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
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

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3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3-10-0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药文明史集论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世纪的百年间,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规模迅速扩大,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传统医学一枝独秀的情形,至世纪末更形成了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三支力量并重的局面;而中国医药学在世界各国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摘要:本文结合宇宙科学、现代科学、中医药科学、纺织科学、人体生命科学、人体生命全息边缘科学,总结劳动人民实践智慧,专家科学工作者实践手段,技术运用、开发了功能性保健服装面料、开发了智能护士保健服装、智能护士保健鞋等系列.本文予以介绍.
  • 摘要:北洋政府时限从1912后到1928年,这个时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倍受冲击的时期.北洋政府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政局不稳,经济极度落后;二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医学的冲击,一部分学者提出了"废止中医"的观点,最主要是政府当局的极力反对.此段时期,中医学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难关头,本就很少的正规中医教育机构没有了,原有中医医疗机构不见了.作为受北洋政府统治的最近地区"天子脚下"--所在地北京则是受影响最深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两大中医医疗机构内城官医院、外城官医院逐渐被现代医疗取代了,分布于大街、小巷、家室的诊所开业也受到限制."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学是延续、发展还是取消?"是当时每个中医从业者和爱好中医的人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北京地区这些中医先驱们他们做出了最坚定、明智的选择:中医学要延续,要发展,国粹坚决不能丢!本文予以介绍.
  • 摘要: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藏医药学的历史变革与演绎,以及近年来对藏医学研究的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藏医古文献整理医学等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药物学研究等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等.
  • 摘要:东方中国古代文明奇葩之《黄帝内经素问》就是运用抽象概括共性思维认识人体现象的医学典范著作.在对危害人类健康的白血病魔的认识上和治疗实践上有与现代西医学大相经庭之别.本文就白血病的《黄帝内经素问》医学与现代西医学论治区别进行探讨.
  • 摘要:王清任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气虚血瘀说和一系列活血化瘀处方,这源于他精深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临床功底、长期的临床实践、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其独到的临证处方思想,即宗于中医传统思想体系和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指导的药法.王清任的临证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亦得到较好的验证.
  • 摘要:此文首先论述了中医考试与中医考询之异同.中医考试与中医考询内容之异同:考试包括笔试、口试、实习三项,考询仅笔试、口试二项;考试科目与考询科目基本一致.报名资格与领证手续之异同:考试:据《修正北平市政府卫生局中医考试暂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凡投考者,须曾在中学毕业或有同等之学力".考询:关于哪些中医医生应参加考询,《中医审查规则》第六条规定,对请领中医证书,所提出证据与下列四点不合者,均应予以考询:经中央或省市公署中医考试及格或甄别合格,得有证书者;经中央或省市公署发给行医执照者;在中医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曾执行中医业务五年以上者.根据多份申请人申请参加当年中医考询的呈文,应考人参加考询,除具有中学毕业学历外,还应具有下列三项条件中之任意一项:在正式注册的中医学校、学院领有毕业证书者;由县级政府发给执业证书者;在具有执业执照的中医医生寓佐理诊务五年以上者.此文重点从报名工作、推举审查委员(又称考询委员)、通知考询时间并请市公署派员监试、考询与发榜经过、颁发证书与呈报内务总署备案等五个步骤叙述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北京市第六次中医考询始末.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期间,北京市(按:抗战前称为北平市)仅在1938年4月举行过一次中医执业考试,后考试被废止,北京市另举行过六次中医考询.在介绍第六次中医考询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考试考询之异同.
  • 摘要:文化遗址属于不可移动性文物,它既不能再生,又不可移动,因而具有稳定的时空属性,弥足珍贵.太医院始设于金代,元、明、清因袭,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最重要的医药管理部门.既往部分学者在这方面已有许多研究论著,但在内容上仍有缺漏或有许多待考明之处,如明清太医院究竟何时建在今北京什么位置?有何变迁?现存情况如何等.近年,随着"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调研"、"北京20世纪中医发展史研究"等课题的启动,笔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研究.
