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05辽宁港航业发展高层论坛
2005辽宁港航业发展高层论坛

2005辽宁港航业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05-03-24

主办单位:中国航海学会;辽宁省航海学会;辽宁省科协

会议文集:辽宁港航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额统计数字中,辽宁省占有绝对的贸易优势;在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中,大连的贸易又独占鳌头.大连在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辽宁是我国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地带.拥有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和丹东港等重要港口,是东北经济区的门户,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布局密集,产业关联密切,工业门类齐全,综合生产配套能力强,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和建材等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发展均居东北经济区之首.应该看到,在东北经济区内,辽宁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与港口对经济的牵动功能密切相连的.港口在发挥运输枢纽功能的过程,同时促进、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腹地有序地积聚和扩散并与市场连接成一个系统,从而牵动腹地经济发展.从各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大连的区域优势和经济地位决定了大连的中心地位和对内地的辐射功能.加入WTO要求我国从基于自由裁量的治理体系转向基于规则的治理体系,这不仅要求大连了解我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了解自身的投资环境.本文试论了大连在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投资主体地位.
  • 摘要:目前东北亚各国经济在摆脱了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态势十分迅猛,日本GDP占亚洲的1/3,是亚洲经济舞台上的主要角色,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等国也相应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将趋于激烈.在各国的经济发展策略中,发展港口经济已成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选择.韩国、日本都相继建立了集航运、物流、金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经济特区,并以港口为核心建立了物流中心,其目的是与中国沿海港口争夺国际中转和加工贸易资源.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适箱货的高速增长,使各大口岸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集装箱运量高速发展的势头.与此相适应,各口岸相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我国口岸的竞争能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加强,其中上海、深圳等口岸已开始向争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发起挑战.本文分析了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新经济形式显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与信息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而物流信息化、集成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港口作为物流链的关键环节,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完善港口功能,增强港口的辐射能力,是港口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指引下,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为目标,围绕港口及城市资源整合这一主题,依托东北经济腹地、辐射环渤海乃至东北亚经济区,建设安全便捷的开放式综合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物流一体化进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 摘要:港口对外投资是指港口企业通过向外部投入资本来实现自身的扩张发展.根据港口企业对外投资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港口企业的对外投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港口企业向非港口行业的投资,另一类是港口企业在行业内进行跨区域投资,即对其他港口进行投资.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大连港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适应作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因此当前首要任务固然是多方吸引外部资金进行自身的发展.但是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港口的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港,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还有必要利用适当的市场机会进行对外投资,这样可以做到抢先占领港口市场,在保证货源同时壮大自身实力.本文旨在探讨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的对外投资问题,建议大连港未雨绸缪,随时做好对外投资的准备.
  •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将老工业基地发展成新型的产业基地和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区域的宏伟目标,充分利用东北地区港口的优越条件,把渤海湾的门户一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有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优良的航道和港口条件,以东北工业基地为依托,只要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措施,就一定能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要确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良好的港口条件、先进的装卸设备、通畅的道路和大量的货物等硬件外,还涉及到政策法规、通关服务和运营管理等软件,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营造一个效率高,成本低的交通运输环境,才能形成一个企业、货物、船舶、资金和人才的集合点.本文对积极营造高效的通航环境进行探讨.
  • 摘要:中共中央2003年1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这座1898年开港的北方港城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大连海事大学同样负有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历史使命,并积极参加了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在此,仅就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做一分析概述,请各位指正.
