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二零零六年广东省肿瘤学术年会
二零零六年广东省肿瘤学术年会

二零零六年广东省肿瘤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6-07-2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二零零六年广东省肿瘤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对肝癌、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rn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肝癌及2l例肺癌患者RFA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rn 结果:与RFA术前比较,肝癌、肺癌患者术后1天CD3+、CD4+、CD8+和CD4+/CD8+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CD3+、CD4+、CD8+和CD4+/CD8+均升高,除CD8+gb,其它3项指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与RFA术前相比,肝癌、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术后1天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明显增强。
  • 摘要:多西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西紫杉醇是紫杉醇半合成的衍生物,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小管聚合成为稳定的微管,并抑制其解聚,减少小管的数量,也可通过破坏微管的网状结构,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常见的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皮肤反应、过敏反应等,但其外掺后引起皮肤损伤国内未见报道,本例罕见。本文介绍了患者输入多西紫杉醇导致液体外渗,并引发皮肤损伤后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情况。
  • 摘要:发生在皮肤的神经内分泌癌又称Meckel(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细胞癌,极为少见,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局部复发及转移,5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常为无痛性迅速增大的皮肤小结节,有时为红色或紫色溃疡。MCC生物学行为不良,易复发和转移,死亡率高。因临床表现不典型,需与淋巴瘤、鳞癌、黑色素瘤、类癌等鉴别,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光镜下MCC的形态可分为3型,梁状型、中间型和小细胞型,以中间型最为多见,占 50%以上,也最具特征。 MCC免疫组化中低分子量角蛋白(CK)、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神经丝蛋自(NF)、神经元特(NSE)异性烯醇化酶常阳性,S100少见阳性。本文介绍了一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情况,并介绍了该癌症的病发原理、特征及治疗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 摘要: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SA)基因转导树突状细胞(DC)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rn 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AIM-V培养基于6孔板培养,贴壁5h,轻轻洗去悬浮细胞(T细胞,冻存备用),取贴壁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染组及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感染携带PS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PSA,对照组加入293细胞冻融液,两组细胞均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自细胞介索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7天,收集悬浮细胞(D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DC的表面标志CD80、CD86、CD83、CD40、CD1a、HLA-DR、CD14的表达情况;另取该DC与原先冻存的T细胞按1:20比例混合,含5%人血清蛋白的AIM-V为培养基,同时加入IL-2与GM-CSF,共育7天,诱导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CTL),取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FGC为靶细胞,采用51Sr释放法测量杀伤效率,同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TL群体中CD8/CD4和CD8/CD56的比值情况,同时分析其CD69、CD25的表达情况。rn 结果: PSA基因转染组的DC表面标志CD80、CD86、CD83、CD40、CD1a,HLA-D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C,所诱导获得的CTL细胞对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FGC有很好的杀伤效果,此杀伤具有特异性和MHC限制性,且该CTL中CD8/CD4和CD8/CD56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裂解物冲击DC所诱导的CTL)。rn 结论: PSA基因转染成功制备DC,并诱导特异的CTL,为以DC为基础,基因转染治疗前列腺癌奠定实验室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急诊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 10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采用急诊TAE止血治疗,其中10例中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4例。rn 结果: 10例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急诊TAE后均达到了有效止血,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为1.5-5.5 h,平均3.8 h,其中2例为1.5 h。TAE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了2~6次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术,每月一次,结合CT导引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CT-PEI)2~3次/例,2例未进行TACE及CT-PEI治疗。平均生存时间15.6个月。rn 结论:急诊TAE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在TAE止血后对肿瘤进行TACE联合CT-PEI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收集1987~2001年460例巨大肝癌放射治疗资料,按放疗剂量分为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是全肝移动条野照射2轮、全肝移动条野照射3-4轮、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分段放疗。本文总结改良的全肝移动条野放射+缩野技术+分段放射治疗技术(MDS),探讨在巨大肝癌放射治疗中的疗效与临床受益反应。证实全肝移动条野放射有其适应证和应用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射杀肝内亚临床转移灶的优点,对肝癌放疗深入研究有重大参考意义。
  • 摘要:分子诊断为乳腺癌提供预后判断、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分子诊断和靶点研究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重要环节。