  • 摘要:新安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医学史、中医学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据统计,徽州历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史料记载的医家820人,其中421人撰写汇编各种医籍约730种.如以地区命名之中医学派之最,新安医学中有记载于《明史·方技传》的祁门汪机,被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收辑的新安医家63人,医籍139种.南宋张杲的《医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专著,明代江的《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辑录历代医案之专著,吴崑的《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注释医方之专著.祁门徐春甫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在京成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组织-"一体堂宅仁医会",清代程文囿1826年所著《医述》为开节录诸医论先河之巨著.温病学派之中坚叶桂(又称"叶派")是由歙县迁徙苏州;张节、余国珮发展了刘完素的"伤燥说";汪机、孙一奎等继承李杲脾胃学说及朱震亨滋阴说,汇通为温补培元派.王琠继承发展了张从正的攻邪说;汪机、程充等编纂出《推求师意》、《丹溪心法》等是研究丹溪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开伤寒学派内部流派之争;吴澄《不居集》理脾阴说,补充了脾胃学派之不足;郑梅涧父子的《重楼玉钥》创养阴清肺治白喉,纠正了时弊,提高了白喉的治愈率.新安医学接受了徽州传统文化,习好读书、藏书、著书,新安儒医将儒学、《周易》的观点,援之医学,倡"不读易不能为太医"说,或以太极说阐发命门学说;新安医家还将朴学考据方法引入对中医著作的校正、注释,成为研读中医文献的重要参考书;新安儒医受儒学、理学的影响,乐善好施、重义轻利;弘扬了徽州文化的内涵.新安医家编著的大量通俗入门读物及注释经典的医籍对医学普及、发展产生影响;新安医家随徽商客寓、迁徙外地,行医一处,影响一处,纠正了扬州医界畏"温补"之弊及杨州民间治伤寒叫病人饿的俗僻.发展了客寓、迁徙地的医学.新安医籍不仅被日本、朝鲜等国翻刻、引录,而且医籍中的学术观点对日本医学"经方派"的兴起、壮大产生影响,并将人痘接种术传到日本.
  • 摘要:中国哲人,三千多年来以河图、洛书和阴阳五行的象数表述来阐述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进而又用阴阳五行所赋予的物质属性来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解释自然,解释生命.这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和中国医学的长期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现在我们用数学的推理和演绎,也认为阴阳五行学说对物质的描述是一种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学科.理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
  • 摘要:中国古代医者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变化影响人类的健康.人的机体与外在环境的对立统一,在中医《内经》中有较深刻的认识,它是中国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 摘要:配偶,生育是人类繁衍的基本规律,人类为了绵延种族,很早便注意到生育这个决定性的环节.有关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和优生问题,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较早已有详细的记载.从大量的中医典籍和妇产科专著中反映了我们祖先历来重视优生问题.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优生学,是专门研究人类遗传,改进人种的一门学科.也就是从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来改善孩子的遗传素质,使人生育又健康,又聪明的孩子.祖国医学对优生的论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反应在胎养胎教方面.所谓"胎养胎教"主要指在怀孕期间,除重视孕妇的身心健康外,更要重视对胎儿生长发育和精神情操等方面的养护和培育.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 摘要:中西医结合方针,是在1954年之后的几年里,对建国初期卫生部门轻视、歧视、限制中医错误政策的批判和纠正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建国初期,单靠西医或中医,都不可能迅速改善人民大众的医疗条件和卫生状况.两万西医和几十万中医必须团结起来,互相协作,才能完成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西医团结和中医科学化,是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突出的与中医工作有关的两大主题.也是会后制定中医政策的思想基础.中西医团结合作,主要涉及"人事"的问题,而中医科学化,则主要涉及了学术问题.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前后所提的"中医科学化",主要是用"科学"武装中医医生,而其所谓"科学"无外乎西医的理论和技术.废止中医思想的回潮,对当时中医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951年5月1日以后,卫生部关于限制中医发展的几个条例出台,并先后得到贯彻落实.各地根据卫生部指示,陆续创办中医进修学校.然而,"中医进修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并不是产生新中医的教育,而是改造现有中医的教育.用西医的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进行改造,就是当时所倡导的"中医科学化".由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阶级斗争的惧怕、对中西医优劣的重新比较,在中医学存续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中医界并没有像30年代那样奋起抗争.倒是毛泽东主席1953年对白学光报告的批示和1954年以后的一系列指示,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批判轻视、歧视中医错误做法的运动,使很多人转变了思想观念.中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其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用现代科学方法发掘、整理、研究中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中西医结合方针逐步确立,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措施得到逐步落实,中国医学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摘要:通过回顾中医药的辉煌过去,分析当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百年机遇和良好契机,提出宏观上通过产业化、国际化、一体化三条途径,策略上通过微观化、电脑化、网络化三个方面来把握中医药的今天和现代化未来.