  • 摘要:口岸是大连的最大优势.加强口岸软环境建设不仅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软环境建设年"总体部署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尽管大连的口岸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比还有差距.加紧改善口岸软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提高大连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大连口岸软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对大连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定位,也是对大连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中龙头地位的充分肯定.如何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内外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加快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许多帮助.我们在同一些港航业内专家讨论时提出应当按照第三代港口功能模式,明确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条件,营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环境.只有明确这一问题,才能知晓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现在在哪,往哪走,怎么建?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显然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已经取得了全省上下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同样,在如何促进辽宁港航业发展,如何将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省港口群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问题上,我们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不仅要花大力气完善港口、码头、道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辽宁的硬件水平,同时也要花大力气完善辽宁的政策、法律、以及文化等软环境建设,提升辽宁的软件水平.那么,在港航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辽宁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应当采取哪些对策加以改善?现就这些问题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 摘要:辽宁海事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的直属海事机构,担负着辽宁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防污染的监管重任.近两年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辽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海事局成功组织指挥了"利达洲18"轮失火、"金赣6"轮沉没、"辽海"轮失火等海上救助48起,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关心和舆论的关注.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辽宁省政府审时度势,谋划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展望未来的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更是重要的支撑.港口强,则大连强;港口兴,则大连兴.同时未来辽宁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求海事部门必须具备相应规模的保障能力.因此,正确把握海事工作的发展,科学地确定辽宁海事发展方向,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转协调、反应迅速、办事高效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海事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瞻远瞩,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实施东北振兴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是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一国家级最高决策;也是国家对大连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中发挥基础优越性和带动作用所寄予的厚望和重托.国家的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大连市实现"大大连"的发展目标和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使辽东半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经济发达地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大连是京、津的门户、东北的窗口,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口岸城市,港口是大连最主要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大连发展进步的主导因素,也是大连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窗口"和"龙头"的重要条件.
  • 摘要:党中央2003年11号文件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市港航与口岸事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拟通过对近两年航运中心建设的回顾,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
  • 摘要:港口是重要的综合运输枢纽和对外交往的门户,辽宁沿海港口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结构和功能、提高港口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辽宁沿海港口的整体实力,已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营口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东北地区第二大港口.1991年~2004年,营口港吞吐量平均增长23.5﹪,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吞吐量更是突飞猛进,2004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9.1﹪.港口现有通过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营口港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加快营口港发展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情况.
  • 摘要:快速把作为东北地区惟一东部港口的丹东港构筑成为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口,大力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是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丹东港口及其临港产业在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和展望.
  • 摘要:航运中心建设有赖于港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港口服务行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港航事业,最大程度满足到港船舶对燃油淡水等补给的需要,为广大船东提供便利,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结合本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笔者针对港口供油供水服务行业在加快航运中心建设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阐述一下心得和体会.
  • 摘要:港口竞争力铸就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辽宁的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这一现代区位经济规律.港口竞争力始于港口,源于竞争,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辽宁有漫长的海岸线,辽宁应以大连、营口或锦州为突破口,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呈梯度推进.除了由沿海逐步向中部和西部推进之外,海洋的开发不可忽视.这样,以港口为依托,向其两翼发展,分别进行陆上和海洋的开发,有助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经济的全面发展.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如果没有以港口竞争力为主体的辽宁经济发展模式,上述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是振兴辽宁经济发展的根本命题.本文介绍了港口竞争力铸就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情况.
  • 摘要:环顾当今世界,大多数具有现代意义的港口都在全力拓进综合建设和功能提升,从而使港口的发展阶段开始登上了一个时代新台阶--"第四代港口".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在联合国贸发会的刊物上,某些国外专家曾就"第四代港口"的理论问题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初步的论述.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作的角度考察,这些探索或论述尚值得商榷和推敲.本文即试图从分析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入手,在研究国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与之不同的、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的"第四代港口"新概念,以期引起世界港航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 摘要:现在,辽宁省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省,大连市正在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辽宁省、大连市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但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这是上级给的"金字招牌".凡是战略性行为不是仅靠少数业内人拼搏一下就能做到的.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使"金字招牌"名副其实,需有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支撑力.所以,必须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凝聚一种文化力量,跳出少数业内人士的圈子,形成各业人士共同行为的潮流,否则,如同修建了一个漂亮的足球场,没有一流的运动员和伴随而来的热情球迷,只能冷落为一个风雨"观景台".本文介绍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文化支撑相关情况.
  • 摘要:温家宝总理指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把大连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大连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对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东北经济振兴与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之地位作用.
  • 摘要:大连港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的窗口,承担着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物资和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运输任务,是东北腹地商品物资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提出,将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具有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将推动这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临港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大连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央2003年11号文件所提出的"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将进一步增强大连港的辐射功能和牵动作用,吸纳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在大连集散,形成口岸与腹地的经济联动,提升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乃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大连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该看到大连港也经受着来自国内外港口激烈竞争的压力.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有利的政策条件,尽早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人们关注和研讨的新课题.
