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
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

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5-10-11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大学的社会功能在拓展:从单纯的教学,逐步增加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从知识层面来说,是从传授知识,逐步过渡到和生产(扩增、创新)知识与应用知识(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产生市场价值)相结合。在这过程中,大学的社会地位也在演化:从社会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待愈加迫切,希望他们对本国经济和国际竞争力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大学本身则主动或被迫地承受着日益增加的负担与压力,要求适应这种变化,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和大学社会影响的提高,“大学”概念正逐渐泛化。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则说:“造就通识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显然,这两位老校长都是把“大学”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机构或高等学校的。但是,如今把一切高等教育机构都称为“大学”,把“大学”等同于一般高等学校的倾向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不止中国如此,许多国家也概莫能外。本文主要探讨深沉性和包容性在大学文化中起到的作用。
  • 摘要:一般意义下,现代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文化创新的机构。建设一流大学有诸多因素。拥有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应该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大就是典型的范例。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十分简陋的设施,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爱国的栋梁之才,其中不乏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专家。西南联大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把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事业,从学校文化精神中汲取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就是一个文化的中心,不仅传承文化,还要发展和创新文化。大学以学校积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引导社会的文化发展。大学的文化精神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凝练成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成为一所学校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本文探讨了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地区努力从事经济发展,表现优异,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经济成长率,领先当时所有经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只有后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可以相比。将经济发展成功归因于教育当然是一种简化的说法。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和正确的政策,有好的人才也只有投闲置散,甚至受到迫害,或者流落异邦为外国所用。然而如没有好的人才,纵然有好的政策和制度也不能发挥作用。任何国家的发展最后都要靠人才,就是所谓人力资本(humancapital),而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仅就高等教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探讨。全文共分六节。除第一节略述教改的缘起外,第二节简单介绍教改会对台湾高等教育提出的三项重要建议,第三节讨论高等教育的容量间题,第四节讨论高等教育的经费问题,第五节讨论高等教育人学制度问题,第六节为结论。
  • 摘要: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良好校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谈科技必先了解科技的定义,根据韦氏字典其意为“达成某一实用目的之技术方法”,亦即包含了能切实增进个人生活及延续人类生存所必需事物的各种方法。有社会学者解释科技为“在人类各种活动领域中,为达成目的而具有合理性与效率性的各种方法”。科技是一套有系统的知识与方法,可改变或控制人类各项活动,增进人类活动的效能、效率和生活福祉。科技可用来决定各种要素资源,投入经济活动,藉由一套生产制程或消费程序,提升活动的质与量,进而对人类的生活及工作,产生实质的贡献。举例而言,蒸汽机、电讯网、计算器诸类硬设备的发明,以及线性规划、专家系统诸类软件系统程序之创新,都算是科技的范畴。自然科学狭义的定义就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质、天文学等学科,并不包括应用科学,而科技的定义却含有应用科学。本文提到之科技泛指非人文社会学科涵盖的学问,包含狭义的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甚至生命科学,因此在广义而非严格的定义下,科技可以代表了整个科学与工业技术的意义。
  • 摘要:“小区整体营造”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94年10月3日,当时文建会前主任委员申学庸向“立法院”做施政报告,首度提出此一概念及相关计划,主要乃延续对于小区文化、小区意识、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将之整合转化为可具体操作之政策。由于小区总体营造是一种全智型的社会重建工作,有其特殊的软件技术和逻辑思考模式,它是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对象,又因其内涵涉及文化的主体颇重,且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公民参与一项,加上社造更需诸多人才的培育、观念的建立、规范的研拟等等,青睐教育手段始能达成。而大学正可扮演此中举足轻重的角色,问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大学肩负社造的必需功能?使大学成为社造的忠诚“伙伴”关系,以落实并发挥社造的效果,是为本文探讨旨趣所在。以下分别就社造的概念及大学参与社造的具体作为,做一界定与阐述。
  • 摘要:中国古代有历史悠久、意蕴深厚的人文传统,如何充分挖掘这一宝贵财富,应用于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我们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一方面介绍从教育理念上所作的探讨,并阐述了对人文实践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实践上也作了初步的尝试,活动可分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文实践活动,试图从人文修养的视角对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补充;其二是成立了水木书苑。试图接续古老的书院传统,对大学生课余的人文经典阅读、人格修养等活动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提升。
