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浙江省蚕桑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浙江省蚕桑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浙江省蚕桑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浙江湖州
  • 出版时间: 2005-12

主办单位:浙江省蚕桑学会

会议文集:浙江省蚕桑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持续暖冬夭气的出现,造成桑树病虫灾害日趋严重,特别在夏、秋季,桑园鳞翅目害虫危害日益加重,频繁爆发成灾,由于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安全有效防治桑树病虫害农药产品的短缺,连续高剂量使用陈旧农药产品,害虫抗药性急剧上升,防效下降,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根据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的统一安排,2005年我站组织了杜邦超快40%可湿性粉剂对桑螟等鳞翅目主要害虫的药剂防治试验。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杜邦超快40%可湿性粉剂对磷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桑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在目前防治药剂短缺的情况下,可推广应用,但结合残效期试验(另文报道),认为上述各种浓度残毒期偏长,生产上较难把握,建议生产上使用的浓度按桑保使用浓度掌握。
  • 摘要:针对桑园内桑尺蠖等鳞翅目害虫较难防治及对口农药较少的情况,通过两年两个不同时期用40%丙溴磷等农药的防效试验,证明40%丙溴磷农药是防治桑园桑尺蠖等桑鳞翅目害虫的一种理想农药,建议在养蚕间隔期较长时使用。
  • 摘要:桑树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生长过程中往往遇到各种气象灾害和环境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对桑叶污染影响较大,特别是砖瓦厂、水泥厂排放的含氟气体。是造成桑叶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就浙江嘉兴蚕区春蚕期桑叶含氟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摘要:为了探索这些雄蚕新品种在农村饲养推广、特别在本市的适应性,总结相应饲养技术,文章作者于2005年春在吴兴区织里镇和南得区双林镇开展了品比试验,取得初步成绩。文章将试验情况与结果简要报告。从蚕农饲养上好养、高产、抗病性强和茧丝检定成绩中出丝率、解舒、清洁、净度等指标看,雄蚕秋丰×平28、秋玉×平68,和限7×平48三对雄蚕新品种相近或优于秋华×平30,更优于秋丰×白玉,可以扩大试验,中试后逐步推广。
  • 摘要: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它是根据植物营养生理学和根际土壤生态学原理,以多功能活性菌为核心,以优质有机质为载体,配以适量无机养分和微量元素的一种高效生物肥料,具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长、抗病害、改良土壤等特点。为了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桑树上的使用效果。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桑园采用复合微生物肥配合氮肥(尿素)施肥,桑树长势好,产叶量高,桑叶品质好,养蚕成绩好,产茧量高,但单独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故在桑园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应配合一定数量的氮肥,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活的生物体,有它自身独特的特点。
  • 摘要:桑叶提取物对α-糖苷酶标准液和小白鼠小肠提取物内α-葡萄糖苷酶进行了抑制试验;根据对小白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达90%的剂量为基准,对小白鼠进行喂饲试验,rn 观察其将血糖效果,以寻求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与实际降糖效果之间的关系。实验显示,当体外试验时,62.5μg桑叶提取物能抑制小白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50%的活性,500μg时可以抑制α-糖苷酶90%以上的活性;实验还表明,能达到90%体外抑制能力的剂量,在小白鼠体内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降糖效果。而抑制α-葡萄糖苷酶90%活性的1/2和1/4的剂量,也表现出降糖效果。再小的剂量则不表现降糖效果。
  • 摘要:利用丝质优耐氟性较强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一对春秋兼用型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经两年的浙江省实验室共同鉴定和两年的农村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263m,解舒率83.52%,纤度2.773D,净度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主要经济指标与菁松×皓月,万蚕产茧量比菁松×皓月提高7.0%,与对照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
  • 摘要:阿维菌素的安全间隔期较长,不宜在桑园中使用。阿维菌素和依维菌素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在10μg/L~O.1μg/L之间,两者对家蚕的毒性没有明显差异,随着蚕龄的增长家蚕抗性的增加不是十分明显,10μg/L~0.1μg/L的阿维菌素连续添食4龄家蚕,导致死亡蚕数的增加,并且10μg/L、1μg/L的阿维菌素对入眠眠蚕体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摘要:本文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家蚕五龄幼虫绝食后血液蛋白的变化。在建立绝食后不同时期血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基础上,运用PDQuest软件分析了73个蛋白的浓度变化,表现为3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其中28个蛋白属于类型Ⅰ,22个蛋白属于类型Ⅱ,23个蛋白属于类型Ⅲ。运用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上述的73个蛋白进行了鉴定和功能分类,结果表明:在类型Ⅰ中。有16个蛋白(占57.2%)属于贮藏蛋白;在类型Ⅱ中,各有5个蛋白(占22.7%)分别与防御免疫和糖代谢相关;在类型Ⅲ中,有9个蛋白(39.1%)与蛋白合成相关。结合不同类型的蛋白浓度变化情况,家蚕五龄幼虫绝食后,血液中与运输、免疫和能量产生相关的蛋白表达量增加,与生殖生长相关的蛋白表达量大幅减少,而与基础代谢相关的蛋白没有发生变化。
