个项目进行揭示——文章(Articles),“UNU集合”(Collections at UNU),图书(Books),政策摘要(Policy Brief),研究报告(Working Papers),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s),我们的世界2.0(OurWorld2.0),联合国大学出版社(UNU Press)。
  • 摘要:特藏资源是图书馆提高社会影响力、提升信息服务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特藏资源往往能够体现图书馆在某项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从而才能为其特定的信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冈此,将这些资源进行集中形成特藏资源库是有必要、有价值的,从而实现特藏资源从资源独特性到功能独特性的转变。外文特藏资源的学术资源丰富,进行有效整合后,创建一个真正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外文数字化特藏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外文特藏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内容,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图书馆将继续探讨外文特藏资源库的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一新资源,丰富自身的馆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相信未来外文特藏资源库的建设,将成为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中体现优势和竞争力的价值所在。
  • 摘要:因数字媒体及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播,对传统实体图书馆提出了诸多挑战。各类新兴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以及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的普及,加剧了各类媒体对用户的竞争,减少了实体图书馆的读者数量。读者也对阅读的系统化、精品化、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阅读需求。面对冲击,一方面,新时代的实体图书馆积极适应环境,主动采取措施,以数字化手段迎接数字化挑战;拓宽业务领域、增强社会功能,不仅在文化领域做好工作,更在外交、政策配合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运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打开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固有优势,实体图书馆继续发挥文化的收藏、继承、传递功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对阅读的场所要求,为读者提供平等获取信息的途径,保障读者获取信息的公平性。通过这些变革与坚守,新时代图书馆依然继续并更好地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功能,葆有其独特的书香魅力。
  • 摘要:我国学位论文建设起步并不晚,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收藏机构不唯一、规则不统一等原因,至今未形成一个能代表中国、收藏年代悠久、门类齐全、数量完整,且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需要克服政策支持滞后、解决版权使用等问题,尽快完善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网络提交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学位论文门户网站,实现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开放存取服务,努力提高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规模与国际影响力。
  • 摘要:音像、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文献类型,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出版行业的不景气及图书馆自身管理的不完善给采访工作带来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对:适当提高采访经费,确保馆藏数量与质量,改进与完善采访模式,拓宽采访渠道,提升采访人员素质。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拓展思路。构建特色馆藏,开发数字出版品接收与服务平台。谋求业务转型。
  • 摘要:阅读趋势的变化和数字阅读带来的出版变革对产业链各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量激增,出版形式多样化,传统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按需印刷以及免费网上电子书、开放存取等资源并存。数字出版在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无限契机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严峻挑战,研究并制定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文献采访策略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图书馆应在了解用户信息行为和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文献采访思路,创新文献采访模式;另一方面,图书馆应抓住数字出版的契机,在实现资源扩容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中心地位,通过反馈图书馆及最终用户的需求来影响数字出版在学术领域的发展,并在新的学术交流体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 摘要: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与出版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文献采访工作应该时刻关注出版发行的动态变化,并相应地采取适当的采访对策。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迅速。((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2540.35亿元,比2012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25%。随着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文献的概念更加宽泛,文献的品种和类型更加多样,文献采访的理念和方式更加进步和现代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数字出版给图书馆文献采访带来的挑战,如何提高文献采访效率,创新文献采访模式,成为当前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出要协调馆藏资源比例,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拓展多渠道多模式采购,加强沟通合作,多渠道获取出版发行信息,鼓励用户参与,提高图书利用率,提升文献采访馆员综合素质。
  • 摘要: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南岸、黄土高原北端,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收集的地方文献是鄂尔多斯这一特定区域内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和,所反映的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及现状,如何进行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源,对鄂尔多斯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出要建立地方文献采访制度和采访文档,掌握地方文献信息源,优化采访方式,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
