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7年介入放射学山东论坛
2007年介入放射学山东论坛

2007年介入放射学山东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07-06-15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2007年介入放射学山东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自1974 年Eguch 报导使用球囊扩张技术治疗下腔静脉膜性闭塞以来,介入治疗己经发 展成为一项成熟和首选的治疗方法。 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引进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技术,至目前为止,已有4000 余例病人接受了介入治疗,回顾国内布加综合征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1995 年以前为起步阶段,此阶段主要为使用球囊扩张治疗膜性阻塞为主。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骨水泥灌注剂量、灌注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37 例共201 个椎体行椎体成形术,男85 例,女52 例,年龄26~84 岁,平均53.5 岁,其中颈椎2 个椎体,胸椎66 个椎体,腰椎126 个椎体,骶椎7 个椎体,共201 个椎体。 手术在DSA 监视下进行。根据椎体形态、破坏范围及穿刺针尖位置。 结果:137 例201 个椎体手术全部成功, 胸椎注入骨水泥为2~5ml,平均3.5ml、腰椎注 入3~8ml,平均4.5ml,骶椎4~7ml。疼痛完全缓解125 例,部分缓解11 例,无效1 例。137 例中,渗漏至椎间盘11 例、硬膜外囊10 例、椎旁静脉丛2 例、椎旁软组织3 例,骨水泥 外漏发生率为12.9%(26/201 个椎体),术中及术后均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缓解或消除由椎体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摘要:神经系统病种颇多,且大多可以造成病人致死或致残,有些则发病凶险,若不及时治 疗则可致病人死亡,而神经系统介入治疗的疾病多为脑血管疾病,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出血性疾病,一类是缺血性疾病。对于某些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可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但是不可过于乐观,稍有不慎,则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某些并发症甚至比原发病造成病人 的损伤更厉害,因此,尽量减少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 关键,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脑血管病的体会,感到以下几点是可少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并发 症的关键。
  • 摘要:DSA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改进,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平板探测 器技术的应用,DSA 的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最近,各厂家又推出了一项新的 特殊功能,由于厂家不同亦称呼不同。目前市销售产品的称谓是DynaCT、XperCT 和Innova CT 等。实际上是利用C 臂的旋转运动和平板探测器的采集,计算机重建的CT 图像。为方 便称呼,我们建议统一称之为C 臂CT 为好。本项技术是由西门子公司于2005 年3 月在奥 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欧洲放射年会(ECR)上首先发布,各厂家也都相继拿出了初步图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介入治疗领域中比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 摘要: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正蓬勃发展,在对疾病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介入放射学又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内介入治疗,前者在对于恶性肿 瘤的治疗的治疗中,主要从化疗性栓塞和化疗药物灌注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20 世纪后半叶,影像医学飞速发展,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均有许多重大突破, 这些与影像设备的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介入器材的发展有关,亦与新型对比剂的发 明问世息息相关,作为介入放射学“眼睛”的对比剂为影像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 摘要:目的: 当今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需要更为精确的解剖学信息。然而,脑血管病的解剖基础极为复杂, 常规DSA 作为诊 断金标准,有时仍会给明确诊断及确切的解剖学信息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漏诊、误诊,使 进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造成关键性困难。为了探讨3D-RA 对颅内动脉诊治中的应用及其价 值,探讨其应用的优势。本组回顾分析了常规DSA 与3D-RA 一组颅内动脉瘤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选择我院2005 年10 月- 2006 年5 月期间38 例40 个颅内动脉瘤,男性21 例,女性17 例,最大年龄78 岁,最小11 岁,平均43.6 岁。