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7-11-16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初中生的文凭意象为切入点,探讨阶级的教育作用.透过一年期的经验研究,发现学生或对文凭几乎没概念,或看重其工具价值,或着眼其象征价值.中上阶级学生的文凭思维,有人是「没必要知道,反正我会一直读下去」,有人是「有了文凭,我也可以跟爸妈一样」,或「有了文凭,自己有面子」.劳工阶级学生的逻辑,则是「知道也没用,我大概初中,了不起高中毕业」,或「没有文凭,我就会跟爸妈一样」,或「有了文凭,爸妈有面子」.大体而言,中上阶级学生看的是「拥有」、「个人」,劳工阶级学生看的是「缺乏」、「家庭」.准此,本文提出「认知路径」 (cognitive paths)一词,用以说明阶级的教育作用.
  • 摘要:受到90年代教育改革运动影响,台湾高级中等学校入学制度自2001年起进行全面改革,实施多元入学方案.新的升学制度强调「多元选才」,将传统「单一考试」转变为甄选入学、申请入学、登记分发等三种方式.其最重要的精神是采取多类型的选才依据,包括国中基本学力测验、在学成绩、多元化学习记录、以及非学科能力测验.此一改革的政策目标包括:启发多元智慧与能力,促使学生适性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历程,导引国中教育正常化;兼顾公平与公义原则,提供多元入学途径:下放教育选择权力,发展学校特色.然而,综合实施以来的各种研究报告观之,此一众所瞩目之改革的缺失仍多.升学管道多元化之後仍然考试主导学校教学,而多元化筛选机制有逐渐回归学科测验为主的趋势;社区高中虽能逐渐发展其特色,但传统明星高中仍然屹立不摇;毕业班学生之升学考试压力依然如故,而社经背景亦仍持绩影响升学机会之分配.未来多元入学方案发展,除了肯定「多元选才、适性选才」基本精神之外,应持绩观察、检讨与评监,并改善其筛选机制技术,以促进政策目标之达成.
  • 摘要:思考聋人犯罪的原因,以往的思路,基本上都是站在听人的立场、从社会管理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谈教育的影响谈聋人素质文化水平道德认知水准,而很少去思考聋人自己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文化如何看待教育如何解释教育与聋人犯罪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从听人的眼里看出聋人因了听觉与交流的障碍而导致了道德认识片面思维简单僵硬因而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被拉下水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在传统的口语教学效果不如人意或者是只适用于一部分聋人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能换种角度来理解这一"听觉与交流的障碍",换种角度来理解聋教育,换种角度来理解聋人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种换种角度的思考,或许能使教育对聋人犯罪问题的解决,作出更为有效的贡献.教育社会学分析便是要去追求这一"化熟为生"的"换种角度"的思考,要让人从习惯性思维定式中摆脱出来,以他者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教育问题以及犯罪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
  • 摘要: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使传统的教师与政府、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性质正逐步由过去的国家干部转变为专业人员.但教师职业实现专业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把教师的专业地位分解成教师的专业权力、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组织三个因素,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从教师专业的公务性质、教师聘任合同的行政性质、教师职业准入和教师权利救济等方面,讨论了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 摘要:本文针对"后普九时代"教育公平的教育经费花向,教育公共服务方向,及政府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实现普九后确定下一阶段教育现代化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基于古典文明复兴的人文教育不能为现代人奠定最恰当的人性秩序和政治秩序,还能找到怎样的出路呢?现代人心秩序和政治秩序究竟需要奠基何处呢?本文试图沿着卢梭在其教育和政治思想中所提供的基本思路,来探索这个问题.
  • 摘要:关于国家角色,A.Gramsci与M.Foucault的理论,皆指向国家俱有建构论述的积极功能,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然而此种社会控制取向的论点却可能低估国家自身的能动性,尽管C.Offe主张国家政策往往是基于共同利益而产生,因而展现相当程度的主动作为.然而此种论点可能低估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影响,本文的主张是国家机器应具有高度弹性,以回应外在环境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化经济体系,进而能有效处理既存问题,因此此种有效性足以调节国家教育政策的路线,此种关联性亦显示有效性否定国家屈从资本利益或是具有主动作为的假定,而且国家机器运作转向契合外部情境要求的动态模式,而非取决於静态的特定政治意识形态.