  • 摘要:数字出版是基于新传播载体的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形式,但其本质依旧为信息的收集整理编辑和传播。没有优质内容作为基础,数字出版产业就丢掉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只能是一个缺乏精气神的空壳。4。肩负着人类文化收藏与传承责任的图书馆,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纸质文献的收藏。尽管在数字出版时代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逐渐上升,但现阶段其在整个产业所占比重并不高。相比在文献资源占有量层面,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优势。要提高文献采访质量,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精”,加强地方特色文献采访,特别是地方非正式出版文献的收藏,注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与整理,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建设复合型文献收藏体系,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互补。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访与使用,地方特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风与制作等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未来发展,要求图书馆打破以往比较闭塞、各自为营的部门分工,借助一定的技术交流平台转向互相协调沟通,分工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分工的一种“大部门”运行模式。各部门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一方面能够节约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使馆藏资源朝着合理、优质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未来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发展,还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
  • 摘要:随着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正式实施,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采购逐步走上规范化。公共图书馆实行政府采购,对采购资金的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专款专用有效地杜绝了购书费挪用浪费的现象,也有效地防止采购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出现。可以说,政府采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工作产生了一些影响,要健全图书政府采购招标监管机制,建立规范合理的图书系列评审专家库,制订有效措施保障文献采购质量。
  • 摘要:新闻单位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与特色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开发建设出具有新闻单位专业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再加上良好的专业人员素质才能为本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提供特色服务,特色服务做得好、做得有声有色,才更能体现新闻专业图书馆的馆藏价值。
  • 摘要:图书馆作为图书发现和图书购买的引擎,每年通过大量的图书采购,让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新作者,享受读书的乐趣,在推动阅读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出版业从中受益无穷。尽管自助出版物在内容质量、发行范围、传播途径等方面仍与传统出版物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自助图书数量的快速增长,作为文献资源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必将逐渐关注自助出版物。提出,学术图书馆不适合收藏自助出版物。公共图书馆可有选择地收藏有特色、有价值的自助出版物。图书馆对自助出版的图书的衡量,一般依赖于各种交易评论、图书评论,并通过销售总额来判别读者对自助图书的需求。自助出版物的蓬勃发展,使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助出版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多元文化和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的传播。但另一方面由于自助出版避开了审核、编辑、校对等把关过程,也带来了出版监管不严、出版内容参差不齐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作为自助出版物的推动者,有必要为自助出版作者开设出版等领域的培训班,让他们掌握专业的出版流程,进一步提高自助出版者的素质,促进自助出版物走向规范化的道路,而自助出版物只有通过自身品质的提高,才能赢得更多图书馆的关注与收藏。
  • 摘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力争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12%,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把上海打造成“设计之都”L1|。目前,上海总体的艺术设计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市还有一定差距,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会展设计较国外也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必须加强对国外艺术设计的理念、技术、专业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从而有效提升艺术设计的水平,而国外有关艺术设计的出版物正是这种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成果的集中体现。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读者对艺术设计类图书年外借量不断上升,J大类英文图书的外借量,2012年比2007年上升了23%,而且在阅览室时常能看到读者翻阅艺术设计类图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采选方式、选书参量两方面调研,探讨该类图书的采选策略,希望为图书馆提供质量优秀的文献,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我国的艺术设计水平。提出了现货初选+目录复选,走合作采选之路。弥补采选馆员选书缺陷,区分出版社。精选代理商等采选方式,以及重点细分学科主题,核心专业出版社,著者的学术水平等三个参量。
  • 摘要:电子书发展到3.0阶段无疑是电子书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变。尽管eBook3.0并不是电子书市场的主流,更不是全球文献市场的中坚,但它丰富的内容形态以及极佳的阅读体验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同样,PDA也是一个新兴事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例如实施PDA使得购买图书的种类存在不确定性,还使得图书购买的持续性存在一些问题等。但它的存在和发展给予图书馆采访工作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图书馆长期以来存在的顽症,更给予了读者自由的选择权。而PDA与eBook3.0两者的结合更是“新”上加“新”,正是这“新新”兴的文献采购方式使图书馆、读者、文献供应商三者更好地结合到一起,而这必定是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有益尝试。
  • 摘要:在文献采访3.0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利用Web3.0的环境提升图书馆信息收集和服务的能力,构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平台,使图书馆嵌入到读者的生活中,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目前Web3.0的发展刚刚起步,尚没有太多明确成熟的Web3.0技术,但Web3.0实际上本身就是理念的发展重于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一思想,笔者以RSS搜索引擎为例构造文献采访3.0模型.文献采访3.0模式完全符合图书馆3.0的理念:广泛参与、积极引导和高度智能化。采访馆员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参与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把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文献资源建设融为一体。相对于以往的采访模式来说,除了用户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之外,也用更智能化的方式更快捷、准确地把握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把用户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预测并紧跟用户利用信息的新方法新习惯,用户在哪里,采访馆员就把信息传递到哪里。