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4-11-25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0条结果
  • 摘要:建筑设计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知识作为其咨询服务的原料和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设计项目的定制性和业主、设计人的个性,使得设计的独创性、偶发性、非流程性凸显而知识管理的积淀、优化、利用被忽视.本研究在产学合作基础上尝试搭建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为未来利用数字技术的软件开发等提供功能框架,为知识生产和设计创新提供基础性平台和资源利用工具.
  • 摘要:针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所提有关城乡环境发展现状及指导思想,通过反思建筑教育中对相关社会问题关注的滞后和缺位现象,本文认为应该主要从强化文化价值观、倡导适宜技术观、建立城乡一体观三个方面来予以改进,以应对当前城乡环境变化对建筑教育的新要求.
  • 摘要:本文以城市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为背景,对其开发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探讨,并以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指出该模式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应主要关注的设计要素,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型城市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念及实践指导.
  • 摘要:园林植物与建筑是两大造景要素,但在现代的景观营造中人们往往追求单一的植物和建筑的景观效果,较少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本文从庭院景观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园林植物与建筑的景观构成,说明园林植物与建筑的景观边界和两者的融合,来进一步探讨庭院景观中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庭院景观中,园林植物与建筑软硬的质感、多样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植物与建筑的合理搭配利用,不仅能充分发挥出园林植物的自然属性,营造舒适宜人的庭院环境,还能赋予建筑生命力和感染力,表现出庭院景观的艺术性。无论是庭院,还是各式游园绿地,良好景观效果的前提必须是将园林植物与建筑相互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与建筑的关系,根据植物自身的自然特性以及建筑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利用,达到自然环境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人们创造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了去适应自然、适应社会,这就必然与自然界的植物相接触,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发掘植物与建筑新的关系和模式,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使得自然与建筑连续起来,创造建筑与植物的“共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建筑师和园林工作者对于植物与建筑的态度并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建筑的作用被过度放大,植物的造景作用往往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不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植物与建筑这两个传统的造园要素之间的融合、共生。因此,探讨园林植物与建筑两者的关系,对于构建庭院环境内建筑与园林植物的和谐共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利于创造自然与人工相和谐的景观环境;更有利于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建筑与园林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 摘要:金陵大学在西方规划思想的影响下,融合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方式,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校园风格.至今,校园经过百余年的洗礼,承载了极为深刻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对原金陵大学校园空间组织和建筑形态的评析,分别从校园规划、校园建筑与校园景观三个方面总结出"场所精神"在原金陵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摘要:济南1904年自开商埠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济南城区的格局,形成旧城新城结合的面貌.本文从济南的历史背景入手,着重分析研究了济南自开商埠后城市空间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转型,同时探讨了这种转变带来的深远影响.如今,自主开埠的历史已有百余年,但开埠留给济南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这种新老相辅的双核城市空间格局,很好地处理了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借鉴西方思想,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开创了近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成为近代城市发展的典范之作。面对当今济南城市建设导致传统城市风貌逐渐消失的问题,开埠后的建设与发展思路,仍值得借鉴和思索。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量开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展在数量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中复合化策略分析.研究涵盖社区功能复合、社区边界复合、城市界面复合等方面.利用湖南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通过复合化设计策略,有利于在竖向空间上实现生产(商业)与生活(居住)既复合共存,又相对独立.结合丘陵地形开展的保障性住房复合化研究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成片开发的核心区域项目,如何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来确保其最终的建设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城市环境,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焦点之一.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开创性地探索利用详细和完善城市设计导则来规范引导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及其操作实践,给其后的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实践提供了诸多启示.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Et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同时,城市设计导则的构成要素、目标等内容也存在着需要与控规协调调整的问题,并且导则也不是一种终极的设计成果。因此,在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坚持弹性、过程性设计原则,应当根据规划用地的整体结构和公共空间系统,梳理单个地块和公共空间的关系,明确重点管控区域,进行有选择性的控制,编制重点突出、张弛有度、管控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促进地区多样性,塑造安全、舒适、丰富的城市活力空间。
  • 摘要:拓扑学作为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分支,已经对其他许多领域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拓扑学提出的新的几何性质等价法则之下,其同胚概念与拓扑等价性质对大跨建筑的形态变化以及结构调整都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从拓扑学的概念在建筑学中的利用入手,分析拓扑等价性质如何对大跨建筑形态与结构调整起到作用,阐释拓扑学理论实际运用到大跨建筑设计中的前提与背景,给出拓扑学在大跨建筑形态与结构调整的方案实例并作出具体分析.
  • 摘要:威廉·怀特与扬·盖尔作为同一时期、同一领域的研究者,两人的思想与研究成果必然形成一定的相似相异性.本文通过对两者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三个层面进行比较,试图梳理两者研究相关性的脉络、异同,并结合我国现状,对我国公共空间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面对我国城市尺度大,人口密集的特点,对我国当代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完全照搬怀特或者盖尔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不实际的。但是两者作为不同地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其异同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作为两者都采用了的方法,“直接观察”依然应该是研究的主要方式。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在人口密集程度高的小尺度区域内,可以采用GPS等先进的跟踪技术。不同与哥本哈根或者纽约的单纯状况,在设计策略上,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法。使用整体规划的手段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的系统性和相互连接性。而对于单个或小组团形式的公共空间则宜采用通过政策有效引导市民进行自我设计、建造与改善的方式进行。自下而上与整体系统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达到设计效果,完成设计意图,从而使城市空问从整体和局部上都得到改善与提升。
  • 摘要: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17个地铁站内行人寻路行为和空间导向状况的调研为基础,总结了地铁出入口、站厅层、站台层以及竖向交通四个不同环节的寻路情况,并对寻路行为和空间导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空间导向对寻路行为的影响,从时间顺序和空间层次两个角度提出设计建议.
  •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的设计机构仍然采用综合所或专业所的组织模式、建筑运作流程依然遵循串行方式、BIM系统的应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提出了并行工程操作模式用以改观传统的串行模式,并引入三个具体的转译策略,即组织模式(IPT)的转译、BIM系统的拓展与完善、建筑数据管理(BDM)的建立,从而使传统低效的建筑运作流程得以革新.
  • 摘要:以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帝国》对城市中心的描述为研究切入点,进而在社会和哲学等方面就其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源上揭示中西方城市中心呈现文化层面上的"空洞"与"盈满"两种截然不同形态的原因.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与建设现状探讨两者呈现"图底反转"关系的缘由,进而探讨当代历史名城保护、再利用和新城建设中城市中心规划与建设中所存在的交通组织方式等问题,为相关学术研究提出些许建议.
  • 摘要:本研究以西溪湿地博物馆为例,采用了分流点计数法、意向图法、复合寻路实验法这三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西溪湿地博物馆特有的坡道中庭对使用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使用者寻找目的地的寻路行为中,如何描述其差异性的行为特征?对存在寻路困难的使用者而言,其停顿点、绕路点是否存在共性特征?本研究的发现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基础性知识,使博物馆设计在人性化方面能走得更远.