  • 摘要:海运口岸集疏运体系的快速高效,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和由于船舶随时到港、货流不均衡而引起的压船压货现象,也可以缓和货物集散对码头仓库容量过大的要求.而且,集疏运体系能力的不断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港口其他系统的不足乃至扩大港口腹地半径,从而促进港口发挥最大的潜力;相反,集疏运体系的薄弱则会抑制港口其他系统优势的发挥,乃至影响港口腹地半径,从而限制港口通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战略规划中,必须对集疏运系统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使它们能相互协调发展与同步建设.所谓运输通道也可以理解为运输线路,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运输线路,而是指一定的区域内有共同流向并且可以有一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组成的运输线路束,因而也有"运输走廊"之称.运输通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网的主骨架,其基本特征是客货流密集度高,在运输网所有线路中占有的比例小,但在客货总运量中占有的比例大.因此,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系统战略规划时,应将集疏运通道的布局和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考虑.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可供选择的集疏运通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有所帮助.
  • 摘要:对区域物流的度量分析是研究区域物流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针对区域物流发展特征从多层次、多角度建立度量系统框架、提供完善的资料统计分析支持是区域物流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从点状区域对象到面状区域对象的物流流径的逐层分析,提出了以物流品种、物流方式、联系区域为坐标的三维轴空间系统度量分析框架,并结合建设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研究,具体分析在实际区域物流流径的研究中度量分析框架的设立与应用问题.
  • 摘要:建立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离不开软环境建设.法制环境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环境是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活动的系统工程.航运中心的法制环境建设是为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服务的,明确了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标准、优势和差距,方可研究适应此标准所需的法律、法规,以及法制环境体系.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法制环境建设是这个大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课题.本论文重点对大连建立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法制环境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 摘要: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大连的科学定位,又是对大连市今后发展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件的下发给大连市港航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完成好,不仅要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强投资、搞好规划、扎实工作,还必须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需的政策软环境上集中精力、缜密思考、逐一落实.目前,各港航界企业都在为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目标而摩拳擦掌,但是,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能否为大连市港航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使之与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和关键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不断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东道国也越来越关注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利益,获取这类利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在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之间建立关联.这种关联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外国子公司从国内企业获得商品和服务;或外国企业向国内企业出售商品和服务;关联还涉及到大学、研究机构、出口促进机构等非经济实体的参与.关联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之所以重要,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力比国外子公司落后,通过关联可以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世界著名港航企业拥有遍布全球便捷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网络系统,是全球生产要素配置的重要杠杆,也是所在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推进器.因此,通过辽宁港航企业与他们的关联,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球网络系统建立与完善,推动辽宁港航企业更快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于北美的现代邮轮经济,30年来以8﹪~9﹪的速度增长.它一直是国际旅游业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今后亦将如此.近年来,随着挂靠中国港口的国际邮轮的日益增加,"邮轮经济"的概念迅速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走红,它是指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而推动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在发达国家,邮轮经济历经了40年的高速发展,以其网络性、全球性和集聚性发挥着明显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大连作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港口城市,如何发展大连邮轮经济?是否以邮轮母港为标准规划、建设港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实施东北振兴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也是国家对大连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中发挥基础优越性和带动作用所寄予的厚望和重托.国家的这一战略决策,对大连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关于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宏观战略措施,仁者见仁,已不乏高论.笔者仅从航运中心的微观建设上入手谈谈规范船员劳动力市场对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功能齐全的航运中心必须具备港口、货物、船公司和服务体系4大要素.上述4大要素中,船公司是关键的要素.船公司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产业劳动者--船员,而充足的船员必须依靠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予以筹措和配置.本文从国际劳工组织船员立法动态的角度谈谈规范船员劳动力市场对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必要性.
  • 摘要:中,提出了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继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决策后,面对包括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东、中部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隔黄海紧邻的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又一国家级战略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这种机遇,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就如何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谈几点看法.">从世界范围考察,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将国内或区内经济置于全球经济合作和循环之中,而国际航运中心正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循环的商战舞台.例如,欧洲有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美国有纽约国际航运中心,日本有东京、神户等国际航运中心.在我国,首先是在南部沿海地区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带动了珠江三角洲一带经济的崛起,以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组合而成的南方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崭露头角.中部沿海地区随着上海浦东经济特区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五"建设规划.中国北方,包括大连、青岛、天津,都曾提出过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枢纽港乃至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设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继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决策后,面对包括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东、中部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隔黄海紧邻的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又一国家级战略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这种机遇,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就如何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谈几点看法.
