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论坛
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论坛

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论坛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6-10-26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

会议文集: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智障学童课程设计是尚待发展和完善的领域.直到现在,香港智障学童的课程指引只是以主流学童课程为依归,提供一生校本调适原则,但欠缺一套合乎智障学童需要和均衡发展的课程大纲.因此,不同办学团体的特殊学校各施各法,或过于追求学科能力的提升,或过份着重就业能力,亦有趋于 '温室培养',削弱学生的自立自主能力.即使在职业培训方向上,只着重具体职业技能而忽视就业素质.整体而言,更有对学生期望偏低的倾向.在评量学生方面亦欠缺科学、有效的评量工具和指针.本文介绍笔者在2002年至2004年间,香港匡智会属下11所中度及轻度智障学校设计及推行「迈向成人世界高中转衔课程」( 对像是16-18岁的学生)的经验,供从事智障教育的同工参考. 文章突出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为高中毕业班课程定位, 如何针对现存问题,汲取国际文献中有关转衔教育的经验,结合匡智会的优良传统及香港社会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 ,为智障学童提供优质及高效的教育.文章亦总结介绍推行成果及评估方法.
  •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两个部份的研究来思考「课程实施」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部份的研究是来自台湾九年一贯的课程统整实施研究.另一个研究是有关Giddens对风险社会的研究.把这两个研究综合来看,我们发现台湾目前的九年一贯课程实施仍然受早期现代性影响颇深.相对地,这样的课程实施因为受限于国家权力的影响,因而无法反应出当代风险社会的问题及重要性.因此之故,我们提出四点可以重新思考「课程实施」的概念,试着摆脱过去那种以国家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观点,以期更能符合当代风险社会的需要.
  • 摘要: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的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 摘要:香港教育统筹局为推动课程改革,特别委托大专院校进行独立的评鉴研究,期望搜集资料以了解学校实施新修订课程的情况,作为衡量发展策略的根据,务求更有效地支持学校妥善推行改革,最终使学生得益.本文简介香港整体课程和中文科课程改革,课程实施评鉴文献,研究结果。
  • 摘要:一般而言,课程管理涉及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授权的机构和人员对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工作环节所进行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等一系列的课程行政行为.从基础教育来看,课程管理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加强和改善三级课程管理,使新课程的各项规划能够落到实处,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真正转化为学校具体的课程行为,并最终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提高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文探讨,一、建立主动解决问题的课程管理机制,二、明确和协调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与责任,三、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课程管理策略。
  • 摘要:什么是数学?为什么数学必须成为学校科目?当前数学课程的结构及其构成理由有那些?何谓真实的(authentic)数学课程?由上述问题,我们亦可尝试去问:哪些人决定了学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哪些数学概念与原则受到了重视?而所谓的建构数学,其真实的定义是什么?对于台湾教学现场的师生来说,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意涵? 数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教育典籍提及的心灵训练?抑或思考习惯的养成?本文首先描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由,并探讨教师与数学课程的关系;藉由学界对于所谓「新」数学的见解与批判,剖析其中潜藏对于数学课程改革在本质及相关措施(practices)的蕴义.循此,重新思考数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性质,亦有助学界同侪寻觅课程改革历史借鉴的答案.
  • 摘要:香港高级补充程度会考通识教育科于1992年推行至今已超过十年,开设本科的理念是希望学生透过此科达致扩阔视野、提升学习技能的目标.然而,修读通识教育科的学生人数仍只占整体预科考生少数,情况至今一直不变.去年,教育统筹局(2005)发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决定于2009年新高中学制改革推行时,通识教育科将成为全港八万多高中考生必修必考的科目,中学即将迎接通识教育科所带来的各项挑战.本文透过整理推行高级补充程度通识教育科课程的发展脉络及经验,结合通识教育科教师培训的得着,为未来新高中学制下通识教育科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作出评析.
