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年会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年会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06-09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心脏CT的应用多为电子束CT(EBCT)和多层螺旋CT(MSCT)。EBCT又称超高速CT,由美国Boyd博士1983年发明并应用于临床。EBCT扫描速度极快,动态分辨率高,实现了CT的电影成像。目前EBCT多用于对冠状动脉钙化的检出以及量化分析,Agatston等1990年首次报道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EBCT的缺点是空间分辨率偏低,准确性不高,仅能用于冠脉近段或中段的评价;并且设备昂贵,检查手段单一,整体成像质量不如MSCT,逐渐被MSCT所取代近。本文论述了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MSCT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MSCT检测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MSCT对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的评价、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MSCT对心功能的评价以及MSCT对心肌灌注的评价。
  • 摘要: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mial,AP)是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基础,其中动作电位2期即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许多影响心脏功能活动的因素就是通过影响平台期来发挥作用的。平台期的出现表明心肌内外离子流近似平衡却又偏向去极化,此时外向电流为钾离子外流所致,内向电流由电压门控的慢钙通道即L型钙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ca)形成的ca2+内流为主。心肌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的启闭对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细胞内钙离子增高及心激增,引起由Na+/Ca2+交换主导钙超载的进一步发生。本文论述了L型钙通道生理特点以及缺血再灌注期L型钙通道的变化。
  • 摘要:在支架植入的开始阶段,所有的病变均先经过球囊预扩张后再考虑支架植入。这是基于以下几种因素所致:首先,最早的支架往往是在球囊扩张后血管出现夹层、闭塞等情况后紧急植入的;由于第一代支架的外径较粗、质地较硬而且缺乏弹性,往往需要充分的预扩张病变后才能增加支架通过的可能;早期的支架脱载率较高,预扩张可以减少这个并发症;在许多评价支架疗效的临床试验中采用了预扩张方案,在试验结束后的临床实践中后往往就遵循预扩张后支架植入的策略,这与近年来有关药物洗脱支架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要求支架植入前先预扩张的情况相似:支架在通过病变困难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破坏,这对如今的药物洗脱支架影响更大;先前的支架球囊不能承受较高的压力,直接支架往往不能扩开硬的钙化病变,此时就可能造成支架释放不完全,甚至在少见的情况下会造成球囊不能回撤,再用高压扩张可能会导致球囊破裂和进一步的血管损害;病变如果没有经过预扩张,往往由于血流受限的原因而低估血管直径,从而影响支架人小的正确选择。本文论述了要保持直接支架术的顺利成功,必须注意病变的选择,病变内或近段只有轻中度扭曲、轻度钙化、非完全闭塞、短病变有利于直接支架。对于弥漫病变、远端病变、显著钙化、扭曲病变、开口病变均宜先球囊预扩张,器械的选择也很重要,注意选用强支撑的指引导管并保持同轴,导丝宜尽量放置在冠脉远端。
  • 摘要: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指一种发生了需要多次转复的快速、成簇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的现象,最常见于近期心肌梗死及ICD植入患者。随着ICD的临床应用及冠心病发病的逐年增加,电风暴的发生率较前显著增加,正成为心脏病学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电风暴的定义及发生率、电风暴的病因及诱发因素、电风暴的治疗以及电风暴的预后。
  • 摘要:1997年Asahara等首次从外周血CD34+细胞中分离到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后,围绕EPC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和深入。近年来,基因修饰EPC移植在以往EPC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初步展现了美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移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
  •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在心血管发生、发展、表现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如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在出现躯体疾病的同时,患者也存在着高度的心理负荷,其主要表现有过分紧张、焦虑不安、惊恐、悲伤、抑郁、愤怒等等,我们将之称为情感障碍。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负性的生活事件,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导致情感障碍,同时情感障碍也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影响预后。本文简要论述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研究现状。
  • 摘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ostcardiac injury syndrome,PCIS)是指心脏受到各种损伤后出现的以心包、胸膜和肺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该综合征最初用来描述发生于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迟发的心包炎。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除了上述心脏损伤外,该综合征还可发生于心脏介入治疗后。本文简要论述了鉴于心导管操作日益增多,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对症处理。
  • 摘要: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频率是16~20000Hz,超过20000Hz的声振动即为超声波,目前用于诊断的频率一般为2~10兆赫(MHz),目前有些血管腔内探头的频率甚至可高达20MHz或更高。本文论述了超声波检查类型、心脏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进展。
  • 摘要:2006年9月2日至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心脏年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2006)是首次联合举办的世界心血管病领域的盛会,注册的参会代表超过了3.5万人,为参会代表人数的历史之最。本文简要论述了面对人口老龄化预防是主旋律、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晚期血栓问题以及Tako-Tsubo综合征。