病程2 小时至5 年。临床首发 症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4 例,脑实质出血2 例,眼睛视物模糊伴上睑下垂4 例。病人主要 表现为头疼,呕吐,颈抗和相应肢体功能障碍。所有病例DSA 检查前均行CT 扫描,8 例 进行了MRI 检查。全部病例进行了脑血管标准正、侧位,椎基底动脉Town 氏位及侧位DSA 摄影,病变血管或病变疑似血管斜位摄影,然后对病变血管或病变疑似血管进行了旋转三 维摄影成像检查。Integris 3-D RA 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24 例采用手术开颅银夹夹闭 动脉瘤治疗,14 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 结果:动脉瘤诊断:前交通动脉瘤16 枚,后交通动脉瘤13 枚,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 脉瘤5 枚,颈内动脉瘤3 枚,椎基底动脉瘤2 枚,小脑后下动脉瘤1 枚。其中小型动脉瘤 (动脉瘤体直径小于5mm)12 枚,中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6mm-10mm)20 枚,大型动 脉瘤(动脉瘤体直径16mm-25mm)6 枚,巨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大于25mm)2 枚。 颅内动脉瘤单发36 例,多发2 例。动脉瘤呈囊袋状23 枚,呈哑铃形12 枚,不规则形4 枚, 梭形1 枚。常规DSA 与3D-RA 影像检查:常规DSA 诊断动脉瘤37 枚,占92.5%(37/40), 3D-RA 诊断动脉瘤40 枚,占100%(40/40)。1 枚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小型动脉瘤,常规DSA 未 能显示。另有2 枚常规DSA 显示可疑影像但不能完全确定,经3D-RA 进一步证实及确诊。 常规DSA 诊断的37 枚动脉瘤中,能清楚显示载瘤动脉与瘤颈的关系有14 枚,占37.8% (14/37)。而3D-RA 对所有动脉瘤均能清楚显示载瘤动脉与瘤颈关系。1 枚梭性动脉瘤、8 枚巨大动脉瘤常规DSA 均不能提供动脉瘤形态,载瘤动脉与瘤颈关系,及动脉瘤腔有无重 要穿支,而常规DSA 均不能提供相关信息。 结论:3D-RA 能较常规DSA 更好的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部 及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的关系、动脉瘤囊腔有无重要分支发出等等。经与手术或血管内栓塞 治疗结果比较,本组DSA 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92.5%,特异性100%, 阳性预测值100%, 阴 性预测值93%, 准确率96%。3D-RA 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阴性预测 率100%,准确率100%。
  • 摘要:胃癌(gastric cancer)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差,占人体肿瘤死亡 人数的23.03%。手术切除是早期胃癌的首选,但约60~70%的患者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 早期胃癌由于血行转移而术后复发率高,而中晚期胃癌手术预后差,局部复发、转移率更 高。由于胃癌血供复杂的特点,以及血管生长因子影响肿瘤生长学说的兴起和血管生长抑 制剂的不断发现,使胃癌的治疗趋于多元化。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微创及介入治疗仍作为 目前治疗中晚期胃癌最为有效的手段,现就其技术及方法探讨如下:
  • 摘要: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同机融合显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15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直径4~10cm, 经TACE 后3 个月内完成18F-FDG PET-CT 检查,与DSA 和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15 例患者TACE 后PET 显像均可见放射性缺损区,有11 例肝内可见18F-FDG 放射性增高灶, 4 例患者PET 显像肝内未见明显18F-FDG 放射性增高灶。18F-FDG 放射性增高灶主要位于 放射性缺损区周边,融合显像显示18F-FDG 摄取增高灶与碘油沉积无对应关系。临床随访 证实,11 例18F-FDG 摄取增高灶为残存肿瘤灶;经过再次TACE 治疗或利用融合显像结果 制定计划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后,18F-FDG PET-CT 显像显示原18F-FDG 浓聚灶范围缩小或 消失。4 例肝内未见明显18F-FDG 放射性增高患者DSA 显示肿瘤边缘仍有肿瘤染色。结论 中晚期肝癌栓塞化疗后病灶边缘部分仍有肿瘤存活或残留,18F-FDG PET-CT 显像可对大 部分残存肿瘤定性定位,指导进一步治疗并监测疗效,但部分患者残存病灶18F-FDG PETCT 显像不能检出。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成形术治疗椎体附件和扁平骨骨转移性肿瘤的施术方法和临 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 例椎体附件和扁平骨转移性骨肿瘤患者17 个部位在透视或CT 监 控下行经皮骨水泥成形术,术中我们对病灶直径大于3cm 者采取了自肿瘤近1/3 至远侧1/3 分层注射法,并于术后常规行CT 扫描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 程度的缓解或疼痛消失,其中3 例患者接受了同部位的再次治疗,经术后1 至2 个月复查 未发现病理性骨折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附件和扁平骨骨水泥成形术同样可安全 有效的用于治疗相应部位转移性骨肿瘤。笔者认为,由于病骨体积有限,术中骨水泥渗漏 甚为常见,但由于骨水泥具有流动性,易停留于组织间隙或体腔低凹区域,故不易引发临 床症状。