  • 摘要: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是目前高效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但目前的技术在重组病毒构建和纯化过程中存在着重组率低、空斑分析技术繁琐、花费时间长的缺点。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鉴国外AcNPV Bac—to—Bac决速基因表达rn 系统工作原理,利用细菌转座子的基因定位转移作用,在大肠杆菌内实现基因的转移重组,快速获得重组病毒,构建了可利用我国特色资源昆虫一家蚕的快速基因表达系统。具体的工作即对家蚕BmNPV基因组进行改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含有单拷贝数细菌F复制子、插入有细菌转座子整合靶位点、编码LacZ仅肽的部分DNA片段和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基因片段重组人家蚕BmNPV基因组,替换多角体蛋白基因,获得家蚕BmNPV病毒穿梭载体BmBacmkl;并利用供体质粒上的表达盒和细菌转座子,在细菌体内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向家蚕BmNPV基因组上的转移整合,快速完成重组BmNPV病毒的构建。本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在理论上它突破了家蚕BmNPV表达系统中重组病毒必须在昆虫活体或昆虫细胞内产生的思路,利用细菌转座子在细菌内构建完成家蚕Bm-NPV重组病毒,丰富了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理论;在应用上,由于它具有快速简便这一突出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好的应川价值,在未来生物技术产业利用家蚕作为“生物工厂”表达生产重组蛋白及后基冈组时代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方面,有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 摘要:在家蚕丝腺cDNA文库测序过程中,发现一个编码家蚕泛素结合酶的EST序列,利用3'RACE方法克隆了一个新的家蚕泛素结合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mUCE2I(Gen-Bank登录号为DQ219874)。家蚕BmUCE2I基因全长cDNA由465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RF),97bD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237bp的3'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组成,其编码的154个氨基酸与其他真核生物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BmUCE2I的EST片断作探针,通过筛选家蚕噬菌体基因组文库,获得了家蚕BmUCE2I基因组序列和5’调控序列。BmUCE2I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在5’端上游调控区域没有类似TATA盒元件,但在-219~—268bp的区域存在一个50bp的启动子序列。此外还存在CF2-II、FTZ、DFD、BRCZ2、DL、STAT、PRD—HD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家蚕泛素结合酶新基因的克隆、基因结构及5’调控区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通路相关基因调控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摘要: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家蚕5龄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同蚕茧高产品种与蚕茧中、低产量品种之间所涉及的差异蛋白质斑点各不相同,暗示丝素基因的转录、翻译可能涉及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点控制的调控系统,不同品种的产茧量可能涉及不同的调控位点或调控因子。
  • 摘要: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是一种通过膜受体进行信号转导的甾醇类激素,调控植物细胞延伸,维管束发育,细胞死亡,胁迫应答和光形态形成等多种生长和发育过程。BSE1基因是油菜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一个核内转录因子,能与具有碱性螺旋环螺纹结构的BIM1协同结合在油菜素内酯诱导靶基因启动子的Ebox(CANNTG)上诱导靶基因表达。实验对桑树中相同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并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其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
  • 摘要:诸暨蚕种业已有50余年历程,无论体制、人才、基础设施、质量、创牌,还是蚕种销售、企业获利等,在不同时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绩占主流,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十一五”期间将采取六方面行之有效措施,确保蚕种业健康发展。
