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六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
第六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

第六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05-09-02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

会议文集:第六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知识共享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关键词Knowledge Sharing、知识共享或知识分享分别从Elsevier SDOS,Kluwer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期刊库中,检索了从1996年到2004年11月知识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筛选、分析与分类,认为这些文献大体是从知识共享的经济性、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共享的手段等四个方面围绕着知识共享展开研究的。在本文中,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 摘要:本文从资源稀缺的角度出发,定义了资源稀缺度,讨论了企业循环经济的一些理论问题。建立了企业适应力模型,得出企业只有进行循环经济创新,才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的战略行为模型。
  • 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而企业共生是生态工业园的基础。本文从企业生存函数的角度讨论了企业共生中共栖共生、互利共生、偏利共生三种类型,对企业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组织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内外环境,即以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和民主制的国家制度为基础的外环境和主体人格建构的内环境。这主要源于市民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契合性。培育中国市民社会,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条件;我国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完成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使市民社会成为一个与政治社会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政治条件;推进和完善社区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 摘要:技术不确定性根源于人的主观因素,它具体表现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生产过程以及技术趋势中;技术价值观作为规约技术不确定性的内在推动力,能够规约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价值观从技术价值目标、技术价值评估、技术价值选择三方面规约技术不确定性。
  • 摘要:本文从融合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儒家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影响,认为当代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不仅有马列主义等主流思想的指导,而且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重大影响。儒家思想不仅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而且将影响未来中国的意识形态,甚至对世界意识形态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 摘要: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东北振兴”的战略,并与“西部大开发”一起构成了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两个轮子,至此,学术界、商界、政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想法。作者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与感受,就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首先,应当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不仅是生产创新、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和促进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吸引并留住所需的人才;其次,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借鉴、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再不能回到原来那种“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并举的发展道路;再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东北振兴”要有良好的环境作支撑,这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者缺一不可;第四,还要加大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最后,作者就“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的相关配套措施作了详细的论述。
  • 摘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当代趋势,也是城市发展必须坚持的战略和原则。当前,江苏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实现江苏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发生的背景及进展情况。其背景为20世纪末科技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迅速转轨对科技资源共享的迫切要求。共享实践是从科学数据共享开始起步,共享的进展表现为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经展开;科技文献保障共享体系初步形成;科学数据的共享有长足的进展;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已经起步等。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摘要:科学已成为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为了促进我国科学的发展,探索其政策取向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把握国际科学政策的发展脉络,科学政策的社会化,科学政策的国家化,科学技术政策的一体化,科学学科的分化与融合这四个特点;分析我国科学发展政策面临的挑战包括:科学政策定位的问题,科学发展的评价标准问题,科学工作者流失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科学发展政策的取向:一是关于科学政策定位的问题,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研究科技全球化问题对我国的利弊和挑战,对科技全球化中可能出现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谋求平等互惠的国际合作;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建立起对各种国际科技合作成效的评估系统,争取在科技全球化中,充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为国家谋取更大的利益。二是以科技竞争力作为科学发展的评价标准,为此,应积极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适用范围;鼓励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增强前瞻性,延长成果的生命周期;增强横向合作与交流,为科研活动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国家所需的、新的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最终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三是制定可行的提高科学工作者的数量和素质战略,科学工作者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希望和保证,应在动态的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国家控制和引导。协调当前的发展需求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战略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处理好人才外流和引进的关系,借助反映人才资源状况的各种指标,适时制订和调整人才政策,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目标。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科学发展政策以及科技创新有借鉴之处。
  •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革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农业生产面貌一新。然而,现代农业技术往往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如经济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伦理问题,等等。现代农业技术异化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是指人们在通过技术活动进行农业生产、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正价值、为人类谋利益的过程中,技术反而以一种异己的力量,产生了非正常化、畸形化和病态化,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
