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
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

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4-11-01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会议文集: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纺织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深化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我国重点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推进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组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纺织工作委员会,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通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积极促进纺织产业生态化转型;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培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
  • 摘要:推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产学研政紧密结合。在产这一块,纺织印染业的污染,仅次于造纸、化工行业。在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是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治理污染不是赔本,做好了就是效益;实际上,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就是一个环保问题、效益问题,在学方面,培养人才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人才,就不会有创新驱动。纺织行业发展到今天,再要在技术上进步,必须走清洁生产,城市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不能一直停留在末端治理这一环节。国家层面上,主要是从机制入手,来调动企业积极性。有了好的机制,企业看得到它的潜在价值和经济效益,加上政府的引导,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无限高涨。
  • 摘要:达利(中国)公司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时尚、美丽的丝绸产品,主营业务是丝绸印染、梭针织服装,是中国纺织企业竞争力500强,分析了达利(中国)环境战略,超越法规要求,低碳文明生产、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实现公司战略的驱动者。强化废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减少废水排放,以低碳清洁生产思路,引导生态文明生产,开展碳足迹项目,研发绿色生态生产技术。
  • 摘要:山洪泥石流灾害在西部山区广泛存在,具有频率高、突发性强、成灾快、破坏力大的特点,是威胁山区人民生存和阻碍山区发展的瓶颈;在极端具雨中,山洪泥石流灾害在形成时水、土供应存在激增现象,受沟道地形和堆积物影晌,规模沿程放大,形成巨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洪流;应基于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和演进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方法,进而提出流域灾害的监测预替、风险调控和风险管理方法。
  • 摘要: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也在不断调整战略、转变思路。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遏制了水污染加剧趋势。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 摘要:本文简述了哈尔滨市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分析了哈尔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各地成功案例的学习,总结了五个方面的经验,提升管理能力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统筹兼顾、科学利用是水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是水环境改善的关键;优先保护现有湿地是水生态修复的重中之重;保证水体的生态功能是水景观建设的前提基础。有效解决哈尔滨的水资源问题,必须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各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以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节约用水、防洪排涝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与水景观提升等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步伐,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水生态环境基础。
  • 摘要:光大国际从2003年转型进入环保行业以来,逐步发展为集“项目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科技研发、设备制造”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十多年来,光大国际始终坚持“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经营理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亦着力于社会效益的提升,强调环境保护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光大国际秉承高度负责的核心理念,一直坚持把发展的成果与社会共享,与股东共享,与员工共享。共享物质财富,共享肩担环保的理念,在运营管理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安全运营为基础,以达标排放为天职,以科技创新为龙头,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运营的各项排放指标主动接受政府与民众监督。
  • 摘要:企业环境风险系统,包括风险源、暴露途径、控制机制和风险受体,认识和掌握企业环境风险系统,是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基础,通过系统识别企业环境风险因素,分析环境风险水平,发现环境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监管部门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采取相应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潜在环境风险衍化为实际环境危害的可能性和后果。落实企业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环境风险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企业落实好了环保责任,才能将法律的环保规定内化为企业环境管控的制度,才能最有效地遏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降低环境风险,减少企业、社会、生态环境损失。
  • 摘要: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等问题,客观现实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大水利建设,需要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在中央、地方财政资金和农发行贷款投入的共同作用下,近年,四川建成了武引二期灌区、小井沟水库、向家坝、亭子口水利枢纽、黄桷坝水库等一大批水利设施,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 摘要:兴业银行是国内较早探索并介入绿色信贷领域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已经在兴业银行形成完善的专营经营与产品服务体系,成为兴业银行的一项特色业务、品牌业务。绿色金融业务不仅是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是未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动银行变革与再造的重要抓手。兴业银行,关注节能环保,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共处,关注以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性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上至董事会,下至操作执行层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本行传统业务流程特别是信贷流程的再造和优化,极大提升了本行包括环境与社会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 摘要:绿色技术的实践主体是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绿色战略,创新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天能集团以“绿色能源、驱动世界”为使命,不断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绿色技术的市场转化,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供应商。