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第八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2014第八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2014第八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4-11-15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议文集:2014第八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82条结果
  • 摘要:字体设计作为视觉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字体设计的价值最大化概念、字体设计的审美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如何使其达到最佳价值的几个方面来探析字体设计在综合运用上发挥的最佳作用.
  • 摘要:概述本土文化视觉符号的内涵和作用,结合不同城市本土的特征,分析了地域Ⅵ设计中本土文化视觉符号的多样化应用及常见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本土文化视觉符号在地域Ⅵ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从本土文化的七大方面,即历史典故、名胜古迹、地域观景、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地方名人、地域特产中提取相应的视觉符号融入到地域视觉形象设计及其运用系统中,创造出更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气质及性格,从而增加地域的知名度,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最后,结合当下互联网的形式及手段,提出对本土文化视觉符号在地域Ⅵ设计中运用的美好展望.
  • 摘要: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现状与发展,就如何结合民族区域特色、民族文化传承、传统艺术设计元素运用、办学理念确立、提高教师素质途径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展开思考,以构筑地方特色鲜明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探索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设计艺术的价值体系在不断拓宽与延伸,以强调"体验"为特征的设计理念呼之欲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体验性设计理念的适应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包括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工作、课程方案和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制度都必须围绕体验经济时代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有效改革.全面做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体验性设计理念的适应性改革工作,这不仅仅是对高校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 摘要:"器"与"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无所不在,形而上的思想与主张为"道",是无形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即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主体."器"与"道"既是独立的概念,又是相通相汇的整合体.对两者的深入研讨,将提升设计师对作品内涵本质的深层理解和把控能力,有益于设计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自然融合.
  • 摘要:时尚的轮回往往是从历史中寻找灵感,本文借助"古着"这类小众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来分析时尚的循环规律,以期探寻服装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为服装设计师开辟一条灵感之路.越来越多的大牌开始拿以前的元素,放到现代的设计理念中,服装设计师在每一季的时装发布会上都会构思新的主题,伴随着“古着”服装的复兴,不少服装设计师竭力收集大牌“古着”服饰,并在“古着”中寻找灵感,他们不是全盘“拿来主义”,而是利用每季时装发布会的主题式意念进行再创造,以新的方式重新诊释。
  • 摘要:作为21世纪"后影像时代"重要的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实验影像艺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艺术形式.实验影像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给当代中国的影像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它对现今的摄影、电影、视觉特效、剪辑、数字媒体等领域所造成的冲击和颠覆,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实验影像多学科的交叉借鉴与融合的研究与分析,从实验影像的创作源泉、观念支撑、交流方式、艺术本质、表达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独特剖析和探究,并结合实验影像艺术创作在艺术与技术领域的相关特点,总结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影像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 摘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下的整体观念,任何一个元素都处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所运用的元素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在整体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平面设计中构成元素的排列运用与系统哲学观的基本思想方法正是相通的,各个元素不同位置的放置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每个元素须和整体的平面构成环境相联系,并由此判断其位置,才能够使得整个平面作品发挥它最大的整体性、功能性,找到内容与空间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 摘要:现今社会,视觉信息图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视觉化的信息表达,它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出高效、清晰的优势作用.本文以示意图表为例,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视觉信息图表的结构模式、视觉信息图表在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功能上的的特点,在设计与媒介上特点以及它的发展空间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 摘要:文学修辞方法对平面广告设计中创意图形的设计,一向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本文试从比喻、双关、排比、象征、对比、联想、通感、夸张等几种文学修辞方法,分析文学修辞对图形设计中视觉修辞的影响,并探索其在平面广告图形创意中的运用.借鉴与运用视觉修辞进行的图形设计,必须围绕创意目的,在广告环境下,统筹考虑情感、生活、民族、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运用富有创新性的、恰如分寸的图形修辞,增添广告语言的文采,使图形更具表现力、创造性,营造出富有吸引力、能让广告主成功推销商品,让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美好意境,达到宣传企业理念、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同时创作出既能准确表达广告意图又新颖独特的广告图形,使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摘要:在数字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拘束于那个传统的视觉空间,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帮助设计在传达途径、传达方式、传达效果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打破了传统设计模式,将视觉传达设计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将包涵更多的内容,承载更多的信息,肩负更大的使命.视觉传达己逐渐全面升级为多元化传达甚至包括全方位的感官传达,视觉传达通过各种新的传播媒介和接收工具将海量的信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群.视觉传达设计本身也烙上动态化、人性化的标签.本文从数字信息时代的媒介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可穿戴技术、智能化传播、交互设计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和视觉传达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在这个大环境下新一代的设计师将面临的变革和挑战.提出开拓思想、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技术、以人为本、坚持自我,将会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具有的必要品格.
  •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形势下,高校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设计教育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以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环艺设计为例,就其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之理性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形势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要结合现状,树立积极育人之理念,展望未来,逐步调整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加快全过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优化整合,增设引导型课程,加强实践,稳步推进开放型教学模式,保障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环境,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以推动新形势下设计教育领域的深入改革.