馆员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关注用户体验,通过了解用户的感受来设计和调整工作的界面、流程等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尽管Web3.0强大的沟通平台可以让读者在文献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采访人员还是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引导”作用,从向用户定向发布信息开始,指导用户在参与采购的同时无形中遵从本馆的采访规则,确保文献符合本馆基本的采访方针。此外,要满足“书是为了用的”的原则,除了增强文献当前的实用性之外,采访馆员还要兼顾考虑将来后人长远的使用需求,根据各图书馆的类型与特点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全面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 摘要:海外文献的补藏是一项兼具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工作。采访人员若在平时工作中时刻保持补藏意识,“妙手偶得之”是一种状态;若能对某些学术课题多一些深入了解,从专题文献的搜集出发,有的放矢,顺藤摸瓜,创建一定的资源专目,则是另一种状态。两种状态都是正常的工作情形,不过后者的主动性相形之下要高一些。从《石头记》一例可见,文献采访工作中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史意识,大旨求全,首要求精,做好补藏。另一方面,与中国学相关的文献补藏,在当今国家政策空前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有着更为实际而深远的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诗词书画、饮食医药、服饰器具、园林花木……都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具体载体。要通过他民族的语言来介绍这林林总总,需要大批学者、译者踏踏实实的多年努力才可逐渐落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够多方借鉴域外学者几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达,应该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从这一角度而言,业界人士更应加强外语世界中与中国学相关的散佚文献的搜集与补藏工作,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术研究服务,切实履行图书馆工作者“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职责。
  • 摘要:与印本资源相比,电子书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复选与维护,应充分结合电子书资源的特性、类型、业务模式等,进行探讨。提出了格式、资源调整及其剔除和维护,资源内容的复选,资源利用与复选,资源剔除和元数据维护等方法。
  • 摘要: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馆藏,是从事当代民间文献征集整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上所述,当代民间文献流传范同较小,且极少进人商业流通系统,因此,进行系统征集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开拓广泛的征集途径,图书馆采访人员应积极主动,以专题追踪的方式进行系统征集,尝试建立协作征集网络,着力培养专业人员。
  • 摘要:与传统印刷体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相比,网络出版物具有虚拟化、广泛化、便捷化的特点,涉及的版权问题更为复杂,需要限定缴送责任人、法定保存机构和用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多方磋商协调以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物的形态和内容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加大了缴送范围的确定难度。日本的网络出版物缴送立法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的,首先对公共机构的网页站点资源进行缴送立法,然后再将免费的民问联机文献纳入缴送范围,下一步计划对有版权技术保护措施以及收费的网络出版物进行缴存。为了有效保存作为国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资源,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出版物缴存制度。日本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界定了网络出版物缴送范围、缴送义务主体、缴送格式、缴送途径和限制利用等,已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的网络出版物缴送机制,有助于保障网络出版物缴送工作的顺利实施。硬件建设和软件系统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投入,必须综合考虑价值、成本和效率,网络出版物的立法缴送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日本在网络出版物法定缴送制度方面的立法和实践,对于我国在数字化环境下法定缴送制度的完善和缴送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采访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础,特别是对资源有限、服务内容单一的县级、乡镇、村的基层图书馆(室),采访工作的好坏是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由于资金和人员配置的限制,基层图书馆(室)的采访工作始终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随着美国“读者决策采购”(PDA)概念的引入,其全新的采访模式,为破解基层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将结合PDA的特点,分析在基层图书馆(室)引进PDA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策略,要推动书商合作,与现有图书馆服务有机结合,深度调研,制定合理征订目录,加强人才培养。
  • 摘要:赠书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但又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我馆设专人管理接受赠书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完整的赠书工作条例,人藏图书的标准以及处理方法。但由于赠书具有不确定性冈素,所以用一般日常性采访工作规范来衡量赠书工作,不具有指导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总结和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和手段来建立起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西文赠书的工作方法和策略。要建立严格的图书甄别及筛选工作,保证赠书质量,控制复本,利用IT技术,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宣传赠书工作,“访”字上下功夫,积极扩大西文赠书渠道。
  • 摘要:国家图书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唯一全面负责收藏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机构。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其他的学位论文法定收藏机构开始引人商业冈素、各学位授予单位之间谋求学位论文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公司之间抢夺学位论文资源的竞争呈现越来越白热化的趋势,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国家图书馆的学位论文采访。要注意格式版本不统一与标准化规范化,著作权与版权问题,建立健全国家图书馆为核心的学位论文收藏制度。
  • 摘要:外文电子图书是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但具有和外文纸本图书相同的特点,即专业性强、内容权威、覆盖学科广泛、接触国际科研最前沿,是高校师生了解国外先进科研和先进经验的重要信息源,而且还有自己特有的优点:易于保存、传播和共享。因此,外文电子图书采访质量对整个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制订外文电子图书采访策略中心思想为:通过对外文纸本图书的统计分析来制订外文电子图书的采访策略。具体步骤为:首先对我馆所购买的外文纸本图书进行统计,并对所统计的数据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分类整理后的数据,对出版社和分类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对所采购的某一类外文图书的出版社进行统计,如果某一出版社的外文图书在这类图书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该出版社的图书能够更好地满足我校读者对此类图书的需求。因此,如果要采购该类的电子图书,应优先考虑对这家出版社的电子图书进行专业包方式购买。而其他相对图书较少的出版社,可以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单本挑选购买。