  • 摘要: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R)在人肺腺癌细胞SPC-A1中表达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肺癌靶向治疗新靶点。rn 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MTI(噻唑兰)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生长;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rn 结果:肺腺癌SPC-Al细胞中有ET-1、ETA和ETB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ETA受体拮抗剂BQl23可以显著降低SPC-A1细胞基础生长率,ETB受体拮抗剂BQ788无此作用。ET-1(10-15mol/L-10-9mol/L)具促进SPC-A1细胞增殖作用,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10-11mol/L时作用呈饱和状态;ET-1(10-10mol/L)促SPC-A1细胞增殖作用可被ETA受体拮抗剂BQ123(10-7mol/L)阻断,不受ETB受体拮抗剂BQ788(10-7mol/L)影响;用EDTA(0.4mmol/L)去除细胞外钙离子及电压依赖型Ca2+通道阻滞剂nifedipine(1umol/L)能抑制ET-1诱导的肺腺癌细胞增殖。rn 结论: SPC-A1细胞可以自分泌ET-1并表达ETR,ET-1为促SPC-A1细胞生长因子,ET-1促肺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主要通过SPC-A1细胞表面ETA受体,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型Ca2+通道内流在ET-1促肺腺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各种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3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rn 结果:全组病例1、2、3、5、8年生存率分别为95.71%、82.83%、61.37%、37.34%、6.9%。单因素分析显示腋淋巴结转移数、原发肿瘤大小与生存成负相关(p<0.001);TNM晚期及复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01);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病理类型、综合治疗方式与生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和复发转移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5)。rn 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及复发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T)、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N)、病理类型、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的选择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乳积方对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rn 方法: 41例乳腺癌患者均给予至少一周期化学治疗,在化疗期间配合以乳积方为基础方的中药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学、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变化。rn 结果:治疗前后各血液学指标都基本正常,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治疗后CD3+/HLA-DR+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CA153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乳积方联合化疗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和III、IVa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rn 方法:将我院二年间收的的80例III、IV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同步放化疗)和B组(单纯放疗)。rn 结果:A组的近期疗效及1、3、5年生存率均优于B组,但毒副反应大,尚能耐受。rn 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III、IVa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 摘要:本文的目的事探讨子宫肌瘤行经导管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证实,TUAE后肌瘤组织随时间改变呈现动态病理变化,即先发生充血、水肿,随后发生坏死,最后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这一动态病理变化是TUAE后肌瘤体积不断缩小的病理基础。肌瘤坏死的性质包括凝固性坏死和玻璃样坏死,绝大多数呈不完全坏死,因此肌瘤复发是可能的。影响坏死范围的因素包括肌瘤大小与部位及栓塞后时间长短。TUAE后正常子宫组织可能出现炎症反应,但无坏死改变。周围附件器官末梢血管发现栓塞剂,提示TUAE对卵巢、输卵管功能有潜在的影响。
  • 摘要:选择与恶性肿瘤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商业化大量生产,然后连接上对肿瘤有杀伤性的负载如放射性核素I,这种具有靶向性的放疗技术又叫生物导向治疗技术或放射免疫治疗,具有靶向性好、毒性小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肿瘤的内放射治疗。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治疗实体瘤的新方法。嵌合型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chTNT)是针对肿瘤坏死组织的新型抗体,将肿瘤坏死组织作为抗原的靶向治疗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通用型抗体靶向技术,该单克隆抗体靶向于肿瘤坏死区中变性坏死的细胞核。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经过重组DNA技术构建的带有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细胞株表达后,再经过多步骤分离纯化制得。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应用131I-chTNT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实施情况。
  • 摘要:由于近年来对卵巢癌耐药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和新型细胞毒药物的不断发现,在晚期卵巢癌的内科治疗方面确实有所进步。本文介绍了卵巢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情况,着重从以EGFR通路为靶点的治疗、以VEGF通路为靶点的治疗、Imatinib的应用等方面对卵巢癌在近两年来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介绍了细胞生物功能调节剂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情况。rn 宫颈癌在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近年来的关于宫颈癌的内科诊疗进展,几乎均集中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上。目前正在开发以这类晚期病毒基因产物(VLPs)的为靶点的预防性疫苗,部分成果已经进入I期临床的评估。本文就这些方面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 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癌症患者实施超期待服务来减轻癌症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顺从性及生活质量。rn 方法:谋略超期待服务、满足患者隐含需求,患者入院时先作心理压力检测,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住院期间实施超期望值服务,出院时再作心理压力检测,对比患者接受超期望值服务后心理压力减轻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n 结果:开展人性化管理,实施超期待服务后心理压力大大减轻,认同“癌症≠死亡”。rn 结论:实施超期待服务可增强患者战癌信心、提高治疗顺从性及生活质量。
  • 摘要: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树突状细胞(DC)一来,人们对DC的人士不断深入。目前认为DC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随着体外扩增DC和制备DC疫苗技术的发展,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细胞性肿瘤抗原修饰的DC、肿瘤抗原肽修饰的DC、肿瘤相关抗原(TAA)基因修饰的DC三个方面来概述了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食管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rn 方法:收治食管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疗150例,随机分入两组(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疗),各组均75例,对其临床疗效予以观察对比。rn 结果:食管癌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Ⅱ期分别为18.7%和37.3%;Ⅲ期分别为18.7%和46.7%,两组相比,局部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rn 结论: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影响。