  • 摘要:园林植物造景是以不同植物作为基本元素,通过植物的搭配和艺术设计,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美感等,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同山石水体共同营造出与景观环境相互协调、具有功能性与形式美感的公共艺术活动空间,为人们休闲娱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地认识园林植物在绿地景观空间中的营造功能作用,是做好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提.本论文从园林植物造景的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论述了园林植物构成的景观特点、空间变化、时序效果、地域特色、文化意境,指出合理地运用园林植物等要素进行景观设计,可以为我们创造出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诗情画意的文化意境.
  •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子产品的视觉界面作为与人们交互的窗口与平台,更应符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满足人们对产品设计的交互要求.扁平化现作为一种主流的视觉界面设计风格,其产生、发展与沿革更能反映出电子产品视觉界面的变化特点,研究扁平化与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变化,设计师能更容易理解扁平化的设计理念,进而更好的进行电子产品视觉界面设计.
  • 摘要:由于第五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大踏步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书籍概念的理解,人们对电子介质或软件功能的完善与视觉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因此数字化书籍设计的教学显得愈来愈急切和重要.高校中现行的书籍设计课程有必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调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引进专业人才,优化课程教师队伍,完善现有的培养计划,增加并加强数字化书籍设计的教学版块,将传统纸质书籍与数字化书籍的教学分离开,从课堂中走出去,适当地参与级别较高的大赛。
  • 摘要:当下个性消费的驱动下,人们对品位、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流行文化趋之若骛的今天,对设计作品的要求不仅因制作精美而具有其"形",更因有设计思维适应社会审美的支撑而具备了"神","形神兼备"才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设计作品.在视觉传达教育中创意是有效认知的一种潮流,通过在高等教育中引入视觉传达设计管理思维维度的教学,唤起对设计价值的思考,启迪包容创新的智慧.通过了解设计师们所用的构思方法和过程,理解设计师们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个人和企业都将能更好地连接和分享他们的构思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目前,全球设计界正在发生一场从"物的设计"向"战略的设计"转型的革命.设计从提供具体的"最优化"设计方案拓展到提供系统化的解决策略.本文运用设计创造性的思维考虑当前社会问题,将农村作为一个品牌形象去整合其丰富的资源,在分析了新农村品牌形象战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对比企业及城市发展中品牌形象的导入,运用品牌矩阵,对新农村品牌形象进行解构,并以无锡阳山作为切入点导入品牌形象战略,构建识别系统,为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思考,尝试通过设计解决当下问题,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
  • 摘要: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是草原装饰艺术的结晶.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图案的应用,是草原文化的物化形式和传播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信息传播的功能.传统装饰图案伴随着蒙古民族从草原走进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标志设计中到处洋溢着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风格.内蒙古地区的现代标志对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的应用,表明当今设计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需要.本文重在探索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规律,其中图案典型化、图案简洁化、文字图案化是其表现出的显著特点.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不仅是地域和民族本土语境中的个性化形象,现代设计的各领域都在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进行再利用、再设计,以便充分发挥和利用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的文化价值,从而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 摘要:五元素是藏传佛教中基本的概念之一,其表现形式反映在一系列由色彩、形状和象征物所构成的图符上.这些象征对象的视觉化的应用和表现是在严密的法规指导下进行的,并代代传承下来.相关的图符具备多种表现形式,如绘图类的沙曼和唐卡以及立体形式的佛塔等.然而当今市面上大量唐卡由非藏民所制,这部分画工并不具备藏传佛教的知识,采用快速批量的形式进行复制,从而对传统西藏佛教艺术的质量和正宗性造成负面的影响.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纪念品形式的曼荼罗往往具有美观、便携和价廉等吸引人的因素。如果蓄意标榜为,篡改真实信息,隐瞒消费者知情权无疑是一种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多方面的损失。然而单纯作为藏式装饰画而非被冠以“西藏曼荼罗”的定义,这些绘画依然具有一定的装饰、留念和赠送的价值。整顿、改善市场中的乱象绝非一朝一夕的功课。作为消费者而言,只要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来自外界错误信息的误导。维护西藏曼茶罗在市场中的正统地位,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守护、传承西藏历史传统的有效方式之一。期待有更多人在五元素图符的导引下,探寻蕴藏于曼茶罗繁复象征体系背后的密宗智慧,共享传承千载的雪域文明带给人们的身心灵启迪。
  • 摘要:就业红牌榜单下的动画专业步履为艰,要想扭转动画专业招生困境唯有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保证毕业生能对口到高品质的就业企业才能形成口碑,突破现状.虽然动画产业的严冬已经到来,但新媒体行业对动画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如何保持和提高动画专业现有生源的学习激情,怎样利用现有师资结合新媒体行业特点开展教学,如何将传统动画科目与新媒体行业的动画需求进行深度融合,都是摆在动画专业面前需要探索的问题.根据新形势重新统计课程比重,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成果切实落到新媒体行业背景中去,是我校动画专业思考的初步探索.
  • 摘要:通过对莫高窟中莲花的渊源和演化过程,剖析莲花在装饰画中装饰造型的构成意义和特有的文化内涵.由莲花构成的敦煌壁画的分析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的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有着高度的民族性、装饰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时代性、功能性和超现实的意蕴.不仅是对敦煌装饰造型的研究,也是装饰造型在现代装饰画中如何更好运用的一种探索和实践,并尝试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探索新的创作方法,解读她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情感和思想最深处的一种设计的智慧与力量.