  • 摘要:50年来,党和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植和保护政策,使中医医院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当规模的中医医院2590余所,中医药队伍百万余人.中医院机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4年)中医医疗机构开始调整,部分中医进入医院,部分中医组成联合诊所,部分中医仍然个体开业,中医医疗机构多种形式并存,为中医院机构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二阶段(1954~1966年)中医药事业奠定组织结构的重要时期.国家将散在社会的中医药人员组成数万个联合诊所,建立了一批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中医院或中医联合门诊部,创办了一批直属卫生部或省级的中医医院,绝大多数各级综合性医院也都建立了中医科,为中医医疗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革期间,全国中医医院数量锐减,中医医疗机构遭到严重摧残.第四阶段(1976~1999)中医医疗机构得到空前发展,中医医院数量猛增,医疗质量长足进步,期间出台了《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尤其在急症医疗方面,《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的政策实施,将中医医院管理体制推向全方位科学管理模式,中医药事业获得稳步发展.
  • 摘要:《素问·刺热篇》所说的"肺热病",与非典的表现十分相似.从而提醒我们必须全面汲取古人两千年来形成的一切经验,而不可专执于温病一家.我们也应看到,曹植、张仲景处于同一时代,对于当时流行的外感热病,曹植称其为瘟疫,仲景认为是伤寒,所以我们不可拘泥于病名的不同,要看到古人认识的差别和历史上外感热病学说的演变.从目前河北省的情况来看,中医药的参与度还比较低,许多大型的中医医院都不设"发热门诊",中医给人的印象,还是"慢郎中".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决不仅仅是几种清热解毒、化湿益气的中药制剂,而是具有理法方药一整套的理论与经验,十分丰富.
  • 摘要:《御药院方》是笔者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工作时于1983年影印出版的珍贵善本医籍."御药院"的设置始于宋,相当于唐朝的"尚药局".按宋制设有勾当官、典、药童、匠等.勾当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充,"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典八人;药童十一人;匠七人;从其设置看,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皇家药厂.金元时代沿袭宋制,当时规定御药院"秩从五品,掌受各路乡贡,诸藩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因此,综观御药院的职责,是收集和验证有效方剂,接收全国各地进献的珍贵药品和道地药材,按方加工炮炙,制成成药,以备皇家不时之需,或修造汤煎以进奉.而《御药院方》就是这个宫廷药厂的"验方汇编",和专门修制药物给卖民间的太医局熟药所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同为成方便册.因此,在宋时就有《御药院方》二卷,曾为《政和本草》所引用,但亡佚已久.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 摘要:北京虽有"文化故都"之称,但是在解放前,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污秽肮脏的环境里,卫生状况非常恶劣,甚至市中心天安门两旁也都堆存了垃圾.下水道坍塌严重,恶劣的卫生条件使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传染病经常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非常重视卫生工作,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通过除四害、讲卫生、建立卫生机构、制定卫生公约、改善卫生设施等办法,使北京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也从思想上、生活上、行动上认识到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重视医史学历来有着优良的传统.早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即专门论述了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和西汉名医淳于意,对他们的生平、医疗事迹、治疗方法和病案等,作出了相当客观的评述.在此之后,历代史学家撰史、均有名医传、医事制度、疫病流行、医学文献、中外医药交流等内容.这些即是医史之论述,也是医史学之宝贵史料.隋唐以来,在一些医学著作中,往往追述疾病和学科发展史.如孙思邈对脚气病史及儿科史之追述等.此后,更出现了医学史专著,如唐·甘伯宗《名医传》,该书专门记述了唐以前的历代名医.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1220)、明·李濂《医史》(1513)、清·王宏翰《古今医史》(1697)、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1764)、清·郑焯《医故》(1890)等有关医史撰著,仅现存者有近百种之多.这是中国医学界历来重视医学史研究的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但上述著作尚仅限于名医传记性质之专著.20世纪以来,中国的医史学研究逐渐向着学科的方向充实与发展.