  • 摘要:航运中心是指具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从历史上看,港口建设与城市建设历来密切相关,港口对城市发展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城以港兴、港以城荣".从国际上看,凡是港口发达的地方,它所依托的城市就发达.由此可见,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对国民经济、地区经济的重大推运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根据市政府的总体战略规划:大连将对老港区进行改造,建设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大窑湾二期工程项目、烟大火车轮渡和北良港等大的港口项目,5年内再造一个大连港,到2010年大连港港口吞吐量将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准箱;以建设东北亚交通枢纽为目标,努力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港在酝酿更大的发展:到2005年青岛港将建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集装箱达到700万标准箱,力争居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位;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达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准箱,力争跃入世界集装箱港口前5强.天津在港口建设方面提出:投资273亿元,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进行天津港港区内10大建设项目和港区外部20项配套项目建设,把天津港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力争到2010年使天津港吞吐量翻一番,达到2.6亿吨;集装箱运量翻两番,达到1000万标准箱.显然,这场沿海城市发展的竞争充分体现在航运中心的建设方面,将是必然的和全方位的,政策和体制的因素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尤其是机制保障和稳定性更将倍受关注.为此,对推动我市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全面管理;2.扩大对外开发,创新港口发展思路;3.创新服务手段,全方位服务于航运中心的建设;4.大力发展航运人才教育.
  • 摘要: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除了美日欧三强之外,还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经济圈,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航运中心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最终带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现代物流业是大连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依托.若能进一步利用现代物流业,带动人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将会对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进大连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也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近几年,大连市的现代物流工作也取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央确定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之后,大连市委、市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政策措施和建设环境上均给予了极大支持与帮助.应该说,大连市现代物流取得目前的成绩与大连市委市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鼎力支持是密切相关的.大连物流行业在今后是否能过获得持续高效发展并从战略角度紧紧把握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机遇,都需要大连市委市政府在政策措施上加大支持力度.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网络与数字化技术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自产生以来便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成为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的动向表明,物流现代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杠杆.港航业是物流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是跨国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港航业作为联系前端市场和后方资源的"水上桥梁",保持产品"产-运-销"整个链条的良性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不断要求航运承运人能够提供覆盖全球各地的服务,制造商由于不断加速的外包及商务全球化,对全球供应链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而国际互联网以其全球化、个性化、即时性的特点,使得客户群正在迅速从现实走进网上,以虚拟的形式呈现在航运经营者面前.从客户群的构成,客户行为的转变到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等方面来看,客户的力量从没像今天这样从虚拟的数字化市场开始迅速控制现实的港航物流市场.因此,在大连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发展港航数字化物流,实施港航电子发展战略,以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大连港航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反过来,现代数字化物流的发达,又将极大地推动港航运输的发展,促进大连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根据1992年联合国的分类标准,港口按照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港口.第一代港口功能简单,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贮存、发货等;第二代港口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在服务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信息服务成为其重要内容,港口将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围绕着运输链的起点到处都有港口活动.因此,信息是现代化港口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向信息时代的港口物流中心必须依靠敏捷、虚拟、互动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全面支持,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映、灵敏和扁平,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互相依存、不断创造优势,为未来市场而竞争,实现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港口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港口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的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 摘要: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第三方物流,它是指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在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但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动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处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企业必须精力投入到减少不增值的环节,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实现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的运作上;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观念,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这种形势下的一般企业在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面前很难承担复杂的物流业务.本文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框架体系.
  • 摘要:社会分工变细、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只有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通过将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物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扩张式发展.目前我国已有上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准确核算和有效控制成本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 摘要: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 摘要:在现有的区域物流规划中,通常的思路首先是预测区域的物流市场容量,一般是"巨大的"(参见表1).由此预测未来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也由此规划若干巨大的"物流园区"以完成这些物流量,接着就是选址建设、政策建议问题了.这种区域物流市场容量的预测思路中的问题是:区域物流量究竟用什么指标来定义?区域物流量可以代替区域市场容量吗?区域物流量用重量来衡量,还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实际上1吨煤炭隐含的物流市场容量怎么同1吨重量的笔记本电脑相比较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解答并且介绍了东北经济区物流市场容量预测研究.