  •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追求层次的不断攀高,对艺术设计作品的要求也日益精准.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往往重视学生电脑软件的操作技能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素养的薰陶.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是为将来的设计打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牢,那么,设计中就难有思路,作品也只是电脑软件的科技展示.艺术设计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艺术设计理论、设计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的培养,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与方法.然而,艺术设计的教育是在早期美术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中发展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为大学阶段的设计学生打好创作第一部,如何让人脑指挥电脑.要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和个性,真正地在教学训练当中培养有思想、有素养的设计师,为他们未来的设计之路打好基础,要注重设计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相结合,把握艺术设计中的主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摘要:本文希通过对上海户外广告设计的客观分析与理性研究,总结出不同阶段的设计特征,为今天户外广告的整体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建国后,上海市的户外广告的设计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特征.最初的户外广告在原有以商业路牌广告为主的情况下逐渐加入政治宣传题材的户外广告,而文革时期全部转变为政治宣传的广告.改革开放后,户外广告设计在内容、形式、材质、理念上从无到有再次经历一个起步、壮大、成熟的过程.如今,上海的户外广告设计更强调文化创意与城市特色的和谐发展,逐步将户外广告纳入到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体系之中。
  • 摘要:地铁公共艺术具有点缀空间环境、反映区域文化、缓解乘客情绪、增强站点识别等功能.在其还不完善的设计体系中有很多限定性因素需要突破.这就需要创作者们在设计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找出限定性因素产生的原因,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凸显个性的原则,打破千篇一律,杜绝照抄照搬,找到最适合服务空间和对象的设计方法.
  • 摘要:作为国际交流较为活跃的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院")多年来辩证吸收了国外设计院校很多有益的经验,在国内艺术设计课程"速写本"的基础上,率先形成了学业报告书制度.本文在对世界各国艺术设计院校以及苏院学业报告书建设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设计院校学业报告书建设的理念和路径,要现过程性、程序性与完整性,融合研究与实践,突出批判性,强调原创性,培育创造性,显示专业特点,突出艺术性,将学业报告书纳入教学设计体系,将学业报告书纳入科学多元的评估体系。
  • 摘要: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保持原有的传统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不仅要夯实核心设计基础,还要勇于突破和革新,不断在软件能力和知识结构上取得进展。争取和行业发展紧密相随,与市场对接。只有这样,专业生命力才更旺盛。变革,才是不变的真理。
  • 摘要:中国的民间艺术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艺术在造型表现上有着"共通性",本文通过对江苏剪纸艺术中五种不同构成方法的分析,引导学生将江苏民间剪纸的造型元素和方法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去.将剪纸艺术与平面设计适度融合,将有效地激发设计灵感,丰富表现手法.
  • 摘要:以本土化、民族化视觉设计对壮族自治区地域形象的推广作用为启示,分析了将民族元素引入到高校包装设计课程中,是对少数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重大突破与延伸,也是当代包装设计本土化、民族化的重要方法与渠道.本文以壮族民族元素绣球为研究对象,并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实践活动,探讨其无论是在包装的造型设计中,还是在包装的装潢设计中均具备创新应用的可行性.
  • 摘要:时代不同光的内涵不同.如今,数字媒体的渗透让世界变得立体.而当代人的生活也因新媒介的质化而改变,新观念、新意识、新潮流及对美的要求如同数字化产品的更新一样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能够在荧屏里、时空中去审视自己和地球的影像,在这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中,时代的光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摘要: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本论文着眼于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调查分析海南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海南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给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改革建议,提出改革的具体思路,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海南省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实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让海南高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继承和开创中走出一条新路,使其与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促进、发展。
  • 摘要:社会的发展带动学科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是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提出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要求,它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弊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中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启示,使学生通过经验的积累,教师经验的传递,经验升华为思维三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等综合素质.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介不仅改变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表达形式,而且新媒介所引发的数字文化为社会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对我国当前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提出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基于艺术实践探索教学方法、考察计算机技术对艺术家的影响与探讨多元文化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深入阐述国内高等院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新媒体对国内艺术学培养问题提出的挑战,基于我院现有的艺术学教学资源出发,从教学大纲、课程结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四方面,初步提出具有适应性和综合性艺术学硕士教育培养模式.
  • 摘要:符号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标志,它可能来源于人们的信仰、寄托、感情,或者种族部落的规定,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中国的传统符号就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人们公认的代表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在现代视觉设计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符号,既是当时社会的文化展现,又有助于研究和发现中国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符号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将人们的智慧客观化和感性化,是表达“意”的方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蕴含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奥秘。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体现了传统符号所包含的民族精神、设计思维等要素,从中可以解读社会、文化和艺术研究之间的奥秘,是设计者开拓设计空间的重要基石。中国设计的视觉表现需要挖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又融合现代设计思维,才能推进现代设计走向国际化。设计者只有开创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符号的设计风采,创作出符合世界性设计的作品,才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占有重要地位,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豫、犹、俨、涣等文化特征.而反观中国古代的经典器物设计同样与"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与吻合性.以通过道与器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有利于系统分析道家的神韵精华,以及对当下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诸多启示.在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与其说它教授知识,倒不如说给人们展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在这人心躁动,物欲横行的风流下,收获了知识之外的最真最美的东西!想这也正是道家经典在经过“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后留给人们最宝贵的遗产。让人们以美的心态,在充满神韵的精神浮屠里诗意的生活。
  • 摘要:天津民间美术三绝之一"风筝魏"曾面临着产业化和作坊式两种生产经营理念的分歧.事实证明,采用传统手工艺作坊的生产经营方式更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对于类似"风筝魏"和"泥人张"这样的民间美术"世家",以父子、夫妻、师徒为主的家庭手工艺作坊更是承袭其工艺品质和艺术风格的最有效保证.