  • 摘要:蔡元培在治理北大期间,试图为中国学术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这个局面既非固守中国传统学术格局,也非简单摹仿西方学术场域,而是在嫁接西方学术体制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独立而自主的学术共同体的雏形。在蔡元培治下,大学成为现代学术共同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大学成为吸纳学术人才的中心;其二、大学成为学术创作的制度保障;其三、大学的理念成为用以规范学术研究的精神特质。
  • 摘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实现民主、公平、公正的价值观.要求教育部门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筑和谐社区的学习平台、教育平台,发展社区学习和社区教育.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需要着重关注和研究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协调问题,着重关注和研究教育自身层面的协调问题.rn 学习社会也就是创造一个允许民众、社区等充分发展的和谐的社会.学习社会是终身自由学习的社会.学习社会是知识在全社会便于获得,畅通流动,集体共享的社会.学习社会是持续创新的社会.在学习社会: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的成果则是改变正在进行的实践.rn 终身教育体系应该理解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整合、协调和互动.近年来国际社会已由对终身教育的重视逐渐转向对终身学习的关注.现代培训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有计划实施的教育活动.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组织一个提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完善体系.
  • 摘要: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考经历了扩招而进入到大学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当大学生不再是八十年的"天之骄子"的时候,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却日益升温,其中原因是很复杂的,本文拟从高考的文化礼俗角度来看待社会对高考的过分专注.rn 成年礼是世界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是男女青年在一定年龄时举行的特定仪式,标志着该人转入成年,需要承担成年人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的演进,成年礼呈现出温和化的倾向.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成人礼已经丧失.rn 本研究以文献法,以南京市的高考现象为个案,比较了中国的高考与成人礼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之处,初步探讨了这种结构一功能相似性,指出在成年礼缺失的社会条件下,高考对成人礼形成了一定的功能替代,这是促成高考热的一个文化礼俗的原因.同时也指出高考无法成为成年礼的替代品.
  • 摘要:人类生命的能动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基本特性,根本地决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活生产有机整合的、基本而永恒的生态系统性,为我们科学地认识、把握和建构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则.社会生活和生产极端的堆积无机化变迁,使当代社会陷入日益突显的社会生活极端破碎化无意化、社会生产全球一体化工具化以及二者严峻分离与冲突和返魅与增魅之中.教育社会存在作为人类能动性存在最为典型的形态和领域,已经全面地卷入、附u和助虐这场历史性的全球社会大变迁之中.严峻的现实呼唤和要求人们理性地拨开和放弃繁茂芜杂的魅化意识形态和极端感性功利的立场和偏好,客观地回归人类社会生态性存在的基本事实、轨迹和原理.教育社会学作为最为完整地反映和建构人类能动教育社会存在的学科领域,理应担当起运用最具普适性能和价值的教育社会生态系统视角、视阈和理念来科学地反映、建构和引领教育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深刻变迁与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客观地面对、反映和超越人类社会和教育社会的现实分离、错位与冲突,回归人类生命能动社会存在的教育社会生态系统性本质和原理,坚定地立足、依托和开掘人类本原而丰富的生态理性、需要与潜能,用生态化的教育社会视角和视阈来客观地界定和建构学科的理念体系,科学地揭示人类生命的和谐社会存在发展和教育存在发展的形态、方式与路径,为当代教育社会学及其反映的教育社会现实做出科学的定型、定格、定性和定向.
  •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创新,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国外社会学理论甚至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验证,甚至翻译、介绍等较浅层次上.造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缺乏理论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专业队伍的学术素养与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原因.与这些因素相比,基于对学科性质误识而产生的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论困境,可能是导致教育社会学缺乏理论创新的最为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原因之一.教育社会学的认识论困境表现为在学科性质上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于规范教育学学科和社会学的纯应用型学科.这一错误认识成为制约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一个认识论瓶颈.突破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要求学界对教育社会 学的学科性质予以正确定位,不仅要将教育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且将其视为社会学的一个特殊理论学科.只有正确把握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才能真正具备理论创新的自觉和担当,教育社会学才能在理论创新方面有大的突破,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才能取得大的进步.
  • 摘要:无论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还是实践,必须处理身/心、灵/肉、精神/物质、欲望/理性、自我/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安置身体,引领欲求,进而建制社会组织与秩序.其间,身体是伦理道德话语编织的结,是德性得以展现的实践模式及抱慰个体心灵的核心.
  •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的教育制度研究传统的形成、研究传统存在的缺陷及最新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有较多学术积累,并以人类学色彩的社区研究为特点,但这种研究传统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一些局限,在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制度方面力有不逮,需要通过借鉴西方相关理论(如组织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丰富和发展,以拓展社会学在场域层次上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进行研究的能力.