  • 摘要:嘉兴市自1992年逐步试点进行秋蚕布局调整,减养早秋,推行三秋改二秋布局,至目前仅桐乡市苗区还饲养少量早秋蚕,其他县(市、区)均把秋蚕布局调整为二秋,通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气候更加变化无常,中秋蚕生产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今年更是遭受了罕见的持续高温灾害天气袭击,加上中毒、台风等影响,蚕病暴发,中秋茧产量低,质量差,养蚕经济效益下降,蚕桑生产受到了严峻考验。本文以为,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嘉兴市的蚕桑产业,秋蚕生产除了做好防高温、防中毒、防氟化物污染等工作外,对现行的秋蚕布局应进行再调整,以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
  • 摘要:蚕业生产发展到今天,其优势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蚕茧产量不高,质量下降,效益低下,尤其是在其它产业的勃起面前,雄风不再。而唯一的优势是蚕农生产的蚕茧无销售之虞。但凭这样的优势要在现代生产中有所作为,显然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蚕桑生产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要想在现代生产中与时俱进,必须根据现代生产的特点,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迅速提升蚕业生产层次,才能在现代生产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文章分析了蚕桑产业目前面临压力为:劳动力压力;环境恶化;科技到位率低;蚕作经济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最后提出蚕茧生产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摘要:优质茧生产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十一五”蚕桑生产是建德市的七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部分乡镇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通过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项目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蚕农增收效果显著。我市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为:老桑园立地条件较差,亩桑效益较低;桑品种结构欠合理;蚕桑经营规模小。蚕茧庄口小,难以进入大市场;蚕茧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 摘要:嘉兴市南湖区是历史悠久的蚕桑老区。2000年行政区域调整后有桑园面积34875亩,产茧量2838吨。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蚕茧行情的变化,5年来全区蚕桑产业经历了一个调整时期。到目前,桑园面积调整到24750亩,蚕茧产量稳定在2000吨左右,蚕茧生产基地得到了基本稳定和巩固。在这次调整过程中,对如何稳定蚕桑生产基地提出了新的条件,同时在产业之间的竞争中,要保持蚕桑生产基地的健康稳定发展,还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最后文章总结了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因此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稳定蚕桑生产.必须要有一定的发展措施。
  • 摘要:文章提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生产优质蚕茧的前提,提高蚕茧质量技术应用是生产优质蚕茧的基础,蚕茧收烘政策的引导是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产业化生产经营机制是生产优质蚕茧的保证等观点。
  • 摘要:种桑养蚕起源于我国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交往逐渐传向全世界,蚕桑产业的发展过程和产区的转移无法分割,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蚕桑比较效益下降而导致产业地位发生变化。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省份长期以来是我国的重点蚕茧产区,改革开放以后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蚕桑丝绸产业不再是政府的宠儿,蚕茧收人不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蚕桑产业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萎缩。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方略,而广大的西部农村经过多年探索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瞄准了蚕桑业,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云南等西部省份的桑园面积迅速扩张本文试通过对蚕桑产业的区域转移历史、“东桑西移”5年来发展经验的分析,提出稳定我市蚕桑产业的对策措施。
  • 摘要: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跋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摘要:因环境污染,蚕业生产出现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市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主要探明了氟中毒的原因、机理和一些防治措施。工业废气与农药污染引起的家蚕中毒损失,已严重影响了我市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农民收人的提高,同时也构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确保蚕作安全,巩固蚕丝生产,提高蚕农收人,建设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就环境污染对蚕业生产危害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作者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由工业污染与农药污染所形成的环境污染对蚕业生产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其直接影响造成中毒损失.也有轻微中毒后造成体质下降,并发蚕病,造成蚕茧减产损失。文章最后提出了防止对策及建议:各级政府领导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对现有排污企业进行整顿治理;严格禁止含杀虫双等有机氮类和菊醋类等’‘双高’。