  • 摘要:从不同的研究都可以证实,教师从自己及同侪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的学习,会增进其教学知识及教学效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素.世界龙冈学校黄耀南小学过去六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推行「学习动机及学习模式研究计划」的背境下进行课程及教学的改革,首重建立学习型的教学团队,透过集体观课研讨输入新的教学概念,小组同侪观课协助教师进行反思,视导观课的微观分析带给个人及整个学校社群回馈的功能,以进行不断的学校改进.根据Walberg等过去多项大型研究,总结对学生学习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概念及228个变项,配置到Joyce & Weil (1986)的教学模式分析架构中,可以展现任何教学模式都应处理的教学概念或变项.本文着意分析「学习动机及学习模式研究计划」中的教师,有否及如何透过上述三个课堂观察环节,对这些关键的教学概念及变项进行专业学习. 该校几年来透过实践反思及观课总结,建立了一套课堂教学互动及支持系统的分析架构,虽属一个个案的分析架构,但都让每一个参与其事的人得到启发、学习及成长.
  •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莉诺·达克沃斯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独特教学论.这种教学论使教学建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观念,由此使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从而为人类摆脱专制制度和大工业时期遗留下来的灌输本位教学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达克沃斯的教学观和范梅南的现象学教学观精神相通,但观点互异.倘基于中国的德性教学观会通此二者,将诞生一种呼应时代精神的教学理路.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里美感经验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并分析影响教学的美感经验的因素.研究发现:(1)美感经验及学习者对其生活世界的理解经验,透过感觉、认知、与想象获得所经验对象的意义.(2)透过美感经验,能够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态度、并鼓励运用其想象力「看见」事物的意义.(3)影响教学里美感经验的因素有教师对于「模糊性」的容忍程度,以及教室的控制.依据研究发现,提下以下建议:(1)教师应该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美感经验.(2)教师应该运用多元感官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者的「看见」的能力,以及发展学习者不同的智能与主动学习的承诺.(3)研究者应该关切学习者的美感经验及教学节奏与师生关系.
  • 摘要:教学过程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设计程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过程限于"特殊认识论"的理解范围.生成教学过程观冲破了这一对教学过程的机械理解,以"生成性思维"为典型特征,关注过程、强调关系、突出创造、重视个性.这种动态生成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为:由确定走向变化的教学目标阐明,由"复制"走向开发的教学内容选择,由线性走向非线性的教学过程设计,由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的教学策略制定,由重结果走向重发展的教学评价实施.
  •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从更加深层意义上研究和分析学习方式背后的课程价值观,将提高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简述"互惠学习"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分析比较了"互惠学习"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互惠学习"的具体策略.
  • 摘要:地方课程开发应具有地方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创新,人的全面提升和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三大价值.三大价值取向在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个和谐的价值层次,共同指导着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 摘要:新课程的一项重大变革就是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这意味着新课程中的教学必然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基于标准的教学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目标源于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范式转换,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特别是在标准意识和评估能力方面;需要保障外部和内部的充分的合作;需要课程标准本身的进一步完善.
  • 摘要:综观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从学校整体的角度来阐述的比较多,而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则更需要了解从个人的角度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本文依据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实践经验,分别从课程的准备策略、情境分析的策略、图解组织者、提炼预期学习结果、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编制课程纲要、探讨有效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具有一定的操作指导性.
  • 摘要:戴明的PDCA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的首字母缩写之组合.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处理)这样4个阶段的顺序来进行管理工作.它是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运转的一种基本方式,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反映了开展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性.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一般都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设定的计划,予以执行(实践),再检查其结果,将成功的方案纳入标准,将不成功的方案留待下一个循环去解决.本文探讨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中PDCA循环模式的运用及运用PDCA循环模式初步取得的效果。
  •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过程与方法是三维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与机制,教学实践中问题最大的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本文就是建立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基础上,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作了探索,并总结出能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达成、并促动三维目标整体落实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若干方法和策略,以实现真正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 摘要: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过程,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它的概念一直未被深究.Aoki(2005)质疑一向未被质疑的根本问题:「如何理解课程实施?」并从现象学、批判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观点,企图将「课程实施」再概念化,将它从「工具性的行动」转变为「情境的实践」,并强调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重要性.本文依据这些理念探讨课程实施的研究方法,并阐述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研究上的意义.全文分为三部份:首先以Aoki(2005)的课程理论为中心,检讨课程实施的研究;其次分析课程实施的叙说性质,以及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应用;最后则邀请教师一起说故事,想象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 摘要:"知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论题.本文通过辨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思想背景下所追寻的两种不同的"知识教学"实践的差异,明晰当今我国课堂教学革新面临的基本课题."知识教学"是一种认知性实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实践和伦理性实践.而"知识教学"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学校教师的觉醒和转型.
