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4年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学术年会
2014年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学术年会

2014年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4-07-12

主办单位:香港城市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

会议文集:2014年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企业与我国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丑闻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基于品牌丑闻理论与企业形象理论,通过两个研究,探索环境污染丑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丑闻会显着降低企业形象评价,对企业能力形象和社会责任形象均造成负面影响;研究二分别验证环境污染丑闻严重性、关联性和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在环境污染影响企业形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丑闻严重性在环境污染丑闻影响企业形象过程中起到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而环境污染丑闻的关联性却并未如同其他类型的品牌丑闻那样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差异.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正向调节了环境污染丑闻对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消极影响,但其在企业能力形象方面的调节作用并不存在.
  • 摘要:本文将慈善项目扩展到跨境合作情境下,探讨制度距离、合作伙伴关系与项目绩效间的影响关系.基于香港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工程进行的大规模慈善捐赠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慈善项目跨境合作情境下,制度距离显着影响合作伙伴匹配性进而影响项目绩效;合作关系管理机制设计的四个方面(项目分工与合作规则设计、项目实施监督与评估、正式沟通机制与非正式沟通机制)既受制于制度距离又导向于改进合作伙伴间的匹配性.本文还提出制度距离情境的概念及其四种状态,认为它对制度距离对合作关系管理机制设计的影响起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将制度距离引入慈善项目跨境合作中的合作关系构建,揭示了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匹配性要素与合作关系管理机制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发现制度距离情境这一变量的调节作用,从而完善了社会合作伙伴理论和丰富了制度距离的研究,并为跨国机构在中国大陆实施大型慈善项目提供了借鉴.
  • 摘要:本文以虚拟社区成员为研究对象,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沉浸体验为中介,对网络购物意向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与沉浸体验、网络购物意向负相关,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与沉浸体验、网络购物意向正相关;沉浸体验与网络购物意向正相关,且其愉悦维度的影响最大;沉浸体验在虚拟社区成员自我概念一致性对网络购物意向影响中的部分中介作用得到验证.
  • 摘要: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很少,普通大众接触不多,感觉不到,传统营销方式很难促进其销售数量,必须创新营销模式,这便是教育营销.本文在介绍教育营销及新能源汽车教育营销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教育营销的各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政府及相关单位通过这些教育营销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产品知识和环保意识,营造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氛围,必将极大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 摘要:现今许多厂商皆采用顾客忠诚方案以提升其业绩及顾客忠诚度,先前相关研究也指出顾客忠诚方案会影响顾客购买行为,显示此议题具有深入讨论的空间.本文针对顾客忠诚方案中的集点活动,比较不同规范焦点消费者完成该集点活动的可能性,探讨奖赏类型(实用品或享乐品)及禀赋效果对忠诚方案之影响.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样本的搜集及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的顾客忠诚方案中,预防焦点消费者完成集点活动的可能性较促进焦点消费者高.再者,厂商所提供的奖赏类型也会对不同规范焦点消费者完成集点活动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当奖赏为享乐品时,促进焦点消费者完成活动的可能性会较预防焦点消费者高;而若以实用品为奖赏的情境下则会有相反的结果.最后,在集点活动中给予消费者禀赋进展的情境下,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促进焦点消费者完成活动的可能性并没有显着高于预防焦点受测者.