  •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农村住宅建设部分实践项目的调查研究,分析建筑师在农宅实践中各方面的设计策略,了解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明确相应的农村住宅发展趋势,总结其对农村空间形态、农民自建、建筑师自身的影响及推动农民自建的策略形式.
  • 摘要:通过对建筑基本属性的抽象化描述,将绿色建筑的形态和性能要求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参数模型问题.并利用模拟仿真/优化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的多变量,多目标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参数模型系统的构建,将绿色建筑问题转化为数字化模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而参数模型的模拟仿真\优化评估,则是对绿色建筑的性能进行反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过程。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两类设计过程结合起来,并同时采用量化指标评价和人的感性评价,进行适宜方案的选择.这为绿色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摘要:随着现代化商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本文以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中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例,提出了商业综合体对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文化地产和空间布局的集聚效应,并对未来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应在吸收国内外商业综合体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经济实力及交通特点、地区周围的环境及其文脉、消费人群特点等具体情况,建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综合体。
  •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参数化设计原理和国内先锋事务所运用参数化在不同方面的建筑实践案例,总结现阶段国内参数化设计的现状.并从建筑形式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层面对建筑参数化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建筑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对于形式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建筑的形式不应该成为设计的唯一标准,那些鼓吹绿色、低碳、可持续、参数化理念的项目不能仅仅停留在说辞的层面。国内近几年狂热的参数化热潮,被业界认为是一次形式的革命,使建筑形式实现质的飞跃的一次契机,其实却误读了建筑设计参数化的本质。作为西方设计图解、理性思维创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关注设计影响因子的理性设计程式,强调的是建立一种建筑、环境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通过编写算法程序和选择干预变量来模拟周边的各种限制因素对建筑设计形态生成的影响。再通过改变变量的参考值或算法关系来生成建筑形态的这样一种设计方法。参数化可以生成炫目的形态,但它真正关注的是建筑的适宜性,是使用理性分析问题获得最优方案的一种手段。在潮流的推动下,建筑师容易被盲从遮蔽双眼。参数化在处理建筑设计定量性的问题时确实有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对于文化和历史等相对不便于量化的内涵却显得束手无策,这也是参数化在从事设计时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 摘要:从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发展绿色公共出行的视角,剖析了大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区域空间发展的四个阶段并提出未来该区域空间再开发和城市设计的三个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功能组群复合化、地下地上一体化和公共空间体系化将会是我国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空间开发和再开发的必然趋势,也将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管理和决策,更需要建筑学整合地下工程、城市景观、城市交通等多学科领域,形成无缝合作的设计团队,创造高密度、高效能的紧凑城市和建筑群体。
  • 摘要:地方志是我国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一手资料,本文以清代《铁岭县志》为例,通过对其中寺庙建设情况的梳理与量化分析,尝试对铁岭县县城空间、寺庙分布等进行还原,以总结清康熙年间铁岭县的寺庙建设情况.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审美的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针对当前时期广大民众的建筑审美需求,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建筑需求层次,提出建筑审美需求属于高层次建筑需求,并分析当前时期建筑审美需求的特点及问题,从而提出基于和谐的"多元·生态·共享"的评价标准、"Q+L"评估方法以及对当前实践工作的建议,并提出长远策略.
  • 摘要:室内绿化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引入碳汇概念,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室内绿色植物的固碳释氧作用,并提出了按照植物的固碳能力选择室内绿色植物、确定绿化面积和相关设施的设计策略,以期为降低内部空间的碳排放量做出贡献.
  • 摘要:化石燃料能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在未来能源消耗中正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整个一次能源使用量的近40%.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各类可再生能源,革新的以研究为基础的验证测试平台——零耗能实验室(ZφE).文中会详细介绍其概念,独特的功能和通过实验操作的性能.新的零耗能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可以为未来零耗能建筑的发展开辟一个很好的视角.在分析零耗能实验室的运行数据后,展示了该实验室的能量消耗,能量产生和能量分配.本节能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可为未来之家的设计提供借鉴.
  • 摘要:以内、外围护结构为承载核心的建筑,是通过怎样的表达形式来界定空间,这样的界定又会对本源自然空间产生何种影响?通过对典型建筑的浅要分析,阐述建筑对空间形成与塑造的作用,辨析建筑之于空间的本质.随着时代发展,建筑的作用不再仅作为生物的生存空间,人们对建筑功能与空间感受的需求日趋多样,维护结构不再拘泥于营造不同于自然的内环境,更多新型材料的出现,则提供了更多的心理感受,相反的,这些建筑更加贴近自然,甚至更类似于自然。老沙里宁(Eliel Saarinen)曾经说过:“建筑是空间中组织的空间,社乡是如此,城市也是如此。”建筑空间的设计正是要从这样的出发点人手,才得以回归建筑的本质。建筑的外维护结构,将原本没有限定刚性自然空间加以界定,又通过主观形式的组织,将既已被限定的空间打断,放开,使其变得有选择性的自由。空间原本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可并没有人借此便利性而使用,由于没有界定,人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因人为地制造了界定,反而使得既有的空间得到解放,因围合使其变得有形,人的双眼才变得通透,才看得到早该看到的时空并加以利用。建筑的实体框架从心理上限定了人的行为与感知逻辑,成为最真实的生存空间。建筑的内维护结构,在原本开敞的大空间内营造出不同尺度的小型空间,在公共空间中打造出私密性空间。这些建筑构架在人的组织下将刚性空间变得柔顺平滑,虽然空间仍然是不会自主变化的稳定状态,仍然保持着三个维度的固定形制,但是人的心理感受,已经变得丰富,视觉变得动态,行为因空间的“流动性”而愈发自然顺畅。自然空间本身就是连续不断的空间,本就是无可分隔的整体,因此时的空间只有一个,所以它是最具流动性,最具连续性的极端空间形式。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两个点之间便毫无区别可言。构件将本源空间加以划分,使“空间”与“空间”之间变得富有变化,功能上加以区别使之形成“建筑”。建筑的多种维护要素,使得空间具有选择性的自由与私密,使得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的使用与规避。围护结构承托起建筑的灵魂,因自由而约束,因限制而解放,才是“建筑”这个事物的辩证意义之所在。
  • 摘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背景下,解释了中国古代城市山水思想与审美历程及其影响下的城市山水建设的传统,并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了中国古代"山水城市"建设传统和城市山水营建的设计理念.中国的城市山水因古代城市客观需要而生,受到不同哲学思潮、社会变革与社会风尚的影响,历经千年而不衰。改革开放以后,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推动下,我国提出了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为迷茫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建设指出了一条可试行的出路。从整体上来说,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的城市都已意识到对城市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而在园林模式的布局上因不同城市的基础不同有所区别。浙江的兰亭、玲珑山。“云山珠水”的广州,江苏的扬州在山水城市的建设上结合自身的模式都有所收获,成为此方面可供参考的范例。由马岩松设计的山水之城位于贵阳.他尝试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创造一种山水的形态,“在大型的建筑综合体中插入以景观为中心的点,让人们在这些点上与建筑和环境产生共鸣”。这是一种更加激进的“山水城市”,它的合适与否还有待历史的评价.但不容质疑的是,中国的城市山水作为一种精神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国的城市气韵之中,也是当代建筑师所应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总之,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而“山水城市”理念基于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山水精神,强调在回归自然、尊重历史、注重历史与民族性的基础上结合新科技营造城市中缺失的场所精神,这实在是我国古人留给人们的一笔财富,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作为城市公交系统、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体化城市设计需要多专业融合,将土地、空间、产业及交通等多要素统筹考虑,核心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空间设计、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规划.以厦门轨道1号线塘边站为研究案例,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城市设计的范围,优化站点及周边的土地利用,适度引导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空间功能,高效组织交通体系,衔接站点工程设计及实施控制等方面讲述一体化设计的综合运用,促进周边土地、空间、产业及交通价值发挥最优,进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 摘要:以地域性和气候特征为基础,采用分析,提取和演变等方法,以陶海牧场农村住宅原型设计为例,在方案形成过程中,从传统蒙古族生活空间模式和传统民居被动节能手法入手,进行地域性低能耗自循环住宅原型方案设计.探索基于地域性和气候特征的住宅原型设计模式,旨在使极端寒冷气候下的住宅设计过程更加理性、科学,以期待为农村低能耗自循环住宅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方法与手段.