  • 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高血流量型血管畸形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18例患者8例是进行外科术前经导管介入栓塞术,患者均在介入栓塞后72小时内行外科切除术;另10例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根治术,均在全面头颈部血管造影后将微导管超选至供血动脉,注入PVA等栓塞剂栓塞畸形血管团。 结果:18例患者均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均未发生皮肤粘膜坏死﹑颅内动脉误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8例患者在外科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肿块切除变易,手术时间缩短,外科手术医师满意。实施介入栓塞根治术的10例患者,其中1次栓塞治愈者5例,经2次栓塞治愈者4例,3次治愈者1例。经术后1月~24月随访均有明显肿块缩小,器官功能改善等。 结论:经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高血流量型血管畸形效果显著,安全方便。
  • 摘要:胆汁是参与人体消化、代谢、吸收等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它由肝细胞分泌产生,通 过肝内外的肝管、肝外的胆囊、胆总管进入肠道。如果肿瘤侵犯、压迫上述任何部位,都 会造成不同程度胆汁排泄障碍,小胆管与毛细胆管内压力升高,管腔扩张、破裂,胆汁溢 出至小静脉,返流至血循环,肝细胞功能下降,血中胆红素增高,引起全身皮肤及巩膜变 黄,亦称之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由于胆汁进入肠道减少,对肝细胞及其它脏器产生毒素作 用,使肝、肾和肺功能,心血管、消化系统、脂肪代谢、凝血功能等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栓塞术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CT是影像学中发展较快的设备,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尤其是16排、64排CT的应用,双元螺旋CT的问世,对于临床应用范围则更广,临床效果更好,对于实施肝癌化疗性栓塞术前后怎样去合理利用好多层螺旋CT,尤其是双元螺旋CT,则是一个对病人更为有利,使化疗栓塞术更为安全的问题,本人有一些体会,提供给大家,供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
  • 摘要: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多发于30-50 岁之间。发病原因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 为与雌、孕激素有关。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常多发,大小不一,肌瘤周围 有一层结缔组织,为其被膜(假包膜)。肌瘤均始于子宫肌层,随瘤体增大,其位置亦不同, 可分为3 种类型: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常伴子宫内膜增生。
  • 摘要:本人从1983 年始师从郭俊渊教授、王承缘教授学习神经放射学。1984 年又师从刘子 江教授学习介入放射学,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参加国内外神经介入放射学学习班,在介入 放射学的临床实践中,尤其对神经介入放射学颇有感悟。今介绍给同道,希冀对今后的工 作有一点启迪。
  •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栓塞术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 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CT 是影像学中发展较快的设备,多层螺旋CT 的临床应用,尤其是 16 排、64 排CT 的应用,双元螺旋CT 的问世,对于临床应用范围则更广,临床效果更好, 对于实施肝癌化疗性栓塞术前后怎样去合理利用好多层螺旋CT,尤其是双元螺旋CT,则 是一个对病人更为有利,使化疗栓塞术更为安全的问题,本人有一些体会,提供给大家, 供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类型的分类、一般供血规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 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5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DSA 检查结果,对肝外动脉供血类型进行分类。结果: 185 例患者中存在215 条肝外供血动脉, 采用三分类法将其分为三类:1.变异肝动脉供血130 条,占60.47%;2.肝动脉通畅肝外侧 支供血35 条,占16.28%;3.肝动脉闭塞或狭窄肝外侧支供血50 条,占23.26%。其中后2 类为非肝动脉供血。第1 类以第1 次TACE 术时发现为主,第2 类及第3 类以第3 次及以 后TACE 术时发现为主。非肝动脉供血与肝动脉通畅与否有关系。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 动脉供血三分类法是一种较新的分类方法,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对分析其类型与TACE 术次数及肝动脉通畅与否的关系、指导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布-加综合征(BCS,Budd-Chiari syndrome) 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和(或) 肝静脉阻塞, 或 狭窄引起的下腔静脉和(或) 肝静脉血流受阻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往治疗BCS 主要 依靠外科手术,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 尤其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 ) 和血管内支 架的应用, 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更理想的效果。介入治疗已经成为BCS 的一种安全有效的 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1] 。据文献报道及笔者的经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膜性病变的 良好开通率约为50% ,节段性病变几乎无效,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在PTA 显示不足或失 败后发展起来的,对球囊扩张不佳的无论是膜性病变还是节段性病变均能保持良好的开通 率[2、3]。