  • 摘要:鸿茅药酒成方由人参、荜拔、麝香、当归等67味地道中草药组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以下简称标准).临床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诸症.且具有毒副作用小,服药量少,药力大,组方独特,疗效确切等优点.标准规定主要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为了有效控制其质量,我们反复探索和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鸿茅药酒中胡椒碱的含量(荜拔中含有胡椒碱),并与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药液中胡椒碱含量≤0.157ug/ml时,薄层法定性鉴别不明显;当含量≥0.284ug/ml时,薄层显色明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离效能高、准确、灵敏等特点,必将有力促进药品检验技术和生产质量控制的提高,也是临床观察量效关系,疗效基础研究的必要手段.
  • 摘要:从近几年张子和攻邪学派研究的论文可以看出,研究张子和临床技艺的论文少,把张子和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贯彻在临床实践的论文特别少,这不是研究张子和攻邪学派根本目的的体现,研究古代医家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当今的中医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才能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而在医史文献学方面,有关医史文献学论文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论文很少见,今年春夏"非典"流行的中医药研究,倒是有一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论文和专著面世.然而,有不少人要用古典籍重新给"非典"命名的做法,却是对中医乃至对中医医史文献学的最大的误区.正是这些认识误区的影响,导致临床医师几乎不涉及这些学科的研究,是学科发展缺少最基础最重要的群众基础,医史文献学召开的学术会议,也大多是圈内几个人,新面孔却很少出现,偶尔有个新面孔,也是圈内人的学生(研究生).作者认为,这些错误的认识是目前弘扬张子和攻邪学派和医史文献学研究的最大阻力和负面影响.
  • 摘要:俞慎初和赵洪均两位学者分别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和中叶.他们在各自著作《中国医学简史》<'[1]>和《近代中西医论争史》<'[2]>中就近代中西医学交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包括:1.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时间.《中国医学简史》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于明末首批西方传教士来华期间,而《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则倾向于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前夕.2.对近代西方医学发展水平的评价.俞慎初先生对此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赵洪均先生则认为十九世纪以前,西方医学基本上乏善可陈,始终没有形成一种一脉相承,为医学界共同承认和遵循的基本理论体系,与同时期的中医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俞慎初先生也指出,近代西方医学得以大规模输入,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西方帝国的炮舰政策和殖民政策,因此而对西方医学的学术水平打上折扣.同时,赵洪均先生也肯定了十九世纪以后,西方医学所具备的两个优点,即以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的进步和在外科学以及与此相关的眼科、妇产科等方面的优势.3.近代西方医学的输入产生的影响.《中国医学简史》既肯定了近代西方医学的输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沉痛指出由于西方医学的输入,所造成的中西医之间的对立,及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阻碍.由于生活环境和写作年代的不同,赵洪均在他的著作中则令人印象深刻地描述了由于近代中西医学交流而使中国医学界目前存在的三种局面:即现代医学的普及,中国传统医学的进步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现象.最后,两位学者对今后中国医学的发展前景无不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 摘要:医学发展的文化环境包括人文科学的发展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医学科学工作者个人的文化素质.人文学科的蓬勃发展,可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提供思想通道、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民族文化传统可以直接影响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影响人们的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和生命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念则是医学所有的理论和法则、医学知识经纬编织的目标和动力;医学工作的对象之特殊、方法之困难、内容之复杂、性质之严肃,任何一门学科的工作难以与之比拟,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个人文化素质要求之高,也是任何一门学科工作难以与之比拟的.