  •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心脏的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若干个基因先后表达,也涉及细胞的迁移、分化、增生及精确的相互作用。虽然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量的实验方法包括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方法来寻找心脏发育的分子基础和基因调控机制,但对于其发病的基础原因了解甚少。BMPs(除BMP-1)均属于TGF-β超家族,至少包括20个成员,其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以及细胞分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BMP2及其信号通路上BMP2受体在心肌细胞分化和心脏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论述了了解BMP2及其受体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将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摘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是肌型小肺动脉丛样病变,血管腔逐渐闭塞,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若未及时诊断并积极准确干预,患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后2~3年内死亡。其病因不明,以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诊断标准是: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25mmHg,运动时的PAPm>30mmHg,肺毛细血管嵌压正常。2003年PAH的威尼斯分类将PPH更名为特发性或散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具有遗传特征者叫做家族性肺动脉高压(FPAH)。美国和欧洲普通人群中IPAH的年发病率为2~3人/百万人口,大约每年有300~1000名患者。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资料。本文论述了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 摘要:心肌缺血性后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postconditioning,MIP)系指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初期实施短暂的再缺血而发生对心脏的显著保护作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近年发现其是又一种可应用于临床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等患者预后的简单方法,因而广为关注。本文将其研究现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经股动脉路径是最常用的介入经路。血管和出血并发症(血肿一有时需要输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一有时需要外科手术修补)在股动脉穿刺相对常见,并影响患者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手术费用,特别是当患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积极强化抗凝、抗血小板甚至溶栓治疗等情况更加容易出现相关的局部血管并发症。使用动脉血管缝合器虽然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不仅不能减少血管并发症,与徒手压迫法比较反而增加局部血管并发征的发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是减少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另一重要途径。这一介入途径常选择较小的动脉鞘和指引导管,与股动脉途径相比局部并发症非常少。本文拟对TRI常见的困难做一回顾,并结合自己的有限经验对解决策略作一探讨。
  • 摘要: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一个可变的血流动力学现象,可以用血压计测量。间接血压测量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最常用、最普通的检查方法。但Pickering等也指出,血压测量是执行得最不准确的检查之一。“最不准确”的原因,既有方法学本身,也有被测虽者、测量者和仪器等方面的因素。在临床上,甚至在一些重要的临床研究中,有些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也常常被忽视。然而,血压的准确测量对高血压病人的分类,探查血压相关的危险,以及指导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间接血压测量时可能对血压测量值有影响的因素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摘要: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药物。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许多非降脂作用,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增强血管的舒张功能等。在以往大型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病人并没有包括在内,但从4S研究和CARE研究的亚组分析中,将他汀类药物组和安慰剂组进行比较,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的新发生率约减少了20%。这一发现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在心力衰竭中的可能机理做一综述。
  • 摘要:30多年来,虽然心电生理研究不断进展,但是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不甚明显。文献中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尤其是Mobitz Ⅱ型阻滞。因此,在心电检测中,ECG评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准确性要低于其他心律不齐。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中明确指出“在各种传导异常及起搏异常现象中,对Mobitz Ⅱ型阻滞的误解是最多的。”本文旨在对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理解误区进行新评述。
  • 摘要:心率在冠心病的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缺血事件由心率增快促发,心脏氧耗量增加而冠脉灌注时间减短。心率是氧耗量增加的最重要因子,而且是冠心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论述了Ivabradine通过选择性抑制窦房结的If电流,降低静息及活动后心率,不影响心肌收缩性、房室传导功能、心室复极化。治疗稳定型心绞痛,Ivabradine至少与倍他阻滞剂同样有效。Ivabradine还可有效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从而保护局部心肌收缩性。
  • 摘要:心肌梗死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心梗后第一年发生率最高,因此临床上一直致力于寻求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并根据这些有效的高危预测指标进行危险度分层,以便给予有效的临床干预。以前人们把左室功能、心律失常的诱发频度以及心肌传导作为评价的基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危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平衡破坏,因此建立了心率变异性(tleart ratevariability,HR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sensitivity,BRS)。HRV反应的是窦房结对内外源性刺激整体的调节程度,而BRS是应用药物来观察血压和心动周期之间的关系,它们均不能反应内源性刺激引起的反射性调节。本文对现有的资料对心率振荡现象的定义、测量方法、相关机制、某些影响因素及在临床上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