  •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每次石油价格的动荡都必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跌宕起伏.毫无疑问,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围绕石油的控制与反控制展开的争夺,更让我们清醒地看到,石油作为核心战略资源,已经构成一个主权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础.大量的事实证明,要确保国家安全,就必须加快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大连作为在建的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发挥这一区位优势,为振兴国家的石油经济做出贡献,将是我们肩负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常言道,有作为有实力才有地位,有思路才有"财路"和出路.50多年来,辽宁累计向国家提供了占全国1/4钢材、1/10煤炭、1/4原油、1/2机床、1/2风动和气动工具及大量机械装备,拥有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曾经为我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并载入史册.由于计划经济非市场化严重制约后来相形见拙,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GDP高过山东是广东2倍,而今东北三省与山东持平而不及广东一个省.2003年东北经济区以占全国13.7﹪土地,9.22﹪的人口,取得占11.71﹪的GDP总量,其份额多年来徘徊不前,且近年最低时达到10.8﹪,据预测2010将告别低谷将增加到12.0﹪~13.0﹪.这种与"共和国长子"不相适应的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对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寄予了殷切期盼.一是依托老工业基地基础条件(这是沿海其他经济区没有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能够尽快转移到现代技术和管理基础上来,加快现代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现代技术装备供应基地和出口基地,为我国后工业化发展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奠定基础条件.二是改造重构石化工业,建立现代新型能源基地,为突破能源短缺基础性制约,确保我国石油中长期稳定供应安全再做贡献.本文认为: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任重道远,形势严峻;以航带港面海而兴是辽宁持续振兴的必由之路;辽宁港航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组织实施总体要求;以航带港打好"主场牌"加快辽宁振兴的演进基本路径.
  • 摘要:软环境相对于硬环境而言.它主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市场发育程度、管理效率、经营成本、收益回报、法制状况和文化氛围.软环境建设是看似无形、落在实处有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方,人们总是挑选有利、有情、有景、有氛围的地方投资、消费和落户.航运中心作为区域性的运输、货物集散、物流中转、投资服务的枢纽,是否具有集聚效率,是否发挥应有功能,除了港口码头和船舶等硬件设施外,还需要良好的政务环境、经营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等.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中国船级社(ChinaClassificationSociety,以下简称CCS)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力量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支持大连地区航运业、船舶修造业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产业及其服务业的发展,在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船级社在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及自身发展情况.
  • 摘要:2004年是我省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出在全省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我们要紧跟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论坛的形式为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环境建设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中央提出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大连成为国内外港航界关注的热点.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连港的发展,对大连港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大连港要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旗舰和主导作用,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加快港口的发展,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本文笔者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
  • 摘要:根据中央政府和省市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的航运事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作为我们大连航运集团企业,感到无比振奋,如何能借助这股东风,因势而起,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在这次巨大的变革浪潮中,如果无所作为或发展战略失误,将贻误战机,从此被世界竞争对手赶出竞争舞台,被历史所淘汰.在航运业的市场中,我们企业扮演的角色是船公司,因此,我们从自身的行业角度出发,以一个船东的视角去观察航运中心的建设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由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能为我们提出好的建议和对策,使航运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下稳定发展,让我们借改革的风帆,驶向事业的辉煌.
  •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的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全局和长远战略高度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推进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情况.
  • 摘要:中共中央2003年1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我们辽宁省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渔港监督工作,开创渔港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就成为我们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本文就大连市渔港监督的现状和未来工作的思路提出一些看法.使大连市的渔港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个大的目标.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濒临黄渤两海.海岸线长1906公里,渔港及自然港湾211座,其中经国家批准的重点渔港36座,列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3座,国营渔业基地1座,达国家二级群众渔港标准的40座.机动渔船21250艘.2001年水产品总产量212万吨,总产值181.5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市及有渔业生产的10个区市县设有渔港监督机构,27座港口建有渔港监督站.市县两级渔港监督人员116人.多年来在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市渔港监督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渔业安全管理、渔业经济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不断研究探索渔港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开创工作新局面.
  • 摘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加快大大连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系统、科学地规划这一重大建设至关重要.大连航运中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发挥大连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破传统观念、行业观念,发掘各方面潜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大连渔业优势,挖掘渔港潜力,打造大连国际渔业物流中心对于丰富"航运中心"核心内涵,增强"航运中心"辐射功能,完善"航运中心"服务项目,提升"航运中心"的档次品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如何发挥渔业优势挖掘渔港潜力打造大连国际渔业物流中心的情况.