  • 摘要: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大剂量5-氟脲嘧啶持续48小时滴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全组病例采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mg/m2,亚叶酸钙200mg/m2,亚叶酸钙滴注之后用5-Fu0.5g静推,接着用5-Fu3.0g/m2持续静脉滴注48小时,每二周一次,二次为一周期。rn 结果:32例病例中,平均疗程数为4个周期,其中CR 1例,PR 15例,SD 12例,PD 4例,总有效率(CR+PR)为50%。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但多为Ⅰ-Ⅱ度,一过性感觉异常。rn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而且安全,患者容易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非小细胞肺癌常常对化疗耐药,先天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理想的新的抗癌药物是临床肿瘤学家的共同目标,本文旨在观察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rn 方法:应用口服IRESSA 250mg/日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100天后观察疗效。rn 结果:33例Ⅳ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曾经使用过一种以上化疗方案,男25例,女8例,其中32例患者全部完成口服IRESSA 100天,可评价疗效32例,其中CR1例(3.1%),PR 11例(34.4%),SD 9例(28.1%),PD 11例(34.4%)。有效率(CR+PR)12例(37.5%),疾病控制率(CR+PR+SD)21例(65.6%)。全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7 M,总生存期为3.3~25.9M(中位生存时间9.6M),9例生存时间超过1年,1年生存率为28.1%,2例生存时间超过2年,2年生存率为6.3%,最长1例存活25.9M。IRESSA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28例(84.8%)、皮肤瘙痒31例(93.9%)、四肢关节疼痛9例(27.3%)、腹泻25例(75.8%)、食欲减退29例(87.9%)、恶心14例(42.4%)、呕吐4例(12.1%)、头晕5例(15.2%)、头痛4例(12.1%)、胸闷13例(39.4%)、腹痛3例(9.1%)、间质性肺炎1例(3.0%),绝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其中1例原有慢性肺部纤维化疾病出现严重间质性肺炎最终因为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改变。rn 结论: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可以考虑做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方案,并且可以考虑做为一些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 摘要:国内外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的产生是导致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癌细胞在化疗药物诱导条件下的耐药表型改变都是为了抵抗化疗药物杀灭,保护自身生存,凋亡途径异常与耐药发生紧密联系,多药耐药肺癌细胞的实质是抗凋亡。本文从MDR1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两方面介绍了肺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介绍了线粒体通路信号转导的作用,并着重从耐药基因SiRNA和中医药逆转耐药两方面介绍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情况。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特征,以期寻找针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措施.rn 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抽取血常规1251份,检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分析我院2000-2005年间住院的资料较为完整的181例的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贫血的关系.rn 结果: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为76.2%,血常规1251份,其中1128份MCV正常(占90.17%),123份MCV降低(占9.82%,),.RDW化疗前正常的125人(占90.6%),升高的13人(占9.4%),RDW化疗后正常的102人(占73.91%),升高的36人(占26.09%),RDW的检验值的升高在化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rn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高,危害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病例贫血的原因可能与化疗后骨髓发育不良有关、也有小部分可能与早期缺铁性贫血有关;化疗性贫血的发生率,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以前是否用过骨髓抑制药物及多部位骨放射治疗关系密切,有统计学差异(p<0.05),曾行骨放疗>=3个部位的患者,贫血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且持续不易恢复.因此,针对这类人群,化疗时就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或减少贫血的发生.,放疗时,也应尽量减少短期内多部位骨放疗,尤其是造血扁骨的放射治疗,更应慎重。
  • 摘要:目的:研究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rn 方法:自2003年初开始选择3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ⅢB、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进行氩氦刀及化疗,手术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疗方案包括TP、GP等。rn 结果:所有病例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血胸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显示病灶CT值明显降低,3月后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rn 结论: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综合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的经验。rn 方法:43例术前检查明确诊断的老年人肺癌患者,行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手术治疗。rn 结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1.1%,无一例死亡,1例出现呼吸功能衰竭,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rn 结论:对于老年人肺癌,高龄不是手术禁忌症。严格掌握剖胸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合并肝硬化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徼创治疗、肝移植、手术治疗等均可考虑选择,极富有争议,亦缺乏统一的标准。尽管肝癌行TACE、RFA、PEI等治疗的患者数量远远超过手术切除者,但主要是针对小肝癌有较好的疗效,总体疗效欠满意。在肝功能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手术切除仍是获得治愈的最重要途径。许多以往认为无法手术切除的合并重度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近年来,随着术前肝储备功能的准确评估、影像学的进步、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和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合并重度肝硬化肝癌能够得到根治性切除。