  •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和影响因素,学校和地方层面的课程实施均受到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制约.课程资源开发从诸多方面促进学校课程实施的革新,最终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地方课程实施与资源开发相行相伴,地方教育行政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更新和共享,提高课程实施的效能.
  • 摘要:建立在对一所农村中学课程实施过程考察基础上,本文提出课程实施的条件应包括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文化基础、外部支持以及时间等.并提出多方获取资源和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校长的领导、构建革新的学校文化等推进农村学校课程实施的对策.
  • 摘要: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改革之一,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课改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对新课程不适应、班额过大制约新课程实施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比如加强领导、加大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建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推广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实施发展性评价等.论文还就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 摘要:每当教育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有关政府就不得不对教育提出改善的构想,这些构想也就成为大大小小不同的教育改革措施.要想这些措施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有教师的配合.近几年来,为了帮助教师应对教改和课改所带来的挑战,政府及各大专院校纷纷进入学校为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专业支持,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但历年来的经验发现,这类支持的活动不一定能达致预期的效果,很多变革落实到学校、课室层面的实施,其效果还是未尽人意.似乎在教师和课程实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文以香港的专题研习为例,透过了解并剖析个案教师在实施专题研习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探究课改策略的实施与教师之间的深层关系.笔者希望教师的困难能引发所有关心教师成长、关注教育变革的有心人一起来思考。
  • 摘要:关注教师的个人因素是近来课程实施研究表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实施研究中有关教师个人因素的分析基本上秉承了认知主义的研究取向,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认知领域,如教师的知识、信念、理解等,对教师情意因素则较少关注,即使在Waugh & Punch等有关研究认同感的研究仍然关心教师对教育的态度、信念、教师对变革的忧虑和非金钱的成本效益评估等因素对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影响,较少探讨教师情绪变化.这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教学研究重心的认知转向有关,同时也受到当前主流的教育思想的制约,即从研究到教学等教育工作都强调理性分析,讲求教育及其发展的逻辑性、目的性和准确性,而忽视人的情绪、感觉、道德和工作价值等.于是,教学和课程变革都被视为是追求知识、理性的认知过程,而很少考虑教师的情绪和感受.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学者一再指出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这种倾向:在教学中,尽管我们熟悉教师"做什么"和"如何思考",但很少知道他们在教学中"如何感受";在教育和课程变革中,我们也都忽视和低估了教师改变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即情绪维度.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和实施研究者近十年来开始对教师情绪表现出普遍而持续的重视.本文研究,教师情绪作为个体心理现象,情绪与教学和课程实施的关联,教师情绪研究的理论转向,教师情绪研究对课程实施的启示。
  • 摘要:课程美学的研究,目前虽属起步阶段,无论在课程理论或实践上,皆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从批判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世界」对课程美学探究可能的意涵.文中先分析日常生活世界的特性及其产生的「扎根美学」(grounded aesthetics),其次就扎根美学在课程实践上的开展,提出「课程即剧场」的意义.最后指出课程美学的实施在开展学习者的价值性和主体性,而扎根美学的实践系从日常生活中,对抗僵化的学科知识,也就是一种批判性教育实践的过程.
  • 摘要:本文分析了香港推行2000年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并评论其所带来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与以往课改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围绕新管理主义问责文化的硬措施;逐步推动课改,旨在增强学校与教师变革能力的软措施;及改变教育系统的行政架构.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变革的能力,有较高的课程推广度及教师接纳程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问责性的措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政府学校与教师压力增大等问题.如何避免在实施中扭曲变革的目标,适时检讨课改的实施策略,从多角度来思考课改的可持续性是十分重要的.
  • 摘要:基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研究,本文从心理过程的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领域出发归纳了课程实施中涉及的教师心理变化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启示,其中重点讨论了教师效能、教师忧虑、教师动机以及教师认同感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这些分析,教师改变的维度和过程得以重新界定.在方法论方面,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文化-个体观"理解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心理变化,同时拓展研究方法的范围.