  • 摘要: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发展时期,综合养老设施建设及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需求已成为当今重大的民生问题.本文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分析了当前我国综合养老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并结合实地调研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以"绿色"为前提,以"适老"为重点,探索了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绿色综合养老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策略.以期提高综合养老设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全生态"的养老生活环境.
  • 摘要:气候是千百年来城市形成的内在逻辑与合理性因素之一,我国很多重要城市正面临着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发展带来的诸多气候环境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气候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厘清了城市气候设计的主要目标与评价因素以及人类行为可以调节与控制的城市规划设计因素,接着简要介绍了城市气候设计的研究尺度层次,并就不同的尺度层次提出了改善气候环境的城市设计策略.本文总结了该方向研究的经验与进一步量化研究的方向,为我国高密度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 摘要:我国目前使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仅针对1000床以下规模的综合医院,而由于医疗资源不均的国情,现实中大量综合医院建设规模已经远超过千床,针对此空白,同时考虑到医疗主体模式对于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本文对于1000床以上的超大规模综合医院的医疗功能组织规律进行系统研宄,并归纳总结出医疗街、医疗大厅、医疗中心三种医疗主体模式,并对其构成、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分别进行论述,对于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的前期判断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通过定量研究初步描述寒地大学校园集约化布局,给出数值范围,并探索这种定量研究中隐含的布局模式种类以及每种布局模式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典型的寒地大学校园集约化布局设计方法.笔者总结出六种寒地大学校园集约化布局模式——分子式、分区式、网格式、辐射式、串联式、并联式,它们分别适应不同的项目挑战,在实践中发现,很多校园同时具有这几种布局模式的特征,如分区式校园同并联式和串联式校园相互演化。同时文章给出了有一定精度和使用范围的数值概念,使集约化设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量化。通过进一步计算和统计,可以得出:关联度合理范围为0.70以上,师范、政法、财经类院校可以适度降低;均好度合理范围为1.10以上;群体可达度在1.90以上,单体可达度在2.00以上。当然,数据的统计是机械的,而寒地大学校园布局设计本身是多变的,每次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都不同,还应具体分析,认真思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选取合适的布局模式,在最关键的某项指标上满足数据的要求,从而使校园在最为集约的条件下运作,为师生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环境。
  • 摘要:本文以新清华学堂多功能剧场的工程实践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设计各阶段多专业协同的工作要点,试图归纳与舞台工艺、声学等专题设计以及运营管理方协同工作的大致框架,对同类建筑的设计研究和总结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 摘要:三线建设促进了大湘西的发展,现大湘西城市的更新使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面临转型和更新等难题.本文首先总结大湘西三线工业遗产的意义和国内现有工业遗产的更新实践,接着分析了大湘西三线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更新的影响因素,最后以怀化303厂的更新实践为例,用功能重置、文化延续、特色景观营造三个策略解决新企业与老厂之间的矛盾,探索出大湘西三线工业遗产更新的独特发展之路.
  • 摘要:彭家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旖旎的田园风光、享誉中外的吊脚楼群、浮朴的民风民俗,极具特色的土家文化,构成了彭家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以实地测量为基础,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文化传承等角度对土家族吊脚楼这一独特而优美的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描述.对彭家寨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的保护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本文首先对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与定义,明确了广义城市综合体的宏观的研究范畴.进而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了综合体的建设规模等级,并结合我国控规规范及用地特征分析了综合体的用地规模.最后,从建筑体量构成方式出发,对综合体进行类型学研究,总结出单体式、连接体式、组团式、片区式四种典型的空间组合模式.
  •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老年社区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胡同作为中国北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街区,具有独特的居住空间形式.本文旨在对胡同住区的适老性进行分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适老性改良,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居住的更高需求,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再生、为老年住区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四川省为地震多发区,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立足于轻钢结构住宅在抗震方面的巨大优势,将轻钢结构住宅融入适应到四川雅安地区的乡土民居中,基于建筑学的视角,分别从结构,平面,材质三个方面来探讨轻钢结构住宅适应方式的表现.
  • 摘要:近年来,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现状,老年公寓正逐步兴起.本文在对老年公寓多项调研基础上,分析现有国内老年公寓存在问题与不足,通过对都市农业理念阐释分析,初步探讨依据都市农业理念构建老年公寓可持续农业系统的设计策略,包括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以此满足城市老年人社会化、多性化的居住需求.
  • 摘要:建筑策划作为国际化职业建筑师的基本业务领域之一,建筑策划理论已成为建筑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多学科融合的建筑策划方法也将成为当今职业建筑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模糊决策理论背景下的建筑策划方法是融合了模糊数学、管理科学的一套新的研究方法,目的是为了丰富建筑策划实施技术,充实建筑策划理论框架.
  • 摘要:大部分人将建筑学的"语言转向"看做当代哲学方法论的衍生,但它其实是源于哲学代数化之后的新一轮本体论,而此后,建筑的哲学必然从原始的"一元论"重新走向主客观相互影响的"二元论",从"本体论"走向"认识论",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转向"缺乏媒介的引入,所以需要形式的文本化;"解释转向"缺乏视觉的术语,所以需要文本研究的形式化,而"修辞转向"就是巧妙结合两者的新动向.