  • 摘要:以文化结合新的灵感、创意,将带动新的发展能量与文化产业化的机会,进而创造就业机会与崭新商机.行政院在2009年提出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其中亦包含“文化创意产业”,而博物馆正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依文化部统计,博物馆数量自1989至2011年由90座成长至748座,大幅增加731%,显见博物馆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博物馆的研究,大多着重于艺术与伦理、建筑与空间再利用、艺术授权、经营模式、科技应用、展演方式与实施成效与顾客研究,少有探讨博物馆之服务创新议题.本文由2013年观光局提供之各博物馆资讯,选取四大类型中游客人次最多的八大博物馆为研究个案,包括故宫、史博馆、陶博馆、金博馆、科博馆、海生馆、北美馆与国美馆,搜集其官方与主管机关之公开资料,再以知识赢家资料库搜集2000年至2010年的相关资料,并辅以专家访谈进行三角验证,以确保资料饱和与完整性,共汇整548项服务创新事件,并以每一事件为分析单元.本研究架构於文化价值观点,辅以博物馆功能行为,分析其创新活动的文化价值功能与历程,研究发现为:一、台湾博物馆已开始注重经济活动,并转型由顾客需求来思考活动内容的经营模式;二、我国博物馆产业创新活动多注重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发展,较忽略其余文化价值;三、我国博物馆产业创新活动中,核心活动发挥的文化价值类别较多,而经济活动创新件数较多;四、生活美学成为博物馆文化价值功能的发展重心,而民众由欣赏平面美学,转换成生活中能实质接触的工艺、建筑与时尚美学.
  • 摘要:近30年热点研究的情景效应,它挑战了传统的效用理论,以及拓宽了偏好的研究领域——偏好结构..本文综述了偏好结构研究的争论和外国研究框架,从偏好结构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证实偏好具有结构性,为市场策略和市场分析预测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力图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验证网络环境下高强度的服务保证诱发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可能性,并且尝试厘清消费者的个人特质和周围环境中参照群体的行为对上述诱发机制的调节作用,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服务保证领域的理论研究补充其消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相应知识,同时也为网络商家科学设计和有效运用服务保证策略,控制或减少消费者滥用服务保证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参考和启示.
  • 摘要:网络团购中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解释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消费者、商家、网站三个维度研究网络团购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决策迟疑的影响,运用SPSS及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甄选风险、消费失误风险及服务兑现风险对整体迟疑及购买迟疑均有显着性正向影响,而虚假产品风险只对购买迟疑具有显着性正向影响.信息沟通风险、服务便捷风险以及服务安全风险对整体迟疑及购买迟疑的影响不显着.
  • 摘要: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研究作为一个进入21世纪后悄然兴起的新型人力资源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JD-R模型研究的兴起背景,阐述了该模型的内涵,探究了JD-R模型理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摘要:在线品牌社群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已有很多研究,但关于在线品牌社群形成机理的研究非常少.本文运用网络志和扎根理论方法,利用多案例研究法的思路,从社群成员角度切入,探索新奇军在线品牌社群中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在线品牌社群的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节点,即成员互动、成员关系、社群价值、社群关系,并基于这四个构念构建了一个在线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在线品牌社群理论体系,而且指导了在线品牌社群管理实践.
  • 摘要:病毒式营销是企业在社会化商务背景下广泛采取的一种社会化营销策略,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基于消费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运用ABMS(agent-based modelsimulation)仿真技术模拟社会影响机制下的口碑传播绩效.但在社会化商务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交易型社区外在的网络结构(具有双模特性)和内在的成员心理机制(以信息型影响为主导)与传统的社会网络有本质区别.本文以国内最大的交易型网站(淘宝网)为平台,基于爬虫技术获取其中两个交易型社区(淘宝帮派)中全部成员的人际关系和社区活动数据,通过ABMS仿真实验探讨了社会影响机制(基于人际间的口碑传播)、同质性机制(以社区活动为载体的传播)和社区的网络拓扑结构对这些社区的病毒式营销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考虑每一个社区成员顾客价值的差异,初始节点规模的增加(从0.5%到5%)并不会增强扩散传播的效果(因为初始节点影响范围的重叠性);(2)在控制了网络密度的随机网络实验中,基于社会影响机制的扩散与基于同质性机制的扩散效果差异显着;(3)当改变网络拓扑结构为真实网络时,社会影响和同质性影响的扩散差异依然显着.特别的,同质性机制虽然在初期会显着提升扩散速度,但由于受到社区活动数量的限制,其最终的扩散范围却没有基于社会影响扩散的范围广;(4)探讨初始节点类型的选择对扩散绩效影响的实验表明,相对于随机选取的节点,选择那些在双模网络中同时占据中心位置的成员会显着提升传播扩散的速度直至“饱和效应(saturation effect)”的出现.