  • 摘要:目的:物理消融在肝癌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过,迄今为止有关肝癌物理消融治疗的疗效报道较多,并发症报道较少。本项目拟探讨肝癌物理消融治疗中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rn 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肿瘤大小3-12cm,平均7.8cm;肝功能ChildA级136例,B级80例。216例均行经导管肝动脉碘油化疗药乳剂栓塞(TOCE)治疗1-3次后再接受物理消融治疗,其中激光治疗75例,射频治疗68例,微波治疗73例;行一次物理消融者71例,2次者87例,3次者42例,4~7次者16例;2次物理消融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w~2m,平均2w。rn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汗、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脉搏缓慢。与射频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包膜下血肿1例,膈肌穿孔并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与微波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严重受损1例,皮下组织烧伤坏死合并感染1例,穿刺针道种植1例;没有与激光有关的并发症。rn 结论:术中副反应主要与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与消融范围过大,损伤了周围正常组织有关;正确选择病人和消融方式、固定好消融针、术前预防用药等措施可望减少并发症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胆道完全阻塞的发生原因及其开通方法。rn 方法:在21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经皮穿刺胆道造影发现35例胆管呈完全型阻塞,其中胆总管阻塞25例(上段8例,中段6例,下段11例),肝总管阻塞9例,右肝管阻塞1例。rn 35例中胆管癌27例,壶腹癌和胰头癌各4例。采用以下步骤开通完全阻塞的胆管:(1)通过导管向阻塞处注入1%利多卡因10ml,3~5min后试图通过导丝;(2)如不能通过,保留,多侧孔引流管外引流,1~2d后再试图通过导丝;(3)如失败,经引流管每天注入丝裂霉素c(MMC)2mg或5-氟脲嘧啶(5-Fu)250mg并夹管封闭2~3h,连续注射3~5d后再试图通过导丝。以上3个步骤每次只要导丝穿过阻塞段,即按支架植入方法植入胆道支架。rn 结果:35例经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2例导丝获得通过,另33例经引流1~2d后10例导丝获得通过,余23例经局部注射化疗药3~5d后21例导丝获得通过,所有获导丝通过的病例,均成功植入支架。rn 结论:胆管完全阻塞的形成除了与肿瘤直接侵犯有关外,还与局部痉挛、炎症等因素有关,经过辅助处理绝大部分病人导丝可以获得通过并成功植入支架。
  • 摘要:通过研究脾虚证的肿瘤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从而说明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健脾补脾的中医药方法来起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发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rn 方法:对25例采用单发原发性肝癌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以肿瘤边缘(50%剂量线)3-4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30-40Gy。rn 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8个月以上(或至患者死亡),6、12和18个月生存率80%(20/25)、64%(16/25)、40%(10/25),其中有5例超过3年,仍在门诊随诊中。治疗前血AFP超过400ng/ml有20例,最高≥61000ng/ml(我院对于血AFP高于61000ng/ml的不在细查),平均为1800ng/ml,治疗后3个月内,有18例患者血AFP不同程度下降,恢复正常5例,下降一半有9例。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一般全身性反应、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放射反应,其中一般全身性反应(乏力、纳差、恶心、呕吐)15例,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未影响治疗,有2例疗后出现放射性胃溃疡(胃镜证实),治疗后好转,未发现严重副反应。rn 结论: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单发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 摘要: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扩散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每年死于胃癌者超过16万人。虽然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胃癌患者诊断时多数情况下已经处于晚期,姑息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并不能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及预后指标,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EGFR、HER-2/neu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介绍了该蛋白表达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情况。
  • 摘要: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探讨。rn 方法:建立H1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四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刺量组、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鳖甲煎丸组用鳖甲煎丸悬浊液灌胃,阴性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环磷酰胺组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连续处理15天。第15天处死小鼠,记录用药前后小鼠体重变化;称取荷瘤小鼠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剥离瘤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rn 结果:鳖甲煎丸有较好的抑瘤作用;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PC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rn 结论:鳖甲煎丸抑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的PCNA来实现的。
  •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的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采用吉西他宾联合草酸铂化疗10例晚期肝癌患者。结果:化疗有效率为20%,毒性反应轻微,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结论:吉西他宾联合草酸铂方案化疗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Cytokeratin 20(CK20)mRNA是否可以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比较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差异。rn 材料与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rn 结果: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为36.2%。接受切除术的52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阳性率分别为30.8%、42.3%、13.5%。术前组与术中组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rn 结论:CK20mRNA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外周血微转移的早期诊断。手术操作对肿瘤组织的挤压可能增加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有所减少,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食管癌外侵是影响手术根治切除的主要原因,其中以主动脉和气管支气管受侵最为常见。准确术前分期是选择食管癌合理手术适应症的关键。