  • 摘要: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在香港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应用与融合,并以"港珠澳大桥香港段"与"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为例,以"背景联系—案例简介—环评过程—模式总结"为研究线路,总结了香港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注重"公众参与"的建筑实施模式与注重"方案比较"的城市规划实施模式,为我国内地建筑与规划发展提供比较与借鉴.
  • 摘要:通过分析寒地建筑节能现状及我国现有评价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引入绿色度评价的概念,从生态经济平衡度、运行舒适度、社会区域协调度及机制绿色度等方面探讨绿色度评价体系的多项评价指标,结合寒地的气候状况,对现有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以此丰富我国现存单一的评价体系,以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中过多强调使用后评价而忽视设计阶段诸多因素的缺陷.
  • 摘要:建筑能耗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住宅建筑又是整个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居住建筑能耗的研究对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作为关注家庭日常行为模式对住宅能耗影响问题研究的先期调研,对上海市的15户普通居民采取了入户调研的方式,针对住户的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进行问卷访谈,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家庭基础设施条件和具体居住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得出了结论.
  • 摘要:座椅是影响开放空间活力的重要元素.本研究以实证调查试图揭示影响座椅利用率的关键性物质空间因素,并说明其错综复杂的影响机制.选取杭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与古新河南北长约1km的滨水空间,东西向共计4段.普查共发现26处露天座椅和11处亭廊空间.以结构式行为观察法对所有露天座椅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多个同一时段的记录和分析.首轮调查数据得到四项主要发现,其中最后一项把研究推进到第二个阶段,即以尺度为逻辑,从中观、微观与座椅本身三个层次讨论与座椅利用率最为相关的物质空间特征因素.通过对典型对比案例分析,发现这三个层次对座椅利用率的影响没有先后、主次关系,任何一个层次的负面影响都将导致低利用率座椅的出现.最后从人性化视角提出四个层次的露天座椅空间设计建议,旨在切实提高滨水休憩空间的品质,使滨水空间真正成为居民的"城市客厅".
  • 摘要:哈尔滨是松花江流域重要城市,其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具有寒地滨水城市的共同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特色.本文从哈尔滨的城水结构、滨水生态及水系绿楔三个层面入手,研究水域空间的结构布局及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提出城市水域景观规划的生态策略.
  • 摘要:通过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环境立体绿化的调查和分析,天津风貌建筑立体绿化形式有墙体绿化、围墙、栏杆绿化、阳台、窗台绿化和构建物绿化,并对各种立体绿化形式植物种类选择、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对风貌建筑立体绿化现存不足,提出优化措施.据调查,天津风貌建筑墙体绿化选用植物仅有3种,分别是爬山虎、五叶地锦、美国凌霄。围墙、栏杆绿化选用植物8种,应用的植物是野蔷薇、紫藤、五叶地锦、藤本月季、金银花、凌霄、爬山虎、茑萝。植物种类的贫乏,往往造成景观的单调和类同。应根据天津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土壤特点,充分挖掘天津现有的植物种类资源,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引进适于天津立体绿化的新品种,丰富建筑景观的同时也可调节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推荐的木质藤本植物有南蛇藤、葡萄、铁线莲、扶芳藤、中华常春藤、多花蔷薇、木香、络石、猕猴桃等,草本植物有牵牛花、葛藤、洛葵、丝瓜等。阳台、窗台绿化是最能体现建筑与植物相融合的方式之一,然而,调查中发现,天津应用阳台、窗台绿化的风貌建筑很少,仅有4幢,并且形式简单。在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阳台、窗台绿化,在德国阳台、窗台绿化已成为一种风尚,每座建筑的阳台、窗台都布满鲜花,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使原本凝固的音乐也变得灵动起来,提升建筑的品质的同时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提升五大道风貌建筑的阳台、窗台绿化?目前,五大道风貌建筑隶属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餐饮单位主管,首先,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单位全民积极参与阳台、窗台绿化建设,共同做好立体绿化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其次,政府要调动社会各界资金投入立体绿化建设,鼓励单位或个人租赁和承包。调查中发现有些建筑的立体绿化植物应用的不够合理,造成景观效果不佳,如爬山虎的习性较喜阴,而将其栽种阳面,造成生长势较弱;其次,有些立体绿化疏于管理枯枝落叶不能及时有效的清理,以上诸多问题,反映出风貌建筑立体绿化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应成立“城市建筑立体绿化”研究课题,针对建筑立体绿化植物的选择、苗木供应、植物配置、生态效益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应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
  • 摘要:随着近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集合住宅的存量和增量都非常巨大.房龄增长带来房屋劣化过程将加速,这将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市场需求.基于大数据的维修管理系统将服务于不断增长的修缮需求.本课题以学校教工住宅为实际案例,该系统整合维修过程管理、维修记录管理、维修审批管理、技术支持管理等模块.建立大数据分析的系统开发框架,实现维修过程管理功能,其目标是实现大数据采集,服务于住宅劣化诊断与住宅维修构造优化研究,并最终服务于住宅维修政策的制定.
  • 摘要:随着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建筑方案自身的节能效果是主动节能的重要环节,而其中建筑平面形状的选择是方案阶段节能设计的起点.通过收集大量的住宅设计案例,提取常用的住宅平面形状,利用Design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分别计算住宅采用不同平面时的单位建筑能耗,得到不同的住宅类型条件下,平面形状与建筑能耗的定量关系.同时分析另一个设计参数建筑高度的综合影响,以及在考虑太阳辐射对建筑能耗影响下,体形系数与能耗的对应关系变化,得出最终结论.
  • 摘要:我国山地面积幅员辽阔,山地城市数量众多,其城市规划和建设较之平原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前建设生态城市,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地下空间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山地城市的自然特殊性,其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与平原城市有所不同.本文在分析山地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低碳开发策略的研究,认为山地城市应以半地下空间开发为主导,其地下空间规划遵循"多中心组团"结构,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有效开展原有地下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利用,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形成地下综合体.
  • 摘要:数字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一场空前的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在更多时候,它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数字化虚拟空间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空间格局,使一些传统空间得到解放,一些得到了新生。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交往空间缺失的弊病。通过改变交往活动发生的社会环境,数字化虚拟空间为三种交往活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其问,过去难以实现的交往活动(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变得相对简单。归根结底,数字化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是一次建筑功能和类型的再调整和再分配。数字化虚拟空间对交往活动的影响只是这些内容的一个方面。在数字技术主导下,建筑空间发展总的趋势是使功能和布局趋向合理化和高效化。总的目的是使建筑的发展更加适合现代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 摘要:当下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公共艺术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除了美化环境,还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农村生产活力、展现农村魅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公共艺术息息相关.本人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发现,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层面,还应该担负起参与区域建设、重塑地方尤其是农村文化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运作机制.本论文探讨了四个问题:1.公共艺术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如何培育互动关系?2.如何切入公共艺术实践与乡村建设互动的学术路径?3.面对公共艺术日益服务于社会需求的现状,公共艺术政策与运行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4.政府在文化建设中如何扮演推手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公共艺术实践项目为契机,从探索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背景、机制及作用入手,理论梳理公共艺术在推动农村转型发展、培育创意农业、唤醒农民文化自信以及乡村改造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析公共艺术在推动古村落复兴与乡村修复,参与、解构现有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柔性发展、政府与村民双赢的作用.