  • 摘要:长期以来,学生的声音在课程改革中被严重忽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会极大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学生具有参与课程甚至领导课程实施的能力,同时学生参与课程实施也具有合理的政策依据.基于对现代主义课程的反思与批判,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愈益成为诸多课程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协商课程以其对课程权力分享的强调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提供了有效参考框架.
  • 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研究领域发生了由结构--功能观向文化--个人观进行转变的理论转向.与此转向相匹配,研究者关注教师认同感、效能感、情绪和学校文化的研究.这些理论转向和研究焦点关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观意义建构,不仅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新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上的启发意义,而且也启示我们在新课程实施的实践中,要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参与有意义的课程变革,同时也启发我们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摘要:课程实施,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的文化继承、交融和创新过程;在新课程研制与实施中,伴随着文化创新的努力和发展,出现了越来越棘手的文化制约现象,主要表现为,在知识化背景下理想的或官方的课程文化形态与学校的实际课程文化形态的冲突,在民主化背景下统一的意识形态化课程文化样式与多样的本土化课程亚文化样式的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个人主义课程文化价值与中国群体主义课程文化价值的冲突;应对这样的特殊现象与冲突,需要我们形成正确的课程文化尊重态度,进而在课程研发与实施中建构和采用"文化创新是着眼点、文化交融是着重点、文化传承是立足点和出发点"的新型文化原理与方法.
  • 摘要: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管理,学校一级在实施国家或地方课程方案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事务与责任?学校课程管理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课程权利与责任的核心,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民主化的具体措施与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学校课程规划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进而结合一个学校课程规划的案例分析学校课程规划的原则、内容、实施和保障条件,旨在为学校规划整体课程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实践框架.
  • 摘要:学校的课程实施是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的既教书又育人的与学生互动的升华过程.课程实施与课程文化之间密切联系,学校的课程实施应该关注和研究文化背景问题.多元文化、网络文化、文化走向的失衡和畸形以及心灵文化世界的缺失等,都会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深刻性产生重大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学校的课程实施需要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寻找对策,应该以"和合""和而不同""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等思想来分析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 摘要:本文讨论在当今快速、多元、复杂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于以创新求发展,而这种创新并不限定在某一领域,它体现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过程,即社会创新.有研究表明,社会创新是西方国家现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量.而 "任何国家的社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持续提高,不仅直接依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种以伙伴、同盟或其他合作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资本的建构、运用与扩展."而一个国家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资本总量的增长,有赖于社会中普遍信任的程度的提高,和自我负责的文化的形成。
  • 摘要:如何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是研究课程实施的重点.张善培(1998)评析了各种测量方法和限制,本文再论述测量教师忧虑的研究.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一般教师都担心如何能顺利地落实课程.本文回顾有关教师忧虑的最新之研究成果,并以香港化学课程为例,说明如何利用问卷调查找出教师的忧虑,设计恰当的支持,以促进课程实施.
  • 摘要:当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政策的能力不足除了一些人的"不作为"因素之外,"不知道如何执行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分析框架,从研究与开发、组织与落实、协调与支持、评估与督导四个环节概括和阐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课程改革政策的一些主要行为,旨在提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政策执行力.
  • 摘要:本文对上海、香港二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进行了比较.尽管二地社会制度不同,数学教育改革也有不同的主题与内涵,但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文中列举了二地数学课程中五个共同特点,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前教育改革全球化的趋势和东亚华人地区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二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数学教育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亚华人地区数学教育改革的走势.
  • 摘要:台湾自光复以来,政府已多次修订及公布施行中小学课程标准,但是其同时期或其后数年的课程研究并未明显增加.直至近十年来的教育改革中,课程设计、教材的发展才逐渐受到瞩目.「课程改革」为本次台湾教育改革之核心,再加上各大学和师范院校纷纷成立与教育、课程相关之研究所、教师在职进修之在职硕士专班,促成了课程研究的蓬勃发展,课程研究相关议题之学位论文遽增.本文探讨台湾光复以来课程实施研究之发展趋势。
  • 摘要:课程实施是课程中重要的环节.然而,要找一项较为大型、各人皆认同其成效的课程改革,殊不容易.香港自成立课程发展处后的10年,在课程方面的改革很多,包括课程统整、共同课程、目标为本课程、愉快有效学习、小学活动教学、校本课程剪裁计划、通达学习、资优生计划、课程单元化、校本课程计划、电视教育、性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各科课程改革等.这时期的课程改革实施成效并不显著,其中尤以目标为本课程的实施,引起最有的争议.自2001年课程发展处发表<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后,所涉及的改革范围更广,包括八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九种共通能力、四个关键项目、全方位学习、评估及公开试改革等.后期的改革成效仍未能有定论,但在理念和实行上受到不少的质疑.在众多课程实施的项目中,那一项具有成效而具参考价值的,仍是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教师用教师教学的实质是基于教材创生适性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规定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和"方法"三维度,每一维度包括相应要素,共同形成系统.教学内容创生分为教学过程前的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变异与再生、教学过程后的系统改写.