超声内镜(EUS)和CT是应用较广泛的术前诊断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二者对食管癌术前诊断结果,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探讨EUS和CT对判断食管癌能否根治切除的临床价值。rn 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51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行EUS/CT检查,按所行检查分为CT组、EUS组和EUS+CT组,采用双盲法,对EUS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阅片,将各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rn 结果:①根治切除率结果:EUS组、CT组和EUS+CT组分别为93.4%、91.0%和93.9%;三组间差异统计结果:χ2=1.551,P=0.484。②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CT、EUS和EUS+CT检查诊断手术根治切除分别为:80.0%、0.874、0.233、0.920、0.154,94.7%、0.986、0.400、0.959、0.667和96.5%、0.991、0.571、0.973、0.800;诊断主动脉受侵分别为:91.3%、0.333、0.931、0.135、0.977,98.7%、0.875、0.993、0.875、0.993和98.3%、0.857、0.991、0.857、0.991;诊断气管支气管受侵分别为:91.3%、0.208、0.950、0.179、0.958,96.0%、0.200、0.986、0.333、0.973和98.3%、0.667、0.991、0.667、0.991。③各组间差异统计结果:能否根治切除:CT/EUS、CT/EUS+CT、EUS/EUS+CT分别为χ2=15.131、P=0.000,χ2=15.662、P=0.000,χ2=0.502、P=0.346;主动脉是否受侵:CT/EUS、CT/EUS+CT、EUS/EUS+CT分别为x2=9.764、P=0.000,χ2=6.659、P=0.004。X2=0.076、P=0.581;气管支气管是否受侵:CT/EUS、CT/EUS+CT、EUS/EUS+CT分别为χ2=3.729、P=0.034,χ2=6.659、P=0.004,χ2=1.117、P=0.248。rn 结论:EUS诊断食管癌根治切除和主动脉受侵的临床价值高于CT;EUS和CT诊断气管支气管受侵的价值较低;与单独应用EUS相比,CT和EUS的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诊断食管癌根治切除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周围原位癌分布情况,为确定手术的适宜切除长度提供依据。rn 材料与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制成病理大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食管癌周围原位癌分布情况。根据等比回缩法将镜下长度推算为术中实际长度。rn 结果:本组70例中发现有22例(31.4%)病人有癌周围原位癌,其中近端4例,远端10例,两侧均有8例。近端有7例与原发肿瘤相连,远端有8例与原发肿瘤相连。本研究中近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长度最长为4.00cm,近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灶与主瘤距离最长为4.43cm,,近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灶长度与加其与主瘤距离最长为为4.83cm。远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长度最长为12.00cm,远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灶与主瘤距离最长为7.73cm,,远端食管癌周围原位癌灶长度与加其与主瘤距离最长为为12.00cm。rn 结论:食管癌周围原位癌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分布范围也是很广的。确定食管癌手术的适宜切除长度必须考虑到食管癌周围原位癌分布情况这个因素。
  • 摘要: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vnarome,ATLS)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肿瘤细胞的大量溶解破坏,细胞内物质快速释放,超过了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使代谢产物蓄积而引起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症候群。常可因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ATLS偶可启发于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但多见于对抗癌药物比较敏感,且肿瘤负荷过大、增殖过速的肿瘤并在进行强烈化疗时。随着近年来新型化疗药物以新治疗方法的应用,实体瘤发生ATLS的报告已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由来,介绍了1例原发性肝癌经介入治疗后出现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情况,并加以讨论与分析。
  • 摘要:我们对41例初治进展期食道癌患者进入健择联合顺铂合并放疗治疗。38例患者可以评估疗效和毒性。用健择1000mg/m2,静脉滴入,第1、8天加用顺铂20 mg/m2静脉滴入,第1~4天同时合并放射治疗,每次2Gy,每周5次,共5周,总剂量为50 Gy,化疗周期每21或28d重复。结果: 5例患者完全缓解,17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58%;27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缓解率为71%;中位生存期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3%,2年生存率为45%;最常见的3~4度毒性是血小板下降(29%)、贫血(21%)、白细胞下降(24%)和食道炎(21%);无治疗相关死亡和3~4度的神经毒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健择加顺铂合并放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食道癌耐受性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摘要:肝癌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临床受益率高,而且还有根治的可能。对巨大肝癌合并肝内亚临床转移灶患者,先行全肝移动条野放射治疗+缩野技术+分段放疗的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射杀肝内亚临床转移灶为基础,并随着主体瘤的缩小,针对病例个体化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手术、微创外科或局部消融疗法综合治疗,值得进一步应用探讨。rn 试用三氧化二砷作为肝癌放疗增效研究也有一些苗头,有待扩大病例探索。rn 放射治疗能否作为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有效干预手段是值得探索的新领域。rn 肝移植等待供肝的围手术期放疗能否预防肝移植后肝癌复发也是有待探索的课题。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不论是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性治疗,都应有一个全局的概念。近年来,乳腺癌内科治疗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发展,给绝经后只R和PR阳性患者带来了许多益处。HercePtin(Trastuzumab)对于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乳腺癌内科治疗的内容,扩展了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概念和空间,对乳腺癌内科治疗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抗微管类药、蒽环类药等转移性乳腺癌单药的应用情况,及转移性乳腺癌联合方案,着重从乳腺癌化疗剂量强度、含紫杉类方案的辅助化疗、序贯单药与联合用药的辅助治疗、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等方面介绍了乳腺癌化疗剂量强度、序贯、剂量密度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介绍了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情况。
  • 摘要:1996-1999年间治疗166例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大部分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部分患者接受了辅助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其中9例患者由于分期资料不足或其他原因死亡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剩余的157例患者均根据存档资料,作为研究资料。本文按照1998年和2003年版AJCC的分期标准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版分期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