  •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引发了人们购物方式以及消费习惯的巨大变革.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来源的变化,给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以强有力地冲击,深刻影响着出版界.纸质图书真的没有出路了吗?笔者认为,出版业和书商对此不应消极悲观,而更应努力看清形势、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寻求电商与纸质出版的结合途径,从而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站稳脚跟,破解这一出版界的难题.数字化既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法,对于这一变革,不应当抵制而应当合理地把数字化手段运用到图书出版中去,形成传统出版与电商融合的模式,平稳度过书业变革的关键历史时刻.出版社根据电商渠道的读者民意调查进行选题策划,作家专心创作,出版社审阅稿件,排版校对、美术设计等共同参与,精心制作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精品纸质图书。出版社可以根据网络读者预订量确定印刷数量。出版社自己拥有版权,可以选择出售或者不出售版权给电商。出版社自己控制内容,可以保证作品制作的专业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出版社自己掌握用户数据,可以直接了解销售状况和读者喜好。出版社也可以制作出与书籍同步的数字内容放在自己控制的内容服务器上并对其实施管理。销售则可以在任何有商业合作协议的电商平台上进行,从而把作品推到尽可能多的读者面前。而电商可以选择投资数字出版技术或者交给出版社,销售数字出版物,充分发挥擅长的商业宣传营销手段并从销售额中获利。读者则可以在自己偏好的电商平台收藏、定制、下单选择购买纸质书或电子书。出版社做出高质量的纸质书和电子书,电商负责宣传和营销,合作共赢,共同实现出版市场的良性发展。电商参与图书出版营销,短时期内的结果是传统出版社的经济利益流失,但出版界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难发现:电商的加入使得整个图书市场更加活跃,主流图书与小众图书共同繁荣发展.更加有益于中国图书业及广大读者。出版社、书商、作者各方面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高度规范化的数字出版市场格局,共同推动纸质图书产业、电子书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出版业的繁荣,提高整体文化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中同梦。
  • 摘要:博士后研究制度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各国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建立.近30年的时间,博士后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造就了一批高新技术的创造性人才.博士后研究报告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大博士后研究报告的资源建设工作,对于这一部分文献的保存和利用都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收藏力度,建立国家图书馆博士后研究报告数据库,加大博士后研究报告电子版的征集力度。
  • 摘要:无论图书馆经历了怎样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馆藏文献资源一直是图书馆赖以提供各种服务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建设与图书馆使命任务相匹配的馆藏体系一直是文献采访工作应有的追求日标.自从数字化文献成为文献采访对象以来,馆藏文献体系中不同载体形式文献之间内容重复、纸质文献资源体系与数字化文献资源体系分离的现象一直存在,图书馆事实上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馆藏体系.如何构建一个纸质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相统一的一体化馆藏体系是馆藏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更新观念,改造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组织和工作流程图书馆,选好文献采访一体化的突破口,创新图书馆服务,不断提高文献采访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 摘要:未来的数字图书馆,没有印刷出版物。公共图书馆未来的服务模式不会一成不变,全面考虑数字化资源的配置,能为公共图书馆的现实服务提供有利拓展与帮助,更合理利用资源与经费,扩大服务读者的广度与深度。只要对数字代资源深入研究与挖掘,它会与传统印刷出版相辅相成,以更优质的资源、更快捷的检索、更方便的阅读、更多样性的选择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海量、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
  • 摘要:OA资源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长期面临的购书经费紧张问题,同时也为图书馆解决在数字和网络环境下因授权问题而难以开展的非到馆文献服务问题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在现阶段,图书馆业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OA资源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对OA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积极推进馆际合作,履行OA资源长期保存职责。
  • 摘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几百年来,“中国学”就是外国人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中国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史,是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撞击的结果,是中国文化在国外的延伸。韩国从另一个角度探寻中华文化,反馈的是另一种文化背景,今天,收集韩国“中国学”文献,不仅是为了梳理我馆已有的韩国“中国学”资源,追踪中国文化在韩国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探究韩国“中国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如此才能认识韩国“中国学”这块“他山之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搜集保护好韩国“中国学”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是最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海纳百川才能成其大。熟悉韩国“中国学”的情况,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对方研究中国文化的深度,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科学的中华文化体系,把中国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而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做到有的放矢。