  • 摘要:在当代中国大学的序列中,以理工科高等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以及专门学院(文中都笼统简称为“理工大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2002年中国教育部的统计公报,全国(大陆地区)共有1 396所高校,其中理工大学有270所(约占总数的19.5%),职业技术学院548所。两项合计约占总数的59%;并且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历年中,从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规模远远超过其他院校(师范、医学、文、法学等类)毕业的学生数量。到200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学校在校生突破了2 000万人,其中约占1/3的是学习理工科及工程学科的学生。目前中国大陆约有390多所以理工科教育为主体的公立大学和学院。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布局中,理工科以及相关的工程专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工科教育规模巨大,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本文追溯中国理工大学演进的历程,审视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到今天中国现代教育历史发展经历,探究中国近代理工大学文化的由来与其进化发展的经验,或许对中国的理工大学面向未来世纪所应做出的发展战略选择,希望能于大家有所裨益。
  • 摘要:大专院校理所当然是社会的公共财,也应该是社会大学。因此将校园的环境与味标都应该“博物馆化”而成为各式各样的“通识窗口”,对内成为师生的“潜在课程”与“潜在师资”,对外则成为“社会学习点”,例如校园的生态环境也应该成为地区性的自然教室。透过“人文窗口”,将校园文化中的点点滴滴加以“故事化”与“脉络化”,校园中即充满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的教材。由通识教育的观点而言,大学校院宜将各校的“通识窗口”作为“大大的学”之开眼器(eye-opener),扮演如博物馆般“心灵发电厂”的角色。因此以“通识窗口”整合各种校园文化公共财产,再培训“校园解说员”,强化校园与受教者说故事的能力,则校园文化与通识教育的发展方能成为校园与社会共同的记忆与动力。本文介绍了大学精神的教育理念,对校园文化的文献探讨的理解以及校园文化中的潜在课程。
  • 摘要: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深刻认识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是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大学理念创新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特别是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学者、专家和政府教育管理官员的广泛关注。
  • 摘要:笔者有机会参加“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问题高层论坛”,感到荣幸。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从开阔的视野来探讨大学文化,很有必要。除此,笔者想补充一点,只从世界视野来研究,可能不够,从我国的历史时代来着眼,将世界状况与具体国情二者结合起来,也许有助于对大学文化做出更加全面的研究和交流。
  • 摘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宗旨、本质、功能、使命等大学办学中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清华大学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办学理念几经变化,体现出清华人在历史不同时期对于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办大学、怎样办大学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这个过程是几代清华人在实践中精心勾勒大学蓝图,不断找寻大学理想,殚力于大学内在价值追求的过程。本文回顾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清华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
  • 摘要:“北大精神”是北大发展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总体上最本质的特征,是贯穿北大历史的不灭灵魂。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此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1923年底,时任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北大26周年纪念会上以《北大之精神》为题发表演讲,将北大的精神概括为“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1927年,马寅初先生在北大二十九周年纪念会上作同样题目《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再一次阐述“北大精神”的内涵。马寅初将北大精神概括为为了国家、社会,不顾一己私利,勇敢直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的牺牲精神。而在这之前的1925年,北大27周年校庆时,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里概括北大的两个特点是: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向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蒋梦麟、鲁迅和马寅初的概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北大精神中宽容、自由、追求进步、勇于牺牲的特点。这些都是北大精神中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传统。1927年至1929年间,北京大学一度被执政者取消,先后归人所谓的京师大学校和北平大学。北大师生为维护北大的独立和光荣传统,展开坚持不懈的复校斗争。本文通过对北大一百多年历史的考察,对今天的“北大精神”包含了的几点内容进行介绍。
  • 摘要: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加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洪流,这势必为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创造出一番新气象。大学是高等人才的摇篮,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担负着承先启后的关键角色。教授们固不能自居象牙塔而与社会脱节,大学的管理和领导也必须顺应社会和经济的潮流。本人对于中西方大学管理文化有长期而切身的体会:中西方的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差异,情理法的优先度也有重大的不同。本研究企图从管理的四个基本程序——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省视中西方大学管理文化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形成的文化因素。
  • 摘要:一个社会组织的整合即协调和控制主要有三种机制:科层机制、文化机制和市场机制。三种机制各自适应一定的条件,不同的社会组织对三种机制的运用程度不同。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术组织,文化机制在组织的整合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大学组织中,文化机制的作用受到了严重的削弱。笔者根据市场失灵和科层失灵的概念,认为大学组织中出现的这个问题可以称为“文化失灵”。本文对当前大学组织中的文化失灵现象及文化重建问题进行分析。