天能持续把清洁生产技术贯穿于生产经营全系统、全过程,将“三废”消灭在工艺过程之中,实现节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建议政府在科技融资机制、原创性技术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民企更多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建立产业之间技术协调、服务和咨询体系,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专业服务和智慧支撑。将绿色技术与互联网结合,利用现有的经销商和售后网络,打造行业电子商务及大数据的云平台,助推企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摘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性力量。生态文明呼唤企业科学的生产与管理模式,进而促使企业由传统的工业模式按照生态学的要求嬗变、转换和创新。科技创新生态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生态文明观则要求人类不断地实现科技创新。通过“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资源化"的经营模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大生态化企业的投资建设,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 摘要: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不可逆转性等特点,仅通过治理污染源并不能使得已污染的土壤得到恢复和分解,这样就需要通过提供大量资金保证能够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消除土壤污染,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基金,建立土壤污染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补偿机制。
  • 摘要:简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相关情况,分析了关于除染后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土壤及燃烧灰经过清洗后,其放射性物质会转移至水中,再使用水处理设备来去除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最终可以达到汇集放射性物质的效果。Alms Eco Brand体系的固化技术(不溶出技术)与被处理物质相结合,以含有多种无机性矿物质为特点作为品牌主打,因此可应对各种污染物质及复合性污染降低放射线量等。
  • 摘要:土壤污染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化、产业化发展问题,更是应该以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环保部、国土部、商务部等国家政府部门为引导,以修复材料、设备等生产和销售企业为运行中心,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为技术支撑,以农民为实践主体,有关各方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边生产边修复,积极推动低成本、高效率土壤修复技术、产品、设备等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化、产业化发展。主要技术措施以农艺方法为主。实施策略一是将士壤中的重金属就地固定,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活性:二是利用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敏感性差异,选育种植低积累农作物;三是利用作物养分竞争吸收特性,阻挠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四是通过秸秆移除等方式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减轻土壤污染负荷;五是通过施用有机肥等措施,努力提升土壤环境容量;六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生产非食用农产品。
  • 摘要:土壤修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土壤基本特性,恢复土壤的基本功能,维持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不仅仅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在制定土壤修复目标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用农业公式算一算大概污染到什么程度,还要综合考虑到它的功能、质量、安全性跟美学、感官等都要去考虑。这是土壤修复的概念需要去考虑的内涵问题。土壤修复的技术有两类,污染场地按照国外的实践来讲它是有大量的技术,对于农田的土壤修复在国外也不是很多。如果说从工程的意义上来讲,也没有更多的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也只能是靠调控、稳定化等这些手段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风险管理。不论是国外的,还是自主研究的技术,应该尽量地从研究阶段往深入阶段,往工程化应用阶段来推动,这是中国真正需要的土壤修复技术。中国的土壤技术体系重要靠自身的努力,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做,只有这样今后的土壤修复的市场或者产业的发展才会健康发展。
  • 摘要:2013年10月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68项中把土壤立法列入,而且是列为一类项目《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家提到环境保护大概惯性的思维就是污染防治法,所以在法律的名称上体现出了惯性的思维,法律为什么开始列计划的时候把它定位为《土壤防治法》,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环境保护并不等于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应该重在保护,这是第二代环境法的思想,第一代的环境法的思想是污染治理。
  • 摘要:土地污染虽然不像雾霾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土地污染的严重性不能忽视。大力推动我国环境修复事业发展是今年两会重点和关键的议题之一,决定了众多政策,方案的出台和修复工程的实施。绿色修复流程上半部分与传统的部分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下半部分就引入了不同的修复目标设计和考量。绿色修复最终的目的是场地开发利用服务,绿色修复的终点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而它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绿色技术,即使必须要采用传统的技术,也是以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资源化利用作为前提,通过与传统修复流程的对比可以看出绿色修复的核心概念就是生态修复,重建己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所以生态修复最终目标是在恢复和提升动植物栖息地的同时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
  • 摘要:当前我国的土壤修复形势严峻,我国专家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如:电动修复法、土壤淋洗法、热解吸法、固化法等。经过两年不断探索、实验,土壤修复项目组利用绿色植物固定法画地为牢,将分散在土壤中的“铅"微粒控制起来。我们首先从上百种植物中找出适应性强,螯合率最高的高碱值植物,根据“铅”及常见的重金属特性进行个性配伍组合,合成多种复方螯合剂,针对不同地域污染特性,使螯合金属率最大化达到最佳效果。螯合最大的益处是把土壤中的铅微粒凝聚成块状,阻止重金属随风扩散,有效保护空气,同时又能防止“铅”被雨水淋到地下,有效保护水源,更重要的是阻止粮食,蔬果等种植物根系的直接吸收,从而在短期内保护人们食物链的安全,给土壤修复有了喘息的机会,为下一步土壤治理打好牢固基础。
  • 摘要:保障公众环保各项权利是激发社会参与环保活力的有效途径。应构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等多元共治的环境监督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权。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鼓励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强化公众环境监督权。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公众环境诉讼权。
  • 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保护法》三方面内容,一是修订的背景和过程,二是修订的若干内容,三是下一步实施新《环境保护法》需要做的一些工作。现在新的《环境保护法》提出环保的规划应当包括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相衔接,过去老的《环境保护法》,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是污染的防治法,还是污染防治为主,这次开宗明义写上去第一就是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要强化生态保护在本次新《环境保护法》当中占的比重。