  • 摘要:古老而精湛的传统手工艺——编织工艺,在经过数千年演变和锤炼的过程中,经历了盛衰和进化而发展到今天。随着新材料的诞生和机器大生产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许多编织手艺即将从我们记忆中消失。而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记录,在今天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行列当中。人们面对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大数据的信息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社会万象和互联网带给人们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体验,开始恍惚和彷徨。在一次次的躁动和不安过后,人们开始留恋和回忆儿时慢节奏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当今社会国学的兴盛,茶文化的兴起。反映了人们,追求自然、质朴生活状态的心理诉求。对老物件的收藏、对老手艺的发掘,无不渗透着人们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传统工艺编制,承载了历史的资源也给人无害的反思。今天,对传统编织手上艺的发掘,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创作者肩负的重任。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也大大扩展了编织工艺的廊用领域。金属、实木、塑料等材质出现,以及这些材料与柳条、竹、草等编织材料的结合,使得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拓展了柳编工艺产品的附加值。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旧的编织器物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在进行改良和创新的同时,只有认真地继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编织技艺,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才能弘扬民族特色的世界。
  • 摘要: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大部分课时比重较大、跨度长,属于"知识普及型",它们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及其构成设计的拓展.而工科工业设计构成课程与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有较大区别,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条件下,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在质和量上难以一致,更难以达到为设计服务的目的.因此,在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的配置上必定要以工业设计为倾向.将创新的思想贯穿到构成课程始终,利用发散性思维和连接性思维的方法,开拓和挖掘学生的感性思维,目的是提高形象想象能力;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色彩构成讲授中,加速色彩配置信息的表达;将产品元素带入立体构成材料研究中,加大立体构成课时比重及实践课题训练,逐步建立构成与专业设计衔接点,来探索工科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摘要:高校素描课程是美术及设计学科的基础.由于多个设计学科方向不一样,对素描的要求及专业应用也不一样,所以素描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传统的素描教学已不再适应专业性强的设计学科,需要做出与专业应用相匹配的改革.广告专业需要学生很好的审美情趣,才能很好的表达画面。而素描教学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另一方面能在学生进行画面创造的时候增加其画面的技法表现。所以,传统素描中的石膏头像和人体对广告专业的学生作用不是很大,与其让他们花大量时间来接受这些较深入的素描,不如让这些时间来进行他们专业创造用的更多或者说更实际的一些技法来进行基础训练。
  • 摘要:本文围绕品牌危机的特点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地分析及研究。危机管理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品牌管理又是最常见的企业危机表现,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品牌危机的管理工作。企业在危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行之有效的品牌危机管理必须做到,在危机事前管理中企业要全面树立危机意识,并做好危机事前准备,品牌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在处理危机管理中企业要协调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只有在统一领导下,发挥整体功效,企业才有可能度过危机。且重点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迅速而果断地做出决策,控制危机事态发展,缩减危机对企业形象造成的破坏力,促使危机得到最终解决。在危机事后处理中企业则要应对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而系统的研究及总结,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品牌的危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企业重视它,不断去探索品牌经营过程中危机处理好的方法,企业对品牌危机处理的能力才能逐步增强,企业品牌才能健康发展。
  • 摘要:孩子与相机是彼此相联的,存在密切关系.儿童是经常被拍摄的对象,不论是影棚摄影、肖像摄影还是新闻摄影,即使他们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总会给摄影家们带来强大动力和创作源泉.儿童摄影,可以给孩子们留下童年的记忆,记录童年的时光.童年是宝贵的,值得永久保存,这也是儿童摄影光荣的使命.拍摄过程中爱心和耐心缺一不可,尽量使用抓拍,不去干预或摆布,要让孩子更放松,与孩子互动。
  • 摘要:现代书籍设计强调用材料思维.研究材质的美感表达规律可以让设计师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掘材质的内在生命力.同时,书籍材质的美也离不开严谨到位的印制工艺,因为无论多么美的材质都要通过印制过程才能物化成为书籍.普通纸张,特种纸和部分天然材质目前常被应用到书籍设计当中,本文结合印制规律探寻多样材质在书籍设计中的美感表达特点,从而倡导设计者进一步从材料方面思维,以期给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享受.器物之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材料之美,材质是重要的设计语言和创作手段。因此,进行书籍设计时,应选择最恰当适宜的材质美感表达方式,为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联想和审美体验。同时,探寻书籍材质美感表达的规律也不能忽略印刷工艺这个将书籍物化的过程,只有结合工艺进行运筹,才能将材质的美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 摘要:如何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和关系、如何实现教学与市场的互动、如何构建符合当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等等教育命题的解决,都可以从包豪斯的历史中获得启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能否成就办学特色,是取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与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设计手段、新的观念和新的媒体设计层出不穷,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新的挑战.艺术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形成设计观念、基本技能与实践活动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艺术设计师生的科研能力,打造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特色.