  • 摘要: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起源,每一个国家的大学也有自身的起源。大学的起源有先有后,发展有快有慢,它们共同组成了动态的全球大学系统。中国正在建设自己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方面需要通过国际比较明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从自身的历史与现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与特色。大学发展的历程总是伴随着国家政治一经济一文化的变迁。“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视自身大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环境变迁,就无从理解大学行为并建构大学未来。有关大学起源的研究资料可谓汗牛充栋,那么为什么还要通过一篇短文来考察这样一个重大而丰富的问题呢?道理很简单:人们对大学尤其是中国大学的起源存在好奇,而不同大学的起源与发展就形成了大学的传统与文化。经验与常识告诉我们,一所大学的历史越长,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往往也越深厚。因此,从校史专家到普通学生都有一种“寻古冲动”,试图从大学的起源上获得一种崇高的历史感。这也就不难理解,大学的起源通常往前推而不是往后撤。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勾勒西方大学起源的历史线索基础上,简要考察中国大学的起源线索,并进行两条线索之间的简要对比分析。
  • 摘要:西方工业现代化国家经济成长于20世纪中期达到高峰,他们着重物质文明的价值观,耗尽世界资源、破坏环境生态,对于全球事务毫不用心。一群来自全球53个国家组成的代表团体,想要以全球的整体观,深入了解盘根错节的“世界困局”,期望以“世界通解”的原则,获得通盘解决。本论文试图以人类生命的困境,作为大学角色与功能发展之界限,论大学使命应有之核心价值,期望为大学在当代的发展方向上提供一个思考之空间。
  • 摘要:大学学术生产力是大学学者与学术资源相结合,通过知识的授受、创造与应用而形成的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生成与大学学术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完整的大学学术图像,应该包括学术活动、学术体制和学术文化三个部分。也就是说,大学学术生产力是在大学学术活动中生成的,同时也需要大学学术体制为其构建组织载体和制度规范。但是,活动与体制并不是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充分而必要条件。大学学术活动的作用可能有限,大学学术体制也可能失灵,因此,在这两者之上还存在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简要地讲,是大学有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内部心理环境和组织氛围。它对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无形但却深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者发展水平的高低。那么,大学学术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在学术生产中意义何在?它在现实中存在哪些弊端?需要怎样进行改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总体走向的一大特点,是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一体化和多极化之间进行着“博弈”。迄今为止,愈来愈多的人认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成为明显趋势。与这一趋势密切相关的文化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势呢?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的学者对此问题发表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文化冲突论、文化共存论、文化既冲突又共存论。本文探讨了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
  • 摘要: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是世界历史扉页快速翻动的关键年代。苏联瓦解、欧盟成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动全球政经文化板块的剧烈移动,基因体医学、生命科学、奈(纳)米科技、通信科技以及认知科学等新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也强化了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强国与富国对弱国与穷国的宰制与剥削。以上这些世界历史的新潮流,都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之中,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之内面临全球性的竞争,使各国的大学院校所面对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拉锯更加激烈,也使各国的大学在教育机会平等与能力取向之间、在保存传统文化与展望未来变迁之间、在大学教育功能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在个人利益之追求与整体社会规范建构之间,艰辛摆荡,寻求平衡。本文写作之主旨,在于探讨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海峡两岸四地华人社会中高等教育所面临特殊的新挑战,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展望因应这三项新挑战的教育政策。
  • 摘要:文化是社会发展产物,文化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eure,意即对土地的耕种和植物的培养。后来,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把“文化”的概念提升到“是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18世纪法国学者沃弗纳格和伏尔泰所用的“文化”一词是指训练和培养心智的结果和状态,用来描述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指通过教育能获得的东西。可见文化与教育有密切的关联。从宏观上说,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和大学教育发展的产物。本文介绍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和主要作用,就大学文化推动大学的发展和改革的一些方面进行介绍。
  • 摘要:教育是国之本。教育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以优秀文化为本。教育要引导人认识自己,实现自己,既成为社会的人,也成为他自己。笔者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之所在。本文现就关于教育的本质与文化的思考进行探讨。
  • 摘要:台湾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已是举世皆知的事,目前已有超过160所以上的大学校院,可招考学生总额30万人,但未来的出生人数只有20万人,易言之,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此际吾人得慎思台湾高等教育环境的内忧外患,内忧在于大学校院数量太多,人口出生率下降,教育的质量因恶性竞争而降低,整体的教育资源不敷使用;而外患则在,WTO已敲开大门,包括大陆及许多外国学校随时会加入市场竞争,届时竞争更加激烈,另外,美、英、德、日、韩、及大陆都在积极培育重点大学加强重点领域研究,台湾因此要提早警觉竞争压力所在。如从IMD对教育指标的排名,就整体竞争力而言,2001年在45个国家中第18名,2002年第24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为4.2%,排名第32名,稍显不足,而总研发经费占GD的比率为2.045%,排名第12,科技论文篇数1999年为5 512篇,排名第19,这些数据,其实都不是很亮眼,换言之,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只是,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乃为台湾当局、各大学所共同关注且需立即践履的课题。本文兹将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