  • 摘要:品牌权益可以缓冲产品伤害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对于其内在影响机制方面研究还存在空白.鉴于此,通过整合宽恕决定和后果的社会心理学模型及消费者脆弱性的概念模型,构建产品伤害危机模糊情境下品牌信誉对消费者宽恕意向影响的概念框架,检验品牌信誉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等的影响.基于两个真实产品伤害危机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分析评价.两个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被试感知品牌信誉水平越高,那么感知脆弱性水平越低,否则反之;被试感知脆弱性水平越高,那么沉思水平越高,否则反之;被试感知脆弱性水平越高,那么宽恕意愿水平越低,否则反之;被试沉思水平越高,那么宽恕意愿水平越低,否则反之.研究还检验了品牌知名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与感知品牌知名度低情境相比,当被试感知品牌知名度高时,品牌信誉效应更强,否则反之.基于研究结果,讨论了管理与理论含义.
  •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引发丑闻事件,致使其品牌形象受损.那么,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否修复已受损的品牌形象呢?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1)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其品牌形象有着显着的修复作用;(2)丑闻感知责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感知责任越大,修复效果越弱;(3)就品牌形象修复效果而言,慈善捐助始终是最佳选择.在丑闻感知责任较低情况下,商业赞助显着优于事业关联营销,在高感知责任情况下二者无差异;(4)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丑闻感知责任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作用过程中,利他性动机认知充当了中介变量.
  • 摘要: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网络中,农户往往会长期频繁购买某特定品牌产品或惠顾某特定零售店,本文把这种购买意识和行为界定为锁定购买行为模式.依据现有顾客行为理论和农资购销实况,本文将农户农资锁定购买行为划分为品牌锁定和零售店锁定两种行为模式,实证研究了农户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购买特征与不同农资锁定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倾向于品牌锁定购买的多为男性、年龄稍大、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农业收入较高、耕作年限较长、拥有耕地面积较小、购买农资重要性较高、购买种子品牌产品等农户群体;倾向于零售店锁定购买的多为女性、年龄稍小、文化程度较低、家庭农业收入较高、耕作年限较短、拥有耕地面积较大、购买农资重要性较高、购买农药品牌产品等农户群体.
  • 摘要:近年来品牌丑闻频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仅通过短期应对策略无法消除,因为丑闻的根源是社会责任缺失所致,因此从社会责任视角修复丑闻品牌形象已成为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基于归因理论,运用实验法探究丑闻后慈善捐助对品牌形象的修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品牌丑闻发生后慈善捐助确实对品牌形象具有修复作用;慈善捐助的匹配度越高,对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越好;另外消费者对慈善捐助活动的利他性动机认知起中介作用,消费者对丑闻后品牌质量的感知起正向调节作用.
  • 摘要:以消费者对国内外品牌慈善捐赠期望对比研究为主线,从品牌来源国、品牌关系规范和捐赠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通过三个实验的研究,在消费者视国内/外品牌为内/外团体成员的基础上,发现与国内/外品牌相比,交易/共享关系规范下的消费者,对国外/内品牌的慈善捐赠期望将更高.并且与交易/共享关系规范下的消费者相比,共享/交易关系规范下的消费者,对品牌捐赠时间/金钱的期望更高.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品牌慈善捐赠,拓展品牌关系方面的理论;而且还将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国家的慈善捐赠行为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针对特大型连续服务供应商新顾客归类问题出发,利用原有的顾客用气负荷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WE公司要求预先设定原有顾客分为四类为标准,经过谱分析,因子分析,分层聚类分析以及逐步判别分析,经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到了判别函数方程.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顾客用气波动性在因子分析与逐步判别分析中均占据主要位置,超过业务指标.该现象说明WE公司的顾客用气波动性是该公司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天然气新顾客分类将有利于顾客服务的设计与改善,增进顾客满意与忠诚.