  • 摘要:绘本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绘本的延伸起到了一定作用,儿童群体作为绘本的一大市场,其阅读行为对绘本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互动绘本是不同于传统绘本形式的一种借助新媒载体的形式,它应更加贴近儿童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儿童互动绘本的设计自然也离不开儿童阅读行为研究.本文意在根据儿童阅读行为的触感性、标识性、观察性和评论性特征,结合互动绘本自身的交互特征,研究分析互动绘本视觉形态设计趋势及方向,同时强化阅读过程中情感和美学的更高体验,发挥更多的阅读意义.
  • 摘要: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在个人品牌推广中是极为重要的,自媒体的多样性,最适合个人品牌在不经意间就抓住各种各样的时机.自媒体时代品牌推广是一个逆向的传播过程,一定是先有品牌“忠诚度”,再有品牌“美誉度”,最后实现品牌“知名度”的传播。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微博、微信)、“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图片站”(脸书、instagram)。
  •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中思维方法的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其中直觉思维是一种有效地获得灵感和新奇创意的路径.然而直觉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其自身的思维规律.直觉思维的产生一般包括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实践基础等几方面,对于艺术设计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直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思维能力由量变到质变过程的飞跃,只有具有扎实的直觉思维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直觉意念,只有具备充分的实践基础,才能拥有敏锐的直觉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新奇、有趣。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思维科学研究,探索设计教育思维规律,努力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摘要:当代设计是融合众多造型元素的艺术表达,"影像之像"以其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正被当代设计所广泛采用,"影像之像"常态化设计、陌生化设计各具优势,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当今设计主张多元性,反对模式化设计,反对设计设计风格的唯单一,设计者可以不受任何固定设计模式、表现手法的局限,积极探寻艺术设计无尽之可能性,开拓更为宽广的为艺术设计之路。数字媒体艺术的日臻完善使设计变得似乎越来越简单、便捷,这为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并且设计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作为当代优秀的设计师已不仅仅要求又对良好的技术和艺术追求,而且还要能够表现出丰富多元的设计形式和艺术个性。在探讨“影像之像”之设计的同时,审视影像美学和设计美学范式,寻求二者结合的黄金点,当代设计应是文化、观念、知识、思维等等的交融,设计手法应是多种多样、融合各种元素,使之有机结合,可以不断诠释出新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
  • 摘要:通过对线形元素"情"、"意"、"趣"的深层探究,挖掘了线形元素潜在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设计表现形式,将平面设计的表情、内容意味与设计者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单纯直接的艺术形式描述了线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设计内涵,单纯中包含着丰富,朴素中体现着浑厚的艺术特质.在进行设计时应抛弃对"线"的传统理解,着重体现线的"情"、"意"、"趣"内涵.因此,线形元素作为设计形象的独特设计理念,关键并不在于形式架构,而是得益于个中内涵和思想的表达.
  • 摘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共享快乐与创意,拓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艺术设计打破了传统设计的垄断地位,由于电脑和数码技术的普及应用,非艺术专业学生只要有好的创意方法,借助于电脑等辅助设计制作,也可以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等为契机,将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我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在参加国内各类设计大赛中取得不俗的表现,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因为有了这些成果的积累,才能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 摘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如何创作出适合当今社会的招贴艺术作品,以招贴艺术之小彰显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取向之大,实在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管中国招贴艺术的概念和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所要传达的民族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对中国的时政、经济、文化以及国民素质(艺术审美素养、审美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以提高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水平为主题,详尽论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主要任务、基本途径和方法.诚恳指出:目前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水平最关键的任务是,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并着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设计人才.这就需要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设计形态的转化与重塑.
  • 摘要:中国传统图形在经营位置上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就是完整性、叙述性和灵活性,是“艺”与“道”的完美结合。“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这是宗白华先生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特点的总结。从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构成之中,也能省悟到这种艺术境界的特点,并由“生命的形式”来体悟“道”的节奏。
  •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纹样一直以来为艺术创造领域所关注,尤其是在文化意识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怎样把传统纹样运用到如今广为接受的艺术表达形式——卡通造型中,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卡通形象,展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成为卡通造型设计蕴含传统纹样的新课题.文章主要探讨这类传统纹样在卡通造型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内涵.提出是我国的传统纹样含蕴着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厚重思想意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出来的拙朴的艺术形式纹样,这些纹样是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纹样本身的寓意丰富,在这些纹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许多深厚的文化意义。现代设计中的复古也成为了表现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在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中无不选用古典风格来体现时代美和民族文化美。
  • 摘要:高校展示设计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须从创造性思维开发入手.本文强调了加强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对培养专业创新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开发的途径.教师应不断尝试与总结,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规律,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更有效地提高设计创意能力,从而培养出大量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展示设计人才。