  • 摘要:民国以前闽籍医家中,重视伤寒学研究较著名有:南宋钱闻礼撰著《伤寒百问歌》,以七言歌诀形式论述了临床辨证有关的93个问题,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且对原文难解之处,加以注解阐析,该书既方便对伤寒条文诵读,而且有助于理解原文精义.南宋汤尹才撰著《伤寒解惑论》,着重对《伤寒论》深奥辞义发挥已见、解惑释难,使读者对伤寒条文易于理解和掌握.南宋杨士瀛著《伤寒类书活人总括》,重点论述六经证治、方药加减及伤寒诸笃证、伤寒别名,又论小儿、产妇伤寒等,集脉证方于一体,且以歌括冠其首,内容简明扼要,便于诵记.明代许宏撰著《金镜内台方议》,倡以方统证的研究法.许氏将《伤寒论》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大类,并按主方统类方顺序排列,方后附论,后列主治病证条文.该书从方、证、药三方面论述,对临床运用伤寒方药颇有启发.明代熊宗立著《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该书是对元代吴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的补充.熊氏另著有《伤寒运气全书》,运用运气学说阐述伤寒六经辨证,于临床有参考价值.明代童养学纂辑《伤寒六书纂要辨疑》,认为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有内容重复和前后倒置之处,故去其繁芜,补其阙略,且辨析伤寒和温病.童养学又编撰《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论述伤寒病主要证型和114首方剂的应用,是临床较好参考书.清代陈念祖研究伤寒学较著名,有《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和《伤寒医约录》等书.陈氏是伤寒学派中维护旧论影响最大一家,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不应随意改订.晚年撰著《伤寒医诀串解》,是其研究伤寒学代表作,倡分经审证研究伤寒之法.陈氏又撰《伤寒医约录》,以运气理论阐释伤寒六经证治规律,又详述六经脉证、方药运用和对伤寒名词的诠释.清代陈恭溥著的《伤寒论章句》,按《伤寒论》每章每节之义详加阐发,又对每句每读逐一注释,使学者明其义且识其理.清代陈有流撰著《伤寒论注》,为注释《伤寒论》的读物.民国期间,包识生注重整理和探求伤寒原本经文,以研讨仲景立法制方之意,其所著《包氏医宗》中,除订正个别字句外,绝不更改条文次序和体例,力求维护《伤寒论》原本系统性和完整性.闽南名医吴瑞甫撰著《伤寒纲要》,以六经为纲,每经在详述本经纲要、典型证状基础上,又列出腑证、变证的证候特点、辨治大法,对后世有一定启发.福建历代医家研究阐发《伤寒论》辨证施治原则所作出的贡献,不仅丰富仲景学说内容,而且在福建医学发展史上也产生一定影响.
  • 摘要:瘟疫流行,为人类带来灾难.人类在长期与瘟疫斗争的灾践中,既发展了临床医学,也建立了以公共卫生体系为主的预防医学.东西方医学皆是如此.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 摘要:《黄帝内经》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含义深远、博大精深,尤其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黄帝内经》奠定了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黄帝内经》非但未被遗忘,反而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中医界继续将其奉为经典;西医界、数学界、哲学界、天文学界、心理学界等亦开始注重对《黄帝内经》的多方面研究.无疑,对《黄帝内经》的深入研究将会对中医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语义深奥且涉及面甚广,历来就是学者们研究的难点、争论的焦点.对《黄帝内经》的研究是需要不断总结的,因此笔者写下此文,以期能对诸位学者同仁稍有裨益.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从民国时期以来,职业医生资格检核考试课题及三条途径的调研,探讨中医师考试形式的选择,考试等级的分类以及考题设置情况,旨在古为今用为今天的中医师考题提供借鉴.