  • 摘要:人类科学活动的本质是发现客观对象的真理性,它解决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因而,认知是科学理性思维的根本方式;人类技术活动的本质是发明创造满足人们需要的人工物,它解决的是“做什么”“用什么做”“怎样做”的问题,人的技术发明创造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意识和目的形成了指导技术实践活动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不是通过认知活动实现的,而是通过思维的筹划活动实现的,筹划才是技术理性思维的根本方式;主体思维的筹划活动就是技术理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主体的技术理性思维具有显著的筹划功能。技术理性思维的筹划模式是思维诸要素在筹划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技术理性思维的筹划模式是从技术问题开始的,思维通过对技术问题的分析进而预设技术目标,这时的技术目标还只是一种抽象的规定,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关于“用什么做”和“如何做”的计划方案,才能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即理想客体。思维中的理想客体就是指导人们技术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型;技术理性思维模式具有目标明确性、多解性、约束性、相对性、动态性、综合平衡性等特征;技术理性思维有一套科学的筹划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智囊咨询和外脑应用等。
  • 摘要:文章从日本技术史的角度,分别就技术、技术论、技术哲学、工学等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日本对技术与技术论的广泛关注源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唯物论研究会关于技术问题的讨论,有手段体系说、技术过程说、意识适用说等;关于技术哲学的概念,日本学者一般将其放到科学哲学或技术论当中去研究;工学的概念常常被研究技术史的学者理解为研究技术现象的科学。
  • 摘要:新卢德主义是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以大众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种技术批判思潮,曾就人与机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等广泛领域阐明了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观点。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技术观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第一,技术教育改革的工具主义取向蕴涵社会控制的隐蔽性;第二,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蕴涵经济功利性对教育的侵蚀;第三,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文化的毁灭;第四,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导致人的毁灭;第五,技术教育应用的“敌托邦”图景。最后,对新卢德主义的教育技术观予以概要的评价。
  • 摘要: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当前,世界上已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以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遗传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的实质是一场知识革命,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以愈来愈多的智力和物化在产品与劳务中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世界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嬗变与传播、世界的一切变化与发展都促进着当代教育思想的变革,影响着21世纪中国教育的大走向。面对科技发展对教育的挑战,世界各国教育都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STS教育主张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价值观、社会、技术和决策方面,强调教育必须联系社会、技术和人类的发展进行。教育必须培养能敬业、创业、革新和创新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顶尖创新人才的质量,是体现国家竞争能力的关键。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尤其是面对21世纪的创新。21世纪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以不断更新的新理念引导下的现代化教育的世纪,需要树立与社会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相适应的全方位的大教育观。当前,随着高新科技浪潮的逐渐高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增强综合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于是创新成为人们迎接时代挑战的共同对策。人们已经取得共识,认识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崛起腾飞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囊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涉及体制、观念、组织、方法等各个环节。但从本质上来说,人是建立创新系统的基础。人的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是创新系统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以提高人的质量为根本目标。所以研究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根本性的基础工作。 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评价是构成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是这一体系基本要素产生作用的过程。
  • 摘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是STS的学科特色。然而,尽管STS在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才成为一门学科,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历史上就存在了,并且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是一个历史悠久、涉及面极广的动态体系。因此,本文将不局限于讨论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而以历史的视角,并结合技术哲学与科学学等的分析,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总体上考察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路径,以期能为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之间的关系而提供相应地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文章认为,在狩猎采集时代,没有科学的存在,没有社会对技术的有意识的影响(可能存在客观的无意识的影响),而主要只存在技术对社会的单向作用;在农业时代,技术与社会之间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但由于科学处于萌芽状态,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之间还不存在明显的实质性联系;在工业时代,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间的实质性双向互动关系,也即STS;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人和自然这两个因素不能游历于其分析之外。
  • 摘要: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本论文探讨在不同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进化。从对科学技术的外在主义批判,到将科学技术视为与社会并行发展的STS研究,再到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研究S&TS,反映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态度。PSTS是技术哲学与STS研究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范式。从技术哲学研究到STS研究,再到PSTS,探讨其内在的关联,是本论文的主旨。
  • 摘要:本文回顾了当代西方工程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在分析了本领域各阶段的研究特点、考察了这一领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代表人物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 摘要:从根本上说,物质极大丰富并非物质本身的增加,不能对此作形而上学的理解。在生产环节,物质极大丰富在于对物质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度与效益的提高,是对物质数量的需求下降。社会的发展由对资源的依赖转向对知识及其创新的依赖。共产主义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极大丰富,而是知识极大丰富和永无遏制的创造。在消费环节,认识到物质供应的有限性而改变增长和消费模式;各取所需和占有正在被代之以“共取所需”和共享。需求越来越多地由物质转向精神和创新,转向虚拟现实。
  • 摘要: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生存能力,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的产生,使善于思考的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绝对福音。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同时扼制其负面效应的产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科技领域内事务进行社会控制。科学技术行政控制是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的必要性,认为科学技术行政控制在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社会科技资源,促进科技研究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弥补其他社会控制手段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指出了我国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现存的主要问题,即旧科技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科技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从哲学视角出发,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现代服务型科技行政管理观念;理顺责权关系,促进科技行政控制的协同与集成;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科技行政控制的法治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等对策建议。