  • 摘要:在关于教育公平的既有研究中,一般把"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作为习而不察的前提而不加深究,这种现状容易导致在研究过程中逻辑混乱甚至结论偏差的后果.解开这一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了解"社会"意涵的丰富性和多歧性;其次,借助帕森斯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在一个以一贯之的概念体系下深刻认识到"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和"作为社会公平的教育公平"的丰富意涵,从而在理论上澄清教育公平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
  • 摘要:不同的历史语境赋予教育公平不同的历史使命,资源配置的权力运作、阶层分化的新元素介入、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配置,平添了教育公平解读的复杂.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其复杂本身,而且更在于对复杂的茫然而引发的直面迟钝与集体无意识.因此,明晰教育公平中的错综复杂,唤起某种研究自觉,教育公平及其公共教育政策方能承载起学术与实践的双重使命.
  • 摘要:借助于社会学的分析方式,我们可以对造成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深层体制问题予以剖析,惟有立足于体制的分析才能为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找到切实可行之道.公平问题与体制问题存在着深度关联,因为二者都与权力的运行密切相关.国家、政府、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真正实现需要教育及社会体制的相应变革.
  • 摘要:美国的「把每个小孩带上来」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于2001年12月经美国参众议院审议通过,为了不让任何学生落后,美国布希总统唤起国人加入崇高行动行列.该法案以实施「绩效责任」为核心、以改进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绩效表现的内容:包括高中以下学生英数两科之测验分数达到精熟度的比例、高中生毕业率,以及适任教师的比例为主要的评监项目.NCLB设有奖惩机制,符合绩效标准的学校,可以继续获得经费补助,连续两年以上未能达到标准者,则被列入「亟需改善」之名单里,学区和州政府得要求学校提改善计划、协助学生转学、提供补充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替换部份或全数教职员、转型为特许学校,甚至由学区或州政府接管学校.从法案内容来看,布希政府是以社会正义为名,企图动员全国力量,借由提升教师素质和学校办学效能之绩效责任,以期达到缩小学习弱势与一般学生之成就差距,进而提升美国未来人才之兢争力.rn 为了达到成果门槛的平等,联邦与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地方充分的经费与资源,以使学校做到缩短学生之间成就的差距,经费分配和改善机制亦与绩效责任作连结;意即绩效连续两年未达标准的学校将被取消经费补助.然而六年来各州学区地教育主管、教育学者、教师、家长与民间团体对此法案都表示疑虑,有些学区和州政府甚至对联邦政府提出诉讼、抵制NCLB法案强制责任之要求,甚至联合起来要求修法.NCLB法案企图融合绩效责任和社会正义於教育改革是否可行?法案的落实所引发的主要争议有哪些?本文检视相关文献,析论NCLB自2002年实施以来的政策辩论,并深入探讨绩效责任和社会正义结袂之有限性.
  •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是否公正合理、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一视同仁是教师公正的本质特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公正性的体现程度与学生的发展状况有着紧密的相关.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或家庭社经背景不好的学生较多受到教师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被某些教师"歧视",这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危害也是深刻的.公正的师爱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源,不公正的师爱是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和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源.出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公正"师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少数教育者或教师素质低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二是学校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解决此问题,首先,国家要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标准.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其三,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全面评价学校管理者的办学业绩.其四,要加速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优胜劣汰机制.
  • 摘要: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既为培养更多社会高端人才提供了机会,也产生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而导师制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方式,对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04年对五所研究性大学的博士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导师作为博士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博士生的入学动机产生主要影响;(二)同属于初级群体的导师和博士生,他们之间的互动对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产生主要影响;(三)导师制的功能:是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科研,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由于课程内容隐藏中上阶级的价值观与生活内涵,致使课程内容形态直接影响学童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本身之价值观取向为何?此种取向是否契合中上阶级的价值观?此种价值观如何影响驾驶的教学?教师是否亦存在“文化无意识性”?他们如何看待既有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与阶级属性?进而传授课程中所隐含之特定阶级价值观给学生,并再制其所处阶级?rn 根据上述的探讨问题,本研究之研究目的:1.了解教师本身之阶级价值取向与内涵。2.探讨教师如何解读九年一贯新课程之课程形式与内涵。3.探究教师如何解读九年一贯课程中所透露的阶级价值观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的关联性。4.发现教师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传授与再制其教学价值与课程中之主流价值给学生。5.提出未来课程教学研究改进的建议。
  • 摘要:本文从中小学教师与大学咨询"专家"的关系入手分析教育公平问题,将"公平"分解为"公正"和"平等"两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为教育做咨询的人有可能扮演的三种角色:"倾听者"、"提供批评的朋友"和"专家";提出应该尽可能做前两者,而不是后者.然后,提出了咨询者"平等"对待一线教师时经常面临的两难境地:是教师更知道自己的需求,还是外来的咨询"专家"?借用参与民主理论,本文提出,各方需要平等沟通,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参与过程本身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专家"个人之间的平等,而且有利于参与民主制度和文化的建立.最后,作者探讨了"平等"、"参与"与"公正"的关系.由于不同利益群体在参与的起点上存在差异,因此,即使他,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但他们的参与结果仍旧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参与机会平等并不能保证所做的事情完全"公正".但是,比起不平等的参与机会而言,平等的参与机会对于提高各方的地位平等以及民主文化的建设,其"公正"性应该更高.因此,作为咨询"专家",我们需要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公平"的理念,以促使教师平等意识和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所处的学校制度和专业发展文化更加开放,使教育为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公正的社会的理想在现实中不断趋向可能.