  • 摘要:本文试以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语境、语义研究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特有的东方哲学思想,提出"设计的平衡"这个关于现代设计的逻辑基点并进行形而上的思辨,从多元的文化视角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现代设计何以成为可能.简约而不简单,这几乎可以说是设计者追求现代设计的最高境界。语言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用语言去观察形象,是判断“形象”并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总之,设计就是创新,是设计师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予以具体化的的视觉表现。“”设计师必须具备将各种信息在自己脑海里进行加工整合的能力,这就是直觉预言能力的开始。设计绝非仅仅是针对现有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个直接而短程的答案,更要去挖掘潜在的不易觉察的社会需求,并且针对这些需求,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前瞻性和包容性如同现代设计的左右手,毕竟,设计将要走的路还很长。中国的现代设计当强调在“文化自觉”的意识下,为人类众多的工业产品设计能够“和而不同”的并存。中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只有走自主创新的路子,才会有出路,只有在自主研发基础上的“中国制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
  • 摘要:当前幼儿玩具生产数量很多,但复制和模仿泛滥,在玩具设计的核心层面缺乏一些必要的认知,比如对幼儿的认知、玩具设计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教育方面也比较短视.企业和设计师迫于形势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在自身的技术储备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中存在诸多欠缺.玩具设计是一项充满了大爱的工程。不能贪多,不能盲目地生产,也不是将各种新、奇、特及高科技叠加就出来一个新玩具了。设计师需要怀揣一份“润物细无声”的大爱精神,抱着“慢烹食物”的那份心境,运用基本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才能真正研磨出受幼儿欢迎的优秀玩具产品。
  •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不同领域内展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设计作为时尚学科,理应走在时代最前沿.需要不断接近、接收国际上最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最能体现品牌形象的视觉方面,因其与消费者有着最直接的沟通.就品牌而言,视觉方面至少包括标识设计与视觉形象两大环节.本文结合作者亲身经历与实践,浅析国际化背景下的品牌视觉形象及标识设计趋势,希望可以带给读者启示和思考.“国际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大趋势。大到国家间的经济变革、商贸合作,小到一家一户的饮食起居、穿衣打扮,无不为之所动!作为设计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积极、及时地汲取先进知识和创作理念,绝不能满足现状甚至墨守成规。对于设计教育者而言,应当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实现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对于设计从业者而言,应当帮助客户提升知名度,促进销售,扩大品牌影响力。这样的设计才是有价值的,才符合设计的真正内涵。
  • 摘要:中国传统家具造物受到"礼"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家具所具有的伦理性、艺术性、文化性,使其明显带有教化这一精神性的功能。这种抽象而隐性的功能,对人的日常影响是不可小觑的。通过家具这一“无言的教化者”,来体现并宣扬为人礼仪与封建纲常伦理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非常重要的方面。不但宫廷家具,从家具型制、用材、纹饰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用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和权威,就连普通的民用家具,也都反映出封建专制下的伦理规范。
  • 摘要:思维是创意的基本内核和表现形态,发散思维是广告创意活动中的意念构思和动态流程.汽车广告创意活动中运用发散思维解析问题并进行创意实践,使其转化为基础性的生产力工程,推动新兴的创意理念、思潮的产生以及最大化的经济支持.发散思维的灵感来自于观察、体会和启发,要和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以及模糊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交叉并存,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运行自如,实现视觉、手感、心智等与情感、动机、个性的统一。广告人要拜托预定好的创意轨道,始终保持一种对事物的好奇心和主动探求问题的态度,对理想世界保持着不懈的追求和建设,让受众借助信息传达的环境去解读汽车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广告的生命力在发散思维模式下永恒。
  • 摘要:信息时代下的字体设计课程,不再是以手绘美术字为主,电脑字库的普及使用,大大加快了字体设计的进程.为避免趋于同一化,字体设计的创意及表现成为关键,文章从创意角度阐述了字体设计的"内功修炼"方法:在生活中积累"原料库"(两种方法:寻找"形似物"、制造"混合物").文章也从表现角度诠释了"外功修炼"技巧:在社会中总结"规律性"(五种技巧:移花接木、阴阳互补、直线最简、旧字新创、形意造字).
  • 摘要:在充满商业利益诱惑的"消费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横征暴敛并没有因为设计伦理观念的提出而有所收敛.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上被迫沦为企业传声筒,完全寄希望于话语权失声的设计师的"精神傲骨"来解决环境危机似乎不大现实.文章以包装设计教育为例,从国家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策略以及设计师掌握话语权需要等角度分析得出"绿色包装设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符合当下中国语境的时代命题".进而提出构建伦理导向和政策督促并举的包装设计教育模式,实现设计政策教育和伦理教育课程化和常规化,用"规范"取代"良知",通过强制性政策约束包装设计环节的各行为主体,摆脱以往单纯依赖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来约束设计师行为的旧有模式,综合运用诸如良心责备、舆论谴责与强制惩戒等方式,构筑中国绿色包装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 摘要:校企融合、项目引领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制定教学方案、构建教学过程、训练真实项目、创建真实场所、营造课堂氛围、开展多元评价等六个方面探索和实践校企融合、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符合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摘要:在茶包装设计中,全面合理的解读自然形态,充分挖掘自然形态在内涵和外部形态上的内容和形式之美,对其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重新诠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形态流露出的是悠闲和意境之美,这迎合了在当今快餐式生活节奏下人们对自由精神和文化修养方面的需求,这与茶道、茶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鸣的,因为喝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迎合也体现了当下设计师对消费群体的一种贴近自然的人文化关怀。
  • 摘要:人们正在亲身经历着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一次变革.互联网的家庭普及、无线网络、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让人们实现了即时上网.信息民主化让用户不但成为信息的消费者,也成为信息的制造和发布者.这种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带来了社会对信息服务新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以信息传达和沟通为目的的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现代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贮存及传递方式,实现同用户或提供用户之间更有效的沟通.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论文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要利用传统技术媒介的优势,给用户创造更新形式的设计参与空间;并通过对近年来的国际设计项目的深入分析,总结了现代平面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新型关系;提出了 "设计过程"才是设计的价值的设计观念以及在信息时代设计师如何面对新型技术媒介的问题.