  • 摘要:建筑感与建筑形态是密切关联的.建筑感需要符合美学原则的,建筑感更倾向于形式.建筑感是设计的表现,建筑感与建筑的形态、空间的密切联系的.建筑感的形成是基于建筑形态的形成或构成,建筑形态的肌理和色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建筑感一定是有空间的,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感"源于建筑形态的体现.
  • 摘要: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建筑之一,建成后装机总容量达到1兆瓦.建筑将光伏组件作为基本建筑创作元素,通过设计及研发,实现光伏能量环、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雨篷、光伏栏杆、光伏瓦和光伏屋面等多种光伏组件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是上海市绿色可再生能源示范性建筑.
  • 摘要:赣东闽北地域在古代移民大潮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文化和技术传播轨迹.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北至南、由西向东,汉文化与闽越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有一定演变规律的文化印痕与特质,在遗存至今的精彩纷呈的乡土建筑中仍闪烁着或明或暗的同异性.本课题选择以传播学、类型学、人类学、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梳理,尝试对该地域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作方法论上的解析,并审视其发展演变轨迹,有望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认识,加深对赣东闽北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理解.
  • 摘要:以扬州泰州机场航站楼建筑的实践为例,通过研究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分析现代航站楼建筑语汇与当地传统建筑语汇的矛盾,将传统地域文化转变成现代建筑设计语汇,探索功能性极强的现代建筑回归到地域文化创作的语境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传统扬州建筑最具特色的语汇是出檐起翘的屋顶,其表现出极其强烈的点(墙上的窗洞)、线(墙体顶部的小青瓦屋脊)、面(墙体本身)组合的韵律感,这种韵律也就成为传统扬州建筑的整体美学意象。在航站楼的屋面设计上,将天窗在曲面屋面上根据结构逻辑进行菱形划分,根据采光通风的要求设置窗口,屋面闪闪发亮的天窗远看仿佛波光粼粼的运河之水,呼应了扬州的运河水文化。曲线的整体造型结合简洁明晰的结构设计.让航站楼的室内拥有强烈的现代感。同时菱形的屋面构造体系结合局部采光窗,将现代气息与地域风情融合在一起。充满力度感的结构构件设计,与屋面精致细巧的构造体系.充分体现了粗放与精致并存的建筑性格.充满张力的室内空间给旅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映像。航站楼的主入口采用连接桥的处理下面是半围合的庭院,和大面积现代玻璃幕墙的对比喻示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对话.这种场景再现了传统扬州建筑中的庭院.透过庭院围墙的富有肌理和韵律的花窗,遥望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象。这种手法在航站楼内的庭院中得以再次运用。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设计并不需要模仿传统建筑的样式或建造,而可以通过对地域建筑“有意义的部分”的追求而达到设计的目标。
  • 摘要:针对大型会展综合体项目带来的消防设计难点,采用常规消防和性能化消防相结合的整体消防设计策略,为其他大型会展类建筑、大空间防火设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和指导原则。设计之初,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就已充分考虑消防设计的合理和可行,为消防扑救和满足消防规范提供最大可能,并且借助于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对于常规消防设计无法提供设计依据的部分进行论证和评估,从而建立常规消防和性能化消防相辅相成的整体消防设计策略。
  • 摘要:什么是建筑学?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从广义上来讲,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正是基于以上的定义,建筑学长期以来,处于某种困境.笔者认为,建筑学加入"建筑心理学"理论,发展其广义性,才能走出建筑学发展的困境.纵观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心理学从19世纪初,诞生于对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研究,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脱离了“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开始了真正的心理层面的研究。从建筑一tL,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心理学的发展史一样,“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既不能停留在D·肯特《建筑心理学入门》,阐述的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也不同于哈利·弗朗西斯·茅尔格里夫在《建筑师的大脑一神经科学、刨造性和建筑学》中提到的心理学发展史,用从“人文型大脑”到“现象型大脑”的概念,勾画出的生理解剖方面的内容。“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建筑设计”为主体,脱离“建筑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方向,开展建筑设计“心理层面”的研究,从其广义性方面人手,才是“建筑心理学”与建筑学理论发展的未来。
  • 摘要: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节能设计是实现零能耗住宅的重要途径,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联系.相比于普通住宅,零能耗住宅具有更高的技术集成特点以及性能要求.本文以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阳光舟"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其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与太阳能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其围护结构形式对太阳能能源获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围护结构与能耗的关系展开研究,最终得到合理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
  • 摘要:大跨建筑呈现轻型化的发展趋势,其设计理论与方法呈现同步的多元化趋向,但其结构形态设计基本依据依然是基于几何方法的推演.对其几何形态特质进行剖解,可以得到大跨建筑结构形态演绎的基本范式,尤其是在基本形基础上进行复杂变化的基本生成法则与逻辑.而轻型化的发展趋向又给予设计更多的发展可能,同时总结几何学层面解决大跨建筑形态生成及找形设计的有效方法,使设计概念与最终结果更为契合,达到提升结构形态选型及设计合理性的目的.
  • 摘要:文章旨在提出一种建筑的整体设计方法——诗性综合法,其以系统论和现象学的理论为基石,将科学与人文综合在一起,为建筑设计提示一条通向地域性与整体性的道路.全文分成两大部分.首先论述在系统论和现象学视野下整合的建筑认识.然后讲述设计方法,重新认识和补充了场所精神理论.包括综合系统分析、提炼场所精神、诗性空间建构和设计实践四方面的内容;其中重在综合系统分析与提炼场所精神,目的是为建筑空间秩序生成,以及整体性建构提供依据.