  • 摘要:结构功能论认同"自然的"社会分层,强调社会不平等就是在保证最重要位置上有最胜任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设置.与此相适应,它坚持机会均等以及与之内在一致的结果平等的教育公平观.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不得不从一种技术—功能论的角度把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成一种技术过程,教育责任在这里也最终实现了从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和政府的逆置.这一教育公平观的最大失误,就在于其人为切断了家庭与学校的内在联系,不但忽视了教育成层过程中的权力要素,反而进一步强化了这些权力要素,并导致产生了一种对知识的非分要求.事实上,无论知识智力、分层体系、教育机会、文化剥夺群体和社会再生产,都受制于一定的政治实践.只有从一个开放社会的要求出发,实现从机会均等到权利平等的根本转变,并重建家庭、社区与学校、国家的关系,使政府职能由控制与分配转向维权与保障,才能最终破解教育公平的现实困局.
  • 摘要:本文研究关注的不是“三包”政策是否继续下去或是否需进一步调整,而是探讨在免费教育的政策下,西藏自治区牧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普六”教育的状况。本研究不以政府官方的数据统计作为资料来分析西藏自治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而是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到牧区的某一乡中心小学,使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来叙述学校的日常生活,以此来反思西藏自治区牧区的基础教育。
  • 摘要:为了解决教师的角色冲突,改进学科研究也不无必要.教育社会学因本身所具学科性质而对此已有长期研究,且已被正确地寄予更多的希望.然而,该学科的研究实况离预期相去甚远已非一朝一夕.因此,有必要识别和改进其不足之处,使之能够名至实归地推进角色冲突理论的发展和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当务之急宜从较为具体的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入手,共同地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梳理杂乱无章的现有论述,涉及尚未涉及的突出问题,以及拓宽系于一途的研究取向.换言之,本文是以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为个案,关于改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探讨.
  • 摘要:尽管我国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不同的内容,农村户籍的家庭及儿童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享有和获得方面始终处于不利处境;农民为谋生计离土进城务工,带来了其子女生存、就学、安全、健康的诸多问题."都市化进程"以农民工核心家庭成员长期分离、儿童发展长远利益牺牲为代价;农民(工)的生命周期、生计特点和身份限制了他们教育选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合法性前提是解决农民核心家庭成员"居"和"流"的合法性.义务教育制度的安排不仅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合法教育权益,而且要更好地兼顾农民(工)家庭及子女长远和整体的利益.
  • 摘要:本文在较为系统地回顾教育扩展与教育机会不平等(IEO)变化问题的相关讨论后,试图从理论上初步探讨在受到平等化冲击时IEO呈现混合变化状况的结构性原因.作者首先从先赋不平等的结构入手,对教育不平等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区分,然后从家庭养育方式对诸教育不平等形式的变化方式进行讨论.作者的基本观点认为,家庭养育方式是构成儿童教育不平等的基本原因,家庭养育资源对外部社会的依赖性程度决定了各类教育不平等形式的变化方式.
  • 摘要:The post-war Japan sought to emulate the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and in doing so, embarked on a new venture in public education.In the 1950s, the education system flourished, and much hope was placed in public education as a social institution.However, beginn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70s, the character of public schools was said to have begun to change.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can perhaps be attributed to the larger, fundamental change that Japanese society~undergoing at the time. The issue of today is that of the "Third Educational Reform "- in other word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principles in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There is much debate regarding this "Third Educational Reform,"criticism included.However,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that this "Third Educational Reform" is not a phenomenon that occurs. in a vacuum, rather, it is one which is highly linked to the past, especially the changes that began in the late 1970s.As such, I would like to lead you through the history behi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as well as to discus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finds itself today.