  • 摘要:中医药学绵延发展五千年,屡遭磨难而生生不息.在世界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引起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一、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可以找到传统医学起源与发展等方面的记载.在春秋战国诸子争鸣的背景之下,中国医药学得以进一步的理论升华,产生了《黄帝内经》这样一部旷世经典.东汉末年张仲景则以其扛鼎之作《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诊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和体系.自秦汉以来,中国医药学不断发展,名医名著彪炳史册灿若银河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史上树起一座座丰碑,成为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福祉.五千年来,在中华医药学浩瀚的大海之中,不仅有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更有世界医学史上第一的许多医学之最如《诸病源候论》,《新修本草》,《洗冤录》及"人痘法"等二、中医药学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中医药学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独特的诊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某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脉诊、舌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疗技术.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潜移默化,有独到之处.在急性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十分突出.专病专方,一病一方也是非常实用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中医的特色疗法还有按摩疗法、推拿疗法、刮痧疗法、内病外治法、物理疗法、康复疗法、食物疗法等等.三、中医药学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的长河之中,无数的医书、医学理论、医疗技术都是经过几十年、几百年不断反复勘误补充而修成的.瑕不掩瑜,与时俱进,才有了历久弥新的,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中医药学在世界上影响广泛而深刻历史上中医药学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民族医药的发展息息相通.中医药学很早就传到周边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中医针灸治病更是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许多国家政府已开始重视中医药的应用、管理和发展.面对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我国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1世纪中医药学不仅要造福于炎黄子孙,而且必将成为人类共享的不朽的医学.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医药在与瘟疫对决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开创了人类预防天花的新纪元,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和现代免疫学的源头.一、中医药与瘟疫千年对决,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肘后备急方》到《瘟疫论》取得了防治瘟疫的大量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二、温病学说的确立,为战胜瘟疫奠定了基础;三、中医与非典对决,呼唤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要与时俱进,在与急性严重传染病的斗争中改变观念,要用现代科学充实和发展中医,按照中医的特点吸纳现代医学中各个有利于诊治的元素,逐渐重新整合,在发展中创造新的理论、探索新的治疗规律,通过反复实践和验证加以肯定.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医药完全可以在与"崭新的冠状病毒"搏斗中,创造出"崭新的《瘟疫论》"以迎接新的挑战.
  • 摘要:20世纪之始,清末民初医家余听鸿、高思敬、张锡纯等活跃医坛.余听鸿既精内科,也通外科,治疗肿瘤经验丰富,著有《外证医案汇编》、《余听鸿医案》.高思敬"曾主持天津养病医院外科医事",对内外两科研究皆深,有诊治10万余人的临床经验,善于"本内科之理,治外科之症".著有《外科医境》、《外科三字经》,在乳癌的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的论述已居前科前沿.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创治疗膈食(食道癌)的名方--参赭培气汤影响至今,创制的活络效灵丹开治疗癌症疼痛的先河.20~30年代,借鉴西医有关肿瘤的知识,对肿瘤病因、病机、预后及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多采取西医诊断,中医治疗.刘野樵、刘民叔、朱南山、丁甘仁、张山雷、恽铁樵等医家有一定的肿瘤诊治经验.但总体上来看,直至40年代,还是长于辨证论治,缺乏针对肿瘤这一类疾病的特异性方法,可谓辨证有余,辨病不足.50~60年代,开始了专方专药治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史兰陵创制了成药神农丸、贾堃创制了平消丹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肺癌等,开现代以毒攻毒法治疗恶性肿瘤之风.1963年雷海鹏等报告了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和复方的抗癌筛选结果,1965年北京中医研究所报告了斑蝥及红娘子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抗癌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兴趣.70年代,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研究开始进行.据全国21个单位统计,中医药治疗肝癌1年生存率已由1973年的5.4﹪,提高到1981年的10~20﹪.群防群治工作得以开展.上海市1975年普查82万人.在70年代后期,已有人从事中药诱导癌细胞逆转的实验研究.用中药三尖杉提取物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治疗非淋巴细胞性急性白血病和用青黛中分离出靛玉红治疗慢性白血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80年代以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表现在:①中医治疗癌症份额增加,临床研究进入了高级阶段;单纯用中医治疗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由个案报道向一种病或一种病理类型癌症的系统观察发展,由回顾性的病例分析向前赡性的、有计划的治疗观察研究发展.②理论研究普遍展开,并有力地推动和指导了临床诊疗."温化扶正"新人耳目.用辛温大热中药如附子、肉桂、补骨脂等,在体外实验中显示这类中药比西药氟尿嘧啶的抑瘤作用高,分别为100﹪和89﹪."③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成就突出.已先后筛选了3000余种中草药和200个复方,其中100余种制剂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临床验证,已有近20种投产使用,7项抗癌中草药研究获全国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励.90年代中医肿瘤学的研究,基本上是80年代研究的细化、扩大和延伸.仍活跃在抗癌第一线的抗癌名家有余桂清、郁仁存、张代钊、谷铭三、周霭祥、刘佳湘、钱伯文、孙秉严、吴翰香、王羲明、万文谟、谢远明、顾奎兴等.