  • 摘要: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要成为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体,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左右边界,化解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在权力与责任上的空间冲突。各级环保部门要成为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体,厘清权力与责任的上下边界,做到权责对等,防止抢权推责,解决环保系统内部在权力与责任上的模糊不清问题。执法主体和执法对象要成为责任和权力的统一体,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内外边界,推动执法主体、执法客体都成为守法主体,全面提升全社会在环保责任上的主体意识。新环保法实施,环保部门除了要全面落实自身责任外,更要进一步去推动政府、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着眼在制度建设上明确权责边界,推进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结构。
  • 摘要:生态旅游将人与生态和谐相处贯穿于旅游全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作为理念、形式还是产品,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分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探索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多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为各级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望生态旅游分会能够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研究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发展道路;要加强理论探索并与实践紧密结合,认真总结多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以各种方式融入到生态旅游中,始终把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出发点,面向民生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依托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在内的各类旅游资源平台,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改善生态旅游市场环境,增强生态旅游的社会基础,使人们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自觉参与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消费扩大和升级,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生态旅游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关系,生态旅游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式。科学的生态旅游概念有其严格的内涵和界定,只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生态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加大发展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与科研力量,提高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使生态旅游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低碳旅游是通过在旅游各个环节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摘要:在国际市场上,自然生态旅游收入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方向,在整个旅游产业中扮演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引领者的角色,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九寨沟景区积极行动,率先在全国提出并扎实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有力促进了九寨沟生态旅游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科学保护是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强化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才能更为有效地保护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未来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合作,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增强保护能力,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把九寨沟保护区建成世界一流生态旅游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使其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典范。
  • 摘要: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角度来观察生态文明建设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实际上不论是遇到的生态、资源、环境各个方面的这些严峻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和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模式相关的,未来要搞好生态文明的建设,也会涉及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去取得增长的再平衡,也不能延续原来的模式,所以需要在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这个保护,这些方面要去再平衡。这包括要对整个经济增长重新规划,要对制度进行改革,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实际上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 摘要:2002年,温江撤县设区,从整体上融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正式拉开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帷幕。2005年,借势第六届中国花博会的成功召开,温江以生态建设为基底,逐渐走上一条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形态适宜、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2014年,温江作为成都市二圈层率先发展区县,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发展定位,立足“产业强区、生态优城、开放富民、文化聚心”发展战略,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引领性,使之成为助推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绿色新引擎。本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保障,全面推行绿色行政,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良性投入机制。充分运用生态文明成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打造产业更发达、环境更生态、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幸福美丽新温江,努力建成独具特色的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卫星城。
  • 摘要:作为城乡结合最紧密、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县域地区之一,始终围绕“新型城镇化”这篇文章,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实现由“乡"到“城"的实质性转变,探索了一条具有生态文明气息、体现江南水乡风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突出规划引领,构建城乡统筹格局,突出环境治理,提升城乡宜居优势,突出城乡一体,保障资源均等共享,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均等化。
  • 摘要: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城镇化,保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了光大国际的三种模式,县域生物质产业化利用模式,乡镇污水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模式。