  • 摘要: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省蚕种业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省蚕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 摘要: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链预测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时间序列问题的预测,两者结合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以我国历年蚕茧产量为依据,结合这两种方法,建立了我国蚕茧产量的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我国蚕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对“十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情况与蚕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是浙江蚕桑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一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作了规划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定发展浙江蚕业的对策与措施。
  • 摘要:今年是浙江省蚕桑学会成立50周年,作为我省蚕桑界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性的民间组织,浙江省蚕桑学会为浙江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见证了浙江蚕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省蚕桑学会成立以来,团结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在继承先人蚕桑科技文明的同时,推进了蚕桑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蚕桑生产技术的普及,把蚕桑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浙江蚕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文章介绍了蚕桑学会推进了蚕桑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蚕桑学会肩负着蚕桑现代化的重任。最后说明首先要大力宜传蚕桑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光明前景,克服消极情绪,增强信心。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正确定位。
  • 摘要: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但蚕茧仍然是受到政府管制的绝少数农产品之一。为了达到控制蚕茧价格的目标,政府还不得不把对蚕茧价格的管制,延伸到对蚕茧流通乃至整个茧丝绸业经营和流通的管制。蚕茧价格管制的实质是行政垄断,而行政垄断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及其结果。
  • 摘要:40%超快可溶性粉剂是由杜邦公司生产的氨基甲酸酩类杀虫剂,为探索该农药产品对家蚕的残毒影响、最佳使用浓度及不同浓度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在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统一组织下,开展了40%超快可溶性粉剂不同浓度对家蚕残毒饲养试验。通过实验证明:40%的超快可溶性粉刘对家蚕的毒性较强,与40%的桑宝乳油相似,使用浓度2000倍,安全间隔期在12天以上。本试验中各饲养小区从三龄开始连续喂饲相同浓度和间隔天数的处理桑叶,各龄家蚕表现为急性的农药累积中毒的综合症状。在实际生产中,单次喷药防治后,随着间隔天数的延长,家蚕累积中毒表现较轻。
  • 摘要:文章介绍了秋丰×平28、秋玉×平28,和限7×平4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最近育成的雄蚕新品种。为了探索它们的性状与饲养技术,了解茧丝质量情况,我们龄2004年秋期进行了农村饲养试验,并与已在示范推广的雄蚕秋华×平30,和大面积应用的秋丰×白玉作一比较。4个雄蚕新品种中,秋玉×平68、秋丰×平28这两品种产量高,丝长长,出丝率高、解舒好、清洁净度优等优点表现更为突出。两品种清洁均达99.2分,净度95.2分多,纤度偏粗,对血液型脓抗性相对偏弱,适宜春蚕饲养。秋华×平30强健好养,茧层率高,从大面积看,茧丝长比秋丰×白玉长80m左右,茧丝质量好,清洁、净度优,03--04年两年秋茧平均清洁净度分别达98.52分和94.19分,比秋丰x白玉分别高出0.87分和 0.6分,本期试验,清洁、净度分别为98.2分和94.9分,比秋丰×白玉高出0.8分和0.5分,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品种。
  • 摘要:本文介绍了组合式蚕种冷库的构成和性能,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经库房温湿度调查,符合蚕种冷藏技术要求。通过蚕种冷藏试验,对蚕种孵化率无不良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高孵化率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系,繁殖家蚕杂交种的雌性亲本,用家蚕限性卵色品种繁杂交种的雄性亲本。由于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产生全雌子代。而限性卵色品种在卵期可根据卵色分辩雌雄,可以挑选出雄卵,制成全雄子代。形成杂交种双亲一亲只养雌性,另一亲只养雄亲,然后把这2亲本进行杂交,制成单交一代杂交种。该方法能大幅度降低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制种成本,培育出高饲料效率的优质家蚕新品种。