  • 摘要: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usion of new services,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attrition into the traditional Bass model,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new model of diffusion with the factor of attrition.The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traditional Bass model will underestimate the coefficient of imitation and market potential,and will overestimate the coefficient of innovation.The study also conducted empirical analysis by using the data from China mobile,Tencent QQ,and Blog registration data.The empirical results support the conclusion.Finally,this paper discusse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model of services diffusion.
  • 摘要:企业微博被看作是企业的重要营销平台,发布广告是企业微博的重要营销活动之一.研究以Resnikand Stern(1977)的14条信息内容评估标准为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索了企业微博广告的信息内容、纵向变化及广告效果.研究发现:(1)广告微博比例显着高于非广告微博,并且信息性广告的数量显着低于无信息性广告,但是企业发布无信息性广告的偏好是渐渐形成的;(2)纯广告的平均信息线索数量显着高于复合广告和植入广告,而复合广告显着高于植入广告,并且耐用品广告、服务广告和非耐用品广告的平均信息线索数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都显着高于机构广告;(3)“包装或形状”数量最多,而“营养”数量最少;(4)信息性广告的广告效果显着好于无信息性广告,并且信息线索≥3条的广告效果显着好于其他信息线索数量水平.最后,本文讨论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阐述研究局限和展望.
  • 摘要:根据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文章检验了权力感对信息依赖倾向及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权力感者对正面信息的依赖倾向更强,从而品牌态度更高,而低权力感者对负面信息的依赖倾向更强,从而品牌态度更低.另外,实验验证了认知闭合需的调节作用,高认知闭合需要增强了高(低)权力感者对正(负)面信息的依赖倾向,从而品牌态度增强(减弱);低认知闭合需要减弱了高(低)权力感者对正(负)面信息的依赖倾向,从而品牌态度减弱(增强).
  • 摘要:根据框架效应理论,本文界定了网上补偿框架,将其分为积极补偿框架和消极补偿框架.通过实验发现,相对于积极补偿框架(赠送),消费者对消极补偿框架效(打折)的感知补救公平更高.另外,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愤怒和无助)和失败严重程度对网上补偿框架的效应起到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消极补偿框架而言,体验到无助情绪的消费者对积极补偿框架的感知公平更高;相对于积极补偿框架而言,体验到愤怒情绪的消费者对消极补偿框架的感知公平更高.当严重程度较高时,消费者对消极补偿框架的感知公平更高;当严重程度较低时,相对于消极补偿框架,积极补偿框架没显着增强消费者的感知公平.
  • 摘要:有效应对产品伤害危机需要明确危机情境下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或行为的前提.基于此,基于界定消费者脆弱性概念模型,形成产品伤害危机模糊情境下模糊容忍度对购买意向影响的概念框架.研究一方面检验产品伤害危机模糊情境下模糊容忍度对感知脆弱性及购买意向的影响,另一方面检验感知脆弱性的中介效应及品牌知名度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实验与实证方法,利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等对数据进行处理.三个研究的结果表明:模糊容忍度积极影响购买意向,同时它消极影响消费者感知脆弱性;感知脆弱性部分中介模糊容忍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并且感知脆弱性消极影响购买意向.研究二结果还表明,品牌知名度在模糊容忍度与购买意向及感知脆弱性关系间调节效应显着.与品牌知名度低(弱势品牌)相比,当品牌知名度高(强势品牌)时,模糊容忍度效应更强,否则反之.基于研究发现,讨论了管理与理论含义.