  • 摘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从传统的平面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跨界成为当今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然而仅仅只是表面的跟风并非视觉传达的本来目的.视觉传达的核心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创意与视觉呈现来实现信息传达并产生价值的.如果把视觉传达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单元,那么对信息进行创意与设计的过程所做的每一步工作,都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环节,概念设计也正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正是这些环节的运作与相互配合,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进行.一个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只有被赋予了一定的概念和思想,才会成为一个有灵魂的设计作品。
  • 摘要:实验性书籍设计是相对于采用标准化印刷与装订方式大批量出版发行的,高度类型化的就书籍样式而言,是具有概念性、先锋性、观念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等特征的书籍设计.它是在"实验室"里培育和孵化的,游离于主流商业环境之外,以少量出版或根本不以出版为目的,从本质上就是一种纯粹的观念与形式的实验,甚至表现出反设计、反书籍的面貌,是没有结果、没有终止的书籍设计行为与过程.实验性书籍设计是诸多实验性艺术类型(如实验性电影、实验性舞蹈、实验性建筑等)中的一个子课题,广受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领域的关注,同时在电子出版物盛行的数码媒体时代,对纸本书籍出版业的生存也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满足了探索未来需求与可能性的需要.
  • 摘要: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不断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发起的诺克斯维尔市(Knoxille)环境导视系统设计项目工作坊历时十个月圆满完成,工作坊充分将中美两校的实验室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联动教学平台,在专业实践教学途径层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的联动,不同教学层次的融合,以及在教学中体现出了学科的多元性和交叉性,进一步促进了实验室建设的创新型发展.
  • 摘要:本文以王序海报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为阐述核心,从构图、色彩、工艺三个客观角度解读了王序海报设计中的"有无"之美,指出王序的海报设计中洗练、淡泊、质朴的品质与道家的"有无"精神,彰显了道家思想的美学意蕴.王序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时时在世人面前鲜明的呈现中国面貌,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王序的作品从来不刻意用中国元素去创作,但中国文化在他的作品中以意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了,有的是文化和思考,无的是表像。祝帅曾在《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中评述:“王序的作品构思精致,创意巧妙,主题含而不露,很有纯艺术的气质和意境。但是在形式层面王序却有意的放低了,也许在他看来形式远没有内容重要。也不难看到王序的作品(特别是海报设计)尽管内容上包含某些中国式的深层思维,可在表现形式上很多时候还是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祝帅称王序作品属于一种“不自觉的中国性”。这些评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无”的形式体现在王序作品所独有的中国意境的“有”上,这种深入骨髓的中国精神是值得学习的。随着社会的工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致使西方快餐文化不断侵蚀着文化的本源,缺少思考,肤浅表象的设计层出不穷,冠以民族性设计,与此同时将西方的全盘作为现代的,以致于当下衡量现代性极大程度上是以西方文明被采纳的程度为标准,在这样的认知状态下,民族的便成了传统的,西方的成为现代的,民族的即使具有现代性也被打上了传统的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的才真正具备现代性,王序就是用其作品展示了这一点。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人如果能少些自己的贪欲,冷静的思考自己的有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继而会为自己添砖加瓦,补充能量达到“有”。王序就是这样的人,多年来从不看电视,不会电脑操作软件,只会微博,只是偶尔看电影,近几年开始不看报纸杂志,他希望将脑中清空,这样才能达到“有”的状态。如果少一些只会罗列堆砌中国元素来充当中国设计的设计人,多一些像王序这样构建中国设计范式的设计师,同时用积极的眼光,发展的态度站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上进行设计创作,那么中国设计指日可待。
  • 摘要: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下孕育出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纹样,这些纹饰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演进,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都简单,每一个纹样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在现代,大量的传统纹饰还在被运用着,传统纹饰中的水纹纹饰在瓷器上的应用就非常广泛,体现出传统纹饰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伸与创新.