  • 摘要: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分别在冰点以下或较高温度下作用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凝胶材料。本实验分别检测了两种凝胶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两种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发现两种凝胶材料均呈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毒性均为1级,都在可以医用的合格范围内;另外实验还对环氧化合物和戊二醛两种交联剂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对比。发现环氧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戊二醛,认为环氧化合物可以作为丝素蛋白材料改性的更为安全的交联剂。
  • 摘要:通过实测蚕茧解舒率和与之对应的茧层丝胶分子结构变化的信息,确立了茧层丝胶分子结构分峰面积值(B结构、无规卷曲R)与蚕茧解舒率的S型曲线和数模依存关系,推导出数值依存关系式,建立了蚕茧解舒率的数值转换查读表。利用茧层丝胶分子结构变化的比率标征蚕茧解舒优劣的这一结构信息,把蚕茧质量特征性状——解舒率,整合成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直接测读数值。
  • 摘要:通过土壤垂直剖面调查,桑紫纹羽病菌80%以上集中在10~30cm的土层,50cm以下土层没有发现病根。利用两面玻璃根箱内的病土栽植桑苗,观察到了紫纹羽病菌丝在土壤中缓慢生长.但接触健根后一般不会感染,而菌索大多能感染健康桑根,当菌和桑根建立寄生关系后.菌丝在桑根面蔓延迅速。人工培养基栽种桑苗后接种病原菌,茎叶切除的桑苗比不切除的桑苗感染速度要快得多。
  • 摘要: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法建立的阳虚小鼠模型和灌胃甲状腺素、利血平法建立的阴虚小鼠模型,调查了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可分别增加阳虚小鼠和减少阴虚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泳动时间,增加体重和脾脏、子宫卵巢的重量。结果显示,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类雌激素生物学活性。
  • 摘要:蚕种孵化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关键性指标,也是蚕种作为一种商品,在蚕农心目中判断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场生产的蚕种孵化率总体良好,一般2日实用孵化率均达到98%以上。但2005年皓月x菁松一个批次2日实用孵化率仅为92.4%。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场对孵化率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蚕种孵化率。最后提出了需要加强管理,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提高蚕种孵化率。
  • 摘要:海宁既是重点蚕茧生产基地,又是全国桑苗主产区之一。尽管近年来由于花卉、苗木业发展和茧丝绸市场行情频繁波动的影响,使全市育苗面积有所下降,但适销对路优新桑品种的繁育比例逐年提高。在为全国各地蚕桑生产发展提供大量优质良种桑苗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进入21世纪后,为不断提升我市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我们通过建基地、优品种、打品牌、办协会、拓市场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海宁桑苗进一步赢得了品种新、质量优的良好声誉,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在当前发展效益农业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提出了以下建议:创建基地,完善设施,稳定全市育苗面积;联结科研,外引品种,建立桑品种资源贮备;加强培训,革新技术,逐步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检疫.严格把关.确保出圃桑苗质量;建立市场,构筑平台,开辟桑苗营销新途径;建立组织,注册品牌,向产业化经营迈进。
  • 摘要: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推进蚕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的创举。为了进一步推进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对河桥泥骆村蚕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进行了剖析与研究。最后提出了以下建议: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抓住省和杭州市蚕桑产业化项目建设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兴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次,我们将以协会名义,建议政府协调信贷等相关部门,加大信贷资金向合作组织倾斜,加快落实好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农业部门已在2005年蚕桑产业化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合作社建设的扶持政策,并将列人今后的扶持重点,推进村级合作组织建设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武义县蚕桑产业起步于zo世纪50年代,90年代中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出现了蚕桑价格高低不稳,栽桑—挖桑—栽桑往复的局面。近几年,农村改田整地项目的开发,工业化迅猛发展,各种污染源对平原地区蚕桑养殖危害越来越大。2004年县委县府及农业部门根据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要求,为确保武义南部山区五个乡镇蚕桑业的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新的措施为:政府重视.加大南部山区蚕业发展扶持力度;优化蚕桑生产结构和布局;以科技辅导为中心,建立乡,村现代蚕业服务体系;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司+农户”为基础的农贸一体化经营方式;实施桑园综合开发,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建立蚕业信息系统。