  • 摘要:旅游景区是人类的自然文化通产,具有盆要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它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不恰当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往往会带来,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资派紧缺等。这些问题威胁皿区的生态安全,制约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的旅游产业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循环经济的角度和环境伦理的深度,科学解读和领悟生态旅游的哲学意蕴,运用当代国际先进理论成果探索提高旅游媒体和旅游主体的环境意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深刻认识和发掘旅游资源的多重价值,构建先进的理论框架、实践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 摘要:本文简述了清远市电子废弃物拆解行业及其环境问题,由于尚未建立集中处理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场所,拆解户将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道或堆放在山坡地,这些不易降解的废物长期受到淋溶作用,加重了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探讨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整治系统控制策略,以全市拆解产业升级、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源头阻断-过程控制-环境监管-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控制策略,实施电子拆解企业入园经营,再生资源全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和产业升级;有效处理处置固体废物;完成历史遗留场地综合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和水体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将环境污染整治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摘要:化肥使用量平均年增长率6%,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多,土地却越来越瘦,土壤、水、空气受到严重污染,要想粮食增产越来越难,过量施用化肥,已经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大量氮素污染河流、地下水,并造成雾霾天气,给粮食可持续增产、食品安全,人类生存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新型肥料减量生物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以工程菌长效γ-聚谷氨酸为代表的微生物,经液体深层发酵、精制提取得到的长效γ-聚谷氨酸水剂,无毒无二次污染,通过阻隔肥料固化,激活残留在土壤内的肥料,修复土壤减少肥料使用量。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制定农资次生灾害对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从源头上遏制土壤污染形势的继续加剧,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建议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现有技术成果和产品的推广使用力度。
  • 摘要:我国必须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生态城镇化道路,破解城镇化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不和谐等难题,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实现城市的“宜居”、“宜业”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具有基础性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将城市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连续的整体,注重维护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物栖息地系统和人类城市栖息地系统提供可持续性支持,是城市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生态城镇化道路,必须要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 摘要:4月24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经过四审终于修成正果正式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的《环境保护法》应该是环境法制建设中法律体系的龙头和纲,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遵循的基本制度,规定了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环境保护的权利、责任、义务。首次明确公共预警机制,把环境法和环境健康放在《环境保护法》中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作为环保部门有引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公开推动环保信息和推动公众参与。
  • 摘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即将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习贯彻新《环境保护法》,必须充分认识新《环境保护法》颁布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握新《环境保护法》提出的具体要求,严格履行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责,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四川做出积极贡献。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过程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新《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依然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必须长期不懈地抓好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广泛造势,不断增强公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努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 摘要:本文就信息化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低碳行为与生态旅游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和沟通,共同探寻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对于扩大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均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旅游业既融入于一二三产业之中又独具发展特色,是促进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加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变产出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突破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的“瓶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要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高速通信技术等技术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行业监管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 摘要:本文介绍了旅游信息化的目标是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让游客体验更好,简述了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与环境得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探讨了信息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信息化通过便捷化促进大众旅游特别是散客旅游发展,使得旅游经营服务者对游客行为的引导规范弱化,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发展生态旅游任务更重,难度增加。
  • 摘要:作为河南旅游的靓丽山水名片,云台山在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始终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严格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狠抓精品景区建设,强化服务质量提升,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和谐,实现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作为对环境依赖程度极高的山岳型景区,云台山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舯的发展原则,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生态旅游体验,注重生态文明教育,打造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荣的生态旅游景区。