  • 摘要:文章认为,语境观念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意义与作用,是反思科学哲学的重要视角,更是科学哲学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把语境置于这一认识论地位,对于整合科学哲学资源,沟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规范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高校肩负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也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发展迅速,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
  • 摘要:技术创新的集成性探讨走出了整合众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动力与能力的层次性,论证了技术创新这个复杂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表现出层次性,其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同样体现了层次特性。因此技术创新的空间结构必然表现为一种以产品和工艺创新为核心的,以管理与组织创新、观念与文化创新等与企业自身素质密切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为第二层次,以营销与服务创新、市场与消费创新等与市场或消费者联系密切的创新活动为第三层次的空间层次结构。
  • 摘要:生态技术使用时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实现低消耗、高产出、自循环、无公害的目标。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生态技术。实现矿业开发的技术生态化,才能有效地保护资源,消除矿业开发导致的各类污染与灾害。
  • 摘要:虚拟社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以旨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虚拟生活共同体。虚拟社区交往与现实交往存在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因而容易引发其成员的偏差行为,必须从建构以道德控制为主体的控制体系、防止网络空问的符号异化、制定和完善虚拟社区的规范等方面,加强对虚拟社区交往的规范和控制。
  • 摘要:考证古代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历程,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即来源于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技术法规,对于古代技术的发展、普及具有直接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形成于古代帝王专制权力下的技术法规,是科技法产生及演化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对其形成及发展进行哲学和文化层面的反思,为进一步研究科技法历史形态的演化及制定有效规制科技发展的法律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技术社会角色依照角色载体区分为技术人工社会角色、技术实体社会角色和技术工艺社会角色。经过一定科学理论和专门技能训练的“技术人”属于技术人工社会角色;以某种实物形态存在,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性“人工物”属于技术实体社会角色;以知识、理论、方法的形式存在的技术属于技术工艺社会角色。每类技术社会角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角色形象、作用和影响,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权利、责任和行为模式。
  • 摘要:肯定前人的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需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一般性机制,在于“技术缺失”的显现和对这种显现的领会,并结合原始手工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历史予以论证。机器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生产需求引发的,没有这种社会需求便不会导致“机器缺失”的显现,也就没有弥补缺失的发明。机器技术的每一步进展,都是从手工工具使用时的局限中发现改进的方向,前一阶段的技术缺失是后来改进和发明的向导,前一阶段的功能结构,在后一阶段都有一定的保留。最后,本文还指出,现代技术尽管异常复杂,它的发明仍然是以另一个层次的“技术缺失”为条件的。
  • 摘要:科学技术条约是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条约的性质及其分类,科学技术条约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以及科学技术条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为科学技术与国际事务是STS研究的重要内容。
  • 摘要:有些学者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因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进入了没有疆界的“数字资本主义”。本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因建立健全了国家创新体系而获得了生产力的超速发展,但是它的生产关系依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上,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知识的公有性(社会性甚或全球性)与知识创新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立统一。因此,数字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
  •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信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电信技术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具有二重性,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引导积极效应,减少消极效应的产生。
  • 摘要:本文基于霍兰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创新理论模式。该文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与智力涌现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阐明了IT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创新,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知识的创新和管理,这是异于传统产业的根本所在。分析了IT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质,源于IT企业的特点。
  • 摘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辽宁 本溪 117000)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建立体制、技术和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模式的重要作用,具体阐述了体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提出了要把相互关联的“三个创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力量。
  • 摘要:本研究从人类、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共进和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以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理论、特别是“共生理论”等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跨学科、系统地分析我国企业、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适用技术循环共生创新的系统建构、环境整合、运行机制、行为能力和绩效评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揭示其规律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全新的切实可行的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适用技术循环共生创新的具体对策、建议与方案。本研究在分析了我国企业、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适用技术循环共生创新的内共生结构、外共生功能、运行模式、能力模型以及绩效评估方法,努力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技术创新理论。这在目前同类研究中也尚未见到,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
  •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的一次新的伟大创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的观念文化,拓展东北的文化空间,扩大东北的文化张力,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协调的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谋划东北的未来,为东北的整体振兴提供文化支撑,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 摘要:本文从辽宁省主导产业实例出发,运用自主创新主导权等相关理论,在综合考虑制约辽宁主导产业发展的多重因素基础上,提出促进辽宁主导产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以推动辽宁省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与特点,然后对铁岭市工业化水平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铁岭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摘要:把科学研究象限模型的巴斯德象限变换为科技象限模型的新巴斯德象限,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关系以及科技政策意义的变化。通过若干实证事例分析,发现高科技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分布于新巴斯德象限;从巴斯德象限蕴涵的科技政策含义变化,探讨了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高科技政策新范式及其战略意义,进而延伸到并重构了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的产学研三螺旋创新模型,以此作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基本对策。