  • 摘要:中指出,"加强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水运资源,加强沿海枢纽港建设,建设航运中心,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强化水路交通在外贸运输和大宗散货运输中的主力地位."中共中央在1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本文介绍了如何加速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情况.">世界经济活动趋于全球化.社会化大生产的高速发展,正冲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力求在全球内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以获得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与此相适应,世界贸易也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阶段.据联合国有关统计,1970年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1.4﹪;1980年增加到14.1﹪;1990年为16.2﹪;2000年为20﹪.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如此高速发展,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17世纪的英国政治家雷利曾断言:"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300多年后的今天,海运依然占世界贸易运输量的80﹪以上.全球国际海运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仍将达3.8﹪,在这种海运业持续发展的诱人形势下,世界各国及我国海运口岸均做出了建设航运中心的战略规划.交通部颁布<2001年~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政策>中指出,"加强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水运资源,加强沿海枢纽港建设,建设航运中心,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强化水路交通在外贸运输和大宗散货运输中的主力地位."中共中央在1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本文介绍了如何加速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情况.
  • 摘要:社会基本需求是一切事业发展源动力和大学校,适应全球经济大调整大趋势,提高务实创新自主构筑世界市场战略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对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和平崛起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切实落实党和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大环境背景,旨在深入认识服务东北振兴,加快大连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需求基本价值取向,对回答当前急待解决基本问题,并找准位置多做贡献应有更多的启示和参考.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大连城市功能做出的科学定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大连市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主要的应该是交通系统的完善和加强.而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文化建设又往往被忽视.所以,有必要对港口城市的交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大连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摘要: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和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特别是包括港航在内的国企改制要素重新组合,都共同面临着"钱从哪来"严重制约,突破单一货币、一对一交易模式制约,发展要素多方互换现代易货业务广开门路营造便捷融资环境,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发展成本风险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如何抢建大连现代易货平台为东北振兴和航运中心营造便捷的融资环境.
  •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旨在改造东北工业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调整与倾斜必然会带来投资的转移,也将东北产业界都优化调整,东北三省的经济繁荣期即将来临.根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双核结构模型(陆玉麒,1998),大连这个港口城市必须发挥出它的边缘性,实现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因此,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成为与之相呼应和配套的任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运输需求的增长(荣朝和,2002).大连港要发挥边缘城市的产业外延传送带(HepworthandDucatel,1992)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实施与集疏运网络的投资力度,从而来满足未来运输需求增长的需要.大连港承担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和80﹪左右集装箱运输货运量.大连港规划到2010年前投资的270亿元建设10大项目构建国际大港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网络通道(刘友洪,2003).大连港的陆向经济腹地主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赤峰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和哲里木盟).从腹地的相对独立性上来看,具有一定的货源优势,薄弱的环节是东北地区集装箱,特别是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太少.内支线1998年才开通,但集装箱航运量潜力巨大(杨树,2003).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依靠的是内陆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带来经济发展良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存在诸多的切入点,实现东北腹地经济空间可达性的提高是一个重点问题.本文介绍了 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与经济腹地的空间可达性模型分析.
  • 摘要:现代物流是以运输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服务系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得现代物流概念的内涵逐渐扩大,跨越国界的国际物流,或者说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服务化和信息化是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现代物流产业是信息化的产物,现代物流的特征是提供高效、便捷的产品增值服务,因此,现代物流是服务化与信息化的集中体现.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宽,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港口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港口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的体现,换言之,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港口不能只是被动地应对,而应积极地探索能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式,例如建立港口物流中心,争取发展的主动权.这一点对我国港口、港口城市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是提高我国开放性港口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选择之一,而港口在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国外与西部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产品和生产资源需要以现代物流为纽带,加速交流与融合,这些都对港口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港口发展与现代物流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好,可能获得"双赢"的结果,反之亦然.
  • 摘要:港口建设是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关键,而港口的建设除了硬件建设之外,还需要有航运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然而,目前大连市有关港口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港口实际发展情况亦不容乐观.本文借鉴其他省市的立法,结合大连港的实际情况,对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相应立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即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完善有关口岸管理、海域使用、岸线管理、引航管理方面的立法,并对现有的海关、检验、检疫等地方法规进行修订,从而为大连港的建设发挥其政策先导和法规保障作用.