  • 摘要:推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提倡将各地各类循环农业先进典型进行集成、组装、配套。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典型、有榜样、看得见、摸得着、成本低、效果好,不仅是第一产业的循环,而且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循环;不仅是种养业的循环,而且是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做到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还要探索融合循环、创意、服务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建议政府要加强领导,整合目标,整合力量,整合认识,整合技术,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形成整体效应。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可以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可以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可以达到保护地球,造福人类的共同愿景。
  • 摘要: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全过程贯彻到城镇化工作中去,体现“环境健康、生态良好、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理念,其本质是绿色城镇化。
  • 摘要:关注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就不得不关注土地规划问题,规划有体制的问题,也有理念的问题,包括关于规划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空间规划理念,还有可持续发展理念。
  • 摘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路才能越走越宽,实践表明,要走好生态文明之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必须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问、生态空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必须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依靠群众。
  • 摘要:本文简述了生态旅游内涵与评价,生态旅游影响测度与管理,保护地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旅游响应,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开发模式,新技术在生态旅游的应用,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基本目标,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顺应全球化、国际化趋势。
  • 摘要: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纺织行业成为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业,全球金融危机后,在世界纺织品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背景下,伴随着国内外各种压力的呈现以及自身结构、综合成本、环境资源等约束,纺织行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纺织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一是行业有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和企业家,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行业长期以来在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三是依托于产业链体系的协会组织已经开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 摘要:本文就纺织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尤其是节能减排现状做几点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联合开展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作为推动国家、地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抓手之一予以考虑,并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作为扶贫济困、发展慈善事业的热点予以重视。为纺织行业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提升现有废旧加工产业链提出了全新要求。推动制定符合纺织行业生产实际的环境政策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制定与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活动。
  • 摘要: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工厂设立于中国广州南沙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经营中高档针织产品的港商独资企业,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工作。互太公司从建厂开始,就从厂房设计、设备选型上做到环保节能,利用自然抽风,将自然新风引入车间,通过天井将热风排出,这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量,并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染厂厂房设计、建造时将冷热水分流排放和清浊分流,做到热能回收和水的梯级利用。公司在自己全力做好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还积极主动为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做探索性实践,带领行业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之路。
  • 摘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演变是生态演变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降雨特性和径流特性均有重要影响,加大了城市洪涝灾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提高了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为城市水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态系统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是不同生态格局的决定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引导,完善的制度保障,具体实施中更需要科技的支撑。当前,水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生态补偿机制等涉及全局性的问题亟须开展研究。
  • 摘要:水利部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在以往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基础上,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水利部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指导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提出明确要求。统筹安排推进,编制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度。强化技术支撑,制定了管理办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等工作和技术文件。水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将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水问题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和重点,着力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带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强化需求管理,把水资源条件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产业结局等相关规划审批的重要前提,严格限制一些地方无序调水与取用水,从严控制高耗水项目。加强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共机构基本情况,分析了公共机构节能的目标与任务,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切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降低公共机构运行成本,在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探讨了公共机构节能应加快五个转变,包括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转变,从主要抓党政机关向教科文卫体转移,南方是空调,北方供暖与空调并重,从节能向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的总体目标转变,从注重末端管理向从源头到末端的可持续全过程管理模式转变。