  • 摘要:研究分析1964年东京奥运会建设时的若干实例,总结出当时有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师所具备的特质.尝试为中国建筑师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下,在统筹多学科的建筑工作中,尤其是建设中国建筑软实力时提供借鉴.在进行建筑界软实力建设之时,建筑师具备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作的开展。这其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改正排斥外国、尤其是与中国关系错综复杂的日本等国家的、外表白大其实自卑的偏见,拿出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精神;更不要妄自菲薄吹毛求疵,例如对于郑东新区鬼城的质疑等,除非亲身做了实地的调研,且不可妄下结论。中国现阶段不仅是整体性的国家改革,各分工行业的改革也都进入攻坚期。建筑界也不例外。现在正进行的城镇化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既需要建筑师提高自己的素质,硬件软件都搞上去,同时也要给足时间和空间去检验成效。
  • 摘要:论文从工程学的视角对信息时代的建筑工程进行了分析,类比制造业的并行化操作、协同化控制工作模式,提出了将该模式应用于建筑实践的可行性.论文应用并行工程理论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所展开的建筑项目进行控制层设计,并从协同机制控制、并发控制两方面对控制层设计进行深入剖析.论文指出建筑信息模型给建筑行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还包括技术组织、管理模式、流程控制全方位的调整.挖掘建筑信息模型在并行化操作、协同化控制层设计中的潜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流程、管理流程,是建筑行业向制造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建筑行业生产效率、提升建筑产品品质的必经之路.
  • 摘要:在剧场建筑设计过程中.外部形式、功能使用、流线组织、视听效果等等都被予以高度的关注,而对于“内在”的演出空间设计往往只满足于符合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然而.演出空间作为“观”和“演”的发生场所,是剧场建筑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剧场建筑的“灵魂”所在。剧场建筑设计应更多地关注使用者(观演群体)的心理需求,“由内而外”地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富有生命力的剧场建筑。基于观演群体心理分析,结合"观"与"演"的互动性特点,提出观演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是观演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指出具有"融合性"特点的剧场演出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观演群体的心理需求,使剧场建筑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
  • 摘要:基于知觉体验的建筑设计创新是以知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通过建筑师的知觉体验对建筑设计的创新进行探索,涉及建筑学、创新学、现象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本论文从知觉现象学的背景入手,通过挖掘视觉、触觉、动觉和联觉四种知觉体验的内涵以及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与表达,意在设计中融会贯通构建更多的创新成果,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从建筑师的角度理解知觉体验对于建筑创新应用的可能性.
  • 摘要:城市空间代际公平在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消除城市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通过形式与流动创造城市空间、自然空间与产业空间的共生关系.本文以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共和国首都苏瓦港为城市空间代际公平个案研究,从"环境代际公平"理论的角度出发,建构空间的五种维度:形式、物质、流动、尺度及时间,对比分析城市空间代际公平视角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居环境思想,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空间正义,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之间的和谐发展,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 摘要:本文以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阅等手段,梳理还原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由点及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城市阶段性发展下历史遗产"由面到点"的消失现实,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内在联系与矛盾,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
  • 摘要:利用参数化平台进行参数化结构形态的模型搭建,可以在设计中有效地进行结构形态的调节.在面对传统设计手法中较难调节的张拉膜结构,参数化平台的优势更为明显,互动设计与动态调节下的结构形态设计,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内容.本文希望通过对张拉膜结构形态参数化模型建构的探讨,探索张拉膜结构形态的动态设计方法,同时在参数化平台的支撑下,提出张拉膜结构形态设计的可能性,对今后的设计工作有所启示作用.
  • 摘要:本文尝试寻找一条线索,从建筑及其部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程序入手,探索产生建筑产品及其技术观念的动力机制.中国当代建筑现实是不同逻辑特征的工具及其主导的社会化生产流程的多元并存,由此而导致建筑产品多样化,技术观念混杂.对此现实的研究可以分解为对设计与建造工具的研究、对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筑产品的研究和对结构观念的研究.为此需要在工具逻辑与社会生产的框架下解决若干具体问题,本文仅以结构观念为例提供了问题分解与研究思路的概要.
  • 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生活、建筑与城市的建成环境也产生根本性的空间变革.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感应式建筑的特征,使建筑具有可感知、交互与自适应能力的生命特征,并从人工自然、身临其境的空间、可变覆盖面与将界面作为接口四个方面介绍国际最新的实践案例,并展望从建筑到对城市交通、家居生活等整个城市的智能化控制,旨在实现人、生态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城市文脉割裂、城市特色退化、高强度低品质开发、"千城一面"问题日益突出,"方盒子"、"豆腐块"建筑频频涌现等.在西安的城市建设实践中,通过城市设计,树立"和谐建筑"理念,进行"和谐营造"的建设实践.构建和谐营造管控体系,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管控要求,塑造"古今相映,人城乐居"的城市空间风貌格局.
  • 摘要:着重研究城市围墙对于空间可达性和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空间句法理论作为该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计算空间步数得到空间可达性数值,通过线段图(SegmentMap)来计算城市空间网络中每个线段的可达性数值.作为案例分析,作者分别计算了有"墙"和无"墙"的新城的可达性,并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出城市围墙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 摘要:文章通过对预制思想在建筑历史中的重要发展节点进行阐述,分析了系统化与逻辑化作为预制的核心属性对于建造的经济性与灵活性的体现,同时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机器人对于传统数字建构的颠覆为例,探讨了机器人通过串联数字设计、性能模拟和数控加工的工作路径将预制从模数化向模块化进行转变,并通过建立数控加工反馈机制,最终实现预制建构的自主性演进.
  • 摘要:结构的合理与建筑的美观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优美的建筑形式离不开优美的结构表达.结构的视觉化、艺术化可以直接展现建筑美.结构骨架表现在超高层建筑上,作为主要的表达元素呈现在建筑表皮上,使建筑表皮具有简洁现代的科技美.本文通过五个典型案例阐述了结构骨架是如何在超高层建筑中参与表达建筑之美.空间并非单独存在,结构为空间提供支持,同时空间也需要表达结构的理性。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呈现出结构构件的复合化和立体化、标准平面巨柱周边化、维护构件结构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发展的结构设计理念解放了空间,结构技术的更新将从根本上颠覆空间设计理念。毋庸置疑,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都为建筑的形态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构筑基础。作为材料、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结合点,超高层建筑中的结构骨架考虑了结构受力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体现,成为遵循受力性能的形态表述。结构骨架使依附于结构体系的外部形态具有了严谨且合理的力学逻辑,这种理性的组织规律可以在建筑形态上自发形成整体并富有秩序的美学形象,并进一步阐明了空间与结构的内资关系。
  •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期.它不仅有关空间增量,更与空间存量优化紧密相关.微型公共空间的生产则为空间存量优化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但空间存量优化的第一问题是产权的变更与转移的问题,涉及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城市设计学科试图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介入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就必须从原来增量时期关注物质空间的形态问题转向物质空间与其他更广泛问题关联的关注.这就将带来学科范型的转变.