  • 摘要:品牌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成败的关键,产品是品牌的核心,产品推广能够在消费者记忆中树立品牌形象,引发消费者正面的品牌判断和感受,从而推动品牌成长.作为第三方担保代言人,农技人员所涉及的“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的推广工作,对于农资品牌的扩散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立足农资品牌成长的特定环境,从农技基层推广人员的视角出发,运用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归纳了农技人员农资产品推广的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以及不同推广导向下形成的不同类型产品推广方式;探究了影响推广导向和品牌成长关系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农资产品推广导向对农资品牌成长的作用机理模型.研究为深入探讨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农技人员农资产品推广导向,以及在此基础上归纳的推广导向和品牌成长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以期在实践上为促进农资品牌推广和推动农资品牌成长提供指导贡献.
  • 摘要:由于农村社会网络的相对封闭性,农户往往会长期频繁购买某特定农资品牌产品或惠顾某特定农资零售店,本文把这种现象界定为锁定购买行为模式,并依据不同的锁定对象将其划分为品牌锁定和零售店锁定两种模式,重点从直接因素、购买情境等方面实证探究和比较了这两种不同锁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两种锁定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中,情境因素的综合效应均明显大于直接因素;在品牌锁定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中,品牌功能价值的影响力度最大,社会规范、交易依赖关系和感知差异化等情境因素次之,品牌感知风险和感知成本最弱;在零售店锁定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中,人情关系质量的影响力度最大,交易依赖关系、社会规范和感知差异化等其它情境因素次之,零售商形象、商品形象、声誉形象、服务形象等直接因素较弱.
  • 摘要:在线品牌社群是由素未谋面、跨区域的消费者基于对某品牌的兴趣和爱好而在网上形成的品牌论坛.如何通过社群管理培养成员对在线品牌社群的承诺是品牌社群经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协和控制视角,将社会资本(人际信任、互惠规范)与社群认同作为多重中介变量,研究在线品牌社群的控制性社群氛围对社群承诺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在线品牌社群的控制性氛围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和互惠规范;人际信任正向影响社群认同和社群承诺;互惠规范正向影响社群认同和社群承诺;社群认同对社群承诺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人际信任、社会规范)和社群认同在控制性社群氛围与社群承诺之间起到完全多重中介效应.
  • 摘要:线上零售商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后又终止购买的行为困惑不已.以往的研究未能明确指出在购买决策的特定阶段哪些因素会影响线上购买或终止购买.本文基于线上评论文本内容特征,采用关键事件法(CIT)探索购买和终止购买的影响因素.不仅识别出了商家服务、内容的可信度、联想性线索等前人未曾识别的因素,而且发现购买和终止购买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深入研究还发现,产品类型的不同使得各因素对购买或终止购买行为的影响也不同.这些结论的启示在于,线上零售商在满足促成消费者购买的影响因素时,不可忽视导致其终止购买的影响因素.另外,经营不同产品时要注意不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线上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对于促进消费者从购买意向阶段向实际购买行为转化、降低店铺转换率提供了启示.
  • 摘要:目标市场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资源投入的重要依据.但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品牌的真实消费群体会有意无意地偏离其目标消费群体.非目标群体使用该品牌与目标消费者对品牌评价的关系,现有研究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基于此,本文将非目标消费群体区分为渴望群体、中性群体和规避群体三类,并基于品牌稀释的视角利用实验法研究非目标消费群体的品牌使用行为对目标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非目标消费者的品牌使用行为对目标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不同:当品牌的目标消费者见到渴望群体在使用该品牌时,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品牌态度;而见到规避群体或者中性群体在使用该品牌时,会降低自己对品牌的评价;(2)自我建构调节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依赖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见到渴望群体在使用属于自己群体的品牌时,会保持对于品牌的评价,而见到规避群体或者中性群体时,会降低自己的品牌态度;而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在见到渴望群体使用自己群体的品牌时,会提升对于品牌的评价,而见到中性群体或者规避群体时会保持自己的品牌态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