  • 摘要:卦形、爻形、卦爻辞的产生是中国古人在于通过对大自然、宇宙万物的关系中观察、认识中逐步总结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了认识客观世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这些规律、经验办法,进行归纳,寻找出特殊性和一般性的规律,进行传播、指导,以期建立起一个永恒的解决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切办法.然而,要把这些"经"文进行传递,产生影响,就要找到传播的办法,由此产生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卦形、爻形符号.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隐喻文化,《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奠定了隐喻象征这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基础,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然而对一些义理阐述是通过“经”文和独特的卦形符号传递的,从卦形所散发出古人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哲理以及形成的独特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化、思想而流传不衰。
  • 摘要:中国动画人意识到数字技术特别是三维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制作动画的主流方式,并且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了多元的尝试.与此同时,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实验动画;如何在本民族文化沃土中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如何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动画人才,都将是亟待探讨的问题.中国动画应该从实验动画入手;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扎根于本民族文化沃土;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动画人才。只有这样,中国动画才具备展望未来的社会效应与商业价值的可能性,这也必将成为整个中国动画界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 摘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差异性.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可以使艺术硕士研究生通过创作实践深化理论,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增加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 摘要:在信息化不断普及的当今社会,现代广告视觉传达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要更好地彰显媒介作用,必须充分注重其独特的内涵.本文对现代广告视觉传达的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代广告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加深对现代广告视觉传达的认识,促进其更快发展.现代广告视觉传达运用图形、文字与色彩等进行艺术化的信息表现。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的辨别,在瞬间对信息做出解析。现代广告视觉传达是促进市场经济和市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在经济时代对于商品信息的具体写照。随着市场经济环境、文化和消费者观念的不断变化,现代广告视觉传达方式的选择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加强对于思维创意、高科技等要素的利用,以满足新形势下对于现代广告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移动时代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趋于整合跨界性、参与互动性和体验分享性的发展趋势.移动时代重新构建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带给社会前所未有的影响."移动"本质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高度动态、无限开放的社会系统.设计者要顺应设计变革,及时更新思维模式,转变设计观念,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征程任重而道远,将在创新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
  • 摘要:在主流的设计艺术教育领域中,设计创新已经成为设计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缺乏人文精神的设计创新教育,也同样缺少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持久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缺失人文精神内核的设计艺术教育已经造成了如今设计艺术教育界的教学危机,同时也带来了设计艺术教育价值观的困惑和迷茫.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过程逐渐演变成了追求教学成果的平台.于是,一切设计艺术教育活动都是围着教学成果而运转,设计艺术教育也简化为获取教学成果的准备工作.一直期盼的设计艺术教育改革其实已经忽略了培养设计创新精神的内涵,或许只有将人文精神内化到设计艺术教育之中才是设计艺术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
  • 摘要:阐述一个优秀的设计来源于设计师对生活、对产品、对市场的理解,不仅在美化造型上更是在功能上提高产品的设计合理性、人性化,认为设计之美主要体现在新、合理、人性三个方面.
  • 摘要: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升级,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高素质、高技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按照国家要求部分高校面临转型,本专业应不断创新"产学研互动,多层面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应用技术型高级设计人才.本文结合作者实践教学经验,简述了设计服务及其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对于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在民办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体制改革层面进行研讨,希望能够对我国设计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体制及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帮助.
  • 摘要:上世纪80年代,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出现雏形.时至今日,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得到发展壮大.其中不乏对研究生艺术教育的盲目与跟风行为.与中国相比,西班牙公立大学研究生艺术教育机制的成熟,申请条件的严苛,教学目的的清晰,课程的设置与分布的合理性,饱满性,笔者以为应该是中国每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质的高等院校所努力的方向.此外,西班牙公立大学研究生艺术教育也给我国研究生艺术教育一些借鉴的经验.
  • 摘要: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其制品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如人才培养、原材料的研发、产品造型与装饰上的创新、包装设计的滞后等.需要进行及时整改,使产品造型和装饰新颖,包装设计绿色环保.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造型的“近亲繁殖”和外包装盒的“大一统”现象,折射出的是陶瓷器型、画面和包装上所面临的文化守旧与创新无力的发展僵局,这也是国内其他陶瓷产区的结症。而走出陶瓷包装设计的瓶颈和审美僵局,单纯依靠大师力量和企业自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产学研互动,通过学院派的“器物创新”和产区的“陶瓷文化内在精神性塑造”,才能打破产品与包装的不平等对话,以文化创意推动釉下五彩瓷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设计者在从事陶瓷与包装设计过程中,要具备一种自觉的、个体的、边缘化的态度以及多维度的探索和反思精神,保持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发散思维意识,使釉下五彩瓷造型、装饰及其包装设计在内涵与外延上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 摘要:在近年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语言》课程中,作者尝试结合本专业特点,引入用户体验的概念,把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的相关内容与用户界面、交互设计的一系列理论融入到视觉传达的教学之中,展开跨学科的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给学生一个不同的视角与思考方式.本文通过从课程选题、课题形式、教学理念,到成果物展示等一些列具体方法,论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教学的创新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结合现阶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目标,探讨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状态的影响,提出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经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教学方法.
  • 摘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爱尔兰都柏林设计学院联合开展跨国课题教学研究,以上海和都柏林为背景,探讨"城市类型"主题中的人物形态表现.合作双方的教授在选择课题时倾向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设计课题纳入人与环境发展的系统中来考虑,让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参与者面对同一个课题获得思想层面的沟通,进行东西方文化与习惯的碰撞,表现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认知.
  • 摘要:基于上述问题,以实现为儿童就医区域量身设计的导视系统为目标,在儿童心理的基础上研究儿童就医区域导视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从导视空间入手,改变以往的就医环境.通过分析色彩、图案对儿童审美心理的影响,讨论多种表现手法,并且把目前所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入到儿童就医区域导视系统环保材料的应用之中,提出将单一的卡通形象赋予不同角色,串联成具有故事情节的导视系统,以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对儿童就医区域导视系统的方向引导性需求和精神需求.
  • 摘要:色彩是构成这个世界多样性的重要源泉,也是不断提升人们美的享受的重要手段,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设计者能够展现出更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社会公众则可以领略到艺术创作者们的匠心构思与特色展现。我国民间美术色彩自身意象性、装饰性、象征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增加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手段,更可以在彰显品牌文化的基础上,让世人体会到中国民间美术色彩运用的无限魅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