  • 摘要: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至关重大的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发展的维度解读了有效性的内涵,分析了有效性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有效性教学的努力方向.
  • 摘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的宽阔视野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高素养的教师,课程的形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决定了课改的成败,并不是每个教师度能达到高智慧的境界.教师的教学智慧可以从多方面获得,最直接的来源是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需要借助外力和内部自我监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自身素养.学校为教师提供好课标准实践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组织了教师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开展了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标准与上一堂好课的行动研究.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好坏之分.一堂好课的标准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毕竟有些要素和共性是可以探索的.我们可以从"一堂好课引申出一类好课",也可以通过探索"一堂好课的标准",找到"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的方法.反之,也可通过"怎样才能上好某类课"来找到某个类型的学科好课标准.好课标准的讨论和好课案例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学校好课标准来自于学校的实践,为教师的自我诊断和监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照体系,对于任何水平的教师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对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都有不同的价值意义.如何精心设计学校好课评价方案,并高效实施,从而得到满足多种价值需求的成果,是需要学校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探讨,一、对现存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其产生过程的反思,二、"好课标准讨论"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三、实践的体会和下阶段的设想。
  • 摘要:本文通过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七册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游戏体验、感悟以及游戏规则设计等内容,培育学生的公平意识。
  • 摘要:美国华盛顿州(Washington State)于1992和1993年分别制颁教育改革法案,开始推动实施州内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标准化工作,在其中小学课程标准化的过程中,华盛顿州州层级和学区层级的教育行政机关发布诸多落实课程改革意图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及管理措施,其颇值讨论并有若干可引为台湾当前及未来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持续发展与实施之借镜者.本文乃探讨与说明华盛顿州及其州内之Bellevue学区在推动与因应其中小学课程标准化过程中之课程管理相关政策,并检讨省思其对当前台湾相关议题之启示.全文主要由三大部份组成:一是分析华盛顿州中小学课程标准化的沿起与核心理念,以了解其改革之背景与缘由,二是说明州和Bellevue学区在推动和因应中小学课程标准化过程中之重要课程管理相关政策,三则加以评论,并从中省思其对当前台湾相关议题之启示,以为本文之结语.
  • 摘要:本研究是以台湾南部的「南方国中」(化名)作为研究脉络情境的个案,探究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教室层次课程实施,针对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历程、教室层次的学校本位课程实施、经验课程内涵,提出以下结论:南方国中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历程是以Skilbeck的情境分析为架构,倾向于Glatthorn方案取向模式,以行政为主导,强调课程领导与课程方案,并且受到组织、信念、人以及社会文化等系统的影响;教室层次的课程实施是以教师的知觉课程为主,以师生的生活经验为媒介,透过师生互动、同侪互动共同创发经验的过程,而学生的课程参与会受到课程内容以外因素的影响;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教室层次课程实施之国中生经验课程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含括认知、情绪、社会三个层面的连续性经验.
  • 摘要:论文首先介绍了吉鲁(Giroux)的转化型知识分子理论,接着剖析了转化型知识分子所采取的教育策略.围绕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文本的权威性、使用的语言等问题,文章论述了这一理论对课程实施的启示.最后,论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理论运用到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困难.
  • 摘要:学校日常教研活动的质量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着听课评课、公开课与师徒结对等日常教研活动形式,分析这些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实践问题,并结合个案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 摘要: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而且是教师发展之所.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实践为例,概括了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若干重要方面:坚持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所的理念;实施学校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创建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