  • 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rn 方法:24例I-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术中应用美兰2-4毫升于乳晕皮下分4-5点注射行淋巴示踪,8-10分钟后在腋前线第三肋间作SLNB,随后行包括腋窝LN清扫(ALIND)在内的根治性保乳手术,分析前哨淋巴结(SLN)与ALND术后腋窝淋巴结(ALN)的石腊切片病理检出结果;rn 结果:24例SLN检出率100%,平均花时6分钟,术后SLN阳性9例,阴性15例,SLN阳性的病例SLN阳性与ALN阳性呈正相关,病理阴性SLN组未发现有假阴性病例。rn 结论:基层医院用美兰示踪法作SLNB操作简单易行,经济可靠,可作为探索早期乳腺癌以保腋窝取代常规的ALND的可行性的评估手段。
  • 摘要: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和颈淋巴结复发常有发生,文献往往将两者合二为一讨论,但两者疗效应该是有差异。本文旨在探讨两者疗效的差异及其原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以根治为目的的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残留组)和/或颈淋巴结复发(复发组)的患者资料,分析2组生存率、颈淋巴结复发率;比较2组患考临床特征的差异:如放疗前T、N分期以及颈部挽救性术后颈部再次放疗的患者比例和剂量。rn 结果:1.残留组和复发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35.08%,53.10%,差异有显著性(Log Rank统计值=8.30,P=0.004),但颈淋巴结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593,P=0.441)。rn 2.复发组颈部给予术后放疗的人数和放疗剂量都明显高于残留组(54.1%Vs 31.4%,P=0.033;37.37Gy Vs 48.80Gy,P=0.027)。3.残留组中T3+T4病例比复发组多(35.3%Vs10.8%,χ2=6.855,P=0.009),N2+N3的病例也比复发组多(72.5%Vs 45.9%,χ2=6.401,P=0.011)。rn 结论:残留组的预后差于复发组,可能和残留组晚期T和N者居多有关,也和残留组颈部再次放疗比例及放疗剂量偏低有关。
  • 摘要:鼻咽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确诊需要作病理活检,一般采用间接鼻咽镜下经口咽进入鼻咽腔作病理活检,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但对早期病变诊断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咽部敏感恶心反应重未能很好配合的病人。有文献报导,采用鼻咽纤维镜直视下经口咽作病理活检,但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同样有以上情况存在。该院肿瘤防治中心自1999年开始采用鼻咽纤维镜直视下经鼻腔作病理活检,结果鼻咽活检阳性率大为提高。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采用鼻咽纤维镜经鼻腔采用直式活检钳明视下进行活检,并如何提高鼻咽活检阳性率的一些做法。
  •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树突状细胞(DC)感染编码Her2/neu基因膜外第一受体区(Her2-ECDs),全长膜外区(Her2-ECD)和膜外跨膜区(Her2-TM)蛋白三种重组腺病毒(rAdHer2-ECDs,rAdHer2-ECD,rAdHer2-TM)后的免疫功能变化。rn 方法:重组腺病毒感染未成熟DC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在DC中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感染三个重组腺病毒后分泌IL-12的水平和与淋巴细胞共孵育后上清中IFN-γ干扰素的含量,采用混合白细胞反应(MRL)检测DC感染前后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rn 结果: Her2-ECDs,ECD,TM蛋白在DC中获得表达。转染DC培养第5天,上清中IL-12的含量比未转染DC含量为高(P<0.05),但三种重组病毒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后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步增高,但病毒感染DC明显高于非感染DC。DC明显介导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除rAdHer2-TM感染DC外,另两种转染和非转染DC之间无差异(P>0.05)。在DC诱导的CTL反应中,病毒感染DC诱导的杀伤率明显高于SK-OV-3修饰和非修饰DC,而SK-OV-3修饰又高于非修饰DC杀伤率(P<0.05)。在病毒感染DC中,以rAdHer2-TM转染DC激发的CTL活性为最强。对高表达Her2/neu蛋白的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Her2/neu表达阴性的杀伤率(P<0.05)。rn 结论:编码Her2/neu膜外及跨膜区蛋白重组腺病毒转染DC后,明显增强DC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诱导出Her2/neu特异性的CTL活性。
  • 摘要:胸腔、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浸润浆腹、种植播散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肺癌、胃癌及卵巢癌是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及盆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浸润体腔浆膜、种植播散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鉴子持续腹腔热灌往化疗(1HCP)在治疗腹部恶性肿瘤及腹膜种植、恶性腹水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体腔热灌注化疗作为治疗进展期肺癌、胃癌及卵巢癌的辅助治疗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往。本文在体腔热灌注化疗抗癌的机理、体腔热灌注化疗的容量及药液选择、肺癌患者胸腔热灌往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胃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卵巢癌患者腹腔热灌往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等方面对肺癌、胃癌及卵巢癌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 摘要:来源隐匿的转移癌(MUO)是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而常规检查未能确定原发灶的转移癌。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所有癌症患者的0.5%~9.0%。MUO至今尚无统一定义。人们普遍认为,组织学证实为转移癌,而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包恬直肠、乳房检查和妇科检查)、胸部X片检查及化验血、尿、大便常规(包括大便潜血)等,仍未能找到原发癌灶,即可称为MUO。本文就来源隐匿的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探讨。
  • 摘要:肝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肝癌发病率较低,但在我国却有很高的发病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发病原因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欧美发达国家主要与丙型肝炎相关,我国则主要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本文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其它正在研究中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等方面介绍了肝细胞癌新治疗靶点及靶向新药物研究进展的情况。
  • 摘要:目的:探讨剖胸手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食管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rn 方法:选择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HBsAg阳性50例(病例组),HBsAg阴性5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分别测定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定性检测大、小三阳患者手术前后的HBV DNA。rn 结果: HBsAg阳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术后高于术前(P<0.05);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HBV DNA PCR检出率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rn 结论:剖胸手术对HBsAg阳性食管癌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术前常规检测乙肝标志物,重视围手术期护肝治疗十分必要。