  • 摘要:在协同设计开展的过程中,协同设计编码作为设计团队共同遵守的规则标准,对于形成设计数据交换统一的语言环境,消除设计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实现专业内及专业间的规范设计表达,统一设计文件格式和样式,以及简化设计信息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而以"建筑的各组成系统"为设计首要对象和设计组织核心线索建构起来的系统化的设计控制理念,为协同设计编码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某大型超高层项目为例,对系统化设计控制理念下的建筑协同设计编码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分析说明,对于大型、复杂项目的协同设计开展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将市场镇作为研究背景,选取对象新场,是四川大邑西部最早的建置镇,据文字记载,早于北宋时期,此处便存有寨堡。嘉靖年间,又有扇子场蓬勃兴起.清中期扩大发展成为大邑西部贸易集散的中心。综合来看,正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献以及上述时期中营建体系的遗留,为我们讨论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提供了机会。在对场镇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后,考虑时代更替以及主导动力等因素,我们暂时将新场镇的空间演变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宋代思安寨、嘉靖年间扇子场、清初至民国时期清源市、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开发前的新场镇、2008年旅游开发至今等五个时期。
  • 摘要:就实践意义而言,"修辞转向"的方法论意味着建筑学首先向"狭义修辞学"的辞格研究回归;但就理论意义来说,"广义修辞学"才是奠定"修辞转向"在建筑学中关键地位的方法论.在此,必须厘清"修辞"与"语法"、"修辞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并藉此提出建筑学的"修辞语法五原则".
  • 摘要:结合城市转型大背景,对消费时代中国城市建筑的迪斯尼化现象进行了观察.系统地归纳了中国当代建筑迪斯尼化的三个特征:建筑主题化与混合美学、建筑商品化与消费体验、建筑私有化与社会控制;批判性地总结与评述了围绕建筑迪斯尼化现象的正反两面的理论争辩.由此揭示了在消费主义的"双面性"作用下城市建筑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为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本质提供了思辨框架.
  • 摘要:本文通过模块化策略在建筑发展中的适应性研究,梳理模块化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策略,与及设计策略的界定,展望新时代下的建筑模块化设计的发展与适应性趋势,并挖掘和构建出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的适应性体系与评价分析.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冗余的概念,分析冗余现象在建筑中的表现,探讨建筑中的冗余性对当代建筑空间可读性的影响.将冗余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空间建构的过程中通过节点的构造,材质机理的刻画,空间与环境的重叠与切分来强化感官体验,起到营造氛围,强化主题,诠释意义,增加空间可读性的作用.冗余理论引入建筑设计,是要探讨一种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结合冗余的特点,创作能够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空间效用,提升空间精神价值的建筑作品。冗余的重复配置特点转译到建筑中即为注重整体表现对地域环境一致性的地景镜像性冗余,呈现对气候、自然地理和地域文脉的同构。空间冗余的目标指向是提高空间效用,同时引入了多重事件的交织,带来空间功能与内涵的多义,具有了可供解读的契机。建筑要素和节点的冗余构成建筑的术语,呈现建筑的风格,突出建筑的主题,创造仪式感,切分时空形成片段,以蒙太奇的手法组接这些片段形成可读的情节。冗余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呈现,使得社会的、历史的、建筑的等各种文化信息通过不同的尺度层级展现于建筑空间之中,使建筑空间成为具有可读性的文本。
  • 摘要:高层住宅是人类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争取更多生存空间的产物,无论其建设过程还是拆迁过程都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再生策略,使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来解决已经出现的突出的矛盾,将是一个值得积极探索的问题。本研究以20世纪80年具有代表性的大连市既有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拍照和跟踪走访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统计住户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既有高层住宅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德国被动式住宅更新方法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力求在保证经济性、可行性和建筑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最合理的更新方案,为住户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更大的居住面积,也为城市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
  • 摘要:针对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气候危机的现实问题,人类的生存空间亟须拓展.本文将人类极限生存空间的拓展划分为地表层、地表层以上、地表层以下三个层次讨论,分别结合设计作品说明各自拓展难点、拓展策略以及操作方法,为人类未来生存空间拓展指明方向.
  • 摘要:由于城市形态的不断改变,由此而带来的微气候问题层出不穷,其中空气污染正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就建筑学而言,研究空气污染扩散问题的关键对象是城市冠层内部空间几何边界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空气运动的影响.空气运动在建筑物之间的作用力关系,可以通过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来表征.粗糙度值越高表明空气运动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湍流强度越大,意味着城市冠层内污染物的扩散能力越强.
  • 摘要:由演艺建筑和声音的关系,来说明在剧院建筑厅堂设计中,建筑空间的美学效果应和声学技术相结合.通过最新的全球案例分析,来说明在现代声学技术支持下,演艺建筑观众厅空间设计的新方式以及建筑师和声学顾问应如何合作.
  • 摘要:回顾了中国折衷主义建筑各发展阶段的特点,认为安藤忠雄在1990年代的创新开启了中国折衷主义建筑从突出表现屋顶到突出表现斗拱的转变,而"安藤斗拱"的创新形式有广泛的渊源.认为任何创新形式都源自之前的既有形式与经验.对于传统形式,应当坚定地从形式模仿转向思想继承.
  • 摘要:2005年7月正式开业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观演艺术中心之一.它主要由2000座交响乐厅、1100座歌剧厅、330座室内乐演奏厅和若干排练用房组成.它已经成为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地区知名的地标建筑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2000座交响乐厅这一专门为大型交响音乐演出而设计的项目中最大场馆的建筑声学设计,同时也介绍了竣工后的客观声学测试结果和自正式开业后,来自各方对其室内音质的评价.本厅的室内声学模拟分析考虑以下情况:演奏台上方的声反射板对室内音质参数的影响;顶部声学板块降下和收起状态下,室内音质参数模拟结果的范围;由观众岛区前端墙体围合的演奏台和池座区部分,探讨前端墙体的形状对声学参数的影响;根据实际大厅将采用的材料声学特性,并且考虑所有块面的散射特性,每一块面均赋予一特定的散射系数。
  • 摘要:拉萨是清代西藏地方的首府之城,其城市空间结构有着独具的特色.文中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寻求对拉萨城市空间的新的认知方式.拉萨以大昭寺为核心的八廓街区域和以布达拉宫为核心的雪村区域分别呈现出"择中立佛"和"择高立宫"的主要特点.在分析两个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深入阐明两个区域之间由距离表征的社会等级、"西城东郭"的平面布局体系和"西高东低"的竖向布局体系.
  •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全球化和社会转型为建筑师职业群体带来阶层和职业角色的变化,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获得了个体的自由,建筑师类型出现分化,以个体意识和身体意识为标志的转型展示了新一代建筑师的群体和个体特征.
  •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改变着建筑设计的思路.数字技术亦是如此.在参数化的平台上,建筑师可以在演绎逻辑的指导下进行对设计过程的设计,进而推导生成建筑方案.这是设计思路上的一种改变和创新.本文以日本大阪站地区城市复兴这一课程设计为例,分析基于演绎逻辑的建筑生成是如何指导设计师一步步地从场地分析推导出建筑成果的,如何进行着多学科的交融.