  • 摘要:脑卒中发病率:200 / 100.000 每年 80% 缺血性 50% 有颈动脉狭窄 6~29%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53%ICA) 中国每年80-200(120)万新发病例(0.1%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亚洲更为突出。随着现代医学 的进步,通过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人术治疗颅内大动脉狭窄已成为可能。到目前为 止,颅内大动脉狭窄导致卒中的机制还是不明确的,对其治疗也缺乏确定的指南。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碘油存留较少的原发性肝癌 的疗效。方法60 例曾经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且碘油存留较少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治疗组30 例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给予经皮穿刺微波固化治疗,对照组30 例 患者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0% 和 53.3%,联合治疗组没有增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微波固化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 提高碘油存留较少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 摘要:一:动脉栓塞 指源于心脏或近心端动脉壁的血栓或动脉硬化性斑块脱落,或外源性异物进入血管内 成为栓子,被血流带向远侧,停顿在口径相似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是急性动脉缺血 性疾病之一。特点是起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迫切需要紧急处理。栓 子来源1:心源性:如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最多见,占94%。2:血管源性:如动脉瘤或 动脉硬化性斑块。
  • 摘要: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术后瘘口再通原因与治疗 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CCF 术后瘘口再通的原因、类型及相对应的治疗方法,随访 时间为6 个月~2a。结果12 例瘘口再通均在术后1 周内发生,3 例为球囊早泄,5 例为球囊 破裂,4 例为球囊移位。10 例再次用球囊栓塞治愈,2 例行3 次球囊栓塞成功。其中闭塞颈 内动脉5 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CCF 的复发与有无颅底骨折片、 球囊大小的选择、球囊的充盈状态、放置位置及瘘口大小等有关。
  • 摘要:自1974年Eguch报导使用球囊扩张技术治疗下腔静脉膜性闭塞以来,介入治疗己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和首选的治疗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技术,至目前为止,已有4000余例病人接受了介入治疗,回顾国内布加综合征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1995以前为起步阶段,此阶段主要为使用球囊扩张治疗膜性阻塞为主。
  • 摘要:DS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改进,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平板探测器技术的应用,DSA的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最近,各厂家又推出了一项新的特殊功能,由于厂家不同亦称呼不同。目前市销售产品的称谓是DynaCT、XperCT和Innova CT等。实际上是利用C臂的旋转运动和平板探测器的采集,计算机重建的CT图像。为方便称呼,我们建议统一称之为C臂CT为好。本项技术是由西门子公司于2005年3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欧洲放射年会(ECR)上首先发布,各厂家也都相继拿出了初步图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介入治疗领域中比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直径4~10cm,经TACE后3个月内完成18F-FDG PET-CT检查,与DSA和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15例患者TACE后PET显像均可见放射性缺损区,有11例肝内可见18F-FDG放射性增高灶,4例患者PET显像肝内未见明显18F-FDG放射性增高灶。18F-FDG放射性增高灶主要位于放射性缺损区周边,融合显像显示18F-FDG摄取增高灶与碘油沉积无对应关系。临床随访,11例18F-FDG摄取增高灶为残存肿瘤灶;经过再次TACE治疗或利用融合显像结果制定计划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后,18F-FDG PET-CT显像显示原18F-FDG浓聚灶范围缩小或消失。4例肝内未见明显18F-FDG放射性增高患者DSA显示肿瘤边缘仍有肿瘤染色。结论中晚期肝癌栓塞化疗后病灶边缘部分仍有肿瘤存活或残留,18F-FDG PET-CT显像可对大部分残存肿瘤定性定位,指导进一步治疗并监测疗效,但部分患者残存病灶18F-FDG PETCT显像不能检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