  • 摘要:高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变)使得科学与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知识日益被商品化,它的生产和分配被纳入到市场的运作中。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和力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伴随出现的贫富分化的速度和程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本文分析了科学技术活动与社会公正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关系以及其中可能遇到的冲突与困难,并试图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知识的公有性和商品性(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公正地分配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利益、负担和风险,尤其是让处于贫困、饥饿、疾病状态下的国家、地区、群体和个人得到好处,是科学技术伦理学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
  • 摘要:通过阐述前苏联——俄罗斯时期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分析这一时期技术定义的类别及其优点和缺陷,以及当今俄罗斯学者们关于技术概念的新认识,并说明后者对前者的批判和继承关系,引发我国学者对技术本质的再思考。
  •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技术异化的表象,即阐述在自然生态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和人本层面,技术现实价值负向实现的具体体现。之后,分析了导致技术异化表象的客体方面的原因与主体方面的原因。客体方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技术主体应用技术客体作用于客体(客观世界),客体(客观世界)对技术主体会产生能预见或不能预见的正负效应,已成为通过归纳法所得出的客观规律;二是技术客体一经产生,对于技术主体而言,就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而言,技术客体的结构、属性、功能等的独立性,使技术客体作用于主体改造的客体(客观世界)之时,除了产生满足主体需求的正效应,还会产生有悖主体价值取向的负效应;三是技术客体一经产生,不仅会被技术创造主体所应用,也会被其他主体所应用,应用的结果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主体方面的原因是指,由于技术创造主体和技术应用主体的落后或者失当的技术价值观而产生的技术异化现象。最后,探讨了技术异化的三个消解途径,一是技术评估;二是技术异化的尽量消解;三是更新与矫正落后与失当的技术价值观。
  • 摘要: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一种新兴文化。绿色文化体现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生长态势。绿色技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绿色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实现绿色技术创新,需要绿色文化的引导和支持。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文化观念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文化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思想基础。中国要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弘扬绿色文化。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设计和使用后评估在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其次,探讨了公众参与设计和使用后评估引起建筑设计领域的技术民主化的现实意义:即提高设计质量;更好地实现对工程技术的控制;有利于技术民主制度的建立。
  •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论述了文化产业与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文化产业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先进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理论指导和推动作用。提出按照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举措。
  • 摘要:综观国内技术史家对技术编史理论所作的一些讨论表明,国内技术史家们在文化史被重新定向的思想议程中缺席。为此本文在后现代社会理论和西方史学的文化人类学转向等理论背景下,通过综述近年来《技术与文化》发表的有关文献,概述了新技术史对技术与社会作文化实践解释的研究进路的一些基本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文化史重构技术与社会的文化实践关系解释的理论设想。
  • 摘要:服饰美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形成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人类的审美意识中,审美意向成为重要部分。服饰的审美意向表达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认为满族人服饰审美表现为“技术美”的审美意向。
  • 摘要: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环境保护,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走绿色技术创新之路。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 摘要:当前,为适应科技发展和全球竞争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科技政策的研究,科技政策研究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世界知名大学设有公共政策和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世界主要国家设立的科技研究机构已经超过1000个。在研究过程中,各国之间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合作研究趋势日渐明显。在研究内容方面,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及科技发展战略各有侧重,并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计划。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科技政策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政策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科技政策走向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教育政策等相融合的广阔领域,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研究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术政策研究较多,科学政策研究不足,这导致当前我国生产技术的水平提高较快,而科学理论的研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二是科技政策研究没有形成专业队伍。长期以来,我国拥有研究科技政策的著名学者,但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研究队伍;三是科技政策理论研究滞后,对于科技政策的内部结构、中西方科技政策史、科技政策选择的目标与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四是科技政策研究创新性不足。目前我国的科技政策研究仍处于引进西方相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或者对其研究内容加以评介和比较的阶段,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政策研究理论和观点不多。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科技政策研究的发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确立科技政策研究体系;研究技术评价、选择技术和确定优先项目的原则;建立完备的科技政策研究学科;加强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科学技术应用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
  • 摘要:把描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曲线比喻成“环境高山”。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正确之路是:从“环境高山”的半山腰穿过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了环境负荷与GDP之间的关系式,其中GDP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年下降率(t)是两个关键变量。以一些国家和中国的一些省份为实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计算了2005,2010,2020年中国的环境负荷,并以能源消耗为例,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 摘要:虚拟技术作为一种派生和创设虚拟现实的工具与中介系统,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中介实践方式,形成虚拟实践,开辟人类崭新的实践领域;而且中介思维方式,形成虚拟思维方式,促进纯粹实体思维方式转向虚拟思维方式。不仅中介人类认识,形成虚拟认识,加速认识进程;而且中介哲学研究方法,形成哲学实验,推动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