  • 摘要:近些年来,制度理论在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重新兴起,制度理论的兴起在教育研究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组织分析中新老制度主义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研究范式以及新老制度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决策机构和受教育的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讲坛,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的有关教育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场所.当下中国公众对教育改革的公平、公正、均衡的公共诉求,以及当下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现状为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内外条件.建构的途径也许有四个方面,即推进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培育公共领域的精英、建构多元媒介与交流网与扩大公共领域的與论批判功能.
  • 摘要:择师或择校反映了行为主体对某个单位教师群体或个人所持有的信心和信念,既是一种典型的理性选择,也是一种结构化的实践惯习.择师行为的信任机制极具实用和工具性的特征,又对被信任者具有承担着道德义务和情感义务的倾向性和要求.择校行为的信任机制是通过自我再生、自动实施、具有路径依赖和长期存在的组织规则,信任那些共同处于学校组织之中接受制度规则约束的人们.作为现代组织信任的后果,情感信任的削减、道德责任的淡化、制度监督的增强意味着师生人际信任危机的显现.师生人际信任重建有助于重建主体自我的同一性,既是学生建立社会信任的起点,也是教育合作活动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 摘要:首先分析二战后的60年里,在学生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是怎样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和水平的,其次,对近年来学生数减少对教育条件的差距和平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考察。最后,探讨一下对于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学能做些什么.
  • 摘要:本文在界定意识形态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下围绕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理论分歧背后的意识形态批评诸相作一分析,旨在表明教育研究者欲使自己的研究有助于知识的有效增长,就必须对身处其中的种种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一份清醒的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指涉式的自觉反思来直面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的可接受性问题。
  • 摘要:Part I of this Paper give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ole assigned to various forms and formats of Education' in President Hu Jintao's 2007 Report to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att Ⅱ focuses o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n SW China, and on how its current policies embody and implement President Hu's policy promises.In doing that, Chongqing is emphasizing the iole of Adult Education, not least in regards to balancing rural-urban development.Thus; labour migration, peasant workers,new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personhood, and Three Gorges resettlers, are all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that Chongqing is addressing. The Paper concludes on a note of caution, but also of hope.
  • 摘要:笔者试图探究以平等为取向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实践中是否贯彻、如何贯彻它所秉承的理念、以什么样的具体途径运行,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它的执行结果如何、对目标群体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建构着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态度(即人们是如何进行选择和行为)等方面,以从中揭示不同时期民族教育政策所蕴含的平等、权益等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断地被阐释,为理清民族教育政策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提供一些启示。但由于民族教育政策内容庞大,从宏观上很难把握,因此,笔者以民族教育政策具体条文—预科教育政贫为线索进行研究,以某一民族院校为研究场域,力图做到窥一叶而知秋。
  • 摘要:教学规范习俗化是指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制度、纪律、规则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实现教学要求的统合与内化,最终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达至高度程式化和惯常化的变化过程.全面把握学校教学规范习俗化是变革传统学校制度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学校生活中,教学规范主要表现为制度、组织、学科、意识、事务和物质六种形态;国家意志、专业研究、传统规则和群体、个体意识是教学规范习俗化的主要来源:教化、驯化和习化是形成教学规范习俗化的三种重要的机制;教学规范习俗化的日常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工作者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认识程式化和行为惯常化四个方面.
  • 摘要:被制度层层选拔出来的好学生具有表征意义。对国家而言,好学生反映的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对生产出好学生的学校来说,好学生是学校利益和荣誉的象征;对好学生个人而言,能够成为好学生是个人具有能力和与能力相应的意志付出——"苦行"的证明.
  •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借由分析台湾高中课程改革的脉络,指出台湾高中课程改革所遭遇的困境,包含由上而下课程架构规划的问题,以及由下而上的升学考试文化的牵制。希冀借由这样的分析,能突破点状式课程改革的局限,探索社会文化面向对课程改革的推力与阻力。本文特别建议高中课程改革除了考量国际发展趋势外,必须要切中国内升学文化影响高中课程运作机制之相关因素,方能寻找有效策略,逐步摆脱升学考试的紧箍咒,营造完整的配套机制,以利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
  •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渐盛行,网络深入教育生活领域已是事实.对和谐师生关系而言,它既有深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积极影响,也有着可以规避、能够因势利导的消极影响.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创建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创设与完善师生沟通渠道是应对此机遇与挑战,发扬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培育生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沃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