  • 摘要: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尤其在分水地区,已成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桑园面积2.6万亩,年饲养量5万余张,蚕桑产值4千余万元,蚕茧平均张产在40公斤以上,随着茧丝行情上扬和省“蚕桑西进工程”在我县的实施,桑园面积增加6000亩,良种覆盖率得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明显。文章分析了减产原因为:恶劣气候影响中秋生产;农药和蚕病影响中秋生产;饲养的吞品种影响中秋产量;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应对的防范措施为:加强蚕种管理、维护正常经营秩序;调整养蚕布局,改一秋为三秋;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搭配桑品种,组建联户共育。
  • 摘要:海盐县是全省蚕茧的主要产区(市)县,蚕桑生产是其传统的优势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年随着农村各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受到各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不利的生产局面下,为提高蚕业在农村生产中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规划,海盐县被列为优化改造的重点县,这对老蚕区的蚕桑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机遇,以蚕桑生产优化改造为切人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蚕桑生产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开展桑园规模小区建设,大力引进桑蚕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增加蚕茧产质量,促进了蚕桑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初现了优化改造的可喜成果。
  • 摘要:近年,蚕桑生产屡屡出现污染中毒事件,直接影响蚕茧产质量,并引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群发事件,不仅对蚕农利益造成损失,而且成为对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对此.业内人士担忧,业外人士受怕,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蚕桑产业的声誉,进而会影响到蚕桑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目前蚕桑生产环境变化着手.分析了今后蚕桑老区如何稳定蚕桑生产的途径和出路。最后文章总结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二条途径: 一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稳定产业群体。蚕桑生产目前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最大的劣势是单位工值低,近几年的蚕桑生产常常是算了工钱没利润,或算了利润没工钱。要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改变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通过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减少用工,用集约生产形式(特别是小蚕规模饲养),做到既保证生产安全,又减少蚕业生产的投工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又能保证参与集约生产者有相对较高的劳动价值。这种方式可有效稳定中、小规模的养蚕农户群体。二是抓典型、做示范,提高蚕桑产业化水平。
  • 摘要:随着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兴衰演变,其养蚕布局也不断的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和变迁。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和调查访问,撰此拙文,以期对研究淳安蚕业发展有所裨益。文章介绍了蚕期布局的调整:春蚕为主、夏秋蚕为辅;全年五期蚕布局;三秋改两秋、全年养四期。最后总结出: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国内丝绸市场产品档次的提高和丝绸工业加工工艺的改进,对原料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淳安县根据春、夏、秋不同季别的气候特点、在1998年实施“三秋改两秋”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对夏蚕和中秋蚕饲养蚕品种进行了调整,推广应用“秋丰x白玉”和“薪杭x白云”中丝量蚕品种,充分发挥了其优良性状,出丝率、洁净、茧丝强度和抱合力等关键指标显著提高,为提高夏秋蚕茧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千岛湖”牌蚕茧质量优势有了新的突破,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贸工农各方得益非浅。
  • 摘要:由于排污工业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多,加上农药等造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水和大气中的污染不断积累,使蚕作环境日趋严峻,不稳定因素增加,区域性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对本地蚕桑造成严重的损失。文章分析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排污;农药污染。最后提出了对策措施:1对工业污染危害日趋严重,影响蚕业生产问题,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由经委、环保、农业共同研究防范措施,有必要对工业产业结构、布局和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论证,制订措施。使工业和蚕业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2对农药污染防范问题,建议工商、环保、供销、农业等部门共同研究,从源头上抓起,规范农药销售,做好“两高”农药的禁销禁用工作,同时搞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自觉做好。凡今年水田使川有机氮、菊}ed类农药的农户,稻草不能加工簇具、不能用作蚕座干燥材料,以防农药残留中毒。