  • 摘要:目的:观察photofrin光动力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rn 方法:食管癌32例,以加拿大产光敏制Photorfin 2mg/kg静脉滴注,48h及72h后采用英国产DIOMED63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光导纤维,在内镜直视下对准病灶。以300J/cm的光剂量进行照射。rn 结果:无完全效应病例,明显效应26例(81.2%)、有效应4例(12.5%)、无效应2例(6.3%),总有效率为98.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n 结论:光动力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确切,尤其能有效解除食管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痛苦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采用FOLFOX4及FOLFOX4加AVASTIN两种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观察两者的疗效。rn 方法:选择ECOG在0~2,12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FOLFOX4和FOLFOX4加AVASTIN方案治疗六个周期。rn 结果:A组81例:CR1.2%,PR38.3%,总有效率(CR+PR)39.5%;B组47例:CR14.9%,PR61.7%,总有效率(CR+PR)76.6%。rn 结论: 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05。因此,FOLFOX4-AVASTIN生物化疗可以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99mTc-MAA肺灌注显像和常规肺功能检查在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52例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根治性放疗及在放疗前、后均进行肺灌注显像和常规肺功能检查;最后定量分析放射性肺损伤的肺灌注功能变化及其严重程度。rn 结果: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38.4%;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FVC%、FEVI%、DICO%的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肺癌患者放疗前、后患侧肺灌注功能损害的定量变化%对比和严重程度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rn 结论:肺灌注显像可以定量监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患侧肺灌注功能的变化,并可以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 摘要:部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因并发病或病人拒绝而未能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SRT的疗效和手术结果相当,严重并发症不高,但多数病例治疗后可引起病灶部位的纤维变。利用定位框架进行定位是常用的传统方法,多数病例采用腹部压迫的方法可将肿瘤活动度降至10mm以内,呼吸门控方法可进一步降低肿瘤活动对PTV的影响;影像跟踪技术可进行无框架定位并直接跟踪肿瘤进行治疗。rn 存在的问题是对远期并发症未有足够长的观察时间,应统一剂量方案和处方剂量归一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汉防已提取的生物碱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耐药产生与凋亡发生的机理。rn 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汉防己甲素阿霉素作用于人肺癌敏感株GLC-82和阿霉素耐药株GLC-82/ADR细胞,通过MTT法检测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n 结果:GLC-82/ADR耐药株耐药指数为,5.43,汉防己甲索作用耐药肺癌细胞候其耐药指数降至1.89,GLC-82/ADR耐药株细胞在12h MRP蛋白表达率(%)为60.25±8.71,汉防己甲素作用耐药肺癌细胞后其表达率(%)降至32.21±4.79(P<0.01);GLC-82/ADR耐药株细胞在24h凋亡率(%)为13.37±2.65,汉防己甲素作用耐药肺癌细胞后其凋亡率(%)升至76.08±12.26(P<0.01)。rn 结论:汉防己甲素可以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明显耐药,下调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II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rn 方法:对46例II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50%剂量线)4-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rn 结果:4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1%(41/46),其中CR率为52.2%(24/46)、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6%(38/46)、71.7%(33/46),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6%(32/46)和65.2%(30/46)。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肺的早期放射反应,骨髓抑制8例(I度5例,II度3例),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肺的早期放射反应6例(I级4例,II级2例)。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照射区域局限性放射性肺炎,I—II级放射性肺炎16例,Ⅲ级放射性肺炎7例,食道、心脏、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rn 结论: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II期(T3N0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 摘要:射频消融(Radiofreauencv Ablation, RFA)是最常用的肝癌局部消融技术,由于其有效性和微创牲,与肿瘤治疗“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的原则相吻合,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RFA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治疗,常用的有B超或CT引导,或者在腹腔镜下、开腹手术直视进行。RFA治疗小肝癌疗效与手术相仿,可以部分代替手术切除,尤其是中央型的小肝癌、术后复发的小肝癌,可以首选RFA治疗。RFA作为一种局部消融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射频消融在小肝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的因素和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大病灶的一些疗效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时门静脉压力(PVP)升高的血流动力学以及由此而致的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rn 方法:115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其中发现严重的肝动脉门静脉瘘者用钢圈和/或无水酒精行瘘口栓塞术。rn 结果: 31例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癌患者中26例有严重的HAPVF(门静脉主干显影),而84例较轻的上消化道出血者仅15例有轻度的HAPVF(门静脉主干不显影)。26例严重的HAPVF者栓塞术后分流减轻或消失,其中两例肝动脉主干闭塞,5例分流减轻。所有26例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rn 结论:肝癌出现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时要考虑严重的HAPVF存在,肝动脉DSA可作出诊断。瘘口栓塞术是治疗此类型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总结分析近14年5000病例诊断和治疗正反经验,提出介入治疗的基本方法。结果: TACE与消融相结合明确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方法是先化疗栓塞,后再行消融治疗。消融方法中,以RFA和PMCT较为常用。