  • 摘要:无论是国际性航运中心还是区域性的航运中心,通常必须具备4个要素:(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2)国际航商的广泛参与和低成本的综合运输;(3)高水平的配套服务;(4)政府较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国际航商的广泛参与是通过国际大型船公司和国际干线的集结来体现的.大连要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就不能不对这一条件进行分析,以便摸清底数、找出差距、提出对策、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大连的既定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形成国际海运辅助业统一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国际海运辅助业包括与国际海上运输有关的所有中间组织,即涵盖诸如提供船舶服务、海运金融服务、海上安全、修造船舶、船舶代理、船舶经纪、船舶保险、海事法律服务、海事仲裁等各类航运服务的非经营性组织与经营性组织;从狭义上讲,国际海运辅助业仅包括经营性组织,即指专门从事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并收取报酬的各类企业的统称.狭义的国际海运辅助业可细分为3大类:(1)国际航运中间商,即航运代理人、航运经纪人、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等各类营销渠道商;(2)运输港站经营人,即从事堆存、仓储、装卸等业务的场站企业;(3)其他运输服务企业,包括提供理货、船舶租赁与买卖、船舶管理、船员劳务、船舶修理、燃料物料供应、航运信息服务等各类企业.本文介绍了大连口岸与国内其他口岸国际海运辅助业的比较研究.
  • 摘要: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港自然条件优越,随着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大连港完成了转制工作.2003年末,中央1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服务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提出,要求在这一地区迅速建设建成功能齐备、竞争力强的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进出枢纽.大连作为东北经济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是发展和繁荣东北经济的迫切需要.其次,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中国不能建设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那么大连将会沦为釜山等东北亚大港的支线港.所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有利的政策条件,尽快建设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大连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人力资源研究.
  • 摘要:在传统的物流理论中,仓储活动只会产生物流成本,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物资仓储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的优点.所以,物流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少物资的存储量和存储期,甚至希望达到一个终极的目标:零库存.实际上,仓储状态的物资不仅仅是成本的发生源,有可能成为利润的发生源.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物流的运营理念,物资银行化管理,即类似银行运营资金的方式来运营仓储状态下的物资.
  • 摘要:国际港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旦分工格局固定下来,就很难改变.比如说某地成为国际枢纽大港以后,航班就很多,物流就很高,想改变很难,在货流大量增长的时候,正是改变格局关键的时候.比如说釜山提出要建成"21世纪环太平洋中心"的规划,计划投资60亿美元建设新港区,高雄提出了"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并在研究"自由贸易港推动方案",神户提出了"21世纪亚洲母港"的战略目标.所以中国要努力成为国际枢纽大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劲竞争对手.船舶大型化趋势将影响港口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受规模经济的驱使,当今集装箱船舶越造越大.许多学者认为,将来在东北亚地区只有一个中心枢纽港,而其他港口都将成为其支线港或喂给港.那么,有希望成为中心枢纽港的少数几个港口之间,除了竞争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在水深、集疏运等各个方面都能够适应超大型船舶要求的几个大港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船公司(联盟)选择作为不同环路上的停靠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港口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应该寻求一种多赢的合作发展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中国沿海港口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一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二是围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香港、深圳和广州为主体的华南区域港口群;三是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天津、大连、青岛为主体的环渤海区域港口群.从目前中国港口的布局看,南方港口的态势已经比较清晰.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龙头,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港和深圳港为龙头,相对与周边港口的竞争不是很激烈.而我国北部环渤海地区形势比较复杂,经济腹地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近几年,由于该地区的港口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呈现出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并且这3个港口均提出了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的奋斗目标.当今世界,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35个城市,有33个是国际航运中心,或者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原因显而易见--航运中心不仅是一个区域的物流中心,而且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枢.建设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形成口岸与腹地的经济互动,增加对国际资本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1)传统型.这种模式是靠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条件形成的,并且是一直以来被航运业认可的,例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2)中转型.它们不但要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发达的转口贸易和自由港政策,例如香港和新加坡航运中心;(3)腹地引致型.这种模式的选择也取决于城市港口的自然条件,但是更重要的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同时,必须同宏观上运输网络体系状况,内陆腹地与海外腹地的状况以及其他条件一起综合考虑.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几个主要城市只能以腹地引致型为发展目标.下面本文对3港分别进行分析.
  •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企业大多都向集团经营模式靠拢,在集团经营管理中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但是如何解决交通运输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事项快速抵消,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质量和效率是会计界一直在探索、在解决的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的今天,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事项的准确对账及快速抵消的核心问题是最为理想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港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应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