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经济建设向多元化发展,加上1995年以来,茧丝绸行情疲软,茧丝绸业在杭州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如何抓住省蚕桑西进和杭州市都市农业建设及茧丝绸行情回暖的有利机遇,以经济为纽带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和众多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生产者为主体的一体化经营体制,通过加强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培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手段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蚕茧业竞争力,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最后文章总结了推进杭州市蚕茧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强化基地建设,打好产业化基础;壮大茧丝加工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抓好合作社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科技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生产效益。
  • 摘要:文章分几个时间段分别介绍了金华蚕桑生产情况以及产区演变,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属浙中丘陵盆地,土地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平贩占23.13%,岗地、高低丘占36.07%,低山占35.57%。金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在16.3-17.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150-1909毫米之间,适宜栽种桑树,一般栽种在低丘缓坡和溪滩上。不过金华物种丰富,物种间竞争激烈。
  • 摘要:蚕桑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收人的重要来源,乃至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都曾有过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影响,杭州蚕业经历了较大的结构性调整,毗邻城市区域生产萎缩,而西部县(市)呈现出发展增长的良好态势,栽桑养蚕的区域成功地实现了东桑西移。在杭州市蚕桑发展的经历中,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科技创新上重点把握桑、蚕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注重适应性调查和品种搭配,结合全市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抓好蚕种质量和单产的提高。
  • 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嘉兴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后介绍了嘉兴市桑葚产业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蚕茧、蚕种质量稳步提高,酉己套产业完善,技术推广队伍健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蚕茧价格起伏大,市场机制不完善,蚕茧价格评定不合理,蚕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桑园专用农药缺乏,技术指导难度大。最后提出了下一阶段嘉兴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快高坛准澡园园区建设,提升蚕桑产业水平,广泛开展蚕桑综合开发;不断提高蚕业综合效益;坚持科教兴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龙头带动。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
  • 摘要:通过近两年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浙西南蚕区蚕桑生产快速发展,产业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为今后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今后三年,浙西南蚕区要进一步加快蚕桑新基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蚕农生产水平,合力打造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蚕桑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区域转移、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嘉湖老区与西南部新区蚕茧生产两极竞争的新现象,提出了浙江蚕业新秩序下的科技攻关目标与研究方向。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果桑的发展现状,并且提出桑树的生命力较强,它是喜光树种,深根性,根系发达,较耐旱、寒,速生,对土质的要求不是很高,潮湿肥沃的冲积土上最适宜,微酸、中性、微碱及钙质土皆能生长,相对容易种植。桑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一次种植可多年生产,种植的工作量较小。桑树的生长速度快,从种植到收集的时间较短。桑园的管理相对容易,广大农民能够快速掌握有关知识。因此,种植果桑具有一定优势。在进行综合利用的蚕桑资源中,有关桑根的研究报道较多,包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等多个方面。最后介绍了以采桑果为主要内容的兼业经营,将是我国果桑业经营的主要类型。在发展果桑产业过程中,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因地制宜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兼业经营模式。代表性的模式有:“果蚕农畜”模式,“桑基鱼塘”模式,“农林果”模式,四旁桑模式,防护林模式,坡堤桑模式,高度集约经营模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