  • 摘要:目的:比较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发生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疗效与副作用。rn 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O月,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其中芬太尼贴剂组共41例,吗啡控释片组35例。芬太尼贴剂初始剂量25-50m g/h,72小时更换,硫酸吗啡控释片初始剂量30m g,q 12 h。两组均根椐疼痛缓释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缓解为轻度疼痛。出现暴发痛时予即释吗啡片10m g口服,对治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便秘等副反应予对症处理。治疗2周后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副作用。rn 结果:芬太尼透皮贴剂与硫酸吗啡控释片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2%与88.6%,差异无显著性(X2=0.019,P>0.05)。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组便秘发生率低于硫酸吗啡控释片组,有显著性意义(x2=13.20,P<0.05),其它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少,更适合肝癌栓塞术后疼痛的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病人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引起局部疼痛和静脉损伤的方法。rn 方法:对62例接受艾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分浅静脉留置管用药组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用药组,对两组在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过程中,有无局部疼痛、滴速变化、渗漏及皮肤红肿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rn 结果: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用药组在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过程中,均无发生局部疼痛、渗漏及皮肤红肿等情况,而浅静脉留置管用药组却有33%的患者出现滴速减慢或不滴、37%的患者出现血管疼痛、6.7%患者出现局部渗漏。rn 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不但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消除了因药物的刺激性引起局部疼痛和静脉损伤的发生。
  • 摘要:食管癌是世界上第八位、中国居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管癌的疗效,人们进行了多种治疗模式的探索,如术前放疗、术前化疗、术前放化疗、术后放疗、术后化疗等。目前以食管癌术前放化疗(CRT)并手术的治疗模式特别引人关注。本文介绍了食管癌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两个META分析的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CRT后病理CR者手术的必要性。
  • 摘要: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家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不同滴定方式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rn 方法: 784例患者,全部在家接受治疗,分为口服盐酸吗啡片滴定后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组(A组)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直接滴定组(B组)进行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及不良反应。rn 结果: A组543例总缓解率为99.0%,B组24l中,3例因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停止治疗,其余238例总缓解率为98.4%。不良反应中,B组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较A组高,便秘、嗜睡、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无呼吸抑制及精神依赖发生。rn 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家居治疗的治疗效果满意。吗啡滴定后再转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能减少嗜睡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肝积方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影响。rn 方法:采用肝积方制备含药血清,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与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小时,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rn 结果:肝癌HePG2细胞经与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培养72h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与空白兔血清作用肝癌HePG2细胞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培养72h后,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与相应对照血清组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其肝癌HePG2细胞死亡率也显著升高。rn 结论:肝积方能够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肝积方在体内主要是通过细胞毒这一途径对肿瘤进行杀灭作用,而不是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实现抑制肿瘤增殖。
  • 摘要:目的:探讨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rn 方法: 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血等12种器官或组织的瘤/非瘤(T/NT)比值以及%ID/g值(每克组织摄入注入量的百分数)。rn 结果:131I—anti—CD20McAb瘤内注射组血及其他组织器官T/NT比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和131I-IgG瘤内注射组(P<0.05);该组肿瘤%ID/g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4~17倍和1.7~3.7倍;各非瘤组织和器官的%ID/g值低于后两组。rn 结论: 131I-anti-CD20 Mc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使肿瘤获得最高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和最高的瘤/非瘤组织放射性药物摄取比,为下一步运用该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运用吗啡泵持续镇痛,在达到满意止痛效果后,使其安全可靠。rn 方法:对80例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患者,在术前2h开始使用皮下电子自控镇痛泵恒速给药观察,随时调整用量。rn 结果:本组80例围手术期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7.5%,其不良反应有呼吸抑制2例,恶心、呕吐3例,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后,均较好、安全达到预期镇痛目的。rn 结论:采用电子自控镇痛泵恒速输注吗啡起到持续镇痛效果,同时需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电子自控镇痛泵的使用及维护,根据病人对吗啡的敏感度更改剂量,注意个体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疗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