  • 摘要:基于图书馆中文图书信息在流通与利用的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及难题,应针对信息流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适应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且满足图书采访需求的可行性对策。笔者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图书采访环境的变化,拟提出以下方法:提高信息流整合技术手段,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图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区域化采访机制。促进馆社合作,重视“访”的实践性,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展移动客户端的各项功能,深入了解业务需求,重视批查重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完善工作,注重兼具图书采访和信息整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 摘要:身处于音像资源繁荣的时代,可以很便利地获取各种各类的音像资源,为图书馆收藏音像资源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音像资源的对载体形式的依赖逐渐减弱,生产与传播开始摆脱对出版社、发行系统的依赖,甚至变得个人化、随意化。习惯以出版品为传统采访对象的图书馆必须主动做出调整,加强对网络音视频资源的关注和了解,才能避免错失网络时代的优秀音像资源。要加大对音像资源收藏的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音像采访工作人员要广泛了解音像资源的生产和收藏情况,抛开载体成见。创新音像采访工作方式,争取配套工作环节的支持。
  • 摘要:随着学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科研人员学术行为的变化,专业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新形势下,从纸电信息资源结构到专业信息的数据整合,从数字技术影响下的采访实务到专业学科与图书馆、科研机构、出版行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具备专业知识和学术信息技术的采访团队的构建,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供求的良性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 摘要:国家图书馆以“中文求全,外文求精”作为文献收藏的原则,而外文数字出版物的采选则可称得上“精益求精”。通过第一节的论述,已经可以说明数字出版物本身的文献价值以及图书馆对其进行收藏的必要性。国家图书馆外文数字出版物的收藏应与国家数字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要求相匹配,满足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需求,应根据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文献资源建设目标。在对现有馆藏体系和结构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体系化、规模化的外文文献数据库、期刊库等,从而提升国家图书馆外文数字出版物的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数字型文献和印刷型文献构成了馆藏资源的有机统一体。应结合当前传统印刷型出版和新型数字型出版的发展趋势,重新界定两种不同载体形态文献的采选范围。由于国家图书馆的印刷型外文文献收藏已经颇具规模,因此可以以现有的印刷型外文文献馆藏资源为基础,重点收藏纯数字型出版物,即E-only型的数字出版物;适当补藏已有印刷型版本但使用频率较高的印刷型文献的数字版本;对于尚未开通文献采访或文献采访渠道不畅的国家和地区,可通过委托采购对象国或第三方发行的数字出版物来填补一定的文献服务空白。从而最终在信息覆盖面上、使用方式上形成互补,建立多类型资源于一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国家图书馆的定位及其服务目标群体决定了其除了要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服务之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向无法到馆的读者提供远程服务,而数字出版物则是远程文献服务的最主要内容。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图书馆共拥有外购数据库273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24个,外文数据库149个,依据数字资源的授权权限,为国家图书馆物理卡用户、实名认证用户和虚拟认证用户提供不同资源的全文远程访问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不同知识人群对数字出版物的分类需求,对完善国家图书馆服务职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图书馆藏书的数量与质量、读者人数、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的工作流程、社会效益,还是评价图书馆价值、管理者成效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现代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发行市场千变万化,文献资源呈现出多品种、良莠不齐以及馆配市场竞争加剧等特点,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正视新变化,开拓新思路,创新多元化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最大限度满足高校师生的文献需求.要构建学科文献采访体系,建立全方位的文献推荐体系,建立特色化馆藏体系,建立“微书评”特色数据库,建立基于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立文献采访反馈机制。
  • 摘要:数据库资源,是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其包含海量数据资料、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逐渐成为读者检索文献、查找资料的主要来源。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总书库,馆藏文献量全国居首,依据中文求全、外文求精的采访原则,目前,国家图书馆中文引进数据库已有125个,包含多种类型,内容涉及各重点学科。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与盛行,各类中文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众多数字资源,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选择更多资源更好地服务读者,另一方面中文数据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日益凸显,若这些问题不予适当解决,势必会影响图书馆今后的数字资源采访。本文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从中文引进数据库采访现状谈起,引出对中文引进数据库存在问题的思考以及其对采访工作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要加强同类型资源的比对分析,联合采购强势数据库维持合理价格,争取资源本地镜像或备份,增加保障类港澳台数字资源引进,制定统计指标标准规范。
  •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与迅猛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要求不断变化,随之带来图书馆文献采}方工作环境的巨变、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的新变化。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模式已从以往纸质资源为主的采访模式发展为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两者相辅相成的模式,而且随着用户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数字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采选比例逐年攀升。要调整采访队伍,适应时代变化,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丰富采选内容。
  • 摘要:当前数字出版的发展已成迅猛之势,图书馆、出版企业、代理商等各方面对EDI的理解将更加深刻,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EDI的需求愈发强烈,这些都为EDI技术的引入开辟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机遇伴随着挑战,新技术的引入考验着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理念、知识与水平,考验着图书馆采编部门、信息网络部门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对EDI的应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EDI技术将能够在图书馆的书刊采购事业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数字信息资源采访是对传统文献采访的挑战,符合实际采访制度的整体目标也有利于满足用户需求,达到高标准的采访质量。但是,从其前期研究到具体运作,仍有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信息环境与采访决策的距离,系统性技术过于松散。所以必须调整采访状态,深入分析,找准方向,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大采访中去。数字半径信息资源围合文献利用诱发文献管理危机,从而影响用户的服务驱动。