  • 摘要:湿热气候下的高密度住区,合理组织通风是改善热环境的重要手段.相关地区传统民居营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具有原型特征的设计模式语言.依据类型学方法,对原型依据现代居住形态进行转换,并通过运用CFD软件模拟分析检验其效果,从而得到新的地域性被动式设计模式,对于优化该区域住宅热环境与促进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通过解析《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基于中国特色的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现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国的遗产保护与更新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明确中国的城市遗产合理地进行保护更新,避免《奈良宣言》为种种不良行为,深刻理解宣言背后蕴藏的真实意义.将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城市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更新.中国的遗产保护与更新上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奈良宣言》开创的先河并不是为中国许多存在问题的保护更新手法正身,更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正是在《奈良宣言》获得国际认可的当下,如何明确中国的城市遗产合理地进行保护更新,避免动态“原真性”成为肆意乱建提供合理借口,深刻挖掘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挖掘出城市遗产背后更大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并且对待遗产保护与更新应带有慎重的眼光,并非所有古建古街都是需要保护更新的遗产。
  • 摘要:每一个建筑的形态生成,其后无一不隐含着彼时彼处的逻辑必然.一个设计方案的形成,并不是从草图引出的发明,而是通过对社会问题、场地、地域环境、气候、规划限制等与具体项目相关的约束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后的过程推演[1],使得建筑方案自然"浮现".这种逻辑分析的设计方法,更加重视过程的设计,而非直接寻找设计结果.结果是最终方案的产生更加"有理有据",因为有内在的逻辑性(或表达为"序")贯穿其中.本文认为,在大量的建筑设计中,逻辑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更加重视设计过程的推演及控制——即设计逻辑的演进,建筑师通过把握动态的设计过程,让设计生长演化,设计结果定能自然浮现,实际上建筑设计方法已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这是一种理性的设计过程——根据自己对建筑的认识,对场地等条件的分析,通过逻辑推导进而得出设计结果.
  • 摘要:水巷口骑楼街区位于海口历史街区的东北部,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水巷口街区的调查研究,找出街区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针对问题提出策略,使街区良性发展,更好地融入城市.改善街区生活条件,激发商业活力,恢复历史风貌.整体规划结构呈“两轴,三片区,两中心”的形式。“两轴”指的是我们新引入的一条贯通水巷口街区的综合轴线(交通,功能,景观)以及水巷口街步行商业轴线,两条相互交叉的轴线作为整个街区设计的基本形态,疏通内部流线结构,调整功能结构,形成三个功能分区:北侧大型商业区,中部南洋殖民风格步行商业区,以及南侧海南民俗文化区。“两中心”是指北边地块的内街中心和南边地块的内街中心,既是商业广场,又是绿化景观节点。
  • 摘要:我国正在大力进行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从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向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我国东北地区曾是国家重工业集中布局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布局逐步向第三产业倾斜,城市面临转型.以往的城市面积简单扩张造成了很多城市问题,本文分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针对寒冷地区特殊的气候因素,分析了东北寒地城市发展的趋势,提出东北寒地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重构城市秩序,整合老工业厂区,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工业遗产旅游,获得乘数效应,控制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密度,推行建筑节能评估体系,建立网络化的交通导向系统和市政系统。
  • 摘要:梁思成、张锐于1930年合著的《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诞生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城市建设热潮,方案既具有时代特点,又体现出以梁、张为代表的留学归国新型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笔者通过调查梁思成与张锐的教育背景与从业经历,分析两位著者在方案中的分工情况,从公共政策、市政设施、公共建筑、公园系统等方面对《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解读,探讨该方案的时代意义.总体来说,审视《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体现了重塑天津的理性与国际视野。不同于19世纪末英法德等国租界的建设,这些规划理念不再是被动输入,而是主动的实践。这些尝试也有别于清末的城市自治运动,其主导力量由绅商阶层转变为留学归国的新型技术专家——建筑师梁思成和市政学者张锐。他们具备现代意识和专业技术,通晓甚至亲身感受了法国巴黎奥斯曼式的改建和美国的城市美化及城市实用运动,因而对城市及城市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并自觉地从整个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来思考天津及其他中国城市的发展问题。“梁、张方案”将公园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认识到建设公园对于现代城市的多种价值。其成系统的构想借鉴了国外特别是北美的模式,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天津的城市现状。从总体上,“梁、张方案”诉诸现代规划手段来整理并改变天津的混乱,意欲以有序高效健康的城市带动社会全面发展,从技术和思想上实现天津乃至中国的现代转型。
  • 摘要: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乡镇的自身文化根基薄弱、物质文化遗存较少,乡镇景观风貌特征与民族文化正逐渐被弱化并趋于消失.本文尝试通过四排赫哲族乡一个案例的研究,以保护和传承文化要素为前提,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要素内涵,探讨少数民族乡镇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要素在乡镇景观风貌塑造中的独特优势,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契机,并为其他少数民族乡镇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市解放公园片区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功能单一活力不足,交通设施缺乏人本关怀,空间景观特色不鲜明和历史文化彰显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四个方面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包括多元混合,打造多样功能汇集的活力片区;以人为本,建立舒适高效的交通体系;提升环境,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传承历史,打造文化底蕴场所.本文旨在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一种思路,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宜居和乐居的家园.
  • 摘要:本文通过纵轴(不同时期中外广播电视塔的发展)和横轴(现代广播电视塔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展示,阐述广播电视塔形式与功能的演绎,聚焦数字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塔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对照国内外几十年广播电视塔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广播电视塔的建设正在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阶段式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 摘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建筑设计语言的多义语境,提出一种"净化"设计语言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将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对写作的"零度"解读与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困惑相关联,研究构成建筑作品的"最小单位"和隐形逻辑,指出作品的真正意义是隐藏于无限变化的建筑形式背后不变的原型甚至是一种观念.通过研究原型空间的"零度"与维度,分析其纯粹性与建筑形式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原型空间的转型策略.以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教学区交往空间为例,印证原型空间是可触及人内心深处的共有原型,可启发地域建筑类型的方案设计.
  • 摘要: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Shoppingmall)、会所(Club)、住宅(Residence)、公寓(Apartment)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经济的变化,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型物业类型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综合体规模较大,外部交通条件复杂,内部车流、人流密集,从已有的设计经验而言,机动交通的组织可以说是城市综合体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且影响巨大,从方案初始就应进行准确、详细的研究和规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深圳、广州、香港五个已建成城市综合体的实地调研与分析,总结一些关键点与设计方法,以供参考.组成城市综合体的交通体系结构是复杂的,按综合体区域内外划分,划分为体外交通体系和体内交通体系,还有内外两者的连接关系。按机动交通的类型划分,则包括公共交通动线、客用车辆动线、出租车动线、货运动线和废弃物动线,还有轨道交通连接等。按动线环节划分,根据不同承载物划分为出入口、通道、运载工具、转运集散点、储存区、处理区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