  • 摘要:论文以朱丹溪"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医学观点为核心,探讨了其养阴保精、去歙'主静的养生主张.籍以指导人们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文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从生理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丹溪对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即人体在生理状况下,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加上" 人之情欲无涯",易引起相火妄动,阴精耗损,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而转为病理.二是从病理上.相火妄动,煎熬真阴是基本病理.正常的相火是生命之动力,而妄动相火,其结果是消耗人体元气、阴液.至于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丹溪认为,饮食劳倦、阴阳喜怒乃病之症结所在,其中尤以房劳、情志之伤为最.三是从养生上.养阴抑阳,去欲主静为其基本主张.北宋以后,理学颇兴,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也影响到医学,可以说丹溪是开风气之先.因而提出"主静"原则,把养阴抑阳作为贯穿于人生从小到壮到老全过程的主要摄生原则.具体如:(1)收心养心,使心不乱.针对动易静难,丹溪特点重视养性,强调"主之以静".通过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克服各种私欲妄念,也就是所谓"人心听命乎道心"显然这种主张是渗透着程朱理学的.(2)晚婚节欲,使精之耗.丹溪从保护阴气观念出发,突出晚婚的主张.还告诫,幼年时不宜过于饱暖,以护阴气;青年当晚婚以待阴气成长;婚后当节制房事,摄护阴精.反复强调在生命的全过程中,须重视摄养阴气精血,以增强体质,推迟衰老.(3)茹淡饮食,使味不偏.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列专章"茹淡论",阐述自己的食养观点.晓之以饮食养生之理,以颐养天年.充分体现了他以清淡自然之食,养阴护胃,反对辛热厚味以伤阴碍的食养思想.滋阴降火,使阴不伤.如果一旦出现阴虚火旺的临床症状,则当以养阴降火方法.常用黄柏、知母等.丹溪继承了河间"水善火恶" 的思想,主张以泻火为首要."欲保真阴,必先降火",为了保阴而降火,这实为积极的保阴、养阴治去.这种以泻为补的学术主张,可谓别具一格.
  • 摘要:医源于易,而《内经》之六经除了把少阳与厥阴按照少阳为(一阳)与厥阳为(一阴)相对应外,却把太阳与少阴表里,把阳明与太阴相对立,即太阳为(三阳)与少阴为(二阴)相对立,阳明为(二阳)与太阴为(三阳)相合,阴阳并非平衡,也并非是相互对立的双方,其表里相合所组成的六个爻性也并非总是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或是阴盛阳微,或是阳盛阴微.阴阳不平衡,就不能对立,就不能统一,也就不能构成表里相合的一对矛盾,它不是平衡的统一观,它不符合《周易》太极图阴阳表里相合的基本演变规则,可以否定之.本文予以介绍.
  • 摘要:《审视瑶函》(以下简称《瑶函》承袭《证治准绳》(以下简称《准绳》)眼科的基础,博采精辑,总结创新,成为最有影响的眼科著作之一.清代不少眼科专著与其有关,如《眼科全书》《青囊完璧》、《眼科启蒙》、《银海指南》等,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眼科学术源流研究,以及各书的学术特点都有重要意义.笔者已对它与《眼科全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眼科全书》应为《瑶函》的一种早期传本,以成书于崇祯甲申傅仁宇撰写的初稿可能性较大,该书经历了崇祯甲申傅仁宇完成初稿和清初傅维藩等历经八年修订充实的过程.本文就它与其他几种眼科专书之间的学术源流关系进行讨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