加强读者与文献采访的互动,不仅要倾听经常利用图书馆的读者的意见,更要主动与很少利用图书馆的读者交流,了解他们不利用图书馆的原因,想方设法吸引读者来图书馆,增加读者的满意度。刘凡儒对拓宽文献采访渠道,开展多元化采访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浩若烟海的文献资源增加了图书馆文献采访的难度和工作量,文献采访工作应采取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收集出版发行信息,充分利用购入与非购入、网上采访与现采相结合的采访模式,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学校图书馆的协作,实行馆际间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以保证馆藏文献资料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文献采访质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新形势,出现新变化。需加强协作与共享,争取文献利用的最大化。王荣立支持采访工作的协同发展、共建共荣。数字文献、网络文献发行量不断增大,购置此类文献所需资金会越来越多,单靠一个馆很难收集全,靠一个馆的收藏也很难完全满足读者对于现代文献的全部需求。所以,加强地区内甚至全国范围内各个图书馆之间的电子文献采购协作十分必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协调电子文献采购,实现共建共享,这既是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网络环境为采访工作提供的新机遇、新平台。纸张精美、印刷上乘、具有不可重复的史料研究的图书必须重点采购,既体现馆藏文化和研究所需,又充分彰显文献的效度和信度,是为图书馆的镇馆之文献。图书馆在向复合型数字图书馆过渡时,一般普及读本只作泛在电子mate即可。文献采访应打开国际视野,适应环境是关键,改良方法是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突破数字壁垒,提升图书馆对社会的文献保障能力。
  •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资源从多媒体出版向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全媒体出版是指一种内容、多种媒体,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同步出版的全方位立体出版。一方面资源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载体出版;另一方面又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设备以数字载体形态进行同步出版。纸质载体和数字载体资源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同步性,在渠道维度上具有多种载体同时发布的特点。它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资源整合,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型,从而带来版权价值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品牌传播具象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的二元载体出现,给用户带来更加多样的使用体验,用户需求更为多样,在经费和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图书馆的资源选择更加困难。协调采访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要建立Web3.0模式下与出版商、集成商、用户密切联系的采访交互机制,构建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协调采访机制,开展以特色资源建设为核心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协调采访,建立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合作采访机制。
  • 摘要:自助出版是数字化时代出版革命的产物,它使出版变得简单易行,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作家,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尝试,为出版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目前,从欧美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白助出版已从小众尝试扩大为一种规模化产业,很好地激活了出版市场,丰富了图书品种,扩大了产业规模,带动了图书出版业的繁荣。但是,鉴于自助出版与生俱来的缺陷,对于国内以入藏高质量外文文献的图书馆而言,自助出版的持续升温无疑为图书馆日常的文献采选工作提出了更多的难题。目前,国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购均通过招标完成。图书馆采访馆员通过中标代理商提供的图书目录,结合本馆馆藏发展政策和读者需求等来选择需要购买的图书。而在实际操作中,中标的代理商所提供的图书目录巾充斥着大量自助出版的书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代理商自身能力有限,目录搜集和书目信息鉴别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个别代理商对书目信息不重视,或是为完成招标合同要求而滥竽充数。要减轻自助出版对图书馆外文文献采访工作的不良影响,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从招标环节人手,严格把关,选择综合实力过硬的代理商。其次,图书馆自身应有清晰准确的定位,并根据自身职能定位制定符合本馆实际的外文文献采访政策和外文馆藏发展政策。最后,采访馆员应意识到文献采访工作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本馆外文馆藏发展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以此为指导,谨慎对待每一本书;采访馆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勤于总结,多进行内部交流讨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采访人员和中标代理商之问应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采访人员定期和中标代理商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反映目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新的出版社,代理商若把握不准,也可及时向资深采访馆员讨教。对于屡次出现此类问题且解决态度不积极、不诚恳的代理商可以考虑根据合同规定进行警告、罚款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措施,起到惩戒的作用。
  • 摘要:当前,中国数字出版不但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在一些领域还拥有定义权和发言权。但与此同时,中国数字出版环境整体上还不那么乐观,极端地去比喻的话,甚至还可以说“中国数字出版还面临着丛林效应的考验”。数字业的出版为发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纸质出版业带来挑战。但事物是相辅相成的,有挑战才能有机会、才会有创新,同时更能推动一种新事务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电子书籍或许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或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但是纸质出版物不会因为这样而从人类历史上消失,相反它会更加完善并更好地为受众服务。现代社会人们不一定只需要数字出版,纸质出版同样是大众的需求。纸质出版物正是因为有不同大众的不同需求而存在,它可以成为人们深读、精读的方式。所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纸质出版物会与数字化的出版物并存。对纸质出版物来说,面对电子书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挑战更是机遇。不过要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无论是哪一种出版形式,整个出版产业都是属于服务业中的一支,所以也就天生具有服务大众的功能。只有大众有需求,出版才有存在的价值。