  • 摘要:本文分析了缓解水污染,当务之急是遏制化肥过量使用,探讨了依靠科技解决“癌症田"残留除草剂污染问题,从2007年至今,奈安股份对除草剂次生灾害开展公益性无偿救助,共组织120名专家,毓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进行各类作物试验示范,治理修复因除草剂副作用造成显性药害的耕地。仅在今年,就已经在黑龙江等地区治理150万亩因除草剂残留造成的“癌症田”,实现安全改茬,提出了关于治理农资次生灾害造成的水土气污染建议,尽快制定防治农资水土气污染方面的法律,从源头上遏制农村水、土壤和大气污染形势的继续加剧,确保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相关部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快现有技术成果和产品的推广使用力度。
  • 摘要: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营业务是市政园林景观。去年开始,东方园林启动了二次创业,核心就是从园林公司升级为生态公司。东方园林要做“城市水生态治理的领导者”,让中国的河流没有污染,方园林要做“全球生态技术的整合者",致力于找到既实用又经济的治水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东方园林开创了“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理念,把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景观建设合成一体考虑,拿出综合治理方案。
  • 摘要:企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细胞”,只有每家企业实现了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战略才能落地生根,建设美好家园才有基础支撑。坚持服务监管双轮驱动,在综合引导、强化保障、打造环境上持续用力,推动企、世自觉绿色转型。制定覆盖全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设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为企业科学布局提供遵循,注重政策引导,强化政务服务保障,用生态理念统领产业项目建设,以绿色增量增创生态优势,让企业竞争力随绿增长。
  • 摘要:企业为了生产和经营效益,应积极应对公众的关注,通过某种途径展示他的节能和环保绩效以供公众选择,环境信息公开就是途径之一,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天津精工华晖制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华晖)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报告中,如实书写企业负面信息,为企业绿色责任实践树立更好的正面形象。三星电子公司秉承“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形成了依托于经营绿色化、工厂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社区绿色化“四位一体”,树立环境友好形象,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有效助推力。
  • 摘要:品胜作为有十余年生产历程的数码3C配件制造企业,一直在探寻环境与科技的发展之道,愿为环保贡献更多的力量。品胜从成立之初,便一直致力于电子配件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在多年的技术积累中,不断实现企业的绿色改革。品胜在近10年的移动电源生产经验中也不断注入环保节能理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用户家里都有闲置的手机电池,品胜在2014年研制出环保型移动电源,这类产品可以将闲置手机电池通过特殊的装置改装为应急移动电源,实现了手机电池的循环利用,品胜今后也愿不断为生态科技提供更多的环保概念。
  •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形势,分析了中国土壤修复现状,探讨了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认识土壤安全的重要性,必须加大土壤保护与修复力度,在土壤修复环节中,预防和保护是土壤修复环节中的重中之重,修复投入的资金量很大,治理的难度也很大,所以预防和保护是最关键的。利用自然修复,不论是对于气,还是土壤,自然界才是最强有力的净化武器,自然修复不能达到效果的情况下,要用辅助行为,最后再进行人工修复,所以土壤修复一定是选择性的,要从源头立法,加大自然修复为主。
  • 摘要:实行全球增长的生态战略应该是政府携手劳动者和企业的第一要务。采用生态市场准则和价格信号及其技术体现必须注重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作为继续经济与污染并行的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意味这在可持续的生态未来方面要为能源、交通、生产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许多许多亿美元。这是全球可持续生态增长战略对现实进行修复的基础。可持续的转型必须是全面的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走“右倾”路线,也可以走“左倾”路线,还可以走“中间路线”,可持续发展将需要进行大的变革,但它是我们的政府、市场和科学能够克服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知识和应用的再平衡,通过文明的方式实现质的不同和更复杂、巧妙、和谐的自觉。生态文明使用经济、政治、社会和哲学的一切手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与污染、消耗和生态破坏有关的经济增长、物质和财富积累首先停止,然后调头。
  • 摘要:土壤是一个污染的受害者,但它不是污染的全部。现在很多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土壤跟地下水是可以同时的,提到环境整治,最集中的目标是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在修复的时候不仅是一个单一的修复技术,修复是需要很多的技术,不同的部门沟通才会达到最后的目标。
  • 摘要:在当今土壤修复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行业标准不健全、缺乏集合成套技术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企业的角度就当前土壤污染治理政策、管理和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探索进行了探讨,修复标准和政策处于筹备阶段,未正式颁布前,多数企业只是凭通知、会议精神、参照国外标准、风险评价、验收规范等做市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很多是被动的救急式处理,属粗放模式,不能客观地对污染状况做出准备的评估,不能保证修复资金的充足。要建立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和土壤污染整治市场体系。真正在土壤修复行业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市场,政府只是承担监管职能。土壤污染的整治和管理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单靠国家财政拨款远远不够,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治理污染的土壤。应在规定国家建立专门的土壤污染整治资金的同时,鼓励和刺激私人资本投资于污染土壤的清洁和治理,促进污染土壤整治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摘要:土壤修复就应该倡导一种理念,首先是减少污染,其次是控制污染,而不要不让污染再继续往外延伸,最后才是解决污染,所以土壤修复更多以规划来带动污染,中国特色土壤修复需要行业的标杆,尤其是一个示范工程,从示范工程中能导出一些实用的技术,是真正可以用的技术,可以接受的成本,这样对于一个企业才能真正落实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又是一个全面的管理,又有可实施的标准,最后能够形成全面推广的案例。通过这种示范工程,行业的标杆可以把我们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培训体系完全做起来,做起来以后它才真正落地,真正可以实现美丽的环境和中国特色的土壤修复。
  • 摘要:在罗马尼亚有一处含金量非常大的矿场,加拿大有一家GAB对ELRESOURCE公司申请开发这个项目,还向罗马尼亚政府承诺如果允许它开发这个项目,但是它要采用氰化法选矿,这种方法会造成污染,本文介绍的这个方法叫作介电电泳分离方法,它是基于物理技术。当把矿物质碎成颗粒以后混合到水里面,通过一个滚筒系统形成了悬浊液,然后再将悬浊液输入到电泳设备里面,由于不同的介电电泳现象,贵重金属微粒的移动方式和其他物体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从而可以把贵重金属分离出来。它的优点是无污染、低能耗、高分离率、模块化工艺、以及循环使用工业用水,当然它也还可用于解决矿区的土壤修复,最主要的是生态的修复。
  • 摘要:润鸣矿业和日本的行业最大公司共同合作,开始了重金属等微量元素污染土壤的固化技术研发,也被称为不溶出技术研发,并于翌年完成了试验地域的修复治理,形成了JUNMEI固化剂的系列产品定型。JUNMEI固化剂的最大优势是具有自主矿山,自主焙烧技术,根据污染成分及污染程度配置最经济合理的药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