  • 摘要:在读者阅读需求日益增长和外文期刊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用大量的资金去长期拥有“读者可能需要”(just—in—case)的资源,而是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去获取“读者现在需要”(just—in—use)的资源。时代的特点决定国内图书馆的外文期刊采访必须要经历更多的取舍与变革才能以有限的经费满足读者的需求。国外图书馆提供了很多采用PDA节省采购经费、满足读者需求的案例,对于国内研究型图书馆,PDA在广泛应用之前,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根据出现的问题,在图书馆、出版商、读者多方的协调下,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才能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应借鉴国外经验,选择合适的PDA供应商。结合本馆实际设定价格、期刊种类、管理功能等多方面的指标,通过竞标的方式选择最能满足馆藏需求的供应商。有选择地开放无巾介采购:即为馆际互借等研究型机构提供无中介采购,使他们通过机构账户直接运用图书馆的经费浏览相应的文献,由图书馆定期监控账户的文献采购;为普通注册读者提供有中介采购,需经过图书馆员许可进行付费浏览,以防滥用经费。除此之外,开展读者使用PDA的相关培训,在图书馆界面设置引导读者正确使用PDA的模块,便于读者了解PDA,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无论是在电子资源使用较多的科技类期刊中采用“按篇采购”,还是在适合整刊阅读的社科类期刊中使用“付费试订阅”采购,都建议在此基础上使用辅助式PDA采购模式,即由图书馆员采购各个学科的核心期刊(一级科目),规范一级科目下可以使用PDA的二、三级科目列表,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员采选的一级科目下运用PDA采选二级科目或三级科目的期刊。通过传统采访方式与PDA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外文核心期刊建设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 摘要:目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基本由传统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组成。以音频、视频记录历史的口述史、影像史,作为一种新型文献类型,已进人许多国家和地区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之列;而这类文献资源在国内图书馆界的馆藏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甚至有的处于微不足道或空缺状态。将口述史、影像史纳人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之中,不仅能为国家和民族留下珍贵的历史遗产,还有助于改善图书馆文献体系结构,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传递文明的历史责任。
  • 摘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近两年高校电子图书的采购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各校电子图书的揭示与使用力度加大,在被调查的35所院校中,只有3所未将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文献类型在图书馆主页单独揭示。很多高校馆将数据商提供MARC数据导人本地发现系统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子图书的利用率。自2009年北大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电纸书借阅到2013年复旦大学微博上公布了其“pad”免费外借的新阅读体验,电子图书以不同形态走进高校图书馆读者。笔者通过对各院校调查发现:迄今为止,高校图书馆纸版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采购比例问题仍然是采购人员在探索的问题,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意识仍存在误区,业内尚无规范的采购标准。尽管如此,高校电子图书采购盲从与停滞观望均无益于图书馆的发展,电子图书采购只要保持科学采购思路,正确把握方向,遵循一定原则与规律,完全能够有序科学发展。具体工作包括正确认识与规避风险,“垃圾书”鉴别与甄选,购买方式和数据库平台的选择等。
  • 摘要:馆配会就是为图书馆配书举办的图书展示、展销、交易会,也叫图采会、馆藏会.它是为更好地满足图书馆馆藏建设需要,增加出版社图书销售机会,为馆配产业链上下游创造效益,实现馆社供需见面、人员沟通交流、增进了解的创新之举.馆配会这一会展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图书订货会中,极大地丰富了馆配市场,为图书馆藏书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在馆配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馆配会举办数量越来越多,一些现实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重点分析了馆配会各方面的利与弊,对如何办好馆配会,如何使其成为出版社、图书馆、馆配商三者之间良好的纽带和桥梁作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模式创新、内容改变,对馆配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进而使其更好地为各方提供服务,满足各方的需要.
  •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献采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采访阶段,主要靠人力完成文献采访的各个环节,这种模式速度慢、资源耗费量大、采访范同有限、中间环节多,因此容易造成差错,致使采访质量不高。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自动化管理采访阶段,它提高了文献采访的速度、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但有很大局限性,即图书馆与书店、出版社之间,仍需要人去沟通,采访的部分环节仍需人工完成一。对于传统的文献采访来说,主流的采访模式是书目预订和现场采购。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发现,这两种采访模式都存在不少缺点。例如,若选用书目预订的模式,往往出版社信息覆盖面较小,不足以反映当前出版动态,发布信息的时间滞后,征订和到书的周期过长;至于现场选购,备选图书的品种和数量都有局限性,不能满足图书馆的所有需求,对采访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重购。这些都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质量。20世纪末,以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流的技术革命引发了媒体形态的变革。文献载体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形成了印刷型文献、电子型文献、网络虚拟文献等众多文献载体并存的局面。同时,读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起来。这样的信息环境促使图书馆从传统走向现代,馆藏结构从以印刷型文献为主导逐步迈向数字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版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文献出版量激增、出版物内容质量下降、出版周期缩短、定价不规范、发行渠道增多、发行信息混乱等方面。传统采访模式的缺点在当前形势下变得更加突出。不论是信息环境还是市场环境都对传统的文献采访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新时代对文献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拓展采访模式——网络采访。今天,互联网的使用已遍及全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上书店大量涌现,电子文献不断增加,文献网上传输成倍增长——它们为网络采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对于传统采访模式来说,网络采访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书目信息丰富、检索快捷、更新及时,也就是全面、高效。尽管如此,南于目前我国的网上书店存在书目信息不够准确、采购过于零散、付费方式受制约、异地配送和图书调换不方便、图书馆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书目信息的来源或是对缺藏图书的补充,采访人员在网上搜寻图书,而不是真正地在网上采购。因此,可以说网络采访尚未真正应用于我国图书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外文文献采访为例,英文及其他各语种图书的主要采访途径是从图书代理商处购买。书商向图书馆提供文献目录,采访人员通过目录的介绍进行采选,而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信息补充的作用。以这种形式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访显然还不是真正的“网络采访”。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社会,实现信息全球化。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推陈出新,“新”固然适应时代需求,但是不能因此就盲目推崇新的事物。对于文献采访工作来说,传统的采访模式存在了几十年,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业界基础;网络采访虽更具时代气息但也相对不成熟、不稳定。现阶段,二者其实各有利弊。因此,作者认为,当前的采访工作应结合两种模式,优势互补、各取所需,随着新的采访模式不断成熟,逐步向网络采访过渡,以传统模式为补充。从俄罗斯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来看,网络采访模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它的实现需要从制度、市场、技术等多方面着手,因此仅靠图书馆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应呼吁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财智投入,而作为图书馆采访人员,则应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外业界前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采访一定能够大有所为、大放异彩,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
  • 摘要:本文中沿用世界图书馆界通用的电子书定义,通过全面梳理韩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状况,并介绍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的电子书采选工作情况,试图为我国图书馆界的相关领域同仁提供些许借鉴。从数字出版市场和规模来看,电子书所占比重将日趋增加,但相应地电子书内容和质量却良莠不齐。读者要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选择有益的电子书并不容易,因此更需要图书馆起到选择与推荐优秀作品的作用。图书馆要综合考虑资料内容和形式、价格、新颖度、服务适切性、供应商的信誉等要素,制定合理的电子书采选标准,采选到高质量的电子书提供给读者。为此,图书馆和图书馆人不仅需要适应日益变化的数字出版环境,更要关注电子书等出版领域的动向,在采选业务和提供服务方面灵活地做出应对。
  • 摘要: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身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文学作品”这一个类别进行具体的分析,探析网络是怎样从传播方式入手,借助资本运作的大手,从生产上渐次影响了它的写作、出版和改编,从传播上逐渐渗透到社会阅读人群的各个角落,直至今日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整个文学产业链。国家图书馆应敏锐意识到阅读环境发生的改变,并积极调整采访观念、入藏网络文学作品,在理念与服务上与时代发展同步。鉴于网络传播过程中对文学概念范畴的弱化,以及中国“文史不分家”的文化传统,文中的“文学”以“大文学”概念呈现,除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也包含一些历史哲学类作品。
  • 摘要:国家图书馆是国内收藏俄文及小语种图书数量最多的图书馆。秉承“外文求精”的采访方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累积,国家图书馆已形成科学而完备的俄文及小语种图书馆藏体系。其丰富的馆藏成为普通读者了解有关独联体及其他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各学科领域高质量的俄文图书资料,尤其是俄罗斯居于领先地位的航空航天科技、发动机制造技术等领域图书,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赞誉。此外,作为国家图书馆外文图书馆藏重要的组成部分,俄文及小语种图书还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以及社会组织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我国与其他相关国家开展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保障。回顾2012年全年的采访工作,以下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首先,加强与书商的合作。保持与书商顺畅的沟通与磋商,扩大进书渠道,扩大书目涵盖的地区范围,保证全年采选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质量是采访工作的根基。为提高选书质量,采访人员经常查证俄罗斯图书馆、出版社以及书商的网站,对读者推荐或从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优秀图书也能做到及时补订。最后,对重点图书进行追踪。近年,由于要求书商在图书目录中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获奖情况加以介绍,并对重点奖项进行跟踪,因此近年来采选的获奖作品及获奖者作品较多。与此同时,在俄文及小语种图书采访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自2011年起,为减少书商目录的重复率,俄文图书采购招投标开始按出版地分包,中图公司负责莫斯科地区出版的图书,国图公司负责莫斯科以外地区。由于俄罗斯书商及网上书店的目录中基本不提供出版地信息,给书商提供目录带来了不小的难题,造成了目录量减少、目录提供时间不稳定等问题。俄文图书订户少、成本高,书商进书途径单一。书商缺乏掌握俄语的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采访工作的运作。展望未来的俄文及小语种图书采访工作,除了继承以往的成功经验和采访模式外,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大对小语种图书的采访力度。多年以来,小语种图书的采访量始终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书商提供的小语种目录少并且零散,除保加利亚文有专门的目录外,其他文种的目录均混杂在俄文图书目录中,较之俄文图书,小语种图书的购买渠道更为单一。未来几年,我们将逐步尝试选择几个重要国家作为关注点,如传统受到重视的保加利亚、独联体大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较为动荡的外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有针对|生地补充馆藏。加强对重点出版社、重点作家的跟踪与调研,争取做到重点出版社、重点作家的重点书籍无漏选。同时,积极听取读者意见,不断丰富图书推荐渠道,对读者推荐的优秀图书做到快速补订和入藏,最大程度满足读者所需。着手对俄罗斯的电子出版物进行调研,评价其电子出版物的收藏价值。充分发挥书商的作用,挖掘潜力,做好书商增值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国际书展,把握图书市场最新出版动态,探索实施图书现采(包括国外现采)的可行性。加强采访工作的规划性,尽力克服不可控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序推进预算的执行进度,避免疏密不均。
  • 摘要:本文就当前国家图书馆法律文献资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同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要制定详细的法律资源发展政策,法律专藏应该有单独的网页、统一的资源门户,搜集免费的、高质量的网络数据库,纳入数字馆藏,做好资源导航,做好各国官方法律资源网站的导航。
  • 摘要:图书馆订购外文电子期刊资源较多、较全,近几年才开始纷纷订购外文电子书,今后将逐步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在外文电子与印本图书采购实践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必然遇到资源重复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做好外文电子图书的采集,研究制定适合本馆的外文电子图书建设策略,是采访人员需要不断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针对外文地学电子与印本图书资源重复的问题,图书馆应在需求保障、资源整合、成本效益等原则下,协调互补印本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人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和试行印本优先、电子优先或电子与印本兼顾的方法。
  • 摘要:文献政府采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适合的方式才能使采购行为合理有效。在政府采购方式体系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图书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文献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出版发行情况来选择不同类型文献适用的采购方式,从而构建起以招标为主的多元文献采购体制。在经费的支配上,建议财政部门划拨给图书馆一定比例的自行采购额度,以满足图书馆的特殊需要,如紧急状况采购、零星采购、灰色文献采购等,有效协调政府采购和馆藏建设之间的矛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